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此博文通過手機撰寫(手機訪問sina.cn)] 關註大局,莫預測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lt5.html

    大前天,大盤創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8.48%),一根大陰棍橫掃過來,哀鴻遍野,人們哭天喊地。“這究竟是二次探底呢還是C浪殺跌啊?”這幾天,常有朋友問我。我的媽呀!我哪知道?與其問我,還不如去問大雄寶殿的泥菩薩更好呢。

    股市是難以預測的,這誰都知道,可很多人就是熱衷於揣測或樂意聽信各種預測,好像不這樣,就失去了行動指南,也就做不了股票了。特別有趣的是,這階段,好幾個正宗的價值投資者也加入了預測行列,有的還算出了熊底點位。比如,昨天,有位朋友拿來一位著名的老股民價值投資者對大盤熊底的測算,這位老股民“以2013年中1850點為底部基準,然後以年均10%的增長率來判斷,即每年提高10%”,毛估估地計算出精確底點為2238.5點。

    “你看看這個算法有沒道理?”朋友問。

    我的媽呀!我哪知道?得,那就不妨按照他所說的依據來辨析一下吧:

    1、以2013年出現的大熊市底點1850點為基準,每年擡高10%,2年之後,即今年2015年,底點就為2238.5點。這就意味著,今年下半年大盤就將跌到熊底。不然,到了明年或以後,底點又得擡高了。預測就是既指出點位,又指出時間,這可須要有鬼神功夫的啊!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2、如果每年擡高10%是有道理的話,那麽我們不妨追溯到2008年,以那年的底點1664點為基準,到了2013年,歷經5年,算出底點應該是2679.9點,但事實卻是1850點!這如何解釋?這個計算方法連歷史數據都不能符合,又何以算得準未來?

    每年擡高10%,這可能是平均年化通脹率依據吧?股票是資產,其價格確實會受通脹影響,但以此來測算頂點與底點,行嗎?

    這次股災確實讓人受到沈重打擊,日子很不好過,這既悲慘又無奈。然而,在這艱難困苦時期,任何預測都是無濟於事的,作為長線(價值)投資者,更要堅定信念與增強信心,正如彼得·林奇曾說的:“每當我對目前的大局感到憂慮和失望時,我就會努力讓自己關註於‘更大的大局’。”

    “更大的大局”就是用更長更遠的眼光來看現在。投資是跑馬拉松,須要時刻準備打持久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588

[此博文通過手機撰寫(手機訪問sina.cn)] 拋棄T+0操作!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sy5.html

    首先,衷心祝願朋友們國慶節與中秋節快樂!


    小舅子做短線,虧損實在太嚴重。

   “只得把你綁起來!”》(2017-07-01)兩個多月前我對他說。

    “好、好!”他滿口答應。

    然而,可能兩個月都不到吧?他又心手發癢,搞起什麽“T+0操作”。這次節日期間,我們見面,他“嘿嘿、嘿嘿”得意地告訴我,近來他做通宇通訊T+0,手氣不錯!

    “你老毛病又犯啦!”我說,“之所以把你綁起來,是因為你做短線虧得太多,而T+0操作實質上就是企圖高拋低吸做短線,這怎會奏效?如果你真有這等好功夫,把你盤子里所有股票都對半開做T+0不更賺嗎?何必抖抖豁豁地只拿出一小部分來小打小鬧呢?”

    “這……這樣的?”小舅子疑惑。

    “不信?”我說,“你現查看一下,我料定,如果你通宇通訊不做T+0,收益一定更大一點。”

    小舅子掏出手機,看了半天,眉頭緊蹙,捏著鼻子,吭氣聲都沒一個。

    “拋棄T+0操作!”我最後說。


註:“T+0操作”是已有個股倉位,盤中先買入相同一只股票,然後把原來的股票賣出,或者先賣出已有的股票,然後再買入同一只股票。不管是先買後賣,還是先賣後買,操作的都是同一只股票,變相地做到了當天買賣同一只股票。


