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壟斷iOS應用市場?美國法院裁定iPhone用戶可以起訴
1月13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美國一法院周四裁定,iPhone應用的購買者可以以“蘋果壟斷iPhone應用市場,不允許用戶通過App Store以外的渠道購買應用,導致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為由,起訴蘋果公司。
此前在2012年,一批iPhone用戶對蘋果提出起訴,指控蘋果只允許iPhone手機運行從蘋果自家的App Store購買的應用,存在反競爭行為。
蘋果認為,用戶對該公司提起這樣的訴訟並不恰當,因為用戶是從開發者處購買應用,而蘋果只是為開發者出租空間;開發者將部分收入交給蘋果,從而獲得在App Store中銷售應用的權利。
法庭還未確定iPhone用戶起訴蘋果的性質,目前爭論的焦點是他們首先是否有權起訴蘋果。
代表iPhone用戶的Wolf Haldenstein Adler Freeman & Herz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馬克·里夫金(Mark C. Rifkin)表示,如果用戶最終勝訴,最明顯的解決辦法是強迫蘋果允許用戶通過他們希望的渠道購買應用,這將促成(iOS應用市場)的開放,應用價格降低。
而另外一個解決辦法是,蘋果向曾經以高於競爭性價格的售價購買iPhone應用的用戶支付損害賠償金,因為蘋果利用其壟斷地位獲得了更高的利潤。
商務部:嚴重質疑近日美國三起案件裁定高稅率的方法和決定
近日美國就三起反傾銷和反補貼案件裁定高稅率,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就此發表談話,他表示,中方對美國商務部裁定的方法和決定表示嚴重質疑,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嚴格依照調查程序,審慎、合理和有節制地采取貿易救濟措施。
王賀軍指出,在反傾銷調查中,美方無視企業的積極配合和提交的事實材料,拒絕給予分別稅率,采用歸零和不利事實等錯誤做法,裁定所有企業適用懲罰性稅率。
在反補貼調查中,在申請人未提出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美方一味要求中方自證未使用相關補貼項目,還無視中國政府和企業提交的事實證據,以無法核實為由,人為裁定高額稅率。
此外,美方還要求中國涉案企業提供大量企業不掌握且與案件調查無關的信息,不給予中國涉案企業公平抗辯權,致使企業無法有效應訴。中國業界對美方做法及決定強烈不滿。
王賀軍強調,中方對美方不顧規則、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的做法表示嚴重關切。世界貿易規則不只需要共同制定,更需要各方認真履行,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嚴格依照調查程序,審慎、合理和有節制地采取貿易救濟措施。針對美方有違世貿組織規則的錯誤做法,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企業公平權利。
美國華盛頓時間1月18日,美國商務部就非晶織物、普碳與合金鋼板和硫酸銨三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作出終裁,其中非晶織物案反傾銷稅率為162.47%,反補貼稅率為48.94%-165.39%;普碳與合金鋼板案反傾銷稅率為68.27%,反補貼稅率為251%;硫酸銨案反傾銷稅率為493.46%,反補貼稅率為206.72%。
商務部:中方對歐委會裁定高稅率的方法和決定表示嚴重質疑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2月28日,歐委會對原產於中國的中厚板產品做出反傾銷調查終裁,並決定實施為期5年的反傾銷措施,反傾銷稅率為65.1%-73.7%。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就此發表談話。
