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盛分享:成長與舒適,不可共存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2/159928.shtml
傅盛分享:成長與舒適,不可共存
盛盛GO
2016-11-22 09:54
*本文由微信公號盛盛GO (ID:fstalk)授權i黑馬 發布。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舒適區。
舒適區就是我們的安全區。 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在這個區域,我們得心應手。
誠然,每個人的舒適區有所不同,但基本都是由“害怕失敗和改變”形成的。
怎樣更為科學地理解這種狀況呢?
看到一些文章,有這樣一種說法:安全區、學習區和恐慌區是人類感知外部世界的三個階段。安全區是熟悉的,得心應手的。學習區,是很少接觸,甚至沒有涉足的領域,充滿新鮮。恐慌區,在這個區域,人會感到憂慮和恐懼。要想突破個人的安全區域,必須從安全區跳到學習區,甚至再到恐慌區。
這種改變要求一個人改變習慣,逃離安全區,進入學習區和恐慌區,形成新的安全區。並在這樣的循環往複中螺旋上升。
所以,成長與舒適,不可共存。
唯有踏出舒適區,直面變化,才能磨煉出“敏銳”。 緊要關頭,比別人更快一步。這直接關系一個人,甚至一家公司的生存能力。
這篇來自Line前任CEO森川亮的文章,講述了自己當年走出人生舒適區的親身經歷。樸實而真摯,分享給你們。
年輕時,我以為人生存在於一條“直行道”上。
只要從好大學畢業,進入好公司,認真工作,就能出人頭地,漲工資,孩子也會茁壯成長,然後迎來幸福的晚年生活。我以為世上有這樣一條“直行道”,這大概是因為我下意識地相信世人普遍都會相信的觀點,又有點害怕偏離這條“直行道”。
然而,我卻在半路上拋棄了這條“直行道”,活到了現在。因為我想追尋自己喜歡的事度過人生。
走在沒有路的道路上,絕不是一件輕松的事。
為了能給這個世界提供一點價值,我日夜奮鬥。總算是成功地走到了今天。如今我已確信,“甚至實在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實乃人之常態。
過去的我所描繪的“直行道”,只是單純的幻想。倒不如說,沒覺得未來不明才是危險的。尤其是在瞬息萬變的現代,我們必須始終繃緊神經。想著“天知道,什麽時候會發生什麽事”。
只有這樣,感性才能不斷得到磨煉;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做好準備,以應對變化,當變化發生時便能迅速做出反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這種充滿“野性”的生命力。反之,相信“直行道”,期待有人告知未來會怎樣,不面對現實,迷迷糊糊地過日子才是最危險的。
說起來,人類就像是被拋棄了這個世界。這里不存在固定的道路。我認為,人類是自由無羈的。一切都應該由自己來決定。做什麽工作,如何對待工作,在什麽公司工作,要以什麽為重……我想,人生就是由這些選擇決定的。
當然,我時常會感到不安。
然而,這就是世界的現實。所以我們還不如去享受這個不安。我想,正是因為未來不明,所以其中才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而我們則可以拿自己賭一賭這個可能性。我認為,樹立這樣的生活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好事。任何事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看到好的防霾呢,積極向上地思考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吧。當然,在未來不明,變化劇烈之中確實存在消極的一面。可是,“未來令人不安所以不去挑戰”,“變化太快所以跟不上了”,又怎能創造出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呢?倒不如想著“未來不明所以才有了各種可能性”,“變化劇烈所以才有了機會”,積極向上地生活為好。
我的幸運就在於,Line株式會社聚集的都是這樣的人。
我們一起經歷過盛衰榮譽。在Hangame・Japan株式會社的時代,我們曾大獲成功,奪取了日本在線遊戲業界的桂冠。但好景不長,一部分也是因為對功能手機問世這一變化應對有誤,致使公司後來陷入了一段時間的苦戰。當時的情況相當不如人意,我甚至還和部下一起放聲大哭過。
當時也有人離開了公司。不過,留下的全是徹頭徹尾的樂天派。反倒非常享受互聯網世界的劇變。因為他們知道,掀翻業界魁首的大潮不湧來,他們就將永遠處在最底層。大潮到來之際,就是機會來臨之時;大潮頻繁到來,就意味著無限多的機會。為了賭贏這些機會,他們每天都在磨煉自己。
而我的身邊就只留下了這些人。
正因為如此,我的員工才能將智能手機的問世視為一次良機,果斷發起挑戰,進而成功研發出了Line。
未來不確定,所以才有無限的可能性——我認為,一個能否獲得成功就取決於他是否相信這句話。
[本文系 盛盛GO(微信ID: fstalk)授權i黑馬發布。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舒適
成長
贊(...)