鏈接閱讀:《再聊“倉位管理”》(2014-09-03)

                 “倉位管理”問題(2011年05月30日的日記)》(2011-05-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800

獨立股評人撰寫一篇文章收費過萬

1 : GS(14)@2011-07-20 00:19:31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65451&search=1
那麼獨立股評人又如何,理論上應該沒有利益衝突的問題?一些資深傳媒朋友告訴我,近年轉型的獨立股評人,為一家上市公司撰寫一篇文章,收費過萬,當然這些傳聞,非親眼所見,我亦只會當茶餘飯後的話題,聽聽便算,可是由於所謂「獨立」,即不與金融機構掛鈎,所以不須申請牌照,同時亦不會受到證監會監管,其推介及言論是否真的公正,最終還要看其操守及個人品格,自問除了師傅「陸叔」外,其他認識不深,不願亦不作評價,但既然《NEWS OF THE WORLD》這個168年歷史的名牌,以「揭露政壇醜聞」,監察別人的道德為名,最後自己的道德底線卻如此低劣,名牌、高呼清高又是否真的品質保證呢?
2 : 龍生(798)@2011-07-20 00:25:40

這他媽的師傅...

鱷兄召喚

你覺得佢係林平之定係令狐沖?
3 : 亞力士(1473)@2011-07-20 00:40:13

都應該想到 獨立? 咁佢地食乜
4 : 龍生(798)@2011-07-20 01:39:45

所以我肯定佢係林平之....
5 : Sunny^_^(11601)@2011-07-20 08:31:20

有D係收報紙錢囉
6 : 龍生(798)@2011-07-20 12:47:28

你....應該搞錯左篇文既宗旨

爬格仔那微不足道的居然都算係錢?
7 : Sunny^_^(11601)@2011-07-20 12:50:45

6樓提及
你....應該搞錯左篇文既宗旨

爬格仔那微不足道的居然都算係錢?


清姐佢寫好多專欄既,佢都係咁揾食啦
仲有上cable同一日推一隻股仔囉
8 : 龍生(798)@2011-07-20 13:05:23

唔係話唔岩...只係篇文想講既應該唔係呢樣野姐...

by the way, 所以金魚缸邊好多人早早起身, 日日望住青姐同曾生推既股

ao 就掃, 有5%就即食, 長賭有小勝

可見當中蘊含深奧智慧
9 : Sunny^_^(11601)@2011-07-20 16:49:25

"蘊含深奧智慧"
wow,咁高深既野,我呢D2打6都唔會明啦.所以都冇咩點睇佢地推既股.自己搵會開心Dsmiley
10 : 拔刺者(4132)@2011-07-20 19:02:49

爬格子現在出名的如劉央丈夫是1蚊1隻字。但有些如日月報,會勸喻你不要收費,否則他們所有員工(財經版)今年加薪無望...搵笨
11 : Sunny^_^(11601)@2011-07-20 19:03:33

10樓提及
爬格子現在出名的如劉央丈夫是1蚊1隻字。但有些如日月報,會勸喻你不要收費,否則他們所有員工(財經版)今年加薪無望...搵笨


劉央丈夫係邊個?
12 : 拔刺者(4132)@2011-07-20 19:07:21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爬格子現在出名的如劉央丈夫是1蚊1隻字。但有些如日月報,會勸喻你不要收費,否則他們所有員工(財經版)今年加薪無望...搵笨
劉央丈夫係邊個?
呢個問題...答案湯財知,龍生知知地
13 : Sunny^_^(11601)@2011-07-20 19:12:01

劉央今年45歲,丈夫年長一年,是她被中信集團派到澳洲工作時相識。她丈夫也大有來頭,是國際法律學碩士;在澳洲曾搞房地產,在悉尼奧運前建成並售出66幢獨立屋,大賺一筆;回港後在中國海外(0688)工作,並曾擔任旗下公司董事一年。
14 : Sunny^_^(11601)@2011-07-20 19:12:41

陳先生...
15 : Sunny^_^(11601)@2011-07-20 19:17:26

「劉央丈夫」是日籍人仕呢!
16 : 鱷不群(1248)@2011-07-20 21:17:48

2樓提及
這他媽的師傅...

