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實際控制人調查未落定 金亞科技資本運作不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5538.html

實際控制人調查未落定 金亞科技資本運作不斷

一財網 林琴思 2016-01-28 21:23:00

因公司實際控制人周旭輝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受到證監會立案調查,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證監會的最終調查結論。然而這並未停止金亞科技資本運作步伐。

停牌7個多月金亞科技,此前因公司實際控制人周旭輝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受到證監會立案調查,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證監會的最終調查結論。然而這並未停止金亞科技資本運作步伐。

1月27日晚間,金亞科技公告稱,其於2016年1月27日簽署《關於四川中電昆辰科技有限公司增資事宜之增資合同書》,根據增資合同,公司向四川中電昆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電昆辰)增資人民幣2000萬元,占增資後的總股本12.5%。

資本運作不斷

公告顯示,中電昆辰是一家“學科性公司”,專註UWB(超寬帶)高精度定位(鷹眼)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其核心技術為室內外精確定位技術(三維空間精度1-2厘米)。未來中電昆辰將與其他行業應用方合資成立公司,金亞科技可獲得與中電昆辰平等的對價進入合資公司,持股比例不超過5%。

值得註意的是,中電昆辰成立僅一年,而公司去年實現營收8.58萬元,凈利潤則為-136.83萬元,期間公司管理費用高達114.86萬元。對此,金亞科技表示,公司前期工作主要為研制開發,因此截至目前尚未有較大營業收入。

近期金亞科技可謂資本運作不斷,除了增資中電昆辰,公司在1月13、14日分別以增資、股權收購方式入股兩家公司。金亞科技13日公告稱,擬向成都驚夢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增資450萬元,占增資後的總股本15%;14日,金亞科技又擬以3億元收購上海勝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60%股權。值得註意的是,勝炫電子的原股東表示若業績不達標差額部分將10倍償還的承諾。

此外,金亞科技近期密集甩賣公司資產。公司於去年12月16日作價3億元轉讓公司持有的天象互動剩余10%股權,此後又以5000萬元轉讓子公司程度金亞雲媒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50%股權,以4800萬元轉讓全資子公司深圳金亞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

對於上述甩賣舉動,公司表示,有利於增加公司運營資金,盤活存量資產,提高資產、資金使用效率,促進公司改善產品結構、實現轉型升級。

《第一財經日報》註意到,根據金亞科技2015年三季報,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流動資產合計3.67億元,期末現金余額1264.32萬元。而投資中電昆辰、成都驚夢、勝炫電子合計需3.245億元。以公司三季度末的現金流來看,是不足以對上述三家公司投資的。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期金亞科技密集剝離資產,或是為了斷尾求生後外延生新尾。

實控人命運未蔔

去年6月4日至5日,金亞科技實際控制人周旭輝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並於6月9日午間開始停牌,然而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證監會的最終調查結論。

而這則消息,使去年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的金亞科技陷入了長期停牌中,並因此停止收購天象互動。此後,公司表示,經核查,存在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詳情正在進一步核查當中。不僅如此,公司於今年1月承認財務造假。

雖然周旭輝被調查的具體原因並未公布,但業內紛紛猜測或與公司財務造假、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等有關。

《第一財經日報》註意到,在周旭輝被調查不久,便因個人原因於6月30日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等全部職務。辭去職務後,公司於7月23日表示,存在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而在7月31日,公司召開股東大會,通過關於聘請2015年度財務審計機構,由原來的華信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為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之後,公司財務負責人丁勇和於10月16日因個人原因辭職。10月27日,公司證券事務代表也因個人原因辭職。

值得註意的是,在周旭輝被調查之前,公司擬收購天象互動,而當時周旭輝是這家公司七名股東之一,持有天象互動10%的股權。在周旭輝被調查之後,金亞科技發布了關於暫時撤回重大資產重組申請文件的公告,解除此前收購天象互動100%股權的相關協議。

不過在去年7月15日,周旭輝向金亞科技轉讓天象互動10%股權,以股權作價2.2億元以歸還占用公司的資金,沖抵完後的剩余部分作為金亞科技對周旭輝的負債。10月15日,周旭輝將其持有公司98.61%股份與孫海峰進行股權質押,主要用於個人投資需要。

12月28日,公司公告稱,公司擬以4800萬元的價格向周旭輝轉讓公司所持有的全資子公司深圳金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深圳金亞)100%股權。本次交易主要基於周旭輝對投資決策失誤的糾正。

而根據公司此前的財務審計機構華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深圳金亞審計報告看,2015年1月至6月,深圳金亞實現營收271.05萬元,凈利潤-398.78萬元。以資產基礎法最終評估結果為深圳金亞100%股權權益為820.16萬元。

問題纏身的金亞科技,在2016年1月1日發布一則子公司註銷的公告,記者註意到,這家金亞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金亞軟件)曾是金亞科技盈利的“聚寶盆”,根據金亞科技2014年年報,金亞軟件當年實現營收3435.51萬元,凈利潤達2671.68萬元,銷售凈利率達77.77%,而這樣一家子公司卻面臨被註銷的局面。不過對於母公司的財務造假,子公司又會否“出淤泥不染”呢?

