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開始,滬深兩市中報季來襲,截至7月20日,已有20家上市公司披露2016年半年報,距離中報截止“交卷”期限僅1月有余,滬深兩市將進入中報密集披露期。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7月20日,兩市共2016家上市公司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有676家上市公司預告業績下滑,相較此前股災期間“績差生”數量減少。
記者統計發現,2013年年報預告中有794家上市公司業績下滑,2014年中報預告中有680家上市公司業績下滑。2015年一季報的業績預告中,僅552家上市公司業績下滑,中報披露業績下滑的企業有802家。
愛方財富總經理莊正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企業業績下滑首先是整體狀況欠佳,這與整個宏觀經濟形勢有關。其次,與負反饋機制有關,即當預期發生變化之後反過來又打壓價格,目前市場仍然在這樣一種負反饋的過程之中,仍要警惕戴維斯雙殺。
戴維斯雙殺,即有關市場預期與上市公司價格波動之間的雙倍數效應,在市場投資中,價格的波動與投資人的預期關聯程度基本可達到70%-80%。有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的業績與股市走勢有著一定關系,當股市向好,上市公司的業績預期所帶來的“戴維斯雙殺效應”更是投資行為中應該註意的。
招商證券研發中心資產配置研究總監陳文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在經濟環境整體欠佳,經濟不景氣、行業不景氣,國企和民企都不景氣,宏觀經濟決定了企業的生存環境,且民企與國企行業分化很嚴重,主要看企業自身的資質。
每個來股市投資的人,都會在成長的路上走得磕磕絆絆,包括我自己。人常說:“學習他人者智,自己犯錯者傻”。在投資的路上,就是要向最成功的人學習,減少自己的失誤。本文總結了一些大師的做法,看能給我們什麽啟發。
——題記
很多投資者都知道戴維斯雙擊。“戴維斯雙擊”:在低市盈率(PE)買入股票,待成長潛力顯現後,以高市盈率賣出,這樣可以獲取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同時增長的倍乘效益。這種投資策略被稱為“戴維斯雙擊”。
很多投資者都信誓旦旦的說在尋找戴維斯雙擊股票。也確實,如果能找到戴維斯雙擊,可以短期內賺很多利潤。可我想說的是戴維斯真的那麽受歡迎嗎?為什麽當股市大跌,好機會出現時,也就是戴維斯真的來敲門時,卻沒人買股票了,那些信誓旦旦的說在尋找戴維斯雙擊股票的投資者去那了?很多投資者不是閉而不見,就是像“葉公好龍”里那位狼狽逃竄!
股市的本質:股市本來就是以利潤為基礎,以市盈率為標尺的杠桿遊戲。
如果我們想把這個遊戲玩好。首先要明白遊戲的規則。根據公式:股價=利潤(EPS)*市盈率(PE)。我們只要關註利潤和市盈率這兩個變量就可以了。
這個遊戲玩的最好的是巴菲特,它說遊戲很“簡單”,只要學兩門課
1,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也就是如何找到利潤增長的好公司(跟利潤有關)。
2,如何給企業估值,也就是買入的價格(跟市盈率有關)。
遊戲確實十分簡單,但是玩好卻不簡單。我們要明白,他說的簡單是長期努力後的結果,而不是起點。
第一門課
1,如何評估一家公司,也就是如何找到利潤增長的好公司。
如果股票要上漲,就要公司的凈利潤大幅增長。因為市盈率會在一個區間波動,是有天花板的。如果是好公司,利潤會一直增長、增長、再增長,是沒有天花板的。
從長期來說,投資最重要的事兒就是找到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公司,這方面菲舍爾做的好,他著作了《怎樣選擇成長股》很值得一看。
凈利潤增長來源無外乎3種情形:收入增長、毛利率提升、費用率降低。(1)營收持續增長,對應於提價、擴量,(2)毛利率提升,意味著龍頭地位的鞏固,競爭力強;(3)費用率降低,表明公司管理的好。這三項只要有一項能夠提升,就可能增加利潤。但最好是三項一起,才是穩定、良性的增加公司利潤。比如如果營業收入不增長,只提高毛利跟控制成本,這樣的利潤增長是有天花板的。
我們要找的就是那些營收連年增長,毛利率提升或穩定,能壓縮成本或穩定的公司。
