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價格顯露持穩跡象,一些大型國際船運公司暗示,萎靡了兩年多的國際煤炭市場似乎已經度過了最為糟糕的時期。
《華爾街日報》援引礦業高管消息稱,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國際大買家需求似乎正在改善,一系列的礦山關閉應該能夠通過抑制供應而最終令市場重啟動能。
澳大利亞Whitehaven Coal Ltd.首席執行長Paul Flynn說,最近幾個月,他越來越看好煤炭市場前景。盡管過去一段時間環境十分艱難,但現在他看到了供應過剩出現改善跡象,這是個好消息。他還表示,未來一年公司有望恢複盈利。Whitehaven Coal向日本、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出口煤炭。
這種樂觀看法與之前截然不同,就在幾個月前,煤礦企業還就市場供應持續過剩發出了警告。不過,他們沒有預計市場將大幅反彈,並預計複蘇過程將是漸進的。
兩年來,受需求疲軟、產能嚴重過剩拖累,國際煤炭業遭遇重創,價格徘徊在五年最低點,部分礦山被迫關閉。煉鋼原料之一煉焦煤的價格接近七年來的最低水平。
國際能源署表示,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品,也是電力供應的最大來源之一,約占全球的40%。
《華爾街日報》還援引分析師們預計稱,印度的電煤進口增加將推動煤炭價格走高,因為今年印度的季風雨不像往年那樣強烈,導致水力發電量減少。
煤礦企業減產可能推動冶金用煤反彈。Whitehaven估計,單單是過去幾個月里,煤炭產量就減少了約2000萬噸。
花旗(Citi)分析師Ivan Szpakowski預計,中國的工業活動將在年底前升溫,這將拉動煤炭需求。此外,為達到環保目標,中國和其他一些煤炭進口國也在尋求改用優質煤。分析師們稱,相比之下,擁有低質煤儲備或生產成本高的煤礦企業將繼續面臨挑戰,並且不得不進一步減產。
目前,季節性因素也將成為推動煤炭價格上漲的重要動力,因為冬季通常是煤炭需求增加的季節。中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冬季利用煤炭取暖。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及,就中國國內來說,特大型煤炭供應企業中國神華、伊泰等企業相繼發布限產計劃。盡管最終效果難以預料,但該舉措將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供應嚴重過剩的情況。
《華爾街日報》還援引Paul Flynn消息稱,另一個震動市場的消息是,印度最高法院8月份裁定,1993年之後發放的煤礦執照均為非法,這增添了煤炭供應前景的不確定性,或成為煤炭價格上漲的催化劑。即便國內煤礦均處於運作狀態,印度仍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煤炭,因為國內的電力需求不斷上升。
然而,全球動力煤發貨量最大的生產商嘉能可預計,從2015年開始動力煤需求增速將再次超過供應增速,進而推高價格。嘉能可首席財務長Steven Kalmin今年8月曾表示,近期動力煤價格似乎已觸底、企穩、且略有回升。
中國政府面臨兩難選擇:要麽加大刺激,要麽達不成增長目標。(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六數據顯示,中國工業產出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新低,在房地產持續降溫的背景下,這讓中國經濟雪上加霜。
8月經濟數據集體下滑,且跌幅之大不容忽視:進口連續第二個月萎縮,發電量今年來首次負增長,城鎮固定投資創2001年以來最低增速,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13.4%,社會融資規模從一年前的1.58萬億降至9574億元,PPI已經連續30個月處於負值,CPI自去年11月起就沒有超過2.5%。
自中國政府2008年推出刺激經濟的“四萬億”投資計劃以來,中國經濟從未像這樣多個指標示警,跌回金融危機深重時水平。中國經濟正面臨嚴重的下行風險,彭博對中國GDP的增長預期已經跌至6.3%,明顯低於官方7.5%的目標。
據彭博,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喬虹表示:“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警鐘,提醒中國政府需要推出更多政策。中國政府正全力達成經濟增長目標,如果他們從現在開始推出更多寬松刺激,這個目標也不是一定做不到。但風險在於,他們可能會低估所需寬松的規模。”
高盛經濟學家宋宇表示:“數據非常清晰地表明,經濟形勢正在嚴重惡化,政府需要防止其進一步惡化。政府的底線是,他們需要維持一定程度的增長,以便推動改革。”
宋宇稱,進一步降息或降準的可能性正在大幅上升,不過最有可能的仍然是定向降息或降準,而不是全國範圍內的寬松。
李克強總理上周表態稱,政府不應該依靠貨幣刺激來促進經濟增長,但如今他似乎沒有別的辦法。財政收入溫和增長讓財政刺激的力度受到限制。8月政府財政支出同比僅增1.6%,較7月的11.7%大幅下滑。
在上周的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表示政府不會被經濟數據的短期波動所左右,將繼續推進長期的結構化改革。只要就業、收入和環保形勢在改善,經濟增長略高於或低於7.5%都是可以接受的。
宋宇稱,李克強政府可能會下調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值7%。喬虹也表示,7%至7.5%的區間都是可能的。
澳新銀行分析師Daiwa's La表示:“中國不再需要8%或9%的增長速度。如果你剔除掉腐敗、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等因素,中國的GDP增長可能在5%左右。”
在歐盟分裂潮沖擊下,歐洲剛剛度過了一個糟糕的周末。
英國
首先是英國。執政的保守黨當中出現了第二個下議院議員倒戈,投奔聯合王國獨立黨(UK Independence Party, UKIP)。
僅僅在議員Mark Reckless倒戈之前一個月,同樣作為國會議員的Doug Carswell宣布脫離保守黨,轉投UKIP。
英國將於明年春季舉行新一屆議會選舉,而保守黨最大的壓力正是來自於UKIP迅速擴大的政治影響力。
聯合王國獨立黨(UK Independence Party, UKIP)成立於1993年。該黨高舉不列顛民族主義,反對超主權的政治聯盟,其最早、最著名的主張是“聯合王國退出歐盟”。
近年來,該黨迅速崛起,甚至在2014年5月22日的歐洲議會選舉中一鳴驚人,一躍成為聯合王國在歐洲議會的第一大黨!
