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老狐貍覺得勢色不對下增持現金,最高水平逾55%,隨者大市下跌,幸好亦令小弟損失大幅減少,從而有力量係昨天重新建倉,買入了廣船 (317.HK)和哈爾濱電氣(1133.HK)去配合中既政策慢牛市,今日亦買番一D之前我好有信心的股份,遇巖個市反彈中,叫做正方作賽,感覺良好。
今早老狐貍如常地工作時,突然我的Whatsapp和微信都狂炸我,原來市場人仕都係度討論緊新科狀元的出現,大家係度大揼其心口,更有人講要回家睇下有無剩低一兩萬股現貨係個倉度沽漏左,咩狀元咁巴閉呀?登登登,就係恩達集團(1480.HK)。
睇個圖可以話係無乜特別,只係3日前開始有郁動,但點都估唔佢由2014年12月以每股$1.23上市,短短半年唔夠可以炒到今日最高位的$102蚊,無錯,係$102蚊,即係82.9倍,如果你招股時有一萬幾千係個倉度或者係床下底,你已經變成一個有百萬資產的有產階級了。
其實老狐貍一直都好鍾意紀錄呢D歷史時刻,有幸地老狐貍都CAP呢個圖喎,就同大家分享一下。
事發時係11:21 分,當老狐貍收到第一個Whatsapp時,應該係約10:30,個時係$60蚊,短短一個鐘頭,老狐貍可以話係用竊聽風雲2,阿祖同同叔玩貨源歸邊的情況黎比,但情況更勁,沿途就係呢間行不停掃,有2,000掃2,000,後來更似阿聖雲叔話齋:「死咯,你睇,連d盲毛都入黎搶咯!」咁就掃到$102蚊,寫到呢一刻,股價已回番去$60蚊(11:46am),不過查就查硬架啦,如果唔係有乜勁人入股的話,就升得高,跌得痛楚咯。
世事就係咁,有狀元就有榜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榜眼飛尚無煙煤(1738.HK)又再觸動市場眼球,由11:05am的約$16蚊,一口氣炒到最高的$51蚊,有幸地老狐貍又再cap到呢一刻喎,分享下先。
係呢兩隻之後,其實又再開始禾雀亂飛了,包括集成傘業,寶姿等都飛升。
好,不如又黎睇一睇狀元同榜眼有無乜共通點。
行業?
無關係喎!
大股東?
無關係喎!
大股東持倉?
恩達集團: 大股東持有75%
飛尚無煙煤: 大股東持有52.44%
股份分佈?
恩達集團: 頭5 大劵商連同現貨:
飛達無煙煤: 頭5 大劵商連同現貨: 98.45%
好似乾係其中一個共通點喎,咪住先,我講過好多次乾只係一個較大的誘因去炒高,同炒的速度會快好多,但唔係代表一定乾就升,「你老豆有鬚,但有鬚唔係一定你老豆一樣」,否則老狐貍講過好多隻乾股啦,隻隻都95%以上,又唔見佢飛左上天?而當日隻華富都唔係好乾者,又會升幾倍?
