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施永青變財神 益員工 中環在線:中原爽派花紅

1 : GS(14)@2012-08-07 12:21:3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7/16581320
狼振英上場後成日話要解決市民置業問題,暫時睇唔到佢有乜良方妙藥,只知道樓價繼續係咁升,幾大地產代理講明要大肆擴充,中原地產噚日仲大派花紅,一班後勤員工第2季至少分到1.08個月花紅。後勤都分咁多,生意有幾好,唔使講啦。
半年派3個月花紅
中原後勤員工今年頭一季已經分到超過一個月花紅,第二季再分至少1.08個月,後勤管理層仲勁,同上季差唔多,分到1.62個月;換言之,半年已經分到2.17至3.26個月花紅。照咁計,如果樓市保持到個勢,中原班後勤今年全年隨時分到4至7個月花紅喎。
中原家陣有470位後勤員工,假設大部份人月薪一萬,管理層幾萬,淨係第二季花紅都派過千萬,老闆施永青確實豪爽。
派得豪皆因生意好,中原上季有8.97億生意,貢獻最大當然係一手新盤,將軍澳峻瀅、沙田溱岸8號呢類大盤好幫到手。中原工商舖又連續做咗荃灣英皇娛樂廣場同銅鑼灣前泉章居舖位兩單超過10億嘅大刁。
只可惜上半年中原加舖,又畀業主狂加租,影響到利潤,花紅係有,但無舊年上半年2.7至4.05個月咁多囉。
李華華
2 : Sunny^_^(11601)@2012-08-07 13:16:30

呢D行業而家唔派遲D冇得派
3 : 肥B(18468)@2012-08-07 13:37:33

好天搵埋落雨柴, 好正常姐~~
4 : kobe bryant(28492)@2012-08-07 14:37:19

令我想買1200...
5 : GS(14)@2012-08-07 14:40:17

4樓提及
令我想買1200...


你覺得他們好賺?
6 : kobe bryant(28492)@2012-08-07 14:46:53

買內房,不如買水泥...
買收租股, 不如買REITS....
7 : kobe bryant(28492)@2012-08-07 14:47:00

買本地地產, 不如買1200...RISK 係佢地無資產守住..
8 : Sunny^_^(11601)@2012-08-07 14:48:17

6樓提及
買內房,不如買水泥...
買收租股, 不如買REITS....


REITS好多老千野嫁,正正常常既得2-3隻.好易死
9 : GS(14)@2012-08-07 14:54:31

8樓提及
6樓提及
買內房,不如買水泥...
買收租股, 不如買REITS....

