📖 ZKIZ Archives


科網股第二波 挖寶移動支付正當其時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41

科網股第二波 挖寶移動支付正當其時
作者:格隆匯 天成


這兩天,相信看到港股科網股走勢的人必定難以壓抑亢奮的心情:網龍作為帶頭大哥振臂一呼(短短5天,股價翻倍),其余弟兄紛紛跟上(354、1297、400等),就連科網股大象騰訊也借著財報超預期的東風,今天直接幹了近3個點,毫無疑問科網股起來了!

記得3月24日,格隆匯號召大家做多港A股時,也是由網龍、金山帶頭,打響了港A股革命的第一槍,此後一波浩浩蕩蕩的港A股行情就此起航,而這一次,網龍又以領袖之風帶領部下將領開始了科網股第二次起義,這對於投資港股的小夥伴們無疑是不可錯失的機會。

帶頭大哥網龍走勢

那麽,問題來了,如此波瀾壯闊的第二波高潮,我們可以選擇哪些標的呢?鄙人不才,看好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待挖掘的巨大寶藏

關於移動支付,格隆大師去年其實就已經對整個行業有過非常詳細的分析,如果你對此有濃厚的興趣,可以在格隆匯公眾號的精華文章列表里找到。這里,因為篇幅有限,我就不對一些細節展開過多敘述,而只是把其中的邏輯梳理清楚,讓你領略其中蘊藏的巨大機會。

1、支付風越吹越烈

看下列幾則消息:

    (1)沃爾瑪聯合阿里推超市移動支付

    (2)蘋果正在與中國的銀行和阿里巴巴探討在中國推出蘋果的移動支付系統

    (3)銀行卡清算市場6月1日起將放開,銀聯12年壟斷終結

    (4)騰訊繼續利用微信推廣移動支付解決方案


隨著政策的放開,以及互聯網巨頭們布局加快,支付風已經越吹越烈。特別是6月1日清算市場的放開,將極大的促進第三方支付的市場化進程,到時群雄逐鹿,必有一場好戲上演。


2、移動支付增長內在邏輯梳理(引自格隆老大的文章)


要從一定高度理解移動互聯網會顛覆和吞噬一切。未來人類的一切都將在網上實現,也必須在網上實現,脫離網絡者,無論是人還是生意,都將被淘汰。人類活動不外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要順利把這三流在網上實現,移動互聯網必須有三根支撐柱子:移動智能終端+高速網絡(4G)+移動支付。目前前兩根柱子已經搭建完成,移動支付這個環節必然成為各方全力推進和角逐的兵家必爭之地,銀聯與運營商,財付通與支付寶相互拼得火熱,正是基於此。

(1)、移動支付是移動互聯網大廈的三根柱子之一(移動智能終端+4G網絡+移動支付),也是在網絡上完整實現“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三流的必須載體,為兵家必爭之地;

(2)、移動支付是塊超級大蛋糕。移動支付的盈利模式簡單而言就是借助互聯網大幅度降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三流的實現成本,並從節約的成本中截取一定收益。這部分收益巨大而持久,所有身處移動支付行業中的公司都將獲益;

(3)、移動支付實現的軟硬環境仍遠未臻成熟,行業才剛開始加速,未來空間巨大;

(4)、移動支付三條路徑,分別為銀行路徑、第三方支付路徑、以及運營商路徑。其中銀行路徑最為成熟,第三方支付路徑發展最迅猛、運營商路徑想象空間最大。


3、數據為證:行業高增長


唱的再好,不如數據來得直觀,事實勝於雄辯。

(1)移動支付行業火熱,去年體量同比增長近四倍

2014年,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59924.7億元,較2013年增長391.3%,繼續呈現出較高的增長狀態。而2013年,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增長率達到了707.0%。移動支付已經連續兩年保持超高增長。

來源:艾瑞咨詢

(2)競爭格局:支付寶穩占鰲頭,財付通擴張市場份額


2014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市場集中度更加明顯,支付寶、財付通兩家企業占據了93.4%的市場份額,其中支付寶的市場份額為82.8%,財付通的市場份額為10.6%。在移動支付時代,不同於傳統的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的是,同時擁有龐大用戶群和應用場景的互聯網企業掌握了絕對的市場份額優勢。從網購支付通道慢慢成長起來的支付寶,在支付用戶量級、黏性和場景鋪設的速度和力度等方面都保持遙遙領先。財付通憑借微信支付騰飛,在用戶和支付場景方面有了質的飛躍,前景值得期待。

來源:艾瑞網

挖寶行動開始,挑挑哪些是寶藏

移動支付雖是一座大金礦,但要挖掘到真金白銀,還得精挑細選,仔細篩查,下面我來挑挑那些移動支付領域的大寶藏吧:

1、中國支付通(8325):擁有雙牌照(預付卡牌照+互聯網支付牌照)

這兩天這股的走勢也是兇猛,且今天有公告稱:於雲南省、南亞及東南亞合作開發跨境電子商貿及互聯網金融業務訂立中滇戰略合作協議。

其價值在於它的牌照稀缺性和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想象空間。

中國支付通走勢

優勢所在:

1. 全國性預付卡牌照(全國僅6張),預付卡牌照可同時從事互聯網第三方支付業務;

2. 成功完成智能雲POS機(KoolPOS)產品,並開始線下部署;

3. 已獲得多家行業巨頭的合作機會

4. 為C 端用戶和 B端商戶提供小微金融服務

5. 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值得期待


2、中國創新支付(8083):虛擬預付卡+互聯網支付牌照


投資邏輯:

1、首家獲得虛擬預付卡牌照

2、具有二維碼支付優勢


中國創新支付前身為矽感科技,是做二維碼光電識讀技術起家的,其緊密矩陣碼(簡稱 CM碼)、網格矩陣碼(簡稱 GM碼)被工信部定為二維碼國家標淮,具備大量商業應用前景。目前為止,真正完整做過二維碼支付業務的只有三家公司:支付寶、財付通、高匯通(中國創新支付全資子公司) 。

3、移動支付“父子”:高陽科技、百富環球

看移動支付,必然不能忘記高陽科技和百富環球這對“移動支付父子組合”,高陽科技是中港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具備性感的持續性收入模式的第三方線下收單支付龍頭企業,百富環球則為全球第3大及全國最大POS終端方案供貨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陽科技前2年收單業務被暫停,今年3月20日剛剛獲得央行準許,重新放開收單業務,所以未來其業績大概率會很靚麗。

更多細節內容,參開格隆匯之前文章《高陽科技:最大枷鎖打開,即將乘風而起的“港A股”》。

移動支付:兵家必爭(大前景+大故事+大蛋糕),你還等什麽?