感覺上,呢個浪已經升到一D無受政策影響的中細價股,亦開始惠及一D本地莊家,相信黎緊必定愈演愈烈,幸好老狐貍呢兩日都買番唔少貨,否則升市無份跌市就中會死得好慘的,但我相信我D股近架啦….(強烈主觀意願中)。
此文章只屬分享,不涉及遊說或投資建議,投資涉及風險,請量力而為,小弟亦沒持有上述之股份。
如大家有興趣,歡迎大家加老狐貍的FANPAGE交流下啦
https://www.facebook.com/oldfoxfanclub
老狐貍
10月11日消息,美國蘋果公司的智能手表是當前市場上較成功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不少政府官員也拋棄了傳統手表轉而佩戴蘋果手表。但是據新華社報道,由於擔心被黑客利用,英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都決定內閣會議上禁止佩戴蘋果智能手表。
此前在戴維·卡梅倫擔任英國首相期間,英國多位內閣官員都被當地媒體發現佩戴蘋果智能手表。英國《每日電訊報》日前報道說,現任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上臺後,由於擔心黑客利用這類設備進行竊聽,已禁止官員在參加內閣會議期間佩戴蘋果手表。
報道還指出,出於類似原因,英國此前就已禁止官員攜帶智能手機參加內閣會議。
另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由於擔心被外國黑客侵入,澳大利亞政府也決定內閣會議上禁止佩戴包括蘋果手表在內的智能手表。此前,澳大利亞已禁止攜帶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參加內閣會議。
澳大利亞總理網絡安全特別顧問阿拉斯泰爾·麥吉本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在從眼鏡到跑鞋都可以連接網絡,這就意味著需要更加註意網絡安全。
周六,特朗普發推文指責前任總統奧巴馬曾在去年大選期間在特朗普大廈安裝竊聽器,並稱這是“麥卡錫主義”,嘲諷奧巴馬不斷在秀下限。雖然特朗普在推特上對奧巴馬狂轟濫炸,但他並沒有提供實質的證據來支持他的指控。目前奧巴馬未作出回應。
特朗普連發四推文,第一條便是特朗普的驚呼:太可怕了!才發現奧巴馬在特朗普大廈一直對我進行監控,而且他還一無所獲。這是真正的“麥卡錫主義”!
第二條推文,特朗普反唇相譏:在位總統在大選前對候選人進行監聽合法嗎?法院早已證明其非法性,這是在秀下限啊!
第三推:我猜想奧巴馬早在10月就已經開始竊聽我的手機了,這是任何一位好律師都不願錯過的大案件。
最後,特朗普再次首尾呼應,強調到:奧巴馬竟在神聖的大選期間竊聽我的手機,這下限得有多低啊,簡直就是“水門事件”的重演,令人反感的家夥。
雖然特朗普迅速發推文表達其不滿,但他並沒有公布任何實質證據來支持他的控訴。隨後奧巴馬發言人表示,特朗普對奧巴馬的竊聽指控並非屬實。
白宮周日要求國會著手調查奧巴馬政府是否涉嫌在2016年大選期間濫用調查職權,並將此作為國會調查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工作的一部分。
事情緣起於上周六特朗普突然在“手無證據”的情況下炮轟奧巴馬監聽其紐約特朗普大廈總部的通話。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周日在聲明中表示,政府官員將不再對此事發表評論,直到國會完成相關調查,雖然可能會作出要求特朗普對涉俄相關指控作出說明。“有關報告顯示在大選前的一些調查行為具有潛在政治驅動意味”。
心存不滿,政府官員屢遭“通敵指控”
特朗普政府從一開始構建就面臨著來自於民主黨的重重壓力,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曾因與俄羅斯密切關系險些未通過參議院任命。上任24天的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因被曝出與俄羅斯有接觸,並泄露美對俄政策方向而引咎辭職。本周司法部長塞申斯(Jeff Sessions)也被曝光隱瞞與俄大使見面的舊事。美國當地報道稱,特朗普競選期間,塞申斯曾與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基斯利亞克(Sergei Kislyak)兩次交談,而塞申斯此前在參議院司法部長確認聽證會上曾明確表示自己未與俄方有過接觸。
