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看來真的沒有超低價茅臺、五糧液買了。
雙十一的前一天,酒類電商已經進入最後的備戰階段,各種促銷和活動層出不窮,但今年感覺總少了幾分“火藥味”,尤其是在經歷了2014年和2015年,國內最大的兩家酒類垂直電商上市公司酒仙網(833919.OC)和1919(830993.OC)的排名戰爭之後。記者了解到,今年的雙十一,幾家酒類垂直電商似乎就此罷戰,名酒低價促銷也成為歷史。
低價激鬥成歷史
記者昨天在天貓以及酒仙網和1919的官網上看到,目前幾家較大的酒類垂直電商都推出了最終的促銷活動,名酒價格較之前的預熱階段再有一定幅度的讓利優惠,加上優惠券500毫升53度飛天茅臺的到手價在900-960元左右,高於目前出廠價819元;而500毫升52度五糧液(普五)的到手價則都是700-730元左右,略低於739元的出廠價,這個價格雖然相比線下渠道的銷售價格有較大幅度的優惠,但和往年的雙十一相比不能同日而語。
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雙十一目前還是電商公司最重要的節日,最大的亮點就是讓利消費者,尤其在雙十一當天,很多產品會有更多的優惠和折扣。不過對於茅臺、五糧液等名酒,郝鴻峰還是表示:目前茅臺和五糧液的價格非常堅挺,在雙十一會有一定幅度的優惠和讓利,但是在力度上不會像往年那麽大。
事實上,在過去的兩個雙十一里,酒仙網和1919為代表的酒類垂直電商每一次都是拼到“刺刀見紅”,而作為超級IP的茅臺、五糧液等名酒大標品,更是被用來引流和拼鬥的利器。
2014年雙十一之前,1919率先發力推出了一系列低價名酒,包括了售價為699元的飛天茅臺和499的52度五糧液,這一價格跌破了廠方的出廠價,2014年茅臺的出廠價是819元,而五糧液是609元。過低的價格甚至引來了包括茅臺、五糧液等多家廠商的公開反對和封殺。
雙十一當天,1919一路領先,排在酒類店鋪TOP排行榜的第一位,酒仙網排名第二,但當日晚間21時,酒仙網突然推出699元/瓶的飛天茅臺和459元的52度五糧液爭奪市場,並在當天最後一個小時,酒仙網甚至把飛天茅臺的價格進一步下降到659元,最終酒仙網反超1919,奪下當年的銷售冠軍。競爭激烈時,雙方創始人還隔空喊話,言語中爭鬥之意大盛。
2015年雙十一雙方雖然都再沒有激烈發聲,但價格戰暗鬥並未停歇,最後3小時,酒仙網提供10萬瓶699元的飛天茅臺作為殺手鐧,而1919也拿出10萬瓶售價為469元的425ml五糧液,最終1919以1.57億元的日銷售額成為當年雙十一的銷售冠軍。
業內認為,此前酒類垂直電商名酒價格戰的目的,除了通過高成本引流、爆發式的廣告效應外,還有對資本市場的話語權的爭奪。
在資深酒業專家孫延元看來,雙方在名酒價格戰上罷手也並不意外。此前酒類垂直電商過度依靠低價競爭來提升知名度和吸粉,雖然看起來效果很好,但最終發現這樣代價巨大,只賺吆喝不賺錢。
據估算在雙十一當天,由於名酒低價促銷,酒仙網和1919兩家企業的日虧損額都在千萬元級別。
此外,名酒低價促銷模式也難以為繼。連續的低價促銷擾亂了線上線下的價格體系,而這也引發各名酒企的不滿。在一定程度上也迫使酒類垂直電商不得不重新審視遊戲規則。
山東溫河王酒業集團總經理肖竹青表示,目前線上酒類銷售占白酒總銷售額的5%左右,酒企不會為了不到5%的市場份額去得罪占95%以上銷售的傳統渠道大商。今年以來酒類垂直電商和白酒企業的關系從對抗、對立開始走向融合,更加尊重對方的底線和核心利益。在此基礎上,許多酒企和電商共同開發互聯網專銷品種,既能幫助企業完成業績,又不傷害其價格體系。
營銷取代價格戰
事實上,連續兩年的低價促銷,讓名酒企業還是心有余悸,今年11月4日,茅臺公司再度發出“溫馨提示”,點名酒仙網、1919、購酒網等電商平臺,指茅臺與其沒有業務合作關系,要求各經銷商謹遵經銷合同的約定,管好自身銷售渠道,不違約采購、供貨,若違反合同規定,則將保留追究違約責任的權利。這也被業內解讀為,再次提醒各電商平臺勿越雷池,同時安撫線下經銷商。
茅臺的擔心似乎有些多余,相比往年砸錢價格戰,各酒類電商今年雙十一促銷更註重的技巧性。
