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於“認房不認貸”的首套房標準松綁的傳言鬧得沸沸揚揚。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回應稱,“具體內容要等文件”。而對於今年是否會出臺相關政策,他更是直言不諱:“各地都在行動了嘛”。
據《新聞晨報》,在昨天的全球央行對手方協會會議的間歇,有媒體記者向準備離席的劉士余提問,“首套房貸”標準有沒有調整?劉士余回應稱:“等文件。”同時補充道,“惠民生,調結構,始終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當記者連連追問是否意味著今年可以出臺相關政策時,劉士余邊走邊稱“各地都在行動了嘛。”
近期,福州、杭州及南京等地相繼出臺了購房人償清購房貸款後,再申請房貸時按照首套房認定的相應松綁政策。本周一,市場就開始流傳四大行首套房認定標準將放松,房貸還清即算首套。本周二下午,上海樂居更是表示,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已率先放開限貸,執行認房不認貸。
對於這種“認房不認貸”的趨勢,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過去市場比較火熱時,限購限貸是針對當時的情況,“現在情況變化了,針對性做些調整,松綁限購是大趨勢。”
民生證券也認為“此政策意在刺激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對沖高按揭利率、高稅費、人口老齡化等不利因素沖擊,維系房地產鏈條的正常運轉。”
民生表示,在房地產政策方面,政府會總體“保持定力”,不會輕易用降息或者全面信貸擴張刺激總量,但仍會“有所作為”,通過擴大供給保障基本住房需求。
同時,政府會更尊重市場,讓銀行自主決定是否放貸及給予優惠,並註意分城施控,房價壓力較大的北上廣繼續限購,二三線城市能放開限購的就放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會計事務和咨詢服務公司畢馬威(KPMG)已通過與Clydesdale銀行和Yorkshire銀行合作,開始幫助員工在房價日益高漲的倫敦買房。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KPMG本月24日推出的這項計劃是替員工財務規劃的一環,其中包括公司替員工出面協商較優惠的抵押貸款利率。
KPMG英國董事長Simon Collins說:
“有自己的房子快成為天方夜譚了,只有最有錢的人不受影響。我們正致力於讓決策官員及客戶關註此議題,但也希望為同樣面臨這個問題的公司員工提供實質幫助。”
即使是收入頗豐的年輕專業人才也越來越難承受倫敦高企的房價,這已經成為倫敦企業關註的熱點。但當前幾乎沒有證據顯示任何大公司直面該問題。
按揭貸款經紀商表示,企業不太可能簽署諸如為將來可能離職的員工擔保的房產債務等長期協議。經紀商London & Country Mortgages主管David Hollingworth表示,如果一家企業簽署協議成為擔保人,那麽他們就對該按揭貸款負責,無論這名員工日後還在不在他們公司工作。
經紀商John Charcol主管Ray Boulger指出,企業補貼員工的房貸在利率很高的上世紀70年代較常見,利率回落後這種做法就不再受企業喜愛。目前企業較常見的做法是通過提供薪資補貼,來降低本公司員工在倫敦居住的成本。
KPMG認為,買房成本太高是年輕人不願在倫敦居住和工作的原因,這傷害企業吸引及留住人才的能力。KPMG的1.2萬名英國員工中,約有2/3在倫敦工作。
KPMG和住房慈善機構Shelter今年稍早共同發布的一篇報告稱,因為住房成本的上升,及經濟適用房的短缺,2040年前有一半的20-24歲年齡層的年輕人可能要和父母住在一起。
據房地產中介Savills本周初公布的報告,因租金上漲及英鎊走強,倫敦已經超越香港,成為全球生活和工作成本最昂貴的城市。倫敦平均房價已經超過50萬英鎊。
解讀房貸松綁:不要小看此次房地產政策向正常化回歸 作者:王漢鋒 9月30日下午央行、銀監會等機構聯合宣布調整對房地產貸款政策。具體包括:1)重申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30%,利率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7倍;2)對於擁有1套房,並結清相應購房貸款家庭再購房,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3)對於非限購城市,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購買需求,如果結清購房貸款,各地銀行自行把握;4)允許給予非本地居民按揭貸款;5)繼續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對此,中金策略王漢鋒認為,地產政策進一步糾偏,其影響不容小覷。這次政策的放松,是在向正確的方向上繼續前進了一步,將有助於消除中國經濟面臨的“尾部風險”。後續繼續關註市場資金利率的下行趨勢。 以下是他的觀點: 2014年10月2日 不要小看此次房地產政策向正常化回歸! 各位: 9月30日下午央行、銀監會等機構聯合宣布調整對房地產貸款政策。