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7月15日土耳其未遂政變發生已兩天,一些內幕細節正陸續曝光,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據一名熟知內情的軍官透露,埃爾多安當晚前腳剛離開度假勝地馬爾馬里斯的酒店,就有25名士兵乘坐直升機繩降和開火,顯然是要抓他,他居住的地方後來也遭到轟炸。
而當埃爾多安乘坐灣流4型商務機從馬爾馬里斯一個多小時路程的達拉曼機場升空後,又遭到參與政變的兩架F-16戰機雷達鎖定和半空襲擾,但為何沒有向埃爾多安座機及為他護航另兩架F16戰機開火,則是個謎。
飛行跟蹤網站顯示,埃爾多安的座機後來又在伊斯坦布爾以南上空繞圈,當時正在機場的目擊者曾聽到開火聲,埃爾多安的座機最後成功降落。
土耳其軍方目前正在馬爾馬里斯,搜捕當時攻擊埃爾多安下榻酒店但最終逃入叢林的40名軍人。
當地時間淩晨4點左右,埃爾多安的飛機成功降落在伊斯坦布爾機場。
據新華網消息,英國金融時報網10日報道稱,俄羅斯和土耳其總統9日誓言恢複雙邊友誼,結束因敘利亞沖突造成的長達8個月的對峙,經濟壓力和土耳其國內未遂政變推動兩個地區大國走到了一起。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9日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外俯瞰芬蘭灣的前皇家庭院會見了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這是自土耳其軍隊去年11月在敘利亞邊境上空擊落1架俄羅斯軍機以來2人首次會晤。
在4個多小時的會談後,埃爾多安表示莫斯科和安卡拉之間的“友誼軸心”恢複了,他補充稱,兩國關系將比讓兩國走到軍事沖突邊緣的敘利亞爭執之前更加密切。
兩國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穩固得多,這將幫助我們抵禦任何潛在危機”,埃爾多安補充道。他在3分鐘的發言中3次將俄羅斯總統稱為“我親愛的朋友”。
俄羅斯總統普京(左)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資料圖)
在上月土耳其發生未遂政變後,埃爾多安選擇俄羅斯作為海外出訪的第一站,這賦予了這次峰會更廣泛的地緣政治意義。西方一些人士擔憂,身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可能會靠攏克里姆林宮,盡管兩國在敘利亞沖突中支持對立的兩方。
在未遂政變和之後的鎮壓遭批評後,埃爾多安認為北約盟友不夠團結,並因此憤怒。相比之下,他對克里姆林宮的明確支持表示歡迎。
在9日發表的一篇訪談中,埃爾多安向《世界報》表示:“對於接受了西方民主價值觀的土耳其,西方世界必須對它展現出團結。不幸的是,西方領導人寧願讓土耳其人民自生自滅。”
他還說:“他們非但沒有表現同情,而且作出了相反的反應。這讓我們遺憾,這是不可接受的。”
盡管關系有所緩和,但普京的態度更保守一些。他說:“我們之間的關系有過戲劇性的時期,不過我們之間的相互尊重不可避免地占了上風。我們希望、我們也會全方位恢複關系。我們感覺到了土耳其朋友的真誠,也希望這麽做。”
在俄羅斯戰鬥機因在敘利亞北部領空巡邏時據稱進入土耳其空域而被土軍擊落後,普京曾作出極為憤慨的回應。克里姆林宮向土耳其實施了涵蓋旅遊、建築及對俄食品出口的一系列禁運措施。
但普京9日表示,經貿合作關系的全面恢複“只是個時間問題”。他還說,莫斯科和安卡拉方面會尋求按照一份截至2019年的三年計劃發展經貿關系。對於免簽旅遊制度和俄羅斯赴土耳其包機的恢複,他並未給出具體日期。
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大校9月12日在廣州宣布:空軍於12日組織轟炸機、殲擊機、預警機、加油機等多型戰機,飛經巴士海峽赴西太平洋進行遠海訓練。此舉是中國空軍通過訓練提升能力,以維護國家主權、保衛國家安全、保障和平發展的需要。
申進科說,這次遠海訓練,是空軍年度訓練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當天,空軍轟-6K、蘇-30和加油機等多型戰機,從部署機場快速完成出動準備,快速飛赴西太平洋開展訓練,實施了偵察預警、海上巡航、空中加油等訓練課題,檢驗空軍部隊遠海實戰能力,達成了既定訓練目的。
申進科表示,在改革強軍實踐中,空軍將以提升實戰化訓練水平為牽引,飛越島鏈、管控東海、戰巡南海、礪劍高原,同時加快成體系發展高新武器裝備,推進空軍戰略轉型由量變積累向質變跨越。
空軍新聞發言人指出,組織航空兵遠海訓練,是瀕海國家空軍的普遍做法,是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正常需要。依照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空軍將常態化組織航空兵飛出第一島鏈遠海訓練。
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19日說,俄方在等待瑞士就其戰鬥機日前以過近距離靠近俄專機事件作出解釋,並將以相應的方式作出回應。
