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倒數2047藝發局突腰斬稱違協議 創作者斥抹黑
1 :
GS(14)@2016-05-24 10:17:48■黃宇軒(左)及林志輝對作品被移除感匪夷所思。互聯網
【本報訊】雨傘運動時曾創作「佔中打氣機」的本港藝術家黃宇軒和林志輝,以《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六十秒的朋友》(下稱「六十秒」),通過藝術發展局審查,作品在環球貿易廣場(ICC)外牆播放。藝發局前晚深夜發聲明,指藝術家無通知局方就將作品原名及概念改為《倒數機(2016)》,倒數2047年7月1日「大限」;聲明指藝術家違反協議,作品會腰斬。兩名藝術家昨指從未更改作品名字及概念,參展作品內容策展人完全知悉。記者:譚靜雯
藝發局主辦的「第五屆大型公共媒體藝術展:感頻共振」,本月18日至下月22日舉行,邀請7名國際及本地藝術家,在全港各區展出互動媒體藝術作品。本港藝術家黃宇軒和林志輝以「六十秒」名稱入選,作品上周二晚起開始在ICC播放。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上周訪港,兩名藝術家曾向傳媒及公眾解釋作品內容,指短片全長約9分半鐘,最後一分鐘影像,是2047年7月1日倒數秒數。
■《倒數機》上周在ICC為2047年7月1日倒數,顯示尚餘9億多秒。
■被藝發局腰斬的《倒數機》昨晚沒在ICC展出。何頴賢攝
黃秋生質疑兩作者抽水
事隔6日藝發局前晚深夜由電影及媒體藝術組主席鮑藹倫及展覽策展人Caroline Ha Thuc發出聯合聲明,指展覽開始後兩名藝術家未有知會藝發局及策展人,自行向傳媒宣佈更改作品名稱及概念,又指作品不屬展覽項目。聲明更指二人行為違反當初與策展人及局方之間的協議,並危及業界於公共空間展示藝術品的可能性,該作品不再屬今次展覽項目之一,昨晚ICC也無再展出作品,展覽主頁也刪去藝術家及作品介紹。兩名藝術家昨晚發聲明,指策展人從今年2月起一直知悉作品中最後一分鐘影像,是2047年7月1日距今倒數的秒數。聲明又指至上月3日,他們跟策展人確認最後版本的作品名稱和概念後,就未曾改動過,更於上月底交出最後版本的9分半鐘錄像後,亦無法改動內容。前晚ICC最後一次播放作品時,大廈外牆上作品的名字確為「六十秒」。聲明又指《倒數機》作品與「六十秒」有關係,前者極其量是對後者詮釋的新創作,卻被指是改變名字和概念,實是匪夷所思。聲明反駁,他們從來沒有向任何人提出將「六十秒」的名字和概念改動,「自行改動作品名字和概念是藝發局的聲明」,要求局方收回不實聲明。對於藝發局以鮑藹倫及策展人發出聯合聲明,黃昨凌晨在facebook回應,認為聲明內容與鮑藹倫及策展人無關,更認為讓他們受苦,暗示有高層指示,「有種制度,有些權貴和高層(真.腦細),關公知道,真正的對象是他們」。藝術文化評論員曲飛稱,藝術家聲明解釋了《倒數機》只是「六十秒」延伸作品,認為不應被抽起。但藝發局戲劇藝術組別主席黃秋生批評,兩名藝術家違反道德標準,以政治打壓為名,卻有抽水之嫌,又指若要挑戰政府底線,不需弄虛作假,現時甚至有行騙之嫌,「我想請問全香港女士,我可唔可以公眾露械,再話畀你聽呢嗰係行為藝術,得唔得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4/19625128
金發局8建議推動綠色金融
1 :
GS(14)@2016-05-25 05:06:32【明報專訊】環境保護一直是全球各國的重要議題,惟本港在推動綠色金融方面遠落後於其他主要市場。金發局昨日發表《發展香港成為區域綠色金融中心》報告,並作出了8項推動本港綠色金融發展的建議,其中包括建議聯交所考慮改變上市程序,以讓更多綠色初創企業來港上市。
有市場人士認為,「保障投資者」是本港市場的底線,當局可考慮其他形式來支持綠色初創企業。
市場人士﹕「保障投資者」是底線
金發局拓新業務小組成員范華達警告,香港在綠色金融方面已經嚴重落後於其他主要市場,必須急起直追,金發局亦就此提出了8項建議(見表)。
當中,金發局指,內地有不少因響應國策而成立的綠色初創企業,惟因各種限制而未能來港上市;故建議聯交所考慮改變上市程序,讓更多內地綠色初創企業來港上市,令香港成為綠色金融中心。