承認財務造假

自查長達半年之久,直到1月18日,金亞科技發布的自查報告中承認財務造假。其中2014年度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非流動資產、未分配利潤、凈利潤等9大財務指標合計調整金額近12億元。

自查報告顯示,在其對9大財務進行的調整中,調整幅度最大的是其他非流動資產,調減3.1億元。對此,金亞科技稱,2014年公司賬上所列支付四川宏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預付款3.1億元沒有實際支付。

另外,銷售回款和采購付款會計處理有誤,2014年度貨幣資金由3.45億元調整為1.24億元,虛增2.21億元;根據銷售合同確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應收賬款時未遵循謹慎會計原則,當期虛增營收3033.17萬元,虛增營業成本1628.63萬元,虛增凈利潤1931.11萬元,其他應收款則調增2.35億元。

除銷售回款、采購付款處理有誤,與銷售合同確認營收、營業成本、應收賬款未遵循會計原則外,公司表示,少計銷售費用和年終獎金,造成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減少,虛增營業利潤。且公司存在資金被大股東占用的情況,造成賬實不符。

在去年7月31日,公司召開股東大會,通過關於聘請2015年度財務審計機構,由原來的華信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為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在今年1月20日晚間,公司公告稱,其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變更2015年度審計機構》的議案。

據悉,金亞科技上市之前就曾受造假質疑。在2009年10月,金亞科技上市前夕,著名財務殺手夏草曾連發七問,質疑金亞科技財務問題,認為其虛列研發費用、收益性支出資本化嫌,指出該公司在收入確認時點、收入確認金額、營收結構等方面存在疑點。

周旭輝被調查已7個多月,而目前未有最終調查結論。金亞科技財務造假涉及金額較大,公司是否會退市暫無定數。據了解,創業板自2009年10月推出以來,迄今尚無一家退市。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53

棋子落定!京東剛剛宣布收購1號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1/156726.shtml

棋子落定!京東剛剛宣布收購1號店
王亞奇 王亞奇

棋子落定!京東剛剛宣布收購1號店

沃爾瑪獲得京東5%股權,1號店打包並入京東

i黑馬 6月21日消息,今日,自營電商企業京東(納斯達克股票代碼:JD)和沃爾瑪(紐交所股票代碼:WMT)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雙方的合作協議將涉及廣泛的業務領域,並覆蓋線上線下零售市場。對於沃爾瑪而言,此次合作將是其收購一號店後,再次進軍中國電商市場的新一輪嘗試。與此同時,京東海量的線上用戶及強大的物流網絡將為沃爾瑪拓展中國電商市場提供重要支持。

對於京東而言,盡管一號店已經退居上海,但華東市場實際是長期雄踞北京的京東亟需鞏固的市場。深耕華東市場多年的一號店在此區域內,仍然擁有相對龐大的高粘性用戶群,這些用戶群在收購完成後可以維持並實現向京東電商體系的轉化。因此,這次合作對於大幅拉高快消品、百貨類目對於京東的戰略意義及增強京東在重點區域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作為此次協議的一部分,沃爾瑪將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同時各方將在多個戰略領域進行合作,包括:

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沃爾瑪將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並入駐1號商城。

沃爾瑪將借助其全球供應鏈優勢向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商品;“1號店”將繼續保持其品牌名稱和市場定位,並且京東和沃爾瑪將攜手支持“1號店”不斷加強其品牌影響力和業務增長。

“山姆會員商店”在中國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將在京東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京東物流倉儲體系當日達/次日達商品配送服務已覆蓋全國6億用戶,山姆會員商店將使用京東的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從而能夠在中國更大範圍地推廣其高品質進口商品,並為其顧客提供全中國最高效的商品配送服務。

京東和沃爾瑪將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包括擴大進口產品的豐富度。

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接入京東集團投資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和O2O電商平臺“京東到家”,並成為其重點合作夥伴。