BAT巨頭們早已意識到,移動支付入口乃必爭之地。阿里和騰訊布局的滴滴和快的已經合並,未來可能還有美團和大眾,或者更多,然而有一點可以確定,支付寶和財付通是絕然不會牽手的,因為作為各自生態鏈中的支付閉環,誰掌握了這個核心,便是扼住了對方的咽喉。

未來,移動支付有前景、有故事,可以唱的很大,所以,你還等什麽?港股科網第二波,且挖且布局吧。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持有以上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49

中国支付通,我的牌照你买不起 首募钱厚-Tcoins

http://xueqiu.com/8301293543/44000673
编者按:4月19号,深港通头等舱港股联合研讨会上,有嘉宾抛出牛股一支:中国支付通,而其逻辑今天已有部分验证,令人膜拜,今天小编分享这位嘉宾的核心观点,供大家参考。(本文根据深港通头等舱微信群成员讨论整合而成。若机构投资者有意向入群可添加小通微信号XTONG100)

1、中国支付通(HK:8325)

会员观点:
中国支付通持有稀缺性牌照(它的牌照是全国牌照),其全国性预付卡发卡和授理,可以跨行业跨地域发展。万达有可能会跟中国支付通这样具有全国性预付卡牌照的公司合作。同时公司想增加自己知名度,给了张化桥一点期权,让它来公司当一个非执行董事,但有可能转为执行董事。(小编:今天收盘后张化桥转为执行董事了!简直神预测!献出我的膝盖……)
开卷有益:
1)支付牌照分三类: 1. 阿里的互联网支付,包括移动支付。 2. 银联银行卡收单。 3. 预付卡牌照,当中只有 6 张是全国性的预付卡发卡和授理, 所以中国支付通所持的牌照是非常稀缺且有价值的。中国支付通收购了一家智能 POS 机公司,阿里和腾讯都在商过如何做线下 O2O 的解决方案,因为阿里和腾讯其实只拿到了两张半的牌照(缺了线下实名支付牌照)。
2)中国支付通今日收盘发布公告,“现任非执行董事张化桥调任为执行董事。张先生可运用多年在中国投资银行及小微金融领域的丰富经验,专注本集团的策略计划和合并收购,尤其是张先生可带领本集团探索将核心的支付业务与更广泛的互联网金融及小微金融结合的策略,从而为公司及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2、恒大地产(HK:03333)


A会员观点:

恒大地产定价权之争是香港资本市场定价权焦点战,是中国经济转型成败缩影。
开卷有益:
1) 恒大地产卖空情况

2) 中外大行对恒大估值差异显著

B会员观点:恒大有些东西财务上不好看出来,也不好说出那个道道,比如恒大之前负债压力大,银行和信托通道都被封了,今年突然连续拿到3家银行的巨额授信,然后连续做了两个资管计划
开卷有益:
1)港股主要房地产公司资产负债率一览表

2)恒大地产历年资产负债率

3、大佬看行业:房地产


1、会员观点:

暖风吹遍中国楼市:开发商4月业绩集体暴增
开卷有益:
1)统计局:商品房4月销售面积同比正增长为2014年初以来首次。4月份当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1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0%,为2014年年初以来首次正增长;销售额5716亿元,增长13.3%。

2)近期主要地产业绩情况

2、会员观点:
今年地产股我觉得还没走完。虽然涨了一些,还有很多小的地产股没怎么涨。后续楼市应该利好不断。耐心选股,可能会好一些。不用太悲观。
开卷有益:
港股中小房地产近1月涨幅情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73

應用篇 你出門搭車、吃飯、上班 都要靠它 微信的支付功能 幾乎綁架中國用戶的生活!

2015-05-25  TCW
微信有多強大?透過一位台灣女生在中國工作的驚奇體驗,看看這個手機上小小的一個綠色標籤,對中國年輕人生活產生大大的影響。

撰文•林曉華

「登!」早上七點,鬧鐘還沒響,手機已經開始震動。點開不用任何文字,只見到一個白色長條狀,搭配著小紅點,點擊下去,老闆的語音訊息已經開始播放。這幾乎是所有中國上班族的普遍寫照,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因為老闆的指令可能已經傳來。

剛開始到中國工作,總會覺得這跟台灣人習慣的LINE沒什麼不一樣,但日子一久,逐漸見識到騰訊透過微信平台滲透中國年輕人的生活,有多麼的深。

十秒鐘!這是用微信付賬的時間,搭車還能打折我三十歲,是一位剛到深圳上班半年的台灣女生,這裡除了生活步調超快,其餘和台北生活沒有太大不同,但最大的差異,是我手上的手機,喔不,應該說是我手機裡小小的綠色App,有了它,我出門幾乎不用帶錢,我的食衣住行育樂全靠它。

隨著老闆發號的指令如排山倒海地湧來,才正要趕緊出門上班,連忙點開中國人習慣的叫車軟體「滴滴打車」,點下「專車」鍵後,一輛福斯房車就在門口等著接送,不只有司機替你開門,上車還會提供礦泉水;到達目的地後,司機按個發送,帳單就傳到你的手機裡,點開微信、輸入銀行卡密碼,十秒後,錢就自動從你的帳戶扣除。

整個過程只有十秒鐘,不必再忙著找現金,也不用等司機刷卡,就算你隔天再點開軟體來完成付費也沒關係。付完錢還有現金折抵,一趟四十元人民幣的車資,扣抵下來只要三十元人民幣不到。

走到樓下餐廳想買份早餐,店員告訴我,點餐只要掃描QR Code,就能用微信平台點餐;結帳也能在微信上用「微支付」,錢就直接從銀行帳戶裡扣除。就連逛無印良品,也只要掃描QR Code,折價券就存到我的微信「卡包」裡,幫我的消費做折扣。

這就是我們在中國最真實的「微信生活」,領了五百元人民幣的現金放在身上,兩個禮拜也花不完,原因很簡單,在中國生活,就算沒有現金,只要帶手機、記得銀行卡密碼,用「微支付」就行!

