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籲買中小型股
1 :
GS(14)@2015-05-20 16:17:2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20/news/ec_eck1.htm
【明報專訊】匯豐中國及香港股票部主管陳淑敏昨日表示,未來滬港通的額度一定會再度提高,但本月底MSCI通過將A股納入MSCI中國指數就比較困難。她表示,中國需要加快開發資本帳戶以符合人民幣在國際資本市場交易中「自由使用」的準則,而為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政府一定會積極推行利率自由化並且打開滬港通的交易額度。而若中國開放資本帳,香港將是第一個且最為受惠的地區。
看好電力鐵路等板塊
陳淑敏表示,早前北水大舉南下只是開始,未來會有更多內地資金流入香港,並且將成為一個結構性趨勢。而內地機構會像本地機構一樣從估值角度出發,投資A/H差價股以及大型藍籌,同時也會買入一些中小型股,她認為現在中小型股股價「仍有水位」。
陳淑敏又指出,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將改善效率並減少股東權益成本,有助於市場估值重估。未來電力、鐵路等板塊都是可以投資的題材。而中國現時實際利率仍維持高水準,貨幣寬鬆周期才剛開始,未來還有很大空間減息降準。
交行匯豐簽合作協議 代銷兩地互認基金
1 :
GS(14)@2015-06-12 17:02: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2/news/ea_eac1.htm
【明報專訊】中港兩地基金互認安排將於7月正式啟動,交通銀行(3328)與戰略伙伴匯豐銀行正式簽訂協議,可憑藉各自的境內外優勢,推進兩地互認基金的代銷和代理等合作。
匯豐:鞏固港區域資產管理中心
根據協議,兩行將按兩地監管規定,開展內地與香港互認基金的代銷、代理等業務的全面合作,並在金融業務創新和金融服務需求等領域進一步加強信息交流。同時,雙方將憑藉各自境內外優勢,共同推進新業務在兩地的開展,繼續鞏固和深化兩行合作。
匯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兩地基金互認再次彰顯了香港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中的關鍵作用,對於香港金融市場多元化發展亦具有重要意義,並將鞏固香港作為區域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
她續稱,匯豐和交行將繼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資源互補,為兩地客戶在基金投資領域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並爭取盡快推出相應的產品和服務。
交行候任副行長王江認為,交行與匯豐戰略合作10多年來,合作領域不斷拓展,這次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機制的建立,有助進一步拓展雙方合作空間。
PPI跌幅擴大 匯豐料本季再降準減息
1 :
GS(14)@2015-07-10 16:13:4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0/news/ec_ecb2.htm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及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前者按年升1.4%,比市場預期的1.3%略有上漲,已是連續10個月通脹低於2%水平,累計上半年CPI為1.3%,距離官方全年3%的目標尚有一大段距離。PPI則按年倒退4.8%,跌幅大於市場預期的4.5%,反映製造業仍然疲弱。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表示,6月CPI顯示食品價格和非食品價格均有改善,然而PPI降幅擴大,反映工業需求疲軟持續且有所惡化。總體來說國內通縮風險仍然顯著,預計第三季度或有0.25個百分點的減息和1個百分點的降準。
民生證券:固投增速放緩 跌幅續擴