1919的品牌總監杜曉穎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價格方面,1919已與戰略合作的名酒廠家進行溝通,在征得廠家同意的前提下進行針對雙11的限量、有價格競爭力的促銷活動。而且價格已經不是唯一的手段,活動形式多樣化,包括除了部分暢銷單品的限量搶購,還有秒殺、抽獎等等,滿足不同消費層的需求。同時,公司也希望借助在全國400多個城市的千家門店,在配送速度等服務上體現更多優勢。
酒仙網市場部副總經理範晉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提前啟動了六大酒類促銷會場,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預熱活動中,11月3日-11月4日24小時內銷售918萬元。目前整個互聯網行業因為經濟形勢的原因越來越理性,大型酒類垂直電商不需要為了一天的銷售數據,而去制造一起公眾事件,當然不排除小的商家需要用數據來博取關註。
值得註意的是,每年的四季度也是酒類垂直電商的主銷售周期,以往雙十一名酒低價促銷直接或間接帶來的銷售額,會占到各家銷售量相當的比例,在沒有名酒低價促銷之後的第一個雙十一成色如何,還有待數據的檢驗。
相關鏈接:
雙11專題 | 董事長代言、線上線下同價 實體店“火拼”電商
美國奧巴馬政府周五表示,放棄頒布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簡稱TPP)的所有希望,已暫停在特朗普就職之前向國會爭取批準他的亞洲自由貿易協定。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TPP協定旨在減少貿易壁壘,建立亞洲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但特朗普自大選開始,便強力表示一旦當選將退出TPP,且不考慮向日本等其他參加國尋求再度談判。
共和黨國會領導人也已經明確表示,他們不會在奧巴馬總統任期內考慮TPP。美國眾議院議長Paul Ryan上月明確表示,“TPP缺乏足夠多議員的支持,眾議院今年不會對其進行投票。”
美國貿易代表發言人Matthew McAlvanah周五表示,雖然當局與議員在國會山進行了溝通和努力,但最終的決定權在國會。
而共同社此前報道稱,作為參加國之一,日本眾院10日以執政黨和日本維新會的多數贊成通過了TPP批準案及相關法案。
據悉,TPP項目曾是奧巴馬“重返亞洲”戰略計劃上的重要部分。TPP有12個成員國,包括日本和美國,但卻把中國排除在外。該協定被廣泛認為是對抗中國在亞太地區不斷增強的經濟主導地位的一項武器。
參與TPP協議的12個參加國若在2018年2月底前全部完成國內程序,協議將正式生效。即使無法在此之前走完程序,只要占參加國總體國內生產總值(GDP)85%的六國以上完成,TPP也將生效。因此經濟大國美國與日本必須批準,對生效而言缺一不可。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明確,共有產權住房屬於產權類住房,可以按照本市相關規定辦理落戶、入學等事宜。
此前,北京市住建委於8月3日發布消息,新制定的《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落戶、入學兩大權利備受關註。
十一天後,北京市住建委的這短短一句話,不僅再次將共有產權住房送上頭條,也消除了公眾對於共有產權房權利不完全的疑惑,即共有產權是完全產權房,這一點毋庸置疑。
對於剛需人群來說,在面對此前限購、限貸、限離等一系列以“堵”為特點的樓市政策後,共有產權住房方案就像是打了一劑強心針。有人甚至說,中國即將迎來一個奮鬥者的時代。
雖說共有產權住房享有和其他房子一樣的權利,並不意味著有超出其他房子的權益。另外,在申請資格方面,共有產權住房也對申請人提出了一定要求。對於單身申請年齡、離婚限制年限、住房轉出記錄、東西城房源申請等方面,北京市住建委也一一作出了具體說明。
哪些人可以申請購買共有產權房?
