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引進外資不敵青島一個區 濟南欲借韓博會克服開放性短板

今日(1日),“2016第五屆(濟南)韓國商品博覽會”在濟南開幕。濟南市欲利用這個平臺彌補開放程度不高,國際化程度不強的短板。

濟南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作為東部經濟大省的省會,濟南開放度不高、國際化不強一直是經濟發展的短板。

在不久前濟南市召開的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大會上,濟南市委書記王文濤曾自揭短板:濟南全市外貿總量僅為深圳的2.3%,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引進外資不敵青島一個區。

這種形勢下,濟南市更加註韓博會這一品牌的打造。上述濟南市商務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韓博會作為濟南市政府自主打造的唯一一個國際性品牌展會,自2012年以來連續四屆在濟南成功舉辦,累計展出面積9萬多平方米,交易額25億元,被譽為韓國本土之外最大規模的韓國商品主題展。

他說,今年5月,濟南市作為山東省唯一入選積極構建國家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實驗城市,其著力推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再次提上更加重要的議事日程,將其作為全市實施“開放、融合、聚焦”三大戰略、“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以及實施開放發展三項行動的首要工作來抓。以此為契機,第五屆韓博會的舉辦更加受到雙方主辦單位的高度重視,展會較前四屆從參展企業數量、參展商品豐富程度、展會服務水平、專業采購商質量等方面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丞華企業集團是這次韓博會的具體運作企業。其董事長王愛民告訴記者,從前幾屆韓博會的情況看,檔次還有待提高,不能局限在化妝品、食品等的展銷,應該有更多的大企業通過這個平臺尋求合作機會。本屆韓博會已經有了提升,但還需要繼續努力。

他同時說,本來是定位為韓博會,但這次日本企業方面主動提出了布置展臺。兩方變成了三方。

上述濟南市商務局人士介紹說,去年6月1日,中韓兩國在首爾共同簽署了中韓自貿協定(FTA),兩國經貿合作步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為魯韓經貿合作帶來了新契機。搶抓中韓自貿區的先機,成為山東政府部門及當地企業的重要任務。

另據濟南市商務局提供的數據,2015年濟南和韓國進出口總額為23522萬美元。今年1-5月份,濟韓進出口總額達到13520萬美元,同比增長51.1%;對韓出口10888萬美元,增長88.5%。

自中韓自貿區談判啟動以來,山東省提出了建設中韓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的構想。威海-仁川自由經濟區作為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寫入中韓自貿協定,在貿易、投資、產業、服務等領域先行試驗合作項目,這在中國已簽署的十多個自貿協定中尚屬首次;中韓(煙臺)產業園成為中韓兩國雙邊機制重點推動的合作共建園區,納入中韓自貿協定框架。為此,山東省政府已經建立了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聯席會議制度。

同時,中韓自貿協定使兩國大幅削減關稅。山東省將充分用好自貿政策和濟南韓國商品博覽會等相關平臺,提升雙方貿易水平,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把魯韓貿易額增加到500億美元水平,真正實現雙方市場的深度融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846

金種子酒欲借健康酒恢複業績“健康”

金種子酒(600199.SH)最新發布的公告稱,根據公司發展戰略需要,將出資1000萬元建立大金健康酒業有限公司,將健康酒作為核心戰略產品。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健康白酒行業火熱,金種子酒此番布局健康酒領域,或為了擺脫連續多年業績雙降的尷尬局面。

金種子酒公告表示,公司將打造健康酒類核心戰略產品,目標是成為“省內競爭格局的顛覆者,安徽健康酒類的領航者”。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金種子酒籌備健康白酒項目已久,在2016年6月7日舉行的代理商大會上,就已經推出了“東方神草”系列健康酒和泰苦蕎酒產品,並給出了主流定價、高空間、高促銷的經營策略。金種子酒方面認為,安徽目前還沒有健康白酒的領導者,希望借此走上差異化競爭之路,實現公司的長期、良性、健康的可持續發展。金種子酒證券代表蔔愛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健康酒已有產品,預計將於近期上市。