不過,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認為,「保障投資者」是本港市場的底線,絕不可將主板或創業板的上市要求降低,另建一個「綠色板」相對合理,惟在綠色金融發展較為成熟的地區,亦沒有專門設立一個「綠色板」,反映需求並不顯著。故此,他建議政府可從另外一些方法吸引或幫助綠色初創企業在港掛牌,例如寬免上市年費等。
而身兼港交所(0388)董事會成員的范華達則指,稍後會就報告與港交所商討。
建議政府發行「綠色債券」
此外,報告亦建議政府及公營機構管控的機構,帶頭發行基準「綠色債券」,以取代銀行貸款作為基建項目的融資工具;及設立「綠色金融標籤」計劃,推動本港債券市場的發展之餘,亦能提高市場對本港綠色金融的信心,從而吸引更多投資者及債券發行機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5/news/ec_ecb1.htm
金發局反對改革陳家強身份矛盾
1 :
GS(14)@2016-09-29 08:01:14【本報訊】上市架構諮詢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年初財政預算案提出,惹來市場人士激烈反彈本已算出乎意料,由市場人士組成的政府智囊金發局,竟然高調反對建議,同時力挺改革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為金發局的當然成員,令爭議角力更撲朔迷離。
陳:清楚金發局立場
曾俊華、陳家強昨日一同出席上市儀式,曾並無回應金發局反對改革,陳則表示自己「當然清楚」金發局立場,亦知道該局已遞交回應,金發局成員包括不少業界人士,提出業界關心議題,歡迎提出討論,相信證監會、交易所會在諮詢期內繼續聽取意見。金發局取態耐人尋味,除體現於陳家強外,亦可見於其政策研究小組成員、現任港交所(388)董事李君豪,正是反對改革陣營領軍人物,加上金發局主席史美倫是行政會議成員,令市場懷疑政府是否內鬨。金發局認為,改革建議不能做到改善審批效率、維持香港競爭力目標,加設三個委員會只會架床叠屋,更提出7點反建議,包括上市委員會加入兩名證監會成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9/19785220
旅發局:上月訪港旅客跌9%
1 :
GS(14)@2016-09-29 08:02:35【本報訊】7月份訪港旅客止跌回升,惟升勢未能持續。旅發局最新數據顯示,上月訪港旅客錄得508.6萬人次,按年跌9.4%,當中內地旅客佔403.7萬人,按年仍跌11.4%。單計今年首八個月,訪港旅客合共有3,729.6萬人次,按年減少6.45%;內地旅客則錄得2,838.32萬人次,按年減少9.15%。單計短途地區,未計及內地,整體按年跌1.7%;來自日本、南韓、印尼及菲律賓的旅客均錄得升幅,當中來自南韓旅客升幅最大,按年升18.8%。不過,來自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及台灣的旅客則錄得跌幅,當中以新加坡旅客按年跌16.7%。長途地區方面,整體則按年微升0.7%;當中來自法國的旅客升幅最大,錄得1.8萬人次,按年升10.1%。另外,上月過夜旅客亦同樣錄得6.5%跌幅,錄得249.4萬人次,內地旅客則有181.1萬人,按年跌9.3%。不過,來自短途及長途地區的訪港旅客,則分別按年錄得3.3%及1.7%的升幅。旅發局發言人表示,因8月有颱風襲港,令數百班來往香港的航班需要取消,加上今年8月較去年同期少一個周末,以及奧運效應令部份旅客選擇留家觀賽,令訪港旅客外遊機會減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29/19785128
中華文化總會握8%吹雞票包括疑似殭屍組織 勢左右藝發局選情
1 :
GS(14)@2016-11-24 07:30:28【本報訊】新一屆藝發局選舉下周日及周一投票,《蘋果》翻查選民名單,發現中華文化總會在藝發局也透過屬會包攬449票,包括懷疑無運作的「殭屍組織」。總會會長愛國商人高敬德,早前於民建聯籌款晚宴以1,880萬元高價投得中聯辦張曉明書法。選舉代理公司辯稱,已根據藝團的活動證明等資料核實其資格。記者:張文鈴