REITS好多老千野嫁,正正常常既得2-3隻.好易死


得番領匯有d so,但是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73

為年底花紅打拼 中環人

1 : GS(14)@2012-12-11 00:16:29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9%93%E6%8B%BC/58711
金融市場今年不景氣,正如筆者以往也談過,不少工作的朋友每天如坐針氈,害怕被裁。
另外,也有部分朋友發出絕望「呼喚」,選擇辭職,因為明知殘酷的現實即將發生,就是花紅將不會理想,因此採取消極取態,與其事倍功半,倒不如「休息」一會。
不過,每年年底都是一個敏感時刻,也是一個爭名奪利的季節。在娛樂界,這將步入各大頒獎典禮公布結果的時刻。
在金融界,年底是擬定明年預算和總結今年業績的重要時刻,也是每家投資銀行計算旗下員工花紅的時刻。
開始進入2013年的倒數,無論你作為金融界的朋友是否具備實力,人們也會選擇在這段時間「發難」,與管理層展開生死「火併」。
原則遇上考驗 深刻教訓
為甚麼要火併?原因非常簡單,就是為了金錢和權力。筆者可以坦白說,人們加入投資銀行的原因,除了小部分人擁有崇高的專業抱負之外,不少人也只是為了貪圖名利,行業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少也是與利益掛鈎,能做到真誠相處的極為罕見。
雖說這是一個貪婪的行業,但是行業裏還是有一套操守制度的。筆者作為行業的一分子,也絕對謹記和謹守「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原則。
在許多年前,這原則卻遇上考驗,筆者也得到一個深刻的教訓。
當時投資銀行市場非常火熱,筆者團隊業務非常賺錢,在年底的時候,為了獎勵員工,筆者把員工表現分為三類:傑出、普通、和不理想。
變相津貼表現不理想員工
當年是火紅的年代,傑出員工可獲得月薪數倍作為花紅,非常可觀,連普通員工也可以獲得不少的花紅。爭議就是發生在表現不理想的員工身上。
當時公司內部認為他們也應該獲得若干月人工的花紅。
對優秀員工不公平
筆者並不認同,因為這些人員是企業希望解僱的員工,表現相當懶散,更欠缺職業操守,沒有理由在解僱相關人員前,還要變相津貼他們,這對其他優秀員工不太公平。
可是由於以往市場火爆,管理層因擔心解僱他們後,或許在短時間內難以在市場上招聘其他人員取代他們,就在這個情況下,管理層採用了「短綫」策略,就是把一些應該分配予模範員工的福利,派給一些即將離去、同時又不稱職的員工。
可惜的是,當那些不稱職的員工拿到「可觀」的花紅後,並沒有感謝管理層,反而是埋怨受到不公平對待,花紅過戶後,他們還是憤而辭職,企業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償失。
人事制度應賞罰分明
為了討好員工,變成得罪所有員工,在人事管理學上,實在是大忌,回頭一看,也有點可惜。任何人事制度應該賞罰分明,有根有據,相關的制度才會被尊重。
無論如何,以往金融市場的好日子已經消逝了,儘管在金融海嘯後,金融業職場上曾出現過短暫的好景,但是金融市場在反彈後,再次進入谷底,金融行業豐厚花紅的日子已經無情地逝去。
在瘋狂花紅的年代,人們紙醉金迷、追逐錦衣美食,對奢侈品需求也曾大幅升。據稱,當時香港不少拍賣行拍賣的藝術品,如印象派、現代派與當代的收藏品,都由金融界人士所投得。
明知不可行 繼續打拼
就到2012年年底,步入2013年,金融界朋友也需要習慣告別以往的奢侈習慣,需要面對裁員的問題,不少陷入財困的朋友更需要賣樓和將前幾年的藝術珍藏轉售。
不過,回想起以往瘋狂的年代,在此時此刻,絕大部分投資銀行家在保住自己工作的同時,雖然明知不可行,但也會繼續「一盡綿力」,為2012年的花紅打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28

馮紹波拍心口加人工派花紅 黛安

1 : GS(14)@2013-01-30 00:59:18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B1%E7%B4%85/72391'成立25周年的經濟日報集團,上周六晚在沙田美心皇宮舉行報慶聯歡晚宴,筵開百多席慰勞千多名員工。黛安聽有份出席的姊妹憶述,當晚場面墟冚熱鬧。
集團主席馮紹波(Lawrence)與管理層一早到場,四處跟員工寒暄,作風親民。過去兩年,集團先後創立《晴報》及收購泰業印刷,進一步壯大這個大家庭。馮主席致辭時說,回望去年,政治、經濟環境變幻莫測,展望未來仍有不確定性,原因是一個大時代已經來臨。他說,早陣子在外用膳,險些被邊玩手機邊走路的途人撞倒,笑言對方雙腿行在路上,靈魂早已飛往數碼超級公路上馳騁。面對數碼科技、互聯網洪流湧至,印刷媒體不得不正視。
企業要如蛇 破舊立新
現時本港有十多份報章,馮主席估計,如報界不謀改進,未來五至十年,會有更多報紙遭淘汰。他又以新一年的生肖蛇作比喻,形容生命力強如蛇,尚需經歷艱苦的脫皮過程,破舊立新,企業亦然,得與時並進,才可更上一層樓。
Lawrence又向同事大拍心口,雖然前景亦具挑戰,但保證大家今年一定有人工加,亦有花紅派,台下員工聽到,個個拍爛手掌。
管理層高瞻遠矚,也得靠能幹的員工支持。黛安認識很多在經濟日報集團工作的朋友,均在此服務一段很長時間,並有不俗的晉升機會。當晚與會者便見證逾230名員工獲頒長期服務獎,當中逾90人更在這集團服務超過15個年頭,認真難得。而公司亦大手筆,向他們送上以示感謝與獎勵的足金紀念飾物或金牌,難怪個個在台上笑逐顏開。當晚還有歌唱比賽及啤酒競飲大賽娛賓,大家玩得非常盡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216