王賀軍表示,中方對歐委會裁定高稅率的方法和決定表示嚴重質疑,對歐盟在鋼鐵領域表現出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表示高度關註。歐委會在調查中無視企業的積極配合,繼續使用不公平、不合理的“替代國”方法,裁出高額反傾銷稅率,嚴重損害了中國企業利益。中國政府敦促歐盟全面履行世貿組織項下的國際條約義務,終止使用“替代國”方法,公平、公正、無歧視地對待中國企業。
王賀軍強調,全球經濟複蘇乏力、需求萎縮是當前鋼鐵產業面臨困境的根本原因,各國應當共同面對,以合作共贏的方式共克時艱。輕率地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只會對國際貿易秩序造成進一步沖擊。中方願意加強與歐方的交流和溝通,妥善解決當前鋼鐵產業面臨的問題。
美聯邦法官裁定:特朗普停止向庇護移民城市撥款違憲
美國聯邦法院地區法官官威廉姆·奧睿(William Orrick)周二裁定,總統特朗普威脅停止向非法移民庇護城市提供聯邦撥款的行政令違反了憲法的分權原則,支持舊金山和聖塔克拉拉郡要求初步禁止實施特朗普行政令的請求。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聯邦法院北加州地方法院法官威廉姆·奧睿25日發布的這份臨時禁令稱,憲法賦予國會調配聯邦基金的權力,而不是總統。這份總統行政命令對國會這樣的立法機構在如何使用聯邦基金上施加新的條款,違反憲法。

據悉,美國舊金山市1月31日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稱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削減對移民庇護城市撥款違憲。舊金山市府律師丹尼斯·赫雷拉代表市政府提交了訴訟文件,這也是美國第一個就此行政命令起訴特朗普的城市。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將削減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紐約等300余座移民庇護城市的聯邦撥款。
舊金山自1989年實施移民庇護政策,保護那些因家庭暴力受害的無證移民免受聯邦法律遞解出境。資料顯示,大約有1100萬名無證移民居住在美國,舊金山大約有4.4萬人。
市長李孟賢當天發表聲明稱贊赫雷拉和他的律師團隊反應迅速敏捷。他說,“特朗普錯誤的行政命令讓舊金山缺少安全感,我們堅信,這個命令是違反憲法的。”

1月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
“如果特朗普總統真是要采取措施讓美國更安全,新政府和國會應該通過全面的移民制度改革。”李孟賢說。他還指出,美國需要強大的城市推動美國向前。舊金山不會就民眾和城市的安全以及價值觀做出任何妥協,更不會動搖為保護民眾而做出的承諾。李孟賢最後強調,當天的的訴訟提醒全美,舊金山就是這樣一個城市,只為了正確的事情去抗爭。
市議會當天也全票通過了決議,反對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決議還呼籲慈善組織和私人機構捐款為移民提供法律援助,包括特朗普上周五簽署禁止難民和7個穆斯林國家人士來美的行政命令後受到影響的民眾。此外,矽谷所在的聖塔克拉拉郡,議會通過了將向聯邦法院提起訴訟的決定,反對特朗普的移民政策行政命令。
奧睿法官25日的裁定只是對舊金山和聖塔克拉拉兩個法律訴訟的回應。其他城市的訴訟仍在審理中。
獨家 | 首例最高法“打回重審”案:省級平臺陜金所被裁定非法期貨交易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在5起再審案件中作出裁定,擁有省級批文的陜西有色金屬交易中心存在非法組織期貨交易活動,陜西省高院裁定不當,打回重審。
根據案情,2015年至2016年,區某等5位投資者在陜西有色金屬交易中心(以下簡稱“陜金所”)交易原油、白銀現貨,短時期內招致大額虧損,因此將陜金所及其會員公司告上法庭,但均被陜西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敗訴。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了解到,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迴法庭再審這批案件,是該類案件中首例打回省高院重審。接近審理人員的人士告訴記者,此案不但關系到個案當事人是否能夠得到公正裁決,而且關系到全國法院同類案件如何處理。