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包括吸引更多線上客流到沃爾瑪實體門店,以及為“京東到家”的用戶提供沃爾瑪實體門店極為豐富的生鮮商品選擇,為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提供2小時超市生鮮配送到家的服務。

1號店 沃爾瑪 京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294

全聚德管理層人事更叠落定 張力任總經理

全聚德早前披露了四位高層辭職,在近一周時間里引發諸多猜測與擔憂,包括競購麥當勞的傳聞。7月15日,這家首旅集團下屬企業終於召開董事會,公布了新管理層人選。

在此之前的10日晚間,全聚德公布了董事長王誌強、總經理邢穎、董事會秘書施炳豐和董事張冬梅四人的辭職公告。集中的人事變動後,有分析猜測這是加速資產整合的信號,也有將這與其大股東首旅集團競購麥當勞的傳聞聯系起來。

但全聚德方面表示,管理層請辭為正常人事調整,並非傳言的集體辭職;將馬上選舉董事長、聘任總經理。

15日,人事變動結果出爐:原董事長王誌強是因年齡原因辭去職務,邢穎、施炳豐均留任公司,只有張冬梅因控股股東其他人事安排辭職。另外,公告顯示,董事會同意聘任張力為總經理,聘任劉國鵬、寧灝和徐佳為副總經理,徐佳兼任財務總監,聘任唐穎為公司董事會秘書。新管理層人員均來自於全聚德內部或首旅集團。

公開信息顯示,張力曾任北京首汽集團副總經理,北京首旅酒店集團總經理助理兼建國國際酒店管理公司副總裁,首旅建國酒店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北京首旅集團辦公室主任,北京展覽館總經理。

早前管理層忽然變動,引起深交所特別關註,7月13日向全聚德出具了《關於對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關註函》。全聚德隨後表態,稱不會對公司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大股東首旅集團在全聚德持股42.67%;其次是IDG中國股票基金,持股5.87%。2016年一季度,全聚德營業收入4.42億元,比上年減少 0.71%;凈利潤3356萬元,比去年增長了4.16%。早前有消息稱全聚德將整合東來順,二者是同屬首旅集團的兄弟企業,但並無下文。

(綜合來源:騰訊財經、深交所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113

E+輪融資落定 羅旭稱紛享逍客與釘釘不在一個賽道

四個月前剛完成E輪融資的紛享逍客今天又宣布完成E+輪融資。

按照紛享逍客方面公布的數據,這一次E輪和E+輪融資額達7000萬美元。其中,E輪融資主投方是中信產業基金,此前的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DCM、北極光及IDG資本;而此輪E+輪投資方為華聯集團旗下長山興資本和私募股權基金驪悅投資。

“今年5月中旬,這次E+輪的投資方找到我們,他們看好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希望在這塊有所布局。”紛享逍客CEO羅旭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目前公司已經考慮在2018年以後啟動IPO的計劃,目前方向是通過VIE架構在海外上市。

從融資速度上來看,紛享逍客此前創下一年內獲得的三輪融資的記錄。

2015年7月,紛享逍客完成了D輪1億美元的融資,而此前紛享逍客在2014年6月獲得了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2014年12月完成了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

“迅速融資一方面是公司快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也會大點,而另一方面投資方很多時候買漲不買跌。那個時候我們也願意多拿錢,用來研發、市場推廣和銷售團隊建設。”羅旭解釋道。

而這一次E+輪融資之後,據紛享逍客COO李全良透露,紛享逍客將著力布局銷售管理,從CRM(客戶管理系統)與分銷管理兩個維度並進。

按照紛享逍客方面發布的數據,成立四年半時間公司已經獲得50萬家企業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宣布完成E輪融資的時候,紛享銷客正式更名為“紛享逍客”,由之前的移動銷售管理工具升級為一站式移動辦公平臺,將辦公版對外免費。

對此,羅旭也承認,紛享逍客的辦公版免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考慮來自微信企業號和阿里釘釘的競爭。“這一塊市場現在已經是紅海,主要是通過免費來獲取用戶。基礎功能免費降低了用戶門檻,為我們帶來了大量用戶。而CRM、助手系列等收費產品,保障了公司持續保持25%的複合增長率和70%的續費率。”

而這背後,盡管移動辦公領域的前景巨大,但在騰訊旗下的企業微信號、阿里旗下的釘釘以及老牌ERP軟件公司的前後夾擊下,紛享逍客面臨的壓力並不小。特別是去年9月,釘釘和紛享逍客幾乎同時在分眾傳媒旗下的電梯樓宇廣告大幅投入。