就算找到了還要考察下面一個重要的因素:企業的護城河。雖然公司利潤增長很快。但要看公司盈利能不能持續,是否容易受到攻擊。也就是看企業的門檻夠不夠高。巴菲特最看重的就是企業的護城河,這是衡量一個公司是好公司的重要因素。
因為資本是逐利的,有利潤的地方,資本都會一擁而上。像以前的光伏、太陽能、led等等。我舉個簡單的例子,l e d照明,沒有技術門檻。只要有人有資本,招幾個人,買幾把烙鐵,買點燈珠,一個照明公司就開張了。結果搞得很多企業都不賺錢。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曾經的大牛股蘇寧雲商,隨著時代潮流的改變,電商的崛起。蘇寧雲商護城河被打破,被迫參與京東的價格戰,導致公司凈利潤從2011年的48億,降到2016年的連年虧損。
包括最近CDN領域的龍頭網宿科技,公司業績連年大幅增長,吸引了強大的競爭對手如阿里巴巴、騰訊,而公司護城河不夠深,被迫與阿里雲,騰訊雲打價格戰,導致公司股價大跌。
這樣的例子太多,要求我們要找有門檻,有龐大護城河的企業。遠離無門檻,無特性,無品牌,無定價權的能打價格戰四無企業。
舉例說明一些公司的護城河
比如有品牌,有定價權的茅臺,如果我給1000億讓你去打敗茅臺。我相信你是做不到的。類似的有雲南白藥啊,東阿阿膠,涪陵榨菜等等。
比如靠規模成本控制的福耀玻璃,海螺水泥,雖然公司沒有什麽強大的品牌技術。但公司能做到成本最低、規模最大, 這也是一種強大的護城河。
關於科技公司要更加小心。巴菲特不投資科技公司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科技公司變化太快。但科技行業有一個好處,如果你來處領先的地位,你的增長速度會非常快。科技公司的護城河就是創新,像新材料領軍者康得新,小間距led開創者利亞德,擁有懸浮床黑科技的三聚環保等等,這些公司都是以創新,進取獲得巨大的成長。
我們要找的就是營收,利潤持續增長有強大的護城河的好公司,這需要培養,鍛煉投資人的眼光,很多人一輩子努力學習,包括巴菲特,芒格等等,就是為了獲得這種眼光,洞察力。
找到利潤增長有護城河的好公司,你也不一定能夠賺錢(短期內)。你還要考慮買入的價格,”再優秀的公司,如果買入成本過高,也難免要忍受長時間的去泡沫過程。這才有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提到:“買好的不如買得好。這說明了價格的重要性。也就引出了我們第二個變量:市盈率;也就是企業估值。
第二門課
如何給企業估值,也就是買入的價格(跟市盈率有關)
市盈率代表著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收回成本需要的時間,說市盈率不好理解,如果用“杠桿”一詞來替代就很容易明白。簡單點說就是你想買這家公司,錢不夠了,需要用多少倍杠桿來買。
成長股中,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階段,市盈率也會有很大不同。比如現在人們買銀行股只給6倍市盈率、買家電股只給15倍市盈率、買醫藥股給40倍市盈率、為什麽不同公司我們出的價錢不同,願意動用的杠桿也不同?這就跟我們的預期、前景有關,跟利潤增長率也有很大關系。
根據公式:股價=利潤*市盈率(杠桿率)
只要是利潤增長速度高於市盈率,股價還是會上漲的,這樣我們就明白了為什麽給的市盈率不同了,是我們相信:我們買的公司後面賺的利潤增長速度能夠超過我們動用杠杠(市盈率)倍數的錢。並起個名字叫PEG,也就是:利潤增長速度*杠杠(市盈率)倍數相比較的數值,用於評價一個公司盈利能力和投資者付出買入成本性價比關系的指標。
關於利潤增長速度,如果讓我們選肯定是越快越好,最好是幾何級的。但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據統計,A股上市以來,連續十年利潤增長20%的企業寥寥無幾。所以市盈率總是在一個區間波動。
關於市盈率,人們給的時高時低,如很樂觀時給的很高,悲觀是給的很低,市盈率的就是所有參與買賣的人共同協商,博弈後的結果。因為人的情緒是琢磨不定的,時好時壞。所以說市場是不可預測的,為了搞懂人的心理,現在有門熱門的學課就博弈學,也叫行為心理學,專門為搞懂這些。
根據公式,我們買的市盈率越低,回報越高,買的市盈率越高,回報越低,我們來股市都是想賺錢的,不是來虧錢的。因為利潤增長屬於未來的預測,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為了保護自己,並增加我們贏的概率。我們就要在市盈率低的時候買。