具體包括:1)重申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30%,利率下限為基準利率的0.7倍;2)對於擁有1套房,並結清相應購房貸款家庭再購房,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3)對於非限購城市,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購買需求,如果結清購房貸款,各地銀行自行把握;4)允許給予非本地居民按揭貸款;5)繼續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 另外,今天中央宣布十八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23日召開,時間點基本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期(10月中下旬)。 我們對這些消息快評如下: (1) 地產政策進一步糾偏,其影響不容小覷。我們從2014年年初開始獨樹一幟在市場上看多地產股(《2014:以地產開局》),原因在於我們預期自2010年以來扭曲的地產調控從2014年開始有望逐步回歸正常化。自今年年初開始,各地陸續取消限購政策。到如今,地產貸款認定政策進一步向正常化回歸,邁出實質性的一步,正式宣告之前持續多年的扭曲式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逐步回歸正常。對應地,地產市場有望逐步回歸正常。地產個股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漲幅,但到目前為止依然存在低估,仍有較為明顯的向正常化回歸空間。 (2) 地產政策調整不容小覷另一方面原因在於:以持續的改革及對不恰當的地產政策的糾正為基礎,長期“病態運行”的中國經濟有望進入真正正常運行的“新常態”。2010年之後中國面臨的諸多挑戰,包括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影子銀行問題、金融系統風險問題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跟房地產不太恰當的調控方式帶來的全社會資金周轉趨緩有關。換言之,對地產不恰當的調控直接導致了中國經濟隱藏的各種風險暴露。如今政府一方面在通過持續的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國企改革、地方政府行為的糾偏等)來糾正導致風險的結構性問題,另一方面在通過周期性的放松來釋放被壓制的需求。這兩種手段並行的方式,有望使得中國經濟擺脫過去四、五年“病態運行”,進入真正的正常運行的“新常態”。而目前市場上,較多板塊所隱含的估值水平對應的是“病態運行”的估值水平,這些綜合的措施將有望消除這些板塊所面臨的“尾部風險”,其估值還有較大的向正常化回歸的空間,如地產投資相關板塊、銀行板塊。 (3) 我們相信,此次地產放松,一定會在後續充滿爭議,引發討論。就如之前的歷次放松一樣,市場一定會有類似“政府又放水”的論調。我們一直強調,該放松時就放松,把結構性的問題留給結構性的手段,而不必陷入窠臼,死死抓住貨幣政策不放以至於“自廢武功”。這次政策的放松,是在向正確的方向上繼續前進了一步,將有助於消除中國經濟面臨的“尾部風險”。後續繼續關註市場資金利率的下行趨勢。 (4) 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將降低中國資產風險溢價。我們看多市場,但我們並不低估中國市場面臨的挑戰。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依法治國”為主要議題,直接針對中國的主要矛盾,有望使得政府與市場、政府與企業、不同類型的企業之前的關系和界限更加清晰界定,大大降低企業經營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從而逐步降低中國資產目前所隱含的較高的風險溢價。詳細請參看我們之前發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將降低中國資產風險溢價》) (5) 維持看多,不排除上調目標漲幅的可能。我們在《2014:我們轉為樂觀》的年度展望報告中預計市場在2014年將實現20%左右的漲幅(目前上證指數已經實現11.7%的漲幅)。我們依然維持這樣的漲幅判斷,但不排除後續上調目標漲幅的可能。總體上,我們認為市場的重估才是剛剛開始,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2014年有望成為中國股票市場向上的長期拐點(參見2014年3月4日《中國的“老經濟”與“新經濟”》)。 (6)板塊配置:繼續超配地產,關註地產鏈條的反轉機會。從操作的層面上,我們繼續建議配置地產、金融等之前被“病態經濟”壓制的藍籌板塊。同時建議關註地產投資鏈條相關板塊在經歷多年的低迷和調整後可能會迎來反轉的機會,包括原材料、資本品等。 最後,感謝您持續的支持和關註,祝各位節日愉快! 王漢鋒 於北京 2014年9月30日 |
昨日,央行銀監會聯手推出了重磅文件,為樓市松綁。
文件規定,首套房利率可打七折,對於擁有一套房並結清房貸的家庭,新購房可享受首套房優惠,至此首套房的認定標準明確放寬。
中信證券認為,這次政策的力度僅次於2008年10月,將會對市場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其程度遠遠超過前幾個月放開限貸,歷史上看此種影響也僅見於09年。
如果你對此還沒有什麽概念,人民網制作的一張圖可以幫你了解中國房貸的政策演變,從而更好的理解此次政策的力度(圖片來自人民網,原文地址點擊這里):