鱷兄召喚

你覺得佢係林平之定係令狐沖?

他那及得上平之
17 : GS(14)@2011-07-20 22:59:38

12樓提及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爬格子現在出名的如劉央丈夫是1蚊1隻字。但有些如日月報,會勸喻你不要收費,否則他們所有員工(財經版)今年加薪無望...搵笨
劉央丈夫係邊個?
呢個問題...答案湯財知,龍生知知地


英國王嘛
18 : Sunny^_^(11601)@2011-07-20 23:16:36

係咩?我見有人話佢係日本人既...??
19 : GS(14)@2011-07-20 23:17:14

佢講之嘛
20 : Sunny^_^(11601)@2011-07-20 23:22:38

好的好的.
21 : 拔刺者(4132)@2011-07-20 23:28:06

唔好啄往smiley
22 : Sunny^_^(11601)@2011-07-20 23:30:52

21樓提及
唔好啄往smiley


難道...你就係?
23 : 拔刺者(4132)@2011-07-20 23:33:41

係乜嘢...細路,小心你的言論smiley
24 : Sunny^_^(11601)@2011-07-20 23:37:52

23樓提及
係乜嘢...細路,小心你的言論smiley


你就係拔刺者囉

smileysmileysmiley
25 : GS(14)@2011-07-21 07:39:23

23樓提及
係乜嘢...細路,小心你的言論smiley


突然好驚
26 : 龍生(798)@2011-07-21 21:19:57

16樓提及
2樓提及
這他媽的師傅...

鱷兄召喚

你覺得佢係林平之定係令狐沖?

他那及得上平之


謝鱷兄評價

的確...哈哈

平之高明太多了....
27 : GS(14)@2011-07-21 21:35:39

平之一定要好高功夫先得
28 : 龍生(798)@2011-07-21 21:43:13

平之忍辱負重, 身有不共戴天之仇仍與仇人以父子相稱

我用平之比這作者, 的確是...太太太抬舉他了....
29 : GS(14)@2011-07-21 23:00:48

低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460

港交所叫停同股不同權 擱置撰寫草案 業界:保護投資者最重要

1 : GS(14)@2015-10-07 00:36:2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6/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經過超過兩年的激烈討論,「同股不股權」制度終於暫時畫上一個休止符。港交所(0388)昨日發表聲明表示,上市委員會在考慮證監於6月25日發表的聲明後,決定擱置同股不股權草案的撰寫工作,但仍會繼續關注此議題。有市場人士認為決定明智,亦有人為擱置感到可惜。

明報記者 徐寶文、廖毅然、湯珮然

港交所在聲明中提到,上市委員會及上市部曾考慮將草案修訂至既能解決證監的顧慮、亦能令機制成功發展,惟經考慮後,認為現階後難以制訂一個可讓「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在香港作主要上市的方案,故決定擱置。至於第二上市,雖然證監的聲明並未提出明確意見,但與證監溝通後,了解有關顧慮亦有部分適用於第二上市,故上市委員會及上市部一致認為,短期內不再就此議題作進一步探討。

港交所重申仍續關注

不過港交所重申,仍會繼續關注「不同投票權架構」;而且當港交所全面檢討海外公司的上市機制時,有可能重新審視第二上市。有不具名基金經理亦稱,近年內地湧現大量初創企業,更已成為大潮流,估計上市潮將於未來3至5年內殺到,在此之前港交所仍有機會重啟有關諮詢。

議員張華峰:市場最重要公平

立法會議員(金融界)張華峰表示,港交所決定擱置,或許是由於市場反應不太理想,加上未能提出新理據或方法,去說服市場及證監所致。他認為,一個市場最重要的是公平,必須能夠有效保障投資者的利益。他亦稱,港交所現時有許多工作,如「一帶一路」、「深港通」等,「同股不股權」的發展應該暫告一段落。

