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初才成立的小小駭客社團,今年一再上演大驚奇,首度出擊被視為全球駭客競賽最高殿堂的DEFCON CTF,就拿下亞軍,不僅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資安能量,更燃起台灣資安界的星星之火,這趟驚奇之旅看來還不到謝幕的時候。 撰文‧何佩珊 今年八月,八位平均年紀只有二十二歲的台灣囝仔,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共同演出了一場精采的「駭客任務」。由國內知名資安社群CHROOT、台大和交大兩所學校成員組成的HITCON戰隊,在全球最受矚目、等級最高的DEFCON CTF資安競賽中,打敗十八支競爭對手,跌破眾人眼鏡拿下亞軍。 為何跌破眾人眼鏡?因為相較於其他進入決賽的十九隊,台灣代表隊簡直可用「名不見經傳」形容。 眾家對手中,率領美國PPP隊的是天才駭客Geohot,這傢伙在十七歲就破解了iPhone的封閉系統,二十二歲因破解PS3遊戲機而被索尼告上法院;此外,波蘭隊是當今全球CTF駭客比賽的積分冠軍;韓國擺明有國家力量扶持,共有五隊參加決賽;中國藍蓮花隊去年拿下第十一名,被陸媒形容為「中國尖端黑客力量」。 見韓國培訓 激發組隊熱血至於台灣,不但是首次進入決賽,甚至在今年五月中的預賽裡,HITCON只能以吊車尾之姿勉強擠進決賽圈。而這趟屬於台灣人的驚奇之旅,要從擔任HITCON領隊的李倫銓說起。 看外表,三十八歲的李倫銓就是一個標準上班族。交大資工所畢業、台大電機工程博士候選人,目前在企業負責資安工作。問他為什麼願意無償為資安社群付出這麼多,他自嘲,「就神經病啊。」但其實這種「研究到底,永不放棄」的態度,就是他們追求的駭客精神與價值。因此過去十年來,他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組織CHROOT資安社群,並連年舉辦「台灣駭客年會」;今年初開始,他又多了台大駭客攻防社指導老師的新身分。 這次比賽,據說中國代表隊的唯一使命是「打敗台灣」,至於李倫銓,目標倒不是打敗中國,之所以起心動念組隊參賽,「主要是被韓國激的。」原來,常走訪各國、參加各大資安研討會的李倫銓,對於韓國近年來對資安的重視程度相當吃驚,「政府帶頭扶持下,韓國出現很多資安社群、比賽,還有BOB(Best of Best)計畫,挑出精英中的精英,由最頂尖的駭客專門訓練。」看著鄰國資安實力越來越強,李倫銓也興起培育新血的想法,特別是去年起看到年輕選手的優異表現,更激勵他積極組隊,要帶這群台灣好手打遍各大賽事。 不過,這不是件容易的任務,「這個領域太精了,很少人接觸,更沒什麼人在教,是金字塔頂端的頂端。」李倫銓苦笑;而投入國內資安社群多年的資安公司DEVCORE創辦人翁浩正也指出組隊的困難:「這不只是要犧牲個人時間,更是對毅力的一大考驗。」憑熱忱解題 擠進二十強找人,是李倫銓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他嘗試在台大社團裡發掘潛力新秀,然而當時社團大概僅十位社員,且專長多半不在資安,「但能不能成為高手,除了功力,最重要是熱忱。」這次在DEFCON CTF決賽擔任隊長,剛從台科大資工系畢業的蔡政達也說,「有人覺得駭客很酷,問我怎麼入門,這時我會丟幾個題目給他,幾個星期之後,就能『測』出他只是想耍酷,還是真的有興趣。」就這樣,HITCON戰隊慢慢成形,加上CHROOT和交大資工的支援,他們開始參加國內外大小競賽,並在五月初的百度盃,以新手之姿擊敗四六八支隊伍奪下冠軍,總積分甚至比排名第二到七名的加總都高。 緊接著五月十九日,HITCON又傳捷報,在DEFCON CTF的預賽中擠進第十二名,這預賽十二強、加上八支「種子隊」,就是DEFCON CTF決賽中的二十支出賽隊伍。換言之,HITCON不僅驚險取得決賽門票,也正式被列入「全球二十大頂尖駭客團隊」之列。論及這場戰役的「逆轉勝」,李倫銓至今仍有不可置信的感覺。 「我們在最後一個小時,排名還只在二十名左右……」李倫銓印象很深刻,「當時是凌晨,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幾個老人覺得沒機會了,只是口頭上還是對年輕人說別放棄!」沒想到,奇蹟在最後一小時發生了,這群熱忱十足的小夥子,卯足全力解出一道四分題,讓團隊的總成績和名次隨之暴衝。 「一開始組隊時,我只希望三年後能打進DEFCON CTF決賽,壓根兒沒想到今年就能提前達陣。」李倫銓說。不過,新的問題又來了,錢!