“之前打了不少樓宇廣告,的確花了很多錢,但我們的目標是塑造品牌。”羅旭的緊迫感源於他認為中國這一波SaaS的窗口期基本已經快結束了,每一波風口只有這麽幾個機會,錯過了很可能只能成為這個行業里面的一個細分的存在。

而對於來自巨頭的競爭,羅旭認為,有競爭肯定會讓你進化得更快,但移動辦公只是一個癢點 ,而不是一個痛點。“目前市場上的通訊、基本的OA功能基本上已經無差異化,只是移動辦公的一個標配,但是用戶不是用這些平臺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按照目前業界的解讀,微信服務號、釘釘走的路子應該是在保證通訊、OA等基本移動辦公功能之後,對於其他更為專業的移動辦公需求會開放接口引入其他公司提供的第三方服務。

在羅旭看來,對於紛享逍客和包括紛享逍客的競爭對手而言,好消息是這些第三方服務目前功能上並不強。“就相當於搭了一個舞臺唱了個戲,但是因為歷史和文化的原因,來唱戲的人沒讀過書,他們還在學習過程中。”

而對於與微信企業號、阿里釘釘的競爭,羅旭認為,雖然微信企業號、釘釘有資源,但是移動辦公市場特別大,他們可能會在這個大桌子上切上更大的一塊蛋糕而已。“但是我們做自己的平臺,我們聚焦銷售領域,我們也會切下一塊蛋糕,兩家偶爾有所交際,但是在不同的跑道上。”

“企業級市場很容易出現多家寡頭市場,很難一家通吃。”羅旭坦言,紛享逍客並不排斥與微信企業號、阿里釘釘,但得考慮出發點,但現在還沒到市場要站隊的時候,因為產品功能還不夠完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39

欣泰保薦處罰落定 興業證券遭證監會罰沒5738萬元

興業證券公告稱,7月27日,公司及欣泰電氣IPO申請文件和公開發行募集文件簽字保薦代表人蘭翔、伍文祥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

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給予警告,沒收保薦業務收入1200萬元,並處以2400萬元罰款;沒收承銷股票違法所得2078萬元,並處以60萬元罰款。

對蘭翔、伍文祥給予警告,並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357

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續牌8月落定 部分業務將收縮

“續牌本來在7月中下旬就已經批複了,但是27家持有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機構中有一家沒有通過,需要重新提交資料。”《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首批27家支付機構之一的一位高管處獲悉,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在8月結束裸奔,獲得續牌資格。

由於目前對於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趨嚴,部分機構在支付層面爆發危機,上述高管也表示,在此次續牌過程中,部分牌照的業務將會受到限制。

8月續牌 業務收縮

2011年5月央行下發首批27張第三方支付牌照,這批牌照到2016年5月結束了第一期的“任務”,但是續牌卻遲遲未有動作,導致包括支付寶、財付通、銀聯商務、易寶支付等在內的27家支付機構處於“無證經營”狀態達3個月。央行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首批續展工作正在進行中,但是卻長時間“只聽樓梯響,未見人下來”。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8月份續牌終將迎來落地,伴隨的是監管趨嚴的深度表現——部分牌照業務將收緊。

2011年至今,央行共發放了8批270張支付牌照。值得註意的是,在第一批支付牌照的續牌尚未有實質性動作時,8月份,第二批支付牌照的使用期限也即將到期。

一位在預付卡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之所以會出現續牌拖延,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央行需要借助此次續牌進一步明確監管標準和未來5年的管理方向。“牌照續展要走很多道流程,經轉多個司,而央行的人手有限。”上述高管表示,央行對第一批牌照續展的態度,會為接下來的200多家機構續牌樹立標準,更重要的是昭示著未來五年的管理方向,監管層必然會更加謹慎。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態度比較松,可能會對其他支付機構造成監管趨松的錯覺,而事實上,從目前的現實環境和監管態度來看,毫無疑問是在趨嚴。

第二,在續牌之前,需要算清舊賬。延期發放向外界傳達了即便到了續展期也會更加嚴格審查的態度,不合格、不規範的機構很可能無法續牌。

此前,2016年7月25日,央行針對支付通和銀聯商務分別開出了千萬罰單,堪稱歷史上最嚴罰單。

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第十條相關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連續為金融機構提供信息處理支持服務2年以上,或連續為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信息處理支持服務2年以上;連續盈利2年以上;最近3年內未因利用支付業務實施違法犯罪活動或為違法犯罪活動辦理支付業務等受過處罰,則相關機構可具有申請牌照資格,但是自2015年3月份以來,這一閘門便緊緊地關閉了。