如果你跟計程車師傅說要付現,他還會跟你講一番大道理,告訴你「微支付」多好用,還能拿折扣省錢,叫你用「微支付」結帳,不要再拿現金給他。

一天上班生活才要開始,今天公司有筆費用得支付給供應商,約莫五千元人民幣的費用,原本以為得跑趟銀行,只見中國同事阻止我,拿出手機、打開微信軟體,輕鬆點了三、兩下,輸入銀行密碼,五千元的費用就匯到供應商的帳戶裡,用的就是「微支付」。

微信的支付功能幾乎全面綁架中國用戶的生活,我很疑惑,為什麼微信支付能做到這種程度,阿里巴巴的支付寶卻不行?中國同事一句話就解答了我的問題:「因為微信讓所有銀行跟它做朋友,支付寶卻是讓所有銀行把它當敵人。」確實,微信支付是零時差地從你的銀行帳戶裡扣除,才剛按完扣款,銀行簡訊通知就傳到你手機,告訴你帳戶被扣了多少錢,安全又迅速。

「你有QQ嗎?沒有?那你先去申請一個QQ,再來填資料。」那是我在中國公司上班的第一天,總機小姐這麼告訴我。

動動手!不管在哪裡都能輕鬆做起副業微信在手機上作為滲透中國消費者的接口,另一端我們的雲端生活才正要開始,因為發送電子郵件、上傳空間,就連音樂下載平台,生活都與騰訊旗下的QQ綁在一起。

就連下了班要與同事聚餐,人生地不熟的也不要緊,因為同事透過微信的「與好友分享位置」的功能,直接把他的所在位置發送給我,點下去就可以開始導航,而背後運用的就是騰訊旗下的地圖軟體。

想去看場電影,打開微信就能查好電影場次、訂好電影票,用的也是騰訊開發的票券整合功能。更可怕的是,幾乎實現了中國「人人做電商」的夢想,因為只要把產品照片發到微信上,輕鬆就做起了「微店」,這是現在中國上班族最夯的「副業」。

當你還以為微信只是另一個LINE,微信已經以「電子錢包」、「入口網站」、「地圖軟體」、「電商平台」等千變萬化之姿,全面入侵中國消費者的生活,它像是結合了PayPal、Uber、Yahoo奇摩、淘寶與臉書(Facebook)的綜合體,台灣人難以想像的「微信生活」,早在中國全面滲透。

他們,是這樣看騰訊陳先生,28歲,上班族騰訊存在每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是生活不可少的工具。

陳小姐,26歲,即將到騰訊工作騰訊是一個有理想的好公司,重視社會企業責任。

吳女士,80歲,騰訊小股東騰訊公司股票會升值,比匯豐銀行還要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78

BAT的支付戰場 渾水摸魚

2015-06-04 NM 馬雲現在是股壇最當紅的點金聖手。你沒看錯,是股壇不是科網界,事源阿里巴巴的名人效應成為了內地商人借殼上市炒作的新模式。由自己友搞的雲峰基金、到知名藝人、大商家,甚至在股壇活躍多年的殼王都要沾一沾他的旺氣,一同吃一頓Big Tea Rice。渾水從市場小道消息聽回來,光是「阿里」這個名字已經值數億元,這是只計個名,還未包括其他軟件、硬件配套,當真厲害。 雖然阿里在香港殼界一炮而紅,不過在TMT領域,它還有2個重要對手,就是騰訊和百度,也即是所謂的BAT之爭。從數據上來講,騰訊的總收入是最高,阿里最能賺錢,而百度的利潤率就每年下降。以前,三巨頭是各守自己的基本盤口,例如百度是搜尋器起家、阿里是主打網商平台、騰訊主打網絡遊戲、IM等。現在主流評論員都同意這個三國鼎立的各據山頭形勢已被打破,三巨頭都開始入侵對手的盤口。當然,也是因為李克強講的「互聯網+」口號帶動,三巨頭的競爭也日漸激烈,就算現實未必如此,至少股民是相信這個概念的。渾水有感,支付概念會是另一個三巨頭短兵相接的平台。支付在兩年前是股壇曾經當紅的炒作概念,不過已回歸平靜,真實的支付業務的內涵價值會慢慢顯現。因此,渾水有意從支付概念股中尋寶。其中一隻渾水有興趣的是中國創新支付(8083)。有別於其他業務簡單的空殼,中國創新支付是有實質業務支持的公司,因此市值70億多元。公司在上年聖誕節找了閆曉田先生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投資官。閆先生本身有一點搞財技和搞科技的背景,而且薪酬不是一般普通職業人士可比,暫推斷這隻股票有做動作跟尾。公司最近做了很多動作去增加已發行股本,包括行使一些可換股債券以發行認股權。當中比較吸引眼球的是以溢價向Greater China Select Fund發行了總面值3.82億元,這隻基金可以每股0.72元行使認購最多5.3億股份,佔擴大後公司已發行股本約8.64%。這隻基金背後是東英撐腰,也是鳳凰無寶不落的基金,專找一些不太大路的小公司做策略性投資者炒股票,包括海南美蘭機場、凱順能源。公司最近夥拍元征(2488)搞支付業務,看似有意製造好消息炒股。現在股票有兩個值博點,第一是搏公司多製造催化劑、做好股價;第二,就是一些超強勁的策略性投資者入股。 渾水摸魚 一個是錯生紙醉金迷時代的偽文青,一個是混沌中的迷途小股童。兩個本來專門投資細股、拆解財技布局的炒家,最近踩過界在各財經傳媒撰文和辦報。https://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672

产业 | 纸质支付的医疗行业out了吗?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18

产业 | 纸质支付的医疗行业out了吗?

作者:John Tozzi

从电费、电话费,到退税、停车费,几乎所有项目都已经在数年前开始采用电子支付方式,然而,美国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医疗保健业却仍然固执地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

就 像等待有线电视维修工上门服务,或者购买一辆二手车一样,处理医疗账单也常常让消费者火冒三丈。从电费、电话费,到退税、停车费,几乎所有项目都已经在数 年前开始采用电子支付方式,然而,美国规模达2.9万亿美元的医疗保健业却仍然固执地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当所有其他行业的邮寄支付都在大幅减少时,通 过美国邮政服务系统寄送纸质支票来支付的医疗费用账单居然出现了增长。本世纪初以来,医疗费支付是唯一一个纸质单据出现增长的领域。

通 过邮寄方式进行支付的不光是消费者。普华永道健康研究所上个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有15%的商业保险公司通过电子方式处理对医疗服务提供商的支付。最大的保 险公司通常是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不过,拥有1450万客户的信诺保险公司(Cigna)只有39%的支付采用电子方式进行。发言人乔·蒙蒂(Joe Mondy)说,这是因为许多医生没有注册接收网络转账的服务。相比之下,安泰保险公司(Aetna)和美国联合健康集团(UnitedHealth Groroup)表示,约80%的支付是采用无纸化方式进行的。

医院、诊室和保险公司需要大量 人力来处理这些单据,这些单据通常还需要由开账公司和票据交换所等中介机构经手。索赔票据交换所Emdeon为许多健康计划客户处理纸质账单,财务文件显 示,该公司在2015年前三个月光邮资就花费了8700万美元——占总营收的近四分之一。联邦政府的数据显示,这些繁琐工序在2013年将私人保险的管理 成本推高到了1730亿美元。

此外,当人们还在从疾病或手术当中恢复期间,向他们发送大量难以辨认的文件也显得很不人道。“你很抓狂,心烦意乱。你不明白,为什么都是纸张和电话,你浪费了时间,脑子都糊涂了,一切都让人崩溃,” Simplee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托梅尔·绍瓦尔(TomerShoval)说。Simplee是几家试图简化医药费单据处理的企业之一。

