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力料港樓價明年最多跌10%

1 : GS(14)@2016-11-23 07:48:55

【本報訊】高力國際料住宅明年有所調節,亞洲估價及諮詢服務行政董事張翹楚昨日在記者會上稱,政府新推出新印花稅措施後,暫時未見對樓市有很大影響。然而,新辣招會影響600萬元以上、以換樓客為目標的樓盤交投量,故預期本地整體樓價,未來12個月內會下跌5%至10%。同時,每月交投量會少於4,000宗,二手交投介乎1,500至1,800宗。他認為受到新稅項影響,300萬至500萬元小型單位,需求量較過去更高。由於人民幣料持續貶值,觸發資金流向境外收購,高力國際商業服務行政董事劉泊汶稱,中資公司對甲級寫字樓,由過去要求租用變為收購,但會在中環以外地區,而在租用寫字樓時,亦不會像過去般盲目追價。她又指,隨着更多年輕人出來創業,聯合寫字樓將會成為新需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3/198426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17

羅兵咸料港財政盈餘701億

1 : GS(14)@2017-01-12 08:07:01

【本報訊】政府下月公佈財政預算案,羅兵咸永道預計,2016/17年度本港錄財政盈餘701億元,遠比政府預期高;截至3月底的財政儲備則估計達9,130億元,相當於23個月開支。年內預期賣地收入遠高於預計的209億元,可達880億元。賣地收入屢創新高,羅兵咸永道稅務合夥人蘇國基指出,政府去年11月「加辣」住宅印花稅,有見現時賣地、新盤銷情理想,相信短期內不會取消「辣招」,或以開發土地及增加房屋供應入手,令樓價回復至合理水平。對於政府多年來低估財政盈餘,庫房「意外」水浸,蘇國基認為,政府以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為大原則,數據偏向保守,故多年來實際盈餘較估算好,實屬正常及可以理解。羅兵咸建議,政府可繼續以稅務寬減支持初創科技公司、營業額低於500萬元的中小企,利得稅應減至10%、繼續改革飛機租賃行業稅制以吸引企業落戶香港等。至於薪俸稅,羅兵咸建議將稅階由4萬元擴闊至8萬元、個人進修開支扣稅額增至10萬元、延長供樓利息扣稅年期至20年、每年扣稅利息上限增至15萬元;無樓一族的租金開支扣稅額上限,亦建議增至15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2/198940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261

德勤料港財政盈餘850億

1 : GS(14)@2017-02-11 18:34:20

【本報訊】政府即將公佈2017至18年財政預算案,盈餘估算數字又將成為焦點。德勤估計,未計向房屋儲備金撥款,上財政年度盈餘將達850億元,較2015至16財年144億元大增。德勤中國稅務總監陳復新表示,去年批出的商住地價理想,預計期內賣地收入增300億元,截至3月底財政儲備料達9,279億元。然而,外圍經濟轉差影響本港營商環境,陳復新指今年薪俸稅、利得稅及賣地收入可能減少,政府開支增加之下,料2017至18財年盈餘略降至550億元。


籲首次置業可減印花稅

德勤中國稅務合夥人殷國煒認為,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過去數年低估盈餘是事實,接任的新財爺陳茂波出身會計界,具較多相關知識,但估算會否更準確仍待預算案出爐。對於曾俊華參選政綱提出引入累進式利得稅、負入息稅制,殷表示前者可行,如引入二級累進制稅率有助中小企經營,但負入息稅較似扶貧政策,無必要納入稅制。德勤建議,為減輕港人負擔,香港永久性居民首次置業應享50%印花稅減免,並提出下調利得稅0.5個百分點至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0/199236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236

美銀美林料港匯年底跌至7.8

1 : GS(14)@2017-04-13 22:33:52

【明報專訊】港匯近日持續走弱,昨晚一度跌至7.772,逼近3月底的盤中低位。美銀美林發表報告,預計港匯在今年底會跌至7.8,當美聯儲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港匯最終會跌至7.85水平,並由金管局根據聯繫匯率機制出手買入港元。但在此之前,港美息差仍有機會進一步擴闊。

