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歐洲議會通過決議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後,引起各方議論。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貿易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認為歐洲議會的決議是用來和中國進行“討價還價”的籌碼,所謂的“非標準”對待是否會真正實施還要走歐盟正式程序。
出此決議可見歐洲惶恐
“此項決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現在還要看歐盟委員會如何做出抉擇,如果決定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就需要經過歐洲議會批準通過。如果不承認,那麽事情就會非常複雜了。”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貿易政策部副主任朱利葉斯·森(Julies Sen)在倫敦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於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個問題,歐洲方面已經探討很久,然而由於歐債危機仍未完全消除,就業並未明顯改善(特別是在某些產業),加上對俄制裁造成俄國市場丟失、難民等各種內部問題凸顯以及全球貿易深陷寒冬等等這些現狀,都使得目前的歐洲承受巨大的壓力。從此次做出的決議可以明顯體會到歐洲方面的惶恐不安和擔憂。”
當記者問到此項決議傳出的“違約”信息毫無法律依據時,森提出:“歐洲議會有權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考察,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否自動生效進行考量,(違約)也是情有可原。但對於中國對‘自動’承認的理解,普遍認知是與中國方面一致的,認為有義務遵循加入WTO時簽訂的法律協議,這是具有法律效應的。”
森也坦言,在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上,歐洲不得不考慮自己可能遭受到的沖擊以及會給當地的產業和就業帶來的影響。
在5月12日的決議中,歐洲議會的議員們認為中國產能過剩,產品傾銷歐洲,給歐洲帶來了嚴重的社會、經濟和環保等問題。尤其是在鋼鐵行業,最近塔塔公司因巨額虧損出售其英國業務,可能會讓英國出現大量失業,這也被看做是中國鋼鐵產量過剩而以低價傾銷海外惹的禍。
歐盟將在今年夏天做出決斷
就在今年2月25日,歐盟貿易專員西西莉亞·麥爾姆斯特朗姆(Cecilia Malmstrom)在倫敦回答第一財經記者關於是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提問時表示,這並非是承認不承認的問題。她解釋稱:“實際上這並不是關於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個說法容易引起誤解。這是要決定如何或是否修正法律來核定‘反傾銷’問題。因為采用‘替代國’價格數據的做法年底就要失效。我們要不要有所行動?怎麽行動?是放寬政策還是采取過渡性的政策?現在我們正在各個國家對各個行業可能產生的沖擊進行估算。希望在今年夏天做出最後的決斷。”
目前,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貿易爭端發生頻繁。歐盟的73項反傾銷案件中,有56項是針對中國進口產品的。“在這件事情上,歐洲方面看上去非常虛偽。實在有‘食言’之嫌。”森表示,“對於歐洲來說,目前這是一個討價還價的機會,他們希望通過出臺這樣一個決議,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由歐盟委員會與中國方面進行磋商談判。他們絕對希望從中獲得些什麽,具體是什麽還要拭目以待。”
在森看來,按照正式議程,當歐洲議會提出對中國對歐貿易實施“非標準”對待之後,歐盟理事會就會考慮歐洲議會的意見,在年底中國市場經濟地位“自動”生效之前,以此為籌碼和中國方面進行磋商,希望中國能做出更多妥協,比如取消對一些行業的補貼或者調整關稅,以及穩定人民幣匯率、深化經濟改革從而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等。
森預測稱:“歐洲方面可能采取的一種做法是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同時,繼續從保護自身市場目的出發,不放棄反傾銷,比如加強調查或者采取其他的機制,但這會耗時耗力耗資,非常複雜的同時也是對現有法律的挑戰。”另外,歐洲方面也會寄希望於通過政治層面來解決:“歐洲目前存在很多問題,包括英國退歐,明年的德國大選、法國大選,還有持續已久的希臘危機。歐洲是希望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的,他們絕對不想失去這個夥伴,希望與之保持良好的貿易投資關系,但這並非各國外交家和商務人士能夠把持的事,因為這不是技術層面的解決方案,而是要上升到政治層面,比如在G20這樣的全球國家元首的高峰會議上來討論。”