那 么,医疗费支付电子化为何迟迟没能实现?惰性是一个主要原因。医生们和健康计划需要投资开发电子支付技术,而小企业——个体从医者或者地方健康计划——可 能觉得不值。许多医生直到最近才开始使用电子健康记录。在银行和电信等许多其他行业,企业需要在价格方面展开竞争,以争夺消费者,而医疗服务商和健康计划 长期以来一直能够把效率低下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且几乎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

这就导致了医疗 体系的碎片化。成千上万的医院、诊所、健康计划以及其他机构都自行其是,缺乏协调一致的动力。Athenahealth为6.2万名医生提供健康记录软 件。这家公司开发了一个系统,让医生可以在病人离开诊室之前,通过网络向保险商提交索赔申请,进而确定病人还需要支付多少费用,让患者可以当场支付。不 过, Athenahealth的首席医疗官托德·罗森豪斯(Todd Rothenhaus)说,只有一小部分医生试用了这个系统,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只有少数保险商参与其中。

一些人称,处理医疗账单的繁琐程序令保险商受益:因为索赔收集信息越难,医生就越有可能放弃索赔。“秘而不宣的规则制造了这样一种情形,那就是医生们会认为,不值得为索赔浪费时间,”罗森豪斯说。

还有一些人正在尝试让整个系统变得更加高效。《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限制了保险公司在医疗成本之外的所有花费。如果他们把太多费用花在了运营成本上,就必须返还消费者一些折扣。这部法案要求,各项健康计划应在2014年1月底之前能够用电子转账的方式向医生支付费用。

政府还要求收治医保病人的医生接受电子支付方式,目前,四分之三的医保索赔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支付的。随着高免赔额健康计划变得更加普遍,患者们越来越需要负责支付更大部分的医疗费用。这些费用越容易支付,医生们需要减计的坏账就会越少。

初 创企业也在努力研究解决方案。Simplee与250家医疗提供商合作,让账单更加容易辨认和支付,与此同时,InstaMed公司也打算用一个安全网络 把医疗服务提供商、患者和医疗保险计划联系起来,通过这个网络实现电子支付。健康计划需要为该服务支付一定的费用,不过,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克里斯·塞布 (Chris Seib)说,打印和邮寄方面省下来的钱就够用了。“无纸化支付就是为了节省成本,永远只有这一个理由,”塞布说。

许多医院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麻省大学纪念医疗保健中心(UMass Memorial Health Care)在马萨诸塞州拥有四家医院和1700名医生,在过去10年已经把多数支付转移到了网上。该机构最近还为患者提供了多种网上支付方式,而且正在尝试为支付速度较快的病人提供打折优惠。这所医院负责营收周期管理的副院长约翰·扎尔茨贝格(John Salzberg)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为了使理解和支付医疗账单变得更容易,我们做了些工作,这对他们有好处,对我们也有好处,”他说。唯一的输家是邮局。(彭博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89

手機就可付款 業者掌握消費行為便於分眾行銷 信用卡成紅海 各銀行卡位行動支付

2015-06-15  TWM


手機購物成為潮流,也讓銀行業者跟著「行動化」,台灣銀行業的下一個戰場紛紛瞄準行動支付市場,正悄悄改寫台灣信用卡的支付生態。

撰文•梁任瑋

今年台灣消費金融市場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行動支付。

在這股熱潮中,又以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搶先宣布與國內最大電子商務網站PChome合作創造的話題性最強,其所推出的「Pi行動錢包」,首創用手機號碼轉帳 的功能,簡化台灣剛起步的行動支付流程;而各家銀行業者也不讓中國信託專美於前,推出琳瑯滿目的近端支付刷卡方案。一時之間,行動支付儼然成為銀行業一門 新顯學。

行動支付的核心概念,是由智慧型行動裝置取代你皮夾裡的紙鈔,或是實體付款卡,消費者只要使用智慧型手機即可完成付款。

簡單來說,行動支付可以分為遠端支付及近端支付兩種方式,遠端支付指的是可提供線上付款的電子商務,不管是利用電腦刷卡、手機App上網購物,或是電子錢 包都在這個分類中。需要和實體商家面對面完成付款行為就是近端支付,例如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及QR Code(二維條碼),而近日熱門的手機信用卡,就屬於近端支付的一種。

信用卡市場高度成熟

行動支付成新藍海

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估計,二○一五年台灣行動支付市場的規模將比去年再成長四成二,達到新台幣八九○億元,其中遠端支付的P2P(個人對個人 交易)與M-Commerce(行動電子商務)仍占大宗,占整體行動支付的九八.二%;但近端支付的NFC與Barcode︵QR Code︶模式成長力道強勁,目前市場規模不到新台幣二十億元,預計三年後可達一三八億元規模,每年以倍數成長。

看好這股商機的崛起,從去年開始,各家銀行都紛紛新增「行動支付金融處」或「數位金融處」,投入大量人力與資源發展行動支付。以發展消金業務最成功的中信 金控來說,就已有十餘位員工專職研發、串連各部門目前當紅的行動支付業務,更凸顯出各銀行強烈發展行動支付的急迫感。

「這幾年,銀行為了競逐二五%的信用卡交易市場,已經付出相當慘痛的代價。相較之下,如果可以在其餘七五%未開發的現金市場,培養客戶的忠誠度與消費習 慣,進而創造獲利,才是各家銀行業者不敢在行動支付市場缺席的重要原因。」在信用卡行銷市場有十五年經驗的中國信託數位金融處副總周郭傑,一語道破關鍵。

周郭傑表示,在互聯網金融世界中,可以提供金流的業者愈來愈多,其中還包括非金融業者,所以中國信託採取策略聯盟的方式發展行動支付,除了Pi行動錢包, 也積極發展電子票券、餐飲消費、繳費與P2P支付模式,與團購網GOMAGI、 EZtable、iCHEF合作發展行動金融服務,透過手機App提供消費者訂購電影票、預約餐廳訂位,消費後出示已連結中信卡QR Code,即可以信用卡付款。

台新銀行部分,除既有固定式刷卡機、無線刷卡機外,去年底也推出業界第一台結合磁條、晶片及感應三合一功能的mPOS行動刷卡機,結合手持式行動裝置運用 無線網路資料傳輸,將傳統定點刷卡交易範圍,延伸至台灣任何一個可無線上網的地點,協助特約商店擴大服務範圍,目前已針對夜市攤商、保險公司、3C電器銷 售、連鎖租車、計程車隊、連鎖餐飲、汽車銷售等行動刷卡服務的潛在客戶積極推廣。

