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造富創意】戴晨:如何把輪胎做成肯德基連鎖模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505.html

作者:馬吉英

「輪庫要做輪胎業的蘇寧國美!」戴晨說這話時一臉嚴肅。在深夜北京北三環的一家肯德基店,喝著不到十元的可樂,聽到這個理想讓人精神一振。

輪庫全名北京輪庫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輪胎銷售服務為主的汽車服務連鎖企業,戴晨是總經理。跟絕大多數投身汽車後服務市場的創業者一樣,輪庫創始人梁子強也是被中國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所吸引,2008年10月在青島開了輪庫第一家店。

戴晨跟梁的看法一致,認為汽車後服務行業未來會跳躍式發展。戴之前在海信工作,認為在家電業要做出成績很難。2009年,這個1980年出生的年輕人加入輪庫。

跟傳統4S店不同,輪庫門店的定位是社區型,希望輻射範圍在以店為中心的5公里之內。不僅如此,同樣的商品,輪庫定價要比市場上便宜30%-40%。

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戴晨的解釋是,輪庫具有連鎖品牌的規模效應,通過成為輪胎企業的大客戶(集團採購商),可以省略從工廠到省級、市級代理商的流通環節,從而打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

但在量沒上來之前,要說服輪胎企業給自己大客戶的待遇並不容易。戴晨的心得是,「你要給他說你的理想,用理想來感動他。」第一個被感動的是米其林公司。除了感情牌,輪庫還要給廠家銷量保證。目前輪庫簽的銷量保證比實際能達到的銷量高出20%左右。

比實現增長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逐漸清晰。戴晨不否認輪庫過去五年走了很多彎路。比如,上過很多汽車美容項目,保險、銷售代理等服務都做。後來他發現種類繁多的服務項目不但不能帶來利潤,反而讓輪庫品牌在消費者眼中越來越雜。

門店的擴張也不理性。前兩年,為了挺進北京市場,輪庫在望京開了一家旗艦店,面積1500平方米,是正常門店的三倍,一年房租200萬,而正常的房租成本是30萬-50萬/年。維持不到兩年,2012年就關店了。

經過幾年摸索,輪庫的商業模式逐漸穩定下來,並提出要成為輪胎行業的蘇寧國美,即提供標準化服務和多品牌產品,追求連鎖化規模化效應。

看起來,輪庫已經度過了最難熬的時候。過去一年,輪庫開了5家門店,現在10家門店主要集中在山東濟南、青島和江蘇南京,接下來會在江蘇、安徽、上海等地擴張。北京的門店計劃今年再次開業,店面面積將恢復到標準水平。

進入擴張期後,複製能力成為輪庫的新挑戰。為瞭解決擴張中的人才問題,輪庫的單店員工數按照所需人數的兩倍配備。目前輪庫都是直營連鎖,戴晨認為開加盟店時機不成熟——輪庫品牌還不夠強。

2011年,輪庫成立電子商務部。戴晨希望等2018年輪庫在全國開到100家店時,把所有銷售業務都互聯網化,店面逐漸轉化成服務點。目前電商銷售額僅佔輪庫總銷售額的7%-8%,他認為將來的理想比例是60%-70%。在他看來,那將是賺大錢的時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68

阿里巴巴造富機:馬雲成中國首富後 軟銀的孫正義成日本首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315

2011061819080070

受到阿里巴巴即將IPO的消息刺激,上周初以來,軟銀股價已累計上揚16%,於昨天把孫正義推上了日本首富寶座,擠下迅銷(Fast Retailing)董事長柳井正。

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現年57歲的韓裔日本人孫正義擁有的凈資產達到166億美元, 日本第二富豪柳井正擁有162億美元資產。而馬雲身家達到219億美元,遠超在中國大陸排名第二的李彥宏的158億美元。

軟銀持有中國最大電商阿里巴巴集團約34%股權,阿里巴巴尋求通過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募集最多218億美元資金,並向打破全球IPO募資紀錄 邁進,軟銀也從中受益。

軟銀是阿里巴巴最大股東,當時孫正義投資了2千萬美元,上市以後價值大約580億美元,獲利2500倍!雅虎是第二大股東,也是賺的荷包滿滿,不過這也只是按照承銷價格計算,上市以後股價如果繼續走高,那就又不一樣了。

“阿里巴巴即將實施的IPO確實讓孫正義的財富更上一層樓,”CMC Markets駐新加坡策略師Desmond Chua說。”盡管互聯網公司股票波動一 般會較大,但其中還是會有一些物有所值的股票。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 預示其中部分公司的廣告收入有望增長。”

阿里巴巴本周將IPO發行價指導區間從每股60-66美元上調至66-68美元。 即便以區間最高價計算,其預期市盈率還是低於其他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 司的市盈率。兩位參加會議的人士透露,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本周在香港 對潛在投資者表示,他不謀求過高估值。

孫正義在90年代還曾億每股2.5美元左右的成本投資雅虎3.6億美元,隨後雅虎的股價曾飆升至250美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附:孫正義個人大事記(來自鈦媒體

1973年,孫正義16歲時,越級進入加州柏克萊大學就讀,主修經濟。他對美國那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感興趣。他覺得美國所有的東西都大,而且是那麽有次序。他認為美國是一個他應該了解和學習的國家。

1975年,18歲在校園內販賣從日本引進的一種電子遊戲獲利100萬。

1976年,19歲在學校期間利用名震一時的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資源,靠賣袖珍發聲翻譯器的專利給夏普公司,賺得他的第一個100萬美元。

21歲畢業後,因為思念母親,再次橫渡太平洋回到家鄉,並改回自己的韓籍姓氏。他先模擬自己想成立的事業,分別編制出十年份的預估損益平衡表、資產負債表、資金周轉表,還依時序的不同,編出不同型態的公司組織圖,作出沙盤推演。

1980年3月,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時所設立的Unison World,多年來經營相當順利,大學畢業時,員工已有25人,以200萬美元將公司出售給合夥人,回到日本。

1981年,24歲的他成立軟件銀行,在成立軟件銀行(批發商)半年之內,與日本42家專賣店和94家的軟體從業者交易來往,並說服東芝和富士通投資,擴大規模,但因經營不善虧本,一年後他退回財團原有投資資金。雖然孫正義一肩擔起了損失的責任,卻贏得了前輩們的佩服,軟體銀行從此聲名鵲起,也為孫正義奠定了事業的信用基礎。同年,成立Unison World日本以公司名義進行市場調查,用時1年半,40個行業展開一連串市場調查,拜訪過各式各樣的人、閱讀了許多書籍與資料、分別編制出十年份的預估損益平衡表、資產負債表、資金周轉表,以及組織圖,還依時序的不同,制作出不同形態的組織圖,將結果與檢查項目表對照,判斷這些是不是適合自己投入一生的 事業。(調查報告高34公分,10多公尺寬)

1982年,他在展會上看到HP的《個人電腦圖書館》,於是同日本最大的出版商聯系出版。因出版《個人電腦圖書館》而打出名堂,讓軟銀名聲鵲起。同年,業務蒸蒸日上的日本軟件銀行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難題。《I/O》、《ASCII》《微軟》他們卻拒絕為軟銀刊登廣告。同5月,孫正義創辦兩本雜誌《Oh!PC》和《Oh!MZ》。兩個月後,退貨率高達85%,堆積如山的雜誌被裁成了紙片。

1984年,在橋本五郎的幫助下,孫正義創辦了購物指南雜誌——《TAG》,但百試無方,最終因銷量不佳關門,這半年間共虧損了6億日元,處理善後事務花了4億日元,合起來就是10億日元的債務。