在上周完成了首次成功的國會演講後,特朗普開始著手反擊計劃。他首先表達了對塞申斯的支持。“塞申斯是個誠信的人,沒有做錯任何事情”。
隨後特朗普炮轟民主黨“輸不起”,不敢面對現實,並拿出了一張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Charles Schumer)與普京的合影,揚言應該對舒默與俄羅斯的關系展開調查,此後連眾議院少數黨領袖佩洛西(Nancy Pelosi)也被卷入漩渦。
余氣未消,特朗普炮轟奧巴馬監聽是“水門事件2.0”
周六,特朗普一口氣連發數篇推文宣告“奧巴馬監聽”這一驚人發現。“剛聽說奧巴馬政府在競選結束前監聽特朗普大廈通話,還沒有證據,這是麥肯錫主義”。“在任總統大選前監聽競選人合法嗎,太LOW了”“我想肯定有律師對奧巴馬去年10月,就在大選前監聽我電話這個案子感興趣”“這簡直就是尼克松/水門事件,奧巴馬糟透了”。
根據美國1978年通過的《外國情報監聽法》,聯邦法院只有獲得明確證據證實目標對象是“外國勢力代理人”方能采取監聽措施。此前小布什曾因911事件後以反恐需要為名繞開相關程序,授權情報部門對美國國內被懷疑和恐怖分子有關系的人從事監聽活動而面臨政治危機。
對此奧巴馬的發言人劉易斯(Kevin Lewis)周六在聲明中反駁了特朗普的指控,表示奧巴馬政府的原則是沒有官員介入由司法部主導的獨立調查,除此之外都是假的。奧巴馬卸任後離職的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James Clapper)周日表示,從來沒有對總統候選人的監聽行為,無論是針對競選還是針對個人。前政府發言人厄內斯特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采訪時也表示,奧巴馬從未向FBI發出過要求展開調查的命令。不過這些言辭估計特朗普是聽不進去的,因為對調查俄羅斯介入大選事件結果存在異議,他與情報機構的關系從未好轉過,即使在他宣誓就職後第一時間拜訪了情報部門,雙方依然有些“若即若離”。
有意思的是,連特朗普黨內總統候選人競爭對手,佛羅里達州參議院盧比奧對此也有點“摸不著頭腦”。他在接受國家廣播公司NBC采訪時表示,自己也搞不清是什麽讓特朗普說出這種話,沒有任何依據,也沒有從任何人那里聽說過這件事。
水門事件與麥卡錫主義
1972年6月17日,以美國共和黨尼克松競選班子的首席安全問題顧問麥科德為首的5人闖入位於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辦公室,在安裝竊聽器並偷拍有關文件時被捕。尼克松隨即否認政府參與其中,並順利贏得了此後的總統大選。此後數份匿名信改變了事件走向,對手民主黨占優勢的國會決定成立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展開調查,被拉出來“背鍋”(幕後策劃)的白宮法律顧問迪安主動交代情況,隨後尼克松下令安裝竊聽系統被曝出,其動用行政權力幹擾調查,要求罷免調查委員會檢察官引起司法部高層“巨震”等行為引起全美民眾不滿。美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公布彈劾相關證據後,1974年8月8日尼克松致信時任國務卿基辛格宣布次日辭職,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辭職的總統。
麥卡錫主義作為專有名詞,是政治迫害的近義詞。上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以參議員麥卡錫為典型代表的美國國內反共、極右勢力惡意誹謗、肆意迫害疑似共產黨和民主進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見的人,涉及美國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領域的各個層面,影響至今仍然可見。
就在親信不斷陷入“通俄門”時,特朗普在周六清晨6點半就早早起床利用社交媒體推特投出了一枚“重彈”。
奧巴馬是“壞人或者變態”
特朗普大清早就在推特上發文說:“太可怕了,剛才發現奧巴馬在去年大選我即將勝利之際,對‘特朗普大廈’里我的電話進行了竊聽。什麽都沒發現。這是麥卡錫主義。”隨後他又推文稱“現任總統對總統候選人進行電話竊聽,這合法嗎?已經被法院否決。真是下賤到新低點。”