在6月2日外交部為介紹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和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有關情況所舉行的“藍廳論壇”上,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決定權和最終采取什麽樣的政策,是美聯儲自己決定的,但是歡迎美聯儲加強同中方、加強同國際金融市場的政策溝通。
朱光耀還表示,第八輪中美經濟對話的主題是“強化中美經濟關系”。在這一主題下,會議將就三個議題進行討論,分別為宏觀經濟形勢和宏觀經濟政策、開放條件下的貿易與投資,以及金融穩定與改革。
經過中美雙方的商定,第八輪S&ED、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將於6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
屆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將與美國國務卿克里共同主持人文交流高層磋商。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國務委員楊潔篪將與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克里、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共同主持S&ED。
強力推進中美BIT談判
中美S&ED分為經濟軌道和戰略軌道的“雙規制”。
在經濟軌道方面,此次朱光耀表示,汪洋副總理非常明確地指示,中國的經濟工作團隊本輪經濟對話要在三個方面著力加以推進。
首先,中美經濟對話要體現為兩國元首重要會晤服務的基本原則;要認真全面地貫徹落實今年3月底中美兩國元首在華盛頓達成的重要共識;要為今年9月二十國(G20)杭州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舉行的重要會晤做好經濟政策的準備。
其次,要進一步夯實中美經濟關系。中美雙邊貿易額去年已經達到了5584億美元,雙邊直接投資額已經超過了1400億美元,而且還在迅速增加。
朱光耀表示,中美雙方都要求對方更加開放市場,都要求對方來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以便本國的企業家分享對方經濟快速增長的收益。
去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歷史性的成功的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達成重要的共識。兩國元首共同指示雙方的經濟團隊,要強力推進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朱光耀表示,根據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談判已經進行了24輪,我們將堅定不移地執行兩國元首的重要共識,推進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為中美經濟合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制度性的基礎。
第三,中美兩國要合作,推進中美兩國的經濟和全球經濟沿著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軌道發展。
當前全球經濟盡管仍舊在緩慢地複蘇,但是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朱光耀表示,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與合作,在G20框架下,共同推進相關政策共識,是至關重要的。
在戰略軌道方面,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表示,6月5日,中美將舉行第六次戰略安全對話,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和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布林肯共同主持,兩國軍方以及有關部門的代表參加,雙方將就涉及到主權安全、兩軍關系、海上安全、外空安全等重要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此外,還將舉行“中美綠色合作夥伴結對簽字儀式”、“藍色海洋”等相關活動。兩國主管部門還將舉行外交政策、聯合國和多邊事務、蘇丹和南蘇丹、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交易、海洋保護、民用航空等對口磋商。
歡迎美聯儲與中國加強溝通
在回答中國如何看待美聯儲加息,以及這個議題是否會在即將舉行的S&ED上出現時,朱光耀表示,目前,全球關註的是6月和7月美聯儲會作出什麽樣的決定。中美雙方在宏觀經濟政策上保持著密切的溝通。