1991年以C語言編譯器聞名的Borland公司,準備在日本發行升級版,當時Borland公司執行長Philippe Kahn很快就和軟體銀行達成共識,他說:「如果我們有任何捍格,都在壽司吧談妥了」。同年,他說服美國區域網路專業公司網威ell開創東瀛新市場,為了分散風險,再度邀約迪士尼入夥,到了1994年,開花結果,網威系統成為區域網路主要標準之一,年營業額達一億三千萬美元。網威副總裁Darl McBride認為孫正義是個可以使任何事成真的中介人。

1992年,得到思科系統的日本代理權,並建議思科公司以路由器為試水,測試思科日本分公司的可行性,一個月後邀集了日本十四家會社,共同出資4千萬美元,啟動項目。同年日本軟件銷售通路70%由軟件銀行控制。37歲已經是10億美元富豪(1994)公司成為上市公司,同年收購Ziff通訊,因接手設施不完善未能成功,軟件銀行在日本已擁有日本展覽業界最具規模的Expos協會,也持有朝日電視的少數股份。

1994年軟體銀行在日本已擁有日本展覽業界最具規模的Expos協會,也持有朝日電視的少數股份。

1995年二月,孫正義和思科系統總裁錢伯斯討論銷售思科的路由器,以及成立思科日本分公司的可行性。一個月後,軟體銀行就馬不停蹄地邀集了日本十四家會社,共同出資四千萬美元,完全準備就緒。思科業務部負責人彼得克拉克說孫正義不像慢條斯理的日本人,倒像劍及履及的行動派。互聯網世紀猶正萌芽,軟體銀行卻已如火如荼地迎接新紀元了。同年,拉斯維加斯Comdex電腦展再次於Ziff-Davis出版公司搭上線,以21億美元買下Ziff-Davis部分股權;同年11月,投入了200萬美元給雅虎。

1996年,總共註資31億美元才得到完整經營權,擁有Ziff- Davis出版公司長久以來以出版電腦周刊(PC Week)-專精個人電腦市場行銷研究的Computer Intelligence公司;同年3月,又註資1億美元擁有了雅虎33%的股份,日本雅虎成功進軍東瀛,第一年就獲利,85%日本的網友曾造訪此站,由軟件銀行投資的雅虎電子商務。(1996年7月之後)雅虎的用戶以驚人的速度增長。

1998年,二月,軟體銀行以四億一千萬美元脫手雅虎2%的股票,凈賺三億九千萬美元,當年以一億美元購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只剩28%仍值八十四億美元;七月,以四億美元投資美國 著名的 E*Trade線上券商。1999年全國證券商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Inc.),也同意和軟體銀行合資共組「日本那斯達克股市」,可能以互聯網下單為主要窗口,制度化、透明化的網上交易系統是其特色。同年10月,投入阿里巴巴2000萬美元,之後為幫助阿里巴巴收購雅虎中國,主動退股,套現3.5億美元。

至2000年,軟件銀行擁有遍及美國、歐洲重要的合資或獨資企業為:美國企業300多家,日本企業300多家,轄下關系事業、創投資金和策略聯盟等一切資產,總共400億美金,躋身日本前十大會社,孫正義終於成為了真正的「全球作手」。

2004年3月,突破了400萬條線路,僅僅31個月的時間已經突破了400萬條線路。2004年3月,突破了7個億,可以同時提供搜索、目錄、組織、經濟、汽車等多種服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22

中國科技造富潮:馬雲問鼎首富 五位科技大佬居富豪榜前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66

122935877

中國互聯網科技產業成了造富機器,直接將三位科技大佬首次推上了胡潤中國富豪榜前十位。馬雲更是一舉奪得魁首。

胡潤百富網今日消息稱,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14胡潤百富榜》。50歲的馬雲及其家族以1500億財富首次問鼎中國首富,馬雲成為胡潤百富榜創立16年來第11位中國首富,也是財富最多的首富。

胡潤研究院數據顯示,50歲的馬雲及其家族以1500億財富首次問鼎中國首富,財富比去年增長5倍,主要得益於阿里巴巴剛在美國成功上市。

其他兩位殺進胡潤富豪榜前十的互聯網科技新貴分別是小米手機制造公司創始人雷軍,以及京東商城創始人劉強東。

至此,加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和騰訊科技創始人馬化騰,2014胡潤中國富豪榜前十位被五位科技大佬占據半壁江山。

富豪

馬雲現在的財富能夠排到胡潤全球富豪榜前25名。馬雲財富主要分為三部分:阿里巴巴6%的股份、支付寶及其個人投資。阿里巴巴目前市值14000億人民幣。

阿里巴巴今年只有2個人上榜,另一個是謝世煌,以財富95億元新上榜位列第177位。其他應該還有一些持股的隱形富豪,只要有人持有超過0.14%的股份,應該都有資格上榜。

與互聯網“造富”產業的興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著房地產業不斷下行,代表傳統行業的房地產業去年上榜前10的6位富豪當中,有4位富豪今年被擠出了前十榜單。

60歲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1450億財富退居第二,財富比去年增長7%。王健林主要財富來源是商業地產,占76%;另外娛樂、投資和收藏部分占14%。

據胡潤百富網介紹,前十名中的“大黑馬”,47歲的李河君財富增長近9倍,是今年財富漲幅最大的企業家,以1250億首次進入前三。2011年,李河君在雲南投資的金安橋水電站的建成,是他創業及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時刻,現在一年能帶給他50來億的現金流。李河君將這些錢大量的投資於太陽能薄膜發電。

胡潤富豪榜個人身家達到十億美元之上的中國巨富有354位,較去年增加39人。十年前僅有3人。

《2014胡潤百富榜》上榜門檻保持去年的20億元,上榜人數比去年增加254人,達到1271人。前10名的上榜門檻比去年提高20%,達到450億。前1000名的上榜門檻從去年的20億提高到24億。總財富達到81562億元。平均財富64億,和去年一樣,比前年上漲18.5%。平均年齡為53歲,比去年大一歲。(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04

互聯網公司IPO員工造富大比拚 財說

來源: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056495



  阿里巴巴的上市,掀起了新一輪造富狂潮,大量的百萬、千萬、億萬富翁新鮮出爐。新的財富傳奇引發了不少人對互聯網公司的向往,已在圈內的人則在憧憬自家公司如果上市的造富情景。本期財說就為您八一八國內幾大知名互聯網企業在IPO前後都是如何承諾激勵自家員工的?哪家老板對待自己的員工最為大方?
$騰訊控股(00700)$ $阿里巴巴(BABA)$ $百度(BIDU)$ $京東(JD)$$奇虎360(QIHU)$  $去哪兒網(QUNR)$ $58同城(WUBA)$ $獵豹移動(CMCM)$ $500彩票網(WBAI)$ $微博(WB)$

騰訊:股權激勵不斷擴容



  2004年6月掛牌港交所時,騰訊公司的發行價僅3.7港元。按照這一價格,騰訊高管層誕生了5個億萬富翁,7個千萬富翁。騰訊CEO馬化騰持有14.43%的股權,身家8.98億港元。招股書並未披露員工持股數字。

  2007年12月,騰訊宣布進行意在挽留和吸引人才的股權激勵計劃。在有效期10年內,集團授出股份總數不超過已發行股本的2%,向獎勵個人授出的股份最高不超過該發行股本的1%。到2013年,上述股權激勵計劃進行了擴容,最高限額由占已發行股本的2%提升至3%。據悉,包括項目經理、總監在內超過千名基層幹部被納入到了新的獎勵範圍內。

  在09到11年間也給員工發過兩輪股權獎勵,有3200多名受惠員工(基本上是被選出來的優秀員工)。騰訊的員工為2萬人左右,員工持股比例在17%左右。不過,兩批獎勵股票加起來也只有也騰訊發行股本比例0.55%。令員工們欣慰的是,騰訊的股票過去幾年翻了數倍,雖然股票不多但平均也可以賺個近100萬人民幣。騰訊的創業BOSS的股權為10.25%,總裁劉熾平為0.56%,騰訊5位創始人以外,目前騰訊員工持公司股權應該不超過5%。