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資深民主黨參議員本・卡爾丁說,如果奧巴馬政府確實監聽了川普大樓,這需要“外國情報監控法”法庭的批準。“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需要‘外國情報監控法’法庭的原因,行政部門不能自行其事。他們必須得到一個法庭的準許,然後才能做這種事情。”
“奧巴馬有多低下才會在神聖的選舉期間竊聽我的電話。這是尼克松的“水門事件”,是壞人或者變態。”特朗普在推特上接著炮轟奧巴馬。
到目前為止特朗普並沒有給出關於他指控奧巴馬或相關政府工作人員的具體證據,但這毫無疑問是自特朗普上任以來,他對奧巴馬做出的最嚴重甚至涉及個人品行的政治攻擊。星期五,白宮戰略顧問史蒂夫・班農此前曾任執行主席的右翼網站布賴特巴特新聞網站刊登了一條消息,報道稱保守派廣播節目主持人馬克・列文指控奧巴馬采取了一些“警察國家”的手段,進行了一場 “悄悄的政變”。
這並不是特朗普第一次給奧巴馬差評。之前他就說過“我認為他也許是美國歷史上最差的總統。我認為他是個災難。他軟弱,沒有效率。”當然,之前針對奧巴馬的指責都是政策分歧,遠沒有上升到指責對方公然違反法律的地步。
多次評價前總統們
美國的政治傳統是不管政治上如何對立,個人之間有什麽仇恨,都要保持一定的政治風度。至少不會出現政客之間相互人身攻擊。美國第二任總統亞當斯(John Adams)在連任失敗之後拒絕出席第三任總統傑弗森(Thomas Jefferson)的就職典禮就被作為沒有政治風度的案例反複引用至今。
當然在政治圈外人特朗普眼里,沒有什麽傳統可以免於被打破。
特朗普曾說過,在過去4位前總統中比爾·克林頓是最好的。可是就連這個“最好的”也難逃特朗普的毒舌:“坦率地說,如果他沒有遇見莫妮卡,沒有遇見寶拉,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半調子美女們,他將會好很多。”不知道克林頓聽到特朗普這樣列舉曾經與他有緋聞的女子並對這些女子的容貌進行調侃的時候,是否還有被評價為最好總統的喜悅。
即便是同為共和黨的前總統小布什也難逃特朗普的揭短。“我想告訴你, 他在撒謊。 他說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但是事實就是沒有。他早就知道沒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特朗普是指小布什以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攻入伊拉克絞死薩達姆,但是從來沒有在伊拉克發現這樣的武器。
別說還健在的前總統們,歷史上的前美國總統們也會躺槍。
“傑弗遜(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克遜(Andrew Jackson,美國第七任總統)和林肯(Abraham Lincoln,美國第16任總統)以及很多我們偉大的總統都曾與媒體作戰,多次指出媒體在撒謊。當媒體對我們的人民撒謊的時候,我絕對不會讓他們就這麽算了。”以推崇新聞自由而被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建造塑像紀念的傑弗遜要是知道美國的現任總統用他來攻擊媒體,不知會作何感想。
最近,特朗普的政治生涯因“通俄門”事件而被蒙上可能被彈劾的陰影。說到彈劾,人們不禁會聯想到“水門事件”的尼克松。那麽特朗普又是怎麽評價尼克松的呢?
“尼克松失敗了,我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因為他的個性。你知道嗎?這只是他那個個性,非常苛刻、非常排他,換句話說,人們不能進來,人們不喜歡他。”特朗普在去年4月時這樣評價 。
——華爾街日報——
【特朗普計劃下周簽署升級版移民政令】美國國土安全部(DHS)表示,總統特朗普計劃最快將於下周一簽署新的移民旅遊政令以限制部分中東及非洲國家公民進入美國,同時DHS亦警告此項計劃可能會隨時生變。特朗普本應在上周三就簽署新的移民政令,但由於在國會發表的演講大獲成功,特朗普不得不將新政令推遲,因特朗普內閣希望新政令能夠獨領風騷。
——Reuters——
【英國外長將於下周與俄外長展開高層會談】英國外交部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將於下周前往莫斯科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舉行高層會談,主題將聚焦在敘利亞及烏克蘭問題上。約翰遜在過去對俄羅斯外交政策一直不滿,尤其反對俄對敘利亞及烏克蘭實施的武裝介入 。據英國外交部公布的聲明,總理特蕾莎-梅明確指示了對俄的政策是“在警惕中改善關系”。