他概算,八名隊員加上後勤人力,飛往美國拉斯維加斯七天,至少需要籌到一二○萬元,對這群學生而言,不是一筆小數目。 「還好,趨勢科技二話不說就吃下全額補助。」李倫銓說,「其實在我們還是nobody的時候,趨勢科技已經贊助過我們前往中國參加百度盃的費用。」若沒有趨勢科技,HITCON的神奇之旅可能會提早畫下休止符。 終於,HITCON踏上傳說中的DEFCON CTF決賽會場,與世界各國頂尖駭客高手正面交鋒。走進現場,每支隊伍都會拿到一台伺服器,伺服器內有多個服務在運行,例如某個網路遊戲,你必須確保伺服器運作正常,更重要的是,不能讓裡面的檔案被偷走。如果只是服務當機,最多是把失分平分給其他隊伍,但若是檔案被偷,攻擊方得十九分的同時,自己也被扣十九分,「可以說是血淋淋的零和遊戲。」所以在出發前李倫銓對大家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被剃光頭!」擬定戰略 墊底翻身往上衝然而比賽剛開始二十分鐘,HITCON的士氣就大受打擊,明明未被攻擊,卻不斷「送分」給其他隊伍。原來是設計用來防衛的小工具出問題,意外被判定為服務當機,花了四回合,共二十分鐘才解除狀況,「所以比賽才開始,我們就墊底了!」不過他們沒有讓這樣的窘境維持太久,發揮團隊默契加上分工策略,表現漸漸回穩,「多數時間,你只會看到這八個大男孩專心地盯著電腦螢幕,有人嘴上咬著麵包,卻忘了嚼,二十多分鐘還沒吞下一口。」終於,第一天比賽快結束時,HITCON找到絕佳進攻機會。「對手的攻擊意外讓我們分析出網路遊戲的漏洞,但前提是要先在遊戲中賺取夠高的金錢。」所以成功攻擊機率相當低,「我們推算只有五%」,但若配合事先擬好的後門戰術,只要成功一次,就能不斷得分,因此他們還是決定大膽嘗試。 首先,在啟發遊戲漏洞部分,交給兩位程式功力一流的隊員Shik和Peter,接下來搭配蔡政達的後門戰術偷取檔案,「後門戰術的好處是,一旦成功入侵對方服務,即使漏洞被修補,每一回合都還是能偷到檔案。」就這樣,來自台灣的HITCON忽然從魯蛇(loser)變英雄,分數不斷飆高。 第一天賽事結束時,計分板上顯示HITCON暫居第五,「我們已經很開心了!」李倫銓說,沒想到隔天主辦單位更正積分,竟然躍升為第二名,「所有人都傻眼了。」到第三天,主辦單位安排四強坐在賽場中心,「我們對面就是天才駭客Geohot。」更刺激的是,這時不再公開即時比分,「我們只知道一直被打,覺得大勢已去。」所以當主辦單位宣布HITCON拿下第二名的那刻,「我的手真的在發抖。」回憶當時,蔡政達仍掩不住興奮情緒。 對於這樣的成績,從百度盃開始注意到HITCON、並為他們拍紀錄片的導演黃建亮評論:「可以說是初生之犢不畏虎吧。」不過,李倫銓的評語卻嚴肅了起來,「選手的專注與實力值得肯定,但這不代表台灣資安比別人強。」他說。 就他看來,這次韓國隊一次有五支隊伍晉級決賽,才是真正可敬的實力。「這代表韓國有很好的環境可以養活這些人。」反觀台灣,「我們沒有藍海來留住人才。」他感嘆:「我們要做的事還有很多!」不過HITCON一夕成名,著實為台灣資安社群帶來不小的助力,八月十六日由台灣駭客年會舉辦的資安競賽,吸引全球逾千支隊伍參賽,也包括了這回在DEFCON CTF決賽中讓台灣雖敗猶榮的Geohot。有趣的是,不同於DEFCON CTF只有榮耀、沒有獎金,這次李倫銓特別設計了二十二K(二萬二千元)的冠軍獎金,暗喻台灣看待資安人才的價值。 DEFCON CTF資安競賽DEFCON CTF是全球駭客界等級最高、歷史最悠久的CTF(Capture the Flag,搶旗比賽)公開賽,今年已經是第22屆。 預賽採取的是比較常見的線上解題賽制,在48小時內,每解出一道資安問題就可以取得積分,積分最高的前12名可以進入決賽。另外,決賽還會有8支種子隊,分別是前一年的DEFCON CTF冠軍及全球7大CTF競賽冠軍。 而決賽採取的是「網路攻防戰(Attack & Defence)」每支隊伍都要保護自己的伺服器不被入侵,同時進攻別人的伺服器奪旗。 |
溫莎資本基金經理簡毅周四在接受彭博電話采訪時表示,A股上半年預計將展開震蕩整理,下半年才會有比較好的行情。杠桿資金介入較多的金融和其他藍籌股將跑輸大市。
簡毅掌管的對沖基金在過去6個月收益為29%,在好買基金網所追蹤的210只對沖基金中排名第九。好買基金網的資料顯示,過去七年間,他旗下的基金年化收益率為26.8%。
簡毅表示,
上半年市場將以震蕩為主,預計範圍會在2950-3450之間。下半年股市才會重新走強。因房地產市場的疲軟將刺激投資者將資金從樓市轉向股市。金融和其他大藍籌由於杠桿資金已經介入較多,未來將跑輸大市,投資者應該考慮減持這些股票。