阿里巴巴:持1756股=百萬富翁



  阿里巴巴集團今年9月19日在美IPO之時,該公司股票的發行價已經高達68美元。高價發行,意味著持股員工市值也將水漲船高。按照開盤價92.7美元,阿里員工要想成為百萬(人民幣)富翁,只需持股超過1756股。由於阿里員工普遍持股,可謂“遍地”百萬富翁。據阿里內部員工介紹,持股超過2000股的員工非常多。

  阿里巴巴IPO後,董事長馬雲持股占比為7.8%,是為數不多的、未將大額股權握在手中的科技公司創始人。不過,千億市值的電商巨無霸也足矣使其成為中國首富。

  馬雲及“阿里系”公司對外宣稱崇尚“財散人聚”式的股權分享方式。需要關註的一點是,阿里股票在高價位登陸資本市場,未來成長空間尚不可知。部分阿里巴巴員工搶在IPO前將持股內部轉讓,即是考慮到了股票漲勢前景的不確定性。

百度:9年前IPO時創造50位千萬富翁



  2005年6月,百度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創造了當時的一個奇跡。發行價27美元,開盤價66美元,不到3小時就突破了100美元,最高沖刺到151.21美元天價。發行當日股價漲幅高達354%。

  百度創始人兼CEO李彥宏持股占比22.9%,身價隨之一飛沖天,超過9億美元。招股書還披露,百度的股權有5.5%為普通員工所持。其中,不包括公司高管的股權,或已經行權的員工持股。

  2004年4月,百度公司曾進行過內部拆股,“一拆二”後,員工的期權相應增加一倍。而在上市前夕,百度又規定:凡是在2005年1月份以前加入百度公司的員工,都以每股10美分的價格擁有一定數量的原始股。公開資料顯示,百度IPO一共誕生了8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以及約250位百萬富翁。

  可以說,百度員工股權福利主要集中在創業初期,之後未見資料顯示百度有員工配股計劃實施。過去9年百度市值翻了50倍,可惜與大部分員工無緣。

奇虎360:周鴻祎持股低於員工



  2011年3月30日,奇虎360在紐交所上市,開盤價漲幅高達86%。上市前,360員工共持有公司22.3%的股權,超過了第一大股周鴻祎個人持有的21.5%。

  招股書顯示,360員工持股數量為1665.27萬股,再加上股權激勵池中的2160.36萬股期權,一共超過3800萬股,員工持股比例高達22.3%。據悉,360創立時有40%的股份為員工持股,上市前稀釋到20%。

  IPO後,公司第一大股東周鴻祎持股比例為18.61%,身價約為10億美元。而在不計算2000多萬股股權激勵的情況下,員工持股市值在4.8億美元,以當時1000名員工平均計算,每人持股市值高達4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94.6萬元。

京東:上市造富只是傳說



  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創始人劉強東身家近50億美元。值得註意的是,劉強東在上市前夜得到了更多公司股票,持股比例增至18.8%,成京東第一大股東。劉強東的股權增加來自獎勵,京東董事會基於其對過去10年的貢獻,給了他一筆價值超過6億美元的股權,占總股份4%。

  至於員工股權激勵方面,劉強東曾公開表示,員工股權已超過他個人持有的70%,也就是說假設東哥現在有10%京東股權,員工應該至少持17%京東股權,但具體的員工持股比例並未公布。

  據了解,京東員工中,僅有管理層和老員工獲得了股權激勵。事實上,京東新員工比例非常高,入職三年以下的新員工占比超過了60%。而截至2014年3月31日,京東的50122名員工中,配送員、倉儲工作人員、客服人員的占比達到82.58%,這部分員工獲得股權的概率不大。2013年年底,京東將此前5個版本的股權激勵方案合並,規定最多可以授出4.68億股。截至上市,已經授出1.07億股。持股人數、分布情況均未披露。不過可以推斷這些股權激勵離一夜暴富還有很大差距。

去哪兒員工可1美分持股



  去哪兒於2013年11月1日掛牌上市,首次公開募股發行價經多次上調定為每股15美元,融資規模1.67億美元,當天掛牌直接高開89%,僅僅交易了22秒鐘後漲幅已達108%至31.19美元,中間暫停5分鐘恢複交易後,盤中最高漲幅一度超過130%。

  但根據去哪兒招股書披露,其大股東百度持股比重達61.05%、公司高管及董事股占公司股權23.27%,去哪兒員工持股8%。其中,去哪兒CEO莊辰超持股7.23%,以目前去哪兒27.24億美元的市值計算,莊超辰的身價為1.97億美元,管理層和員工持股套現是2.4億美元。

  莊辰超透露,早期在公司上班超過1年的員工均會獲得股票期權,目前共有1000名在職和離職員工持有去哪兒的股票,近年來發放給員工的股票價格是1美分。

58同城計劃每年發放1.5%的員工期權



  58同城與去哪兒在同一時期上市,CEO姚勁波持股27.9%,上市後目前身價約為4.4億美元。管理層及員工持股9.2%,價值高達1.5億美元。

  早在2010年,姚勁波曾在自己的微博上透露,發放了第一輪員工期權,並表示希望核心員工能“買得起房”。不過,具體的細節並未對外公布。而在58上市之後,姚勁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除自己外的員工持有超過10%的股份和期權,這批人也是未來實現58更大目標的核心保障,當然他們也在上市瞬間實現了數億美元的賬面財富,好人會有好報。姚勁波還透露,58同城將實施了一個Evergreen計劃,未來十年無需股東會批準每年可發放1.5%的員工期權。

獵豹移動千萬富翁十幾個



  2011年,獵豹移動董事會批準了“2011方案”,確定股權激勵發行股票的上限為1億股,相當於上市前總股本的8.2%。除此之外,獵豹移動還有一個“2013方案”,用於獎勵高管和外部的專家顧問。傅盛在獵豹移動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約為7.5%,遠低於員工的股份,員工持股約11.6%。

  截至上市前,傅盛、徐鳴等高管共獲1.65億股,占總股本的13.5%,由一家BVI公司Fax Vision持有。傅盛個人持有1.1億股,約占上市後總股本的7.5%,對應的投票權為17%。按14美元發行價計算,傅盛所持1.1億股,市值為1.54億美元。其它高管、員工持股市值約為2億美元。

  有內部人士透露,以現在獵豹移動的市值來算,一年以上的VP身家都過億了;千萬富翁幾十個,對應的是3年以上核心中層;百萬富翁數量不詳。

500彩票網老員工和高層普遍持股



  在500彩票網的董事和高管中,CEO羅昭行持有大約5427萬股公司股票,持股比例為23.7%;Qi Li持有約3080萬股股票,持股比例為13.2%;Jiepin Fu持有約2390萬股股票,持股比例為10.4%;董事鄒穎持有400萬股股票,持股比例為1.7%。不過,500彩票網並未公布管理層和員工的持股比例。據一位員工透露,500彩票網的老員工和高層普遍都得到了股權激勵,至於新員工何時能夠發放,內部也沒有消息。

微博早期員工有股權



  微博的招股書顯示,新浪持有微博的股權56.9%,阿里持有微博股權為32%,包括曹國偉在內的微博管理層共持2.6%,其中曹國偉持有1.3%。可以看出,新浪和阿里持有微博絕大部分股權,所以能分給普通員工的股權並不多。

  此前,有微博員工自曝上市只發了幾百股。還要分四次套現,第一次套現還要在上市半年之後。不過,微博獲得股權的員工均為早期員工,09年前後微博剛組建時入職的,但還要分級別。而2011年入職的基層員工已經沒有股權了。

