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利世民:必勝賭術!

1 : GS(14)@2012-05-14 23:53:16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514/89594
細路仔時,曾喺賭枱邊聽疊碼仔講:「想翻本?有條大細必勝法。1蚊買大,1蚊買細。贏個邊,收起1蚊盈利,下鋪再買1蚊。輸嗰邊,加碼買2蚊大。贏,就收4蚊,扣除兩局成本共3蚊,盈利1蚊。繼續輸,下鋪再加碼到4蚊,一路輸,就一路加,8、16、32……直到贏嗰鋪,總會淨袋1蚊。兩邊玩法一樣,明唔明?」
我搭嘴:「大佬,賭枱有限紅,點到你無限加碼。再講,圍骰通殺,咪輸兩邊囉。」放數佬:「死字識唔識寫呀?」唔知嗰位想翻本嘅賭仔下場係點?不過,斷估放數佬唔會因賭仔輸錢唔追數。
風險飆 要翻本

上周有個賭仔被揭發輸咗廿億美元,佢叫JP Morgan,就係跟疊碼仔條必勝法玩。銀行坐盤,即銀行打本畀自己人落場賭,玩法通常係沽出期權或類似賭具,淨袋期權金。沽出期權組合,都係所謂市場中性(Neutral),即唔睇升,亦唔睇跌。風險就係只要一邊升跌超出預期,就似連開幾十鋪單邊,賭仔就可以輸到好甘。
史上發生過好多次,銀行嘅「戥腳」輸咗錢,為咗追番條數,注碼加倍,再加倍……所以,當見到賭枱上面籌碼勁多,銀行Value-at-Risk勁升,就係時候諗吓,會唔會有人諗緊翻本呢?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2 : ux176(28668)@2012-05-25 16:12:46

很好的賭法, 要研究,研究...嘿
3 : GS(14)@2012-05-26 14:33:51

這樣賭法大困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363

利世民:大到不能再大

1 : GS(14)@2012-05-17 00:10:4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516/90424
我先要向大家推介黃元山兄噚日《蘋果日報》專欄「貸評山下」拆解摩通「倫敦鯨事件」。元山兄係過來人,投行搞邊科佢最清楚。正如元山兄話齋,坊間評論班門弄斧,將摩通「倫敦鯨」對比霸菱法興,係低層次兼言不及義。
最衰摩通Jamie Dimon,一企出來就道歉,又話新策略「天殘地缺、複雜、無諗通、做得差、又無睇實」(flawed, complex, poorly reviewed, poorly executed, and poorly monitored)。又正如元山兄所講,20億美元,對一季利潤54億美元嘅摩通,濕濕碎,只不過好多人抽水之嘛。重點係元山提出,銀行「大得不能倒」產生道德風險,摩通「大得不能轉身」因而構成市場問題,所以控制銀行規模,先至係正路。
記得上星期,同元山兄喺有線做Money Cafe,講到歐洲問題。中間休息時間,元山兄靜靜問:「咁你支唔支持貨幣聯盟吖?」
我無答元山兄。歐洲問題,既有經濟又有政治同歷史。宏觀睇,除咗法國集權中央,歐洲國家絕大多數係弱勢聯邦,地方自治。歐盟近年就相反走法式集權,歐債危機後更有人提出財政聯盟,根本有違原意。其實銀行太大有問題,政府都一樣。歐盟已經大到不能再大,再槓桿放大,都無助解決經濟問題。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03

利世民:投機定投資?

1 : GS(14)@2012-05-17 22:25:5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517/90868
我對投資嘅定義非常嚴格:「投入嘅資本,一定要令到創造價格嘅能力提高。」
換句話講,買一樣嘢返來,等價錢升,唔係投資,係投機,因為你無令到件事「創造價格嘅能力提高」。投機賺錢,因為你估中(好彩),又或者承受一定風險(都係好彩)。買樓收租,算唔算投資?如果你執靚間屋,畀心機揀租客,落力同租客傾租,各種投入令回報更高,呢個過程就算投資。
買股票係唔係投機呢?老實講,如果以為買股票等於同誠哥、郭氏或者四叔夾份做生意,呢個諗法係唔係有啲天真呢?你試下股東會去同誠哥班人傾生意,睇下佢哋點答你?
如果抗拒「買股等於投機」呢個諗法,我建議你將買股票視為「借錢畀上市公司做生意」。資本市場入面,撇除稅制以及其他各種交易成本等因素,原則上企業嘅融資方法,對企業嘅價值係無影響。即係話,對上市公司老闆來講,股民散戶只不過係資金來源,同銀行一樣。借錢畀人,應該問嘅係:一,信用好唔好?未來繼續保持同一個信用水平嘅機會有幾高?其二是有乜冬瓜豆腐,間公司有幾多實質資產做揸拿?其三是有冇派息?
股價升跌,屬於投機問題,要用另一套思維去諗,聽日繼續講。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2 : 收息人(26699)@2012-05-17 22:54:50