巴菲特告訴我們:來股市最重要的道理:第一、不要虧損。第二、不要忘了第一條。為了提醒我們這個道理,巴菲特老板格雷厄姆給起個名字“安全邊際”:安全邊際總是取決於你付出的價格,他在某個時候價格會很大,在其他一些時候價格會很小,在價格更高時他便不複存在。傳奇的基金經理彼得·林奇說:“如果關於市盈率你只記得一條,那麽就是永遠不買市盈率過高的股票”。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低市盈率買,給自己留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因為市盈率本來就是個杠桿遊戲。用杠桿的東西就會有不穩定性的存在。雖然市場通常是有效的,並不會給我們低估買的機會,但因為杠桿因素的原因。股市偶爾會在瘋狂和絕望之間擺動。比如在極端情況下發生經濟危機,或者公司出現黑天鵝這種低估的機會。這種機會很少,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大師們就是靠這種耐心的等待而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看一下芒格是怎麽做的。
芒格說:有性格的人才能拿著現金坐在那里什麽事也不做。我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我們的經驗往往驗證一個長久以來的觀念:只要做好準備,在人生中抓住幾個機會。迅速地采取適當的行動,去做簡單而合乎邏輯的事情。這輩子的財富就會得到極大的增長。上面提到的這種機會很少,它們通常會落在不斷地尋找和等待,充滿求知欲望而又熱衷於對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作出分析的人頭上。這樣的機會來臨之後,如果獲勝的幾率極高,那麽動用過去的謹慎和耐心得來的資源,重重地壓下賭註就可以了,賺大錢的秘訣並不在於頻繁的買進賣出,而在於耐心的等待。
關於耐心,巴菲特怎麽做的呢?巴菲特為了提醒自己耐心的重要性。在自己辦公室放了一副泰德.威廉姆斯擊球的圖片:等待好球的出現
在進行投資時,我向來認為,當你看到某樣你真正喜歡的東西,你必須依照紀律去行動。為了解釋這種哲學,巴菲特或芒格喜歡用棒球打比方,泰德.威廉姆斯是過去70年來唯一一個單個季賽打出400次安打的棒球運動員。在《擊球的科學》中,他闡述了他的技巧。他把擊打區劃分為77個棒球那麽大的格子時,他才會揮棒,即使他有可能因此而三振出局,因為揮棒去打那些“最差”格子會大大降低他的成功率。作為一個證券投資者,你可以一直觀察各種企業的證券價格,把它們當成一些格子。在大多數時候,你什麽也不用做,只要看著就好了。每隔一段時間,你將會發現一個速度很慢、路線又直,而且正好落在你最愛的格子中間的“好球”,那時你就全力出擊。這樣呢,不管你天分如何,你都能極大地提高你的上壘率。許多投資者的共同問題是他們揮棒太過頻繁。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他們都有這種傾向;然而,另外一個與揮棒太過頻繁相對立的問題也同樣有害於長期的結果:你發現一個“好球”,卻無法用全部的資本去出擊。
巴菲特講:當機會來時,天上掉金子時要拿桶去接而不是湯勺,但如果你知道機會來了卻沒有資本去買,你就會錯失良機。所以巴菲特總是留有大把資金等待機會(雖然大把資金在牛市時會讓你減少收益,但在熊市時會讓你大放異彩,比如一只股票通常市盈率20倍,而熊市時變成了10倍,你就可以用5毛錢買1塊錢的東西,如果買到的是利潤一直增長好公司。因為複利的作用,你買的價格又低,你的增長將會是幾何級的,有時候慢即是快)。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既要買好的,又要買的好。也就是戴維斯“雙擊”。實際上就是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理論、費雪的成長股理論、芒格的績優股理論等三者的綜合,即等待“好的時機”以“好的價格”買入“好的股票”,實現完美一擊,然後耐心持有,坐收上市公司和“市場先生”的雙重饋贈。
巴菲特和芒格這一輩子在做的事就是戴維斯雙擊。要不他們也積攢不了這麽大的財富,我們老是算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平均20%多一點,但有沒有算過戴維斯雙擊對他收益的影響有多大?他們之所以不用戴維斯雙擊這個詞,我想他們是不想給戴維斯先生打廣告吧!
