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隱瞞股價敏感消息 左丁山


2010-04-14  AD





 

上市公司洪良國 際(Hontex 00946)涉嫌造假帳一事,好得人驚,震動會計界,好影響香港嘅國際金融中心聲譽。洪良呢間公司,寂寂無名,由台資擁有,經營紡織布料生意,去年十二月 四日招股,每股定價二元一角五仙,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市,收市價係一元九角七仙,集資九億九千七百萬元,在三月三十日就俾證監會指示停牌,停牌前收報二元六 仙。三個月交易期間,股價最高係二元六角三仙,最低係一元八角三仙。

四月八日,廉政公署宣佈落案起訴一名畢馬威會計師行高級經理梁思哲,三 十二歲,指梁於二月二十二日與另外一名人士向畢馬威另一名僱員提供十萬元作為擬備供洪良上市帳目嘅報酬。證監會指洪良招股書嚴重誇大了公司的財政狀況。

據 講,畢馬威負責新股上市嘅有一隊人,到公司核數嘅係另一隊人,有人透過內部檢舉熱線揭發,畢馬威自動向證監會報告,於是證監會在三月二十九日向法院申請凍 結洪良上市所得款項。

上市保薦人係台資兆豐資本Mega Capital (Asia),律師係Sidney Austin,公關係iPR Ogilvy,收款銀行(receiving bank)係東亞。收款銀行嘅工作最簡單,一切代人辦事,依指示收取集資銀碼,奉命凍結款項而已,但係保薦人與核數師就責任重大咯,睇番時序,證監會在三 月二十九日前已知道洪良出事,呢件事肯定屬於「股價敏感資料」,但秘而不宣,到三月三十日先至指示洪良停牌。假如有散戶在停牌前買入股票,豈非喊咁口?證 監會要求別人以第一時間宣布股價敏感資料,但係調查洪良一事幾個星期,散戶被蒙在鼓裏,公唔公道呀?又另外一件事,廉署在四月八日落案起訴梁思哲,係幾時 拘捕佢嘅呢?點解唔公開呀?早啲公開咗,散戶知道就唔會買洪良股票啦!如果話廉署拉人係機密行動,起訴前不能公開嘅話,點解拘捕陳志雲就哄動全港,搞到街 知巷聞?對陳志雲公唔公道?另外一間公司聯康生物科技(00960)在三月九日發通告,表示廉署於三月一日搜查公司,拘捕CFO,三月八日拘捕主席,呢啲 肯定係重大股價敏感消息,但遲咗八日先至公布,做香港投資散戶真係慘情!廉署以後帶走上市公司高層,請以陳志雲案為藍本,即時公開,以免投資者死得寃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87

蘋果、鴻海圍攻 NB利空消息不斷 台灣NB 三兆元產業鏈巔峰已過?

2010-8-23 TTW




筆記型電腦品牌大廠宏碁七月業績大跌四成,專攻代工的廣達、仁寶業績也下滑兩成,甚至傳出廣達已凍結人事!這波業績急凍只是反映景氣不振的短期現象?還是整個筆記型電腦即將出現關鍵轉折的結構調整?

撰文‧黃智銘

台 股七月以來展開反攻,但是電子股除了宏達電有零星表現以外,其餘電子股都面臨旺季不旺,股價表現顯得意興闌珊。其中重要原因就在於過去一直扮演電子股重要 引擎角色的筆記型電腦︵NB)相關個股受到利空消息不斷衝擊,到底這波影響只是短期的砍單效應?還是隱藏長期的產業調整訊息?

相對於台積 電、友達等在畢業季動輒三、四千人大舉徵才,從六月起就開始傳出NB代工龍頭廠廣達在金融風暴之後,首度凍結人事,透露出不尋常的氣氛。廣達的動作與第三 季主要客戶惠普大砍訂單超過三成其實關係不大,惠普砍單的機種都是去年敲定陸續開發完成的機種,所以廣達到第二季末的凍結,似乎提前預言了明年接單展望不 佳。

平板電腦加入戰局

除了景氣的影響外,NB產業幾乎可以確定已出現長期而結構性的調整跡象。有龍頭廠高層評估,除去短期市場需求不振因素之外,NB產業在邁入成熟期之後,未來將難再現過去十年每年成長率超過二○%的好光景。

如 果這個產業趨勢確定,受影響的將不只是代工的廣達、仁寶等大廠,以及主攻品牌的宏碁等大型上市電子公司。影響範圍將擴及整個NB中、上游供應鏈,從面板、 光碟機、機殼、鍵盤到連接器、主機板零件等等,台灣廠商幾乎包辦了NB九成零組件供應,其中養活的上市公司多達數百家若用這些廠商的營收來估計,整體NB 供應鏈產值高達三兆元,占台灣GDP的四分之一,這個影響台灣經濟的產業由盛而衰的關鍵原因是什麼?