完全贊同,仲好感動!我一定唔賭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30

利世民:都是OPM霸權

1 : GS(14)@2012-05-19 10:33:0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518/91472
前日,朋友facebook(fb)貼咗一張好有意思嘅圖,入面有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名句:「社會主義衰在,遲早使晒人哋嘅錢(The problem with socialism is that eventually you run out of other people's money)。」
轉貼呢張圖去《利字當頭》fb專頁,讀者留言:「資本主義同時管理我哋嘅錢,同埋人哋嘅錢。啊!我淨係要錢咋,唔要乜嘢主義!」
講到OPM(Other People's Money),再早兩日,另一位讀者留言:「同朋友講起強積金,我話只能當係捐公益金,對象係基金經理。o依家係全民焗賭,係由人哋代賭。」
自從70年代世界貨幣脫離金本位,滙率制度百花齊放,加上新興市場,同埋確立咗衍生工具嘅數理基礎,金融業就越做越大。不過真係令OPM行業真正越做越大,係因為兩個字:退休。
人口老化?從前,人人都工作到最尾幾年。以前儲蓄同投資嘅概念,同今日好唔同。但退休概念興起,開始教人將錢攞去投機基金,之後逼又好,唔逼又好,慢慢形成後現代OPM金融業大水塘。將退休講成人權,OPM亦將資本主義扭曲到面目全非。邊個唔想唔使做享清福?做金融業好、做政客政府又好,最終仍係識得搵OPM着數嘅叻仔可唔使做享清福。你又係邊種人?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443

利世民:點解出招撐鐵路概念?

1 : GS(14)@2012-05-23 23:36:59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523/92955
周末大陸又傳舊聞,話銀行會批出超過2萬億信貸用來起鐵路。同獅子山王弼講開呢件事,佢嘅反應一如平常,非常之冷靜,用中國歷史觀點去分析:「即係好似古代黃河一缺堤,做官嘅就好開心。」
市場嘅反應就非常唔一樣,鐵路股連升兩日,乜嘢中國中鐵(390)、中交建(1800)、中鐵建(1186),幾乎只要個名有個「鐵」字又或者「建」字,都升到停唔到。不過貼股呢味嘢,留番「300萬爽組合」啦!我有興趣嘅問題,始終都係宏觀經濟現象。究竟呢類大興土木,對幫助增加需求有冇幫助?另外一個問題係,究竟北京點解呢個時候要出呢招呢?
先講點解要咁樣出招。大家都記得08年,大陸用4萬億刺激經濟。結果,可以話當年好成功,經濟真係好激,物價,尤其係樓價,升到癲咗。自從呢次教訓,我係中央政府,就算係要刺激經濟,都唔敢輕舉妄動。所以呢次出招,限定資金用喺鐵路,從善良意願睇,就係大陸經濟官僚想刺激經濟,但又唔想影響到更廣泛嘅物價。
如唔可以將影響擴散開去,呢2萬億信貸對整體經濟又可發生乜嘢影響?我始終相信,當一般人長期收入升,先有可能持久增加內需。放鬆信貸最終只會造成泡沫,只不過炒起嘅唔係地產,而係第二樣嘢。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524

利世民:又唱QE3

1 : GS(14)@2012-06-04 22:28:5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04/97242
美國數據唔靚仔,就有人唱QE3。近來美國國債,尤其10年或以上,價格一直急升。一個月前,美國10年期國債仍有1.95%,上星期五就已經得番1.48%。至於黃金,經過差唔多大半個月呆滯,終於好辛苦爬上1620美元一盎斯水平。莫非有人用真金白銀去買QE?
大西洋另一邊,其實德國10年期國債一樣升到嚇壞人;一個月前,德國10年期國債有1.67%,上星期五就得番1.17%。投機者話,買德國國債,可以一次過賭幾個結局:一,如果有歐豬脫歐,銀行體系分分鐘又來一次2008年式凍結,買德國國債保險過現金。二,如果歐豬唔脫歐,歐元區各國又睇法國新總統,唔減開支,結果即係歐元QE,到時會唔會輪到德國話要脫歐呢?如果真係用番馬克,馬克兌其他歐洲貨幣一定升,到時滙水都賺唔少。講到尾,呢一路投機,都係買歐元會玩完。
美數據差 勢開機印銀紙