分享到:
《見字如面》總導演:“大數據”里有不舒適的人,他們對現在的綜藝不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5/161873.shtml
《見字如面》總導演:“大數據”里有不舒適的人,他們對現在的綜藝不滿
海苔娛樂
2017-03-15 12:18
誰在今天說互聯網下賤,用不著三十年,三年之後你就是一個笑話。這就是大眾傳媒的歷史。
本文由海苔娛樂(微信號:haitaiyule)授權i黑馬 發布
口述/關正文
整理/海苔娛樂
互聯網不是沒文化
今天演講開始,我們讀了這封吳聰靈至範美忠的道歉信。據說現在在互聯網上,大概有1800多萬人的點擊。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們節目的價值觀: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下,互聯網傳播的偽概念與代際誤讀。
當初我們拿著《見字如面》的方案去騰訊視頻總部闡釋,大概有四十多人聽我說節目構思,聽完大家都很興奮。據說在騰訊內部有一個不記名的評價投票方式,20分是滿分,這個節目的方案得到了19.5分。但後來的事情卻不是那麽順利。當時我們希望和騰訊聯合投資一起做這個節目,但還要再經過兩個最有權重的部門評估:流量評估部門和廣告部門。流量評估部門推測,這個節目在互聯網上單集大概只能產生20萬的點擊量。騰訊的朋友也很無奈。說互聯網就這樣,沒文化,互聯網只要娛樂、只要碎片化。所以他們也沒有辦法再往下邁一步。
騰訊無法投資,我們就只好自己做。選擇黑龍江衛視,是因為他們感動了我,說喜歡這個,但龍視季播節目的廣告銷售最多不超過500萬元,頂不了什麽大事。我說我們換一個思路,你是個傳統媒體,我們一起去征戰互聯網。後來又有了環球網,大家一起做。
12月初我們在騰訊釋放第一支單曲,立刻就達到20萬點擊量,然後就是40萬。第二天突破100萬,一路飆升。市場真的很可愛,騰訊是市場化平臺,當節目的市場潛力開始顯現的瞬間,市場機制立刻就被啟動,所有市場資源就開始傾斜性地向這個節目投放。
騰訊一次性拿出了價值六千多萬的推送資源給了這個節目。從上周的數據來看,張國立和王耀慶演繹的曹禺與黃永玉的往來信,達到了2700多萬次點擊。事實證明,互聯網什麽人都有,需求是多樣的、多元的。
互聯網的偽概念:網劇、網綜、網感、網紅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網劇、網綜、網感、網紅。但如果我們的視野稍微打開一點,你就會發現在歐洲、在美國沒有人說網劇、網綜,比如《權利的遊戲》,它在美國是通過傳統媒體傳播的。但在中國是通過網絡傳播,這算是網劇嗎?互聯網平臺對於傳統媒體本質上是一個技術革命,在大眾文化消費中,好戲就是好戲,好節目就是好節目。
我看過一個報道,是關於一次在美國舉行的中美“網紅論壇”。兩邊說的完全是兩件事。美國人講的是意見領袖,他的意見如何引導公眾價值觀或消費觀。中國講的是一幫小女孩在那兒要車、要花、要房,還說是文化產業新興的網紅經濟。這也是一個特別荒誕的偽概念。現在那些網紅終於找到她們的變現出口了,都改到淘寶天貓上當售貨員了。這件事跟文化沒什麽關系。我們被一些亂七八糟的資本概念幹擾著,離開了文化的常識。文化資本層面的人不斷制造著所謂投資的風口。文化資本是浮躁的,做文化投資的把文化異化為錢生錢的投資熱土,蜂擁而至。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我們全社會的文化批評都轉化成了商業批評、市場批評。你的電影票房高,甭管你拍成什麽樣,你都是英雄。實際上這是個經濟英雄。我們自己的所謂文化企業因為獲得了資本支持,手里攢著一千多個IP,這麽大數量,它怎麽可能是IP?這些偽概念是在完成著投資人的自我說服工作。