圓方集:投行花紅背後故事

1 : GS(14)@2015-01-06 01:04:45









我離開收取以年薪倍計的花紅已經頗有一段日子了。花紅(bonus),我有些朋友戲稱它們作「骨頭」,是每一個投行員工年底期待的恩物,亦是一年努力的成績表。金融海嘯之前,投行底薪偏低(我做了接近20年的董事總經理,底薪基本上是沒有增長),大家都是看total compensation,着眼點是年終花紅,而這些花紅等同年薪的倍數,是稀疏平常事,羨煞其他花紅以月薪計的白領。



加薪增成本 市弱即裁員

金融海嘯之後,銀行因為擔心政府強制凍薪,禁止投行付出過高的年終獎金,所以便主動提高員工的底薪以挽留關鍵人才。一些一線投行的資深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底薪接近半球(50萬)美元,加幅近一倍,但劍有雙鋒,底薪提高之後,銀行的固定成本亦隨之增加,生意不景的時候,銀行裁員便更手起刀落。2014年投行的骨頭,聽行家說,做併購(M&A)和股票資本市場(ECM)的應該不錯,但以交易室業務為主的FICC就非常一般。美國經濟復蘇帶動全球併購業務,以阿里巴巴上市為例,捨香港取紐約,集資250億美元,創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IPO,雖然市場傳聞包銷費由傳統的3%降至1%,但仍然帶給包銷商的ECM團隊一個豐收年。反觀交易室業務(FICC),2014年大半年生意都乏善足陳,年初大部份銀行預計聯儲局取態會由鴿轉鷹,然而加息姍姍來遲,十年美債更曾下試兩厘,大部份的交易員都跌了眼鏡。低息、孳息曲線平坦、波幅低,這些都不利開收息盤。今年比較易捕捉的走勢是日圓貶值,短yen是不少交易櫃包括對沖基金的神丹。我和一些仍然在銀行工作的交易室舊同事聚舊,他們都抱怨工作像雞肋,因為監管嚴、銀行和客戶的交易越來越商品化,flow trading賺不了多少錢,但是要賣exotic trade又是談何容易。人民幣structured trade曾經是本地交易室的一個主要收入來源,但自從早前人民幣滙價反覆之後,過往的獨步單方也開始不奏效。行行皆有一本難唸的經,朋友的抱怨,我往往調侃他們:「糧期準,這雞肋仍是蠻多肉的。」



新世代不愛金融愛科技

昔日,任銀行管理層的時候,和員工做年終評估的時候,我往往會告訴他們:「非洲有很多人都比你聰明、比你勤力,賺的錢可能只是你的千分之一……。」心存感恩並不是投行員工的operandi modus(慣性動作或行為)。物固然要盡其用、人固然要盡其材,爭取花紅更加要義無反顧將自己的重要性放大再放大。反過來,換個場合,當我要替同事和自己向董事局爭取更多的骨頭時,往往要費九牛二虎之力解釋,賺的錢不是franchise money,是用同事和自己血汗換來的。店大抑或人大是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客觀地看,如果可以令店和人互為倚靠,雙方關係不是會更長遠嗎?銀行如果沒有了產品人才,可能抓不住這收入;同樣,交易員亦要靠銀行的資本和客戶帶來的deal flow,才能將自己的市場眼光轉化為利潤。《經濟學人》報道,新一代的商科畢業生對投身金融行業的興趣轉淡,取投行而代之的是包括互聯網的科技公司和管理顧問。過往金融業是頂尖MBA學校畢業生的主要出路,以哈佛大學為例,2007年有44%的MBA畢業生投身金融業,當中12%加入投行;然而2013年的畢業生只有23%的畢業生選擇金融,其中5%加入投行。相比起其他行業,其實投行提供的起薪點絕對不低,MBA畢業生的改變不一定是為了錢,行業的社會地位和未來發展機會亦是主要考慮點,很多generation Y已經不願意在大機構內爬那木人巷般的職梯,他們的最終選擇是創業。加入管理顧問公司和互聯網科技公司對他們幫助更大。2015年甫到,我在此謹祝各方友好,「骨頭」長拿長有。張宗永思博資本高級合夥人兼亞太區總裁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105/189913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972

