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周三的小幅調整之後,A股市場周四又恢複到了反彈模式之中,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小幅回升,同時市場熱點也開始增多,除了“一帶一路”之外,以上海國資改革為代表的國企改革概念股開始受到市場的重點關註,或有望成為了市場上行的又一重要助力。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早盤窄幅震蕩之後,在午盤收市前選擇繼續向上反彈,煤炭、證券、有色等權重板塊再度成為領漲主力,“一帶一路”和國企改革兩大主題概念也紛紛助攻,市場全天運行氛圍良好,午後的回調也被尾盤的拉升所抵消。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29.62點,上漲16.63點,漲幅0.52%,成交2266億元;深成指報收10253.96點,上漲76.71點,漲幅0.75%,成交2249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897.63點,上漲5.27點,漲幅0.28%,成交562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515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
對於近來股指的持續反彈走勢,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趙揚通過研究發現,市場多項資金指標開始重回正軌成為重要因素。上周為新年的第一個完整交易周,隨著節前抽離流動性的陸續返場,整體市場資金狀況開始趨暖,多項資金指標重回正軌,市場交投開始擺脫節日氛圍。上周全A周內日均換手率為1.79%,環比上升0.73%,節前一周相應值1.33%,目前交投水準已回到2017年初水準;大宗交易成交折價率為4%,而環比同期值為7%,折價率下調3個百分點,協同變化於市場整體表現。個人投資者倉位凈減倉814億元,整體交易結算資金余額環比變動1123億元,銀證轉賬凈變動309億元,交易籌碼朝向機構投資者集聚。滬股通、深股通連續四周凈流入,上周滬股通凈流入62.09億元;深股通凈流入29.11億元,凈流入規模已約占滬股通的1/2。煤炭、鋼鐵、建築、電子4個行業收得主力資金凈流入,建材、交運行業接近於凈流入,單周行業表現與資金走向較為一致,周期資源板塊與大基建板塊受到大資金集中的關註。
光大證券維持短期看多的觀點。對於短期行情,無須過多的基本面解釋。所謂的“春季躁動”就是個上漲概率問題,過去17年間(2000年-2016年),全A指數僅在2001年和2016年下跌(這兩年2月下跌後,3月均報複性反彈),其他年份均是“紅二月”。主要邏輯是流動性的季節性寬松,今年加一個輔助邏輯,16Q4和17Q1的業績高增長。
不過光大證券對於中期走勢仍持謹慎觀點。主要邏輯是房地產下行所引起的流動性收縮和業績下行。房地產調整會帶來整體流動性的收縮,離開這個大背景談所謂的泡沫遷移有失偏頗。業績方面,A股盈利周期和地產周期是綁定的,去年Q4或今年Q1大概率上就是上一輪補庫周期的頂點。在配置上則看好價值股和白馬股:春季躁動後,如果利率不能下行,那麽A股估值將面臨較大壓力。對於擇時者而言,逢高減倉不失為謹慎之舉。如果不擇時,估值下行空間有限的價值股和業績能夠對沖估值壓力的白馬股,中期相對收益最為確定。
東方證券策略分析師鄒慧則認為,近來上海國改板塊權重股以及前期出現一定調整的個股開始拉升,上海國改主題未來表現可期。隨著上海國資工作會議的召開,短期內上海國改主題在資本市場熱度的進一步提升值得期待。
進入2017年之後,上海國改頂層政策持續出臺。2017年1月18日,上海國資委官網發布了關於印發《關於本市地方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首批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符合條件的上海國企有望在上半年獲得員工持股計劃方案批複。“一企一策”、“二次混改”等有望持續成為改革重點。新一輪的深化國改布局方面,混改、國資流動平臺深化運營、新興產業領域國資的布局優化、做大做強優勢國企等均值得期待。
東方證券認為,2017年地方國企改革首要還是盯住上海。現在依舊是布局良機!在全國範圍來看,無論是國資改革的力度還是前瞻性,上海都遠遠走在全國的前列。其中不乏借殼(如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重大資產重組(上海臨港註入園區資產)、整體上市(上海建工集團)、股權流轉(上工申貝控股權轉讓)等重磅改革案例。無論是從個股基本面,還是自上而下的政策面,2017年上海國企改革主題依舊有非常好的確定性布局機會,建議投資者持續關註!