近年來,炒白銀、炒原油等違規變相期貨交易活動在全國蔓延。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交易活躍的現貨交易場所約有1500多家。每家平臺有數十家到數百家會員單位,一家會員單位又能發展數以萬計的投資者。
首例最高院指令省高院重審
4月17日,裁判文書網公布了去年12月五起有關陜金所的再審裁定結果,最高院在5起案件中,全部認定陜金所未經批準開展了期貨交易活動,並指令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新審理。
記者了解到,最高院對該案極為重視,如果維持省高院的終審裁決,程序較為簡單,但要推翻省院裁決,必須經過承辦法官、合議庭及聯席會三個環節,聯席會十二名大法官中有七名法官支持,案件才可能發回再審。
這些案件都是關於投資者在陜金所交易原油或白銀現貨,結果導致巨額虧損的。
以投資者區某的案件為例,區某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短短數月里就虧損了751萬元。隨後,區某以交易非法、可能存在欺詐,把陜金所及其會員公司陜西百業成有色金屬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稱“百業成”)告上法庭。
區某參與的原油現貨交易是2014年至2016年在全國蔓延的一種類似期貨交易的對賭電子盤,各地的大宗商品、貴金屬交易中心紛紛推出這一品種,並在全國範圍招攬投資者。
成立於2014年3月的陜金所是由陜西省金融辦批複設立的金屬類商品交易場所,主要有長安銀、長安油等現貨品種,其價格以美國原油期貨、倫敦白銀現貨價格為基礎。
具體交易時,由陜金所會員(做市商)報出買價和賣價,和投資者進行對賭交易,杠桿高達20倍。現貨交易的買多賣空、保證金、強制平倉等制度與我們熟悉的現貨批發、零售不同,但與期貨交易十分類似。

2017年3月,陜西省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聯席會議辦公室公布了37家涉嫌違規的交易場所和會員公司,其中就包括陜金所。記者撥通陜金所和百業成客服電話,均顯示號碼不存在。
根據監管公告,陜金所違反的是國務院【2011】38號文、國務院辦公室【2012】37號文。文件要求,除經國務院或證監會批準設立的期貨交易所外,任何單位一律不得以集中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準化合約交易。
不過,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陜西省高院均判區某敗訴。兩家法院均認為,陜金所的交易沒有約定實物交割的時間,因此不屬於期貨交易所中標準化合約。區某和會員單位一對一交易,也不屬於集中交易方式。
判決書指出,陜金所目前仍在正常經營,沒有收到關閉、停業、整頓的指令,也沒有法律法規禁止現貨延期交收這種交易模式。而投資者的開戶、買賣操作都是自己完成的,並且前述了入市協議,應當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很多城市的法院對此類交易的危害性認識錯誤,認定交易合法有效。一些一線城市的法院拖延案件審理進程,遲遲不判決,有的案件立案至今已經長達三年。地方保護仍然是投資者獲得司法正義的重大障礙。”
案例推動地方法院統一審理標準
近年來,炒白銀、炒原油等違規變相期貨交易活動在全國蔓延。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交易活躍的現貨交易場所約有1500多家。每家平臺有數十家到數百家會員單位,一家會員單位又能發展數以萬計的投資者。

(陜金所部分會員公司。來源:陜金所官方網站)
這些平臺絕大部分都采用類似期貨的交易模式,卻沒有真實商品背景,僅僅複制境外價格,炒作虛擬標的,淪為合法的公開賭場。不僅如此,平臺代理商還通過誇大收益、隱瞞真相大量招攬投資者,並且操縱價格致使客戶虧損。
雖然有38號文、37號文,以及證監會【2013】111號文等文件對非法期貨交易有明文規定,但是眾多受害投資者卻面臨法律維權舉步維艱。由於地方保護主義、期貨交易專業程度較高等原因,投資者起訴交易平臺往往輸多贏少。
