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港人大聯署促為雙非釋法 黃仁龍︰不能輕率,將加大行政措施打擊
1 :
GS(14)@2012-03-12 23:31:36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147877
須依法予雙非嬰出世紙
對於可否拒發出世紙予雙非嬰,黃仁龍重申政府要依法辦事;終審法院就莊豐源案的判決和 2002年立法會通過的法律,政府須依循,這是法治社會須遵守的原則,也是負責任政府的做法。他強調,政府會加強堵截違規行為,若有需要會增加行政措施的打擊力度。
港區人大譚惠珠昨表示,人大小組會議期間,多名代表聯署向人大常委會提意見,希望相關機構就雙非問題提請人大釋法。
譚惠珠解釋,終審法院 2001年莊豐源案的判決與 1999年人大釋法的內容不盡一致,可說違反《基本法》,要根治雙非孕婦問題,最好由終院或港府提請人大釋法。參與聯署的尚包括鄭耀棠、史美倫等。六名港區人大無簽意見書,部份因已回港,包括葉國謙、馬逢國、田北辰、陳智思、林順潮和羅范椒芬。
譚惠珠進一步表示:「如果要為香港解決問題,亦要尊重香港嘅司法程序,最好係我哋嘅終審法院提請釋法。唔可以因為咁,永遠唔解決個問題,將個責任推咗去廣東。呢個係香港自己嘅事,香港出問題,你唔可以要人長年累月咁幫你解決。」
2 :
龍生(798)@2012-03-12 23:34:08譚惠珠真係講得好
如果佢唔係建制派, 我真係會支持佢
此之所以上次我話會投建制派
至少佢地真係有為香港做野
唔似得班飯民公民咁, 一味咁放賊入屋, 仲要驚香港唔死
3 :
GS(14)@2012-03-12 23:34:37但是濫用就不好
4 :
mr_dlm(19486)@2012-03-13 11:47:06點解政府唔減雙非來港產子的私院quota?
5 :
lam(884)@2012-03-13 12:11:16唔似得班飯民公民咁, 一味咁放賊入屋, 仲要驚香港唔死
呢句講得最中肯!
6 :
GS(14)@2012-03-13 21:12:374樓提及
點解政府唔減雙非來港產子的私院quota?
減晒啦,其實問他們拿一百萬就差唔多
7 :
龍生(798)@2012-03-14 01:13:57人地勇闖急證室, 是抱著失去性命的覺悟....
減QUOTA之流的措施實在作用不大....
而且這更只令香港損失了一些優質的內地人....帶來更多搵命摶的蝗蟲....
衰又衰在個系統真係幾好, 至少好少聽到話會死人.....
所以更加放膽衝....
無眼睇
8 :
passby(15493)@2012-03-14 05:58:42其實係條法例有問題,唔關班法官事
主因係法官係唔會根立法原意去判
因為個字面根本得一個解釋
佢就依呢個解釋去判,咁先叫依法
即係你同人簽合約
當然係跟上面寫ge野
唔係跟你地自己ge原意
如果我係法官我都無計會咁做
前幾日城大法律兩名學者都指出
將人口政策咁死寫落憲法係白癡ge
由頭到尾都應該要改基本法
成日釋法咁香港同大陸有乜分別?
依家係中共逼你食左邊舊屎或者右邊舊屎
你同佢講話唔食佢話唔得
我真係想叫佢食屎
9 :
mr_dlm(19486)@2012-03-14 11:37:106樓提及
4樓提及
點解政府唔減雙非來港產子的私院quota?
減晒啦,其實問他們拿一百萬就差唔多
公院減左好多, 但私院減左好少好少
所以私院不停咁向公院產房的醫護挖角, 令公院長期人手緊張, 做到pk...