法國
法國政局也蠢蠢欲動。9月28日,以人民運動聯盟為首的右翼反對黨獲得的議席達到188席,時隔三年後再度成為參議院多數派。其中,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翼政黨民族陣線黨(National Front)首次在參議院中贏得兩個席位。Marine Le Pen將此稱為“歷史性的勝利”。
法國參議院為議會上院,雖然不具有立法的決定權,但對國民議會(下院)以及政府施政具有監督和審議作用。另外,參議院議長還擁有在總統不能行使職權時代行總統職權的重任,為共和國第二號人物。
而當前,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的5年任期行將過半。右翼政黨陣營迅速擴大,不斷動搖著奧朗德的民眾支持度——僅為13%,創下其執政時的歷史最低點。下一屆總統大選將於2017年舉行。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介紹,民族陣線黨成立於1972年,以反猶太人、反移民、支持血統主義、呼籲恢複死刑著稱。
西班牙
西班牙部分地區也正忙於鬧獨立。華爾街見聞周日提及,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主席Artur Mas簽署一項法令,決定加泰羅尼亞公投將於11月9日舉行。此時,距離里程碑式的蘇格蘭獨立公投結束還不到兩個月。
西班牙副首相Soraya Saenz當日表示,加泰羅尼亞的獨立公投是違憲的,西班牙政府將不會允許公投舉行。(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歐洲經濟始終沒有足夠強勁的複蘇動力,在明天的歐洲央行議息會議之前,不妨通過下面幾張圖表來綜覽一下歐洲經濟的現狀。
此前公布的歐元區通脹數據繼續走低,或致使歐洲央行推出進一步的刺激措施。本周四,歐洲央行將宣布10月政策決議,此前市場預計其會在政策會議上宣布將在10月開始在未來兩年多購買資產支持證券(ABS)的規模為4000-5000億歐元,而不太可能會在宣布任何關於廣泛的量化寬松政策(QE)的聲明。
先看一下歐洲的GDP水平,金融危機以來,除了德國和法國之外,歐盟其它國家的經濟水平還沒有實現完全複蘇:
銀行私人貸款方面也基本類似,金融危機以來,德國該指標基本保持平穩,零星的幾個國家如意大利、法國、葡萄牙等實現了短暫的增長之後紛紛開始回落或出現回落跡象:
除德國之外,歐洲各國的私人債務都處於較高水平,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均有增長放緩或回落跡象:
公共債務水平之高就更不用說了,歐債危機的影響仍然沒有退去:
面對這樣疲弱的經濟,歐洲的生產力明顯不足,這一點也可以從歐洲人口的逐步減少看出來:
成功的投資者成功常有相同之處。糟糕的投資者也常犯類似的錯誤。美國紐約Ritholtz財富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 Management)CEO Josh Brown, 每天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建議。他在自己的博客中總結出糟糕投資者的15宗罪。投資者想戰勝市場,要先戰勝這些錯誤。
1.過於沈迷於股票每天的漲跌。
2. 不斷把自己和各種指標比較。
3. 特別關心別人投資的股票。一旦別人有所失誤,就大加批評。
4. 難以容忍其他投資者的不同觀點。投資想法不同時,就惡語相向。
5.試圖解釋市場每一個偶然波動。
6.不斷收集新數據支持自己的某個投資觀點。對不能支持自己觀點的數據,置之不理。
7. 給其他投資者的失誤做記錄。
8. 總是吹噓自己賺錢的投資。
9. 不計算總的投資表現。只計算自己投資的股票上漲概率。忽視交易、稅收等成本。
10.當其它投資策略似乎行之有效時,就不再堅持短時間表現一般的投資策略。
11.將投資結果不佳歸咎於“天災”。比如央行貨幣政策亂來,政客不懂經濟學。
12. 過於執著自己的投資觀點,致死不改。
13. 投資策略和組合過於受宗教、政治、社會的影響。
14. 不好好做功課,聽信“所謂”專家的小道消息。分不清電視節目和真正投資觀點間的差別。
15. 忘記了一只股票或者基金並不知道投資者是誰、曾經在多少錢買過。為了“複仇”而投資某支股票。