歐洲唔好,美國都唔會好得去邊。上星期一系列數據都反映復蘇放緩,但實際情況更加複雜,並唔係加快或者減慢咁簡單。其實,舊年美國已經有地方政府危危乎,只要經濟一轉差,就好易出事。聯儲局早就豁咗出去,只要有銀行有事,理論上就會有QE3。但係QE3之後會點,真係好難講。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682

利世民:假如我係財爺

1 : GS(14)@2012-06-05 22:34:56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05/97737
噚日,財爺話樓市唔健康,冇理由只升不跌。我雖然唔反對佢講嘅嘢,不過,冇乜人會理佢。畢竟,要明白風險嘅人,唔需要提醒;覺得永遠都有得炒嘅人,點都唔會醒。假如我係財爺,為咗香港,應該講出事實最驚人嘅一面:
「今日,我以欣喜嘅心情向大家宣佈,政府打壓樓價嘅措施,已經喺二手市場有初步成效。過去周末,主要屋苑錄得零成交,反映炒家明白特區政府對打壓炒樓,絕不手軟。
不過,仍然有個別發展商,積極開盤。日後如果樓價升,政府唔排除會以競爭法,向發展商追究助長炒風嘅責任。此外,政府亦要提醒大發展商,日後如果樓價跌,小業主輸錢,將會引起嘅政治同法律問題。
住屋乃基本人權,令到冇人有意欲炒樓,將會係未來特區政府嘅施政綱領。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樓市發展,有需要時主動推出更嚴厲手段,務求令樓價回復到合理水平。
我所講嘅合理水平,就係唔再有人覺得炒樓有獲利機會,炒家完全離場。我已經委託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研究超特別印花稅嘅可行性:初步構思係,兩年內有交易過之任何住宅物業,印花稅稅率為交易利潤之100%。」我擔保,如上述內容「出街」之後,一定全場靜晒。

利世民
2 : passport(1491)@2012-06-06 02:47:17

德國係咪好似都係咁??
3 : GS(14)@2012-06-06 21:59:37

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434-6605.shtml
 具體如下:
  首先,在土地稅上,政府對於自用式房屋購買者和其他土地買賣經營者進行嚴格區分,不同對待。土地稅,實際上是政府向德國境內的地產(包括土地、地面建築物)徵稅,稅金的多少則按照登記的地產狀態和價值確定。其徵稅基礎為每年初按照稅收評估法(根據成交土地的價格得出同類土地的納稅價值)所確定的課稅標準價值,一年一繳。根據聯邦統一的稅率,建築用土地的稅率為3.5‰,獨戶住宅土地稅率分兩類,價值在75000馬克以內的稅率為2.6‰,75000馬克以上的稅率為3.5‰,雙戶住宅稅率為3.1‰。為了鼓勵購買住宅自住,政府對居民自用的第一套住宅不徵地面建築物部分稅收。也就是購置住宅的普通居民,每年只需繳納房基地部分(該房基地價值單獨評估,並在房產證書中備註)的土地稅。
  其次,政府對地產買賣獲利者徵收高額的土地購買稅和資本利得稅。土地購買稅亦可稱土地交易稅,凡國內登記過的土地被出售就要按規定繳納土地購買稅,此處徵稅基礎同樣指土地和地面建築物兩者的價值總和,稅率為3.5%。對於買賣獲利部分,政府還將對出售房徵收資本利得稅,十年內出售即參照公司稅標準徵收資本收益的25%。土地購買稅和資本利得稅的適用範圍還包括買賣房地產公司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07