閘門關閉更為重要的原因在於支付行業出現了大量的挪用備付金、違法提供支付通道、違規轉包、牌照租借等違法違規現象,造成了金融市場風險的擴大。

2014年起,央行先後公開點名10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違規經營事件,其中浙江易士、廣東益民和上海暢購三家主要從事預付卡發卡與受理的三家支付機構因嚴重違規而被吊銷牌照。

自此,預付卡領域成為監管層面重點關註的對象。“預付卡牌照發行160多張,有點超發,必然面臨生存淘汰出局。”對於為何預付卡領域成為“重災區”,一位預付卡支付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商業預付卡轉型升級到行業應用,這是很多單省份預付卡牌照公司的不足,因此會面臨轉型困難。

可以發現,在預付卡之外,“二清機構”(區別於作為“一清機構”的銀行和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機構,“二清機構”未獲得央行支付業務許可)的風險也正被監管層所註意,此前針對銀聯商務以及通聯支付的懲處即是整肅“二清”的具體表現。二清市場實質上形成了“影子”清算機構,大量繞開銀聯轉接,容易出現卷款跑路的違規問題。

4個月之前,央行向支付企業下發了《非銀行支付機構分類評級管理辦法》,將支付機構分為5類11級,對支付機構進行差異化管理,其中D類代表支付購潛在風險較大,E類機構風險隱患嚴重,如果多次出現D類或E類相關情況,央行將采取相應措施直至註銷牌照。

市價5億 支付牌照一紙難求

“第三方支付牌照,業務包含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價格5億,居間費5000萬(買方付)。”日前,一則出售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消息在微信上流轉。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如今第三方支付牌照薄薄的一張紙已經是洛陽紙貴。第三方支付牌照僅是統稱,其中具體根據不同可開展業務的許可及地域而給予不同的市場定價。

目前,支付牌照的業務類型共包含,銀行卡收單、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電視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等六類。其中,在移動互聯網作為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的今天,其中三類支付牌照尤為搶手,即移動支付牌照、銀行卡收單牌照以及互聯網支付牌照。

本報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線上互聯網支付牌照市場價值已經飆升至4億,線下預付卡發卡與單省份牌照價格約為3000萬。從上述轉讓信息可知,具有移動支付功能的支付牌照市場已經報出5億的高價。

從供給端來看,央行自2011年5月至今共計下發了8批270張第三方支付牌照,除去被央行註銷的三張牌照,目前市面剩下267張牌照。而牌照的下發自2015年3月就已停止,截至目前超過16個月沒有下發新的牌照。

本報記者了解到,支付牌照的價格水漲船高並非源於市場供給關系的緊張,恰恰相反,多數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現存的267張牌照遠遠多於市場能夠容納的支付體量。

根據艾瑞咨詢統計,2016第一季度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占比前10%的分別是:支付寶占比43.3%,財付通占比20.1%,銀商占比11.1%,快錢占比7.0%,中金支付占比5.1%,匯付天下占比5.0%,易寶支付占比3.9%,京東支付占比1.5%,易付寶占比1.4%,寶付占比0.9%。

“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有上述十家支付機構的十張牌照就夠了。”某大型綜合金融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支付是一個利潤較薄的行業,不上一定規模根本無法賺錢,正是如此,市場上大量擁有支付牌照嘗試開展支付業務的公司至今仍處虧損狀態。

造成支付牌照價格飆升的原因一定程度上還在於大型綜合金融機構概念近幾年噴發,在亟需支付牌照完善金融版圖,形成協同效應的大型綜合性集團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看來,一方面,重新申請牌照,監管層面何時開放新口子尚不得而知。另一方面,申請牌照,重新搭建班子設立一家支付公司成本較高,尤其是時間成本。因此收購牌照是一條“捷徑”。

此前的2012年,京東金融收購網銀在線,獲得支付牌照;2014年底,萬達以3.15億美元收購快錢68.7%的股權,收獲支付牌照,在收購時快錢方面的數據顯示,2014年交易流水規模超過2萬億元,與超過200家金融機構合作,擁有360萬企業合作夥伴。擁有絕對控股權的萬達全盤接下。

近幾年,按照這一路徑操作進而收獲支付牌照的包括平安、海爾、小米等多家意圖拓展金融版圖的大型機構和企業。

此前,新大陸(000997.SH)於2016年7月16日發布公告稱,5月26日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建新大陸支付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新大陸支付”)簽訂了轉讓協議,以2.97億元轉讓支付公司30%的股份,這一交易價格在7月16日的公告中變更為2.23億元。即便如此,可以發現新大陸支付的市值依然高達約為7.43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58