Josh Brown認為,以上15條,投資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過,如果你碰到有人符合其中好幾條,那麽他一定是個糟糕的投資者。
日本大選即將在12月14日到來,市場圍繞日元貶值的幅度和速率爭論頗多。對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不會再采取民主黨執政時期的強勢日元政策。雖然弱勢日元存在一些弊端,但是日元升值問題更大。
在11月強勁的美國非農數據公布之後,日元周一跌至121.83,為7年來新低。在安倍執掌的兩年時間內,安倍經濟學所主導的貨幣寬松已經導致日元貶值超過30%。
弱勢日元對於日本跨國企業而言是利好消息。日本汽車公司4-9月利潤達到歷史高點,而強勁的企業利潤也幫助日本股市節節走高,日經在上周刷新7年新高。
而對於中小企業和個人消費者而言,弱勢日元顯然不是一個好消息。最新公布的日本第二及第三季度GDP均陷入衰退境地。
在野黨民主黨總書記Yukio Edano上周日在接受電視采訪時表示,“安倍對小企業和個人家庭毫不關心。弱勢日元所帶來的風險不能再被忽視了。”
根據Tokyo Shoko Research調查顯示,今年1-10月8309破產案例中,有238例是受到日元走低直接影響。不過10月僅800例破產的數量為過去24年來該月最佳表現。
而周日在被問及是否願意回到民主黨執政時期的強勢日元之時,安倍晉三明確表示不。2009-2012年間,日元(對美元)一度升至75水平。
安倍稱,“強勢日元導致日本在出口方面完全失去競爭力,導致大量跨國企業被迫裁員。雖然弱勢日元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日元升值會帶來更多的問題。豐田汽車正在考慮開發化氫汽車,如果民主黨在位,豐田肯定會把廠建立在國外。對於自民黨來說,我們更為關心就業。”
自民黨總書記Sadakazu Tanigaki同時表示,自民黨將繼續支持日本央行的寬松措施,現在退出貨幣寬松為時過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年最令人吃驚的事,大概要數中國股市以近53%的漲幅成為全球最佳投資。同時,讓我們也來看看那些失意者。英國知名理財雜誌《MoneyWeek》盤點了2014年12大最差投資。比特幣高居榜首,原油、銅、盧布、阿根廷比索悉數入圍。
1、比特幣
曾風光一時的比特幣成為2014年最大的輸家,1比特幣從一月的高點1000美元暴跌了超過52%。
2、原油
國際原油自今年六月以來步入斷崖式下跌,歐佩克、美國、俄羅斯三大產油區大打價格戰,布倫特原油年度下跌45%。
3、英國公司Quindell
英國IT外包公司Quindell因為一份做空報告,多名高官涉及問題股權交易而股價大跌,從682便士暴跌至34便士。
4、俄羅斯盧布
受西方制裁和油價暴跌影響,盧布兌美元從33開始下挫,一度暴跌至80。在俄羅斯央行的奮力幹預下,盧布勉強回到50水平。
5、樂購公司(Tesco)
2014年Tesco的股價幾乎腰斬,原因除了有其他超市的激烈競爭,本身的會計醜聞也是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
6、希臘股市
希臘股市今年跌至了近17個月新低,這主要是受到該國國內政治動蕩和人們對於其退出歐盟擔憂的影響。
7、銅
基礎金屬的價格去年遭遇暴跌,銅顯然是最糟糕的,全年下挫超過15%。
8、阿根廷比索
受違約風暴影響,阿根廷比索在禿鷲基金的窮追猛打下貶值了20%。由於貨幣的持續貶值,阿根廷經濟正面臨2001和2002年第一次違約以來的最壞局面。
9、Twitter
投資者對於公司現金流的擔憂和Facebook的強力競爭,讓Twitter的股價年內重挫了42%。
10、玩具巨頭美泰(Mattel)
2014年,以生產芭比娃娃而著名的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泰在被迪斯尼拋棄之後,股價大跌了36%。迪斯尼最終選擇了孩之寶。
11、俄羅斯企業債
受歐盟和美國制裁影響,俄羅斯大量美元外流,該國企業債收益率也隨之水漲船高。
12、化妝品公司雅芳