當某個烏雲密布,雷雨交加的夜晚。戴維斯先生來敲你家門,就算你當時的境況不好,心煩意亂,對未來感到恐懼,絕望時,也應該給它一個大大的笑臉,因為陽光總在風雨後,絕望中孕育希望。
後記:戴維斯先生不常來敲門,所以投資的最高境界也很難做到。如果真的沒機會,我們可以降一個檔次,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利潤連年增長有護城河的公司股票,雖然享受不到戴維斯雙擊,但隨著時間流逝,收益也是很不錯的。如果這期間戴維斯來敲門,可千萬不要讓他溜走哦!
(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新醫保方案觸礁,讓市場對新政的信心下挫,道瓊斯指數在3月27日周一曾下挫183點,標準普爾指數跌至六周低位,之後跌幅收窄;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銀行股是領跌的主力,不少銀行股距離高點調整超過10%。
美國全面進入加息周期,近兩年已經加息三次,今年加息將加快,全世界貨幣寬松走向終結;加息周期之下,最受惠的當然就是海外銀行股,包括香港上市的幾家本地和國際銀行,然而最近調整之後,業績估值雙提升的“戴維斯雙擊”行情能否延續?
此前兩次的加息周期,美國加息速度都非常快,1999年6月到2000年5月的加息,基準利率從4.75%上升到6.5%;2004年6月到2006年7月的加息,基準利率從1%上升到5.25%;也就是說上兩次加息周期,一年加息都大約在兩個百分點。
“美聯儲加息是市場預期之內的,是讓利率回到正軌的過程,是利率正常化的一個舉措。”荷蘭APG集團董事兼首席投資官Eduard van Gelderen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相比過去,2017年3月份的這次加息更加值得觀察,此次加息是在總統特朗普執政以後,特朗普政府將會在基礎設施方面大量投資,政府是否有足夠資金支持是疑問。如果經濟增速不持續,美聯儲加息太多就會是一個錯誤的舉措。
關於歐洲會不會跟隨美國央行進行加息?“美聯儲在這一波加息以後,不會馬上看到歐洲央行跟進。”Eduard van Gelderen認為,目前歐洲經濟有開始複蘇的跡象,經濟增長等各項指標都不錯。如果通脹水平能夠維持目前水平,一旦歐洲央行適當加息的話,歐洲銀行業對此期待已久,銀行業盈利有望提升。歐洲央行會不會加息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一個就是歐洲的政治環境,剛剛結束的荷蘭選舉中,結局並不太讓人擔憂,未來的關鍵在於法國的選舉,如果政治不平穩可能會延緩貨幣收緊的進程。
當前市場預期2016年美國只會加息三次左右,如果每次都是0.25個百分點的話,那麽必然比上兩次加息周期要慢得多,多數分析人士也認為此輪加息周期,步伐不如上兩次那麽快;不過對此也有市場人士有不同看法,博大資本行政總裁溫天納就向第一財經記者稱,本輪美國加息周期速度,會跟上兩次的加息周期非常接近;美聯儲必須要在美國通脹、經濟增長以及就業數據全面爆發上升前加息,否則就會太晚,形成惡性通脹的問題。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5月6日目錄
►紡織服裝消費回暖趨勢延續,新零售變革影響突出(國金證券)
►訂單增長帶動業績回升,水環境將迎來戴維斯雙擊(國海證券)
►國內HPV疫苗市場有望放量,這一龍頭獨領風騷(東北證券)
►“大健康”風口正勁,營養保健品行業迎風起勢!(天風證券)
►新能源車銷量超預期,鋰電池產業鏈景氣持續上行(中金公司)
1.紡織服裝消費回暖趨勢延續,新零售變革影響突出(國金證券)
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伴隨消費環境回暖、新零售變革及渠道庫存改善,紡織服裝行業的最新發展趨勢得到市場的普遍關註。
通過行業32家重點上市公司樣本分析,國金證券發現2017年行業整體營收和凈利潤增速結束過去3年的連續下滑,並在2018年一季度繼續上升。2017年32家重點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304億元,同比增長23%,增速上升9個百分點;實現歸母凈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6.93%,增速上升0.09個百分點。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51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歸母凈利潤40億元,同比增長26%。