唯品會:不惜巨虧獎勵員工


  唯品會不惜巨虧,上市前突推股權激勵。2011年,唯品會推出了總計716.71萬股的股權激勵計劃。2009-2010年,唯品會的凈利潤分別為-138.07萬美元、-836.64萬美元,但到了2011年,其凈利卻突然擴大至-10656.41萬美元,導致這一巨大差距的主因是唯品會把高管的期權薪酬支出加入到報表中。這些高管是以每股0.5-2.52美元的區間行權價格,獲得股票期權獎勵,以此行權價計算,唯品會的高管們基本上不存在不賺錢的現象。

聚美優品


  早期元老已經獲得大量的期權,價格比較低,數量比較大,相對於後面的高管這已經是很大的優勢。可能早期的行政經理拿的期權看起來比後面的副總裁高,這在創業公司很正常。我們講一句古話,要麽發財、要麽當官,既要發財又要當官,這不是犯了天條嗎?所以,早期員工你發了財,就把官讓出來給別人當。

歡聚時代


  歡聚時代是員工股權激勵比較積極的互聯網企業之一。從2010年開始,曾先後九次向員工發售股份,價格在0.1至1.2美元之間。三年間,多玩通過股權激勵共向員工派發7820萬股股份。上市時,員工持公司股權大約10%左右。


(來源: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

財說其他個股深度剖析文章:
【新股秀場】Zoosk,用大數據幫你找對象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2025315
世界上最大的P2P公司要IPO了,您了解嗎?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824967
財說個股深度剖析——阿里上市了,“大負豪”雅虎該怎麽辦?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797124
財說個股深度剖析——告訴您神州租車怎麽"神"!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467443
財說個股深度剖析——阿里帝國怎麽掙錢,你知道嗎?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266483
財說個股深度剖析——阿里二季度財報360度全解析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154569
財說個股深度剖析——汽車之家月漲幅超60%的背後邏輯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101547
財說君個股深度剖析——聚美優品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0675091
財說君個股深度剖析——美國版的“大眾點評”Yelp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0674917
財說君個股深度剖析——搜房網,Sou Fun So Good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0792627
財說君個股深度剖析——單月暴漲63%的康迪車業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0672931
財說君個股深度剖析——天鴿互動(既從優又從良的言情勵誌劇)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0672764
財說君個股深度剖析——博納的春天不是胡生一夢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0630671

財說主題投資系列文章:
財說主題投資系列——中國好公司那里買?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930378
【滬港通專題】財說主題投資之——前十大AH溢價股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891958
財說主題投資系列——大數據中悄然崛起的新星,您知道嗎?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635721
分布式光伏逐步成熟將利好哪些公司?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439179
哪些國外公司將隨iphone6得道升天?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308989
財說主題投資之可穿戴設備技術——讓世界聰明起來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0981404
那些歷久彌新的美成長股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0807840
財說主題投資之中國電商B2C——寫在阿里即將上市前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0674766
【滬港通專題】滬港通來臨前,不可不知的六大澳門博彩股
http://xueqiu.com/9041141730/31130504

上財說,給您一張財富綠卡,讓您暢享財務自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77

新股狂潮後:中國股市造富神話再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12

彭博社報道,中國股市傲視全球的表現令今年1月份成為一年來IPO最繁忙的一個月,同時,也創造出一大批億萬富豪。

今年前六周,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新湧現了近24位億萬富豪,其中不少人搭上股票IPO的快車,他們的財富隨著投資者將新股股價推升至漲停水平而增值,猶如回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狂熱的IPO市場。其中尤為突出的是一家航空公司,一家遊戲開發商以及一家藥品連鎖店。

“IPO已成為中國極熱門的投資產品,”為企業提供咨詢業務的香港AsianCapitalHoldingsLtd.首席中國顧問Ronald Wan說,“因此所有IPO公司的控股股東在IPO之後都變得非常富有,從而榮登億萬富豪榜。”

一度凍結14個月的IPO活動於去年重新開閘。今年初以來,已有超過20家公司的新股開始掛牌交易,創下去年1月份以來的最高紀錄。上證綜指2014年勁升49%,在當年全球股市中獨占鰲頭。

盡管上證綜指今年幾無變動,但規模稍遜於上海股市的深圳綜合指數以美元計算同期已上揚10%,回報率在亞洲最高,在全球僅次於俄羅斯與沙特股市。

“人為制造稀缺性”

深圳股市的漲勢已產生至少三位新的億萬富豪:投資類似谷歌眼鏡產品的消費電子產品公司奮達科技的董事長肖奮;中國第三大上市藥店連鎖商雲南鴻翔一心堂藥業集團董事長阮鴻獻;以及醫藥軟件開發商衛寧軟件董事長周煒。

在上海市場,現年70歲的春秋航空董事長王正華借助公司股票首日上市後連續9個漲停板,身價直竄至13億美元。春秋市值增長超三倍,一躍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廉價航空公司。

群益證券駐上海分析師ZhangLu認為,新股價格飆漲屬於人為制造的稀缺性。

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網絡視頻遊戲開發商、現年37歲的昆侖萬維董事長周亞輝在公司股價比IPO價格暴漲三倍後,擁有的凈資產達到18億美元。

此外,當中國最大LED產品制造商——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開始交易時,該公司董事長孫清煥將成為下一個億萬富翁。根據2月9日遞交的監管文件,木林森計劃出售4450萬股股份,每股3.44美元。根據彭博社匯編的數據,在IPO之後,孫清煥本人持有3.58億股股份,凈價值將增至12億美元左右。

2月10日,東莞市搜於特服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鴻也躋身中國億萬富翁行列。還有一些企業家 的資產已經接近10億美元。比如說,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國輝,資產價值達8.8億美元。

不過縱觀全國,沒有哪家公司產生億萬富翁的數量,將比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金融子公司——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的多。擁有支付處理平臺支付寶所有權的螞蟻金服目前估值約500億美元。如此高的估值造就了13位億萬富翁。

很多投資者預計,中國股市將進一步上行。當然,也有權威專家持相反觀點。前世界 銀行 經濟學家Andy Xie認為,中國股市的反彈或許是短命的。在他看來,中國IPO市場的蜂擁而來可能會“壓垮”投資者需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13

不只有老干妈,小调味料公司的造富故事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506/t20150605_750490.htm

2015年有四位新上榜便直接进入了新财富500富人榜前100位的黑马,包括海天味业的庞康。作为中国最大调味品公司的海天味业在A股上市,却受到海外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成为沪港通开通以来最受益的公司之一。

  海天味业2014年财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成为了该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为港交所全资附 属公司,投资者股份集中存放在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香港投资者参与沪股通的名义持有人。而海天味业并未在香港上市,也就是说,通过沪港通购买海 天味业的境外个人或机构投资者,以高认购总和成为海天味业第一流通股东,而海天味业成为沪股通买卖标的始于2014年12月15日。截至2014年12月 31日,短短15天内,境外资本就成为海天味业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其受追捧程度之热烈可见一斑。海外投资者直接助推了海天味业当家人庞康的财富数字增长, 成就这一黑马。


  说起调味品,很多投资者不会太在意,如酱油、料酒这些只不过是做饭的配料,但这些厨房里不起眼的小东西却可以成就大生意。传承已达四代的香港李 锦记之外,2014年初上市的海天味业(603288)与老恒和酿造(02226.HK,简称老恒和)堪称新的样本。耐人寻味的是,这两家公司上市前均未 引入机构投资者,仅有员工和个人股东从其IPO中受益。其中因由何在?