中英街上扮暈 雙非婦偷渡衝關 醫生斥:搵個仔條命較飛
1 :
GS(14)@2012-04-07 15:29:43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227426
內地孕婦衝急症室產子個案連跌四個月後,上月回升約 13%至 134宗,公立醫院急症室醫護人員仍然受壓。據悉,重災區之一的北區醫院,約兩周前接獲一名懷疑經中英街,偷渡來港的雙非孕婦,於中英街內「作動」。當時她懷孕已足月,但疑死忍痛楚假裝暈倒在地上,於是在警方陪同下由救護車送往北院急症室。
羅湖口岸產子爆陰道
該孕婦抵達急症室後,醫護人員發現她「個肚好大」及子宮頸已全開,不久便誕下一名女嬰,幸好母女平安。兩母女其後被送往威爾斯醫院作進一步治理。
有醫護人員表示,以往較少接獲偷渡來港產子,或由中英街送院的內地孕婦,估計孕婦或因經濟能力有限,不能光顧中介公司。
另一名衝關雙非孕婦,則與丈夫清晨經羅湖口岸入境,當時其丈夫拖着一個行李箱,似是為來港產子做足準備。但該孕婦在口岸「作動」,雖然口岸人員已召救護車,但孕婦「等唔切」救護車便在羅湖口岸產子。
據悉,該孕婦產子期間陰道嚴重撕裂,傷口大至肛門位置;而且孕婦不能自然娩出胎盤,下體一直流血,救護車立即把她及嬰兒送往北區醫院急症室。該孕婦抵達急症室時下體仍出血,醫護人員立即為她止血。孕婦情況穩定後被轉送威院作進一步治療。
北區醫院表示,過去兩周接獲兩宗內地孕婦衝急症室產子個案,其中一人於急症室內產子,另一人被轉往威院。
法乎情:雙非孟母
1 :
GS(14)@2012-04-20 22:11:54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sup/20120420/80834
五、六十年代,香港有所謂「抵壘政策」。按從前中、英雙方有關條約,中國人有權自由進出香港,惟戰後為遏止大量內地人湧進香港,中、港兩地各施各法,中方只允許獲批單程證者來港,港方只准獲發單程證者入境,惟偷渡者一旦成功進入香港市區,港府便發予正式居民身份,政策目標是為避免大量非法移民,構成各種管治麻煩。
根據《基本法》二十四(一)條及《入境條例》附件一(2)(a),任何人如屬在香港出生中國公民,即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由於《基本法》條文簡單明確,按普通法釋義原則,不容許附加任何額外條件(例如出生者父或母須屬香港永久性居民),因此有十一年前的「莊豐源」判例,終審庭一鎚定音,為香港帶來近年極度困擾本港的「雙非」孕婦問題。
同樣道理,即使「雙非」孕婦未經合法途徑來港,一經「抵壘」,所產嬰兒理應同樣有永久性居港權。
候任特首一句「零配額」,引來大量掌聲,但掌聲過後是否實際可行,仍有待考證。近日有建議立法,禁止未獲醫院配額孕婦入境,或立例將「雙非」產子刑事化。基於上述「抵壘」原則,「雙非孟母」一旦用坐「大飛」等途徑偷渡來港,醫院按人道立場總不能眼白白不顧「一屍兩命」風險。至於建議政府停止向「雙非」嬰兒發身份證,這等同知法違法,公然與「莊豐源」終院判決對着幹,嚴重違反法治精神。各害取其輕,要根治問題,釋法難免。
電郵:
[email protected]
謝偉俊
第一代雙非童:唔想做香港人
1 :
GS(14)@2012-05-19 12:01:58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19/16351177
樂仔眼中的香港並非快樂之地,沒有廣闊的田野、一同成長的摯友、關愛他的父母。每天回家只有劏房四幅冰冷的牆,周末更要到茶餐廳打工。
去年樂仔來港入學,是逼於無奈。16年前父母為逃避內地「一孩政策」,在港生下他,一家人在內地生活,數年前父親車禍半身殘廢,家境驟變。樂仔無內地戶籍,高中學費昂貴負擔不起,於是隻身來港求學,住劏房,做兼職養活自己。
出《劏房少年》非博同情
生於香港,卻找不到歸屬感,樂仔說:「有
同學叫我『大陸仔』,返到大陸朋友就叫我『香港仔』。」他怕說話,怕別人聽出口音;他怕做錯事,怕不懂規矩被人用「大陸仔」來標籤。「雖然我拎香港身份證,但動作同衣着都將我出賣,我唔係一個完整嘅香港人。」港人對「雙非」反感,他不太明白,只覺得「大家都係中國人,點解要為難大家?」
去年,《蘋果》報道樂仔的遭遇後,
獲善長捐贈一年租金及為他免費補習英文;但他並不好受,認為「同情係歧視嘅一種」,誓要努力工作,擺脫「雙非」來港白吃白喝拿福利的標籤。樂仔的自傳《劏房少年》上周出版,他說出書非博同情,而是讓人了解他的內心世界。逆境可以是沉淪漩渦,也可以是向上動力。
2 :
Ar Yan(11362)@2012-05-19 19:47:401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19/16351177
去年,《蘋果》報道樂仔的遭遇後,獲善長捐贈一年租金及為他免費補習英文;但他並不好受,認為「同情係歧視嘅一種」,誓要努力工作,擺脫「雙非」來港白吃白喝拿福利的標籤。樂仔的自傳《劏房少年》上周出版,他說出書非博同情,而是讓人了解他的內心世界。逆境可以是沉淪漩渦,也可以是向上動力。
「同情係歧視嘅一種」都講得出,你架思維係咁,你本野都廢架啦
咁第日,到你長大時,有fd介紹你番工,又叫歧視?
根本就係你自己自卑,唔好話人地歧視你
3 :
自動波人(1313)@2012-05-19 20:12:532樓提及
1樓提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519/16351177
去年,《蘋果》報道樂仔的遭遇後,獲善長捐贈一年租金及為他免費補習英文;但他並不好受,認為「同情係歧視嘅一種」,誓要努力工作,擺脫「雙非」來港白吃白喝拿福利的標籤。樂仔的自傳《劏房少年》上周出版,他說出書非博同情,而是讓人了解他的內心世界。逆境可以是沉淪漩渦,也可以是向上動力。
「同情係歧視嘅一種」都講得出,你架思維係咁,你本野都廢架啦
咁第日,到你長大時,有fd介紹你番工,又叫歧視?