2017年1月9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召集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下稱“聯席會議”),在全國掀起了一場針對各類交易場所違規活動的“回頭看”監管風暴。
今年3月20日,聯席會議在北京組織召開監管後續工作會議,會議傳達了國務院領導同誌所作的批示。會議指出,郵幣卡、原油、貴金屬等交易場所違法違規交易雖已關停,後續處置任務依然繁重,問題尚未徹底解決。
最高人民法院也是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之一,負責制訂交易場所糾紛案的司法解釋,推動地方法院案件審理的統一性。
在第六巡回法庭再審的五起案件中,最高院都采用了證監會111號文的認定標準,未將交割時間作為標準化合約的必要條件,認為陜金所及其會員施行的交易脫離現貨交易而存在,符合期貨交易活動的構成要件,且符合集中交易里的做市商交易特征。
根據裁定書,陜金所未經批準開展了期貨交易活動,屬於《期貨交易管理條例》規定的“非法組織期貨交易活動”的情形。原審認定案涉交易性質為現貨延期交收交易顯屬不當,應予糾正。
最高院指出,期貨交易具有特殊的金融屬性和風險屬性,直接關系到經濟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必須在經批準的特定交易場所進行。若認定期貨交易場所以外開展的期貨交易行為有效,極有可能擾亂期貨交易秩序,引發經濟金融風險並影響社會穩定。
自2017年6月最高院首例對省級交易平臺陜西西北黃金珠寶交易中心非法期貨交易作出裁定以來,各地法院判現貨交易場所敗訴的案例逐步增多。
值得關註的是,雖然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交易場所應保存投資者交易數據至少五年,但許多地方交易平臺已經刪除了交易規則和宣傳資料,關閉了交易數據,這給司法審判時證據收集帶來困難。
根據聯席會議文件,最高院將強化交易場所和會員單位舉證責任,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采取侵權人負責舉證、過錯推定等原則。
在陜金所案例中,會員協議顯示,交易中心收取投資者手續費的30%,其余由會員自負盈虧。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違規交易僅僅對賭境外期貨價格走勢,市場自身不產生價格,因此無法出清。多余的買單和賣單只能由交易場所自己來承接。這就意味著交易場所不光是收取手續費,而是投資者最終的交易對手。
不過,由於資金走向的證據需要公安部門配合,因此,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有任何一家交易場所參與了投資者虧損的分成。
收購交易內幕人士被裁定內幕交易罪成(附當時的CCASS紀錄)-寰宇國際(1046)
1 :
GS(14)@2010-08-05 23:11:06東區裁判法院今天裁定,一名代表目標公司控股股東商討建議收購的談判代理人陳柏浩(男)內幕交易罪名成立。
法院經過長達15天的審訊,裁定陳一項內幕交易控罪罪名成立。案件押後至2010年8月19日判刑。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早前調查本案後對陳提出檢控。證監會的調查發現:
* 在2008年3月至6月期間,陳代表寰宇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寰宇)的控股股東,參與Goldwyn Management Ltd(Goldwyn)建議收購寰宇控股股東所持的寰宇股份的談判;
* 陳在2008年5月2日至6月19日期間共購入了3,880,000股寰宇股份,而陳當時已知悉Goldwyn提出收購所涉及的價格敏感機密資料;
* 2008年6月19日,寰宇公布其控股股東正與獨立第三者磋商出售手上全部寰宇股份,寰宇股份暫停買賣。翌日,寰宇股份復牌,股價急升約40%;及
* 陳隨即沽出手上所有寰宇股份,獲利約120,000元。
審理本案的阮偉明裁判官指出:"本案的證據清楚顯示,被告是因為本身是這宗交易的談判小組成員而得悉有關消息。被告知道這些資料必須保密。"
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先生(Mr Mark Steward)表示:"內幕交易屬不誠實行為。陳是這項收購建議的受要約人(即目標公司)的談判代理人,因深入參與這宗交易而掌握到必須保密的消息。今次裁決顯示,證監會竭力保障廣大投資者,使其利益不會因內幕交易而受損。"