對於網感,這次我們也有特別直接的感受。互聯網上每一次點擊的發生,都是要每個人自己主動去找,跟傳統電視播出完全不同的。傳統電視傳播是靠一個頻道的價值,是靠這個頻道在整個線性播出過程中不斷截留觀眾來形成的。官方數字顯示,70%的人現在是通過互聯網在收看視頻節目,也就是說今天我們的傳統電視觀眾總量正在迅速地縮減。
現在電視上播的品種,絕大多數在互聯網上都不會有影響。這時候,你不得不非常認真地想著改變傳播效果,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是不是觀眾感興趣的,每一分鐘的收視是不是在提供利益。這是最核心的改變。
這種改變不光是互聯網時代才有,現在互聯網上的語言傳播形式,實際上往前三十年就可以在王朔身上看到。他以他的精神方式、語言方式更好地在跟大眾溝通,走入大家的內心。而那種所謂傳統套話式的東西,在今天已無法走進大眾內心,走不進人心就完成不了傳播,你說了也是白說。
推薦一本英國的傳媒史請大家去看,它寫了圖書時代向報紙時代的過渡,過去那些書籍精英就大罵報紙,認為書在傳遞思想、論述事件的時候是完整的,報紙是碎片化的,是不負責任的,“一天一樁謀殺案”,怎麽聳人聽聞、怎麽有噱頭怎麽來。但報紙生存三四十年之後成主流了。這個時候電影出來了,圖書、報紙的擁躉又一塊指責電影不登大雅之堂,這是當時的主流評論。又過了三四十年,電影登堂入室了,後來電視、廣播出來了,所有人都罵,說這是下賤的媒體,沒有藝術只會弄些烏七八糟的東西。後來電視、廣播都也成正統了,於是,此前的所有媒體集體反過來沖著互聯網說,你真下賤!
但是大家一定知道,這是一個歷史教訓,因為歷史會重複,誰在今天說互聯網下賤,用不著三十年,三年之後你就是一個笑話。這就是大眾傳媒的歷史。
“大數據舒適區”里有不舒適的人,他們對現在的綜藝不滿足
老有人說80後,90後,代際畫像似乎各有特征。這是誤讀,實際上也阻礙了我們對互聯網傳播的認知。
我今天來之前,還在跟騰訊的同學討論,我們這期的導語要怎麽寫。很多人會提議用明星引領的噱頭方式,他們說大數據告訴我們,所有的人都會被這個東西引過去,你看這集電視劇,誰跟誰接吻了,這就是一個點,就能把人帶進去。我說,見字如面這個節目用這招可能沒用,因為觀眾收看動機不同。
大數據不過是我們剛剛開始使用的一個工具。現在網綜也好、網劇也好,都在同質化。因為有大數據告訴你怎麽做消費者最舒服。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從中辨認,那些在舒適區里感到不舒服的人有多少,現在這些人有什麽不滿。因為你沒別的品種供應,數據也就沒有更多導向。
比如說前兩年有很多人在網上吐槽,說怎麽那麽多觸底線的娛樂節目、那麽多感官類的娛樂節目,我們這個民族是要娛樂至死嗎?。在我看來,這是互聯網在內容寬度上提供的可能性。實際上也恰恰是這種寬度給節目品種、文化傳播帶來了真正的多樣性生態。之所以前幾年集中爆發,是因為以前太缺了,有一個代償表現期。當這個代償期過了,人類文化會自動地走回它的常態化狀態中。
書信往來,用不著挽回
有很多人會說到,《見字如面》是不是一個對傳統的、即將消逝的手寫書信的一種挽回。這事,誰也不可能挽回。盡管在我們節目播出之後,有好多人開始用筆給我寫信,我被大家慫恿,也用筆回了一封信,而且還是那種假毛筆——不會使真毛筆。別人就在旁邊拍照片,發到網上。這就是個表演而已。
手寫書信,並不天然具有什麽內容精致性、優越性,海量手寫書信中言不達意的有的是。我們今天各種數字書信非常繁榮,是前所未有的書信時代,如果你真有內容要表達,你的訓練足夠,文筆、品質一樣很高。對書寫書寫的傳統,惋惜只是情緒,改變是不可逆的。