國金證券指出,行業庫存增速由2014年的44%降至2016年的10%,2017年伴隨收入增速加快庫存增速有所回升,2018年一季度庫存增速僅為1.3%。2016、2017及2018年一季度,存貨年度周轉率及季度周轉率不斷上升,銷售的高景氣度帶動企業運營效率及庫存狀態明顯改善。
國金證券總結了分板塊的情況:①女裝整體營收凈利企穩,采用多品牌戰略、註重線下門店精細化運營的中高端女裝品牌或具有發展潛力;②男裝渠道庫存清理中,未來品牌整合和供應鏈調整是關鍵;③休閑裝2017年業績觸底反彈,2018年一季度複蘇趨勢延續,國內品牌經過3~4年在產品、供應鏈、渠道方面的調整變革後,競爭力有所增強,中期或具有顯著投資機會;④家紡業績靚麗,維持高增長,受益於品牌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未來有望成為國牌崛起的風向標;⑤戶外行業業績整體承壓,複蘇時點仍待觀察;⑥鞋類品牌在線下門店的深厚布局使其具有較強的渠道價值,未來行業有望迎來品牌和渠道共振的發展契機;⑦紡服新零售板塊受益於新零售精準的流量渠道和產業鏈賦能帶來的效率優化,業績有望持續保持高增長,紡服新零售或成為未來紡服消費的主要增量驅動馬達;⑧紡服供應鏈板塊業績保持穩定增長,龍頭公司由於具有規模效應,未來將進一步收割市場份額。
國金證券建議休閑裝龍頭,關註森馬服飾(002563.SZ)、海瀾之家(600398.SH);家紡龍頭,關註水星家紡(603365.SH);紡服新零售板塊,建議關註南極電商(002127.SZ)、開潤股份(300577.SZ)。
2.訂單增長帶動業績回升,水環境將迎來戴維斯雙擊(國海證券)
國海證券認為,建設“美麗中國”,萬億水環境治理是主戰場。在十九大報告里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的號召,生態環境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汙染防治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其中碧水保衛戰得到重視,水環境治理是主戰場,市場空間將高達2.5萬億元。同時2018年4月,生態環境部成立,整合了各部門生態環境管理職能,有望解決多頭監管下執行力度低效的問題,預計水環境治理萬億市場的落地執行效率將大大提高,項目釋放有望加快。
國海證券指出,水環境項目多采用PPP項目。水環境綜合治理雖然絕大多數是政府付費,以南寧那考河為例,其後續是按效果付費。從付費方式以及目前入庫執行的情況來看,財政部PPP清庫行動對水環境治理類項目影響不大。
國海證券認為細分領域存在投資機會。根據住建部的數據顯示,農村汙水處理率只有20%亟待提高,市場空間達1627億元。另外,GEP Research最近發布的《全球及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全球工業廢水市場規模在3500億,其中中國約843億,占全球市場的24.1%,僅次於美國排名世界第二。
通過梳理環保股的基金持倉情況,國海證券發現環保股的基金持倉市值從2013年開始逐年下降,主要是因為環保行業在經歷2013年的“大行情”後因為業績釋放緩慢,估值中樞開始下降。從2017年二季度開始,到2018年一季度環保股的持倉市值88.61億元,僅是2013年的30.79%,處於歷史低位。
通過梳理國海環保行業股票池中88家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國海證券發現水環境板塊表現搶眼,近三年業績複合增速達到30%,主要是因為2015年頒布“水十條”後,2016~2017年是上市公司的訂單快速增長期,國海證券認為,未來兩年是訂單轉化為業績的爆發期,水環境有望成為環保行業業績最為確定的板塊之一,再加上雄安新區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環保行業的投資情緒將會提升,水環境行業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