在個人選股配置上,簡毅表示已經買入金屬類和化學類公司。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關閉之後,上市公司的優勢業績都將得到體現。他個人看好浙江龍盛、中金嶺南和南山鋁業。
我們更傾向於產業中流公司,一旦經濟複蘇,這些公司的業績都將大幅提升。目前投資者還在等待經濟改善的信號出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5-01-19 TCW | ||
你在辦公室裡所說的話,無論聽起來多無害,都有可能把你從高處拉下、或讓你跟升官擦肩而過。如果你想成功,以下七句話不該說出口: 一、「這不是我的工作範圍。」當初你接下目前工作,你很清楚工作內容、分量和角色是什麼。幾個月、幾年以後,你的角色可能擴大,樣貌也變了。當主管在你沉重的負荷上再加上其他責任,你很可能就會說出這句話。無論你壓力多大、抱怨多有道理,這句話只會讓你聽來懶惰和缺乏動機。 比較好的做法是,跟主管預約一個時間,針對你在組織裡的角色做討論。由此談到你分內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在你接到任務的當下談。 二、「這事不可能。」說這話讓你看起來像個退縮者,而退縮者升不了官。不要完全放棄,而是改用其他方式回應,並且試著完成工作。 真正不可能的事情不多,多數主管希望晉升有前瞻思維的問題解決者。如果你提供解決之道而非放棄,會被視為組織裡有價值的成員。 三、「這不是我的錯。」沒有人想跟推卸責任的人一起工作。不要只是指出別人的問題,直接扛起責任。認錯展現你的骨氣,也展現你從問題中學習成長的能力。 四、「這種事只要一分鐘就好。」千萬不要打包票,又做不到。敢說出這句話,多半是你自認經驗豐富、聰明,但是當你這樣說,其實會誤導別人以為真的很容易,低估你的努力。 五、「我不需要任何協助。」孤獨一匹狼能當英雄電影主角,但不會成為公司裡的英雄。就算你可以單槍匹馬完成工作,但團隊合作才是核心。 團隊合作是好領導人的指標,如果你一直單飛,很難升官。 六、「不公平!」人生不公平,事業也是。與其抱怨,不如尋找特定和可行的切入點,先解決眼前問題。在職場中,找出解決方法永遠比抱怨問題更好。 七、「事情總是這樣做的。」 老用同樣的方法做事,無法擴大你的事業前程。適應多變的市場,是在當前變動環境下唯一生存之道。無須成為潮流的奴隸,但是也不能鴕鳥心態,希望狀況自動恢復正常。為新問題創造新解方,就能領導組織邁向未來。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所以要確定說出口的話不要扯你後腿。這七句話是事業的絆腳石,想辦法避開,你會成為明日之星。(原文請見http://goo.gl/tpBMxJ) 【延伸閱讀】卡內基大中華區執行長 黑立言 成為愛將的座右銘:不要計較 「這是他的問題,不是我的」、「為什麼加班都是我,升官都是別人?」很多人會說出這些話,其實都是基於計較心理。 「不要計較」,是年輕人最重要的基本態度,因為如果你太會算,只做分內工作,主管不敢或不想把重要任務交給你,你會喪失很多磨練、提升的機會。一個人如果太care每件事都要得利,那會引起別人反感,失去上司對你的信任。 反駁老闆,善用「三明治法」 當你不同意老闆看法,直接反駁讓老闆聽不進去,你也很挫折。 這時請善用「三明治法」,用蜜糖前後包夾。 第一層麵包,先強調「無論老闆最後做何決定,我全力支持、全力以赴」;第二層牛肉,在擁護老闆決策權前提下,請示他願不願意聽聽不同意見,這時你若提出更好做法、爭取更多資源(如找人幫忙),他會更容易埋單。 第三層麵包是,「以上意見僅供參考,老闆最後的決策,我一定全力支持。」很多人只講中間,那老闆就會不爽! 別私下抱怨,放膽跟老闆說 我們不像老外會公開講「不公平」,比較常見是私下跟別人抱怨,不跟當事人講。 抱怨無濟於事,你可以找老闆指出問題,但也要提出解決方法。建議不能只有一個,那會讓有些老闆覺得你在強迫推銷,他可能會捍衛自己的決策權,跟你唱反調。 你要有兩、三個解決方案,讓老闆有選擇權。 |
日本頂尖經濟學家提出了與大眾相左的意見:日本央行不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刺激。
在過去7年,法國巴黎銀行日本首席經濟學家Ryutaro Kono六次被日經Veritas雜誌評選為日本第一經濟學家。
Kono表示,走低的油價將會刺激經濟增長,而政策制定者將希望日元匯率穩定。在彭博新聞社調查的33名經濟學家中,有26名經濟學家認為日本央行將在10月前加快資產購買步伐,以達到2%的通脹目標。投資公司Meitan Tradition數據顯示,本周,10年通脹互換跌至兩點新低的0.74%。