當四月iPad開始正式登場之後,NB 市場就馬上受到影響,尤其是過去兩年獨領風騷的小筆電市場更是陷入急凍。外資美林證券分析師李宜家觀察指出,美國市場小筆電出貨立刻衰退約三成。很多輕度 使用者如學生、婦女等很快就被介面友善、應用方便的iPad所吸引,讓美國NB市場整個急凍了。

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曾說,當他第一眼看到蘋果推出的平板電腦iPad時就相當驚豔,﹁這種簡潔的設計,以及沒有鍵盤的平台,一定會對筆電業產生很大的衝擊﹂。李詩欽認為,筆電廠必須加速調整步伐,才能因應未來產業走向成熟的挑戰。

華碩法說會上執行長沈振來也承認小筆電的威脅,認為iPad的確在消費預算上出現了對小筆電的排擠作用,因此下修了第三季華碩Eee PC的銷售量至一百四十萬台。

即使去年面臨金融風暴,但受惠於小筆電的熱賣帶動NB出貨仍有超過一五%的成長,總量超過一.六億台,NB已經成為市場主流,但就在NB出貨量創歷來高峰之際,也隱藏這個行業即將由盛而衰的徵兆。

桌 上型電腦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旦進入成熟期就會出現規格「過優」的現象,一些規格簡單、價格便宜的產品反而得以大行其道。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就相當憂心表示, 其實未來台灣不會有平板概念股,因為這種產品規格、技術都相當簡單,所以產品的價格與獲利都不如原來的NB,對代工廠來說反而是利空。

NB代工競爭白熱化

仁 寶總經理陳瑞聰本來開玩笑酸了鴻海跨足NB代工,說鴻海NB代工元年「還要再等兩年」,但今年起他表示,這些EMS︵專業電子製造服務廠︶進度比想像中 快,NB代工市場進入新一波流血戰。陳瑞聰認為要到EMS廠拿到一定市占率後,殺價競爭才會稍止。最近傳出鴻海與偉創力明年出貨量分別挑戰兩千萬與一千萬 台。

過去,當鴻海大舉切入某個產業時,也代表那個產業已經變成殺戮的﹁紅海﹂市場,在筆電產業又得到再次印證。在新進者進入分食之後,大和 總研科技分析師黃文堯在研究報告指出,除EMS廠之外,二線廠英業達從廣達、緯創搶走惠普的大訂單,預估廣達、緯創明年出貨量將因此減少兩百至三百萬台, 隨著NB代工競爭白熱化,不但代工廠過去每年二○%成長的目標難以達成,毛利率也將跌破四%。

這波產業調整的大趨勢,業者早就了然於胸,並 已展開新布局。在NB明年成長可能趨緩之下,本來在中國市場用力較少的宏碁、華碩,今年開始不約而同部署重兵在中國,就是最好的例子。對代工廠來說,以廣 達、仁寶來看,NB占營收的比重都在七成以上,前三大廠中只有緯創的NB營收比重在七成以下,未來如果要繼續追求成長,勢必要提高非NB的營收比重。

廣 達在董事長林百里帶領下,全力ㄒ往雲端市場發展,未來不只代工伺服器還要銷售解決方案。廣達發言人楊俊烈面對市場追問與仁寶的一哥之爭時,就曾經透露,廣 達未來的挑戰會是如何繼續維持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在二○%以上在產業轉折的關鍵時刻,NB廠必須尋找下一波成長新動力來源,否則NB相關公司股價可 能面臨市場重新評估,更重要的是影響背後三兆元的相關產業生存,宏碁王振堂、廣達林百里、仁寶陳瑞聰是否能帶領台灣企業殺出重圍,值得關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35

投資香港股市:又有消息股 384 中國燃氣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794

 

      

 

有隻股票叫做0384中國燃氣,佢地自從十二月十八日,就開始停牌。理由喺:『待發股價敏感消息』。但喺一路無消息發佈,直到今日,先至有消息:公司董事總經理及執行董事劉明輝和執行總裁黃勇在12月17日於深圳辦事處被自稱是中國深圳市公安局的人帶走。

很好,即喺公司高層惹官非;讓我地首先睇吓間公司。

公司總值:149億

業務:燃氣,和燃氣管道設施分銷

2010年高低點:$3.34/$5.03

PE:31.81

盈利:唔錯,而且升緊

派息:多少喇

公司損益表如下:

       

咁拉左邊個呢?

阿牛比較單純,睇公司董事局,唔多知道乜嘢職銜高,乜嘢職銜低,淨喺知道好似睇電影咁,邊個名行先,邊個就喺大明星。所以拉左嗰個劉明輝就喺『老三』,黃勇就連董事局都唔入,阿牛估佢就喺跟住劉明輝後面嗰個。

       

阿牛分析就咁樣:

⑴ 公司好大間,唔會冧得。

⑵ 公司正行正業,而且賺緊錢,冇欠債,財務健康嘅。

⑶ 拉嘅喺老三,正副主席都冇事。但喺必然涉及工作,否則公司早已經發通告話佢兩個涉及私人事件被捕。例如醉酒鬧事,公眾地方攪基之類……

⑷ 公司十幾日都仲扮懵,話唔知乜事,証明公司好清楚乜嘢事,而且唔支持被拉左嘅兩個高層。如果喺支持嘅,當事人已經揾左公司攞料,證明喺『一場誤會』,公司亦都保番佢兩個出嚟,有事慢慢講。天寒地凍,要兩個同事踎監,點忍心呀。

⑸ 如果冇估錯,公司有份篤佢兩個出嚟添。

⑹ 極有可能牽涉有紀律違規之類。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五月頭,忽然間話2688新奧燃氣嘅主席王玉鎖先生俾人拉左,股價急跌。後來澄清左,原來冇嘢;咁股價又反彈,由5月9日嘅$13.92,升上21日嘅$18.82,共35%

                    

                                    * * * * * * * * * * * * * * * * *

大家知阿牛想講乜嘢喇。

留意住先,如果有得玩,用亂炒基金買番多少。

亂炒基金往績如何?