押寶健康白酒,這一布局或與金種子酒業績表現不佳有關。2015年下半年開始,白酒行業整體築底回暖,但記者查閱公告發現,金種子酒轉型效果不佳,業績接連受挫,2012年公司營業收入22.94億元人民幣,凈利潤5.61億元,但隨著限制三公消費等一系列措施的出臺,中高端白酒銷售遇冷,2013~2014年,金種子酒連續2年收入和凈利潤雙降。到2015年,凈利潤僅為0.52億,只是2012年的十分之一還不到。7月13日,公司發布預虧公告,由於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出現下降,預計上半年凈利潤下滑60%~80%。

華泰證券研報顯示,在白酒行業的周期波動中,三線酒的業績彈性最大,原因在於一旦行業整體承壓,三線酒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得最為劇烈。

白酒專家山東溫和酒業總經理肖竹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白酒競爭正處於擠壓式增長時代,市場容量有限,此消彼長的情況很明顯,安徽近年來其他品牌白酒的增長迅猛,也擠壓了金種子酒的市場份額。

有分析認為,金種子酒此次推出健康白酒或是想借鑒勁酒模式,實現產品差異化,打造省內市場大單品來挽回頹勢。2013年8月,勁牌有限公司推出大單品毛鋪苦蕎酒,迅速占領湖北市場。據報道,當年即實現1.26億元的銷售額,並在2014年銷售額超過5億元,2015年則突破10億元。

肖竹青表示,此前勁牌的苦蕎酒在湖北確實有一定的銷量,但這也是勁酒用了十多年的時間進行市場培育的結果。健康白酒本身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有些陌生,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育,可能效果不會立竿見影。

值得註意的是,並非只有金種子酒一家布局健康白酒領域。在2016年春季糖酒會上,各白酒企業紛紛推出各自的健康白酒產品,包括五糧液的貴泓國蕎酒、瀘州老窖綠豆大曲、洋河的雙溝蓧清,以及古井貢的37°亳菊酒等。

黑格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健康白酒未來空間較大,未來3~5年,國內的健康白酒的領域會有500億左右的市場份額。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健康白酒市場空間有限,只能作為白酒的小品類,五糧濃香依然將是市場主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975

2016年上半年增速跌至2% 娃哈哈欲借修補渠道突圍

中國飲料市場進入寒冬期,增長放緩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飲料界縱橫數十年的杭州娃哈哈集團(下稱“娃哈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渠道方面也面臨著傳統門店經營發展模式無法解決其面對的難題。

在內部創新乏力、外部競爭激烈交困之下,娃哈哈試圖重構渠道,但變革能成為公司突破口嗎?

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宗慶後

增長天花板

一手打造了“聯銷體”模式的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宗慶後,讓娃哈哈的發展一鳴驚人,其飲料和牛奶等方面的渠道充分下沈,穩紮穩打贏得了三四線市場,創造了飲業帝國。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聯銷體”操作模式是娃哈哈的一級經銷商每年年底必須將該年銷售額的10%作為保證金一次性打到娃哈哈賬戶,娃哈哈為此支付高於或相當於銀行存款的利息,此後每月進貨前經銷商必須結清貨款,娃哈哈才予發貨。一級經銷商主要承擔物流商的作用,負責倉儲、資金和送貨到終端等服務,管理每個地區的二級批發商。

同時,娃哈哈分布在全國的29個省份的各分公司會派人幫助經銷商管理鋪貨、理貨,以及廣告促銷等業務。每年公司也對經銷商實行返利激勵和間接激勵相結合的全面激勵制度。目前,娃哈哈擁有70多個生產基地、170余家子公司、3萬多名員工、400多億元總資產。

