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新任防長首次訪日,稱將強化日美同盟
據新華社報道,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4日與來訪的美國新任防長馬蒂斯舉行會談,雙方就地區局勢、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等問題進行磋商,並稱將繼續強化日美同盟。
馬蒂斯在會談後的記者會上稱,特朗普政府將“高度優先”對待亞太地區,尤其是日本這樣的長期盟友。
稻田朋美稱,亞太地區的安全局勢日趨嚴峻,在此情況下日美同盟“極為重要”。她還稱,希望借馬蒂斯此次訪問韓日之機,加深三國之間的安全合作。

3日,美國新任國防部長開始對日本進行為期2天的訪問(圖:東方IC)
就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雙方確認將機場搬遷至沖繩縣內的名護市邊野古是“唯一的解決方案”。沖繩民眾一直強烈反對這一方案,希望將機場搬遷至縣外。
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大選中要求日本負擔更多美軍駐留經費一事,稻田朋美稱雙方在會談中並未提及。馬蒂斯則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日本在與美國分擔軍費負擔方面是“其他國家的表率”。他還對安倍上臺以來日本軍費預算不斷提升表示歡迎。
馬蒂斯3日下午從韓國抵達美軍橫田基地,開始對日進行為期2天的訪問。當天,他分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外相岸田文雄等舉行會晤。
美防長北約開會:美國還會支持北約但你們要交錢
美國新任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目前身在歐洲,將於當地時間15日出席上任以來第一次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外長會議。
馬蒂斯此次歐洲之行明顯有兩大任務,一是面對面地給北約盟友們帶去信心,這也是歐洲目前最期待的;但同時,馬蒂斯還有一個更實際的任務,就是向北約成員國們重申他們應該交足各自承擔的北約軍費份額,這也是特朗普在上任前後均一直強調的。
在前往歐洲的途中,馬蒂斯已經向隨行記者再次強調了自己對於北約重要性的看法,把北約稱為“史上最成功的軍事同盟”,而美國依舊“保持對北約的承諾”。

詹姆斯·馬蒂斯落地布魯塞爾
不過,馬蒂斯也提到,北約各成員國需要充分認繳他們的軍費份額,達到盟約所設立的攤派基準線。
誕生於1949年的北約現有包括美國在內的28名成員。北約協議第5條規定,成員國中的一國(或多國)在遭武裝襲擊時將會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武裝襲擊,所有成員國將立即援助被襲擊成員國。該條款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中第一次生效,美國和北約盟友隨後對阿富汗等地的“基地”組織展開圍剿。2014年,北約各國承諾將軍費開支增加至各自GDP的2%。
上個月在接受參議院聽證時,馬蒂斯便強調北約是他任上的第一要務,他希望美國“和北約維持最緊密的關系”。在正式就任之後,馬蒂斯的第一通電話就打給了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

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馬蒂斯的表態和特朗普的表態有明顯差別。
特朗普強調的是,如果盟友不交齊軍費攤派,將撤回對他們的保護,比如早在去年7,特朗普就稱如果俄羅斯向波羅的海三國發起進攻,那麽美國應該在考慮這些國家是否已經履行了它們對北約的軍費義務之後才決定是否出手相助。
馬蒂斯雖然領了總統之命去催北約盟友們要錢,但他明顯把維護盟友關系放在對話基礎之上。
暫不論軍費攤派,馬蒂斯對美國將維持北約同盟表態已經讓不少歐洲國家松了口氣。畢竟,此前特朗普認為北約“過時”,還顯示出與俄羅斯關系升溫的趨勢,這些無疑讓歐洲國家深感“沒底”。
分析認為,作為對馬蒂斯的回應,北約各國可能會表態將在2024年完成GDP2%的軍費攤派目標,但也將避免對加速這個進程作出任何承諾。稍早前,斯托爾滕貝格稱歐洲的北約成員國去年已經增加了1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
對歐洲的一些國家來說,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和東歐國家,他們維持各自地緣安全的重要指望就是美國保持對俄羅斯的遏制,包括維持對俄制裁,以及在邊界地區布置軍事設備,以對抗俄羅斯的潛在威脅。
美國是北約的根基,所以,白宮的表態會直接影響美國與盟友間的互信。