——Bloomberg——
【雪鐵龍擬收購通用汽車旗下歐寶品牌】據知情人士透露,法國雪鐵龍集團與通用汽車達成協議,雪鐵龍將收購通用汽車旗下的歐寶汽車業務,官方公告最快將於下周發出。通用汽車在歐洲業務已連續16年虧損,同時歐寶汽車長期虧損,累計拖欠員工退休金已達100億美元。但對於雪鐵龍來說,收購歐寶不僅能每年增加近500萬輛的銷量,而且讓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張。
——CNN——
【特朗普指責奧巴馬大選期間私自實行竊聽】周六,特朗普發推文指責前任總統奧巴馬曾在去年大選期間在特朗普大廈安裝竊聽器,並稱這是“麥卡錫主義”,嘲諷奧巴馬不斷在秀下限。雖然特朗普在推特上對奧巴馬狂轟濫炸,但他並沒有提供實質的證據來支持他的指控。隨後奧巴馬發言人表示,特朗普對奧巴馬的竊聽指控並非屬實。
——BBC——
【勒龐因虛設職位醜聞被法院傳召】就在被歐洲議會剝奪了檢察豁免權一天後,法國極右翼總統候選人勒龐再被指控濫用歐盟基金而收到了法院的傳召令。但勒龐律師表示,在法國總統競選結束之前,勒龐將不會與地方法官見面。
——英國金融時報——
【英國以退歐費用為籌碼,要求歐盟提供後續貿易機會】英國金融事務委員會周六表示,若在英國退歐後沒有與進一步的合作貿易,那麽英國將拒絕支付任何退歐費用,該委員會成員表示,退歐後沒有與歐盟後續的合作貿易將會削弱英國未來的貿易能力,更何況歐盟開出的“退歐賬單”高達520億英鎊。
白宮“竊聽風雲”進一步發酵,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又一次站在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對立面。
據美國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FBI於當地時間4日要求美國司法部駁斥特朗普對前總統奧巴馬的竊聽指控,因為這樣的竊聽是違法的,總統不能要求僅針對美國公民的電話進行竊聽。
特朗普4日在社交網站“推特”上發文,指控奧巴馬在去年美國大選末期下令竊聽他的電話。當日,奧巴馬通過發言人否認了此事。第二日,美國前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亦稱,美國情報機構從未對特朗普及其競選團隊進行過竊聽。
特朗普的助手們於5日要求國會調查奧巴馬是否在2016年的大選期間濫用調查職權。
“那些關於2016年大選前夕可能存在具政治動機的調查相關報道讓人非常不安。”白宮新聞秘書斯潘塞在聲明中稱:“唐納德•特朗普總統要求國會情報委員會行使監督權,確定行政部門調查權是否在2016年被濫用,並將此作為對俄羅斯關聯活動調查的一部分。”
“在這種監督開始前,白宮和總統都不會就此進一步發表評論。”斯潘塞沒有就特朗普對國會的要求提供更多的細節。
截至記者發稿時,美國司法部尚未對特朗普4日發表的“推特”有任何回應。FBI也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
——CNBC——
【特朗普政府要求徹查奧巴馬“竊聽門”】白宮上周日要求國會著手調查奧巴馬政府是否涉嫌在2016年大選期間濫用調查職權,並將此作為國會調查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工作的一部分。事情緣起於上周六特朗普突然在“手無證據”的情況下炮轟奧巴馬監聽其紐約特朗普大廈總部的通話。白宮發言人斯派塞上周日在聲明中表示,政府官員將不再對此事發表評論,直到國會完成相關調查。“有關報告顯示在大選前的一些調查行為具有潛在政治驅動意味”。
——金融時報——
【中國超越歐元區成為世界最大銀行系統】根據英國《金融時報》估算,雖然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以市場匯率計算在2011年已經超越了歐元區,其銀行系統資產總額在2016年底才正式超越歐元區成為世界第一,這也反映了中國在掛鉤金融系統與GDP間“金融深化”的延伸。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為了抵禦沖擊采取的財政及貨幣刺激擴大了銀行的信貸規模,從而快速增加了銀行系統的“體積”,這也讓經濟開始依賴銀行業,信貸風險有所上升。2016年底,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為33萬億美元,超越歐元區的31萬億美元,美國和日本分別以16萬億美元和7萬億美元緊隨其後。世界前五大銀行中國占據4個。