周四,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與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閑談時稱,最近為他的房屋申請再融資貸款時被拒了,目前發放貸款的機構在信用要求上有些緊的過頭了。Zandi表示認同,稱許多合格的借款人由於沒有工資收入,因此無法獲得房屋貸款。
周四,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出席了在芝加哥舉行的會議。會議由老年人住宅和保健行業國家投資中心主辦。伯南克與穆迪首席經濟學家Mark Zandi閑談時表示,他最近在為他的房屋申請再融資貸款(refinance)時被銀行給拒絕了。在場聽眾得知這一事情後紛紛大笑。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稱,伯南克表示,他沒有編造。這完全有可能。目前發放貸款的機構在房屋貸款的信用要求上有些緊的過頭了。
Zandi表示認同,稱許多合格的借款人由於沒有工資收入,因此無法獲得房屋貸款。當前信貸要求確實太緊了。
卸任美聯儲主席後,伯南克出任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目前正在撰寫一本有關美聯儲和大蕭條的書。
事實上,卸任後伯南克越發滋潤了。比如,他參加阿布紮比銀行業會議時獲得了25萬美元的酬勞。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伯南克擔任美聯儲主席的8年時間里,平均年薪只有約20萬美元。《紐約時報》報道,預計今年伯南克將通過巡回演講賺得數百萬美元。
10月1日,市民在南京一在建住宅樓盤參觀。9月30日,央行、銀監會公布通知,對我國房貸政策作出調整。根據通知,對於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具體由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風險情況自主確定。對擁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 (新華社 董金林/圖)
9月30日,央行發文宣布新的房貸認定標準:對貸款購買首套住房的家庭,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對擁有1套住房並已結清相應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購房,執行首付3成政策。
經過十一國慶長假,各大銀行相繼公布了房貸新政策。綜合《北京晨報》和《新京報》消息,10月8、9日,招行和建行先後宣布實施首套房“認貸不認房”的新政策。
其中,招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招行將在房貸額度上,單獨撥出信貸額度用於支持購房貸款市場需求,並根據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適時調增房貸額度。不過,這位負責人坦言,具體房貸細則和首套房利率定價還需等待總行通知。“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還是要根據借款人資質、信用狀況等來確定。”
建行表示,對於貸款購買首套自住房的家庭,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為30%,貸款利率下限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具體根據借款人購房情況及其信用記錄、還款能力等因素區別確定。但該行表示目前尚未明確如何執行及如何才能享受到7折優惠。
此外,工行、農行、中行、中信、興業等銀行則均表示正在研究制定實施細則。銀行人士稱,從發文到實施有一定時間差,真正實施新政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二套房房貸政策放寬若能落實將支撐改善型住房需求。有換房需求者將不再受到二套房首付60%以上等規定的制約,而利率的下調也將利好購房者。
不過,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表示,按照目前房地產市場狀況,所謂7折優惠利率沒有實質意義,貸款利率早已市場化,是否優惠是銀行的權利。換句話說,銀行會按照央行“認貸不認房”的新政策,但是所謂7折利率,則是指導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如果首套房按揭貸款利率執行基準利率,銀行基本不要說賺錢,更不用談利率折扣優惠。目前一個現實是,銀行存款流失壓力大,資金成本不斷提高。”上述人士坦言。目前,5年以上基準利率是6.55%,7折後只有4.585%,而現在5年期定存利率是4.75%,不少銀行還上浮10%,達到5.225%,已經明顯地出現倒掛。
如此就使得看似存在的優惠利率實際上遙不可及,即便優惠利率有所優惠,但背後卻附加了種種苛刻的限制條件。
根據融360的監控報告顯示,部分股份制銀行出現8.5折優惠,但附加條件卻是金融資產達到500萬以上的客戶才可申請。也出現9折優惠,但僅部分支持我愛我家和鏈家客戶,且需購買相應的保險項目;招商銀行優惠則是購房者存貸款額15%的保證金一年,享9折,存貸款額5%的保證金一年,享9.5折。
據前述《北京晨報》消息,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在目前資金價格情況下,銀行吸儲難度非常大,不僅7折不可能,連9折以下的貸款折扣出現的可能性都非常低。