Kono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通脹可能在4月跌至負數,不過,對於日本這樣一個能源進口國來說,油價的下跌將會像減稅一樣,支持經濟增長。由於目前刺激措施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日本央行不應采取進一步的措施推動日元走低。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周四表示,油價自去年高位以來下跌了60%,這對日本經濟是一件好事。
日本經濟在去年4月上調消費稅後,重回衰退。日本經濟大臣甘利明本周表示,日元過度的疲軟或走強都不合適。據研究公司Teikoku Databank Ltd,更多的日本公司表示因日元下跌而破產。此類公司的數量在2014年翻了3倍,達到345家。
日本央行目前每月購買12萬億日元的國債來推低融資成本,向經濟註入更多的流動性。10年期日本國債的收益率本月跌至創記錄的0.195%,而5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跌至負數。接下來10年的通脹預期也不斷下跌。10年期的平衡利率,傳統債券和與物價指數掛鉤的債券之間的息差本月最低跌至0.701,創下2013年以來新低。
據日本統計局數據,除新鮮食品外的消費者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漲2.5%,這低於彭博新聞社調查的2.6%的平均預期。去除去年4月上調消費稅的因素後,核心通貨膨脹率——日本央行的關鍵指標——為0.5%。
在通脹放緩的12月,日本勞動力市場繼續收緊,職位/求職者比創下20多年來新高,而失業率跌至1997年8月以來的新低。11月,經通脹調整後的薪資連續17個月走低,
Kono預計,日本央行將達到其通脹目標。他認為,央行應將註意力從貨幣政策上移開。
油價下跌和日元止跌的正面影響將很快展現在經濟中,現在日本需要的是結構性改革。
黑田東彥周四表示,通脹下滑符合預期,這主要受到了石油價格下滑的影響。黑田東彥還重申,核心通脹率將在4月開始的新財年達到2%的目標。
上周,日本央行下調了今年4月開始新財年的通脹預估。黑田東彥表示,如果消費者和企業對通脹的預期有所惡化,日本央行將調整其貨幣刺激措施,以幫助通脹走向其2%的目標。
而券商Okasan Securities Group Inc資深債券策略師Makoto Suzuki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達到通脹目標的前景從黃燈變成了紅燈。下跌的油價和走強的日元加大了市場對進一步寬松的預期,而購債的效果已經達到了極限,讓日本央行沒有太多的選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現在你可以找到很多不看好中國股市的理由,但不妨聽聽亞洲最牛的基金經理人怎麽說。
中國制造業在上個月兩年來首次出現萎縮,工業利潤以2011年來最快的速度下降,政府又在打壓融資炒股,在半年里大漲63%之後,滬深300指數上周創下了一年來最大跌幅。
不過彭博報道稱,在去年亞洲對沖基金(10億美元以上規模)中收益率拔得頭籌的基金經理認為,看衰中國股市的人眼光不夠長遠。
景林資產管理公司(Greenwoods Asset Management)合夥人曾曉松(Joseph Zeng)表示,中國股市漲勢將呈現三個階段,目前僅處於第一階段。
盡管不願透露對滬深300指數最高目標位的預測,但曾曉松表示他預計該指數市盈率可能達到30倍,整個過程將伴隨多次回調。這一預測意味著即便企業利潤持平於當前水準,該指數將進一步上漲100%。下面詳細闡述了曾曉松的三步走預測:
第一階段:估值回歸正常水準
曾曉松認為,中國股市上漲多數可以解釋為回歸歷史估值。六個月前漲勢加速時,滬深300指數市盈率約為9.6倍,10年均值為19倍。目前該指數市盈率為15倍,曾曉松稱”公允”估值應該介於20~30倍。彭博收集的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股市觸頂時,市盈率高達49倍。
曾曉松指出,估值正常化是過去三到六個月驅動中國股市上漲的最大因素。市場情緒已經恢複正常,估值也不該停留在如此低的水平上。
第二階段:盈利上升
曾曉松表示,伴隨著央行去年11月降息的助推力,中國公司的利潤將在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反彈。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下滑抑制通貨膨脹,借貸成本有望進一步下滑。彭博社預計,滬深300公司的利潤有望在未來12個月內上升約24%。