在我看來,大家一起讀信和一起讀書是一回事。信作為一個特殊文體,有它不可替代的價值,這個價值絕大部分來自於書信當時寫的時候不是為了發表,於是就有可能在字里行間儲存更多真實的信息,包括生活細節、事件細節和人性細節。
有很多念了好多書的人出來走道還是東倒西歪,所以讀書不解決氣質問題。讀書最根本的利益是個體生命生存發展的需要。我們每個人面對下一秒未來,都具有無限的不確定性,誰能不斷持續地在這樣一種不確定性中妥善處理自己的行為,妥善把握自己的位置,那麽他的生命狀態可能就會有所提升。這種妥善處置需要經驗儲備,一個人自己直接的經驗永遠是有限的,於是他要借助他人的經驗。這是我們讀書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們讀信的根本目的。
他人的經驗里就包括了對歷史的記載,你了解相關知識以後,不是為了賣弄,而是你能夠知道,人類曾經經歷了什麽,因為歷史可能會不斷重複,於是你再看現在的世界,再看看今天的中國和美國、中國和韓國、我們和臺灣,你就可能想到這件事往下會怎麽發展。當然,更多的是我們身邊的具體事兒,人性沒有太大變化,於是你就可能會知道你老板在幹什麽,你該幹什麽。如果你沒這個能力,你沒法兒應對下一秒,你對周圍的人完全沒有感知能力,你都不知道旁邊的人是想黑你,你還樂呢,這肯定不行。
了解人和人之間的關系,社會關系,了解人性,了解他人,同時還要了解自己。這是我們讀書最根本的利益,而這個利益在《見字如面》里得到了非常漂亮和充分的呈現。不是因為我們做得好,是因為那些信實在太好了,太有價值了。
做《見字如面》實際上是一個回到常識的過程。
[本文作者海苔娛樂,授權i黑馬發布。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推薦關註訂閱號(iheima)]
見字如面
綜藝節目
互聯網
贊(...)
分享到:
舒適堡疑屈客健身 30年
1 :
GS(14)@2011-12-13 22:55: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887993
三名事主均在舒適堡尖沙嘴分店被職員以月費 188元及 199元優惠游說續約。梁女士及黃小姐簽約 15年, 34歲余先生則簽約 30年,三人已向消委會投訴。其中余先生在舒適堡健身多年,上月底打算退會,反被職員游說續約。「原本畀開 200幾蚊月費,佢話家只需 188蚊,仲話未來 360個月都係呢個優惠價,兩年後可以自由退會,所以咪答應續約」。
「簽約時摺埋張合約」
余先生指,簽約時職員着他在合約不同欄位簽名,卻未有說明費用及合約年期,簽約後職員指稍後將合約副本及賬單郵寄給他,他堅持下始獲即時發回,查看發現合約年期竟長達 360個月,即 30年,合共約 68,000元月費則以信用卡分 24個月攤還,每月還款約 2,818元。「邊有人會簽 30年健身合約?我即時要求退款,佢哋話我簽晒名冇得退」。
另一苦主梁女士的情況相若,她指:「簽約時佢摺埋張合約,燈光又暗,令我睇唔消楚合約年期同費用」,她原以為以月費 188元續約 24個月,總數只需 4,512元,豈料 24個月是指以 24期攤還 15年(即 180個月)的健身費用,約 33,816元,每月還款 1,409元。換言之今年 50歲的她要健身至 65歲。
舒適堡簽約 2年變 20年
1 :
GS(14)@2012-02-20 22:57:2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5647