  海天味业:员工股东的集体创富故事


  2014年初A股新上市的48家公司中,3家来自佛山(包括海天味业、新宝电器与欧普钢网),显示了当地的经济活力。其中,海天味业的历史可以 追溯到清代。其前身是佛山海天食品调味公司,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1995年股份制改革中,以1994年2月底的经营性资产3841万元为基数,70%资 产出让给职工,成为企业职工股,剩余30%为国家股。作为国内调味品尤其是酱油行业的龙头,其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净利润约16亿元,主要产 品包括酱油、调味酱和蚝油,约2/3销售收入来自酱油。


  海天味业上市前没有引入创投等机构投资者,2014年初A股上市的48家公司中,共有5家与其情况类似,包括友邦吊顶(002718,住宅装修 装饰)、欧普钢网(002711,第三方钢铁物流)、溢多利(300381,饲料用酶制剂)、汇金机电(300368,金融机具)、易事特 (300376,UPS等功率电子装置)。中国有规模的人民币创投基金不少,还有众多的国内和国际PE机构遍地找项目,怎么就错过了这6家公司,值得思 考。其中或许有行业因素,如友邦吊顶、欧普钢网所处的大行业不景气,投资机构可能比较在意。


  海天味业没有引入机构投资者,我估计是因为现金流良好,不大需要外部资金支持。仔细看海天味业招股说明书,会发现从2010年底到2013年 中,其既无应收账款,也无银行借款。一家生意做到每年84亿元、在全国有2100家经销商的大公司,竟然都是先款后货,不知多少消费品公司会羡慕。


  再看仔细一些,过去3年,其存货周转期略高于两个月,应付账款周转期略低于一个月,流动资金周转良好。如果再算上巨额的经销商预付账款 (2013年底为约17亿元),海天味业实际所需的流动资金竟然为负值。此外,根据2013年年报,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过19亿元,购建固定 资产等长期资产的现金资本开支约为10亿元,自由现金流量超过9亿元;2012年的自由现金流量更达到17亿元。这是一家不缺钱的公司。


  尽管上市前没有机构投资者,但国资还是从海天味业的大发展中得到很好的回报。1995年海天味业改制后,剩余的30%国有资产约1152万元由 佛山市国有资产办公室持有。后来这部分股权通过佛山国资委下属的境外子公司兴兆环球持有,直到2007年4月以10.44亿元出售给海天味业。13年间 (以1994年2月资产评估日计),如果不计股息的收入与投入,增值约90倍,年回报率接近42%(2001-2006年间,国资通过应收股利增资约 5500万元,2004年曾投入1500万元与海天味业组建国内合资公司高明海天)。


  如果国资继续持有30%的股份,以海天味业上市时的招股价51.25元/股计算,将是约109亿元(2010年底职工股东曾集体增资约2.5亿元);如果以近期市值计算,将接近148亿元(扣除发行新股对应的市值约26亿元)。成长性好的公司,真的是需要长期持有啊。


  由于引入员工持股,海天味业上市前有58位个人股东,其中包括共同控制人庞康、程雪等8人,他们也通过海天集团间接持股。合计来看,最大股东为董事长兼总裁庞康,持股约30.4%(上市前直接持股约10.66%,间接持股约19.75%);其次是程雪,持股约10%。


  以海天味业上市前股本7.11亿股计算,庞先生持股约2.16亿股,扣除上市时按比例发售的老股约1136万股,其持股约2.05亿股,占上市后扩大股本的27.4%。由于海天味业2014年5月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股份数量扩大一倍,庞康目前持股约4.1亿股。


  海天味业2014年财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成为了该公司第一大流通股东。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为港交所全资附 属公司,投资者股份集中存放在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香港投资者参与沪股通的名义持有人。而海天味业并未在香港上市,也就是说,通过沪港通购买海 天味业的境外个人或机构投资者,以高认购总和成为海天味业第一流通股东,而海天味业成为沪股通买卖标的始于2014年12月15日。截至2014年12月 31日,短短15天内,境外资本就成为海天味业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其受追捧程度之热烈可见一斑。


  海外投资者直接助推了海天味业当家人庞康的财富数字增长,2015年,庞康首次进入“新财富500富人榜”,即以160亿元身家杀入前100 名,位列第71名,成为一匹黑马。最普通不过的酱油,也可以做成大生意,成就社会,成就企业,成就团队和自己。行行出状元,真的是这样啊。


  看看庞康先生的履历,1982年26岁时加入海天味业的前身佛山市珠江酱油厂,历任副厂长、副经理和总经理等职务,1995年改制时出资最多 (50万元)。50万元20年间变成160亿元(其后如2010年底曾以分红增资约7500万元),19年间增值超过3万倍,相当于年回报率超过70%。 深耕一家公司和一个行业超过30年,远超过马拉松的耐力。台塑王永庆先生曾经说过四个字“深耕,生根”,庞先生是很好的践行例子。


  海天味业所成就的亿万富豪,并非只是几位核心管理层。其58位个人股东中,上市时股权比例排在第50名左右的员工直接、间接持股合计也达到 200万股左右,按照招股价51.25元/股计算,价值已经过亿元。也就是说,海天味业上市成就了大约50位亿万富豪,是个集体创富故事。此前这家公司也 曾在2008年10月出资约20亿元向超过800名员工回购股权,成就了数百个百万富翁。


  老恒和酿造:简单灵活的可转债安排,成就9年170倍回报


  酱油行业可以成就企业和亿万富豪,料酒行业也可以,老恒和酿造就是一例。老恒和的发展与海天味业有很类似的地方(当然两家企业目前规模尚不在一 个档次),其地处浙江湖州,历史同样可以追溯到清代,经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公私合营与国有化改造后成为了国有企业,2000年经过改制,变成了职工持 股会持股约97%,国有持股约3%。不过,或许是缺乏合适的企业领头人,老恒和此后的发展远不如海天味业,2005年6月,其由目前的大股东陈卫忠以约 417万元收购。


  借助陈卫忠本人在调味品行业其他业务的采购和营销网络,老恒和业务逐步上了轨道,并从2010年开始快速扩展:2010到2013年,其年销售 收入从不到4000万元,成长到5.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44%;净利润也从2010年约600万元,增长到2013年超过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超过200%。其2013年收入中约74%来自料酒,其余为酱油及醋等。根据Euromonitor的报告,从零售额和零售量来计算,2012年老恒和已 经是中国最大的料酒商,属于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其2014年6月13日收市价约为5.7港元/股,市值接近30亿港元。


  老恒和的IPO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朋友借款的安排。2005年陈卫忠收购老恒和时,无法全数拿出400万元。根据招股说明书中的披露,他向 朋友何平女士借款260万元。有意思的是何女士并非做股权投资,钱还是算借款,不过可以转换为公司约25.4%的股本(估计是以老恒和2014年底净资产 约1130万元为基数,后调整为25.8%)。这个安排其实就是简单的可转债。何女士有眼光的地方就在于并不在意借款的利息回报(即使年利息20%,几年 下来也没有多少),而用了可进可退的灵活安排,既可以要求对方还款,也可以在企业发展顺利时将债转股。虽然老恒和当时只是一个经营困难的小国企,陈先生只 有三十出头,甚至连400万元也无法拿出来,不过,几年之后谁知道又是什么情况呢?乌鸡可以变凤凰,鲤鱼也可以跳龙门啊!看行业、看企业、看人,都不能看 得太死,需要留有余地。


  何平的眼光和灵活安排得到了超额回报。根据老恒和招股书,上市时何平所拥有25.8%的股本合计约9683万股,按照6月13日每股5.7元的 收市价,市值约5.5亿港元。2005年的260万元,2014年变成了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4亿元),9年时间约170倍回报,年收益率约 77%,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投资。这样好的回报,即使机构投资者,又有多少可以做到呢?