老闆派千萬現鈔花紅員工麻袋裝錢

1 : GS(14)@2015-04-12 12:49:57

河南鄭州某電商公司於上周四召開員工分紅大會,老闆擺出土豪架勢,一口氣拿出1,400萬元(人民幣.下同)現金,用來獎勵業績突出的員工。現場會議桌上堆滿一綑綑現金,在場員工人人有份,笑逐顏開(圖)。據悉,一綑百元鈔票是10萬元,當天不少員工都帶着麻袋到場領錢,還有員工家屬在外面等待護駕。細心的網民在現場圖片中發現,分紅大會桌上擺的全是整綑現金,沒有拆分,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分紅按10萬元為單位計,員工最少也能得到10萬元獎金。中新網/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12/191095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492

中資券商透支員工花紅救市 每人最少出資10萬回購股票

1 : GS(14)@2015-07-23 11:35:2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3/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A股爆發股災後,內地為救市無所不用其極,多家國企配合政策「為國護盤」,跌勢慘烈的中資券商更發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精神,上至管理層下至普通員工齊齊回購股票。消息稱,有中資券商更率先「透支」明年花紅予員工,用作回購救市之用,也有公司強制員工每人最少出資10萬元認購股份。

有中資券商人士向本報透露,為回應國家號召救市,身處內地的員工都要參加持股計劃,但資金將由公司先行透支原於明年才派發的現金花紅,予員工支付。據了解,公司為補償員工,屆時或會派發股權,以代替失去的現金花紅。

強制認購股份

但也有另外一家中資券商人士稱,雖然公司名義上說是自願參加,但實際上符合條件的員工都要強制參與認購公司股份,最低認購額為10萬元,若無法繳付,就從本年度的花紅中扣除,基本上等於一年的花紅就沒了。

從內地股市牛市轉跌之後,券商就成為了救市的主力軍。7月初21家券商宣布,將以至少1200億元人民幣用於投資A股藍籌股ETF;上證綜指在4500點以下,證券公司更不可減持,需擇機增持。

然而,中資券商亦為股災的重災區,7月初至今,7隻在港上市中資券商平均跌幅達到15%,本救市救己的原則,這些公司均推進回購或大股東增持公司股票。

6家券商員工籌資認購

救市行動亦無可避免延伸至普通員工,包括海通證券(6837)、廣發證券(1776)、華泰證券(6886)、中信証券(6030)等6家券商,均公布了員工籌資認購公司股份,以示利好。

對員工花紅被變相用來救市,信達國際(0111)銷售及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司徒煜裕認為,有時公司會發紅股作為花紅獎勵員工,和員工用花紅購買股票的性質其實一樣。如果員工對公司有信心,持有公司股份是好事,因為會對公司業務更盡心。他表示,如果其公司需要回購,也會很樂意參與。

此外,各家券商近日亦不約而同地,亮出上半年驕人的經營業績,其中海通證券利潤按年增長245%,廣發證券利潤按年增長400%。昨日國泰君安國際(1788)也剛發盈喜,預期上半年純利按年增長不少於40%。