藝發局上屆因應部份選民「被登記」引發種票疑雲,今屆需選民親自交表,總共5,864人登記,當中3,610人透過367個登記藝團成為選民,其餘以個人藝術工作者身份登記。總登記人數較上屆大跌三成,透過藝團登記的人數更暴跌五成二。不過,由特首梁振英任創會會長、高敬德任會長的中華文化總會及其60個屬會合共仍然有449名登記選民,佔整體7.7%選票,比率與上屆相同。中華文化總會屬會名單因早前參與反佔中及譴責旺角騷亂聯署而曝光,多個屬會本身也是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團體選民,《蘋果》今年中已發現部份藝團疑似無運作,卻在今屆藝發局登記藝團名單上出現。其中,國際書法教育家協會和香港書譜學會均以元朗八鄉橫台山散村同一村屋登記,當時應門長者向《蘋果》自稱業主,指有關團體已無運作,當中香港書譜學會副會長婁耀敏同是另一登記藝團香港硬筆書藝會的副會長。翻查網上資料,多個在藝發局名單的中華文化總會屬會除了表態反佔中,幾乎全無舉辦任何藝術活動的紀錄,包括繽紛歌藝團、飛揚弦樂團、香港新時代管弦樂團、香港郁達夫研究會及盈暉製作公司等。
四藝團共用一地址
中華文化總會的中環中遠大廈37樓會址,與屬下中國文化香港愛心藝術中心、香港演藝文化交流促進會及香港文化總會共用,即四個藝發局登記藝團共用一地址。記者上周五到訪上址,水牌只標示中華文化總會,並無其餘3團體。總會職員稱需預約才可聯絡負責人,但拒絕透露查詢電話,又稱不清楚其餘團體之事宜。藝發局選舉活動代理英思宇(香港)辯稱,該公司及民政事務局根據藝團提交的資料及活動證明,如規章、年報、會員通訊、海報、場刊等以核實資格,而團體所提供的地址主要用作通訊。參選藝發局音樂範疇的周博賢指出,登記制度容許藝團職員及活躍會員成為選民,本來可擴闊選民基礎,然而選民名冊透明度低,候選人無法追查個別選民是透過哪個藝團登記,或變相縱容建制派安插「吹雞票」。上屆藝發局選舉有2,884人投票,投票率僅約34%,已是歷屆最高。周博賢估計中華文化總會包攬的449人足以影響選舉結果,「今屆每個選民可以投六票(選出六個範疇代表),如果呢449人係吹雞票,都佔相當比重」。音樂範疇另一候選人為費明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4/19843774
藝發局選戰 一連兩日投票 傳建制聯線 周博賢:好驚
1 :
GS(14)@2016-11-29 00:04:01【本報訊】藝發局選舉由昨日起一連兩日進行投票,今屆以音樂和戲劇範疇的選情最為激烈,截至昨晚10時票站關閉,首日共有1,122人投票。音樂範疇候選人周博賢憂慮選情,坦言好驚,呼籲選民出來投票;對手費明儀則對選情有信心,但否認她與其他親建制候選人聯合拉票傳聞。記者:張文鈴
■藝發局元老費明儀(左)與黃秋生(中)被指聯成暗線拉票,兩人均否認。張柏基攝
今屆登記為選民有5,864人,比上屆選民人數8,512人,大幅減少2,648人。昨日是首日投票,早上時段有62人投票,較上屆相同時段164人投票少,截至昨晚10時票站關閉,首日共有1,122人投票。周博賢表示,昨早選民投票人數比上屆同時段低,「唔知乜原因,係咪同選民人數少咗有關,還是藝術文化人士習慣晏起身」。對於有傳聞指對手費明儀、黃秋生及數名親建制候選人聯成暗線,他稱對自己選情感到「真係好驚」,甚至擔心會拖累與他組成「跨界連結」的其他範疇候選人,坦言唯有盡力,呼籲更多有心求變的選民出來投票。周博賢對手、藝發局元老費明儀則對選情有信心,「見到好多朋友都嚟(投票),大家對呢件事嘅投入同認真,我覺得非常開心」。她又否認與其他候選人聯合拉票,「完全冇,我今日第一次見佢(黃秋生),平時都冇聯絡」。
楊雪盈:未收候選人傳單
戲劇範疇候選人李俊亮稱,昨早8時已到投票會場,感謝有選民一早來投票。對於昨早選民投票人數比上屆同時段低,他估計與天氣冷有關。對手黃秋生則對選情難以估計,「冇乜緊要啦,最緊要大家支持藝術同嚟關注藝發會(局)選舉」;他亦否認與其他親建制候選人聯合拉票。另外,周博賢早前向本報透露,選舉活動代理向候選人提供選民聯絡資料光碟,只載有2,196名選民的聯絡資料,僅佔總選民人數的三成七,質疑部份選民或在不知情下被歸類為「不願接收候選人資料」,慘變「隱形」選民。香港文化監察主席楊雪盈指,早前發信要求局方解釋,局方於上周五回覆,但對其回覆感氣憤。她直斥,局方未有解釋多個問題,包括為何逾兩個月仍未向逾千名選民聯絡是否同意收取候選人資訊、公關公司向選民發放那些候選人的資料等,又指她本人至今沒收到任何藝術範疇候選人的宣傳單張。她稱,未來會繼續跟進事件,冀民政局盡快交代有關問題和檢討整個選舉制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28/19847790