  当然,陈卫忠是更大的赢家。他2005年收购老恒和时自己出资157万元,目前和配偶共同拥有55.6%股份(约2.78亿股),市值约15.9亿港元,9年时间增值约800倍,年回报约110%。


  老恒和上市前也没有创投和PE等机构投资者,这一点值得探讨。虽然陈先生用自己的资金和相关业务网络支持老恒和的发展,扮演了资金提供者和增值 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不过,老恒和过去几年的发展中,确实是缺钱啊,例如其2012年底的现金只有约200万元,主要依靠银行贷款(2012年底有银行贷款 超过2亿元)。


  为什么为数众多的创投和PE没有对其投资呢?其一,可能是老恒和的业务基础不算很扎实,过去3年扩张太快,经销商队伍也有待稳定(招股书中披 露,其经销商数目2012年底为427名,2013年8月底为214名,变化很大)。其上市后股价曾大幅波动(招股价为7.15港元,最高曾超过11港 元,但3月25日公布出色年度业绩后股价反而大幅下跌),可能也反映了投资者的一些顾虑。


  其二,可能也和行业与地域不大引人注目有关系。相比较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近年的热门行业,调味品行业确实不大吸引眼球。湖州虽然历史文化底 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但在投资方面似乎不属于热点地区。但好的投资不一定来自热门行业和热点地区,类似于禅宗所说的“不执于相”啊。


  个人参与Pre-IPO投资回报各异


  何平女士只是个人投资者参与公司上市前投资的其中一例。在今年A股新上市的48家公司中,还可以找到多起类似案例,例如孙戈投资金一文化(002721)、翁洁投资众信旅游(002707)。两位个人投资者的角色不同,投资时段不同,回报也差别很大。


  金一文化招股书披露,财务投资者孙戈2008年2月投资5000万元,占公司约8%股份,约合2009年增资后的800万注册资本,作价为每1 元注册资本6.25元。2009年12月,其转让400万元给新股东,作价每元注册资本4元。2014年公司上市时,孙戈也出售老股约47万股,招股价为 10.55元/股,回收资金约500万元。金一文化2014年5月30日停牌前收市价为23.2元/股,孙戈剩余股份约353万股,市值约8200万元。 如果把2009年底转让的400万元注册资本按当轮转让价格计算,其总回报合计约为1.02亿元。2008年初5000万元的投资,经过6年,只有略多过 一倍的收益,年回报率不到13%(未计历年可能的派息),不算好的投资。


  翁洁投资众信旅游的例子则不同。根据众信旅游招股书,翁洁2010年11月和九鼎一起参股,投资了400万元。公司披露引入个人投资者的原因是 翁洁长期从事旅游行业,可以帮助公司发展。这就与孙戈在金一文化中的财务投资者角色有所不同。其入股价是以众信旅游2010年预计3000万元利润和 10.7倍P/E为基数,400万元持股约33.33万股,每股作价约12元。以6月12日众信旅游股价约为90元/股计算,其持股市值约3000万 元,3年半时间账面回报约7.5倍,年回报率约78%,相当可观。


  孙戈投资金一文化6年回报平平,可能是因为入股的时间正值2008年初,是上一轮牛市的最高峰,出价或许太过进取。按照其投资5000万元占 8%股份计算,入股前的公司估值已经高达5.75亿元。要知道,金一文化是一家快速发展的公司,2010年净利润才约4546万元(2010至2012年 期间,年利润复合增长率约31%)。如果2007年金一文化的净利润只有约2000万元,孙戈给出的估值相对于参股上一年公司利润的P/E已经接近30 倍,后面赚钱的空间已经很有限。


  在金一文化其后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4月进行的两轮融资中,新股东的入股价都低于孙戈的入股价(分别是每股4元和3.95元)。无独 有偶,刘央的Atlantis在2007年7月投资我武生物的控股公司,可能也是因为赶在大牛市后期投资,出价过于进取,为后来的退出或回报不佳埋下了伏 笔(详见2014年6月号本栏文章《刘央何以错失我武生物》)。可见即使是对于不错的公司,也要慎选时段,不要为好公司付出太高的价钱。


  酱油和料酒,都是很平常的东西,就在我们每天生活中的厨房。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生活,投资机会也离不开生活,就看我们能不能看得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849

殼公司萬里股份的造富之旅:大股東退出賺1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4904.html

殼公司萬里股份的造富之旅:大股東退出賺10億

一財網 婁敏 2016-02-28 15:21:00

2004年南方同正以2600萬元入主萬里股份,經過近十年的保殼、養殼之旅後,財富凈增逾10億元。隨著中概股搜房網借殼萬里股份,南方同正似乎將為十年的資本運作畫上句號

2004年南方同正以2600萬元入主萬里股份,經過近十年的保殼、養殼之旅後,財富凈增逾10億元。隨著中概股搜房網借殼萬里股份,南方同正似乎將為十年的資本運作畫上句號。

本世紀初,ST渝萬里(萬里股份曾用名)2002、2003連續兩年大幅虧損,每股凈資產下滑至0.54元,行走在退市邊緣。2004年末,南方同正以每股1元的價格受讓北京科技園持有的2600萬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29.33%,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

公告之後,資本市場反映平平,南方同正的火線入主更招來非議,原因在於南方同正此前托管重慶另一上市公司ST合成的毫無作為。ST渝萬里易主之後,南方同正接手跨越兩輪牛市,長達十年的“買殼、保殼、養殼、買殼”的資本運作之旅自此開始。

調非、賣地保殼

2004年ST渝萬里扭虧為盈,取得凈利潤約120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當年主營業務仍大幅虧損近千萬,年報中董事會討論表示“公司經營環境十分艱難,公司主營業務單一,僅從事鉛酸電池的生產和銷售業務。” 公司發展面臨分岔路,是置換主業恢複造血能力還是尋求大規模輸血,繼續堅持主業。

但在收購ST渝萬里的進展報告中,南方同正明確表示了對蓄電池業務的情有獨鐘。在回答“收購人收購渝萬里的目的”時,南方同正表示促使南方同正跨行業收購ST渝萬里的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看好蓄電池產品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二是看好萬里蓄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業優勢。

願景美好,難敵現實殘酷。2005年,凈資產僅約4900萬的ST渝萬里大虧2300萬,每股凈資產由此前的0.55元進一步下滑至0.30元。在一年虧掉近半個上市公司的嚴峻形勢下,公司選擇兌現歷史機遇,土地增值。2006年,公司宣布將整體搬遷至重慶雙福工業園區,帳面價值僅742.26萬元的原有土地使用權最終出讓款高達9958萬元,增值12倍。

負債高舉

賣地收益大幅增厚了公司凈資產,資產的質量卻並未改觀。年報數據顯示,此後三年萬里股份的扣非後虧損額分別約為3000萬、680萬及350萬,簡而言之如無上述土地增值帶來的收益,上市公司的每股凈資產已為負數。

此外出讓土地雖然帶來一次性現金收入,但大量消耗在新廠區的投資建設上,主營連年虧損的後果之一便是公司的現金流持續惡化,大股東南方同正開始為上市公司代墊款項及部分流動資金。

財報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2年期間,南方同正與上市公司的關聯借款常年保持在數千萬規模。此外自2009年始多次將股權質押給銀行,為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提供擔保。截至2012年1月,南方同正共質押股份2232萬股,僅剩7398股零碎股未予質押。當年末,上市公司以約5000萬的凈資產支撐2.6億元的總負債,持有的現金則不足百萬。

即使有大股東的傾力背書,背負如此高負債率的上市公司仍顯得捉襟見肘。被贊財計頗佳的實際控制人劉悉承或許早已意識到關聯借款、質押擔保並非長久之計,於2011年便申請了定向增發,只是該方案遲至2013年方獲證監會通過,扣除發行費用後,上市公司募集凈額約6.7億元。

股權置換債券,效果立竿見影。2011至2013年間,萬里股份每年為高負債率支付的利息接近千萬。但在定增完成後的第一個完整財年,利息支出下降為約600萬,同時閑置募集資金存放定期及購買理財產品為上市公司帶來超過千萬的利息收入。

保殼十年迎來喘息良機,重組動作接踵而來。2014年8月6日,萬里股份停牌,後續公告稱擬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但很快無疾而終。在上證e互動的投資者說明會上,有投資者詢問“公司管理層特別是董事長本人的真實想法是什麽?”萬里股份回複稱,“公司面臨良好的市場發展機遇,公司將在堅持現有業務的基礎上向新能源產業發展。”

從最初的收購報告,到此後十年的年度報告,南方同正一再表示了對蓄電池行業的不離不棄,最新一期年報中的公司發展戰略也定位為:重新塑造萬里全國性主流品牌的形象,把公司打造成西部地區最大的鉛蓄電池生產廠商。但考慮現實中主營不振以及公司在行業中的不利地位,眾多萬里股份的投資者看重的已是上市公司的“殼”價值。

搜房借殼難成行?