央行早在2012年年底放寬貸款利率下限時就同時提出,首套房貸貸款利率最低可享受基準利率的0.7倍。但此後僅有一兩家小銀行曇花般閃現7折房貸利率外,各家銀行推出的最低貸款利率一般在8折水平。
因此,在各地細則未落地的情況下,購房者需要謹慎,不能只憑中介或者銀行銷售的口頭承諾簽署購房協議。
中國政府為房貸松綁之際,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發行的美元債券價格正在下跌。德意誌銀行(德銀)分析師認為,現在正是買入這類債券的時機,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買入為時尚早。
美國銀行旗下美林證券指數顯示,上述中國開發商的高收益美元債券今年回報率為5.4%,2012年與2013年回報率分別為47.9%和8.5%。德銀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這類債券的回報率僅有0.1%。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垃圾債擔保機構,德銀認為,回報率下滑使這類債券有投資吸引力,債券質量將因中國央行支持而受益。
今年9月30日,中國央行聯合銀監會出臺房貸新政,對擁有首套房的家庭,如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再次申請購房貸款,銀行將按首套房貸款政策給予優惠。央行釋放了貨幣層面放松的信號,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消除房地產市場下行風險。但國內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樓市庫存依然處於高位,“去庫存”是首要選擇,房地產市場已進入供過於求的“新常態”。
德銀駐香港分析師Jacphanie Cheung認為,中國政府放松房貸限制提振了國內房產買家的情緒,是重要的支持。這類政策對刺激需求的效力可能超過央行降息和房貸限購松綁。
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認為,投資者應避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因為央行放松信貸不會對房地產業形成立竿見影的效果。今年9月,中國住房銷售下滑40%,主要城市房價幾乎普遍下跌。中國政府從嚴監管影子銀行和反腐調查的緝捕高官行動都加劇了對中國房地產的擔憂。
本月初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環比、同比首次雙雙下跌,但10月環比下跌0.4%,環比跌幅較9月收窄0.52個百分點。在房貸新政以及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松綁”政策的刺激下,10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增加6個,環比下跌城市減少6個。10月主要城市成交普遍回升,42個主要城市的商品房成交總量環比增長12.6%。
德銀建議投資者將資產由投資級中國地產向高收益類地產轉移,與工業企業相比,更青睞中國的房地產業證券。德銀分析師Jacphanie Cheung稱,因看好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銷售前景,以及預計他們可能降低購地和施工的成本,德銀預計,明年這類開發商的債券前景較今年更為樂觀。
截至今年6月底,日興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管理資產1680億美元。該司亞洲高收益債券業務的高級證券組合經理Leong Wai Hoong稱,該司已將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評級由中性調升至略微重倉,認為中國樓市正在好轉,可能因一些政府寬松措施對銷售的正面影響得到支持,希望看到樓市進一步去庫存後再做判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政府為房貸松綁之際,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發行的美元債券價格正在下跌。德意誌銀行(德銀)分析師認為,現在正是買入這類債券的時機,而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買入為時尚早。
美國銀行旗下美林證券指數顯示,上述中國開發商的高收益美元債券今年回報率為5.4%,2012年與2013年回報率分別為47.9%和8.5%。德銀數據顯示,今年7月以來,這類債券的回報率僅有0.1%。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垃圾債擔保機構,德銀認為,回報率下滑使這類債券有投資吸引力,債券質量將因中國央行支持而受益。
今年9月30日,中國央行聯合銀監會出臺房貸新政,對擁有首套房的家庭,如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再次申請購房貸款,銀行將按首套房貸款政策給予優惠。央行釋放了貨幣層面放松的信號,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消除房地產市場下行風險。但國內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樓市庫存依然處於高位,“去庫存”是首要選擇,房地產市場已進入供過於求的“新常態”。