意見稿提出,共有產權住房的供應對象為符合北京住房限購條件且家庭成員名下均無住房家庭。其中,單身家庭申請購買的,申請人要年滿30周歲。反饋意見指出,不滿30周歲單身家庭可“先租後買”,形成梯度消費。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表示,對於年齡問題,主要是短期制定的內容。未來如果推進,也不排除會有新調整的可能。但從當前角度看,30周歲的年齡是合適的,也基本上吻合住房政策的導向。
嚴躍進分析,單身群體先租房再購房,照此模式,北京未來會形成三種不同的居住模式,由低到高。第一種是租房,第二種是認購共有產權住房,第三個是認購現在普通住房以及其他住房。這三種模式體現了梯度消費的概念,各個不同住房群體都尋找到匹配自己的房源。
意見稿還提出,有住房轉出記錄、有住房家庭夫妻離異後單獨提出申請且申請時點距離婚年限不滿三年等情況的家庭,不得購買共有產權住房。
針對離婚人員的申請問題,北京市住建委再次重申,僅限制“有住房家庭夫妻離異後單獨提出申請”的情形,對離婚前家庭成員無住房或再婚家庭,不受此限制。
在嚴躍進看來,離婚人員的申請問題關鍵在於一點,即申請前是否有無住房,這樣做是為了防範假離婚出現的問題。
北京市住建委表示,要求申請人無住房轉出記錄,目的是聚焦無房剛需家庭首次購房需求,杜絕投資投機。同時,還將根據群眾建議,把“無住房轉出記錄”明確為“在本市無住房轉出記錄”。
嚴躍進指出,政策強調“本市”的概念,意味著在其他城市的住房交易,並不影響在北京申請此類住房。
北京市住建委在反饋中表示,將依據《辦法》第五條,在發展新區統籌部分房源,彌補中心城區房源供應不足。根據第十一條規定,東、西城區戶籍但在項目所在區工作的家庭,與項目所在區戶籍家庭具有同等待遇。
嚴躍進認為,對於東城和西城戶籍的且工作地在郊區的,可以在相應郊區申請此類住房,這也是為了讓職住平衡導向更加靈活。
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保障性住房要響應剛需人群需求,就要在工作區增加供應。他指出,2014年以來北京市自住型商品房明顯滯銷,主要原因在於項目位置較為偏遠,通勤時間有一個半小時以上。
有市場人士指出,東、西城區的黃金地段不太可能有房源或土地拿來開發共有產權房。同時,在郊區供應共有產權房也符合北京市2020年要將城六區的常住人口減少15%的“控人”目標。
針對共有產權住房的房源供應結構問題,有群眾反映應該增加小套型的比例,多建一居室,也有群眾反映考慮父母、未成年子女一起居住,應改為套型總建築面積不低於120平米。對此反饋明確,共有產權住房的房源供應結構應主要在60平米到120平米之間。
為何是60平米到120平米之間?嚴躍進告訴記者,對於共有產權住房來說,產品設計會更加註重戶型或面積,既不會太強調超小戶型的項目,也不會做超大戶型的項目,這與“夾心層”的居住特點有關。
他分析稱,過去的保障房屬性強調戶型,能小則小。但是共有產權住房屬於普通商品房,只不過是產權的逐漸讓度。60到120平米範圍,基本上能夠滿足一些共有產權住房或“夾心層”群體對住房的不同戶型需求。租賃市場可以把戶型做的小一點,但是共有產權住房不必刻意強調戶型做到60平米以下。
“從其他方面看,預計會植入新的概念,類似智慧社區等概念,這些是新的內容。若單純從建築外立面來看,預計和普通住宅的項目差別不大。”嚴躍進說。
共有產權房推出後,其對北京商品房的房價會有影響嗎?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在接受國是直通車記者采訪時表示,共有產權住房的推出對於房價的影響是間接的,並非直接影響,這主要是看共有產權住房對商品房的供求關系帶來多大的影響。如果共有產權住房供應量緊張,而商品房市場供求關系變化不大,則共有產權住房對房價的影響也不會太大。
此外,顧雲昌強調,推出共有產權住房主要是為了構建新的供應體系,是建立起完備、規範、法律化、產權明晰的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表示,推出共有產權住房和發展租賃市場一樣,都是從供給側改革著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住房供應體系,從而實現“住有所居”的目標。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北京市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陳誌。他告訴記者,北京推出共有產權住房,是為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而作的制度性安排,更多地是以保障為目的。它對抑制投機,促進公平,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對於未來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嚴躍進表示,共有產權住房有助於增加低成本住房的供應,這也有助於降低房價,或引導住房困難群體積極認購共有產權住房。
對於共有產權住房的未來,有人擔心,在一線城市土地供應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共有產權住房的體量會不會很小?