在經歷了周一的大幅反彈之後,周二A股市場的反彈之旅仍在繼續,滬深兩市股指雙雙上漲,創業板指數更是後來居上漲幅領先。市場人士對於上周末出臺的再融資新規解讀普遍樂觀,而中小創個股也消化了這一利空之後也開始跟隨反彈,A股的春節攻勢正漸入佳境!
承接周一的大幅上漲,滬深兩市股指周二雙雙小幅高開,並在早盤小幅回調之後即展開震蕩上攻,不過漲幅較周一明顯減弱。不過創業板指數在消化了再融資新規的利空之後盤中開始加速反彈,漲幅領先各大指數,見底回升跡象明顯。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53.33點,上漲13.37點,漲幅0.41%,成交2336億元;深成指報收10405.75點,上漲76.75點,漲幅0.74%,成交2654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1.08點,上漲26.12點,漲幅1.38%,成交714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990億元,與上一交易日基本持平。
西南證券策略分析師朱斌認為,近日證監會對於A股上市公司再融資規則進行了調整。這次調整將對上市公司再融資行為進行約束,將從長遠意義上改變A股融資格局,短期將對依靠外延並購的公司股價形成一定的壓制,但是長期來看,卻有利於A股內生增長型的行業骨幹公司脫穎而出。
本次非公開發行實施細則的修訂,體現了證監會“脫虛向實”的監管導向,對於平抑A股供需、調整市場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預計非公開發行新規對於A股的影響將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有望顯著降低再融資規模,為IPO加速發行騰出市場空間。二是有利於內生穩健成長型公司的脫穎而出。三是消除了再融資中的套利空間。四是為未來的退市制度嚴格化埋下伏筆。
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魏偉認為,監管政策如預期中落地,對於市場短期來說定增新規暫無實質性影響,但其對於A股市場長期發展的影響較大,對於規範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具有顯著的效應。2017年IPO加碼,再融資縮量幾成定局,雖然總量融資的變化不會太大,但結構性的巨大變化意味著市場的資金流向和產品流向會發生較大變化。
市場必然需要積極應對監管的變化,當前增發市場仍然較為火爆,資金對於增發項目的需求非常大,而伴隨著2017年現金增發規模的收緊及收益率的下降,流動性將從一級市場緩慢流出,但是資金是否進入二級市場仍然有待觀察。預計市場風格上偏主板和低估值的狀態仍將持續,仍然看好有政策支持的供給側、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重點板塊。
中原證券分析師唐月也認為,本周在消息面上再融資新政顯示出管理層加速IPO、限制再融資的整體思路,短期對市場有所擾動,但中長期利好市場。此外,3月份“兩會”即將召開,從歷史上來看“兩會”前期市場相對較為穩健,因此,目前市場即使短線調整,也不會影響春季行情的展開,本周市場一旦出現連續調整則是較好的短線買點。因此,從操作上看,本周周初在市場回調過程中,可適當加大倉位比例,把握好結構性行情機會做好調倉換股。行業配置方面,采取中性策略,建議關註年報績優白馬股和超跌的高送轉板塊、中央“兩會”的國企改革和一帶一路以及地方“兩會”大量投資帶來的工程機械、建築材料等投資機會。
對於漸入佳境的春季攻勢,如何選股無疑成為了投資者的重中之重,而業績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而正逐漸進入公布高峰的2016年年報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指標。
招商證券策略組近日發布報告稱,根據招商證券各行業對重點公司的2016年的盈利預測反饋,2016年重點覆蓋公司整體業績回升至14.6%,預期2017年繼續穩健增長,預計凈利潤增速為13.7%。
2016年各行業盈利均快速增長,以招商證券重點覆蓋公司為統計樣本,上遊資源增速最快,凈利潤增速超過150%,2017年依舊保持近50%的增長;中遊制造業績明顯回暖,預計2016年業績增速達到20.3%,2017年仍然能保持20%增長,其中機械制造和交運2017年增速將會明顯回升;下遊消費2016年預計凈利潤增速23.7%,2017年保持20%以上增長,其中各行業增速均較為穩定;TMT行業2016年增速較快,平均達到32.6%,預計2017年增速將會繼續回升。