金發局倡「債券通」
1 :
GS(14)@2016-11-30 07:57:49【明報專訊】金發局昨日發表《有關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債券通」的建議》報告,建議中港兩地建立類似滬港通的機制,讓兩地投資者可相互參與對方的場內及場外債券市場。金發局內地機遇小組成員、匯豐亞太區顧問梁兆基透露,此前已諮詢業界,業界普遍表示技術及成本效益上可行。
建議沿用滬港通機制
金發局建議,債券通將沿用滬港通機制的模式,容許兩地投資者,投資相互的場內債券市場;透過在指定銀行開立特別戶口,投資相互的場外債券市場;並限制資金需「原路折返」,債券亦不可轉倉至「債券通」以外的戶口等。金發局認為,推出「債券通」可拓寬跨境零售投資者的投資選擇,進一步開放內地資本市場,以及增加本港債市的流動性。
梁兆基稱,相信機制推出初期,散戶的參與度不會太高,因需要時間熟習機制,同時亦相信兩地監管機構均會制定若干措施及限制,以讓機制有序發展,如設置個人投資額度、初期只限二手市場等,再根據情况逐步開放。
業界:技術及成本效益上可行
對於有人擔心「債券通」會否為銀行帶來龐大代價,以及「認識你的客戶(KYC)」又如何進行時,梁兆基透露金發局在發表報告前,曾經諮詢業界人士的意見,業界均表示在技術及成本效益層面上,均具可行性,他相信銀行會根據情况作出相應的商業決定;至於KYC方面,雖然相關工作將由當地銀行負責,但境外銀行仍可參閱KYC的結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13&issue=20161130
藝發局選戰 ABC八人組全勝學者:對選委會選舉有啟示作用
1 :
GS(14)@2016-11-30 08:01:59■ABC八人組其中七名成員與同當選的盧偉力合照。王子俊攝
【本報訊】新一屆藝發局選舉結果昨凌晨出爐,多名開明改革派當選,其中音樂界周博賢挑戰成功,以1,596票擊敗藝發局廿年元老費明儀。多名勝選者事前都明言反對梁振英連任特首。有學者認為,選舉結果將對下月選委會選舉結果有啟示作用;亦有評論員預料,建制派候選人會提高警覺,估計會增加非建制候選人闖關難度。記者:張文鈴 梁佩珊一連兩日的藝發局選舉投票,前晚10時結束。歷時約5小時點票,於昨凌晨3時許誕生改選6個藝術範疇結果,包括梅卓燕(舞蹈)、鍾小梅(藝術行政)、李俊亮(戲劇)、周博賢(音樂)、陳錦成(視覺藝術)、陳偉儀(陳慧)(文學藝術);連同早前4名自動當選,包括盧偉力(藝術評論)、梁崇任(藝術教育)、司徒旭(龍貫天)(戲曲)、鮑藹倫(電影藝術);這10位將成新一屆藝發局成員,其中8人分別來自「跨界連結」和「藝術3+1」,均屬開明改革派,被視為ABC(Anyone but CY)八人組。
■藝發局元老費明儀(左)上前祝賀周博賢(右)當選。
費明儀落敗 大讚周博賢
周博賢勝選後表示,最初擔心參選會連累與他組成「跨界連結」的候選人,但在首輪點票得知隊友勝出逐放下心頭大石,但又擔心自己選情,笑言「如果佢哋得晒我唔得,就會好孤單」。他續指,對手為元老級前輩,二人選情勢均力敵,對今次勝出感意外。周認為致勝原因在於聯票效應和早前競選立法會表現,反映選民求變心態,冀他們為藝發局帶來新局面。費明儀則自認已盡最大努力,得失非最重要,最重要是業界如何有更好發展。她指周博賢是一個熱愛音樂、有才華和謙虛的年輕人,相信他有好的計劃和策略,能在藝發局發揮理想,又大讚周是其接班人,相信「佢會做落去,而且做得更好」,稱有年輕一輩接棒是好事。她寄語周,音樂只是藝術一個範疇,做任何一個藝術範疇代表「都要睇全景,宏觀嘅一個計劃先得」。她續說,藝發局只是她眾多工作之一,未來會繼續合唱團、教學和研究工作,又指「有其他工作嚟唔切做㖭」。
「對建制派響起警號」