根據4月初發布的《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未來五年,北京自住房將供地1020公頃、擬建25萬套。未來房源都將按照共有產權住房的辦法接受申請。
鏈家研究院預計,到2021年,北京存量房將有900萬套,共有產權住房占比2.8%。
來源:中新網
記者:馮玲玲
如井噴式增長的共享單車又一次被按下“暫停”鍵。
文 | 經緯君
近日武漢市也正式宣布將暫停共享單車投放,截至目前共有上海、深圳、廣州等11個城市對共享單車投放“踩剎車”,勢必給中小共享單車企業的生存帶來了更大挑戰。
一面是摩拜和ofo的瘋狂融資和對現有市場的幾近“壟斷”,另一面是行業變局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後入局共享單車的中小企業未來命運會是什麽?
多城市叫停共享單車投放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在許多城市,共享單車的供應遠遠超過了需求,而市面上投放的共享單車數量、種類都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規範管理難度很大。
本周,武漢市召開“暫停共享單車新增投放”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共享單車按下“暫停鍵”。
據了解,武漢全市目前有近70萬輛共享單車,但現有非機動車停放區域僅能滿足40萬輛非機動車停放。這意味著近30萬輛共享單車面臨無處可放的尷尬局面。
共享單車進入武漢尚不足一年,如今被叫停,企業無序競爭、過度投放以及亂停亂放是主要原因。
事實上,不止武漢,其他城市也遇到了共享單車過度投放、無序停放的問題,當地有關部門的解決辦法也十分統一,即暫停新車投放。據法制晚報,目前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福州、鄭州、南京、武漢等11個城市已宣布暫停新增共享單車新車投放。
目前北京市的共享單車投放量也已達160萬輛。對此,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近日表示,北京或將控制共享單車數量。此外,北京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此前做客北京交通廣播時表示,針對共享單車的管理,北京將從小區域開始著手,由街道來牽頭摸底共享單車的具體需求數量。
針對上述現象,ofo及摩拜單車均表示將配合各地監管部門要求,而在具體措施上,ofo稱將增加調度車和重點區域的運營維護人員,按要求把市中心的車向郊區分散;摩拜單車則提到會把以往負責車輛投放的人員轉到清運調度隊伍,工作重點將放到維護、運營和秩序管理上。
易觀智庫分析師王會娥向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jwview)分析,從共享單車的投放量來看,很多城市已經達到飽和,出現冗余。“影響市容市貌、阻礙交通等問題逐漸暴露,共享單車已經在過度使用城市公共資源,甚至超出了部分城市公共空間的承載力。”王會娥稱。
王會娥表示,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地方政府出臺類似規定。
指導意見暫停了共享單車狂投熱潮
多城市暫停新增共享單車投放,似在呼應8月1日,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
該指導意見除明確共享單車“分時租賃營運非機動車”“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定位外,更對車輛的投放及管理提出了多項要求。
“地方政府暫停共享單車投放,可以理解為是在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車輛投放機制、管理機制前的一個過渡手段,”王會娥對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jwview)表示,“共享單車車輛投放、管理合理化的過程中,可能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政府還是共享單車企業,都需要一定時間。”