李小姐去年 7月路經銅鑼灣利舞臺 Physical(舒適堡),被職員游說參加會籍,聲稱可分 15年期繳付約 3.7萬元,享用 15年服務,又可分 24期繳付 1,640元參加 12個月減肥療程。「佢哋 hold住我張身份證同信用卡,話幫我 check有咩優惠,實情唔簽唔畀返我」。
李小姐被數名職員圍攻三小時後簽約,離開才發現減肥療程是每期 1,640元,而非總金額;所有費用還款期僅一年,總金額達七萬多元。
另一受害人黃小姐(化名)去年中往健身時被推銷新月費優惠,同意簽訂兩年新合約,以為總費用只需 3,726元。最終發現 3,726元是每月供款,她往理論時更發現計劃原來長達 240個月,即 20年。黃以為所持底單寫的是「 24」,中心反駁其底單寫明「 240」,只是較模糊。
記者昨日致電舒適堡查詢,但未能聯絡上該中心。協助跟進的民主黨黃大仙區議員胡志偉呼籲政府將不良營商手法列刑事罪,更不應把「冷靜期」條款從條例草案中剔除。
2 :
GS(14)@2012-02-21 22:48:4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6088806
「好明顯覺得佢好呃,有咩理由長 30年?」馮先生稱,兒子最後被職員多取兩張信用咭過數,涉共約七萬元。馮先生表示,兒子剛於理大機械工程系畢業,但為人怕事,他當日得悉事件,即時到中心與職員對質,對方指其兒子已簽約,不肯轉名及退款,「佢哋叫我報警,但警察嚟到話唔受理」。他向消委會投訴,但消委會着他循法律途徑追討。
舒適堡回應指,馮先生簽合約前,職員已清楚解釋合約細節,他亦在每項內容簽名確認,是他選擇參加 360個月的計劃,因為月費只需 188元,符合他本人預算。舒適堡續稱,已於接獲馮父投訴後翌日,與他們解決有關合約問題,並已妥善處理退款,但馮父指他們沒退款。健身計劃合約的長短,是按客戶要求及需要而制定,年期較長的計劃,相對較優惠。
律師梁永鏗表示,投訴人若要追討已繳付費用,並非無機會,「例如事主當時有冇機會睇合約?精神狀況?就算上到法庭,法官都會考慮,有冇人會簽 30年嘅合約。」
舒適單車環台團 隨時上貨車休息
1 :
GS(14)@2016-05-24 10:19:00 【本報訊】台灣是港人熱門旅遊地。台灣觀光局今年首季錄得37.3萬港澳旅客人次訪台,按年升30.34%。當地商家扭盡六壬出招吸客,有酒店推「舒適版」單車環島遊,吸引體力一般但仍想一試的港人,每日只安排踏車2至4小時,而且若體力不支可隨時上貨車休息,車內有糖果、飲料、防曬劑等,7日6夜行程索價每位最低1.4萬元。台灣環島單車遊是旅客熱門選擇,惟由山丘至海岸線體力需求大,挑戰性高。
索價1.4萬
當地老爺酒店集團去年推出4團「老爺鐵騎」單車環島遊,因反應理想,今年加碼至8團,6團在夏季出發、2團在冬季起行,車程分別長225公里及190公里,零準備亦可參加,提供單車及每日只踏車2至4小時,沿途有小貨車「護送」,體力不支可上車休息,車內有糖果、飲料、防曬劑等,未有規限團友年齡,惟不建議10歲以下幼童參加。團費每位最平14,100元起,包來回機票食宿等,詳情可參閱
www.hotelroyal.com.tw 。康泰助理總經理(市場推廣及業務發展)樂紹基表示,除單車遊,港人台灣旅遊偏向深度遊,看每個地方的特色,例如花蓮主要看自然生態、傳統文化,而台灣當局今年也主打花蓮為旅遊城市,夏季亦將舉辦大型觀光活動,如7月的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8至9月的花蓮金針花季等。■記者袁楚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4971
舒適抽水變笠水admin被抬暗角去?