財政部發改委PPP分工塵埃落定 答案就在這份文件

當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邁入投資額10萬億大門之後,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PPP領域涉及的十多個部委如何分工,特別是財政部和發改委在PPP上如何進一步協調合作。

第一財經註意到,7月7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在談到推廣PPP模式時提出,“會議厘清了有關部門的職責”,並表示在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領域進一步對社會資本放寬市場準入。而近日隨著一份文件的發布,兩部門具體分工的答案已經正式揭曉。

8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切實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做好切實傳統基礎設施領域的工作,並重點劃定了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以及重大市政工程等基礎設施領域PPP推進工作。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前國家發改委旗下媒體曾援引業內專家表述,稱《通知》印發標誌著我國推進PPP工作職責分工更加明確,即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負責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推進獲得國務院認可。

而在此前的8月29日,財政部網站披露,財政部PPP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部長史耀斌帶隊赴湖南省開展PPP工作調研督導。史耀斌強調,7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明確要求財政部要發揮好在公共服務領域推進PPP工作的牽頭作用。這句話在7月23日史耀斌在對四川省PPP工作調研督導時,也被提及。

業內分析認為,兩部委的上述表述顯示,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在PPP領域將各有側重,即前者側重公共服務領域,後者側重上述七大傳統基礎設施領域。

長期研究PPP的清華大學教授王守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PPP領域最好是建立一個跨部委的協調機制,如果按照當前兩部委的表述以“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來劃分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在PPP領域的職責是一個次優選擇。

他認為,如果未來不進一步明確界定和劃分“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還是會給實際操作帶來困難。因為很多基礎設施就是提供公共服務,如提供教育和醫療的教學樓和醫院大樓,有的基礎設施可以跟使用者收費,但很多基礎設施也不能跟使用者收費;像產業新城、海綿城市、智慧城市類項目,本來就是一個整體,沒法區分,區分了也就沒法集成提高效率。

在傳統基礎建設領域,從目前已經發布的政策內容看,國家發改委對其側重的七個傳統基礎設施領域給了明確的界定。

在上述《通知》的附件“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推廣PPP模式重點項目”中,國家發改委將對前述七個傳統基礎設施領域給出了較為詳細的目錄。

比如,交通運輸領域分為鐵路運輸、道路運輸、水上運輸、航空運輸和綜合五類,每一類有詳細的項目。如鐵路運輸類,包括列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國家批準的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的各類鐵路項目。重點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和運營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資源開發性鐵路以及支線鐵路,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鐵路客貨運輸服務業務和鐵路“走出去”項目。

在公共服務領域,雖然財政部近期的文件暫時沒有進一步給出明確的範圍,但根據去年9月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公共服務領域涵蓋範圍廣,包括能源、交通運輸、水利、環境保護、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領域。

如果這些公共服務領域減去上述國家發改委牽頭的七個傳統基礎設施領域,則為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文化等領域。業內猜測,未來這些領域可能由財政部更多負責。

王守清表示,建設與運營基礎設施只是過程,最終目的和功能是提供公共服務,不能提供公共服務的基礎設施可能產生資產泡沫,所以不以提供公共服務為導向的基礎設施投資將會浪費納稅人的錢。

盡管部門間的分工職責清晰有利於推進PPP模式,但一個PPP項目的落地離不開部門間的合作。

早在今年5月底,財政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共同做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積極推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順利實施。對於涉及多部門職能的政策,要聯合發文;對於僅涉及本部門的政策,出臺前要充分征求其他部門意見,確保政令統一、政策協同、組織高效、精準發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756

靜待美聯儲議息塵埃落定 A股繼續地量盤整

A股市場窄幅震蕩的走勢仍在繼續,而在本周美聯儲議息會議的結果出臺之前,這種情況仍將繼續,全球金融市場都在靜待這一結果,A股也未能例外。

9月21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上證指數維持在3000點上方震蕩整理的走勢。不過與9月20日不同的在於股指全天紅盤交易的時間要多於綠盤,黃金、深港通、鋼鐵等板塊整體走勢較強,但成交量整體仍維持低位,使得股指缺乏大幅反彈的動力。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25.87點,上漲2.87點,漲幅0.09%,成交1341億元;深成指報收10583.40點,上漲38.87點,漲幅0.37%,成交2176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62.13點,上漲3.70點,漲幅0.17%,成交573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3517億,繼續維持地量水平。