國海證券建議從兩條主線依次進行布局:①水環境綜合治理是水處理、生態、園林等的系統工程,推薦低估值業績穩健的行業龍頭碧水源(300070.SZ)和東方園林(002310.SZ);②推薦細分領域訂單充足業績高增長有望實現從黑馬向白馬轉變的成長股國禎環保(300388.SZ)和博世科(300422.SZ)。
3.國內HPV疫苗市場有望放量,這一龍頭獨領風騷(東北證券)
HPV疫苗通過基因重組技術生產,由特定亞型的病毒樣顆粒(VLP)組成。VLP不含有遺傳物質,因此不能夠複制,不存在致病性;但VLP與HPV具有相同的L1衣殼蛋白,因此同樣可以誘導機體產生強免疫應答。目前全球已上市的HPV疫苗有三種,分別為GSK 2價HPV疫苗(Cervarix)、默沙東4價HPV疫苗(Gardasil)及9價HPV疫苗(Gardasil9)。
眾多國際臨床試驗對HPV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保護期進行了評估,普遍認為HPV疫苗安全有效。目前,HPV疫苗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上市,其中74個國家將其納入國家免疫規劃(NIP)。高收入國家的HPV疫苗接種率相對較高,部分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的接種率已經達到60%~80%。HPV疫苗在很多中低收入國家的覆蓋率依舊偏低,但在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等國際組織的資助下,部分國家(如不丹、盧旺達等)的接種率超過90%。
統計顯示,2017年,HPV疫苗累計銷售數量超過2.8億支,全球市場規模接近25億美元,其中高價HPV疫苗更受市場認可,競爭優勢明顯。2010年以來,默沙東Gardasil系列疫苗銷售額快速增長,年複合增速達12.9%;而GSK的Cervarix疫苗在2011年達到銷售峰值後,銷售額持續下滑。從市場競爭格局上看,默沙東Gardasil系列疫苗已占據絕對主導地位,2017年市占率超過90%。
東北證券指出,在我國,目前已上市銷售的HPV疫苗有GSK的2價HPV疫苗Cervarix和默沙東4價HPV疫苗Gardasil,其分別於2017年7月和11月完成首次批簽發,並分別由科園信海(上海醫藥子公司)和智飛生物代理銷售,獲批適應人群分別為9~25歲和20~45歲女性。
國內多家企業正在進行HPV疫苗研發工作。2價HPV疫苗中,廈門萬泰研發進度最快,於2018年3月29日申報生產,預計年底獲批上市;上海澤潤(沃森生物子公司)已進入了Ⅲ期臨床終點判定階段,預計最快於2019年獲批上市。4價HPV疫苗中,成都所與上海博唯分別於2016年9月和12月進入Ⅰ期臨床,上海所於2018年1月獲批臨床。9價HPV疫苗中,廈門萬泰、上海澤潤及上海博唯分別於2017年底2018年初獲批臨床。此外,北京諾寧的14價HPV疫苗和中生生物的11價HPV疫苗分別於2018年1月和4月申報臨床。東北證券指出,我國多價HPV疫苗的研發仍處於早期階段,距獲批上市仍有較大距離。但如果我國後續改用持續感染作為臨床終點,那麽國產多價HPV疫苗的上市進程有望加速。
東北證券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HPV疫苗廣泛接種的基礎較為薄弱。我國HPV疫苗未納入NIP,目前均采用CDC接種,並且需要受種者自費,但適齡女性接種意願高漲,疫苗供應成為HPV疫苗銷售放量的最大障礙。我們認為國內HPV疫苗接種率將遠低於國外60-80%的接種水平,預計核心接種人群的接種率會達到10%左右。綜合測算下來,預計國內2價、4價和9價HPV疫苗的存量市場空間分別約為15億、245億和260億元。
A股相關標的中,智飛生物(300122.SZ)AC-Hib三聯苗恢複快速放量,2017年銷量約400萬支。三聯苗性價比優勢明顯,在疫苗多聯多價化的趨勢下,未來兩年有望持續高增長,預計2018-2019年銷量分別為600萬和800萬支,為公司貢獻約5億和6.7億凈利潤。
4.“大健康”風口正勁,營養保健品行業迎風起勢!(天風證券)
隨著“大健康”理念興起,保健品的人均支出、消費人群有了顯著提升,“大健康”政策利好行業發展。Euromonitor數據顯示我國保健品行業規模從2002年442億元增長至2017年2376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保健品市場。