但如今娃哈哈的發展正遭遇天花板。宗慶後曾公開向媒體表示,飲料行業正面臨著下滑趨勢,娃哈哈的增速從往年的20%多,下滑到去年4%多,今年上半年只有2%多。

拋開飲料行業大環境的影響,飲料渠道、網絡建設的同質化問題也會弱化其分銷優勢和終端競爭力。此外,互聯網化的電商、超市、便利店等為主流的渠道下,娃哈哈依然依靠著自己的聯銷體經營模式發展就顯得有些步履維艱了。

快消品行業最激烈的競爭在於銷售終端。以同樣賣水的康師傅為例,它早已投資了大型超市與便利商店的強勢渠道,其中就包括被特易購收購的樂購以及正處於高速發展的全家。此外,華潤怡寶、農夫山泉等也都在渠道上攻城略地。

娃哈哈工廠里的八寶粥產線

“試水”線上線下融合

雖然宗慶後曾多次公開表示,要堅守發展實體經濟,但其實也一直關註著發展火熱的移動互聯網領域。不久前娃哈哈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娃哈哈福禮網絡有限公司(下稱“福禮惠”)在上海交通大學主辦OAO峰會,探討融合線上線下的新商業模式。

據了解,“福禮惠”是由宗慶後、杉杉控股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及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前院長王紅新在今年4月聯合創辦。今年5月,杉杉集團、上海恒大、蘭維樂集團又領投1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該互聯網OAO平臺,意在顛覆傳統互聯網企業的流量獲取模式。

所謂OAO(Online And Offline)模式,即是將線下實體店和線上網店融合的一體化“雙店”經營模式。現任職福禮惠董事長的王紅新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們所推崇的OAO商業模式作為一種新的營銷模式,其對客戶體驗的重視開始顛覆網絡上原有的生態模式,這種模式具有能和用戶進行深度對話和互動的天然屬性,從真正意義上打破O2O的資本困局,實現‘店商’與‘電商’的有機融合。”

王紅新認為,下一個十年的風口就是OAO。這不是讓每一個企業都想著去與BAT叫板,而是每一個企業在各自領域中,去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之後形成差異化,形成競爭力。在接下來的30年里,互聯網作為每一個企業的基礎設施,就像水和電一樣,會融入到企業的發展中去。哪個企業利用得好,哪個企業就能在行業中取得領先。

本報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除了欲改變傳統的營銷模式,娃哈哈也開始更加重視一二線市場。其中涉及到銷售和市場團隊的人員配置,以及產品的定位、口味和包裝等層面的重新調整。娃哈哈也意識到這項工作的複雜性,表示將加大新品推廣和研發力度,以適應新常態和新主流的消費變革。

多元化彎路

宗慶後在該峰會的演講中也表示,當前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增速下滑的問題,一方面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以後,低端、粗放的模式已經不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要求,到了需要結構調整轉型階段。而互聯網作為一個平臺和手段,能夠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提高實體經濟的管理水平和質量水平。

飲料行業中,許多企業都在從事轉型升級,以擺脫以往低端、粗放的經營模式。農夫山泉在去年2月推出定價在35~40元/750ml的玻璃瓶裝礦泉水,加多寶以旗下昆侖雪山水搶占中高端水市場。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沈桂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整個大經濟背景來看,外在需求很弱,國內的需求成長也是力道不如預期。尤其是一般的國民消費也並沒有想象中的好,使得投資實體經濟不易獲利。很多錢都流到股市和房市。在這樣的環境下,實體經濟發展確實不易。企業做好流通環節是重要課題,但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消費升級還是應當更多關註在產品本身的升級,避免生產和需求脫節。”

過去幾年里,娃哈哈在多元化上走了一些彎路,試水了包括童裝、乳業、酒業等多個品類,還有重金砸向商業零售等。宗慶後的打法思路是利用過去積攢沈澱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嫁接到新進入的產業方向上,以快速實現多元化突圍,但並沒有實現其預期的效果。