此外,王會娥指出,共享單車行業已然從前期跑馬圈地粗放式運營階段,過渡到精細化運營階段,以量取勝的時期已不再。在這種情況下,共享單車企業本身需具備較強的線下運營能力及線上線下的配合能力。
“與此同時,行業變局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也給中小共享單車企業的生存帶來了挑戰。可能將被迫退出。”王會娥表示。
共享單車的“兩極分化”
一邊是大企業繼續吸納投資,擴充領地,一邊是小公司掙紮前行,直至倒閉退場。共享單車行業早已迎來了兩極分化。
今年6月13日,悟空單車宣布破產,成為全國首家宣布破產的共享單車企業。但悟空單車並不“孤單”,僅僅隔了8天,3Vbike也宣布停止運營,成為第二家倒閉的共享單車平臺。到今年8月,江蘇町町單車公司“人去樓空”,大量押金未退,其運營公司南京鐵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已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成為第一家因為押金問題而跑路的共享單車公司。
悟空單車
正如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在悟空單車退出市場時所說,“在資源上,頭部效應明顯,政府資源、媒體資源等都集中在行業領頭的幾家公司上,在馬太效應的聚合下,公司無法翻身;在供應鏈方面,作為小公司,悟空單車也拿不到足夠資源,只能與小廠商合作造車,後果就是車輛品質不好,容易壞,造車成本高的問題;在與競爭對手較量的過程中,也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無法長久持續,一些行業領先的公司可以一直免費占領市場”。
無獨有偶,曾因炫酷“土豪金”色而被大眾廣泛熟知的酷騎單車近來也被曝出押金難退的問題。與酷騎單車關聯的P2P公司“誠信貸”,其前身已被工商列入異常經營名錄,而另一家關聯的互金平臺眾牛投資涉嫌違規銷售信托、資管等理財產品。有用戶質疑,酷騎單車之所以押金難退,很可能是因為被抽走流向了P2P。
而與此同時,摩拜和ofo卻迎來了“融資潮”和“留洋熱”。前不久,摩拜單車和ofo分別獲得了6億美元和7億美元的融資。8月17日,“共享單車第一股”永安行也上市了,每股定價26.85元,預計發行2400萬股。
8月27日,ofo小黃車宣布進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首批將陸續投放2000輛小黃車。這是繼登陸英國牛津之後ofo開辟的第9個國家。
8月30日,摩拜單車也宣布正式進入泰國,率先在曼谷投入運營。這是繼新加坡、英國、意大利和日本之後,摩拜單車進入的第5個海外國家。
與春風得意“留洋熱”“上市熱”的一線梯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二三線梯隊共享單車的“下鄉熱”也正開展得如火如荼。據新京報,隨著國內一線城市出臺限投令,二三線梯隊的共享單車品牌幾乎放棄一線城市,將核心市場放在二三線城市,甚至布局四五線城市。例如,Hellobike在運營之初就定位二三線城市;小鳴單車先是在一二線城市投放,之後轉向四五線城市作為主戰場。
Hellobike
那麽小城市會是二三線梯隊的共享單車的避風港嗎?據新京報,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表示,共享單車的出現是為解決北上廣深大城市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問題,而中小城市人口密度較低,如果投放該區域,是極低效率的商業產出。未來共享單車的戰場還是在大城市。
二三線梯隊的共享單車要何去何從呢?悟空單車創始人雷厚義曾對媒體表示,“我們公司很小,但我們的失敗對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其他一些小公司看到我們的結局之後,也許會覺得行業的拐點到了,要麽開始退出,要麽開始找後路。”
“任何行業都有著二八定律,當前共享單車行業已經有相對‘坐穩’的巨頭,小公司和新加入公司的機會已不多。”資本分析師唐川林對媒體表示。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適者生存的定律,共享單車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