民生證券則分析,CPI基本平穩,而下半年考慮到油價及豬肉周期供給壓力,預計第4季CPI將回升到2%左右,但從5月份工業投資和6月數據看,內地總需求依然穩而不強,通脹壓力有限,不會觸碰到政策容忍上限,貨幣寬鬆不會轉向。PPI則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加上上游採掘、原材料產能過剩,令跌幅可能繼續擴大。
匯豐:內地跨境支付推出 港角色漸減
1 :
GS(14)@2015-08-20 15:17: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20/news/ec_eck1.htm
【明報專訊】隨覑人民銀行籌建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即將推出,匯豐認為,日後中央希望把大部分人民幣結算在內地進行,離岸市場例如香港的人民幣結算角色將逐步減退。人行副行長易綱今年初曾證實,正建設CIPS,預計第四季開始運行。
匯豐資金管理部人民幣國際化環球業務主管張捷表示,即使CIPS如期在第四季推出,香港短期內仍會擔當人民幣結算主導角色,因CIPS推出初期仍會有技術性不足,而且內地資本市場亦未完全開放,人民幣仍非自由兌換貨幣,外資在沒有足夠的投資渠道下,不會立刻把所有的結算都移至內地進行。
張捷認為,當條件成熟時,大部分的人民幣結算會在內地進行,屆時香港的結算量會相應減少。不過,正如大部分的美元交易都在美國結算,香港企業用美元交易或借貸量不會減少,相信人民幣業務亦不會因結算量下跌而有重要影響。
結算量下跌影響有限
上周人民幣匯價一度大跌,張捷表示,未見有企業因匯率波動減少用人民幣結算。而人民幣改變以往單邊上升的趨勢,促使企業積極採取風險管理措施,例如多做對沖。張捷認為,人民幣對不少企業來說有實質業務用途,只有部分企業以往用作投資或收息,才會急於拋售。
不過,對於零售客戶,張捷承認近兩周拋售人民幣的數量較多,估計本港的人民幣資金池會縮小,但要觀察是否長遠趨勢。
近日由於人民幣下跌,不少銀行加存款息挽留存款。昨日恒生(0011)宣布,把3個月及6個月的人民幣定存年息,加至最高3.1厘及2.9厘。富邦銀行及華僑永亨銀行的3個定存年息,亦分別加至3.9厘及3.35厘。
匯豐:習奧會值得憧憬
1 :
GS(14)@2015-09-27 02:44:1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25/news/ea_eaa3.htm
匯豐:習奧會值得憧憬
2015年9月25日
【明報專訊】匯豐環球研究中國區證券策略主管孫瑜昨日發表報告,降低恒指今年底的目標價,但報告語調對後市甚為樂觀,認為市場對中國經濟過分憂慮,「習奧會」及國企改革等仍然值得憧憬。因此他認為,恒指在今年底前仍有可能升至24000點,即較現時有約3000點潛在升幅。
料恒指今年仍可升3000點
該行給予恒指今年底的目標價由26000點調低至24000點,國指則由14000點減至12000點,上證綜指的調低幅度最多,由4000點下調至3400點。不過,3大指數的目標價均較昨日收市價高,顯示該行看好後市,該行給予恒指及國指的目標價,分別有13.8%及26.7%上升空間。
孫瑜在報告中稱,下調目標價只因反映企業盈利下跌,但他認為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太悲觀,建議透過較廉宜的H股增持中國市場。他認為H股現時低估值已反映中國經濟硬覑陸,但預期地產及消費市場回暖,中國經濟更大機會是軟覑陸。另外國企改革若執行得好,可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中美首腦會談後,兩國可能簽署雙邊投資協定,或為改革注入動力及資本。
匯豐恒生凍薪 勢波及金融業 學者﹕新春後飲食業或有結業潮
1 :
GS(14)@2016-02-02 15:32:3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02/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環球經濟增長疲弱,「大笨象」匯控(0005)繼續為早年的急劇擴張「埋單」,為達到2017年削減50億美元成本的目標,日前外電報道,匯控今年將會全面凍薪,全球約25萬名員工,包括香港區約3萬名員工今年將「無人工加」,員工人數亦將凍結。有學者憂慮,匯控作為本地業界龍頭,或會有漣漪效應,其他銀行,甚至不同行業亦會跟隨凍薪。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匯控發言人回應稱,正如集團於去年6月9日的投資者策略日當中提到,集團目標至2017年底能夠顯著減低成本。當時行政總裁歐智華曾經提出,2017年要削減成本50億美元,並在全球裁員2.5萬人。