根本就係你自己自卑,唔好話人地歧視你
對現狀不奮而向上爬
總好過自卑到覺得無希望....
4 :
鱷不群(1248)@2012-05-19 21:34:00講真,香港人的確是歧視雙非
雙非截龍 未來少33萬勞動人口
1 :
GS(14)@2012-08-01 10:29: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01/News/ec_gna1.htm

刊物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20016052012XXXXB0100.pdf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20015052012XXXXB0100.pdf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認為,雙非即使明年截龍,事實上仍觸發漣漪效應,短期出現學額不足,長遠會令勞動人口減少達6%,令兩者問題惡化,認為港府應制訂長遠人口政策,處理剩餘雙非兒童和截龍後的問題,包括研究增加學額,加強教育、技術培訓 ,增加人均生產力等。
周永新促重設人口政策委會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周永新質疑,自回歸以來,本港缺乏人口政策,惟事實上要處理福利、房屋等問題,均源自強而有力的人口政策,認為政府有必要設立由政務司長統籌的人口政策委員會,跨決策局研究,而非各自為政,認為此舉甚至比設立扶貧委員會更重要。
2 :
drbull(3010)@2012-08-01 13:03:59題外話:睇標題時,睇錯左做雙截龍...
3 :
terryyim(13133)@2012-08-01 15:23:06之前都有講過下
依個好全面
按照佢既assumption,可以睇到人口老化情況嚴重
dependency ratio上升速度很快
適合工作年齡人口比例上不斷下跌
長遠而言,我對香港經濟的看法是悲觀的,最大可能是半生不死,增長停滯不前
4 :
GS(14)@2012-08-01 18:32:37如果唔畀雙非來衰過畀囉
5 :
terryyim(13133)@2012-08-02 15:50:534樓提及
如果唔畀雙非來衰過畀囉
問題係雙非黎左唔一定係香港發展
住係內地,學係香港,好大機會都係返內地發展
6 :
hh0610(1603)@2012-08-03 10:49:125樓提及
4樓提及
如果唔畀雙非來衰過畀囉
問題係雙非黎左唔一定係香港發展
住係內地,學係香港,好大機會都係返內地發展
引入外地人口補血, 跟本係唯一之路.
其實, 收20萬一個, 解決所有問題. 俾得20皮, 都係有銀.
財女手筆:雙非18歲=樓價神話
1 :
GS(14)@2017-05-18 01:09:43經常聽到好多支持樓價嘅原因,包括香港有18萬公務員、港樓供不應求、通脹有升無跌等等,當中當然有盲撐,君不見幾多中產買唔到樓。近期聽到內地投資者講,香港樓價「上帝都推唔跌」,原因係雙非即將18歲!舊年起,內地人買樓印花稅大幅提高至15%,只有無樓嘅香港人獲豁免雙重印花稅。內地人想買樓,Sorry,要畀樓價15%稅,不過,雙非B唔駛,18歲就可以借名額俾內地阿爹娘親一炮過買樓,唔少內地人相信港樓已經同內房一樣,只係會升空。早幾年有報章分析過,香港過去25年出生數字,話同樓價走勢相關系數高達80%,不過香港有幾多細路仔出世,大家都知,出生率忽然大升機會好細,早前大部份係雙非B出世。自從2001年,終審法院對莊豐源案判決起,雙非不停湧現,去到2012年梁振英話雙非落閘,到2013年1月本港醫院開始停止接受雙非孕婦預約生仔,中間12年,大大話話一共有20.4萬雙非B。唔少內地人話,香港樓仲有得升,因為由明年起,雙非B將會踏入18歲,正式可以免稅買樓。由2001年至2013年,有20萬雙非新力軍,即由2019年至2031年,每年夠18歲嘅雙非大約有萬幾人,可以用首置名額分批入市,對港樓影響力一定好大,為港樓升市再添一個神話。
Melody
http://www.facebook.com/whichroad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7/20023741
回歸百科:【雙非】
1 :
GS(14)@2017-06-10 13:42:47隨着香港成為中國特區的年月增長,中港矛盾日益加劇。大量內地人看準香港獨特於大陸的福利教育制度和文化環境,紛紛設法取得香港身份證。2010年,內地人湧港數量進入高峯,當年配偶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孕婦在香港誕下32,653名嬰兒,比2001年的620名增加逾50倍。這些嬰兒的父母均非香港人,因而被稱「雙非嬰」。上任後一直標榜中港一家的特首梁振英,在2012年3月當選特首後,未及「登基」已宣佈推動零雙非政策,要求所有私立醫院停止接受雙非孕婦在2013年1月1日或以後的預約分娩,2013年以後雙非孕婦來香港產子的數目大幅下降。不過,雙非問題仍未完全解決,當年出生的雙非嬰,因為要來港讀書,陸續衍生爭奪學額、炒貴北區住宅等社會問題。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0/2005081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