明報記者 武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24

渣打裁千名高層 港有份佔全球25%證券界料全體員工減花紅

1 : GS(14)@2015-10-12 08:24:42

■渣打香港位於中環的財富管理中心。 羅君豪攝



【本報訊】渣打集團(2888)新帥溫拓思繼壓縮地區架構「8變4」後,再向高層開刀。據悉上月初起,集團陸續向全球包括董事總經理、地區及業務主管等高層派信,終極裁約1,000人。渣打證實已開始裁減行動,規模約高層團隊的25%,「本港亦有員工涉及」,但本港及集團整體受影響人數,則不予評論。記者:劉美儀 黃珮琳


今年初,渣打結束全球現金證券業務並裁減200人,本港佔半數達100人,是次乃年內包括本港在內的第2次裁員行動。目前集團全球員工總數8.6萬(今趟裁減佔比約1.2%),香港員工人數約6,000人。




股價今年暴跌22%

證券界估計,集團還要進行全體員工減薪縮花紅、出售資產、外判工序等,才夠符合年初訂下,3年節省18億美元成本的目標。渣打下一階段,料會就龐大商品貸款進行撇賬,並要供股集資以強化資本等3部曲。渣打股價已連升7個交易日,昨在港收報90.1元,升逾2%,倫敦續升穿93元。年初至今,集團股價累積跌幅逾22%,9月底股價更跌至72.85元,是2009年3月金融海嘯後其新低紀錄,跌穿2002年渣打在港第2上市的招股價84元。消息透露,溫拓思於本周三向員工發出備忘錄,表示集團「已開始減縮管理層架構行動,最終將導致約25%高層員工受到影響。」據悉,裁減行動於上月初開始,陸續有高層已收到信,目前仍在進行中,惟現階段未聞裁員將擴大至一般級別員工;備忘錄亦指「緊縮行動是針對性而非全面性」。



下一步或供股集資

金英證券(香港)亞太區銀行及金融研究首席分析師陳昔典則推算,裁減高層員工以外,渣打還需要縮減員工支出(減薪或削花紅)達15%,才合計節省達10億美元,未來不排除全球還要進一步裁員約數千人,才「夠數」到2017年底,共慳18億美元。印度《The Economic Times》引述消息謂,渣打快將在當地公佈高層裁員及減薪安排。對於會否有減薪或削花紅行動,渣打發言人不就外界傳聞置評。另一歐資證券研究主管認為,新舵手年底將公佈新策略計劃,先裁員「洗倉」,節省成本是好消息,但渣打商品貸款潛在「黑洞」太大,隨時要巨額撥備蠶食資本,集團下一步或要進行供股集資。據統計,渣打商品貸款逾680億美元,佔貸款總額達23.7%。上月初《彭博》報道,渣打將裁減約四分一高層團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0/193277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053

老闆發5億股份代花紅 瓜分公司益員工

1 : GS(14)@2016-01-16 10:43:14

http://www.metrohk.com.hk/?cmd=detail&id=300305
打工仔就算為老闆賣命,人工都是固定,還要扣起部分供強積金,隨時跑輸通脹;但若成為公司的擁有人之一,只要「落力做」,幫公司賺取回報,足以令退休生活無憂。安達旅運現正將公司價值5億的股份,逐步代替花紅,分發給員工,去年中,首先將其中三成分給共65個總經理級的員工。主席兼行政總裁江百泉說:「我都唔評論強積金,但員工退休應會有一定積蓄!」(記者:朱樂怡)

安達旅運由江可伯創辦,是主要銷售旅遊套票的旅行社,2010年成為全港銷量最高的票務代理公司,現由兒子江百泉(60歲)接掌。惜兒子自小留學美國,受越戰時期的「嬉皮士」風氣影響,十分反叛,更不齒工廠壓榨員工的劣行,為此還參加過幾次遊行。他說,自此對生意反感,走上創業之路。

深陷「嬉皮士」 不齒生意人

江百泉先後開設6間不同行業的公司,包括速遞和寶馬(BMW)代理,全被行業龍頭以可觀的利潤收購。08年經歷一場大病,本已結束了自己的生意,打算退休,但因父親日漸年邁,故回到安達旅運幫忙。