然而,目前台灣金融支付場景中已有信用卡、悠遊卡等五花八門的支付工具,從便利商店櫃枱前擺放四、五種感應器就可看出市場的百家爭鳴,讓人不禁要問「行動 支付真能成功改變台灣人使用現金的交易習慣,創造更方便、快速的消費環境嗎?」「坦白講,這個市場還不成熟,但大家已經搶成一團了。」台新銀行支付金融處 消費經營部副總經理包國儀坦言,「消費者是不是真的有行動支付的需求?台灣又有上萬家的超商、銀行分行,隨時可扮演支付的角色,行動支付市場究竟有多大? 每家銀行都還在摸索當中。」

中信、台新與團購合作

分眾行銷是利器

對於收單店家來說,每家銀行所推出的支付工具都不盡相同,為了服務,只好在櫃枱上擺滿各種收單工具,但店家真正關心的只有「哪家銀行可以替我帶來最多的客戶、創造最高的營收。」她說。

「商店要的是營業額,銀行目的是維持住與商店(客戶)的關係。」包國儀指出,為了避免大海撈針,與團購網合作,可說是銀行發展行動支付最普遍的方式之一。

例如台新與團購網17 Life合作、中國信託與GOMAJI結盟,就是要透過新種行動支付方式,分食目前這些網站已累積的百萬會員,從中蒐集更多消費者行為,透過大數據資料的分析,有效率地規畫客製化、個人化的服務,提高消費者再買的機率。

對銀行來說,信用卡市場已邁入高度成熟期,行動支付是銀行經營信用卡的轉型方式之一,而銀行經營商店關係也是另一項重要目的。

以中國信託為例,透過行動支付新業務,不但可在市場上建立口碑,所產生先行者優勢最實質的效益是吸引更多商家主動上門合作,一旦與商家建立起關係,就不只 是信用卡支付這麼狹隘,相較之下,自然就會有商家貸款、薪資轉帳需求發生,綜效也跟著產生。由於雙方密切合作,GOMAJI股票上興櫃的承銷業務,是由中 國信託證券拿下,這種業務連帶結合商機,預期未來只會愈來愈多。

另外,國泰世華則另闢蹊徑朝數位銀行發展。為了發展副品牌,國泰世華已籌備一年多,靈魂人物正是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長子、國泰世華銀行策略長蔡宗翰。

蔡宗翰親赴美國取經

打進年輕新市場

蔡宗翰首先在去年初主導成立數位銀行事業處,並請來大陸支付寶前副總裁宋靖仁操刀,第二步是成立專攻金融數位化的小銀行,將資源、廣告宣傳全力集中在新世代、新金融,在相關服務及分行的設計上,試圖與原來的國泰世華銀行區隔。

「可以肯定的是,下一個時代,行動數位化的世代會是銀行業者最重要的戰場,因此國泰世華希望塑造的,是一個當『去銀族』︵de-banked;指不去銀行的族群︶有金融理財需求時,第一個想到的是KOKO︵國泰世華推出的數位銀行名稱︶。」宋靖仁指出。

國泰想創造第二品牌銀行,先用KOKO試水溫,形象概念大於實質效益。

宋靖仁直言,行動支付是不斷演進的過程,現在看到的二維條碼與NFC手機,都不會是最終戰場。但蔡宗翰更希望打造的是「未來的銀行」,他甚至親自去美國看新技術,企圖心十足。

「面對行動支付這項新商機,在傳統信用卡戰場已轉趨成熟之際,不想被邊緣化的銀行,當然想盡辦法先卡位。」VISA國際組織台灣區總經理麻少華相信,消費 者「從掏信用卡變成掏手機」,勢必會成為支付主流,「一旦手機支付普及化,未來手機技術將不是問題。」麻少華認為,要提高台灣行動支付的滲透率,商店提供 刷卡服務的普及化是最重要關鍵,VISA自○五年起與銀行端共同在商家推廣「感應式讀卡機」,至今才在全台架設四.七萬台,占全台三十萬信用卡刷卡機的一 六%,這項鋪設行動支付的漫長基礎工程,直到去年才快速成長五○%,「因為商家已感受到可以縮短結帳時間、減少顧客排隊時間,大幅提升服務品質。」也帶動 行動支付商機蓬勃發展。

「道路未鋪好,車子再多,無法上路也沒有用。」麻少華說,行動支付要在台灣成功發展,支援NFC技術的手機要普及化,也要更多商家裝置感應式讀卡機。

更重要的是,建立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的習慣。看來行動支付服務,將是台灣銀行業的新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新舞台。

行動正當道!—— 各家銀行推出行動支付專案比較中國信託 國泰世華 台新銀行產品 線上第三方支付平台 二維條碼(QR Code)付款 數位銀行 跨境支付 儲值支付帳戶 NFC手機信用卡 二維條碼

(QR Code)付款

使用情境

/通路 網站、智慧型手機 實體商店、網站、電視購物、型錄、智慧型手機及行動裝置 智慧型手機、網站、信用卡、實體專區、行動支付自動販賣機 網站 網站 實體商店、智慧型手機及行動裝置 實體商店、網站、電視購物、型錄、智慧型手機及行動裝置

帳戶服務

功能 網路支付 以掃描條碼方式支付 儲值、社群拆轉帳、P2P轉帳、網路支付、預算管理 與支付寶合作,支付寶用戶可於台灣商店網路交易以支付寶(人民幣計價)支付 以網路支付為主,帶有儲值功能(6月底上線) 透過OTA(空中下載)方式,將信用卡快速且安全地傳輸至手機之USIM卡,以感應式交易進行支付 以掃描條碼支付

資料來源:各家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34

腾讯的支付野心:微信支付+QQ钱包力拼支付宝钱包

http://www.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8677


业内围绕BAT做O2O的探讨有很多,不过BAT从并未认定自身是一家O2O公司,虽然三巨头均在不同程度上涉足了O2O市场,但更多是都是在做流量、信息、数据等侧重线上的事,真正的核心是移动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中蕴藏的大数据价值。


腾讯的支付野心:微信支付+QQ钱包力拼支付宝钱包


过去一年,微信支付与支付宝钱包都在争先恐后的争夺线下支付场景,支付宝钱包已与家乐福、华润万家、欧尚、武汉中百、苏果、7-11等商超、便利店达成合作;微信支付也已先后接入了永辉超市、上品折扣、卜蜂莲花、联华华商、家乐福等,双方在线下的争夺正愈演愈烈。


若 论在扩展移动支付场景,腾讯表现的同样积极,先后投资的点评、58、京东、滴滴、美丽说、同程网、口袋购物、挂号网、饿了么等都是为了迅速增加微信支付和 QQ钱包的使用场景。另外也有互联网金融、信用卡还款、水电煤缴费、火车机票、话费充值、电影演出、彩票、红包、转账、收款,以及腾讯的会员、Q币、游戏 道具等交易场景。在移动支付场景问题上,支付宝钱包有的,腾讯基本都为微信支付和QQ钱包提供到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微信支付与QQ钱包对抗支付宝钱包的事 了。