“在這個方面,雙方及時的宏觀經濟政策的溝通,有助於增進雙方了解,也有助於雙方在G20框架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朱光耀表示,“這就是為什麽今年2月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能夠取得重要的政策進展,形成政策共識的原因之一。”
朱光耀指出,“當然,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決定權和最終采取什麽樣的政策,是美聯儲自己決定的。但是,我們歡迎美聯儲加強同中方、加強同國際金融市場的政策溝通。”
朱光耀還談到,在來自外部環境的挑戰中,最突出的就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增大,而長期以來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驅動器的全球貿易,比低迷的全球經濟的增長率還要低。
“我們和美聯儲的政策溝通確實是非常重要的。”朱光耀表示,“美聯儲利率政策的進一步決策,實際上對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都有著重大的影響,這是大家有共識的。”
同時,中國作為全球的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外溢性影響在不斷地增加。這樣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種客觀體現,同時也要求中國加大同外部世界的溝通與協調。朱光耀強調,所以,我們高度重視中美之間的宏觀經濟協調。
同時,朱光耀表示,我們也重視與其他經濟體的政策協調。“我們希望G20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平臺,在全球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與溝通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這就包括匯率政策。”朱光耀說道。
在他看來,第一,要堅持G20確定的防止競爭性貨幣貶值,這是G20所有國家的共識。第二,要加強匯率市場政策的討論與溝通。所以,在這個方面,期待中美經濟對話為今年9月舉行的G20杭州峰會作出特殊貢獻。
周二(7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公布的人民幣中間價上調82點,報6.6778元,昨日中間價報6.6860元,16:30收盤報6.6799,23:30收盤報6.6806。
美聯儲將於周二召開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並將於北京時間周四淩晨2點公布利息決定。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維持利率不變,並會盡量避免流露出將在九月加息的暗示。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人民幣單日的升值或貶值都是市場化的表現,由供求關系來決定。短期來看,由於我國宏觀經濟處於合理運行區間,外貿仍呈現順差態勢,銀行結售匯逆差不斷收窄,外匯儲備在6月份意外增加,表明總體的國際資本流動趨於穩定,市場上也並未形成明顯的貶值預期。因此,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趨勢性貶值或者較大幅度貶值的態勢,但由於宏觀經濟受到內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上升空間也有限,未來將在合理區間內彈性波動。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金融研究處資深研究員韓會師表示:在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下,監管當局有入市引導市場情緒無可厚非。如果真的是完全依靠監管當局調控才抑制了人民幣貶值步伐,那麽也從反面證明人民幣並沒有主動參與競爭性貶值的意願。但如果希望人民幣匯率在6.70附近淡化貶值預期,那麽在較長的時間內避免人民幣再次破位下行是必要條件之一,否則很容易給市場造成“且戰且退”的印象。
周三(7月27日),美元兌亞洲貨幣徘徊於隔夜收盤價附近。美聯儲即將公布利率新政,屆時將觸發行情大幅波動,美聯儲新政的影響力或將在周四開盤之後才能顯現。
市場預計,美聯儲7月份將繼續維穩利率,但鑒於此前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振奮人心、股市又叠創歷史新高,美聯儲政策聲明可能更趨鷹派。
英國脫歐余波已逐漸散去,除了英鎊大幅走弱,其他資產價格受到影響似乎遠沒有預期的那樣大。美聯儲可能暗示,年內加息1-2次,那樣或將顯著推高美元指數價格。而就在上月,市場還傾向於做空美元,認為美聯儲年內不可能加息。
夜盤期貨開盤,滬銀漲1.93%,滬金漲 0.67%。