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的,2月23日A股市場一如市場預期出現了小幅調整,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小幅回調,不過創業板指數卻逆市翻紅,市場成交量也小幅增加,使得市場人氣整體仍可維持,在經過充分調整之後,A股春季行情或仍可看高一線。
2月23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盡管股指在低開之後一度仍意欲反彈,但市場增大的拋壓以及藍籌板塊的集體調整使得股指不得不接受回調的命運。午後醫藥、有色等板塊的崛起使得股指見底回升,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51.38點,下跌9.84點,跌幅0.30%,成交2368億元;深成指報收10432.64點,下跌11.74點,跌幅0.11%,成交2813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5.95點,上漲5.98點,漲幅0.31%,成交672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5181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增加。
由於股指的調整早在部分市場人士的預期之中,再加上市場人氣整體維持較好,2月23日股指的下跌明顯沒有引發市場恐慌性的拋盤,反而成了部分機構調倉換股的良機,醫藥板塊午後的突然拉升除了消息面的影響之外,也有這方面因素的作用。
不過由於前期熱點之一的水泥建材類個股出現了明顯調整走勢,籌碼有所松動,而在水泥等板塊出現調整之時,市場並未出現新的熱點來領漲,短期股指的震蕩將在所難免,以時間換空間也成為必然的結果。
長城證券策略分析師汪毅等認為,2017年春季經濟數據處於中空期,盈利好轉在PPI上行和補庫存背景下有望延續,兩會召開背景下國企改革和供給側改革預期依然強烈,春季行情可期。春節後,A股震蕩上行,春季行情在途。現在看來,經濟方面,從1月公布的數據來看,對外貿易數據超預期,新增信貸數據也不錯,重卡銷量超預期,PPI同比數據也不錯,國內經濟今年開了個好頭,不排除今年國內經濟比預期好,2017年GDP有望實現高於6.5%的經濟增速。盈利方面,盈利與經濟關系密切,經濟向好,對盈利也可以多點期待,而根據現在已經公布的數據來看,四季報向好是比較確定的。風險偏好提升好於預期,近期地方國企改革政策持續推出,養老金開始委托進行投資運營,股指期貨松綁,再融資新規推出,這些都能提升市場情緒。維持對春季行情的樂觀看法,且維持對春季行情中藍籌占優的判斷。
隨著兩會召開的日益臨近,A股市場的走勢也不可避免的受此影響出現一些波動,在市場政策預期較為強烈的背景下,一些謹慎性的資金開始提前兌現離場,這也使得滬深兩市股指在3月2日出現小幅回調,同時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續走勢也開始出現分歧。
3月2日,從股指全天的走勢來看,盡管以次新銀行、券商為代表的藍籌股全天走勢保持活躍,但在快遞、建材、地產、保險、煤炭等多數藍籌板塊出現休整的情況下,滬深兩市股指全天走勢以震蕩回調為主。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30.03點,下跌16.90點,跌幅0.52%,成交2230億元;深成指報收10367.31點,下跌51.31點,跌幅0.49%,成交263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20.40點,下跌11.57點,跌幅0.60%,成交704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867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小幅減少。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等維持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上證指數3270-3330點和創業板指數1970-2050點之間極有可能形成上半年高點,並帶來3月份整體調整走勢的觀點。其認為國外利空有提前出現的可能,國內利好則有落空的可能。因此,謹慎是未來兩周最合理的策略。
財富證券分析師李孔逸則通過研究發現,股市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春節後,在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改善下,股市資金流入亦明顯增加,但熊市存量大環境並未改變,持續大規模的新增資金不可期,資金流入規模漸收窄。