時得時唔得!

哈、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74

温州一集资案致13亿资金下落不明 消息称八成债主为公务员

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1-09-28/110877141.html

 【《财经》综合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9月21日,温州市永嘉人施晓洁以高利率向社会筹集资金约13亿元。施晓洁与丈夫刘晓颂于本月21日携带这些资金举家潜逃,数日后施晓洁、刘晓颂被永嘉警方抓获。至目前为止,这13亿资金仍下落不明。

 据报道,施晓洁一家在永嘉开设有多家担保公司,经营高利贷业务。她原来是当时的龙头民营企业顺吉集团的财务人员,2009年前后施晓洁以为顺吉集团融资的名义,高利率向社会筹资13亿元。

  据部分债主反映,这起集资案中的债主,相当部分是永嘉当地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称,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债主称温州的高利贷债主许多是小额放贷人,知道一些圈内人的情况。“我们债主圈内的人估算,这起案子中大约有八成的债主是公务员,有的是局级以上的,现在这些人都想低调收回资金了事。”

  被牵涉此案的一名集资案债主称,施晓洁“集资时年息有高有低, 借贷资金利率在24%到140%之间,最高的年息达到140%以上。”

  目前施晓洁夫妻以涉嫌集资诈骗被拘留。许多讨债的人已经找到了顺吉集团,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显示此案与顺吉集团有关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2

消息称杨致远欲与私募推动雅虎私有化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0/xMMzgzXzM3MDAxMg.html?pc_hash=GFaETy

北京时间10月10日消息,据路透报道,在硅谷,过去几年一直流传着一个玩笑,说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拥有硅谷最好的高尔夫队友,因为他一直将很多时间花在斯坦佛的高尔夫球场上。

不过,几周前玩笑停止了。据雅虎一位高管透露,杨致远退出了高尔夫俱乐部,开始出现在雅虎总部,参与日常事务。

知情人士称,杨致远准备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达成协议,将市值200亿美元的雅虎私有化。

到4月2日,杨致远持有雅虎3.63%的股份,此类交易将改变他的持股。雅虎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大卫·费罗(David Filo)可能会追随杨致远,到5月11日,大卫·费罗持有雅虎5.9%的股份。

9月,雅虎解雇CEO巴茨,它连同长年顾问Allen & Co、高盛开始进行战略评估,可能出售雅虎,在此之前,它曾收到了未经请求的收购意向。

上个月,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曾说,非常有兴趣收购雅虎。微软也考虑竞购,还有银湖合伙人、普罗维登斯资本(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和Hellman & Friedman。

消息人士说,私募公司贝恩也对雅虎有兴趣。最近几年,贝恩对几家媒体公司投资,包括清晰频道通信公司(Clear Channel Communications)、天气频道(The Weather Channel)。

雅虎拒评价杨致远的具体角色,只是说:“整个董事会,包括杨致远,一致同意正在进行的战略评估。和过去一样,杨致远的唯一焦点就是追求雅虎的最大利益——雅虎股东、员工、用户和广告主的利益。”

私募游戏

三年前,微软试图475亿美元收购雅虎,每股开价33美元。杨致远和董事会拒绝了收购,许多股东后悔。到上周五,雅虎股价收于15.47美元。

到今年11月,杨致远将满43岁,他的立足点与过去没有本质的区别:要努力复兴雅虎,而雅虎缺乏运营远景、缺乏明确的领导力,它容易被恶意收购。

8月,雅虎在美国搜索市场的份额掉至16%,两年前为19%。作为对比,Google在的份额保持在65%,微软的份额由2年前的9%增至15%。

ComScore 数据显示,6月,雅虎在美国显示广告曝光次数(Ad Impressions)上的份额降至10.2%,到2011年7月底的12个月,雅虎占有的用户时间份额为1.6%。作为对比,Facebook的广告 曝光次数6月时达32.4%,用户花在网站上的时间占市场的58%。

一位消息人士说,雅虎顾问本周会向有兴趣的企业提供财务信息。另一位消息人士则称,谈判至今还是非正式的,条款还没有吸引雅虎进入直接协商中。

杨 致远之所以想将雅虎私有化,有几个原因。首先,华尔街不认为雅虎是一家增长性公司,它压制了股价,价格没法用作目前的收购标准。买家可能会出售雅虎的国际 资产,即持有的雅虎日本股份和阿里巴巴股份。然后收购者使用出售的现金(估计最高120亿美元)支付债务。如此一来便只将雅虎削减到只剩下美国运营业务, 两位消息人士说,这部分业务已经恶化,价值50-60亿美元。