1 :
GS(14)@2017-02-18 00:48:33 剃刀品牌「舒適」在情人節七警案宣判所有被告襲擊罪成後,隨即在facebook專頁發帖,指「除了情人節,仲有一樣嘢值得慶祝」,更指「耐就係耐啲,我地有請小鳳姐」,並在文末加上「你哋無做錯不過要坐」,暗寸7警。帖文一出隨即吸逾數千人讚好,有網民讚勇敢,但有人批評公司抽水博話題,同日稍後舒適刪po,惹來網民批評。舒適周四凌晨出po正式跪低,承認當日「出現失誤」,「引起了一些網友對於當日突發新聞的聯想和關注。這並非我們的初衷,如果造成任何不安或困擾,我們表示誠懇抱歉」。情人節當日有網民對抽水po留言,稱「感到非常失望及噁心。因為你公司的頁面管理員,代表你公司品牌及以身份,以極不尊重和惡意的心態去嘲笑和羞辱其他人」,揚言有生之年不買舒適產品,之後已有人質疑「Admin係咪比人拉咗去暗角?」舒適在周四凌晨出的「抱歉」文,提到「我們一直都堅持創新精神,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包括了重視用戶的需求、聽取和採納他們的意見。我們堅信,只有積極接受建議,才能持續引領創新。在此,感謝你們對此事的關注和意見」。「抱歉」文章一早已吸逾500「嬲嬲」,下款是以公司名義而出,行文用字十分官式,不似以往Admin的輕鬆幽默,有網民估計當日po文的Admin已被炒,認為今次是高層「老屎忽」插手,網民力撐「admin你無錯!」一向出很多諷刺po的「唐生大地震」專頁亦有留言,指「你唔刪文道歉,班冇腰骨藍屍狗一樣會用你啲產品反而你刪文道歉,就變成有腰骨既香港人唔會支持你地。出原po果個關公唔X,諗到向藍屍跪低先係最X」。事件與去年法國化粧品牌Lancome引發的公關災難有點類似,當時Lancome24小時內兩度「引爆」公關災難,先與歌手何韻詩割席,之後又取消合作的音樂會,兩出聲明被網民瘋傳狂鬧,由本來獲力撐「有種」變被唾棄。網民留言:
Aaron Au:要求admin?文(或者已經炒咗 admin)個位高層,放心我一定幫你share呢篇文送reach俾你,因為你一個低X能自X大嘅決定,可以將#Schick係香港建立嘅品牌形象一鋪清袋,真係X到無朋友。你知唔X知你公司賣咩架?賣形象架,你sell客係sell緊用你產品好型呀,你唔X係以為啲伙記好似你咁對住大陸就X軟好X型呀?#Schick已完#關公教材。
Ray Lam:我今日先睇到呢單野,尋日出post果個admin無錯。不過我依家知道貴公司企邊一邊啦,你地食屎啦。我用緊貴公司的Hydro4剃鬚刀,差不多到期換,下次我會買返吉列。食蕉啦你地。張振東:admin你無錯@!!!
Sunny Chan:你個回應先係關公災難,你地呢次真係吉列,應該好舒適啦!
King Leung:而家兩邊不是人,決定跪低嗰個唔知食乜大嘅呢!