僅有5個北約成員國軍費開支在GDP的2%以上
在上文提到的參議院聽證會上,馬蒂斯還表示他與特朗普已經就北約進行過討論,特朗普對於改變自己的立場持開放態度。
特朗普最近提到北約時明顯放緩的語氣也證實了這一點。
比如,英國首相特蕾莎·梅1月底訪美時,在與特朗普會面後便向媒體表示,特朗普向她保證,將百分百支持北約;此外,特朗普與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電話之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也提到,同意“北約對跨大西洋關系的根本重要性”,同時各成員都應該負擔各自的軍費份額;在與法國總統奧朗德通電話時,特朗普也做了類似表述。
除了上述兩個任務以外,馬蒂斯還希望北約加強對阿富汗事務的責任,以及如何壯大美國主導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盟軍實力。
對於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被迫辭職一事,馬蒂斯稱這對他來說沒有任何影響:“我沒有改變此次歐洲之行的目的,這件事不會改變我要傳遞的信息。總統身邊的人員就是我要與之共事的人。”
去年,在美國之外,只有英國,愛沙尼亞,希臘和波蘭認繳了相當於各自GDP總量2%的北約軍費份額,雖然拉脫維亞目前還沒有完成占GDP2%的軍費攤派,拉脫維亞則表示已經大幅上調40%的軍費開支將會在2018年完成攤派份額。目前,美國承擔北約總軍費開支的70%。
美防長突訪伊拉克 稱美國將與伊拉克並肩作戰丨視點
2月20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突訪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並發表演講,這是馬蒂斯上任以來首次訪問伊拉克。

伊拉克軍方19日發表聲明稱,對摩蘇爾西部城區的軍事收複行動正式開始。對此,馬蒂斯在演講中稱,聯盟部隊將全力支持伊拉克軍隊,“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不會就此罷休,因此需要各方團結在一起共同反恐。聯盟指揮官斯蒂芬·湯森也表示,堅信伊拉克政府需要聯盟部隊的長久支持。

針對此前特朗普頒布的“禁穆令”以及一系列有關石油的言論,馬蒂斯在出訪伊拉克前一天表示,美國一直為天然氣和石油支付相應的費用,未來也會繼續這麽做,美國在伊拉克並不是為了掠奪石油。顯然此舉是為了緩和美國和伊拉克之間的緊張關系。