施衛民先生續說:"證監會將會繼續打擊市場不當行為,維持廣大投資者在香港市場交易的信心。"
完
2 :
GS(14)@2010-08-05 23:11:25http://webb-site.com/ccass/chldc ... t=chngdn&issue=2303
CCASS紀錄
3 :
GS(14)@2010-09-18 09:50:32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rvlet?docno=10PR108
2010年 9月 14日
裁判官在覆核判刑後將內幕交易者判監
東區裁判法院今天判處早前被裁定內幕交易罪成的陳柏浩(男)監禁四個月,並罰款120,000元。
阮偉明裁判官原在2010年8月19日判處陳240小時社會服務令,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提出覆核要求後,今天作出上述判刑。(註1)
裁判官今天在聆訊上指出:"……根據本席裁定屬實的案情,被告濫用職權及有預謀犯案。因此,判處社會服務令並不恰當……本席亦同意,應判處金額不少於其所得利潤的罰款。"
陳不服定罪上訴,獲准在等候上訴期間以現金50,000元保釋,且不得離開香港。
完
備註:
1. 請參閱證監會2010年8月5日及2010年8月19日的新聞稿。
節目為民建聯造勢 被裁定政治廣告罰 3萬 商台違例《十八仝人》腰斬
1 :
GS(14)@2010-08-14 13:05:32【本報訊】商業電台出租大氣電波為保皇黨民建聯宣傳造勢,引起廣泛不滿,廣播事務管理局昨日公佈調查結果,裁定《十八仝人愛落區》節目為「有政治色彩的廣告」,向商台施加三萬元罰款。曾組織狙擊該節目直播的人士說,裁決是摑了民建聯及商台策劃總監黃永一記耳光。
記者︰蔡元貴、莫劍弦
廣管局昨日公佈,《十八仝人愛落區》節目的投訴,裁定該節目有宣傳節目贊助機構形象和利益的客觀效果,因而構成《電台廣告標準》內所述的「有政治色彩的廣告」。裁決指出,商業電台未經廣管局事先批准播放有關內容是違反了《電台廣告標準》第 28段,即除非得到廣管局事先批准,否則不得播放有政治色彩的廣告。
「摑民建聯與黃永一巴掌」
裁決續稱,商業電台亦沒有在有關的贊助節目中清楚交代贊助機構的身份,違反了《電台業務守則——節目標準》第 50段的規定,即任何節目或其中部份由廣告商贊助、提供或建議,則應向聽眾清楚交代。廣管局決定,向商業電台施加罰款三萬元。
曾四、五次組織公眾狙擊《十八仝人愛落區》節目直播的徐國峰說,廣管局裁決是摑了民建聯與黃永一巴掌。黃永當日回應公眾質詢時稱:「民建聯係公司註冊,所以唔知道佢係唔係政黨。」不過徐認為,相比起 60萬元的贊助費用,三萬元罰款未免太輕。
商台表示尊重及接受廣管局的決定,並決定腰斬節目,餘下三集只會在網上播放。民建聯則對裁決表示可惜,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江華說,從來不認為有關節目是政治宣傳,指很多節目也會邀請政黨人士訪問,也是間接推廣。
劉慧卿揶揄只許州官放火
另外,廣管局昨日同時發表另一宗投訴調查結果,今年四、五月間,商台播放由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贊助,呼籲市民參加「普選大遊行」的報時廣告。廣管局裁定,該廣告帶有「政治色彩」,商台未經廣管局事先批准播放有關廣告,是違反了《電台業務守則——廣告標準》,罰款三萬元。
劉慧卿回應稱,政改期間,政府在各媒體包括電台播放帶有政治訊息的起錨廣告,無受到規管,但公眾在電台發放政治訊息,卻要事先得到政府批准,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情侶「通水」買股 裁定內幕交易-百麗國際(1880) and美麗寶(1179)
1 :
GS(14)@2010-09-20 21:40:052010-9-19 HT
2008年初,百麗國際(01880)收購同業美麗寶並提私有化,刺激後者股價急升,其間卻有人預先買入美麗寶股份獲利。證監會其後調查發現,買入美麗寶的春江鴨,原來有一名同居女友其時於出任百麗法律顧問的律師事務所任職。情侶早前被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裁定觸犯內幕交易。