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認為,市場近期整體處於弱勢,既有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影響,也有資本市場監管造成風險情緒擾動以及假日因素影響。從宏觀系統性驅動力角度看,8月較強的數據顯示經濟邊際改善,但市場對海外流動性收緊及人民幣貶值擔憂有所加強,使得市場風險偏好修複反複。在預期主線尚未明確背景下,市場仍將以結構性機會為主。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也認為,從技術上來看,上證指數似乎回補缺口的決心不足,短期受壓於MA60線和缺口,中長期還處於C-3-2之中。在美聯儲議息前這幾個交易日可能成為低波動率震蕩的垃圾時間。如果美聯儲加息,那麽人民幣將會受壓,並向國內輸入波動率,使上證指數回撤至2950點-2800點之間。如美聯儲推遲加息,那麽上證指數可能發力嘗試性回補3050點附近的跳空缺口,甚至嘗試去創近期新高。

而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則通過對比研究發現,從長期看高股息策略在中美股市均有效,考慮股利再投資,2005年至今滬深300高股息率組合年化收益率25%,高於低股息組合16%。高股息率股可充當熊市保護傘,1990年至今A股股利再投資貢獻36%投資收益,A股低股息率主要受低派息率拖累,高股息率股上漲往往是市場階段見底的信號。選擇每年末滬深300指數股息率TOP10 構建高股息組合的年化收益可以跑贏指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48

山東信托赴港IPO落定 已提交招股說明書

山東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山東信托”)IPO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

10月3日,山東信托正式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主板IPO申請。如果一切順利,將一舉打破22年來信托公司無成功上市先例的歷史空白,也將成為首家赴港上市的境內信托公司。

20多年來,在監管層對於信托公司主營業務不明晰、盈利模式不明確等“思慮”下,導致信托公司在上市路上屢戰屢敗。

此次山東信托轉戰港股被許多業內人士解讀為“曲線救國”,同時也反映了信托公司A股上市障礙重重的無奈。同時,山東信托上市後或將面臨在借道資本市場初衷下估值不高的未來——招股說明書披露顯示,山東信托信托資產規模在已有的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二十,占據整體行業份額的1.5%。截至2016年5月末,山東信托信托資產管理規模為2407.50億元。

其實,上市之路早已在謀劃路上。2015年4月10日銀監會下發《信托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行政許可辦法》),其中關於信托公司股權再融資首次明確,包括IPO、掛牌新三板及借殼上市的條件。

從“99號文”到《行政許可辦法》,監管層對於信托公司上市的明確態度,讓行業對於信托公司上市路重燃希望。

約兩個月後的2015年6月4日,山東省銀監局下發《關於山東省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變更名稱的批複》,三個月之後的2015年7月31日,山東信托發布公告稱已經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革,正式更名為山東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在當時的行業人士看來,股改以及更名等“步步為營”成為山東信托上市的前奏,但是此後並沒有更多進展。直到2016年7月30日,山東銀監局發布魯銀監準〔2016〕232號文件,稱“山東銀監局原則上同意山東信托首次公開發行H股股票,發行規模不超過6.47億股,若行使超額配售權,則發行規模不超過7.44億股;同時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費用後,應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但讓人困惑的是,該份批複如今已經無法在銀監會以及山東省銀監局官網上搜尋到。

在招股說明書中,對於此次山東信托赴港IPO的募集金額也並未具體說明。但可以了解到,此次山東信托IPO聯席保薦人分別為建銀國際、交銀國際和海通國際。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3年-2015年間,山東信托的經營收入總額連續上漲,分別為15.367億、17.662億以及17.857億,該三年中,歸屬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8.897億、9.855億以及10.755億。

目前,山東信托的信托產品線包含主動管理型信托和事務管理型信托,其中主動管理型信托包含融資類信托、投資類信托。融資類信托集中於房地產、政府基礎設施項目以及工商企業,投資類信托包含證券投資信托、間接投資信托、家族和全權委托財富管理信托。

招股說明書同樣披露的還有山東信托面臨的風險,稱融資類信托業務的數量和收入可能會持續下跌。融資類信托是山東信托信托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2013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及2016年5月31日,山東信托融資類信托資產規模分別為329.22億、279.57億、170.47億以及194.55億,分別占同期所管理信托資產規模的11.1%、8.6%、7.1%及7.9%。