罕有介入經貿事務 抗衡中國崛起美防長:TPP如航母重要
1 :
GS(14)@2015-04-09 00:52:51美國新任防長卡特(Ashton Carter)在今日訪問日韓前夕,重申加大在亞太區的海空軍力部署,推進亞太「再平衡」新階段,還異乎尋常地介入經貿事務,指「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關係到亞太區穩定,TPP重要性等同航空母艦,猶如美國重返亞太的後盾,要求國會賦予總統奧巴馬談判權力盡快完成TPP協議,抗衡中國崛起。
卡特前日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麥凱恩研究所發表演說,不尋常地多次提及TPP,強調TPP是奧巴馬政府重返亞太政策的重要部份,亦是美國政府的優先政策,並以不點名方式指中國正試圖跟區內多國達成一份沒有美國參與的經貿協議,令美國TPP談判更形逼切,要求國會給予奧巴馬更大的談判權,促成TPP,否則將會危及美國進入區內新興市場,增加區內不穩定因素。「對我而言,TPP獲得通過的重要性,如同一艘航母」。卡特預計一旦TPP落實,美國在未來十年的出口會增加1,235億美元(9,633億港元)。
■美國防長卡特罕有地介入中美經貿戰,要求國會賦予奧巴馬更大權力促成TPP。美聯社
增亞太區海空軍力部署
卡特表明自己肩負監督亞太「再平衡」新階段的重任,而美國重返亞太的「三支箭」:擴大經貿夥伴關係、加強美軍亞太部署和修訂美日防衞新指引,當中TPP是重中之重。他指出,擴大亞太經貿合作,提升美國經濟實力,才能令美國保持在亞太區的軍事優勢。談到繼續保持美國在亞太區的軍事優勢時,他表示美國將進一步加大亞太地區的海空軍力部署,包括部署更多F22隱形戰機、B2和B52遠程轟炸機以及導彈防衞盾,增派「神盾」驅逐艦和「維珍尼亞級」攻擊潛艇;派出電子部隊及新式武器進駐亞太地區,保護美國區內利益。
強調中美不必是敵人
此外,他訪日之行是討論修改美日防衞新指引,包括在日本沒受軍事攻擊下自衞隊仍可出動支援美軍,意味要突破日本戰後的專守防衞角色。重返亞太的「三支箭」顯然是衝着中國而來,他不諱言關注中國增加軍費、網戰能力以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但強調美中兩國不是盟友,也不必是敵人,亦不認同美中關係是「零和遊戲」的講法,中國的成功不意味美國的失敗,也不認同中國的經濟增長會擠壓美國青年一代的機會,強調彼此可雙贏。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08/19104390
澳改組內閣首現女防長
1 :
GS(14)@2015-09-22 02:17:35澳洲新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昨公佈內閣名單,成員由19人增至21人,連同留任的外長、衞生部長在內,一共委任5位女閣員,更出現史上首位女防長。他矢言要打造一個「21世紀政府及放眼未來的內閣」。獲委任為澳洲史上首位女防長的是51歲參議員佩恩(Marise Payne圖)。她上任後須處理增購武器,包括新潛艇、戰艦及戰機等軍備,亦要聯合美國在伊拉克和敍利亞打擊伊斯蘭國(IS)。此外,新內閣重設了遭前總理阿博特懸空的產業創新科學部長一職,又解除6位阿博特親信的職務,取而代之的是相對年輕且溫和的閣員,其中以新財長馬里森最為矚目,因這位前移民部長曾銳意打擊亞裔非法移民,未知能否解決澳洲的財赤問題。路透社/美聯社/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21/19303635
防長反駁特朗普:北約舉足輕重
1 :
GS(14)@2016-04-01 15:43:50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早前批評北約(NATO)過時,國防部長卡特(圖)反駁指,北約在國際安全議題上仍舉足輕重。卡特前日在佛羅里達州麥克迪爾空軍基地出席活動後表示,北約對阿富汗的戰後重建有重大影響,「協助阿富汗政府及安全部隊恢復秩序」,緩和當地動盪局勢。他又透露美國正與北約聯手,加強震懾俄羅斯的野心。特朗普周二在記者會上指,二戰後為抗衡蘇聯而設立的北約已經落伍,應「重新編排、改革得更好」。北約是一個以美國為首的軍事防衞組織,28個成員國大多來自歐美。口沒遮攔的特朗普常在全球樹敵,如提出在邊境設圍牆禁墨西哥人入境、批評德國難民政策「瘋狂」等。有評論擔心他一旦當選總統,冒犯言論將損害美國與世界各國的外交關係,削弱美國倚靠國際聯盟維繫的國防安全及經濟利益。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01/19553004
不求掌聲 鐵腕防長變中間派總統
1 :
GS(14)@2016-10-10 00:43:40「我從來不屬鷹派或鴿派,一直是和平的推動者。」由狠狠轟炸FARC陣地的右派國防部長,蛻變為與FARC達成和議的中間派總統,桑托斯的政治取向經歷巨變,但他堅持「不求掌聲,只想做正確的事」。65歲的桑托斯生於顯赫的政治世家,前總統愛德華多.桑托斯是他的叔公。他16歲加入哥倫比亞海軍,之後分別在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美國堪薩斯大學及哈佛大學攻讀學士及碩士。其家族曾擁有哥倫比亞暢銷報章《時間報》(El Tiempo),他之前亦任職記者,更憑尼加拉瓜民主革命的報道獲獎。