利世民:投機速成

1 : GS(14)@2012-06-06 21:51:39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06/98208
盛女話題,令男女關係,成為香港最矚目嘅行業。有報道話,坊間有人搞「戀愛速成班」,教班獨男去追女仔。
我心入面第一個問題係:「吓?乜香港唔係有『男人荒』咩?咁都追唔到女仔,獨男真係好有問題。」
「佢哋教嘅嘢,叫Pick Up Artist,簡稱PUA。你都話啦,男仔畀現代教育制度抑制男性賀爾蒙。PUA其實都係要佢哋做番一個原始男人嘅行為。」曾經研究PUA嘅朋友娓娓道來。當然亦有唔少朋友,尤其係女仔,覺得PUA比獨男更加幼稚。
受到「戀愛速成班」嘅啟發,我不期然諗,有冇「投機速成」呢?人類本能行為係求存,但現代社會,令到好多人失去咗求存嘅心態,尤其投機行為。好多人輸錢,就係因為求存意識唔夠強。
求存乜嘢?最好嘅學習對象,係蟑螂。蟑螂好勁咩?一拍就死啦!不過,點解有人話蟑螂係唯一可以喺世界末日之後繼續存活嘅生物呢?一,蟑螂繁殖力強,一粒蛋可以爆廿幾隻出嚟。二,蟑螂乜都食,可以長時間乜都唔食,就算要食,都係食少少。
投機求存之道,除要好似蟑螂蛋,以少博多,最重要係唔可以令自己負累太大,尤其利息支出,生活但求夠使用不但係美德,亦係生存之道。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13

利世民:長線投機邊樣好?

1 : GS(14)@2012-06-07 23:02:4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07/98734
老友星期一入領匯(823),噚日好威威咁話:「既然有領匯,我都唔明點解,仲有人買啲得厘幾嘅國庫債券?」
近來好多人講,股票抵買。唔止香港,美國同大陸都有人話:「未來十年買股票好。」當然,未來十年,梗有股票跑贏。不過,係邊一隻呢?好似2007年6月蘋果出iPhone,股價都只不過係120美元左右;5年,升咗大概5倍。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話幾好呢?
老友:「買股其實好過買樓。股票流動性夠高,外圍有乜事,走路都快過人。香港人鍾意買樓,係因為做按揭有槓桿效應,賺到盡嘛!」
話雖如此,世上亦有唔少人為逝去嘅股票,守足一生一世。投機,當局者永遠都有佢哋嘅理由,只有事後大家先知道,究竟決定係啱定錯。
同樣,話買樓好嘅,一樣有佢哋嘅道理:「過去幾十年,買樓長線一定賺梗㗎喎!央行印銀紙,一定通脹。股票唔一定派息,股價又唔一定升。買樓,可以自住,又可以收租。」
如股票長線一定賺,樓又長線一定賺,點解有人輸錢?其實買股要揀,買樓何嘗唔係?除咗時機,投機者都要問吓自己有冇能力長揸。一百個人,同一時間買同一樣資產,都可以有一百個結果,冇話買邊樣一定贏。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41

利世民:我遺憾你個遺憾

1 : GS(14)@2012-06-09 15:33:08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08/99318
歷時三年半,耗資近二千萬,成三百幾頁,立法會嘅所謂雷曼報告,就連最簡單嘅一個問題都答唔到:「咁點樣監管至先堵塞到個『漏洞』?」
立法會唔係法庭,調查唔係講證據,政治演員亦唔識財經同政策,一味為咗博出位;對呢個所謂調查,老早就唔應該有任何期望。不過,呢一次係一個好好嘅機會,畀我哋睇吓香港班政治演員,係乜嘢水平。
權力及特權法,原意並唔係畀政治演員用來公審佢哋眼中嘅人民公敵。立法會調查,結果應該係點樣去改善政策,同埋有乜立法需要。睇吓人哋Dodd-Frank啦!雖然我唔贊成Dodd-Frank,但至少有得講吓道理。港式政治演員淨係識搵人祭旗、要人頭落地,點講道理?
如果要有人為事件負責,點解唔譴責「以伯南克為首嘅美國聯儲局,未有及時放水拯救雷曼兄弟」?爆煲之前幾個星期,雷曼仍然有三條A,「評級機構未能及時因應風險,降低雷曼評級」,立法會點解唔表示極度憤怒?當時亦唔少財經媒體日日話冇事,「呢班人未能預見問題發生,散佈錯誤訊息」,立法會點解又唔表示失望?
政治演員,你哋老竇老母有冇教過「有早知,冇乞兒」呢個道理?呢份報告鼓勵「輸打贏要」,我對此表示極度遺憾!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2 : 鱷不群(1248)@2012-06-10 17:22:24

輸打贏要,中晒poin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