杨致远影响力减弱

杨致远能否将雅虎成功私有化,这依然有待观察,它要视杨致远的协商条件而定,还要看其它选择。

一些现任、前员工说,杨致远在雅虎董事会依然发挥作用,但是比起当年与微软谈判时,杨致远 在管理层、员工中的影响力减弱了。

在过去几年,最忠诚于杨致远的高管许多己出走,换上了新一代管理层。还有,对于2008年拒绝微软收购,一些董事认为杨致远应该负责,他们认为杨致远拒绝收购受个人感情影响,而非财务角度的考虑。

一位雅虎前高管说:“微软决定分化了公司,许多人认为杨致远的决定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是糟糕的,因为杨致远放弃了许多钱。”当微软提议收购雅虎时,这位高管还在任职。

尽管如此,杨致远在雅虎还是有支持者。他的支持者说,杨致远对于雅虎的方向、文化很担忧,1995年时,他与费罗创立了雅虎。这些支持者赞扬杨致远,认为在雅虎危难之秋,他承担责任并努力改变其命运,正如2007年他接下塞梅尔的CEO职位一样。

杨致远行业人脉广泛,在幕后积极运作。一位与杨致远共同工作过的雅虎前高管说:“他可能在办公室,门关着,他可能在玩手机,你不知道他在与谁谋划。”

9月时,有报道说杨致远准备买下雅虎。杨致远有可能筹备管理层全盘收购,而不是直接出售。不过,私募公司一旦收购雅虎,也可能想安插自己的人管理。在推动私有化的议程上,杨致远可能希望凭借自己对雅虎的了解,能让买家将自己留下,尝试恢复雅虎的光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9

消息稱鐵道部融資增至2500億

http://www.infzm.com/content/64588

在2000億融資後,據媒體消息,鐵道部近期還從銀行融得500億貸款,將融資規模擴至2500億。鐵道部將於11月20日之前把工程欠款撥付到各建設單位,以保證在建鐵路項目的連續施工和人員工資發放。

今年7月溫州動車事故發生後,中國鐵路建設陷入困境,不少線路遭遇緩建停建。《第一財經日報》近日報導稱,因鐵道部「債台高築」,全國九成鐵路項目停工,停工項目里程在1萬公里以上。

鐵路項目大面積停工的同時,參與鐵路建設的民工討薪事件陸續發生。《經濟觀察報》10月29日消息稱,蘭渝(蘭州至重慶)90%的工程項目停工,引發數萬工人討薪,給當地政府帶來沉重的維穩壓力。

停工現象引發了人們的憂慮:眾多鐵路項目是否無限期停工下去,最終爛尾?此時坊間卻盛傳鐵道部將獲得千億融資。

11月1日,該消息獲得官方證實。新華社同日報導稱,鐵道部近期將獲得超過2000億元的融資支持。

「鐵路建設作為國家重要的投資項目,不僅能夠滿足公眾對於現代交通體系的需求,也牽涉為數眾多的農民工就業、供貨商發展等問題。大面積、長時間的緩建、停建不是正常的現象,亟需得到改善。」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羅仁堅指出。

消息給鐵道部的」債主「們帶來了一絲光亮。然而,2000億尚不足以解決鐵道部的債務危機,甚至不足以償還鐵道部拖欠上市公司的賬款。

網易財經統計得出一份包含36家上市公司的《鐵道部拖欠上市公司賬款單》。賬單顯示,以上市公司最新發佈的財務報告來看,36家與高鐵相關的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合計達2491億元(主要應收賬款來自鐵道部),較2010年底增加了641億元。

在賬單中,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中國中鐵、中國鐵建(601186,SH)、中國南車(601766,SH)和中國北車(601299,SH),各自應收賬款分別為961.5億、585.8億、350.9億、245.0億。

11月1日,中國南車發佈公告稱,已收到鐵道部近60億元人民幣應收銷售商品款。而據11月2日的《證券日報》,中國北車方面也表示,已經到賬45億元。

除了這兩家公司外,截至目前,尚未有其他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收到鐵道部還款。11月3日的《21世紀經濟報導》稱,鐵道部欠錢最多的中國中鐵目前尚未收到鐵道部還款,公司因建設資金不到位,無法按合同及時支付工程進度款、正常驗工計價款,由此停工的項目,「都不少」。

「據我所知,鐵道部(2000億元融資)先期僅僅拿到了很小一部分錢,所以先給他們(中國南、北車),我們還在等後面的安排。」中國中鐵董秘於騰群表示。

不過,他認為,儘管鐵道部支付了105億元欠款給中國南、北車,但這點錢,對於類似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來說,「如果只撒胡椒麵,起不到什麼效果」。

在這2000億的基礎上,11月4日的《經濟參考報》援引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表示,鐵道部近期還從幾家銀行融得500億元貸款。也就是說,目前鐵道部已融資2500億元。

成功融資後,鐵道部將還款有望。11月3日晚新華網消息稱,鐵道部此次融資的款項將主要用於欠款撥付。鐵道部將於11月20日之前,把工程欠款撥付到位。

前述《經濟參考報》消息稱,這2500億元除了償付部分供應商的回款外,將著重用於恢復鐵路重點建設項目的施工。

王夢恕院士分析稱,鐵道部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保證重點工程的繼續施工,如京哈高鐵、北京至石家莊至武漢高鐵、青藏鐵路新關角隧道、吉圖琿鐵路以及北京北站至張家口的能源運輸專線將是此次融資資金安排的重點,蘭州至重慶鐵路、蘭新鐵路也可能在資金力保範圍之內。