北京時間周四淩晨2點,美聯儲將公布9月利率決議。 此次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按兵不動, 目前市場認為9月份加息的概率僅有15%左右。但對今年年內加息的預期強烈。
美聯儲方面,耶倫早在五月份的時候就稱,將根據數據漸進加息,或在接下來的數月就能迎來合適的時機。而芝加哥聯儲主席Lael Brainard持不同看法,她認為在看到通脹真正回升至目標值前提前加息並無必要。今年擁有投票權的波士頓聯儲主席Eric Rosengren與耶倫占到了一邊,其在美聯儲議息會議的“靜默期”前稱,漸進收緊貨幣政策是合理的。
外盤方面,COMEX黃金漲0.88%,報1329.75美元/盎司,最高至1333.65美元/盎司。
外盤方面,COMEX白銀漲1.97%,報19.657美元/盎司。
周三(9月21日)亞市盤中,日本央行公布的9月利率決議顯示維持現有-0.1%利率不變,但表示為達到通脹目標,決定引入“配合收益率曲線控制的QQE政策”。數據公布後,美元兌日元短線一度暴跌100點。但隨後美元兌日元快速逆轉,反彈逾百點,抹去利率決議後全部跌幅,上破102關口目前漲至102.34。
日本央行稱,新型QQE政策主要由兩部分組成——收益率曲線控制,調節短端以及長短利率;第二部分是通脹超調承諾,承諾擴大基礎貨幣水平直至CPI超越2%的目標,並且穩定在2%的上方。
日本央行委員會以7:2的投票結果通過資產購買指引,並以8:1的投票結果通過通脹方面承諾。
日本央行稱,將擴大貨幣基礎直到通脹率穩定在2%以上,並將引入量化質化寬松,附加收益率曲線控制。同時決定修改政策框架,取消所持日本國債的平均期限目標。
盛寶銀行評論稱,日本央行對於收益率曲線變陡的關註,將有利於日本銀行業和保險業。
日本央行還表示,將繼續購買日本國債直至10期債券收益率至0;2.7萬億日元ETF購買將針對追蹤東證指數的ETF;如有必要將進一步降息;在負利率政策下,利率將低於自然利率;將加強遠期指引。
此前市場預計,日本央行9月貨幣新政可能變更80萬億日元的購債目標,並通過“扭轉操作”進而改變債市收益率曲線。不過,進一步深化負利率政策可能性不大。
24日據央視新聞報道,紐約當地時間23日,聯合國安理會投票通過了支持《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決議草案。
聯合國大會1996年決議通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但條約未能生效,因其未得到一系列國家的簽署或批準,包括美國。所有歐洲國家,包括俄羅斯、英國和法國均批準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2013年,奧巴馬宣布計劃2016年前在美國爭取批準這一條約。
從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官網獲悉,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在安理會通過《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決議後進行了解釋性發言。
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發言(圖:新華社)
劉潔一表示,9月24日是《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在紐約開放簽署20周年紀念日。20年前,為全面禁止核武器試驗爆炸及其他任何核爆炸,有效促進防止核武器擴散及核裁軍進程,增進國際和平與安全,國際社會談判達成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20年來,禁核試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安理會今天通過這一決議,對於紀念條約開放簽署,重申禁核試目標,推動條約早日生效具有積極意義。
劉潔一還強調,中國一貫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無條件不對無核武器國家和無核武器地區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是最早簽署條約的國家之一,始終堅定維護條約的宗旨和目標,恪守暫停核試驗的承諾。中方將繼續與各方一道,致力於推動條約早日生效,為實現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的目標而不懈努力。
26日據共同社報道,對於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上正在討論的2017年啟動《禁止核武器條約》制定談判的決議案,美國深表擔憂稱“可能會影響在歐洲和亞洲的威懾力”,並向北約(NATO)國家發出信函,強烈要求在表決中投反對票並不參加談判。
美國等5個擁核國家正在開展反對該條約的遊說活動,外界得知向同盟國發出信函的內容尚屬首次。
據悉,這封題為“禁止核武器條約對防衛政策的影響”的非正式信函標註日期為10月17日。其中指出,條約即使在生效前也對美國對NATO及亞太地區同盟國的核威懾力“產生直接影響”。不僅是條約締約國,對非締約國也將產生影響。