盡管主業營收增長陷入困頓,但宗慶後表示娃哈哈的平均利潤率仍保持在20%以上,況且沒有一分錢銀行貸款。想來有著大量銀行存款現金流的娃哈哈,試錯的資本十分雄厚。

談到福禮惠,宗慶後則稱贊這是一個創新,是一種異業推廣,實現了買娃哈哈產品可以得到其他產品優惠的可能,一方面促進娃哈哈產品的銷售;另一方面讓消費者認識其他的產品品牌。

目前娃哈哈已經利用了互聯網,把從下訂單一直到生產調度、成本控制,包括追溯都集合到互聯網上。另外,在生產設備上實行自動化發展,減少勞動力,並保證生產質量。

而至於OAO模式,對於大部分的互聯網創業企業來說都還是未知的新詞匯。娃哈哈的試水,能否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找到一條突破路徑,尚未可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778

日本欲借經濟合作解決領土問題,俄高官回應:不會交出主權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和俄羅斯經濟發展部1日宣布,日本經產相世耕弘成將從3日起訪問莫斯科,計劃與俄經濟發展部長烏柳卡耶夫會談。雙方舉行的“高級別磋商會”中將討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俄總統普京提出的8項經濟合作方案,結束後簽署共同文件。

俄經濟發展部就日本對俄經濟合作提出了50個項目。日方希望在此次高級別磋商會中盡量推進經濟合作的具體化,為解決北方四島領土問題打開局面。

然而,俄羅斯對北方四島的領土問題一直態度強硬。

1日,正在日本訪問的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表示,歡迎日方參與在北方四島的共同經濟活動,但同時強調“必須在俄羅斯的主權和法律之下開展”,“俄羅斯擁有主權這點十分明確,毫無置疑的余地”,明確表示“俄羅斯不能交出主權”。

馬特維延科是僅次於總統和總理的俄羅斯第三把手

馬特維延科是僅次於總統和總理的俄羅斯第三把手。她曾擔任副總理和總統普京家鄉聖彼得堡的市長等職務,是頗有實力的女政治家,與普京也較為親近。

共同社報道稱,世耕弘成3日將設立“日俄能源倡議磋商會”,與俄能源部長諾瓦克討論能源相關的經濟合作。

磋商會設想討論油氣田共同開發、結合蓄電池的風力發電、核能領域技術合作及人才交流、甲醇生產設備建設等議題。

但據世耕弘成1日表示,“俄方目前尚未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849

從線下到線上 ,海醫通欲借“醫保合一”讓海外就醫更容易|每日黑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9/160948.shtml

從線下到線上 ,海醫通欲借“醫保合一”讓海外就醫更容易|每日黑馬
王亞奇 王亞奇

從線下到線上 ,海醫通欲借“醫保合一”讓海外就醫更容易|每日黑馬

跨境醫療,在今天依然是個新鮮的詞匯。

跨境醫療,在今天依然是個新鮮的詞匯。但對於出國看病背後讓人談及色變的黑醫療中介和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海外就醫費用,多多少少被人們了解幾分。

此外,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接受海外醫療的患者數量已從2006年的2000萬人次增長至2012年的4000萬人次,年均複合增長率在20%左右,2015年我國海外就醫人數達到了6912萬人次。

無疑,這是一個巨大的,尚未被互聯網充分啃食的市場。

“海外就醫是國內醫療資源的補充業態,但不可或缺,我們希望通過醫保合一,成為一個面向中產階級的,大眾可承擔的海外就醫平臺。”海醫通聯合創始人王超告訴i黑馬

在海外就醫中介的黑森林法則中,在春雨國際等海外就醫的互聯網先行者背後,海醫通是如何撬動這個市場的?又將如何砥礪前行?日前,我們見到了海醫通聯合創始人王超,和他聊及海外就醫市場,以及海醫通的創業故事。