天風證券認為,對標發達國家,我國保健品市場仍處於發展初期,孕期保健、美容養顏、運動保健等細分領域機會多,未來增長空間巨大。
天風證券指出,保健品上遊原材料廠商的產業鏈附加值低,下遊渠道商溢價比例較高,其中連鎖藥店是市場流量最大入口,線上渠道增速最快。由於保健品企業的高毛利率,吸引眾多廠商加入,以中小規模為主,市場集中度低,龍頭企業未形成顯著壁壘優勢。新食品原料時隔兩年再度獲批,給保健品開發提供新機會。
天風證券認為,跨境電商正成為在短期內海外保健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最直接的渠道,增速顯著,但跨境電商政策仍處於過渡期。長期來看,跨國合作與並購已經成為行業新趨勢,海外品牌與國內企業互享資源優勢,共同分羹國內市場。
天風證券認為,國內龍頭企業可借鑒海外保健品龍頭的發展經驗。自然之寶是美國最大的全產業鏈一體化膳食補充劑公司,旗下品牌眾多,綜合市占率位居行業第一。公司通過持續收購兼並國內外30多家知名品牌或競爭對手,不斷豐富產品種類、對現有產品升級改造,同時縱向整合渠道商,保障產品銷售渠道,為公司的高速增長奠定基礎。
澳佳寶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保健品企業之一,公司在營養保健領域深耕多年,業務範圍廣闊,位居澳大利亞保健品市場前二。公司以持續的高研發投入為基礎,不斷推出新興產品,立足於本土,積極開拓海外市場,2017財年中國市場為公司貢獻近2.5億澳元銷售收入。
天風證券建議投資關註湯臣倍健(300146.SZ)、金達威(002626.SZ)、東寶生物(300239.SZ)。
5.新能源車銷量超預期,鋰電池產業鏈景氣持續上行(中金公司)
中汽協發布數據,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1萬輛和5.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1%和106%。
中金公司指出,3月銷量大幅增長,略超市場預期。由於今年補貼政策緩沖期的存在,看好上半年銷量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上半年產業鏈有望進入產銷兩旺的狀態。中金汽車組預計新能源車2018全年銷量有望達110萬輛,同比增長42%。
根據中金公司調研,2018年一季度車企排產計劃較好,材料企業訂單跟上與資源出現偏緊跡象不變。中金公司預計今年全年鋰電池材料整體降價幅度約20%。根據亞洲金屬網和生意社數據,目前鈷價680元/公斤,同比上漲63%,電池級碳酸鋰15.6萬元/噸,同比上漲18%,鈷鋰價格上漲不停迎旺季,預計二季度原材材料采購將支撐鋰電池材料價格。
中金公司指出,根據雙積分政策,純電動和插電混乘用車的新能源車積分計算不變,車型的續航里程選擇靈活,純電動乘用車百公里耗電量分區間給予0.5/1/1.2倍新能源車積分,體現了鼓勵電池高能量密度、低電耗的政策導向。燃料電池乘用車積分計算由分值設定變更為根據功率線性計算,有利於提升燃料電池的技術性能。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等規劃、政策提出有利於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相關材料技術,指出2020年前發展鎳鈷錳層狀正極、石墨類負極等高容量鋰離子電池材料技術,2025年前發展高容量/高壓電極材料、全固態鋰二次電池技術。
政策鼓勵新能源車產業鏈長期發展,中金公司建議關註寧德時代(CATL)上市對供應鏈的提振。2018年補貼新政、新能源車推薦目錄等政策表明國家長期大力支持行業發展,近期第三批新能源車推廣目錄進一步提升電池能量密度與汽車續航里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對美幾無出口,中美貿易戰若對特斯拉提價相對利好國產。此外,4月4日CATLIPO過會,有利於帶動鋰電池材料中遊估值提升,看好CATL上市對供應鏈的提振。
中金公司長期看好產業鏈趨勢上行,建議關註擁有客戶和技術優勢的鋰電池與材料龍頭公司。推薦國軒高科(002074.SZ)、滄州明珠(002108.SZ)、新綸科技(002341.SZ)等,建議關註杉杉股份(600884.SH)、天賜材料(002709.SZ)、創新股份(002812.SZ)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