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依托微信、QQ的微信支付和QQ钱包的用户基数要比支付宝钱包更大,尤其是覆盖 了6亿手Q用户的QQ钱包,这个数量级甚至比同门微信还大,而且覆盖面更广,一二三四五线城市都有。春节期间,腾讯整个移动支付交易峰值数亿笔,创下了交 易峰值笔数的新纪录。当然,微信支付的发展主要依托具备高消费能力的用户在转账、红包等社交关系下的频繁运用,而现在腾讯要争夺更多的O2O消费市场,就 需要依靠在用户年龄层上要更为年轻的QQ钱包了。据了解,支付宝光缆坏了的时候,手机QQ的支付量疯狂上升。有分析人士称,可能对抗支付宝,要看用户更偏 年轻和偏三四线城市的手Q支付了。


在前两日的2015年夏季世界O2O博览会上,腾讯财付通副总郑浩剑 表示,QQ钱包已经有了完善的虚拟充值便民支付业务,同时已与大众点评、唯品会、滴滴打车等第三方生活服务商达成合作,下一步将从三个方向深入线下发展更 多合作伙伴。一是围绕着全国性连锁机构,抓住用户最常用的生活场景,把QQ钱包的服务延伸进去,服务QQ用户;二是面向广大中小商户,甚至于街边小店,让 用户可以扫二维码付款,或者输QQ号就可以完成支付;三是与O2O企业合作,如洗衣、洗车、美甲等,把腾讯的能力开放出来,支持他们的发展。


腾 讯希望微信支付与QQ钱包之间形成互补协同,这样在移动支付市场与支付宝钱包竞争上才更有胜算。其实在移动支付市场,腾讯不如支付宝的地方在于远程支付的 交易额上,支付宝在网购交易、商业转账上用的更为频繁,但在线下的支付场景运用中并不是特别突出,在这个问题上腾讯与支付宝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若以获取更 多消费数据为目的话,腾讯尝试分发挥QQ钱包的覆盖能力的方向是对的。


O2O提供信息和场景,移动支付蕴藏大数据价值


O2O 的两大特征是对商家的“消费需求信息”和对用户的“服务交易场景”,美团、点评、58等O2O平台正是一方面为商家提供了用户的消费需求信息,另一方面为 用户提供了商家的服务交易场景,凭此,O2O平台可将线上用户和线下商家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消费需求信息”与“服务交易场景”之间还夹着支付过程,移 动支付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可以记载每一次O2O的消费记录。


对于BAT而言,目前根本不看重移动支付所带 来的那点扣点费率,甚至三家都是贴钱推广各种的移动支付工具。BAT看重的是消费者每一笔支付背后都潜藏着一次数据,用户吃过什么、买过什么、享受过什么 服务等等都可以通过移动支付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在达到一定量级之后,大数据的市场价值就会得以体现。


与 此同时,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在使用移动支付的次数非常多之后,平台就可以根据其消费记录形成用户模型,通过多维度的消费记录深入了解用户,包括用户的信用 等级、消费能力、理财需求等,这些通过移动支付而来的数据信息可用在非常多的领域。另外,在结合上BAT各自在电商、社交、搜索领域的数据做交叉,大数据 商业运用的价值将会更为显著。


O2O——移动支付——大数据,BAT究竟想要什么应该清楚了吧?这三者 之间的关系属于环环相扣,每一项都非常重要,但对三家互联网巨头而言,最终目的更侧重于数据的价值,尤其是在未来的大数据时代,数据能力将是BAT的核心 竞争力,所以现在更需要在布局O2O的同时,大力发展移动支付。


腾讯在已有微信支付基础上还大力发展 QQ钱包,目的就是通过两大产品组合覆盖不同城市的不同用户,用户量越多数据量越大,未来的大数据价值也就越大。资金流、资金量层面的竞争已经是上一个时 期的核心问题了,显然支付宝在这方面已经占优,腾讯现在更关注的是在未来移动支付数据能力上的市场地位,在这个层面上的竞争,支付宝并不占优势,未来结果 如何,还有的看。(老虎财经)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转载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来源“港股那点事”及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32

黑馬每日資訊 | 萬事達開發移動應用,用戶自拍即可完成支付;下一代谷歌眼鏡或於年底面市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705/150148.html

黑馬說:隨著昨日A股大救市系列政策的陸續出臺,更多目光聚焦於經濟領域,但不可否認,昨日的科技界,也有大事件的發生:萬事達開發新移動應用,用戶自拍即可支付購物款;“陽光動力”2號連續飛行118小時抵達夏威夷;下一代谷歌眼鏡或於年底面市,面向企業市場。

文 | i黑馬  鞏二龍


 
【行業動態】
 
1、國務院發布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7月4日發布,意見明確了“互聯網+”的十一個重點行動領域: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務、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人工智能。
 
(來源:網易科技)
 

2、大潤發集團董事長黃明端:我希望京東虧損下去

線下反攻線上正成為趨勢。大潤發集團董事長兼飛牛網CEO黃明端最近接受記者采訪,談及剛剛上線的第三方電商平臺飛牛商城,以及激烈的競爭環境。陸戰之王黃明端不改好鬥本性,京東也好1號店也罷,他恭候一切對手殺馬過來,因為“打到最後他(劉強東)也會痛”。
 
(來源:新浪科技)
 
 
3、運營商集體下調國際漫遊費,國內資費"按兵不動"

從7月1日起,中國電信下調用戶全部方向國際、港澳臺地區漫遊費。這意味著,繼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先後宣布降低國際漫遊資費後,備受關註的三大運營商漫遊收費迎來集中下調。

記者調查發現,盡管個別運營商宣布收費最大降幅超過90%,但在實際中仍有消費者反映,目前降低漫遊費惠及用戶有限、國內漫遊及基本資費標準下調難,“提速降費”還存在一些“盲區”。
 
(來源:鳳凰科技)
 

4、萬事達開發新移動應用,用戶自拍即可支付購物款

北京時間7月4日消息,據科技網站CNET報道,支付服務廠商萬事達開發了一款移動應用,用戶只需自拍即可支付購物款。它正在試驗的這款應用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驗證用戶身份。下載應用後,用戶只需臉對著手機拍一張照片即可支付購物款,這使得竊賊不能利用用戶的照片欺騙應用。另外,這款應用還能識別用戶指紋。
 
(來源:鳳凰科技)
 

5、下一代谷歌眼鏡或於年底面市,面向企業市場

北京時間7月4日上午消息,本周,一款代號為“GG1”的新產品通過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批準。許多人猜測,這款產品就是下一代谷歌眼鏡。業內人士認為,谷歌將會首先在企業市場推廣這款產品。

谷歌已經放棄了此前的谷歌眼鏡“探索者版”,並重新設計下一代谷歌眼鏡。今年早些時候有報道稱,多個版本的下一代谷歌眼鏡正在參與Glass for Work項目的創業公司中進行測試。而9to5Google的消息人士透露,下一代谷歌眼鏡在谷歌內部被稱作“企業版”,或是“谷歌眼鏡EE”。
 