另外,信函中還流露出危機感稱,若條約得以制定,安全保障上發生危機或紛爭時對於核武器的部署、安全性確認的NATO活動也將被禁止。信函還強調“基於合適的核武器及導彈防禦能力的威懾力是NATO戰略的核心”,強烈敦促在表決中反對而不是棄權。
據聯合國外交人士稱,處於美國“核保護傘”下的日本也承受著同樣的而壓力,可能是鑒於這一動向,日本才決定不贊成這一決議案。日本尚未決定棄權還是投反對票,但若反對,作為唯一核爆受害國的態度必將受到質疑,可謂面臨非常棘手的選擇。
報道稱,決議案規定,2017年為“制定規定禁止核武器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啟動談判。截至上周末,聯合提案國接近50個,預計最快將在本周內通過。
28日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近日,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全體會議以多數贊成通過了一項旨在事實上阻止日本從事調查捕鯨活動的決議,國際社會對調查捕鯨的批判或將進一步高漲。
此次會議是日本在南極海域再度開展調查捕鯨以來,國際捕鯨委員會召開的首次大會。會上,日本政府試圖就再度展開調查捕鯨一事謀求各方理解,但受到反捕鯨國方面的嚴厲譴責和強烈反對。
據報道,27日,會議就澳大利亞等反捕鯨國提出的旨在阻止日本進行調查捕鯨活動的決議案進行了討論。討論結束後,與會國進行了表決,34個國家表示贊成,17個國家表示反對,最終以多數贊成通過了該決議案。
決議規定,在全體會議上設置新的工作組對日本調查捕鯨的實施計劃進行審查,旨在通過增加事務程序在事實上阻止日本實施調查捕鯨。
報道同時指出,由於該決議不具有法律效力,日本今後仍然計劃繼續進行調查捕鯨活動,但如果這樣做,必將受到來自國際社會的進一步批評。
日本進行“科研”捕鯨(資料圖)
2014年3月,日本接受國際法院的裁判,中止了在南極海域的調查捕鯨。而去年12月,日本再度展開了捕鯨。
據報道,日本政府代表森下丈二此前在會上表示,日本已經按照國際法院的條件對捕撈數量進行了必要調整,調整後的捕撈數量減少到333頭,約為以往的三分之一,希望得到各方的理解。日本方面還反駁稱反捕鯨國的反對沒有相關科學依據來支撐。
漲得好端端的美元連跌數日,金價短短幾日暴漲近50美元,被稱為“大選風向標”的墨西哥比索一瀉千里,一切都與設想的情景背道而馳。
“美國大選結果公布前,做外匯交易可要小心了,這不是一場簡單的遊戲。”FXTM富拓市場研究副總裁賈米勒(Jameel Ahmad)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無疑,一場“勇敢者的遊戲”已經大幕開啟。盡管11月3日美聯儲宣布暫不加息,而12月加息基本板上釘釘,但令人擔憂的是,上周五(10月2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重啟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的“郵件門”調查,導致美國大選不確定性陡增。有外媒最新民調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經反超希拉里1個百分點。
“此前幾個月,市場幾乎都預計希拉里將會獲勝,一旦預期逆轉,就意味著交易方向將徹底轉向——這種波動性是極其可怕的。”賈米勒稱,“除非你是經驗老到的交易員,否則還是暫且退出觀戰吧。”
全球市場“暴力波動”
當前,全球市場正在“暴力波動”,大家心中都在問著同一個問題——如果特朗普真的當選美國總統,那麽市場究竟會發生什麽?而更早之前,這個問題可能是——美聯儲加息,市場究竟會怎樣?
對於這個新問號,恐怕最先跳出的一個類比場景就是此前的英國脫歐,這是一個令誰都沒有預期到的“黑天鵝”事件,幾乎所有外匯交易員的倉位都押註在“不脫歐”之上,認定英鎊會超跌反彈。結果,“黑天鵝”真的飛了出來,英鎊當日對美元暴跌近10%至1.34,眼下,英鎊/美元只剩下了1.23。
有華爾街“恐慌指數”之稱的美國股市預期波動衡量工具VIX指數,已接近今夏英國脫歐後出現過的高點。被視為終極避風港的黃金價格日前急劇上漲。而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匯率在震蕩交易中下滑了逾2.1%,此前,特朗普多次點名將針對墨西哥采取貿易保護措施。“墨西哥的經濟基本面與美國的聯系最為緊密,墨西哥85%的出口都去往美國。” 荷寶投資管理集團(Robeco)高級基金經理菲德麗(Fabiana Fedeli)對本報記者表示。
“以英國退歐交易經驗來看,一些交易商似乎不想再被打個措手不及,因此近日已開始行動,”盈豐財資市場(CMC Markets)的柯林•切申斯基(Colin Cieszynski)稱。這也足以解釋,為何近期市場開始波動。
當然,也有的選擇按兵不動。“大多交易員們都選擇大選靴子落地後再度行動。”資深外匯交易員顧騁告訴記者,還有一種策略則是做些趨勢比較確定的日內短線交易。
值得關註的是,11月3日,英國高等法院判決英國政府需要議會的批準才能觸發脫歐程序,市場對於英國“硬脫歐”擔憂降低,消息一出,英鎊應聲大漲逾80基點。易信中國首席交易官孫宇對記者表示:“如果事態繼續發展,將加劇匯市交易的不確定性。”
如果特朗普贏了
如果特朗普獲勝,對金融市場哪些資產有利?對哪些不利?