此外,事務管理型信托的數量和收入可能會持續減少、拓展集中於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的投資類信托業務的不確定性以及由信托業務創新和擴張帶來的挑戰成為山東信托主要面臨的風險。招股說明書指出,在過往的記錄中,已經產生26個問題信托項目,並用固有資金向其中18個項目提供流動性支持。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及2016年5月31日,已為問題信托項目提供流動性支持所用固有資金分別為0.505、3.42億、8.882億及7.4億,相當於主動管理型信托資產規模的0.1%、0.68%、2.24%及1.68%。

資料顯示,山東信托的控股股東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占股69.27%,主要股東山東省高新技術創業投資占股6.25%、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占股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57

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塵埃落定 人社部統管大勢所趨

經過長達三年半的“拉鋸”之後,城鄉居民醫保的管理歸屬權之爭基本塵埃落定——在20個已經出臺整合方案的省份中,絕大多數省份將之劃歸人社部門管理。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歸口人社部統一管理是大勢所趨,雖然居民醫保歸衛計委或是人社部管理各有利弊,但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整合只是中國醫療保險系統整合的第一步,未來還要進行城鄉居民醫保和城鎮職工醫保的整合,顯然歸口人社部管理更加有利於推進更深層次的整合。

人社部的數據顯示,截止9月30日,全國已有2/3的省份(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上海、浙江、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雲南、陜西、青海、寧夏、新疆、兵團)對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進行了總體規劃部署或已全面實現整合。在這些省份中,只有陜西省在出臺的醫改文件中提出將整合後的城鄉居民醫保劃歸衛生計生部門統一管理。

此前,我國通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居保和新農合三種制度實現了醫療保險制度的全覆蓋,前兩項制度由人社部管理,新農合由衛生部農村衛生管理司合作醫療處來管理。

我國於2003年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即新農合),截至2015年底,全國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數達6.7億人,參合率為98.8%。2007年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即城居保),到2015年末,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3.76億

楊燕綏表示,這兩種醫療保險制度形成的城鄉分割的狀況導致兩者之間存在籌資標準、經辦流程、保險待遇等多方面的差別。從全國範圍來看,新農合的醫療報銷待遇低於城鎮居民,醫保制度的公平性受到質疑,並且在一些地區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重複參保和重複補貼的問題。

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在今年初被提上了政府的議事日程。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

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下稱《意見》),就整合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政策明確提出了“六統一”的要求:統一覆蓋範圍、統一籌資政策、統一保障待遇、統一醫保目錄、統一定點管理、統一基金管理。

實現“六統一”最大的障礙是城鄉醫保管理權的分立。早在2013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審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就明確提出整合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職責等,由一個部門承擔。但由於相關部門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意見分歧,難以達成共識,從而導致到底是由衛生計生部門還是人社部門來承擔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職能一直不能確定。

城鄉醫保管理權長期難以統一給地方的保險經辦工作帶來很多困擾。一位廣東省從事醫保經辦工作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07年開展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試點之後,廣東省開始探索將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合並,將歸口人社部門管理,但由於在中央層面新農合仍然是歸衛生計生部門管理,一些中央關於新農合管理的管理文件下達到地方衛生部門之後就與經辦機構“失聯”了,部門之間的溝通成本非常高。

人社部門和衛生計生部門的僵持狀況在今年年初國務院《意見》發布之後得以改變,在制定城鄉醫保的整合方案中越來越多的省份選擇將管理權歸與人社部門,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4個直轄市明確將整合後的城鄉居民醫保劃歸人社部門統一管理。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 人社部已將“加快推動城鄉基本醫保整合”列為近期醫保工作的首要任務,要求各地努力實現年底前所有省(區、市)出臺整合方案,2017年開始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人社部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金維剛公開表示,目前全國大多數地區都將整合之後城鄉居民醫保劃歸人社部門統一管理,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後管理體制的大格局已經基本確定。

根據人社部調查所了解的情況,在一些還在研究制定整合方案的地區中,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地區將整合後的城鄉居民醫保劃歸人社部門統一管理。預計年底前各地全部出臺整合方案之後,全國絕大多數地區城鄉居民醫保都將由人社部門統一管理。

金維剛也表示,在多數地區整合後劃歸人社部門統一管理的主流趨勢已經形成的同時,在局部地區也出現一些波折,除了陜西省將城鄉醫保管理歸口衛生計生部門之外,福建省決定成立醫保管理委員會,下設醫保辦,掛靠財政部門。這種狀況導致出現“三分天下”的苗頭,有少數地方政府在研究制定整合方案及確定歸口管理部門方面還處於猶豫或觀望狀態,城鄉居民醫保整合面臨的形勢錯綜複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0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