美聯儲縮表影響 最終料跌至7.85

美銀美林的報告預計,港匯會在今年第二季跌至7.78,第三季跌至7.79,然後在年底跌至7.8,而當美聯儲持續收緊貨幣政策,尤其是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後,港匯最終會跌至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屆時港匯會持續遭受龐大的沽空壓力,但報告建議投資者要有耐性,勿作出恐慌性舉動,因聯匯制度仍可維持港元穩定,金管局亦有很多方法釋放流動性,包括不再續發外匯基金票據,或從貼現窗向銀行拆出資金。

3個月同業拆息料年底升至1.3厘

港息方面,該行預計3個月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會在年底升至1.3厘,遠高於昨日的0.9厘。但同時指出,現時本港銀行體系結餘充裕,在港匯跌至7.85前,港美息差仍會擴闊。昨日港元1年期遠期升至7.7377,該行預計港元兌美元的遠期點數會由現時約340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升至年底的634點子。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214&issue=201704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41

標普料港銀壞賬增

1 : GS(14)@2017-04-28 00:53:17

【本報訊】本港銀行壞賬率已降至極低水平,市場估計未來趨勢向上較向下機會為高。信貸評級機構標普發表報告指,儘管港銀不良貸款率有所改善,但預期今年度貸款質素會略為轉差,主要因內地經濟放緩、企業高槓桿水平,以至借貸佔本地生產總值(GDP)比率較高等因素,都導致信貸質素風險增加。樓市熾熱,本地樓價波動,但標普相信,此舉對銀行按揭貸款質素影響有限。業界亦說,監管當局對按揭貸款已設定嚴格風險管理指標,銀行按揭貸款組合借貸比率,以及供款對收入佔比水平不高,新造按揭申請亦要通過壓力測試。


儲局加息有利大行

儘管預期本地銀行貸款質素將惡化,惟標普相信港銀有充足存款應對,大行資金流通程度亦高,貸款質素仍穩健可控,報告估計今年港銀整體貸款增長達5%,銀行淨息差將略為改善,不過可能被資金成本上升所局部抵銷。聯儲局的漸進加息政策,對本地大行的淨利息收益自然有利,因大型銀行的存款資金來源穩定,淨息差可望受惠擴闊,惟小型銀行借貸成本或因此上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7/200029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507

德勤料港集資額保三甲 下半年兩至三隻大型新股

1 : GS(14)@2017-06-28 05:45:31

【明報專訊】德勤預計,本港全年新股市場集資額達1500億元,為三大已發表新股半年結估算最低的一間,按年跌23%,但該會計師行認為香港或可超越上海及深圳交易所,競逐全球新股集資額三甲位置,相信下半年會有兩至三隻大型新股上市,主要為中資金融服務及科網企業。

明報記者 余慕恩

上半年有5間來自新加坡等外地企業來港上市,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歐振興認為一帶一路政策下,香港成為理想集資地,故未來或會有更多東南亞企業來港,預計全年新股數目可達到140至150隻,按年升17%至45%。

一帶一路吸引更多東南亞企業

就港交所(0388)建議成立創新板吸引新興企業上市,歐振興稱,新建議中的3層架構可令發展藍圖更清晰,又認為大部分遞交創業板及主板上市的申請,已符合改制後的市值及現金流要求,預計提高門檻對市場影響不大。以上半年已遞交上市申請的公司為例,主板有95%符合5億元市值的新建議要求,創業板則有逾七成現金流達3000萬元。

他續稱,現時的轉板機制,在創板上市的公司到一定規模後,會因流動性不足而轉主板,但以後創板定位中小企,則可有更多時間讓企業留在創板發展,成為大型公司,對整體上市公司質素而言有正面作用。他引美國納斯達克及紐交所作例,前者針對科技企業,後者則主要吸納大型公司,但「無話邊個大邊個細」,公司都願意留在納斯達克,兩者可以「並駕齊驅」。