曾曉松表示:“第二階段的反彈可以更長、更強。”他看好家電制造商和珠寶零售商等非必需消費品公司。曾曉松稱:“這與流動性或債務無關,我們探討的是基本面問題。寬松貨幣政策正在拉動企業盈利複蘇,盈利上行應持續兩到三年,成為A股走高的強大支撐力。”
第三階段:全球資本流入
曾曉松認為,當全球投資者把資金投入到中國股市時,第三階段的大幕將會拉開。目前,外國投資者尚未湧入,截止到今年1月份追蹤內地A股的海外ETF錄得連續四個月資金流出。外國投資者僅使用了“滬港通”中三成配額投資A股。曾曉松表示,內地股指有望被納入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全球指數(MSCI),這將刺激全球基金增持A股。
曾曉松表示:“大多數國際投資者並沒有從第一階段的反彈中受益,中國本土的投資者才是受益者。當美國的老百姓都開始探討中國股市的時候,才意味著全球流動性真正到來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 美國總統 歐巴馬 《生命如不朽繁星》╱Anthony Marra以車臣共和國內戰為主題的小說,因波士頓馬拉松比賽爆炸案的主嫌為車臣兄弟檔,成為歐巴馬理解當地族群衝突的重點資料。 《閣樓裡的佛》╱ Julie Otsuka(大塚茱麗)日本女性做為移民工人的「照片新娘」被帶到美國,結果在二戰期間被視為敵國僑民的悲慘故事,讓歐巴馬得以思索美國人與外來移民的課題。 ■ 臉書創辦人 佐伯格 《The End of Power》╱Moises Naim探討權力從政府、軍隊或其他組織轉移到普羅大眾手上的過程,極符合佐伯格身為社群網路巨擘,散播「知識的權力」角色。 《戰爭遊戲》╱Orson Scott Card為了阻止蟲族入侵地球,星際艦隊計畫培訓男主角成為天才軍事家,拯救世人。本書曾被部分軍事學校選為領導心理學教材。 ■ 臉書創辦人 佐伯格、微軟創辦人 蓋茲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Steven Pinker敘述人性中美好的部分逐漸覺醒,衝突、暴力減少,推動文明前進的歷程。同為網路科技鉅子,透過網路讓人有平等資訊取得權,是兩人共同理想。 ■ 微軟創辦人 蓋茲 《麥田捕手》╱ J.D. Salinger據說刺殺披頭四約翰.藍儂和前美國總統雷根的殺手,皆為此書粉絲。 至今仍是不少中學和大學的指定閱讀教材,是蓋茲書單中,少數的文藝小說 。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Thomas Piketty去年最紅的經典著作之一,作者從稅收、遺產紀錄等數據著手,彙整橫跨二十幾個國家、逾兩百年的資料,分析工業革命來全球財富分配動態,探討貧富差距懸殊、社會流動的問題。 ■ 亞馬遜創辦人 貝佐斯 《時間的皺摺》╱Madeleine L'Engle講述一對姊弟與朋友穿越時空拯救父親的奇幻旅程。從小即為科幻小說迷的貝佐斯,曾公開表示「我就是記得自己深愛這一本。」 ■ 蘋果創辦人 賈伯斯(已故)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尤迦南達瑜伽行者尤迦南達的傳記,賈伯斯自接觸瑜伽後,養成禪修習慣,深受此書影響,也是他生前iPad內唯一電子書。 《李爾王》╱William Shakespeare賈伯斯曾說:「《李爾王》是我的最愛,我百讀不厭。」儘管他從未對外人透露過自己對李爾王的看法,《How to Think Like Steve Jobs》作者說:「(李爾王)這樣的故事當然影響所有的CEO。」 ■ 股神 巴菲特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Benjamin Graham作者被譽為「證券分析之父」,提出穩健、安全的投資原則,並為保守型及積極型投資法則勾勒出明確方針。巴菲特曾說,從事投資六十多年來,皆將該書奉為圭臬。 《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Howard Marks作者將自己數十載的投資經驗,集結成冊,尤其強調風險控管和安全邊際,巴菲特盛讚此書「珍貴又極實用。」 ■ 中國總理 李克強 《第三次工業革命》╱ Jeremy Rifkin該書主張,原本依賴石油的經濟,將轉型為以「可再生能源」和數位網路為中心的形態。身為石油進口大國總理,李克強指示部屬要留意此書。 ■ 阿里巴巴創辦人 馬雲 《團隊正能量:帶隊伍就是帶人心》╱Dan Bobinski作者歸納自己二十多年企業管理諮詢經驗,分享打造出正能量團隊的方法。馬雲期許自己「像水泥一樣,把優秀人才黏合起來,使他們力氣往一個地方使,」正是受該書所啟迪。 ■ 日本首相 安倍晉三 《李登輝日本 贈言葉》╱李登輝前台灣總統李登輝分享催生台灣民主化的經驗,並分析為何台灣親日。安倍從不諱言自己是李登輝粉絲,從他推薦此書,可見一斑。 |