律師女友參與百麗購美麗寶事件發生後,本身任職分析員的男友,只到證監會錄取一份供詞後,旋即離開香港返回內地,只留下女友一人,獨自由內地回港面對審裁處的聆訊。受查的情侶分別為Liu Yan Yan,為諾頓羅氏香港的前見習律師,以及卓怡融資的前分析員Zhang Bi Jia。分析員男友 90萬掃貨賺逾7萬於2008年2月21及22日,Zhang透過其匯豐銀行戶口,以每股5.3元至5.4元,買入18.2萬股美麗寶,涉及金額逾90萬元。但那時,他大學畢業不足1年,剛到卓怡融資任職,還在女友Liu於西營盤租入的單位同居,購股款項更令他戶口透支逾6萬元。而且美麗寶在該兩日成交量稀疏,加起來亦只有56.6萬股。Liu在男友購股前幾天,即18日,有份參與諾頓羅氏為百麗收購美麗寶的工作,美麗寶其後在25日停牌,並在29日公布獲百麗提出以每股6元的全面收購後復牌。Zhang在3月10日以每股5.8元沽出5萬股,及4月21日又沽出餘下13.2萬股,合共獲利逾7萬元。不過,兩人就齊齊否認事先得知消息買股,其愛情故事甚至被搬出,用作劃清界線之用。
Liu指兩人早於2007年12月因對方不忠而分手,繼續同居只是給時間等待男方搬出,另外又指她協助上司工作時,處理的文件只有代號,雖然有提到客戶從事鞋履零售,但無寫上百麗和美麗寶的公司名稱。此外,文件雖然寫上「GO」和「CT」,但她不知那是代表全面收購(General Offer)和關連交易(Connected Transaction)。證監揭 個人分析屬後期編製至於男方亦在唯一的會面紀錄,聲稱是靠自己研究,認為美麗寶市盈率低過百麗,股價又從高位回落不少,才決定自行買入。他其後更呈交多間證券商報告及自己進行的財務分析。不過,證監會翻查Zhang的電腦,發覺有關的財務分析,是他在會面後才編製,至於有關券商報告,也是在他受查後才叫友人給予的。
審裁處亦不相信Liu指自己不諳收購合併用語的供詞,指她在加入諾頓羅氏出任實習律師前,曾在其他律師行出任中國法律顧問,前僱主亦對她高度讚揚,故相信絕非商業社會的新鮮人。審裁處亦相信Zhang購股時,二人仍是情侶關係,雙方關係亦由愛侶發展至財務方面,包括一起開設聯名戶口;在2008年上半年期間,二人曾一起往返內地及澳門;
2 :
龍生(798)@2010-09-20 23:28:42斷正就認啦...你估佢好似湯兄咁勤力
如果有日你俾人捉內幕交易
你搬出自己研究的証據, 到時唔知係點既一番光景呢
3 :
GS(14)@2010-09-21 21:51:372樓提及
斷正就認啦...你估佢好似湯兄咁勤力
如果有日你俾人捉內幕交易
你搬出自己研究的証據, 到時唔知係點既一番光景呢
研究證據有,不過....
他其後更呈交多間證券商報告及自己進行的財務分析。不過,證監會翻查Zhang的電腦,發覺有關的財務分析,是他在會面後才編製,至於有關券商報告,也是在他受查後才叫友人給予的。
4 :
龍生(798)@2010-09-22 00:00:36但你無呢個問題嘛, 你單單都早在公告前己猜出
証監可能查完你仲向你發聘書呢
5 :
GS(14)@2010-09-22 22:45:514樓提及
但你無呢個問題嘛, 你單單都早在公告前己猜出
証監可能查完你仲向你發聘書呢
我都想打政府工,但自己間大學太差,無計
6 :
GS(14)@2010-11-06 11:19:29http://www.mmt.gov.hk/eng/report ... Holding.Ltd.PT1.pdf
Part 1
http://www.mmt.gov.hk/eng/report ... Holding.Ltd.PT2.pdf
Part 2
http://www.mmt.gov.hk/eng/ruling ... Notice.25062010.pdf
Notice
7 :
GS(14)@2010-11-06 11:19:5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1106/News/ww_ww1.htm
美麗寶內幕案 兩被告判罰共180萬
2010年11月6日
【明報專訊】鞋業股百麗國際(1880)於 2008年5月收購同業美麗寶時,美麗寶發生內幕交易案。審裁處裁定市場失當行為,律師劉燕艷內幕交易成立,要支付115.8萬元政府及證監會的訟費;分析員張必佳則要支付64.2萬元訟費,另外,他要繳付內幕交易所得的約7.45萬元利潤。審裁處又建議香港律師會及證監會,分別向劉燕艷及張必佳採取紀律行動。
案情指出2008年2月,劉燕艷任職的律師事務所,擔任百麗法律顧問。她向張必佳披露,百麗會全面收購美麗寶。隨後張買入及沽出美麗寶股份,獲利7萬多元。
8 :
龍生(798)@2010-11-07 15:11:06還唔出會點?