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是帶動市場本輪反彈的重要因素,而風險偏好的改善主要來源於節後資金相對充裕以及兩會窗口政策紅利預期漸強。但從股市資金流動來看,當前仍為熊市存量博弈大環境,新增資金流入規模逐步收窄,投資者已處於高倉位水平,後續持續大規模流入或不可期。兩會臨近,相關預期若被證偽,市場面臨回調;若被證實,靴子落地前期市場亦已較為充分反映,市場仍面臨調整。因此,整體來看風險偏好持續改善已承壓,監管則持續收緊,躁動回歸調整或為大概率事件,維持震蕩盤整判斷。
宏信證券策略分析師徐偉則認為,流動性中性趨緊,房地產調控加碼,大類資產重配下A股仍存結構性重配可能。央行春節前後上調MLF、逆回購、SLF政策性利率,變相加息更加體現了央行防風險和金融去杠桿的信號,貨幣政策由之前的名義穩健、實質寬松向實質穩健中性的轉向,流動性中性趨緊,各類資產價格帶來壓制,同時房地產調控政加碼下或迎來拐點,居民財富和企業投資行為也將隨之調整。A股市場在2015年經歷了貨幣寬松、流動性外溢、加杠桿環境,2016年經歷了貨幣中性、流動性相對寬松環境,在2017年則將經歷貨幣穩健中性、流動性趨緊收縮,勢必會壓制A股的估值,但從各類資產風險收益比來看,A股存在的相對估值優勢又具備主動吸引資金的可能。
而長周期下經濟改善及企業盈利恢複支撐A股估值中樞。由價格上漲帶動的名義GDP大幅度反轉說明長周期下經濟供求關系步入新平衡狀態,上市公司非金融企業盈利修複預計仍能延續至2017年上半年,長周期視角下經濟改善和盈利在經歷了2016年的修複後或將同步進入新平衡狀態,短期雖有波動但中期趨勢穩固。
宏信證券預計2017年GDP實際增速在6.5%左右,A股全年盈利增速將回升至6.5%左右(其中金融2.0%,非金融13%)。經濟改善和盈利恢複反映在目前A股估值中樞的上移之後,在2017年或將更加體現為新平衡狀態下對A股估值中樞的支撐。
盡管本周即將迎來兩會閉幕以及美聯儲議息會議兩大重磅事件的影響,但即將跌破3200點的A股市場仍然顯示了其不甘下跌的態度,周一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出現放量反彈,上證指數堅守3200點。與此同時,市場人士對於後續究竟是周期股還是成長股能夠帶領股指反彈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盡管在美聯儲加息預期強烈的影響下股指早盤出現低開低走走勢,但在跌破3200點整數位後市場抄底資金開始出現,股指就此展開了全天的反彈回升之旅,有色、煤炭、航空以及電子元器件等板塊成為推動股指反彈的主要力量。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37.02點,上漲24.26點,漲幅0.76%,成交2069億元;深成指報收10559.88點,上漲108.87點,漲幅1.04%,成交267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70.88點,上漲20.87點,漲幅1.07%,成交817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74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逾一成。
周期股的未來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少君等認為,市場對於美聯儲3月加息預期高漲,CME數據顯示3月加息概率已超90%。近期美國經濟數據表現亮眼,2月ISM制造業指數57.7,創2014年8月以來新高。對於美聯儲加息進程加速的擔憂對市場情緒形成擾動。其認為美聯儲加息影響將會近期為市場price in,而美國經濟複蘇也將為周期品提供支撐。
2015年年底以來,以黑色產業鏈為代表的周期品價格出現了顯著上漲,值得指出的是,考慮到春季開工、中期供給側改革繼續深化、一帶一路的推進支撐,2017年周期品整體均價仍將整體高於2016年,由此將對周期品業績形成支撐,這將驅動市場關於周期品業績延續性悲觀預期的修正。
綜合來看,目前市場受美聯儲加息預期上升、國內兩會即將閉幕、油價橫盤短期情緒宣泄、金融去杠桿措施推進等因素的影響,風險偏好修複進程反複。但隨著以上風險因素的落定,市場超調的悲觀預期將會獲得修正,對應市場的表現將是調整後再出發。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再出發的市場仍以“周期主唱,消費伴唱”的風格展開。全球不可避免迎來流動性拐點,利率下行推升估值邏輯趨於弱化。去杠桿政策繼續推動資金脫虛入實,提升上市資產整體質量,資產泡沫承壓而行業盈利改善獲得支撐。整體來看,市場利率下行驅動與風險偏好提升驅動均處於持續受壓抑的狀態,未來市場整體驅動將更依賴於盈利改善。
A股市場風格切換?