藝發局選舉多名表明反梁連任的候選人當選,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認為,選舉結果可見反梁連任成為不少人投票的考慮因素,「現時唔少人都打Anyone but CY嘅旗號,梁振英不得民心對中央係一大警號,周博賢贏咗,正反映梁振英係社會上一個問題,下月選委會選舉都會有ABC嘅候選人贏」。他相信藝發局選舉結果多少會對選委會選舉有啟示作用。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今次選舉有多名被指親政府的候選人落選,反映文藝界對現時政治狀況及梁特的不滿。他指藝發局與下月選委會選舉的選民基礎雖然不完全一樣,但為反梁特的選委會選民打下一支強心針,「今次選舉結果有啟示作用,係對建制派同梁營響起警號」。藝術文化評論員曲飛則指,今次選舉多名非建制候選人勝出,料建制派將轉戰選委會,「起碼建制派警覺性會提高,甚至係不容有失」,估計非建制候選人闖關難度會增加。不過,他不認為選委會選舉與藝發局選舉會出現相同結果,「始終兩個選舉係唔同選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30/19850204
藝發局27席 特首委任17人
1 :
GS(14)@2016-11-30 08:02:00【本報訊】藝發局於1995年成立,是港藝術發展的法定機構,功能包括審批資助、策劃及倡議政策及策劃活動等,無薪的委員手握未來3年3.6億元的項目撥款審批權。藝發局大會為局內最高決策層,由27名委員組成,但大部份委員由特首委任,只有10名代表經藝術界投票選出,每屆委員任期3年。新一屆代表中至少8人屬開明改革派,藝術文化評論員曲飛估計,即使大部份開明民選委員入局,對未來藝發局實質改變不大,但有助增加局方正面形象和擴大選民光譜,如接受演藝學院學生登記選民。
建制成員比例多
他解釋政府領導架構下,一直處於建制成員比例多於非建制成員,27名委員當中17人由政府直接委任,「你話10對17係咪冇得傾呢?我覺得唔係,視乎題目同焦點」。他又稱藝發局多年來的資助模式,甚至被稱作派錢機構,因運作已久,所以「睇唔到有乜空間改變,因為派嘅錢冇多到」,相反行政方面或有助推動簡化資助申請程序。■記者張文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30/19850215
金發局建議推債券通
1 :
GS(14)@2016-11-30 23:52:33【本報訊】金融發展局昨日發表報告,倡議中港兩地開設「債券通」,目標是允許內地及香港零售投資者,相互直接投資對方的債券市場,而建議開放的內地債券包括央行票據、企業債、地方債等。報告指出,現時合資格境外投資者(QFII)對內地債市均不太活躍,截至2014年底僅一成投資內地債券市場,此外,37隻經基金互認安排的南下基金,僅三分一資金投資內地債市,只有4隻屬淨債券基金。金發局認為,若果拓展「債券通」,有助拓展兩地零售投資者的選擇,亦有助進一步開放內地資本市場,同時增加本港債市流動性,而建議經已提交中港兩地相關部門,又引述銀行界亦認為建議可行。被問到債券通會否導致內地資金外流,金發局內地機遇小組成員梁兆基認為,資金流出機會並不高,當局並可實施個人投資額度額制,而債券亦不能轉倉,資金亦要原路往返。他補充,若果內地當局擔心資金外流,或在技術方面未能實現兩地同步互通,建議可以率先試行單向投資。至於內地債風險是否相對較高,梁兆基認為,相信股票風險較債券風險為高,「如果大家適應到滬股通,點解適應唔到債券通呢?」被問到內地早前出現債券違約事件,他說:「全世界債券市場都有風險,內地有違約,海外都有。」他建議,內地當局豁免境外投資者的財政及投資經驗限制,而判斷客戶風險、認識你的客戶程序則由本港銀行執行。他亦相信本地投資者金融知識豐富,足夠應對。金發局提議的債券通機制當中,透過兩種型式進行,對於交易所內(場內)交易的債券,採納「滬港通」機制形式進行交易;交易所外(場外)則透過指定銀行債券通戶口進行。被問到場外交易未有交易所搭橋鋪路,由銀行自行開通債券通橋樑,基建成本會否太高?梁兆基相信銀行會「計數」去判斷是否有利可圖,但相信系統成本並不昂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30/1984996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