德銀駐香港分析師Jacphanie Cheung認為,中國政府放松房貸限制提振了國內房產買家的情緒,是重要的支持。這類政策對刺激需求的效力可能超過央行降息和房貸限購松綁。
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認為,投資者應避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因為央行放松信貸不會對房地產業形成立竿見影的效果。今年9月,中國住房銷售下滑40%,主要城市房價幾乎普遍下跌。中國政府從嚴監管影子銀行和反腐調查的緝捕高官行動都加劇了對中國房地產的擔憂。
本月初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環比、同比首次雙雙下跌,但10月環比下跌0.4%,環比跌幅較9月收窄0.52個百分點。在房貸新政以及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松綁”政策的刺激下,10月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增加6個,環比下跌城市減少6個。10月主要城市成交普遍回升,42個主要城市的商品房成交總量環比增長12.6%。
德銀建議投資者將資產由投資級中國地產向高收益類地產轉移,與工業企業相比,更青睞中國的房地產業證券。德銀分析師Jacphanie Cheung稱,因看好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銷售前景,以及預計他們可能降低購地和施工的成本,德銀預計,明年這類開發商的債券前景較今年更為樂觀。
截至今年6月底,日興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管理資產1680億美元。該司亞洲高收益債券業務的高級證券組合經理Leong Wai Hoong稱,該司已將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評級由中性調升至略微重倉,認為中國樓市正在好轉,可能因一些政府寬松措施對銷售的正面影響得到支持,希望看到樓市進一步去庫存後再做判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上海個人房貸新增金額跌至兩年低點,顯示房地產市場成交萎縮、銀行政策政策放松程度有限。
11月20日,央行上海總部發布了10月份上海地區信貸數據,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加11.9億元,同比少增36.1億元,環比少增15億元,甚至不及今年1月份新增的116.7億元的十分之一。
在9月底央行出臺房貸新政後,個人住房貸款增速仍呈現放緩,“金九銀十”央行上海總部在解釋第三季度房貸數據時表示,是受“樓市成交萎縮、市場調整預期強烈和還貸增加”的影響。
據第一財經日報援引一名大型房產中介部門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銀行雖然紛紛松綁了原來的“限貸”,但另一方面,在房貸給予基準利率下浮等折扣優惠方面,銀行都很“慢熱”,這和購房者的預期形成了反差,因此不少有貸款需求的購房人進入了觀望期。“購房人想等一等,看看銀行的貸款政策能不能更加優惠。”
此外,某商業銀行產品策略部經理在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還表示,因房貸收益不高導致對銀行的吸引力有限,在壞賬率不斷上升的背景下銀行方面希望將資金投入到收益更高的地方。
上海個人房屋貸款不斷萎縮的同時,房價也持續走低。國家統計局11月8日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上海房價環比下跌0.7%,同比下跌2.4%。至此,上海房價已經連續第六個月出現環比下跌。
國泰君安分析師侯麗科等在今日報告中指出,如果2015年銷量持續偏弱,政府仍有使用限購繼續放松、降低首付比例、降低營業稅契稅等放松政策的空間,料房地產基本面穩步恢複可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銀行澳大利亞業務負責人Shanjun Hu近日表示,中行計劃兩年內將在澳房貸業務擴大一倍,並為當地人提供更多住房貸款。
Shanjun Hu上周在悉尼接受采訪時稱,澳洲華裔和來自中國內地的投資者對澳洲地產需求十分明顯。中行希望通過澳大利亞最大房貸中介Australian Finance Group Pty將房貸業務覆蓋到更多非華人人群。Hu表示,“我認為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當地人將成為中行的客戶,澳大利亞地產市場需要海外資本和投資。我們對此信心十足。”
根據澳大利亞審慎監管局9月末的數據,中行在澳洲有6.72億澳元的房貸規模,和去年相比增長13%,遠高於澳洲整體房貸市場的增速。Hu希望未來兩年內中行可以將此規模擴大一倍。
澳大利亞房貸市場總規模達到1.4萬億澳元,其中近80%的份額由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和它的三個最大競爭對手(澳新銀行、澳洲國民銀行、西太平洋銀行)控制。中國銀行正在努力提高自己的份額。澳大利亞政府數據顯示,在截至2013年6月份的12個月,來自中國的買家已經超過美國人成為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的最大海外買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