十年間,上市公司扣非後總計虧損8835萬元,給股東的分紅更是無從談起。但正是這樣一家連年失血的上市公司,在穿越兩輪牛市後市值水漲船高至逾50億元。以大股東停牌前26.29%的持股比例計算,持股市值達到13.7億,扣除最初入主時2600萬及中途定增投入的2.1億元後,南方同正的帳面財富凈增10億元以上。

此外萬里股份最終獲中概股搜房網垂青,擬置入搜房控股旗下互聯網房產及家居廣告營銷業務和金融業務。中小投資者的賣殼預期成真,大股東南方同正也似乎將為十年的資本運作畫上句號。

根據股權架構,在美上市主體搜房控股100%持有此次擬置入資產,對應估值高達161.8億元人民幣。值得註意的是,目前搜房控股的最新市值僅為23.1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1億元,這意味著在美股市場,搜房控股四大業務的總估值低於其中兩塊業務在A股市場的置出估值。

上海證券交易所曾發問詢函詢,23問問詢借殼事宜。截止發稿,距收到交易所問詢函已過去一個月的時間,公司仍未給出回複。不僅是萬里股份的A股投資者,搜房控股的機構投資者也在頻繁詢問“公司何時能夠複牌?”

從2004至2016,萬里股份發布了近千份上市公司公告,其中沒有靚麗的業績更無一分半點的股東分紅,而目前的焦點又落在了一紙複牌公告上。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199

順豐控股創始人王衛身價過千億元 A股造富“發動機”效應明顯

富豪哪里找?還是在海外上市的BAT這些公司嗎?

經過連續4天的漲停之後,順豐控股目前的總市值為2310億元,成為深市第一大市值公司。公司的創始人王衛的個人身價也達到了1490.3億元,成為“第一財經A股個人財富榜”上的第一名。

王衛的這一身價遙遙領先於A股富豪榜榜單上其他富豪,成為A股有史以來最富企業家。而在A股強大的造富“發動機”的推動下,王衛的身價甚至一舉超過了百度掌門人李彥宏。

A股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企業家

2月23日晚間,鼎泰新材發布關於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公告顯示,自2月24日起,公司證券簡稱由“鼎泰新材”變更為“順豐控股”,同時公司證券代碼不變。2月24日開盤之後,順豐控股的股價接連走高,並在上午的時候封住漲停,而這已經是該股票連續第4天漲停。

順豐控股的股價從2月20日的40.05元/股一路上漲到2月24日的55.21元/股,短短4個交易日股價上漲了37.86%。

鼎泰新材之前發布的公告顯示,經過證監會核準,公司向深圳明德控股發展有限公司等發行股份購買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已經完成,公司已轉型進入快遞物流行業。

公司第一大股東變更為深圳明德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4.58%,王衛為明德控股法定代表人,持股比例為99.90%,占據絕對控股地位。

按照2月24日順豐控股2310億元的總市值計算,王衛的身價達到了1490.3億元,成為A股的新首富,也是A股有史以來最富有的一位企業家,而這一身價也明顯大幅超越了“第一財經A股個人財富榜”上排名前幾名的何享健父子、史玉柱、周群飛夫婦。

與此同時,按照2016《福布斯》的排行,百度李彥宏的身價為153億美元,由此,王衛的身價一舉超越了李彥宏。

股價一路沖高的同時,順豐控股還披露2016年業績快報,公司預計2016年度利潤總額為51.91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82.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1.80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112.51%。

此外,其他幾家已上市的民營快遞企業也已陸續發布了業績預告。其中申通快遞預計2016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38億元至12.51億元;圓通速遞預計2016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5億元至14.5億元;韻達股份預計2016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6億元至12.2億元。順豐的凈利潤都遠高於上述幾家快遞公司。

A股造富“發動機”名副其實

早在幾年前,赴美上市相比到A股上市,似乎更增添了一份“洋氣”。由於赴美上市具有財務門檻較低、可以打響海外知名度等諸多優勢,不少科技類公司紛紛赴美上市,而好公司成長的紅利也只有美股投資者享受到。

近年來,市場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中概念股被做空機構獵殺以至於破發等情況是常態,此外集體訴訟也往往成為美股市場上困擾中概股的一個原因。

更為重要的是,A股往往能夠給予企業在美股市場上享受不到的高估值。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華誼兄弟一度盡享A股高估值的好處,而目前已經完成退市的博納影業曾經在美股市場上的市值甚至只有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的五十分之一左右。

自2016年以來,多家快遞行業龍頭公司都開始啟動上市,除了中通快遞選擇赴美IPO之外,順豐選擇借殼鼎泰新材,圓通選擇借殼大楊創世、神通借殼艾迪西、韻達借殼新海股份。

去年10月份,中通快遞在紐交所正式掛牌,這是繼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首次公開募股之後,最大規模的中國企業赴美上市。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中通選擇赴美上市是因為其本身就是VIE結構,現在拆除VIE至少需要等待半年。

不過在美國上市之後,中通快遞的股價一路走低,到目前為止,中通快遞的價格為14.11美元/股,市場給出的市盈率(TTM)為36.7倍。

截至目前為止,A股市場給予順豐控股的市盈率(TTM)為55.3倍,遠超美股市場給予中通快遞的估值,而且目前來看,順豐控股仍然處於上漲通道之中。

在A股強大的造富“發動機”的作用之下,最近幾年有不少中國內地企業主動從海外資本市場退市,主要原因包括加強股權控制、降低管理層和股東利益沖突等,當然,提升公司估值、受國內A股市場造富效應吸引也是重要原因。

不過在監管政策偏嚴的情況下,這些公司的回歸之路也並不平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790

每10萬人中就有1名超級富豪!中國造富速度全球第三

房地產咨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1日發布的《財富報告》顯示,2006至2016年十年間,全球超級富豪人數增加42%,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275740人,較2016年進一步增加43%。

2016年全球超高凈值人士(指主要居所以外凈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增加6340人,總數達到193490人,扭轉了2015年的下降局面。

從地區來看,北美超級富豪人數增加31%,從2006年的55810人增至73100人;亞洲超級富豪人數增加121%,從2006年的20820人增至46080人;歐洲增加17%,從2006年的42610人增至49650人。

從國家來看,美國超高凈值人士數量達68990人,按總人口3.2億計算,約相當於每10萬人中有21位超級富豪;中國超高凈值人士數量增至14310人,按總人口13.7億計算,大約相當於每10萬人中有一位超級富豪。

從增幅來看,過去十年間中國超級富豪人數增加281%,增幅排名全球第三;越南和印度分別以320%的290%的增幅分列第一二位;預計未來十年中國超級富豪人數將進一步增加1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735

白石洲造富房東:40萬成本5000萬市值,耕樓浮盈124倍

一片舊樓倒下去,一群富翁站起來。

深圳最大的舊改項目白石洲舊改(又稱沙河五村舊改,沙河五村是指新塘村、上白石村、下白石村、塘頭村以及白石洲村)的初步補償方案顯示,貨幣補償的標準是2.8萬元/平方米。而實際上,在舊改預期的加持下,白石洲的小產權房交易市價已達4.2萬元/平方米。