(來源:新浪科技)
 
 
6、美國上半年流媒體音樂播放次數增長一倍

7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來自尼爾森娛樂(Nielsen Entertainment)的最新研究顯示,在美國今年上半年通過流媒體服務播放的歌曲和視頻次數為1350億,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來源:網易科技)
 

7、“陽光動力”2號連續飛行118小時抵達夏威夷

美國檀香山7月3日電 正在環球飛行的全球最大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當地時間3日5時51分(北京時間3日23時51分)降落在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的機場。該飛機在從日本名古屋飛往檀香山的118個小時不間斷飛行中創造了三項世界紀錄:最長時間太陽能飛機不間斷飛行、最長時間單人駕機飛行和最遠距離太陽能動力飛行。
 
(來源:網易科技)
 

【昨日最熱】
 
7月4日,周六,休市,即便如此,股市依然是“主角”。面對近期,資本市場連續三周調整。昨日,國務院、21家證券公司、25家公募基金公司分別召開會議,出臺系列利好政策,意在打贏“A股保衛戰”。

1、滬深兩市28只新股暫緩IPO;
2、21家券商救市方案出爐:1200億入市;
3、25家公募基金力挺資本市場:積極申購偏股型基金;
4、5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發聲:積極回購、增持、暫不減持;
5、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發表倡議:多種方式穩定股價;

(更多A股救市詳情,查看創業家雜誌微博7月4日實時跟蹤報道)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鞏二龍,由i黑馬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騰訊、點評、支付寶之間的競爭領地越發碰撞出更多交集,在社交方面,支付寶不會成為微信一樣的日常聊天工具,其切入的方向是各種場景下的關系屬性。

12歲的支付寶迎來了其生命中一次最具變革性的轉變,這場極具進攻意味的“變臉”勢必將線下移動支付的競爭引向一個更高層級。

7月8日,支付寶發布9.0新版本,新增“商家”(集合線下餐飲商戶)和“朋友”(社交功能)兩個頁面一級入口,分別替換了舊版的“服務窗”和“探索”。不久前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出資60億元成立的O2O平臺“口碑”將借新版支付寶入口觸達用戶。

吃喝玩樂O2O與社交,新版支付寶的上線已經侵入了大眾點評和微信的傳統地盤,但支付寶方面否認了做聊天工具的意圖,稱是在積累各種場景下的用戶關系鏈與信用數據,相應地添加了借條、群賬戶、群付款等功能。

螞蟻金服集團支付事業群總裁樊治銘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商家”平臺先要把餐飲行業做透,接下來會拓展到像美容、按摩等各種線下生活服務。

集中圍攻餐飲O2O

“支付寶花了8年時間從一個工具變成一個應用,又用了2年時間從一個應用變成一個支付平臺,接下來會貫穿到各種真實生活場景,成為一站式場景平臺和新的生活方式。”樊治銘的概括點出了支付寶的“進化味道”,路徑是支付工具—場景平臺—用戶關系鏈。

新版支付寶首頁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新增的“商戶”入口,其中集合了基於LBS當前位置的眾多線下餐飲商戶,用戶點擊商戶並在線領取優惠券(最低至5折)後,到店消費完可直接掃碼付款,同步抵用優惠金額。目前,有13萬家線下餐飲和超市門店可使用支付寶付款。

一位O2O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說,以前用戶是到了一家餐館或便利店消費後才想到能否使用支付寶付款,現在則是到店之前先通過支付寶領取優惠券,實際上用戶的消費路徑順序被改變了。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不久向螞蟻金服方面獲取的消息,在O2O領域,目前螞蟻金服內部調整的方向有兩條線,一個是以公共服務事業部牽頭做城市公共服務、大型商超等;另一條線是以本地生活事業部為主,整合從阿里巴巴劃撥過來的淘點點等O2O資源,拓展餐飲娛樂。

盡管借助淘點點的原有資源,目前支付寶商家平臺上基本都是餐飲商戶,但想做類似於“萬能的淘寶”的支付寶場景平臺並不滿足於餐飲領域。樊治銘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支付寶商戶先要把餐飲這塊做透,再慢慢滲透到美容、休閑、按摩等其他O2O領域。

對此,中歐國際商學院教授陳威如認為,從餐飲、便利店場景拓展到出租車、電影院、教育、美容、休閑等更多場景,實際上是在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即通過更多場景吸引更多用戶,商戶提供更多優惠拉升消費者使用頻次,使用頻次提升又吸引更多商戶入駐,達到互相增長的平臺跨邊界網絡效應。

觸動點評、騰訊神經?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在北京朝陽區一家好鄰居便利店向店員了解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均能掃碼付款,但總體上來說實際使用微信支付付款的進店消費者更多,當天滿一定金額後使用微信付款可免費獲得一瓶氣泡礦泉水,類似的優惠微信支付頻繁在北京等地的便利店推出。

但在支付寶的大本營江浙滬地區情況又不相同了。據本報記者多方了解,江浙地區用戶使用支付寶在便利店、超市付款的比例高於北京地區。記者此前在上海五角場一家全家便利店觀察,早高峰期間使用支付寶付款的人數占比不低於30%。

往線下走,這是支付寶和微信兩個巨頭爭相在做的事,目前支付寶已經全面對接了家樂福、大潤發、肯德基等商超和快餐店。而像支付寶的服務窗和微信的服務號提供的都是商家與消費者的連接服務,在支付寶9.0版新增“商戶”功能後,原有的服務窗功能是否會被削弱?樊治銘回應稱,服務窗會繼續做,重點要將商戶展示做好,只是現在它被納入到“朋友”入口下,以動態消息形式向用戶推送優惠等商家信息。

在對線下商戶端的爭奪之外,這次支付寶又高調入侵了騰訊擅長的社交領地。很多體驗新版支付寶的用戶表示其“朋友”的界面風格和功能與微信很像,而且在文字、語音、群聊、紅包、位置等基本功能外,支付寶還在聊天界面下新增加了“收款”功能,像經常在一起吃飯的“飯搭子”,可以在支付寶里新建一個群聊,並生成群付款碼,每次吃完飯可以自動AA制付款。

此外,像新增的群經費(活動收款)、借款(電子借條,到期自動從借款人支付寶賬戶轉賬還款)以及被強化突出的親情賬戶(幫沒有支付寶賬戶的親屬代理財)等功能,都是在積累基於交易場景的用戶關系鏈。在社交方面,支付寶不會成為微信一樣的日常聊天工具,其切入的方向是各種場景下的關系屬性。