從線下走到線上

海醫通2015年起步於香港。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的經濟體,香港的醫療資源優勢不言而喻。

在香港,當地人群的平均壽命排名世界第一,男性的平均壽命在82歲左右,女性平均壽命在87歲左右,而在國內這一數字要減去10。在香港,當地新生兒的死亡率一直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且當地腫瘤患者五年以上存活率排名世界第三。

但成熟的另外一個潛臺詞,是創新性不強。

“香港本身的互聯網發展在早些年是比較國際化的,但現階段他們的互聯網化要比國內晚十年的時間,他們地域範圍小,發展物聯網的優勢要遠遠大於互聯網,所以香港人對於互聯網化對國內用戶帶來的沖擊是沒有感知的。”王超稱。

與這一狀況相對的,海醫通創立之初走的並非已經在內地火熱多時的互聯網路子。

據悉,海醫通共有四位創始人,創始人兼CEO羅子軒此前在一家跨國公司負責商業項目管理,因為工作的關系經常幫助內地的朋友到香港就醫。2015年初其認識了香港專科醫護基金召集人劉信通,兩人對於在醫療領域創業的想法一拍即合。隨後,海醫通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唐華加入,海醫通的創立正式開啟。

但彼時,海醫通還是一家香港的線下醫療公司。2016年初,王超經朋友介紹認識了羅子軒,兩人第一次見面羅子軒聊起想把香港最新的藥品介紹給更多人。在互聯網行業深耕十多年的王超提出,何不用互聯網的方式去做,把這件事的影響力、傳播力擴大。

2016年5月開始,王超花了近2個月時間調研市場。過程中,他發現,除了近年來國內海外就醫人數呈飛躍式上漲。相對於美國、日本等,香港則是海外就醫的另一個隱性市場。

原因在於,一般國際上最新推出的藥品到中國的藥監要停八到十年用戶才能享受這批藥。比如前段時間火爆一時的國內首個預防宮頸癌的HPV2價疫苗上市。但據澎湃新聞之後的報道,HPV2價疫苗目前已從美國退市,HPV4價疫苗也已經在美國市場暫停銷售。“美國已經推出HPV9價疫苗,可以說我們其實在用十年前的藥品,這是很滯後的,但是香港是最早能拿到國際上比較先進藥品的亞洲地區,國際的一個藥物到內地要八到十年,但到香港只需幾個月的時間。”

此外,與美國、歐洲等相比,在香港進行海外就醫的費用要低得多。王超告訴i黑馬,他們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傳統醫療平均推送出一個用戶到海外就醫的起步金額大概在五萬美金左右(編者註:折合人民幣30多萬),但這五萬美金並不是治療費用,只是服務咨詢費用,比如病例的翻譯費,陪診費,行政費用。說白了,病人到美國去,先不說治了沒治,去了這五萬美金的基礎費用就已經產生了。但在香港這一中間費用幾近與零,“內地往返香港的費用大概七千塊錢左右,加上每天住宿的五六百塊錢,在香港治療期間的基本成本一兩萬就足夠了。”王超稱。

隨後,王超開始與團隊著手開發產品,2016年10月海醫通正式上線。

醫保合一

海醫通平臺業務主要分為兩塊:醫療服務和保險服務。

創業伊始,在醫療服務端海醫通只有專科醫生預約和抗癌藥物咨詢業務。用戶通過微信公眾號註冊後,將電子病歷上傳到海醫通後臺,由香港的醫生判定是否需要赴港接受治療,以及使用何種治療方式。但在實際運營中,王超發現,到香港治療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醫療決策,一個互聯網公司想要依靠簡單的線上溝通讓患者相信並最終付費,並不容易。

2016年11月,海醫通上線疫苗、體檢等輕醫療產品線。不可否認,由於決策成本低,輕醫療在吸引用戶方面的確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香港的確優勢明顯。比如,在疫苗方面,香港能使用最新的疫苗產品,在基因檢測等方面,同等醫療水平下,香港比日本等價格便宜30%-50%。