樣貌口才欠奉勝在勤勞
1991年從政後,桑托斯先後出任多個部長級職位,2005年籌組民族團結社會黨,翌年獲前總統烏里韋提拔為防長,以鐵腕打擊FARC,包括在2008年越境厄瓜多爾轟炸FARC營地,殺死FARC時任領袖雷耶斯。2010年,他獲烏里韋支持下出選總統,在軍事政策上大打強硬牌,最終高票當選。上任後,桑托斯路線大逆轉,不但與烏里韋當時的死敵、委內瑞拉已故總統查韋斯和解,更着手與FARC達成和議,氣得烏里韋另組新黨抗衡,但仍無阻他在2014年連任。桑托斯促成和談,卻非天生說客。他友人指他自幼立志成總統,但樣貌口才皆不出眾,游說國民支持和議時亦不時結巴,卻以勤勞取勝,每日早起晚睡,2012年更一度患前列腺癌。「哥倫比亞無人打FARC比我更狠。」桑托斯曾出此言,但和平二字似乎才是他的目標。法新社/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08/19794590
任退休將領「癲狗」做防長
1 :
GS(14)@2016-12-03 04:42:33特朗普提名退休四星將領馬蒂斯(James Mattis)任國防部長,卻以真人騷形式公佈消息。他前天在辛辛那提謝票時突然向支持者表示:「我們將任命『癲狗』馬蒂斯做國防部長,要待下周一才會正式宣佈,請不要告訴別人。」66歲的的馬蒂斯曾任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出身海軍陸戰隊,戰功顯赫,帶過兵打1991年波斯灣戰爭。2001年911恐襲後,馬蒂斯的部隊是第一支殺入阿富汗建立據點的美軍,其後美國入侵伊拉克,馬蒂斯都是戰將之一。
曾稱「向人開槍好玩」
2013年退役的馬蒂斯在軍中聲望甚隆,但美國明文規定由文人掌軍,軍人要離職最少7年才能任防長,對上一次國會給予豁免已是1950年的事。不過,由於共和黨控制參議院,預料他的任命不會受到太大阻力。馬蒂斯2005年曾失言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向人開槍是很好玩」,從此「癲狗」這諢號便跟他畫上等號,由傳媒到特朗普都喜歡以此稱呼他。由於從未結婚,至今膝下猶虛,馬蒂斯亦被同袍稱為「武僧」。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3/19853503
提名「癲狗」任防長
1 :
GS(14)@2016-12-09 00:03:34特朗普前晚在北卡羅來納州的謝票活動上,宣佈提名有「癲狗」之稱的中央司令部前司令馬蒂斯(James Mattis)為國防部長,表明在國家重大利益不受影響下避免介入外國衝突。特朗普首先大讚身旁的馬蒂斯是「數十年來最有影響力將領之一」,又謂他領導下的國防部有助重建美軍。集會期間,特朗普又透露了部份外交主張,稱僅會「在事關美國重大國家利益時行使武力」,又承諾將美軍能力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境地,但拒絕插手外國政權更迭,只主力打擊「伊斯蘭國」(IS),務求結束「介入政策的毀滅性循環」。由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正加快通過法案,以確保馬蒂斯盡快獲豁免軍人離職後7年內不得任公職的限制。另傳首位華裔女性聯邦檢察官楊黃金玉將出任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美國《紐約時報》/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8/19858492
日防長訪珍珠港後拜靖國
1 :
GS(14)@2016-12-31 01:06:33日本防衞大臣稻田朋美前日隨首相安倍晉三出訪美國夏威夷珍珠港、悼念陣亡美軍回國後,昨晨即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圖),惹中國及南韓不滿。稻田以防衞大臣名義,自費獻祭祀費「玉串料」,她表示是以「防衞大臣及國民一分子的身份參拜」,又指「曾經激戰的日本和美國,如今成最佳盟友,我為面向未來,建立日本和世界和平而參拜」。對於中韓反應,稻田謂「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觀和敵友,但對為國捐軀之士致謝、致敬和追悼,我認為任何國家都應理解」。今次是稻田8月就任防衞大臣後首次參拜靖國神社,她以往每年都會在8月15日終戰紀念日參拜,但今年因外訪而未能現身。安倍對此「不予置評」,其內閣另一成員、復興大臣今村雅弘前日亦有參拜靖國神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指中方將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又指對所謂珍珠港「和解之旅」形成莫大諷刺。南韓外交部對此表示極度遺憾,斥日本政府要員「美化殖民及侵略史,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神社」,並勸他們正視歷史,以實際行動誠心反省,才能獲鄰國及國際社會信任。日本放送協會/時事通訊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30/1988105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