家華是新塘村村民,在白石洲擁有1棟超過1000平方米的出租屋,以4.2萬的市場單價計算,對應的價值將近5000萬元。而在2001年時,這棟出租屋的建造成本約為40萬元,即使撇除這些年賺取的租金不計算,浮盈也高達124倍。

如能順利開拆,在深圳崗廈村、蔡屋圍、大沖、廣州獵德村和楊箕村等城中村的上演過的財富神話,將同樣降臨在白石洲村民/業主身上。

拆遷戶的出身引無數都市奮鬥者競折腰。這種“好命”若用反雞湯話術來形容,傷害值等於,當你在思考怎樣才能不輸在起跑線上時,有的人已經到達終點了;當你上下求索如何一天天建成自己的羅馬時,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了。

盡管不勞而獲靠土地暴富,與努力工作創造財富的主流價值觀有所偏離,但無人能否認拆遷獲利的正當性——是時代賦予的運氣,城市化發展而成就的土地及房產增值,投射到小老百姓身上。

財富之外,推土機將碾過舊日家園。開發商負責把低矮密集的握手樓建成高大挺拔的商品房,但新的生活方式、精神家園需要村民自建。城鄉二元化結構深層次的打破,不止物理上的藩籬。

白石洲一瞥 攝影/胡可

拆賠前夕賣掉一層出租屋

今年3月底,農克慶把白石洲的一部分房子賣了。深圳最知名的城中村白石洲舊改在即,但他不想等了。

農克慶不是村民,是外地人。他的父親在上世紀90年代,與白石洲片區內的塘頭村村民合資建房,建成後分得一層。一層又分為數間,出租出去。後來,農克慶母親又在白石洲買下其他房產,“那個年代小產權房交易是件很平常的事。”

第一財經采訪期間,多名白石洲出租屋業主提起上世紀90年代末、本世紀初,白石洲建設的粗放。

“那時候村里的人都沒錢搞建設,很多在’大逃港’期間跑到香港去後來變成港籍的村里人也回來蓋房子,甚至還有很多別的省份的外地人,你出錢,我出地,建好的房子就拿來分,或者賣出去一部分,什麽形式都有。”熟悉村史的70後白石洲人曾鎮回憶,農場出身的白石洲有較為沈重的發展歷程。

家華也有相近的表述。“我媽當年蓋房子,都不敢蓋太多,怕沒人租,當時白石洲還很荒涼,我家最後只蓋了1棟一共1000多平,現在想想都後悔。”家華鄰居家的出租屋有2000多平,而他的親叔叔有三棟。

在曾鎮看來,白石洲的發展同樣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幻。“以前白石洲南區京基百納廣場是一片海,而北區的江南百貨所在地原是個小水塘。”

家華回憶,“我上小學的時候,大概是2000年出頭的一段,白石洲到處都在蓋新的房子,地上都是建築材料的碎渣、瓷片。”

白石洲的建設與深圳城中村的發展脈絡大致相同。在深圳從事城市規劃工作的一名研究人士指出,深圳城中村的發展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是城中村出租屋建設的萌芽階段;90年代至2004年是瘋狂建設年代;而2004年後政府查違,城中村建設基本定容。

深圳市在不同的發展節點針對農村建房出臺後不同法規。

如1993年出臺的《深圳市寶安、龍崗區規劃、國土管理暫行辦法》,允許有農村有直系親屬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在村建房,也鼓勵統建;1999年3月5日頒布的《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堅決查處違法建築的決定》,雖明確此日期後所建的違建一律查處,但也變相默認此前違建的合法性。時至今日,深圳仍在設法解決農城化歷史遺留建築的問題。

回到農克慶身上,他以4.2萬元/平方米的價格賣掉塘頭村的一整層出租屋。這個價格遠高於深圳小產權房的平均價格,已可與深圳龍崗區的商品房價相媲美,除了白石洲的位置良好,當然包含了舊改的預期。

農克慶的考慮是,“談賠償到返遷起碼要十年以上,但現在賣了這筆錢如果按照最保守的5%的年收益,到十年後會是個不少的數目。”他認為,“跌不跌不敢說,後面的房子不可能大漲了。”

討論投資決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對未來行情的判斷,說白了這是一場房價空軍和多軍的思想決鬥。

不過更準確地說,農克慶做的是兩手準備,出了父親的一層房子後,他還持有母親買來的同樣位於白石洲的房產,至於數量,他不願透露。

耕樓浮盈124倍

2015年3月,白石洲股份公司獲得更新主體申報的合法身份;2017年6月,沙河五村舊改規劃(草案)正式公示。

第一財經了解到,白石洲舊改的消息,由白石洲股份公司直接通知村民/業主,遵循從多到少的順序,手上擁有一棟以上的村民/業主們先通知,不足一棟的散戶通知在後。

一名深度介入白石洲舊改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解釋:“預計白石洲舊改的確權要持續較長時間。因為很多民房涉及合資方,不少業主在外地,要把他們叫回來,把權屬理清楚,不容易。”

在權屬較為簡單的新塘村,確權工作已經展開。4月,家華一家便收到綠景派發的《沙河五村城市更新確權指引》。5月時,家人拿走他的身份證,“要去確權簽協議用”。

而農克慶接到來自白石洲股份公司的關於確權的舊改消息已經是5月底。“但我們一棟樓房東沒有到齊,所以還沒辦法確權,現在還在等通知。”

家華家里有一整棟出租屋,超過1000平方米,如果按2.8萬元/平方米的貨幣補償標準估算,對應的價值近3000萬元,而按照農克慶出售的每平方米4.2萬的價格估算的話,價值達5000萬元。

家華回憶,這大概是2000年、2001年左右。這一棟1000多平的房子,當時建造的成本價是40余萬。17年過去,撇開這些年的房租收入不計,按市場價計算浮盈12400%。

建成後的價格估算將更驚人,隔壁大沖舊改華潤城的價格已達9萬元/平方米。綠景對白石洲舊改給出的初步補償方案分為兩個部分,2.8萬元/平方米的貨幣補償;或物業補償。物業補償的拆賠比在1:1.03-1:1.2之間,單層磚瓦房的老祖屋是1:3.5。

業主們普遍更願意選擇物業補償,也普遍對目前賠償方案中的拆賠比不滿意,這也正常,爭取個人利益最大化是人性。但這兩年來,深圳頻有舊改相關政策出臺,他們擔心繼續拖下去反而最後不利白石洲舊改。

農克慶感嘆:以前土地不值錢,房子也沒人要,誰會想到現在這樣。

城市發展推進,框架拉大,城市化之流淹沒城中村,此間,以土地為載體的房地產狂飆突進,有土地房產的人士站上潮頭。

食租階層意氣風發,離逍遙生活很近,離經濟壓力很遠。用家華的話來說,“包租婆(公)們有租收的時候查查電表水表,沒租收的時候打打麻將。”

不過年輕的“拆二代”並不願重複上一代的生活。農克慶住在寶安區,在福田區上班,他通過網絡收房租,很少去白石洲,打麻將會犯困,過不慣傳統包租公的生活。“很多人還是在努力上班,想過充實點的日子,不想行屍走肉。”

家華認為,白石洲舊改好的是舊改後環境將大大改善,陽光將灑遍原來密不透光、汙水橫流的白石洲。

根據深圳市規劃國土委南山管理局發布的消息,白石洲舊改更新單元用地面積為48萬平方米,計容建面達348萬平方米,超越此前的大沖舊改,是深圳最大的舊改項目。其中包含住宅125萬平方米、商辦物業216.5萬平方米、包括幼兒園和養老院在內的公共配套設施6.5萬平方米,還有1.8萬平方米的社區體育活動場地用地。

家華母親總算有地方跳廣場舞了,但不知她和鄰居們的麻將桌將如何安放?

(文中家華、農克慶、曾鎮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8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