評同股不同權:新經濟非單靠融資平台

諮詢文件亦提到強制創板新股設公開發售部分,德勤綜合市場數據,顯示上半年首日升幅最高的三大創板新股,包括飈升29倍的奧傳思維(8091)及20倍的PF Group(8221),均以全配售上市,不是以全配售方式上市的公司首日最高升幅不到一倍,平均首日回報率僅10%,遜於主板的16%。對於現時重提「同股不同權」,歐振興稱新經濟發展並非只靠融資平台能成事,相比3年前,現在的環境或能提供契機,例如創科局的政策支持、河套區發展等,為科技企業提供生態環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545&issue=201706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80

德勤料港IPO集資保三甲

1 : GS(14)@2017-07-01 10:16:06

【本報訊】本港上半年新股集資額落後於紐約、上海及深圳,排全球第四位。德勤表示,申請來港上市的公司名單仍多,雖然預期下半年大型新股減少、集資額普遍較小,但預料全年全球新股集資額排名仍可保三甲位置。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合夥人歐振興指,本港下半年仍有2至3間超大型企業上市,主要為中資金融和科網企業,料全年有140至150隻新股上市,集資額大約1,500億港元。而下半年A股的新股發行量將會放緩,集中於2至3隻大型地產和金融服務新股,料全年會有420至480隻新股上市,集資額最少達到2,600億元人民幣。


盼更多科網公司來港

對於港交所(388)建議成立創新板,歐認為成立新板後的三層架構會令發展藍圖更清晰。他續指全球市值最高的10間公司中,有7間是新經濟行業,反映行業有融資需求,望新一屆政府可推動新經濟行業,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及落馬洲河套區等發展,吸引大型科網公司來港上市。而創業板將定位中小企,吸引欲轉主板的企業在創板發展,長遠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8/200711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287

美林料港滙跌至7.85明年次季拆息恐見1.2厘

1 : GS(14)@2017-07-06 23:43:01

■美銀美林調低港元目標價,料明年第二季將跌至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 資料圖片



【本報訊】港元滙率近期處弱勢,在今年美國再加息1次、9月展開縮表預期下,美銀美林調低港元目標價,料明年第二季將跌至7.85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3個月拆息更會升至1.2厘,幾乎反映兩次加息0.25厘的程度。有財資市場主管則認為,今年底港滙或率先見7.83水平。記者:周家誠



港滙截至昨晚9時變動不大,報7.807。美銀美林策略師Ronald Man在研究報告中指,該行降低港元預測,原因是年初時市場估聯儲局今年僅加息2次,現時則估共3次;加上料今年將展開縮減資產負債表計劃,使港滙貶值速度加快。



拆息升幅如加息兩次

美銀美林目前預測,從第三季度起未來四個季度,港滙將分別跌至7.82、7.83、7.84和7.85水平,若弱方兌換保證首次觸發,即金管局展開入市行動,本港將出現資金流走,最終美元、港元息率將會睇齊;若資金由目前約2,600億元水平急速流走,金管局尚可動用規模近萬億到期外滙基金票據作補充之用。美銀美林調整3個月期港元Hibor預測,從第三季度起未來四個季度料為0.85厘、0.9厘、1厘、1.2厘,以目前3個月拆息0.77571厘計,相當於加息2次,每次加0.25厘。永隆銀行司庫蕭啟洪表示,美國至少要再加息一次,才觸發本港資金較明顯流走。隨着港美息差擴闊,他相信套息活動會持續,令港滙年內徘徊在7.82至7.83水平,但未必會貶至7.85弱方兌換保證。此外,《華爾街日報》指,聯儲局官員的言論顯示9月宣佈開始縮表的機會高,加息則可能要等到12月,讓他們有時間評估市場對縮表反應。


耶倫去留影響美縮表

不過,主席耶倫任期將於明年2月3日屆滿,亦是影響縮表時間的一個因素,美國總統特朗普至今仍未有表明是否會讓耶倫連任,還是另找人選,加上若聯儲局9月開會時,如果國會仍然未提高政府舉債上限,聯儲局可能會面對市場動盪加劇,落實縮表計劃就可能要延遲。至於加息時間,聯儲局部份官員於今年較早時打算於3月、6月和9月加息,惟日後的策略可能有變,主要是因為通脹於最近幾個月降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6/200803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133