問題是,大多數人對這此並沒有明確的認知,如何撬動中產階級家庭認識到這一問題,並到香港進行體檢和註射疫苗?王超的答案是,把醫療和旅遊結合,與攜程等第三方旅行公司或平臺合作,幫助用戶制定旅遊行程,搭配推出一個體檢或疫苗模塊,比如在遊玩期間順便給孩子打一個肺炎疫苗,或者大人做一次體檢,費用不高,一家三口還可以體驗到香港一系列的吃喝玩樂。

而在與香港醫療資源的合作方面,海醫通也有自己的優勢。其聯合創始人之一劉信通本身是香港醫生,同時作為香港專科醫護基金的召集人,劉信通擁有大量的香港醫療資源。“在香港,醫生是一個很高尚的職業,一個互聯網企業想要撬動他們合作,單憑自己的力量是很難的,這是我們重要的壁壘之一。”據悉,上線4個月,海醫通已經合作了十多個醫療機構,但其真正具備的醫療資源多達一百多家。

此外,今年4月,海醫通還打算做另一件事,上線保險理賠服務。

王超告訴i黑馬,海外就醫的花銷通常超出很多普通家庭的承受範圍,而重大疾病並不在國內社會醫保的承保範圍內。盡管國內也可以購買全球聯保的醫療商業保險,但同樣的服務,香港的醫療保險同比國內保險要費用要低30%-40%,但承保的範圍更大,賠付的金額更高。

2017年底實現收支平衡

上線至今,海醫通已經服務了三十多個用戶,分別是來自輕醫療和重醫療用戶。

但這一數據顯然不能使王超滿意。王超介紹,起步之初海醫通只在C端獲客,但C端獲客成本高,用戶轉化卻很難實現,目前在C端之外,海醫通還與手握眾多醫療資源的醫療中介,以及傳統線下醫療機構合作,更直接的獲取精準用戶。

站在消費升級和互聯網醫療的風口上,醫療領域的創業比例正明顯增多,目前國內海外醫療領域也已經有了春雨國際等選手,王超對此並不擔心,他表示海醫通希望成為一個開放的平臺,比如春雨醫生針對的是高端人群,海醫通針對的是中產階級人群,雙方可以是合作關系而絕非競爭關系。

“現階段海醫通還處於高速發展期,預計2017年底基本可以實現收支平衡,今年我們的主要規劃是,加大渠道的開拓,持續優化叠代產品,提升品牌的市場影響力,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王超說。

海醫通 王超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081

牽手麥當勞背後的物流供應商,順豐欲借新夏暉發力冷鏈物流

在中國競爭激烈的物流市場中,冷鏈物流一直是門檻較高的“藍海”市場,包括京東、阿里在內的電商巨頭和不少快遞企業都紛紛加大了對冷鏈市場的布局,而此前就已經先行一步的順豐控股((002352.SZ),決定聯合國際巨頭發力。

第一財經記者今日獲悉,順豐控股與夏暉宣布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新夏暉,將經營夏暉在中國已有的部分業務—— 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供應鏈及物流業務(包括國內貨運管理),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及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其中順豐控股為新夏暉的控股股東。

強強聯合發力中國

夏暉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供應鏈提供商,業務發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也是麥當勞的全球物流供應商之一。在20多年前隨麥當勞進入中國後,麥當勞也是夏暉在中國的最大客戶。可以說,夏暉在中國的發展得益於麥當勞的迅速擴張,而其高效的冷鏈和多溫度食品分發技術,也是麥當勞能把連鎖店開到中西部並仍能保持一貫品質的重要原因。

夏暉的冷鏈技術和經驗優勢,也是順豐選擇合資的主要原因。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就指出,