不過,在鐵道部龐大的債務面前,即使2500億也不過是杯水車薪。根據8月1日鐵道部財務司公佈的 《鐵道部2011年上半年主要財務及經營數據報告》,鐵道部總負債首破2萬億元,負債率為58.53%。而其所屬運輸企業2011年上半年盈利僅42.9億元。

為了緩解資金壓力,除了從銀行融資外,鐵道部近期還在債券市場進行融資。

10月10日,財政部、國稅總局下發通知,對鐵路建設債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降低了鐵道部發行鐵路建設債券的融資成本。

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鐵道部債券受到投資者的追捧。根據統計,鐵道部在10月12日和10月26日分別發行了兩期鐵路建設債券共40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00

社交網絡及Twitter消息成投資基金決策工具

http://news.imeigu.com/a/1323876060421.html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4日晚間消息,社交媒體聚合服務Gnip報告稱,多家大型的數量化基金已經開始使用Twitter和其他社交網絡來幫助投資決策。

今年早些時候有媒體報導稱,對沖基金Derwent Capital利用Twitter上的消息趨勢來進行投資決策。該基金通過對每天2.5億條Twitter消息進行分析,來判斷市場可能的走向。

Gnip 報告稱,除Derwent Capital之外,其他一些大型數量化基金也開始利用社交媒體來協助投資決策。這些基金不僅利用Twitter,也會利用Facebook和 Youtube,而相關的分析需要複雜的計算機建模。Gnip沒有透露採用這一做法的基金的詳細信息。

投資基金越來越多地利用社交媒體來進行交易決策表明,投資者情緒在左右市場走向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社交媒體的力量上週末再一次體現。上週在Twitter上有傳聞稱,拉脫維亞居民正紛紛前往瑞典的銀行中提現,這引發了更多儲戶前往銀行取現。

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對沖基金主要利用社交媒體來判斷市場的宏觀走向。不過Gnip表示,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開始以更微妙的方式分析信息,以判斷公眾對某一特定股票或地區的看法。

Gnip資產管理和金融技術主管塞斯·邁克古爾(Seth McGuire)表示,這些基金認為,搶先把握投資者情緒是利用市場宏觀走向的關鍵。而其中一個典型案例是奧薩馬·本·拉登(Osama bin Laden)的死訊在公眾中引起的反應。

社 交媒體分析公司DataMinr的客戶通過美國國防部前官員基思·奧巴恩(Keith Urbahn)的一條Twitter消息搶先獲知了拉登的死訊。這條消息稱:「我從一名信譽良好的人士處得知,他們已經殺死了奧薩馬·本·拉登。」而這比 傳統媒體報導的消息早了20多分鐘。

由於這一事件發生於週末,因此並沒有給投資者帶來太大幫助。不過邁克古爾表示,這樣的時間差可以在未來幫助投資經理提前做好準備,而這對投資經理來說非常重要。(張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3

消息稱中國擬成立證券借貸交易所

http://www.eeo.com.cn/2012/0105/219145.shtml

經濟觀察網 綜合報導  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一些證券業官員和基金經理報導稱,中國即將公佈一系列措施,扶持國內新生的融券賣空行業,以增大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度。

中國政府最早將在本季度建立一家新機構,名為「中央證券借貸交易所」(Centralised Securities Lending Exchange, CSLE),為融券賣空提供便利。市場監管者中國證監會(CSRC)將是該機構的最大股東。有關方面是在去年開始醞釀建立這個機構的。

賣空者出售借入的股票,寄望於稍後以更低價格購入相同的證券,並將其返還出借者,並由此獲利。

中國在2010年允許進行融券交易,但推動其使用的努力受到阻礙,原因是可供合格資產管理機構借入的股票數量有限。

CSLE的其他股東將包括上海和深圳證交所,以及一些券商和其它金融機構。目前尚不清楚哪些公司將參與其中,但在2010年初,只有6家機構獲准進行融資融券交易。2010年底,只有25家券商獲准提供更齊全的一級服務。

新的中央證券借貸交易所將向有意借入股票的中國境內合格基金經理提供股票,並收取費用。它將從中國境內的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得到相關股票。

目前,合格基金經理只能借入券商擁有的股票。雙方均須達到較高的資產要求,這抑制了此類活動。融資交易也處於欠發達狀態,只有285只股票獲准進行融資交易。

一些資產管理機構表示,出台這些新規則的前景,正是中國股市在2011年躋身於全球表現最糟糕股市行列的原因之一,上證綜指去年全年下跌近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4

證券分析與內線消息的分野何在? 高盛金文衡深陷「完美對沖」風暴


2012-02-27  TWM




高盛證券明星分析師金文衡滯美未歸,據了解,該案恐與美國打擊股市內線交易的「完美對沖行動」有關,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資料,︽今周刊︾完整解 密「完美對沖行動」專案,並深入剖析多位台灣科技主管、分析師涉案內情。