| ||||||
新加坡國立大學二○○九年在《QS亞洲大學排名》不過第十,去年躍升冠軍,關鍵說穿了,就是重金攬才、給予足夠的資源,以及大學鬆綁。 新加坡這一套積極手法,台灣該學嗎?能學嗎? 撰文‧蔡曜蓮 新加坡與台灣同為小國,兩國經濟實力也曾在伯仲之間,但兩國高等教育卻在近十年走向分岔路口。以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台灣大學相較,新加坡名次不斷往前爬,而台灣則還在百大附近起伏不定。 以《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來看,新加坡國立大學分別從二○一○年的三十一名、三十四名到一四年的二十二名、二十五名,台大卻始終無緣前五十名。 去年新加坡國大在《QS亞洲大學排名》,更從○九年的第十名一躍攻占排行榜冠軍,在亞洲大學中排名第一。 現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大學任教的杜本麟,曾先後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新加坡國大任教,他根據多年在海外任教的經驗直言:「各國都在做指標性大學,尤其在亞洲很明顯。台灣學校絕對有進步,但是相對其他亞洲國家,進步幅度沒有比人家大,就是退步。」 殘酷擂台逼出實力 目標明確、待遇敢給 老師績效壓力大新加坡國大校長陳祝全也認為,亞洲大學在資源投入與研究成果的增加,使未來亞洲高校的排名將快速上升。不過,這番競爭到前二十名時會越來越難,因為前二十名皆屬成名已久的世界級大學,教授與學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也因此,新加坡國大的進展更顯難得。 「這要歸於幾個因素:一流的人才、打造讓教職員與學生都能發揮才能的環境、政府支持,還有二○○六年的法人化,讓國大在治校享有更大的自主權,」陳祝全這麼說。法人化讓董事會享有更大權責,例如以往政府編列的預算受限於法規,都得想辦法花掉,法人化後就變得精打細算;同時掌握更大的人事權,如果表現不好,即使是校長也得下台。 問及頂尖大學的必備條件,陳祝全的首要回答就是人才,「任何一所大學要朝環球卓越指標邁進,必得先建立起一支陣容龐大且實力雄厚的教學人員、學生團隊。」曾受新加坡國大重金禮聘的優秀人才,包括成功複製桃莉羊的艾倫.柯爾曼(Alan Coleman)、量子信息科學的權威之一、牛津大學教授阿圖爾.艾可特(Artur Ekert)等,這些頂尖教授到該校建立研究團隊,吸引更多優秀學者前往新加坡。他們對於學生的指導激勵與新加坡國大名氣的提升,造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杜本麟就說:「新加坡的平台很好,但也很殘酷,能存活下來的教師也不多,資源都要靠自己爭取。新加坡的目標相當明確,它今天設定的目標是世界前三十名學校,它的要求比照世界前三十名左右的學校,那些教授做什麼?在什麼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老師的績效指標就是這些。達不到就要請你走路。」相對的,新加坡大學也提供比擬前三十名學校的給薪和研究環境。甚至這幾年,新加坡國大已經不再看別人做什麼了,「新加坡國大現在問的是,『你現在做什麼研究是可以讓別人來學的?』」杜本麟說。 新加坡國大的戰略目標很明確,陳祝全說:「要成為一所立足亞洲的世界級領先大學!」,世界級的概念要具體化,就是落實國際化。 新加坡國大除了向全世界招募頂尖的教師人才,也致力讓學生與國際接軌,「迄今,國大本科生當中,約七成至少有過一次海外教育學習體驗。」 跨國合作拉高視野 人才移動便利 全球化不只是口號世界級的含意,也意味著國大不能僅是新加坡國內的一所大學,必須是全球頂尖學府的門戶與橋樑,「國大與世界多所重點大學建立夥伴關係,共同開辦的聯合、雙學位及學位學程達七十項,包括杜克—國大醫學研究生院、耶魯—新加坡國大學院等等。在矽谷、紐約、斯德哥爾摩等處設立國大海外學院。」