A股市場前期領漲的周期性板塊近期走勢猶豫,投資者普遍關註市場風格是否會持續切換至成長股。對此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在目前市場情況下,中小市值成長板塊出現短期小脈沖行情是可能的,但市場風格持續切換到成長的可能性暫時不大。
王漢鋒認為,首先中小市值股票雖然經歷兩年調整,但整體估值依然不低。盡管成長股連續跑輸市場較長時間,部分成長個股也在逐步進入合理估值區間,但整體上中小市值板塊估值水平依然不低,依然明顯高於2012年年底的底部水平。創業板板塊通過整體法計算的TTM市盈率為58倍(VS.全部A股市盈率22倍),中位數在80倍左右(中小板、全部A股、滬深300成分股的中位數分別為60倍、54倍、27倍)。
其次,盈利暫時最多只是符合預期,類似引領2013~2015年成長股的科技、醫藥、新能源與環保等主題尚在醞釀。截至2月底創業板2016年業績快報披露結束,除溫氏股份外2016年可比業績增速41.7%,位於1月底披露結束的業績預警區間(34%,57%)中等偏下位置。根據朝陽永續統計,目前市場對於創業板2017年的業績增速一致預期為61%,可能明顯高估。分行業來看,之前引領成長板塊的主題,包括互聯網科技、醫藥、新能源等,基本面或景氣程度尚未出現明顯邊際改善;而與上述情況相對照,周期性板塊目前盈利仍在持續改善並存在超預期可能。
王漢鋒認為,此外解禁減持壓力僅是緩解並未消失。2017年A股市場解禁市值2.9萬億,其中創業板和中小板分別解禁0.5和0.8萬億,粗略估算扣除大股東首發定增後的解禁規模分別為2780億元和5950億元(分別占板塊自由流通市值比重的11.6%和14.4%),解禁和減持壓力相對更大。今年2月份是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解禁高峰期。雖然目前受年報披露窗口期約束,中小創解禁減持壓力較此前稍有緩解,但並未消失,仍是中短期內需要關註的資金面潛在風險。
與此同時,港股近期雖也有所回調,仍比A股更具吸引力。受美國加息預期影響,近期港股也呈現一定的回調跡象,但是從中期來看,在目前經濟複蘇、流動性收緊的環境之下,並考慮港股相對低的估值,王漢鋒等認為中期港股走勢仍會好於A股。分結構來看,相比A股而言,港股投資者對於小盤成長股的相對偏好較低,年初至今來看也是大中型公司表現好於小型公司。
盡管成長風格暫時難以持續占優,但部分投資者開始展現出對成長股的興趣,中金公司的觀點是,雖然“再通脹交易”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的確是在進入“後半場”,但可能仍未結束。如果短期考慮參與成長股可能的脈沖行情,建議盡量篩選一些估值已經降入合理區間的優質成長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