撰文‧乾隆來

《 華爾街日報》二月十五日發布令台北證券圈大吃一驚的新聞,報導中說,台灣最知名的電腦硬體分析師、高盛證券亞洲研究部負責人金文衡,因涉入美國政府偵查的 內線交易案,正接受美國檢調單位調查。

從主機板產業研究起家的金文衡,是台灣知名度最高的明星分析師,他曾連續多年獲得《機構投資人》︵Institutional Investors)、《亞元》︵Asia Money︶評比為最佳分析師的殊榮,金文衡喊進喊出的研究報告,更代表了幾十億美元外資的方向。

但是,農曆年後台股大漲,特別是股價去年重挫的筆記型電腦、手機類股都出現驚人的漲幅,台北投資圈內的法人與業內們,都想聽聽金文衡的分析,卻發現金文衡 竟然在這波漲勢中失去了蹤影。高盛證券沒有說明原因,指派年輕的嚴柏宇︵Robert Yen︶接替金文衡提供服務,好朋友們打電話到金文衡的家裡關心,得到的訊息是「人還在美國,感謝大家的關心」,包括《今周刊》在內的媒體在二月上旬獲知 他可能涉案,但是高盛台北一貫以「不知情」、「休假中」回覆記者詢問。

雖然沒有任何正式的管道證明金文衡面臨的調查到底有多嚴重,不過種種跡象顯示,金文衡可能與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擴大已經持續五年的打擊股市內線交易 專案「完美對沖行動」(Operation Perfect Hedge)有關,擔任證人而滯美未歸。

彭博資訊引述不願具名的美國檢調人員指出,金文衡的調查顯示「完美對沖」專案在最近擴大了蒐證的規模。這個專案從五年前立案,由著名的聯邦檢察官巴拉拉 ︵Preet Bharara︶主辦,至今已經針對超過六十四名華爾街涉案人立案偵訊,其中超過五十人已經認罪或起訴。

三內線交易涉及台裔分析師被「完美對沖」抓到的最有名的涉案人,是對沖基金「大帆船」(Galleon Group LLP)創辦人、斯里蘭卡裔的拉惹南(Raj Rajaratnam),他在二○○九年從高盛前任董事、也是印度裔的古普塔︵Rajat Gupta︶得到內線訊息,說投資大師巴菲特將要入股高盛,拉惹南隨即大手筆買進高盛股票,此外,同時擔任寶鹼︵P&G,全球家用品龍頭公司,擁有SK- II、蜜斯佛陀、吉列等品牌︶董事的古普塔,也提供了寶鹼的內線訊息給大帆船。檢察官的起訴書說,大帆船基金從古普塔提供的內線訊息「獲利超過六千萬美 元」。

目前拉惹南已經被定罪入監服刑,刑期長達十一年,而高盛董事古普塔則在今年二月三日被移送至紐約曼哈頓法院,由法官拉科夫︵Jed Rakoff︶審理,預計今年五月開庭審理。

令台北金融圈的朋友們擔心的是,根據檢察官移送給拉科夫的證詞中顯示,「高盛證券有第二位主管涉及大帆船對沖基金內線交易」。拉科夫稱呼這第二名高盛涉案 主管為「X先生」,這位X先生與古普塔案無關,卻提供了其他公司的非公開訊息,讓大帆船獲得內線交易暴利。不過,至今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金文衡與大帆船案有 任何的關聯,即使是已經被美國媒體長期報導的古普塔,至今仍然沒有認罪。

針對打擊對沖基金非法交易的「完美對沖」,早就鎖定台灣|矽谷|華爾街這條緊密連結的科技、金融網路進行調查,彭博資訊引述的檢調消息還透露,從○四年 起,在台北的證券分析師,以及上市公司的高層主管們,因為就近得到半導體接單資訊而涉入美國內線交易案,「完美對沖」在取得基金經理人的證詞之後,已經在 紐約完成了三件與台灣有關的起訴案。

這三件起訴,包括大帆船基金經理人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已經認罪的內線交易,標的為電源控制半導體公司英特矽爾︵Intersil Corp︶、替戴爾等筆記型電腦公司提供觸控滑鼠板的新思公司︵Synaptics︶,提供史密斯內線的,是在台北的工程師Jason Lin。

其次,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來自台灣的華裔分析師朱清全︵Don Ching Trang Chu︶遭到美國檢方逮捕。朱清全與許多台灣的資深科技人有著類似的學歷,曾在貝爾實驗室工作超過十年,在數據通訊產業有超過二十五年的經驗,許多好友都 在台灣的半導體、通訊上市公司位居要津。根據朱清全自己在網路上的正式資訊,他在被逮捕前,是全球首要研究中心︵Primary Global Research LLP, PGR︶「向亞洲的專家們取得資訊的橋樑」︵PGR's bridge to Asia experts and data sources︶。

PGR不是研究單位,而是具有經紀與自營執照的證券商。PGR透過包括朱清全在內的專家網路︵Expert Networking︶,提供關鍵訊息給包括大帆船在內的多家對沖基金。