——BBC——
【德土關系驟緊 埃爾多安炮轟德國行徑像“納粹”】上周日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炮轟德國多個地方當局取消當地土耳其僑民集會活動資格,使兩國近期的緊張關系有所升級。埃爾多安表示,原本以為德國左翼(納粹)已經消失很久了,看來都錯了。目前在德國居住著140萬土耳其人,而這些集會是埃爾多安為了獲取更多支持,已獲得4月公投總統制取代議會制的通過。如果公投通過,埃爾多安將獲得預算決策權,部長和法官任免權及解散議會的權利。雖然德國當局以場地等理由拒絕了活動申請,事實上這可能與上周六一名德土雙重國籍記者在土耳其被拘留有關,《世界報》記者德尼茲·於傑爾被指是德國間諜和非法庫爾德反叛組織庫爾德工人黨的“代表”。
——華爾街日報——
【德銀計劃募資80億歐元,醞釀重大重組計劃】德意誌銀行上周日發表公告稱,計劃向現有股東通過發行新股(認購權)籌集約80億歐元(85億美元)的資金,並在未來兩年內出售部分旗下資產管理業務及非核心資產(作價約20億歐元)。德銀在聲明中表示,因尚未出現合適的報價,將繼續保有旗下零售機構Postbank;將重組投行和交易部門,這些部門將與其交易銀行集團合並,並將服務重心集中在企業客戶,而不是像養老金和對沖基金這樣的機構上,集團目標到2018年將總成本減少到220億歐元。德銀CEO John Cryan表示,集團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邁出了積極的一步,新的改革措施將幫助德銀重回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Reuters——
【法國中右翼總統候選人菲永拒絕退選】法國中右翼總統候選人菲永上周日在參加完自己的支持者舉行的集會後表示,將不會退出法國總統選舉,自己在雇傭妻子作為議會助手一事上犯了錯誤,但這並不能成為他退選的理由。深陷“空餉門”的菲永近期遭到多位盟友的“背叛”,法國共和黨內官員透露,共和黨計劃推舉一位新的人選接替菲永參選,並表示會找到合適的方法讓菲永“體面的”退出。此前法國中右翼獨立民主聯盟(UDI)也曾表示菲永應退選。巴黎當地時間周日下午,菲永的支持者聚集在巴黎中心城區舉行遊行支持菲永,此次遊行的規模也被視為對菲永目前民望的一次重要考驗。
【民調:朱佩頂替菲永可進入大選決戰】根據 Kantar Sofres-Onepoint上周日發布的采自3/2-3/4的民調結果顯示,受醜聞困擾的總統候選人菲永將無緣法國大選第二輪,此前在共和黨黨內選舉被擊敗的前總理阿蘭朱佩更有機會進入決戰。如果朱佩頂替參選,他將以24.5%的支持率進入第二輪,落後於極右翼國民陣線領袖勒龐的27%,此前大熱門馬克龍可能以20%的支持率無緣最後決戰,菲永目前的支持率僅17%,已完全喪失競爭力。目前朱佩已經表態隨時待命。
——Bloomberg——
【特朗普行情送禮 日本政府養老基金盈利創新高】受益於“特朗普行情”推升美股及全球股市,全球最大養老基金——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GPIF)在2016年第四季度獲得10.5萬億日元(約合920億美元)的賬面收益,收益率7.98%,創下了單季度回報率的最高紀錄。其中,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投資日本當地股票獲得15.2%的收益率,從外國股票投資組合中獲得16.5%的收益率,並從外國債券投資組合中獲得8.8%的收益率,但其在日本本地的債券投資組合中虧損了1.1%。2014年日本決定減少對債券的投資,並把股票投資比例提高一倍至接近50%,去年英國脫歐事件一度令其巨虧520億美元。
【前美國情報總監否認曾監聽特朗普】前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James Clapper)上周日在出席NBC新聞節目時否認情報機構曾在去年大選期間監聽了特朗普大廈的通信,並表示情報機構不會在大選期間監聽任何一個候選人或其競選團隊的通信。美國總統特朗普4日在社交媒體上聲稱,前總統奧巴馬曾在去年大選期間對他進行“竊聽”。奧巴馬當天通過發言人對此予以否認。上周日,白宮發言人斯派塞呼籲國會調查竊聽一事,但並未提供證據來支持這些指控。
在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的1個月前,特朗普在參加賓夕法尼亞州一個競選活動時,對支持者們大聲宣布:“我愛維基解密!”