賈米勒告訴記者,受益者將是黃金。“對於意外結果和高度的不確定性,黃金的避險特性將驅動投資者需求。”
第二個受益者將是日元,有“避風港貨幣”之稱的日元很可能重現年初暴漲的行情。當然,投資者的“蜜糖”也是日本央行的“砒霜”——該行希望打壓日元以使得通脹達到2%的法定目標,但如今看來又將要化為泡影。
第三個受益者則將是此前受挫的英鎊。“但英鎊獲得青睞的可能性遠低於黃金和日元。”賈米勒稱。
不過,“在12月美聯儲加息落地後,美元指數預計仍會突破100。” 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告訴記者。
此外,將遭遇不利影響的無疑將是股市。“我近期看空美股,尤其是標普500指數,” 鐘越稱,“如果下周特朗普當選總統,投資者將在很長時期內進入‘避險’模式。這意味著風險偏好顯著下降,股票即是風險資產之一。而且,特朗普明顯傾向於提高美國利率,盡管這不會被馬上提及,但這也是很多分析師看跌股市的原因所在。”
11月3日淩晨,標普500連續7個交易日下跌,上一次出現類似的情況則是歐債危機發生時的2011年七八月間。
此外,原油也將重挫。“姑且不論歐佩克會否減產這一因素。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將導致至少短期內美國經濟增長預期被下調,這理論上將削弱原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並拖累油價。”賈米勒稱。
當然,眾所周知的一個“地雷”便是墨西哥比索。特朗普勝出被視為對墨西哥經濟有負面影響,比索將作出與美國總統大選辯論之初同樣的反應。
美聯儲不確定性下降
所幸,當前美聯儲的政策不確定性大大下降,各界認為,美聯儲在正式加息前,一定會與市場積極溝通,避免不必要的沖擊。因此對市場而言,一旦大選結果落地,這場“勇者遊戲”的難度也會大大下降。
北京時間11月3日淩晨2點,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布利率決議,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0.25%~0.5%。FOMC成員以8-2投票決定,在加息之前等待更多的證據。
主流觀點認為,如果美國大選出現意外,並對市場造成重大沖擊,美聯儲並非沒有可能進一步推遲12月的加息議程,今年6月的英國脫歐便阻礙了7月加息的步伐。
如9月時一樣,FOMC聲明中稱,“FOMC判斷,由於近期經濟增長加速、勞動力市場持續複蘇,加息的證據繼續強化,但FOMC決定要等待進一步的證據來證明經濟發展正不斷向目標前進。”
有“加息風向標”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計12月加息的可能性高達78%,這與去年12月美聯儲開啟金融危機後首次加息前的市場預期相似。
富國銀行首席投資組合策略師布萊恩(Brian Jacobsen)表示,美聯儲通過嵌入“在目標上僅需要略微更多證據”這樣的表述來告訴投資者,再多幾份就業報告就會采取行動,這意味著最有可能在12月份加息。
由於美聯儲此次決議結果並無意外,加之美國大選的影響力仍在持續擴大,市場關註點更趨關註政治風險。聲明公布後,標普500指數跌幅擴大至0.8%,美元兌墨西哥比索刷新盤中高位至19.4440比索,美元指數小幅回升;美元/人民幣夜盤報收6.7571,美元/離岸人民幣截至同日淩晨3:10報6.7675,人民幣連續幾天企穩回升。
美聯儲決議公布之後,市場焦點轉向周五(11月4日)將要公布的美國10月非農就業數據。此前公布的美國10月ADP就業人數增加14.7萬,低於分析師預估的增加16.5萬,不過9月ADP就業人數增幅從之前的15.4萬上修至20.2萬。“數據依然表現不差,但影響有限。即便周五非農強勁,在大選結果出爐之前也難以提振美元持續上揚。相反,若數據不佳,則將加劇美元的短期負面情緒。”賈米勒告訴記者。
至於未來加息的次數,“市場對12月加息預期高漲,但這並不意味著,明年加息速度會快於預期。根據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計2017年加息次數為1.5次,2018年則為2次左右。” 摩根士丹利美國首席經濟學家贊特納(Ellen Zentner)在報告中表示。
然而,在9月公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EP)中,美聯儲預計截至2018年,加息次數將達到6次(今年1次,2017年2次,2018年3次)。對此,贊特納認為這種預期過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