台灣人焦婉瑩、朱清全被判刑與朱清全同樣擔任PGR面向台灣科技公司的「橋樑」,還有台灣大學畢業的焦婉瑩︵Winifred Jiau︶。今年四十四歲的焦婉瑩是台灣培養出來的科技精英,擁有史丹福大學統計學碩士學位,還曾經任職台積電與英偉達︵nVIDIA︶。根據FBI發出 的新聞稿,焦婉瑩運用她的關係,取得英偉達與邁威爾︵Marvell Tech︶的資訊出售給PGR,PGR再提供給SAC等對沖基金公司,焦婉瑩則從PGR收取二十萬美元的顧問費。焦婉瑩與對沖經理人討論內線訊息都用代 碼,例如「廚師」是消息來源、「食譜」是上市公司訊息、「糖」則代表營業額與獲利等。朱清全在去年六月被判兩年緩刑,焦婉瑩則在去年九月被判四年徒刑。提 供消息給焦婉瑩的英偉達財務部職員與邁威爾的會計師,也都認罪等待判決。

與朱清全等人同樣因為PGR公司而遭到逮捕的,還有在新加坡任職的偉創力︵Flextronics ︶主管沃爾特‧西蒙︵Walter Shimoon︶、前任AMD供應鏈經理人等。他們在前年底被捕,涉及的案子是蘋果iPhone 4相關的內線訊息。

根據《今周刊》取得的起訴資料顯示,西蒙在FBI一五一十將所有「專家網路」的運作模式交代得清清楚楚,例如他以「每小時兩百美元」,向PGR收取顧問 費,提供極為精確的訂單、交貨資訊,供對沖基金SAC資本公司等交易獲利,西蒙一年從PGR收取顧問費的總額為一萬八千美元︵約新台幣五十四萬元︶,同時 向另外一家「寬頻訊息研究中心」提供類似服務,獲得兩萬七千美元︵約新台幣八十萬元︶的顧問費。

FBI拿戴爾內線交易祭旗FBI今年二月將「完美對沖行動」提高層次,就在︽華爾街日報︾報導金文衡滯美未歸的次日,聯邦調查局探員在奧勒岡州逮捕了「寬 頻訊息研究中心」︵Broadband Research LLP︶創辦人基努肯︵John Kinnucan︶。基努肯涉及的案子包括快閃記憶體龍頭 SanDisk、組裝大廠偉創力,以及全球最大的應用交付網路製造商F5等。在新加坡被逮捕的偉創力主管西蒙,於擔任PGR專家網路顧問的同時,也提供內 線訊息給基努肯。

基努肯可能是涉及完美對沖風暴中最高調的研究員,從前年西蒙在新加坡被逮捕後,基努肯就上了FBI的監視名單,但是他仍然不斷與他的客戶聯繫,打電話抱怨 檢調的調查,還上電視台接受專訪,大罵檢察官巴拉拉與FBI,說這些恐怖行動摧毀了他的研究團隊。

不過,基努肯雖然不斷罵街,他其實並不是FBI要消滅的主要對象,整個「完美對沖行動」的目標,就是要摧毀那些惡意炒作、影響金融秩序的對沖基金,今年二 月升高的逮捕行動,遭逮捕的焦點人物是前任SAC 經理人、後來自創Level Global 對沖基金的奇亞森︵Anthony Chiasson︶。

奇亞森參加檢調所稱的「犯罪俱樂部」,炒作戴爾電腦的股票,獲利金額高達六千二百萬美元,奇亞森也是基努肯的重要客戶,兩人許多通聯紀錄都被FBI監聽。 除了奇亞森之外,同時被檢察官巴拉拉逮捕的還有奇亞森在SAC的同事、加州帕薩迪納的華裔證券營業員Daniel郭,以及提供具體內線消息、從戴爾員工轉 到華爾街的證券營業員。

台北金融圈的傳聞是,金文衡滯美未歸的時間,與巴拉拉這一波對奇亞森的逮捕行動時間吻合,而牽涉的戴爾電腦又是金文衡最拿手的個人電腦產業,他可能配合美 國檢調要求擔任證人。

其實,金文衡的工作原本就長期暴露在內線交易風險中,高盛超級業務員羅大衛︵David Leob︶就曾帶著金文衡去拜訪大帆船基金。大帆船基金是高盛最重要的客戶之一,高峰時期一年光是交易手續費,就付掉超過兩億美元,約新台幣六十億元,而 台灣最大的元大證券,去年全年的經紀手續費收入也不過是八十四億元。大帆船基金的交易標的大多集中在科技股,一位資深研究員分析:「大帆船基金在高盛下 單,頻繁徵詢金文衡的意見,就像每天都要吃早餐那樣必然。」金文衡與已經被起訴的大帆船基金經理人亞當史密斯也是熟人,不過,提供亞當史密斯內線的是專家 線民Jason Lin,金文衡算是避過了一個地雷。根據史密斯與大帆船基金老闆拉惹南的通話紀錄也看出,對沖經理人的對話,不斷觸及內線交易的紅線,提供訊息的證券分析 師想要避開,實在非常困難。

事實上,金文衡服務對沖基金的績效也是有目共睹,他除了獲得《機構投資人》與《亞元》評選為最佳分析師,專業的對沖基金雜誌《ALPHA》每次票選,金文 衡都是名列前茅。在外資對沖經理人的腦海中,谷月涵、陸行之與金文衡是台灣證券分析師的代表人,谷月涵看總體與政治,陸行之是半導體教父,而電腦與手機硬 體就問金文衡。外資圈內估計在台灣有交易的對沖基金,八成以上都是高盛的客戶,可見金文衡與他們的密切關係。

許多科技公司總經理、證券研究主管都說,如果高盛都無法保護金文衡,那還有誰有能力面對美國的司法?在朱清全、焦婉瑩陸續被美國法院定罪之後,誰也不知道 台灣還有多少人會被捲入「完美對沖」風暴?