安永:預期討論暫沉寂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則表示,證監此前的「高調」聲明,明顯暗示「冇彎轉」,港交所在事隔3個月後作出公布,亦非常合理,且對公眾亦有交代。對於港交所使用「擱置」一辭,是否意味覑他日將捲土重來,蔡偉榮不敢肯定;但就預期「同股不同權」的討論會沉寂一至兩年。

信達國際:不識變通 礙港發展

不過,信達國際(0111)銷售及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司徒煜裕稱,很多科網公司股權架構特殊,無法在港上市,比較可惜;業界當然會損失業務,但更重要的是金融需要創新,如果不識變通,無疑也會影響香港未來金融市場的發展。他認為,招股時將「同股不同權」作為風險完全披露,讓投資者選擇,同時監管機構添加一些限制條例,不同股權架構公司上市並非難以實行。
2 : GS(14)@2015-10-07 00:36:4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6/news/ea_eaa2.htm
諮詢「出閘脫腳」 兩大敗因
  2015年10月6日

【明報專訊】近兩年來,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積極推銷同股不同權,強調是「為了迎合科技企業上市的大趨勢,提高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競爭力」。不過,在各國相繼收緊金融監管的大前提下,同股不同權的討論還是要擱置。但無可否認的是,不同投票權制度在各國都引起熱議,這個議題遲早會再被提出來討論。

缺集體訴訟 提出時機差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次諮詢有兩大「敗因」。市場集中討論本港與美國的制度分別,美國金融市場的深度遠勝香港,投資者在法律上又有集體訴訟權作為保障,香港肯定是相形見絀。其次是李小加提出同股不同權的時間,儘管他一直否認是為了讓阿里巴巴來港上市,但市場早已先入為主,討論的焦點離不開「應否因為單一企業而改變制度」。

歐探討同股不同權惹議

誠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早前所說,在金融市場動盪期間,穩健的金融制度比金融發展更重要。不過,同股不同權的議題不會完全消失。歐洲各國近年都熱烈討論不同投票權制度,法國去年便通過Florange Law容許持股兩年以上的股東有雙倍投票權,意大利亦有意效法,引來不少基金反對。

在未來幾年,企業和監管機構都會繼續備戰,前者努力改善管治文化,後者致力改良制度。無論香港會否重啟同股不同權的討論,可以肯定的是,「監管制度」和「市場發展」會一直保持亦敵亦友的關係。
3 : GS(14)@2015-10-07 00:37:0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6/news/ea_eaa3.htm
唐家成﹕尊重港交所決定
  2015年10月6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擱置「同股不同權」建議草案。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主席唐家成表示,尊重港交所的擱置決定,被問到否決會否影響金融創新,他形容為「兩回事」,並指高科技公司不會因有「同股不同權」而來港上市,當中價格等因素都會影響公司決定。

他又表示,擱置工作為港交所董事局及委員會的決定,證監會僅提供意見。早前證監會委任副首席律師葛美齡出任法規執行部臨時主管,對此唐家成表示,認為葛美齡有能力出任,同時希望將招聘程序縮短。

稱證監僅提意見

另外,他指外圍市場不明朗,創業板市場波動大,證監會一直留意市場走勢,並呼籲投資者做決定時小心謹慎。對於再獲委任為證監會主席,唐表示未來會努力維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43

撰寫舊憲法專家被捕泰連環爆炸疑政敵策劃

1 : GS(14)@2016-08-14 14:29:07

泰國華欣、布吉等地上周發生13宗連環炸彈及縱火襲擊,造成4死35傷,當局相信多宗襲擊是由同一政治反對勢力所為。警方否認前天有兩疑犯被捕報道,但證實在董里府拘捕一名曾參與撰寫2007年舊憲法的67歲政治活躍人士,懷疑他與案件有關。