羅兵咸料港零售明年才復蘇

1 : GS(14)@2017-07-07 02:38:43

【本報訊】羅兵咸永道昨發表香港回歸20年零售業統計數據,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亞太區及中國與香港主管合夥人鄭煥然於記者會上提到,本港零售會於明年才開始復蘇,且特別看好珠寶鐘錶行業,料屆時本港零售銷售貨值將錄得按年6%至7%升幅,主要受惠過去兩年基數較低,加上美元趨向穩定,港元會因而偏軟所致。回顧過去廿年,他指內地開放自由行、開放一簽多行及貨幣政策「放水」刺激內地財富效應等,均帶動本港零售額大幅增長,而事實上外國遊客對本港零售業貢獻很有限,料長遠而言本港零售仍要依靠內地遊客,認為內地政府可放寬簽證限制,多鼓勵內地遊客來港。他補充,近月內地旅客人次已見回升,加上部份奢侈品牌於今年上半年有好轉,期間奢侈品銷售可於2020年重回2013年的高峯。至於今年零售表現,他則預期零售銷售貨值按年升4%至4,500億元,惟上半年按年錄得跌幅,受累於6月天雨問題,下半年表現需要視乎外匯走勢,故認為今年市況仍較為波動,全年料可略反彈2%至3%。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5/200792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266

iPhoneX傳削訂單 兩岸蘋果概念股插水 證券界料港相關股份短期受壓

1 : GS(14)@2017-12-26 14:11:41

【明報專訊】蘋果今年推出iPhone 10周年紀念大作iPhone X,不過市場反應不如預期。台灣《經濟日報》昨日報道,iPhone供應鏈企業傳出,蘋果將iPhone X明年首季銷量預期大幅下調四成,由5000萬部減至3000萬部,減幅超過預期。昨日台股和A股的蘋果供應鏈股份應聲下挫。有分析估計,周三港股復市後,手機設備股會因此受壓,但幅度不大。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報道指,為iPhone X進行組裝的富士康,其鄭州的廠房已經停止招聘新工人。此外,早前亦有消息指,蘋果向台積電削減iPhone 8和iPhone X所用的A11處理器明年首季的訂單,比今年第四季下跌三成。

預期銷量下調四成 供應鏈商招聘煞停

業內人士認為,iPhone X售價太高,用家轉買性能價格比更高的iPhone 7。根據美國消費者情報研究合夥公司(CIRP)的數據,至12月3日為止的一個月,今年推出的新款iPhone佔美國iPhone銷售只有69%,比去年73%和前年的71%為低。iPhone X銷售一般,零售商出現庫存,加上明年第2季通常出現買家等待新機登場均削弱銷售,料蘋果概念股明年上半年會受壓,至下半年推出新機才會恢復增長。

業界:明下半年推新機才恢復增長

彭博社引述沃倫資本(JL Warren Capital)的報告指出,根據蘋果向供應商下的訂單,明年首季iPhoneX的出貨量,將會由今年第4季的3000萬部跌至2500萬。報告表示,定價過高加上缺乏令人感興趣的創新技術,導致需求疲弱。國金證券(Sinolink Securities)的報告亦指,當首輪iPhone X的需求獲滿足後,市場正擔心昂貴的定價會減少明年首季需求。

消息令兩岸的蘋果供應鏈股份受壓,富士康母公司鴻海下跌0.86%,生產鏡頭的玉晶光電和大立光電分別下跌9.2%和4.76%。A股方面,生產手機玻璃鏡片的藍思科技下跌8.44%,生產手機電池的德賽電池下跌5.87%。

興證國際:瑞聲ASM太平洋首當其衝

興證國際資產管理副總裁阮子曦預計,周三港股復市後手機設備股會短線受壓,不過蘋果向下修訂訂單的消息已多次傳出,因此預期股價不會大幅下瀉。他認為,首當其衝的是瑞聲科技(2018),ASM太平洋(0522)、高偉電子(1415)亦與蘋果訂單關連較大。較早前對手機設備股不理性的憧憬已經消失,估值開始向下修正;如果鏡頭設備股的估值跌回20倍至30倍,會較為合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43&issue=201712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