由於管理不當、銷售不暢和訴訟不斷,這家美容化妝品公司巨頭的股票價格從去年年初的17.5美元一路跌至9.5美元附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2014年最令人吃驚的事,大概要數中國股市以近53%的漲幅成為全球最佳投資。同時,讓我們也來看看那些失意者。英國知名理財雜誌《MoneyWeek》盤點了2014年12大最差投資。比特幣高居榜首,原油、銅、盧布、阿根廷比索悉數入圍。
1、比特幣
曾風光一時的比特幣成為2014年最大的輸家,1比特幣從一月的高點1000美元暴跌了超過52%。
2、原油
國際原油自今年六月以來步入斷崖式下跌,歐佩克、美國、俄羅斯三大產油區大打價格戰,布倫特原油年度下跌45%。
3、英國公司Quindell
英國IT外包公司Quindell因為一份做空報告,多名高官涉及問題股權交易而股價大跌,從682便士暴跌至34便士。
4、俄羅斯盧布
受西方制裁和油價暴跌影響,盧布兌美元從33開始下挫,一度暴跌至80。在俄羅斯央行[微博]的奮力幹預下,盧布勉強回到50水平。
5、樂購公司(Tesco)
2014年Tesco的股價幾乎腰斬,原因除了有其他超市的激烈競爭,本身的會計醜聞也是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
6、希臘股市
希臘股市今年跌至了近17個月新低,這主要是受到該國國內政治動蕩和人們對於其退出歐盟擔憂的影響。
7、銅
基礎金屬的價格去年遭遇暴跌,銅顯然是最糟糕的,全年下挫超過15%。
8、阿根廷比索
受違約風暴影響,阿根廷比索在禿鷲基金的窮追猛打下貶值了20%。由於貨幣的持續貶值,阿根廷經濟正面臨2001和2002年第一次違約以來的最壞局面。
9、Twitter
投資者對於公司現金流的擔憂和Facebook的強力競爭,讓Twitter的股價年內重挫了42%。
10、玩具巨頭美泰(Mattel)
2014年,以生產芭比娃娃而著名的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泰在被迪斯尼拋棄之後,股價大跌了36%。迪斯尼最終選擇了孩之寶。
11、俄羅斯企業債
受歐盟和美國制裁影響,俄羅斯大量美元外流,該國企業債收益率也隨之水漲船高。
12、化妝品公司雅芳
由於管理不當、銷售不暢和訴訟不斷,這家美容化妝品公司巨頭的股票價格從去年年初的17.5美元一路跌至9.5美元附近。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150103/213821216278.shtml
被一手創辦的公司趕下台,又被找回來當執行長,這不是已故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而是推特(Twitter)日前任命的正式執行長多西(Jack Dorsey)。多西二○○六年創辦推特,兩年後被趕下台,後來又被推特找來救亡圖存,正應驗「商場無永遠敵友」之諺。 今年三十九歲的多西,幼時隨父母在美國各城市遷徙,每搬到一個新城市,多西就去買該城地圖,探路直到夜晚方歸。母親認為這是他自我防衛機制:多西自幼口吃,曾以藥物治療但不見效。後來他自願參加演講比賽,強迫自己做口舌之爭,終於能正常說話。 多西幼時把許多想法寫在筆記本裡。有次他整理房間見到筆記本內容,於是興起創立推特的念頭。一開始多西把它定位為新聞,不過這個「寫訊息和朋友分享」的概念,被譏為中看不中用。後來Google和微軟慧眼識英雄,讓推特賺到第一桶金——二千五百萬美元。 雖然推特成功,但在同事眼中,多西卻是糟糕的管理者,他被描繪成大權獨攬又聽不進逆耳忠言,推特一百四十個字的限制,據說就是出於他之手。同時多西常在外參加派對也惹惱同事,最後被趕下台。 多西後來創立線上支付平台「方塊」(Square),大受市場歡迎,星巴克(Starbucks) 在三年前就投資二千五百萬美元,主席舒茲(Howard Schultz)也成為其董事會成員。此外多西也模仿賈伯斯,言談中不是引用甘地就是披頭四名言,推特董事會今年六月請他回鍋任臨時執行長,日前正式上 任。 身為工作狂的多西,在推特工作八小時,然後走到隔壁街的「方塊」辦公室再工作八小時。但推特狀況大不如前,最近半年股價近乎腰斬(五十一美元至二十六美元)。多西能否像他模仿的賈伯斯一樣,讓自己一手創立、又把自己趕下台的公司再現第二春?這將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