副總理巴威德前日與保安官員召開會議,消息指他們把政治因素視為最有可能的襲擊動機。國家總警長猜金達指,遇襲府份在上周公投中,大部份選民都支持修憲草案,因此懷疑兇徒是想損害泰國的政治、旅遊業及經濟,藉此打擊軍政府的管治。前年被軍政府推翻的為泰黨已否認與襲擊有關。另外,資訊及通訊部消息指,兇徒是利用裝上馬來西亞電話卡的手機引爆炸彈,由於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有在馬來西亞出沒,不排除事件涉及恐怖主義。


機場加強保安

由於各宗襲擊採用炸彈和引爆裝置十分類似,當局認為襲擊是單一組織的主腦,供應炸彈予兇徒到各地施襲,但指製作方法與南部穆斯林分離武裝慣用的不同,其中華欣襲擊的炸彈已證實是爆炸前兩日埋下。警方已在現場搜集了脫氧核糖核酸(DNA)證據及閉路電視片段,並向部份目擊者錄取口供,相信兇徒仍然留在泰國。警方昨指泰國局勢已恢復正常,未有迹象顯示當地會再度遇襲。曼谷國際機場前晚加強保安。政府亦宣佈遇襲的死傷者和其家屬,將得補償和醫療津貼。泰國《曼谷郵報》/《民族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4/197355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764

撰寫報告MI6前情報員搬家避風頭

1 : GS(14)@2017-01-14 07:54:15

涉及特朗普疑有黑材料的報告,傳媒披露是出自英國軍情六處(MI6)的52歲前情報員斯蒂爾(Christopher Steele)之手。而隨着他的名字曝光,他前日已遷離住所,擔心會遭俄羅斯報復。


疑杰布布殊主使

斯蒂爾曾在俄從事情報工作20年,現是商業情報公司「Obris」的董事,曾協助聯邦調查局(FBI)調查國際足協(FIFA)貪污案。去年大選其間,他受聘於華盛頓政治研究企業FusionGPS調查特朗普,幕後主使者是盼阻特朗普贏黨內提名的共和黨人,英國廣播公司(BBC)直指是黨內另一參選人杰布布殊,但消息未得到證實。在特朗普獲得共和黨提名後,斯蒂爾撰寫的黑材料報告輾轉流傳到民主黨人及情報部門手上,而斯蒂爾本人更有參與FBI調查特朗普與俄羅斯聯繫的工作,但到了大選前一個月,斯蒂爾不滿FBI不重視他提供的黑材料,中斷與當局合作,而他的報告最終被Buzzfeed公開。美國《華爾街日報》過去數周一直嘗試跟他做訪問,但他拒絕,並透過中間人表示,「話題太惹火」。斯蒂爾更生怕遭俄羅斯報復,前日遷離住所。他的鄰居指他會「離開數日」。路透社/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3/198952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473

「同期紀錄」屬可靠證據探員常撰寫

1 : GS(14)@2017-05-19 05:27:40

科米出名是「備忘控」,不過撰寫同期紀錄(contemporaneous note)不是他的獨有癖好,而是FBI探員普遍習慣。《紐約時報》的報道特別提到,這類備忘「在法律上廣泛被用作關於對話的可靠證據」,事實上科米亦曾靠同期紀錄證明自己可信。2004年3月喬治布殊執政期間,司法部長阿什克羅夫特卧病在床,職務由寂寂無聞的科米署任,白宮幕僚長卡德與總統法律顧問岡薩雷斯為了一項竊聽計劃,竟漏夜撲到醫院企圖繞過科米尋求阿什克羅夫特的同意,科米得悉後亦趕往醫院跟兩位高官「攤牌」,這一幕被譽為是科米公職生涯中最傳奇插曲之一。事後科米將經過詳細記錄,使得他2007年就事件到國會聽證會作供時得以巨細無遺憶述出來,卻被白宮質疑供詞可信性,最後由時任FBI局長米勒的同期紀錄證實科米所言非虛。


下屬看過內容 無動機杜撰

《華盛頓郵報》指,今次科米的同期紀錄是他在被革職前撰寫,而科米跟下屬分享過紀錄內容可以證明這一點,認為科米並無動機杜撰紀錄以污衊特朗普。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8/200249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5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