Ellen Lam:明明平時都玩開敢言,指名道姓抽水你都玩過,點解而家咁小事就跪低?咁以後仲出咩 post好?啲高層老屎忽係咪無X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17/19931495
衣櫃大變身?舒適小睡房發揮無限收納可能
1 :
GS(14)@2017-10-09 03:31:49 【特約報道】經過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到家裏,睡房大概就是一個能讓你安靜和休息的地方。所以一個舒服和整潔的睡房是相當重要。這個特別設計的睡房,沒有高身厚重的收納櫃,並以上下吊櫃將衣櫃的功能發揮出來,但又不失收納的功能。中間的位置擺放一些小擺設,讓它們滲在光線當中顯得更加生動。衣櫃更特別用了百葉簾作為設計,一方面可以豐富平面的造型,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透氣度,令衣服不會產生異味。
日式睡房以特別訂製的方式去處理,不但盡用空間,而且下方的收納空間完全滿足日常的收納,這也是全屋簡約的秘訣。睡床上的彈弓床褥經過精心挑選,擁有足夠嘅承托力,能夠平均分佈體重,可以保護脊骨之餘又睡得健康,讓人舒舒服服一覺睡到天亮。睡床的正上方天花,使用了日式空間經常使用的白色肌理漆造型,可以在睡前令眼睛放鬆,不會因為複雜的造型而影響睡眠質素。睡房中的天花射燈也是避開睡床的正上方而安裝的,達到照明的效果又不影響視覺享受。而特製的全身鏡能夠輕易摺合,鏡子的一面固定在牆身,另一面可以隨意調教角度方便整理儀容。設計單位檔案物業:西營盤珍珠閣實用面積:約400呎家庭人數:2人設計師:Andrew Lam設計及裝修:
am PLUS Designs Ltd網址:
https://goo.gl/5mg2i1 床褥贊助及資訊:雅蘭床褥網址:
https://goo.gl/vkZ2XA
以上下吊櫃將衣櫃的功能發揮出來。
下方的收納空間能儲藏大量物品。
彈弓床褥有足夠承托力,能夠保護脊骨﹑改善睡眠質素。
特製的全身鏡可以隨意調教角度方便整理儀容。
雅蘭研究彈弓床褥和床上用品超過50年,全新的煥能系列特別迎合香港人的睡眠習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9/20167244
舒適堡灣仔旗艦店 不敵加租下月退場
1 :
GS(14)@2017-11-29 09:24:58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673&issue=20171129
【明報專訊】近年健身中心的經營市况競爭激烈,早年不惜以高價搶租灣仔地標多層商舖的舒適堡(Physical),卻難敵高昂租金加幅,棄租灣仔告士打道88號多層的重要旗艦據點,並計劃於下月6月退場。舒適堡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現時計劃在灣仔同區另覓新店,目標是最快明年中開業。
廣告
上述舒適堡灣仔旗艦分店,位於告士打道88號地下至3樓,樓面約3萬方呎;由於位處港鐵灣仔站通往稅務大樓、會展中心、中環廣場等區內地標商廈的行人天橋旁,故途人能看到顧客在健身中心內的情况,因而成為最吸引目光之處。據記者現場所見,商舖已張貼通告,指因租約期滿,與業主緊密磋商後,仍未能就續租事宜達成共識,於12月6日起暫停營業。
樓面3萬呎 業主索租300萬
據知,業主新租約索價每月300萬元,較目前月租200萬元,大幅增加五成;由於舒適堡方面認為加幅過高,故決定棄租該舖,並已積極於區內物色商舖,首選擇多層商舖,務求再次成為區內焦點健身中心,而新店最快於6至8個月後(即明年中)始能開業,故舒適堡贈送6個月免費健身卡給會員。
資料顯示,舒適堡於2012年10月起承租告士打道88號多層商舖,月租200萬元,以總面積約3萬方呎計,呎租約67元。舒適堡在承租前,該商舖由其對手、現已結業的California Fitness承租,當時租金115萬元,舒適堡以高逾七成搶租,反映該行業競爭的激烈。
名醫靳嘉仁9000萬購荃灣廠廈單位
此外,投資者積極於市場上買賣,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荃灣青山公路603號江南工業大廈13樓B室,於本月中以9000萬售出,該單位面積為26,679方呎,折合呎價僅3373元。
上述物業新買家為知名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KUN KA YAN);據了解,原業主今年1月以6300萬元購入單位,持貨10個極速獲利2700萬元,物業升值43%。
另盛匯商舖基金管理行政總裁李根興表示,由盛匯持有的九龍城賈炳達道67號B1至B3號舖,以公司股權轉讓形式730萬售出;商舖現時租予兌換店及回收店,月租約1.54萬元,新買家可享2.5厘租金回報;盛匯於去年底以560萬元購入上述商舖持貨約1年,帳面獲利170萬元,物業期內升值3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