陳祝全強調,新加坡以外的學生須具備明顯優勢才能進入國大,像是越南籍的國際奧林匹克訊息賽銀牌得主曹青東(Cao Thanh Tung)與放棄奧克蘭大學、澳洲國立大學兩份獎學金的紐西蘭籍亞歷山卓.托馬(Alexandra Jeanne Tourmar)。 新加坡國大成功國際化而創造人才的磁吸效應,但台灣在鋪天蓋地的國際化大浪下,卻是節節敗退,止不住人才外流。說穿了,新加坡國大脫穎而出,靠的不外是人才、資源與自主權,但這些,台灣能學嗎?若再不學,趕不上全球化的潮流,過去我們引以為傲的優秀均質人才,也會一步步失去。 台灣高等教育評比遠不如新加坡——以台大vs. 新加坡國立大學為例台灣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QS世界大學排名》 94名 → 76名 31名 → 22名 2010年→2014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 115名 → 155名 34名 → 25名 世界大學排名》 2010年→2014年 |
| ||||||
動物農莊、溫泉旅館的家族歷史,還有鐵器與馬鞍的故事。這些,竟是兩岸頂尖MBA教授們正在讀的書,甚至是他們心中認為,可協助大家「面對未來管理挑戰」的必推書籍。 本刊邀請兩岸六位管理學教授,以因應舊秩序被破壞,但新規則尚未建立的時代為主題,推薦好書。 今年,全球商業環境只會變得更快,甚至與管理理論背道而馳。 管理理論告訴我們,要深耕自己最強的優勢。但曾是全球手機霸主的諾基亞(Nokia)卻因此無法變通,帝國一夕垮台。 策略大師麥可.波特(Michael E. Porter)的五力分析(編按: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消費者的議價能力、潛在進入者的威脅、替代品的威脅、現有競爭者的威脅)教我們,要去評估「競爭者」與「替代者」的能力,去做出最好的規畫。但卻忘記告訴我們,如果敵人根本在雷達之外,該怎麼辦?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全球計程車司機根本沒想過,一家網路新創公司:全球最大叫車平台優步(Uber)的崛起,就能讓他們的飯碗被威脅。 有意思的是,這群教授們推薦的書單中,理論類的論述變少,書名卻出現了不少如「世界史」、「動物農莊求生記」、「文明」等關鍵字。顯然,面對混亂的未來,學者們更熱中從歷史中找脈絡,以建立更宏觀的判斷力。想增加更多對未來的預測能耐嗎?下列書單一定有一本值得你一讀。 ■丟掉過時管理學吧! 《動態競爭優勢時代》╱莉塔.岡瑟.麥奎斯李吉仁、邱奕嘉推薦:延續優勢,不怕溫水煮青蛙 自蘋果推出iPhone革新通訊產業後,創新已被台灣企業奉為圭臬,但,現在台灣企業遇到的難題是:如何保持行進速度,轉彎時卻不摔車。此書用大量案例描述企業如何割捨舊的商業模式,找到新定位,淺顯易懂。 內容:它推翻過去管理學認為,企業可以以同一種核心能耐,維持永久競爭優勢的論述。今日,當競爭界線被打破,企業要成長應該如同接力賽般,不斷創造短暫優勢始能勝出,作者並分析日本雅虎和富士軟片等實際案例。 《張瑞敏思考實錄》╱胡泳、郝亞洲編陳威如推薦:老企業轉型實錄,不再迷信執行力 中國第一大白色家電海爾董事長張瑞敏曾說過:「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一個企業領導者能永遠準確的踩踏時代腳步的節拍。」 二○一二年後,張瑞敏意識到組織中大量的中間階層會成為資訊屏蔽者,所以他推動去中間化,裁員萬人,把金字塔組織拆成約兩千個平行小單位,原本由中央決定的人事,資源分配和決策權分給各單位,各單位可以自行設計產品,聯合外部人員一起開發產品,盈虧自負。所有想轉型的公司,可一讀此案例,並思考他說出:「不再迷信執行力」這句話背後的意義。 內容:二○一三年海爾集團營收約人民幣一千四百億元,在轉型過程中,營收、獲利雖然成長幅度不若以往,但是從未衰退,是老企業改革的成功案例。 本書是蒐集海爾董事長張瑞敏接受訪談和記錄最完整的一本書。 ■掌握最In創新觀念! 《為什麼他能看到你沒看到的?洞察的藝術》╱蓋瑞.克萊恩溫肇東推薦:問對問題,迎接大數據時代 台灣是以代工立國,總擅長解題卻不會出題。但是,創新貴在具備問對問題的能力,尤其在大數據時代更需要洞察力。 贏家藉由問對問題,從不相干的數據去連結脈絡,進而找到創新的機會。 內容:「馬多夫的龐氏騙局為何十年後才被揪出來?」「為何達爾文能發現進化論?」作者蒐集的一百二十多個案例歸納出,人們從蛛絲馬跡中找到洞見的原因,並教導培養洞見力的方法。 《動物農莊求生計:一場實現改革創新的MBA經典故事》╱維傑.高文達拉簡、克里斯.