「如果間公司唔係爸爸開,一早賣咗畀人。」他透露,安達旅遊是集團內最多員工的公司,雖然業績好,但旅遊行業競爭大,風險高,與集團的性質很不一樣, 要搞好它,就要做到「managed by owner」,員工擁有公司,才能緊繫公司。

趁收購危機推新政「力挽」

這理念在外國盛行,但香港公司一貫為「家族式經營」,他想打破傳統足足有20年之久。他不斷說服身為傳統生意人的父親支持,「佢主要睇賺錢、回報、盈利……有時會應承,但都反口好多次。」最後連自己都感到不耐煩,恰巧前年有公司提出收購安達旅運,他乘機推新政「力挽公司」。

這家族經營的安達旅運,已開始逐步分給員工。第一步是公司的5位高級經理,包括他,收購公司現價值5億的股份,再將其中三成分給65個管理及總經理級的員工。這三成更是「半賣半送」,這些員工只以一股的價錢,就能買下三股股份,足見改革決心。

退休後可持7年 培訓接班人

此後,每年公司派花紅時,他們可選擇收現金,或以股票代領,「員工若努力做,見公司有前景,理論上會買,股票都會升值」,加上每年均獲派股息,「多一重收入,退休都會有保障。」

雖然現時江百泉仍是最大持股人,但他此後不會分得花紅,意味自己的股權將愈來愈小。不過,員工一次不能買多過相等於雙倍花紅的股票, 以防有大機構利用員工收購公司。

而員工退休後,公司會在7年內買回公司股票,務求令公司全數落入在職員工手上,亦是想乘機要他們培訓下一代接班人,「如果培訓得好,股份價值在7年內應該可以升得好快,快過自己做管理層嗰時。」

失敗怎算?江百泉指,可能會仿效外國公司轉型,但他說對員工有很大信心,「我自己都攞咗幾千萬出嚟,買啲股票分畀佢哋,以表信心。」

江承認,自己非心繫公司,但公司始終是父親創辦,現已將近60周年,希望還有下個60年,「望有生之年,員工擁有的(股份)會多過『江生』。」

資助員工去健身

安達旅運現有600多名員工,除了股份制,公司亦有多個「利民」政策,包括男士可享3個月侍產假,女士有一年產假。老闆還私人資助員工申請任何一間健身中心,鼓勵健康生活,笑言竟「冇乜人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85

高管自製花紅 袋逾千萬過肥年

1 : GS(14)@2016-01-16 11:05: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6/news/ek1_ek1a1.htm
【明報專訊】臨近過年,個個打工仔都關心有冇花紅,上市公司高層都唔例外,不過佢哋唔洗等人派,自製就得喇 。繼bossini(0592)同恒大(3333)CFO後,特步(1368)CFO何睿博今個星期都自製花紅,先行使認股權再沽貨,約200萬「花紅」袋袋平安,恒大CFO謝惠華仲勁袋逾3000萬過肥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95

[分享]收花紅與否 未正面回應

1 : GS(14)@2016-01-24 01:40:0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3/news/ea_eac3.htm


【明報專訊】外匯基金去年蝕錢,令人關注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及其他高層的花紅會否有變。2014年獲續任金管局總裁的陳德霖,固定年薪為650萬元,浮薪(即花紅)上限則設定為最高260萬元。當年陳全數取得最高浮薪,至於2015年的浮薪水平,金管局則尚未公布。

尚餘3年多任期的陳德霖,昨日並未就記者有關花紅的提問作出正面回應。他只表示,每年有權就金管局總裁級人員薪酬水平提意見的外匯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管治委員會,均會對金管局整體表現及其個人表現評估,再向財政司長曾俊華提出建議。不過,管治委員會成員之一的黃友嘉昨天回覆本報查詢時說,總裁薪酬涉及很多考慮因素,不應與外匯基金投資表現好壞混為一談。他說,外匯基金去年表現已算合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