對於新版支付寶在餐飲商家領域的發力,這實際上也向處於“騰訊陣營”的大眾點評發起了攻勢。點評在不久前剛剛上線了“閃惠”功能,改變了過去“n張團購券+現金補零”的繁瑣支付方式,用戶可直接按照系統計算好的優惠價格在線買單;而近日點評又和百盛集團簽約,做基於地理位置的商場O2O服務,這些領域和支付寶的拓展方向形成了對壘局勢。

在這場線下商業的爭奪戰中,騰訊、點評、支付寶之間的競爭領地越發碰撞出更多交集,態勢也趨於同質化,而各自的用戶黏性、使用習慣培養、用戶體驗、商戶資源等將決定未來競爭格局的走向。攝影記者/高育文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60

新支付寶迎來史上最大變臉 侵入大眾點評、微信傳統地盤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2800.html

新支付寶迎來史上最大變臉 侵入大眾點評、微信傳統地盤

第一財經日報 關健 2015-07-08 22:30:00

往線下走,這是支付寶和微信兩個巨頭爭相在做的事,對於新版支付寶在餐飲商家領域的發力,這實際上也向處於“騰訊陣營”的大眾點評發起了攻勢。在這場線下商業的爭奪戰中,騰訊、點評、支付寶之間的競爭領地越發碰撞出更多交集,態勢也趨於同質化。

12歲的支付寶迎來了其生命中一次最具變革性的轉變,這場極具進攻意味的“變臉”勢必將線下移動支付的競爭引向一個更高層級。

7月8日,支付寶發布9.0新版本,新增“商家”(集合線下餐飲商戶)和“朋友”(社交功能)兩個頁面一級入口,分別替換了舊版的“服務窗”和“探索”。不久前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出資60億元成立的O2O平臺“口碑”將借新版支付寶入口觸達用戶。

吃喝玩樂O2O與社交,新版支付寶的上線已經侵入了大眾點評和微信的傳統地盤,但支付寶方面否認了做聊天工具的意圖,稱是在積累各種場景下的用戶關系鏈與信用數據,相應地添加了借條、群賬戶、群付款等功能。

螞蟻金服集團支付事業群總裁樊治銘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商家”平臺先要把餐飲行業做透,接下來會拓展到像美容、按摩等各種線下生活服務。

集中圍攻餐飲O2O

“支付寶花了8年時間從一個工具變成一個應用,又用了2年時間從一個應用變成一個支付平臺,接下來會貫穿到各種真實生活場景,成為一站式場景平臺和新的生活方式。” 樊治銘的概括點出了支付寶的“進化味道”,路徑是支付工具—場景平臺—用戶關系鏈。

新版支付寶首頁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新增的“商戶”入口,其中集合了基於LBS當前位置的眾多線下餐飲商戶,用戶點擊商戶並在線領取優惠券(最低至5折)後,到店消費完可直接掃碼付款,同步抵用優惠金額。目前,有13萬家線下餐飲和超市門店可使用支付寶付款。

一位O2O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說,以前用戶是到了一家餐館或便利店消費後才想到能否使用支付寶付款,現在則是到店之前先通過支付寶領取優惠券,實際上用戶的消費路徑順序被改變了。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前不久向螞蟻金服方面獲取的消息,在O2O領域,目前螞蟻金服內部調整的方向有兩條線,一個是以公共服務事業部牽頭做城市公共服務、大型商超等;另一條線是以本地生活事業部為主,整合從阿里巴巴劃撥過來的淘點點等O2O資源,拓展餐飲娛樂。

盡管借助淘點點的原有資源,目前支付寶商家平臺上基本都是餐飲商戶,但想做類似於“萬能的淘寶”的支付寶場景平臺並不滿足於餐飲領域。樊治銘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支付寶商戶先要把餐飲這塊做透,再慢慢滲透到美容、休閑、按摩等其他O2O領域。

對此,中歐國際商學院教授陳威如認為,從餐飲、便利店場景拓展到出租車、電影院、教育、美容、休閑等更多場景,實際上是在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即通過更多場景吸引更多用戶,商戶提供更多優惠拉升消費者使用頻次,使用頻次提升又吸引更多商戶入駐,達到互相增長的平臺跨邊界網絡效應。

觸動點評、騰訊神經?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在北京朝陽區一家好鄰居便利店向店員了解到,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錢包均能掃碼付款,但總體上來說實際使用微信支付付款的進店消費者更多,當天滿一定金額後使用微信付款可免費獲得一瓶氣泡礦泉水,類似的優惠微信支付頻繁在北京等地的便利店推出。

但在支付寶的大本營江浙滬地區情況又不相同了。據本報記者多方了解,江浙地區用戶使用支付寶在便利店、超市付款的比例高於北京地區。記者此前在上海五角場一家全家便利店觀察,早高峰期間使用支付寶付款的人數占比不低於30%。

往線下走,這是支付寶和微信兩個巨頭爭相在做的事,目前支付寶已經全面對接了家樂福、大潤發、肯德基等商超和快餐店。而像支付寶的服務窗和微信的服務號提供的都是商家與消費者的連接服務,在支付寶9.0版新增“商戶”功能後,原有的服務窗功能是否會被削弱?樊治銘回應稱,服務窗會繼續做,重點要將商戶展示做好,只是現在它被納入到“朋友”入口下,以動態消息形式向用戶推送優惠等商家信息。

在對線下商戶端的爭奪之外,這次支付寶又高調入侵了騰訊擅長的社交領地。很多體驗新版支付寶的用戶表示其“朋友”的界面風格和功能與微信很像,而且在文字、語音、群聊、紅包、位置等基本功能外,支付寶還在聊天界面下新增加了“收款”功能,像經常在一起吃飯的“飯搭子”,可以在支付寶里新建一個群聊, 並生成群付款碼,每次吃完飯可以自動AA制付款。

此外,像新增的群經費(活動收款)、借款(電子借條,到期自動從借款人支付寶賬戶轉賬還款)以及被強化突出的親情賬戶(幫沒有支付寶賬戶的親屬代理財)等功能,都是在積累基於交易場景的用戶關系鏈。在社交方面,支付寶不會成為微信一樣的日常聊天工具,其切入的方向是各種場景下的關系屬性。

對於新版支付寶在餐飲商家領域的發力,這實際上也向處於“騰訊陣營”的大眾點評發起了攻勢。點評在不久前剛剛上線了“閃惠”功能,改變了過去“n張團購券+現金補零”的繁瑣支付方式,用戶可直接按照系統計算好的優惠價格在線買單;而近日點評又和百盛集團簽約,做基於地理位置的商場O2O服務,這些領域和支付寶的拓展方向形成了對壘局勢。

在這場線下商業的爭奪戰中,騰訊、點評、支付寶之間的競爭領地越發碰撞出更多交集,態勢也趨於同質化,而各自的用戶黏性、使用習慣培養、用戶體驗、商戶資源等將決定未來競爭格局的走向。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3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