匯控發言人:目標明年底顯著降成本
匯控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去年才表示,未來5年將在珠三角地區聘請4000人,但昨日傳出今年凍結人手。王冬勝昨日表示,雖然經濟不好聘請的步伐會較慢,但珠三角地區仍會增加人手。不過,他對凍薪一事並無回應。
匯控近年業績倒退,僅靠亞洲區,尤其是香港的業績支撐。據集團去年中期報告,亞洲區稅前盈利佔集團69%,香港更佔46%。但這次凍薪,全球各區均無可倖免,包括匯豐在香港的員工,恒生(0011)員工受波及。事實上,銀行業早就進入緊縮周期,渣打(2888)及巴克萊等歐資行,近期一直有裁員消息。
學者憂其他銀行效法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匯豐及恒生為本港銀行業龍頭,現時帶頭凍薪,他憂慮會有漣漪效應,其他銀行即使不跟隨凍薪,加薪幅度也會相當小。
中銀稱視情况增聘 無回應加薪
渣打發言人回應稱,會繼續向員工投放資源,以確保有適當的人手達成增長目標,員工薪酬是基於多個因素,包括經濟及業務前景、財務狀况及個別員工表現等。中銀香港(2388)發言人則表示,本港金融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特別是人民幣及跨境業務等所帶來的機遇,因此將視乎業務發展的情况增聘或補充人手,但沒有明確回應今年的加薪幅度。
麥萃才認為,近年旅遊業及飲食業等重要行業已不景氣,若連金融業亦凍薪,今年經濟前景不會好。他稱IMF早前預計今年本港經濟增長有2.5%,是過分樂觀,最壞情况可能零增長。失業率雖持續維持3.3%,他估計將會溫和上升,因據他了解,不少飲食業界已計劃在農曆新年後結業。
九倉新地國泰仍加薪
金融業繼零售業後步入寒冬,但據悉地產商今年仍有加薪。九倉(0004)表示,上月已宣布加薪,加幅是市場的平均數。新地(0016)亦表示剛剛已加薪,加幅參考行家和通脹,與市場相若。國泰航空(0293)早前則表示,今年會加薪4%。
匯豐:中國去年財赤佔GDP實為3.5%
1 :
GS(14)@2016-03-08 15:01:14【明報專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周於人大開幕禮發表工作報告時預測,今年內地財赤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將由去年2.3%增加至3%,創建國以來最高。匯豐昨發表報告表示,中央當局在去年從尚未動用的盈餘基金中,抽出7350億元(人民幣.下同),作為去年政府開支的一部分,因此若計及該筆支出,去年實質開支佔GDP比例應為3.5%。
匯豐稱,現時中央當局尚未動用之盈餘基金共4.5萬億,當中4萬億來自財政盈餘及結轉資金(carry-over fund),並預計中央當局設立的平準基金(stabilisation fund)規模已達5690億元。報告顯示,去年當局從盈餘基金動用7350億元並注入財政年度,致使去年財赤由2.36萬億跌至1.62億,財赤佔GDP比率亦由3.5%降至2.3%。
有財政空間採積極擴張政策
報告又稱,現時尚未動用之盈餘基金,相等於當局預測2016年GDP的6.3%,意味?當局仍有一定財政空間,以採取更為積極的財政擴張政策。換言之,即使當局財政開支超出預期,當局仍可以調配盈餘去填補當中差額,故市場亦毋須過分憂慮「財政懸崖」或「財政延誤」的出現。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8/news/eb_eba2.htm
匯豐私銀售雷曼產品罰6億 吊銷4號牌照 批刑罰過重提上訴
1 :
GS(14)@2016-05-08 01:22:07【明報專訊】匯豐私人銀行(瑞士)(下稱「匯豐私銀」),於2003年至2008年期間,在本港銷售與雷曼有關的產品時,被證監會指未有跟足「認識你的客戶(KYC)」程序,遭罰6.05億元及吊銷「就證券提供意見」牌照(4號牌)。匯豐不服提出的上訴聆訊,已於昨日展開。代表匯豐的資深大律師梁定邦表示,匯豐私銀絕對有依足程序,且當時無人預計到雷曼最終會倒閉,批評證監會刑罰過重。
明報記者 徐寶文