破產了事還是要坐監呢
英業環球及其董事被裁定未有呈交經審計帳目及誤導證監會罪成
1 :
GS(14)@2010-11-12 21:04:38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docno=10PR130
英業環球及其董事被裁定未有呈交經審計帳目及誤導證監會罪成
東區裁判法院判處英業環球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英業環球)及其董事陳炳強(男)罰款合共40,000元,指英業環球沒有在指明期間內呈交經審計帳目、財務簿冊及紀錄,以及陳在要求延長呈交文件期限的申請中誤導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註1)。
英業環球及陳於2010年11月4日承認四項未有在指明期間內呈交2007/2008及2008/2009兩個財政年度所需文件的控罪。陳亦於2010年11月5日被裁定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83條罪名成立,陳早前申請延長呈交2006/2007及2007/2008兩個財政年度所需文件的期限,但他在申請中作出虛假或具誤導性的陳述。
英業環球及陳同時須向證監會繳付調查費14,863元。
若持牌法團未有按時全面而準確地披露財政狀況,將妨礙證監會評估該持牌法團是否財政穩健,可對廣大投資者構成潛在風險(註2)。持牌法團向證監會作出的陳述,必須是全面而準確的。
完
備註:
[ol][li]英業環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進行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
陳是英業環球的董事及負責人員,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發牌進行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 [li]持牌法團須在指明期間即財政年度終結後四個月內,呈交經審計帳目、財務簿冊及紀錄等所需文件。未有在指明期間內呈交所需文件,即屬違反《證券及期貨條例》第156(1)及156(5)(b)條。[/li][/ol]
收購及合併委員會裁定建議收購鴻興印刷集團有限公司並無觸發強制全面要約責任
1 :
GS(14)@2011-05-24 23:23:24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docno=11PR57
收購及合併委員會裁定建議收購鴻興印刷集團有限公司並無觸發強制全面要約責任
收購及合併委員會(委員會)裁定,就聯合株式會社建議向Asia Packaging Company Limited收購鴻興印刷集團有限公司(鴻興)29.9%投票權(建議收購)而言,沒有足夠證據顯示聯合株式會社及已故的任昌洪先生的家族(任氏家族)因該項建議收購而成為就鴻興一致行動的人士,因此無須因該項建議收購承擔強制全面要約責任。
收購及合併執行人員(執行人員)早前接獲申請,當中要求執行人員就聯合株式會社及任氏家族在建議收購完成後,是否即成為一致行動人士及其他相關事項作出裁定。由於是項申請牽涉特別罕見、事關重大或難於處理的爭論要點,執行人員將此事轉介予委員會。委員會在2011年4月12日舉行會議考慮上述事項。
委員會決定的全文可於證監會網站(
www.sfc.hk)〈招股章程、收購及合併事宜〉-〈收購及合併事宜〉-〈委員會及執行人員的決定/聲明〉一欄取覽。
完
2 :
GS(14)@2011-05-24 23:23:36http://www.sfc.hk/sfc/doc/TC/cfd ... ersion)%20Final.pdf
收購及合併委員會
委員會決定
關於收購執行人員轉介收購及合併委員會(“委員會”)
對若干人士是否就鴻興印刷集團有限公司(“ ” 鴻興 )一致行動及
《公司收購、合併及股份購回守則》(“兩份守則”)下的相關事項作出裁定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