美國檢調只挑軟柿子?

金融危機之後,美國民間反高盛的民粹氣氛高漲,但檢調大刀一砍,沒砍到高盛的高層,遠在台灣的分析師卻倒大楣。得到奧斯卡紀錄片大獎的《內線交易》 ︵Inside Job︶結尾說,「金融風暴至今已經三年多,但至今沒有任何一位華爾街的高階主管被關進監牢。」至於巴拉拉的「完美對沖行動」,被《紐約時報》譏笑說是虛 假的硬漢,是只挑軟柿子吃,卻不敢直搗華爾街核心的小秀。

一連串的對沖基金內線交易案,引發了「證券交易」與「內線訊息﹂的分際問題,被逮捕的基努肯、高盛前董事古普塔堅稱,討論上市公司內部營運、估算營收盈 餘,原本就是這個行業的工作,「聊天怎麼算是內線?研究報告若不寫訊息,要寫什麼?」但是,FBI紐約調查站的首席調查員費達西︵Janice Fedarcyk︶駁斥基努肯,她說:「基努肯的報告,每次都非常精準,他的報告不是靠研究,而是靠買來的內線。」「從所謂專家系統買來的內線訊息,再賣 給對沖基金炒作股票,這不是證券研究,而是內線交易老招。」(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金文衡

現職:高盛證券亞洲研究部共同主管、董事總經理經歷:IDC研究經理、瑞士信貸證券分析師、東方惠嘉證券分析師學歷:交通大學電機系、美國Loyola大 學企管碩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7

消息稱Facebook已決定下月在納斯達克IPO

http://news.imeigu.com/a/1333651561686.html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6日凌晨消息,據一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稱,Facebook將在5月份IPO(首次公開募股)上市,這只股票將登陸納斯達克,代碼為「FB」。

據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已經通知交易所,決定在納斯達克IPO,上市代碼為FB,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為主承銷商。

業界人士預期其會在下月上市,這是自谷歌2004年上市以來最大的一宗IPO,公司市值預計達1000億美元。

如 果這一消息屬實,那麼意味著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之間為爭奪Facebook上市場所而展開的競爭將就此告終,這兩家交易所此前都推出了積極的營銷戰 略來吸引Facebook,最近幾個月以來一直都在與該公司接洽。對於象Facebook這樣營收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公司來說,這兩家交易所的上市費用微不 足道,因此市場觀察人士認為,Facebook的這項決定主要與品牌和形象有關。從傳統上來看,紐約證券交易所被廣泛視為「藍籌股」之家,而納斯達克則以 與硅谷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而著稱。

不過,最近幾年以來紐約證券交易所已經作出了廣泛的努力,來爭奪那些傳統上來說更接近於納斯達克的公司, 這項戰略已為其贏得了多家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如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NYSE:LNKD)、流媒體音樂服務提供商 Pandora(NYES:P)和消費點評網站Yelp(NYSE:Y)等。

在選擇交易所時,公司通常都會關注成本和交易所將採取何種促銷手段來提高其股票知名度等問題,如紐約證券交易所或納斯達克的開盤和收盤鐘聲儀式等。此外,交易所還會向公司提供其他各種服務,如投資者關係等。

還 有業界人士指出,Facebook的這項決定是其深思熟慮後的結果。納斯達克完全是一個電子市場,而紐約證券交易所則提供混合模式,擁有基於場內交易的市 場和電子市場;紐約證券交易所被廣泛視為更具全球性的品牌,但其定價結構通常比納斯達克要昂貴一些。無論在這兩個交易所中的哪一個上市,公司都需要支付預 付費和年費。

投資公司Sandler O'Neill分析師邁克爾·亞當斯(Michael Adams)稱:「從收入方面來講,Facebook(選擇在哪個交易所上市)影響不大,但(對被選中的交易所來說)這將是一件令人驕傲的事情。」

就Facebook的IPO程序來說,有關上市場所的決定是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據與該公司關係密切的顧問透露,上市程序的構成幾乎不會對這家公司的結構、執行和營銷造成影響。

對 納斯達克而言,Facebook選擇在這一市場上市意義重大。Facebook的用戶人數已經超過8億人,年度營收達37億美元,在社交媒體行業中佔據著 主導地位。市場廣泛預計Facebook將在5月份上市,其IPO規模將創下自谷歌2004年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與Facebook關係密切的消息人士 曾在此前透露,這項IPO交易對該公司的估值最高可達1000億美元。

Facebook此前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籌資50億美元的申請,這項交易的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團、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巴克萊銀行和Allen & Company等。共有31家銀行正在為該公司提供顧問服務。

Facebook發言人拒絕就此消息置評,納斯達克和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言人也尚未置評。受此消息影響,納斯達克股價在午後的交易中有所上揚,紐約-泛歐證券交易所集團股價則有所下跌。(唐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