那時,特朗普熱愛一切能夠讓他的競選對手希拉里·克林頓有麻煩的人和事,哪怕相關信息是通過入侵或者泄漏的方式獲得的。
但在當選總統後,當特朗普的內閣和政府部門被維基解密進行黑客攻擊時,他對維基解密也“由愛變恨”:特朗普和他的內閣成員們都對黑客入侵的行為表示憤怒,並威脅要找出入侵和泄密背後的元兇,並將他們繩之以法。特朗普內閣還要求國會成員加入有關黑客入侵的調查。
有政治和網絡安全分析人士稱,本周二維基解密公布了8700多份據稱是美國中情局(CIA)大規模應用的黑客程序檔案後,美國的情報機構、盟友以及特朗普本人都感到了嚴重的安全威脅。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如果他們能夠入侵CIA,他們就能入侵任何人。”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表示。
白宮新聞秘書斯派塞在周二的例行新聞簡報開始時,並未對維基解密的行為做出直接的評論,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他表示“問題的進展還未得到完全的評估”。但隨後不久,斯派塞就對維基解密的行為進行了譴責,批評他們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我們看到這種泄密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發生,圍繞內閣,圍繞政府部門,這威脅了我們的國家安全。”斯派塞說。
特朗普立場微妙
去年7月,維基解密公布了數千封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郵件,也讓希拉里的競選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當被指責維基解密的背後藏著俄羅斯,目的在於幫助自己當選時,特朗普帶著開玩笑的口吻表示:“誰都不知道到底誰是黑客,還有可能是一個400多斤的胖子,住在他母親的地下室里穿著內褲抽著煙進行入侵電腦的行為。”
去年10月,希拉里競選主席波德斯塔(John Podesta)的電子郵件遭到入侵並被維基解密公開後,波德斯塔表示,黑客入侵他的電子郵件是FBI調查俄羅斯網絡襲擊美國的一部分,波德斯塔還說,特朗普可能“事先知道這次黑客入侵行為”。
特朗普當然對此予以否認。但在今年1月的記者會上,特朗普首次承認,俄羅斯可能同這次的網絡攻擊有關,“俄羅斯可能也想侵入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系統,但是因為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的網絡安全系統非常堅固”而沒有成功。
希拉里競選時期的新聞主管帕米瑞(Jennifer Palmieri)表示,特朗普強烈譴責目前在白宮內部的各種泄密行為,同他在競選期間大力贊揚維基解密的泄密行為形成了“可笑的反差”。
“在黑客和網絡入侵上,他在競選期間總是一再玩火。”帕米瑞表示,“如果你把泄密和對入侵的調查卷入到政治風波里,你就是在玩火。”
CIA黑入手機和電視?
周二公布的這些文件被維基解密稱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CIA機密文件泄露事件”。根據這些文件,CIA開發了惡意軟件,專門用於攻擊蘋果和安卓手機、智能電視、Microsoft系統、Mac電腦等,通過規避電子安全裝置的技術進行暗中監視,作為它在全球秘密進行的入侵計劃的一部分。
那麽,這次維基解密的爆料可信度有多高?雖然CIA對此拒絕評論,但獨立的網路安全專家和前情報專家表示,該文件引述了CIA入侵計劃所用的代碼,因此看起來是“可信的”。
網絡安全專家稱,維基解密的爆料細節應該是最新發現的進展,但情報機構其實一直都在不斷試圖運用科技產品的技術漏洞來進行監聽等諜報活動。
其中,維基解密文件探討了CIA入侵Iphone的方式,包括美國情報單位花錢買下蘋果IOS安全漏洞的清單,從而取得出入這些裝置的渠道。
“外包”式監聽?
還有網絡安全問題專家稱,“美國人是否是CIA要監聽的目標”將是這次維基解密事件會引發的重要討論,不論從政治還是法律的角度。如果CIA開發了這些工具,並把它們發放給美國其他情報機構的話,那麽這是否主要用於進行美國國內的監聽?
根據英國《衛報》的報道,這些文件中有一份是同入侵三星手機有關的,還有的文件被稱為同在德國的美國外交機構工作的黑客有關。網絡情報安全界有一個共同的擔憂是,有的時候為了繞過美國憲法對監聽的限制,美國情報機構會通過外國盟友進行“外包”式的監聽行為,之後同外國盟友分享它們在美國國土之外獲得的美國國內情報信息。
這也意味著維基解密此次的爆料,也將讓“CIA是否按美國憲法辦事”再次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