據了解,經調查後,證監會於去年7月指控匯豐私銀,於2003年至2008年期間,在本港銷售結構產品(包括由雷曼兄弟發行的產品)時,未有依足KYC程序,讓客戶沒有充分理解產品中的風險,故決定作出紀律處分,罰款高達6.05億元,及吊銷匯豐私銀的「就證券提供意見」牌照。其後匯豐不滿並提出上訴,正式聆訊已於昨日在證券及期貨上訴審裁處(SFAT)展開。
匯豐:當年無理由拒售雷曼產品
代表匯豐的梁定邦在庭上表示,當年整個華爾街銀行,包括雷曼兄弟、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均在面對困難,而其時美國政府亦籌劃了一個「救助計劃」,惟匯豐,甚至市場均未料到雷曼兄弟不在該計劃之內;而且雖然當時雷曼兄弟的盈利正在倒退,但雷曼兄弟仍與其他投行一樣,積極參與市場活動,故匯豐私銀沒有理由拒絕銷售雷曼兄弟的產品。
針對匯豐私銀的銷售過程,梁定邦指絕對有跟足指示向客戶披露風險,而且其中一種涉案產品由雷曼發行的「股票掛勾票據(ELN)」,亦只是在雷曼兄弟宣布破產(2008年9月)前的2008年7月至8月期間銷售,加上客戶亦有權隨時取消合約,匯豐私銀僅是作為一個中間人的角色。
同時,梁定邦又質疑部分投訴的可接受性,例如有客戶投訴不知道產品是來自雷曼兄弟,但事實是其簽署的確認文件上已有相關的顯示。
銷售文件有披露 質疑部分投訴
梁定邦強調,私人銀行與零售銀行在性質上有所不同,且私人銀行的客戶,在投資方面的知識一般較零售銀行的客戶為高,惟證監會卻以零售銀行性質一併考慮,並不恰當,故認為6.05億元的罰款,及吊銷「4號牌」的罰則過重。
匯豐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鑑於案件仍在審理,故未能作出進一步評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05/news/ec_eca1.htm
【王師傅周記】匯豐大班的訓示 (王浵世)
1 :
GS(14)@2016-06-06 01:21:42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 ... C%89-040608504.html
我說的匯豐大班不是這一任的大班,是前幾任的大班。照規矩,我應該說是前任大班,或前大班。但是,此大班對匯豐影響深遠,在許多人(包括我在內)心目中一 直是大班,沒有過氣的感覺,所以容許我在此文中稱呼他為匯豐大班,故意把「前」這個字拿掉。
這個大班就是大名鼎鼎的浦偉士(Sir William Purves),早幾年退休,現在住在英國頤養天年。他在任之際,正是匯豐面臨不少動盪的時代,最轟動的是把匯豐的總部遷到英國倫敦,匯豐銀行的股票從此變為匯豐控股(00005)的股票。遷移總部如此石破天驚的舉措,能夠擺平四方八面的壓力,殊不簡單。
但是我今天講起這位大班,不是跟這些大動作有關。我倒是想講他在任的時候,經常給高層的一些訓示,至今難忘,甚至當作箴言。如果不說出來,很可能從此湮沒,以後做銀行的人根本不知道他的真知灼見。
大班稱謂不容亂叫
大班是外邊人對董事長的俗稱,但是匯豐裏面沒有人會稱呼他為大班,一般同事稱呼他為董事長,但是高層就有資格用簡名來稱呼他。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怎樣才算高層並沒有一個絕對的說法,有時候有人自抬身價,把自己當高層,叫董事長就叫簡名。叫出口就知道不妥,但是沒機會改口,有點瘀。第二,甚麼叫簡名?比如說,他的名字叫William,但是簡名叫Willie。你就不該叫他William,要叫他Willie,好像很親密,不是人人敢叫。如果是名高層,不叫他簡名也不行,否則見外。
這簡名甚麼時候能用,不能瞎猜,更不能亂叫。有些人心虛,不敢直接叫他簡名,反而畫蛇添足,叫他「Mr. Willie」,在簡名前面加個「先生」,應該不會錯吧!夠親密,又是尊敬。但是這樣稱呼不倫不類,既然是高層,就該照規矩稱他為Willie。說時容易,做時難。當年經常看到不高不低的同事拿捏不好,鬧笑話。
怎樣才算高層?有一種說法。只要某人自動被邀參加董事長每月主持的高層早禱,就知道自己入圍了。到了會場,看到別人,才知道誰已經入圍。早禱就是當年高層商量大事的非正式會議,彼此以簡名相稱,自此之後才算高層,彼此間有默契。
這個非正式的會議是董事長訓示的場合,一般一小時左右。董事長發問,被問到的人就回答,回答完畢,他給訓示,是整個會議的高潮。不管是誰,不管怎麼回答,都會給他看出一些破綻,接着就單刀直入,一點不客氣,說是訓示,其實就是訓話。人人有份,個個精采。
放貸容易吸存款難