在中國,順豐擁有拓展冷鏈物流的資源,網絡以及專業團隊,但夏暉所擁有的高標準是順豐所欠缺的。

這也是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的現狀。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700億元,年複合增速將超過20%。但同時,我國冷鏈物流仍面臨著技術受限、成本較高、標準化建設滯後等問題。

“冷鏈在國外發展較為成熟,在國內屬於新興產業,通過與夏暉成立合資公司,順豐可以借鑒國外專業的冷鏈技術和管理方法,少走彎路。”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指出。

據記者了解,在從快遞公司向一站式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拓展的過程中,冷鏈物流是順豐重點發力的板塊之一,而對新夏暉的合資,是這一領域中最大一筆投入,希望結合夏暉的技術和順豐的網絡,拓展更多的客戶。

新零售下的混戰

冷鏈物流需求較大的領域主要有醫藥、冷飲、乳制品、生鮮農產品等,由於新零售對包括冷鏈運輸在內的供應鏈體系有極大依賴,包括京東、阿里在內的電商巨頭和不少快遞企業都紛紛加大了對冷鏈市場的搶灘和布局。

比如阿里從2013年就開始深度切入生鮮電商領域,天貓在當年7月宣布試水生鮮冷鏈物流。同時,阿里系從2014年開始就在投資易果生鮮,菜鳥網絡也擁有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和廣州等多個生鮮配送中心。

京東也在打造生鮮冷鏈宅配平臺,通過京東自營生鮮配送實現全國上百個城市的當日達和次日達。

快遞企業中,申通在2017年4月成立了上海申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冷藏、冷凍倉儲並提供冷鏈當日配、次日配、隔日配等供應鏈服務,圓通速遞也在當年推出圓通冷運,通過“三大核心科技”+“六大服務標準”打造“鮮倉”、“鮮運”、“鮮配”一站式冷鏈配送服務體系。中通則推出了“優鮮送”服務,主要針對於生鮮、水果等具有較高時效及安全要求的產品。

順豐更是早在2014年11月就成立了冷運事業部,去年8月又宣布募集的80億元配套資金定向增發中,有7.18億元將用於冷運車輛與溫控設備的采購,包括冷鏈運輸車輛和EPP溫控箱。

徐勇認為,隨著消費升級,冷鏈未來在我國將占有很大市場,但目前市場仍處於百舸爭流的初始期,未來3~5年或將出現巨頭競爭格局。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邊長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47

蔡英文欲借通話重振民望

1 : GS(14)@2016-12-04 17:34:07

■特朗普



【拆局】對特朗普與蔡英文通話,海內外有諸多解讀。台灣有輿論認為,蔡英文實現台美斷交後外交突破,有助重振她在台民望。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馬曉霖卻指,蔡想借特朗普拉人氣,僅此而已,事件對中美大局影響有限。


特朗普把台當籌碼

台灣新動力智庫執行長朱政騏表示,特朗普想台灣多跟美國買武器,蔡英文則希望藉此扳回低迷民望,他指蔡想借美爭取國際空間是不切實際。台灣戰略學會名譽理事長王崑義認為,這反映特朗普上台後不會棄台,可能延續奧巴馬重返亞洲政策。大陸時事評論人士李方認為,特朗普可能把台灣問題當成籌碼來享受。「今天我出牌,我跟蔡英文通電話了,看你怎麼回應?你還價如果我不滿意,明天也許我還要跟蔡英文見面。」換言之,因北京表現出特別逼切的統一訴求,正好給特朗普施展強項機會。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李瑠指,事件說明特朗普我行我素,他對外交毫無經驗,不理解兩岸關係的複雜和敏感;中國是時候認真面對他的不可預測。美國前國家安全亞洲事務高級主管麥艾文認為,北京會視此為挑釁,不管蓄意還是莽撞,這次通話都將改變北京對特朗普的戰略判斷。這種負面判斷可能為中美帶來互信缺失。曾任美國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的希爾指,特朗普的舉動莽撞輕率會對美構成威脅。多維網/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4/19854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1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