特林伯邱奕嘉推薦:活化思考,組織再造必看 本書貴在藉由故事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帶著你去思考,為何要做創新?創新如何改變組織結構?新舊部門的績效應該如何設定?文章最後都附有領導者做創新遇到的問題,讓讀者反思易地而處會怎麼做。 內容:講述農莊的動物們如何引入新商業模式,以拯救獲利下滑的農場。書中詳細描述企業做創新的兩難,領導者須能「捨」才能「得」到發展新事業的機會。 《平台革命》╱陳威如、余卓軒李吉仁推薦:從淘寶到Uber,秒懂平台經濟學 平台理論早就存在,但人們真正感受到平台模式「贏家通吃」和「創造性破壞」的威力,則是在淘寶和Uber出現之後。平台模式有別傳統商業模式,例如Uber不是雇用司機和購入車輛提供載客服務,而是集結有車與有時間當司機的人,撮合需要此服務者,改變了過去企業單向提供給消費者服務的方式。 內容:此書是目前把平台模式描述最詳細且淺顯易動的書籍,書中輔以淘寶、Line、亞馬遜實際案例,生動的剖析平台的形成。 ■歷史才是最佳教科書! 《世界史》╱威廉.麥克尼爾黃崇興推薦:從歷史的發明,看透全球經濟權力 管理為何要看歷史?管理學的原理原則,但在超倍速時代屢被挑戰,找回脈絡才能依局勢運用這些原理原則。 黃崇興認為,就算不起眼的發明,也能讓社會階級的流動與權力關係轉變。 內容:詳細介紹從遠古時期至二十世紀的世界歷史。不是只有iPhone可顛覆世界,例如,馬鞍的發明,讓騎兵一人兩用,讓游牧民族雄踞一方,諸侯和王國由此而生。 《文明:決定人類走向的六大殺手級應用Apps》╱尼爾.弗格森黃崇興推薦:從制度的改變,預測新興國家未來 別小看制度的改變,它會影響歷史走向與權力的興衰。一個制度背後,引發的蝴蝶效應常超乎想像。 十五世紀初,東方文明達到高峰,明朝的北京正興建紫禁城,英國的倫敦塔只能算簡陋的建築物,沒人想過西方會在往後五百年支配全世界。我們面對未來,應有更多開放的想像,但看待事實,應有更嚴謹的推論邏輯。 內容:過去,西方靠六大「殺手級應用」如科學與財產權等獲得壓倒性勝利。?本書在探討,現在,新興國家是否將藉著這六大利器,終結西方的優勢地位。 《交托之重》╱范博宏李吉仁推薦:從日本千年旅館,找出家族企業下一步 此書貴在以實證、數據、理論三大支柱,剖析家族企業經營遇到的難題。 作者研究發現,家庭企業第二代接班後三年,股票超額收益率為負六○%,也就是接班前企業值一百元,接班後只剩四十元,股東、企業都蒙受損失。 本書揭示企業永存的秘訣:「對無形投入高於有形」,意即企業主應該堅持家族創業價值,以避免經理人陷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陷阱。 另外一個企業永存的秘訣:「家族權力小」,此秘訣是把顧客、員工放於家族利益前,不惡意打壓員工薪資,才有機會永續。 內容:累積二百五十家台灣、新加坡和香港家族企業的實證,介紹家族企業的管理難題,試圖找出家族企業長存秘訣,最後作者是在一家經營一千三百年日本溫泉旅館找到答案。 ■最深刻的反省錄 《愛上便宜貨》╱艾倫.魯佩爾.雪爾溫肇東推薦:便宜貨萬歲?受害的是你自己 從《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一書的熱賣,到本書推出。全球對資本主義都正進行反思。 本書直指,當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我們都成了低價的受害者,如,台灣企業很習慣成本差異化的思維,對於主機板成本判斷力,高於欣賞無形價值,若長期發展下去,反而會限制自己,導致缺乏「加值」的能力,成為便宜貨的受害者之一。 內容:美國廉價商店開張,會導致周邊地區的薪資和福利水準降低一%,零售業員工薪水縮水一.五%,本書描寫折扣如何改變零售業,影響我們的薪水,阻礙企業創新。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克里斯汀生等人朱文儀推薦:成功勝於快樂?這樣活才沒遺憾 面對未來變化,我們的工作事業勢必波動更大。這本書用策略角度去連結人生管理,我們可藉此衡量,自己是否真的把最有限的資源,放在關鍵事務上,並活得毫無遺憾。 內容:提出「破壞式創新」哈佛名師克里斯汀生歷經癌症後,提出人生最重要的三個關鍵指標:一, 如何使工作生涯成功、快樂?二,如何讓自己與配偶、兒女、朋友的關係成為快樂的泉源?三, 如何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將管理學用於生涯規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