如果把他的訓話做統計,我相信說得最多的那句話,肯定是「做銀行,靠做存款。」換句話說,做銀行不是靠做貸款。他會補充,做貸款誰不會做?做存款才是真功 夫。有的人儲錢準備結婚用,有的人儲錢是留給孩子升學用,有的人儲錢留下來等退休用,能夠讓他們的錢都放在我們這裏才是真功夫。放貸反而容易,說一句話, 馬上有人上門借錢。
做銀行靠存款來支撐增長,不是靠貸款來充場面。他最看重存貸比,稍微高一點,肯定有高層受到訓話。聽得多他的話,自然記在腦子裏。後來在不同的時間,證明他的話一點沒錯,沒有雄厚的存款,肯定跨不過難關。但是,今天的銀行,不少想的是如何快速增長貸款、增加收入,卻忘記銀行的基本原則,先吸收存款才放款,也就是先穩守,才進攻。
大班的訓示歷久彌新,奈何今天有些銀行高層不把它當一回事。
作者:王浵世
第一代北上銀行家,曾為匯豐中國業務總裁、民生銀行最高領導人,有廿載北上管理經驗,現在退而不休,轉戰民企,拓展視野,闖事業另一新挑戰。
對抗波動市 合個人核心投資 匯豐:美息緩步升 亞洲美元債俏
1 :
GS(14)@2016-08-19 06:14:45【明報專訊】全球低息環境持續,投資者尋找較存款高息的投資機會,物業、債券及高收益產品自然受追捧。不過,有投資者開始擔心美國即將加息,會否對一些定息產品有負面影響。匯豐亞太區債券投資總監陳寶枝(圓圖)認為,在現時環球經濟來看,美國加息步伐不會太快,同時歐洲及日本仍然實施量化寬鬆(QE)政策,應有一段時間會維持低息。
近年不少零售投資者也開始用亞洲債券作為退休理財部署,陳寶枝表示,投資者須要預計自己會在哪裏退休,因為債券除了有利率風險外,同時也要留意其貨幣風險,假設在澳洲退休,投資了一隻澳元債券,其票面息率也是澳元,如果澳元下跌,投資者便要承擔澳元下跌的風險。她提醒投資者買債券最重要是看自己的需要,最好投資自己認識的企業,因為債券不是一時三刻的投資,如果純粹因為其派息吸引,對該企業一無所知,有機會買到一些賴債機會高的企業,從而影響自己退休部署。
選退休地政府債 免貨幣風險
另外,如果選擇了某國家作為退休之地,當然投資當地政府所發債券是最合適的,因為免除貨幣風險,她坦言但目前利息低企,政府債券派息未必夠每月退休生活費。再者,愈長年期的債券,票面息率愈高,若債券作為退休理財部分,不妨買較長投資期債券。
她表示,儘管市場對亞洲仍有許多擔憂,亞債在寬鬆貨幣政策和經濟基本面健康的利好因素下,預期仍將保持其穩健的表現。近年,全球金融市場受到油價不斷下跌、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人民幣偏軟、企業違約事件等影響,加上美國加息後,國際資金恐撤出新興債市、流向美元,亞洲債市卻逆市上升,再次突顯亞洲穩健投資價值。陳寶枝表示,亞洲主要國家目前比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防禦能力更高,目前亞洲各國外債比以前低(見圖)。基金組合中分別有長線及短線,近年有不少中小型企業發債,陳寶枝認為只要清楚其風險也會投資,但可能持有時間會較短。
多數央行維持寬鬆 利亞債
陳寶枝表示,美國息口只要不是直線上升,加息未必衝擊亞太債市,尤其是當歐洲及日本仍在減息或實施QE,全球資金依然處於寬鬆局面,利好息差產品。過往紀錄也顯示加息期間亞債依然有不錯的表現,特別是美元計價的亞洲債。陳寶枝指出,多數亞洲國家央行都將持續維持其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這將有利於亞洲債券表現,不論是掌握這一波亞洲債市契機,或是對抗股市波動,亞債相當適合納入個人投資組合做為核心持有資產。在人口老化帶動投資者追求收益,高質素債券仍是投資者首選。
陳寶枝管理匯豐亞洲債券基金已達20年之久,歷盡多個金融風暴,當問到她過去風暴中什麼最為難忘,她說一定是亞洲金融風暴。當時就像一個人的內臟生病,很多企業都破產及賴債;而今次歐債危機只是手腳有病,她還記得在亞洲金融風暴前,匯豐在1996年新推出一隻亞洲債券基金,因為股市表現不錯及票面息率也吸引,但不幸碰到風暴。
她表示當時處理問題也很多,其中是流動性問題,基金體積也縮減,但也要做買賣及策略,她回想起當時情況:「匯豐初初推出亞債基金並不是我管理,直至1998年亞洲風暴後我接手管理,當時考起我,因為基金資產淨值大減。」她唯有每次用較小資金投資經評估為優質的債券,其後該隻亞洲債券基金改為美元計價,以減少當中貨幣風險。
明報記者
[龍彩霞 負利率年代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46&issue=2016081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