紮哈羅娃當天在“俄羅斯24”電視頻道直播節目中說,瑞士戰機距離俄專機太近,引起專機乘客“特別不安”。俄方註意到媒體對這一事件的報道。俄專機飛行事先得到許可,俄駐瑞士大使館已向瑞方發出照會表示不解並要求瑞方作出解釋,俄方將以相應的方式對瑞士的解釋作出回應。
18日,據俄羅斯衛星新聞報道,俄特種飛行隊一架伊爾-96-300專機搭載俄總統普京代表團成員及克里姆林宮記者團前往秘魯參加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途中在瑞士領空遭瑞士戰機跟蹤,其中一架戰機距俄飛機非常近,不僅可以看到機尾上的瑞士國旗、飛機編號,甚至可以看到飛行員的容貌。瑞士戰機一直伴飛至瑞士與法國邊境。
瑞士軍機在幾分鐘內對普京專機進行抵近跟蹤,並靠近至非安全距離。
對此,新華社報道稱,瑞士軍方發言人達尼埃爾·瑞斯特19日向媒體作解釋時說,此舉只是例行做法。
瑞斯特說,瑞士軍機時常伴隨飛越瑞士領空的其他國家政府飛機,並不針對某個特定國家。他說,在一般情況下,瑞士軍機會通過電臺與對方聯系,但在電臺聯絡不暢時,軍機飛行員會通過其他方式聯系對方。
【相關閱讀】
瑞士軍機短時間跟蹤搭載APEC峰會俄代表團的飛機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18日報道,瑞士軍機在幾分鐘內對搭載APEC峰會俄羅斯代表團前往秘魯的飛機進行短時間跟蹤,並靠近至非安全距離。
該情況發生於瑞士領空。飛機上的乘客為俄羅斯代表團成員,其中包括軍事技術合作局局長亞歷山大·弗明和克里姆林宮記者團成員。
其中一架戰鬥機距離俄羅斯飛機非常近,不僅可以看到機尾上的瑞士國旗、飛機編號J- 5024,甚至可以看到飛行員的容貌。他從左側靠近俄羅斯飛機的機翼作出動作,然後又從右側靠近。 瑞士戰鬥機幾分鐘後離開俄羅斯飛機。
俄羅斯機組人員表示,這是常事,而克里姆林宮記者團中包括已經跟隨總統工作超過15年的成員則表示只遇到過一次類似的情況。但是那時戰鬥機沒有像這次一樣距離客機那麽近。
據央視新聞報道,俄羅斯媒體《今日俄羅斯》援引敘利亞國家通訊社報道,13日淩晨、也就是北京時間今天早晨,以色列戰機空襲了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以西的一處敘利亞軍用機場。據報道,機場在遭到空襲後發生了多次爆炸,多輛救護車趕往現場。
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報道說,敘利亞軍方威脅將對以色列采取反擊措施。
大馬士革附近機場曾在2013年遭到空襲。但以色列方面一直未承認曾在敘利亞境內進行空襲。
另據新華社報道,當天早些時候,敘首都大馬士革一家體育俱樂部發生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至少8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目前尚無任何組織宣稱制造了此次爆炸襲擊。這是敘利亞進入2017年後發生的第5起爆炸襲擊。敘西北部沿海城市傑蔔萊、北部邊境城市阿紮茲、東北部城市卡米什利和大馬士革郊區近日相繼發生爆炸襲擊,共造成上百人傷亡。
戰鬥機作為空中力量的重要武器,一直以來都是各國軍事實力考量的焦點。作為世界三大重要經濟體,美國、中國與日本在戰鬥機研制方面都有了最新的突破。美、中、日三國最新戰機哪家強?三國最新戰機將達到什麽樣的水準?誰才能在軍事博弈中獨占鰲頭?
美國一直保持世界最先進的航空戰鬥能力,對於下一代戰機項目的相關進程,美國一直秘而不宣。直到2016年2月26日,美國下一代遠程轟炸機的外形想象圖才公開亮相,並正式命名為B-21。
B-21是美國空軍研發中的21世紀遠程打擊轟炸機,美國空軍要求它具備能從美國本土起飛,在數小時內打擊全球任何目標的遠程高效打擊能力。現任空軍部長德博拉·李·詹姆斯認為,B-21將賦予美國空軍應對“未來高級威脅”的能力。
美國下一代轟炸機B-21模擬圖(資料圖/圖)
美國下一代轟炸機B-21模擬圖
近些年來,盡管美國各大軍種紛紛“哭窮”,但造價高昂的新型遠程轟炸機項目依舊啟動了。美國國防部在2015年發布的《美國國家軍事戰略》證實了美國正在把遠程空中力量列為國防投資的重點。對於美國而言,發展先進隱形戰略轟炸機具有其現實需求。
美國空軍現役戰略轟炸機共有3個型號,即B-52、B-1和B-2。B-52服役時間最長,盡管現在仍活躍於美國空軍,但已然相當老舊;B-1是美國空軍戰略威懾的主要力量之一,但主要用於傳統打擊,難以適應美國核打擊任務的需要,同時缺乏隱身功能;B-2是目前世界上隱身性能最好的轟炸機,但同時也是最為昂貴的飛機,20架B-2的耗資幾乎與一艘輕型航母同價,目前已停產多年。
相對於以上三型轟炸機,B-21是美國空軍啟動的另一個更為“物美價廉”的戰機項目。根據已經披露的信息,B-21轟炸機能夠攜帶常規武器以及核武器,集情報、監視、偵查以及遠程打擊能力於一身,且造價更為“理想”,被視為美國未來重要的空中力量,計劃於2025年左右達成初始作戰能力。
美國下一代轟炸機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同樣在2016年9月,中國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在一次航空開放活動中向媒體透露:中國正在研發新一代遠程轟炸機。事實上,早在2015年7月13日,日本學者就寫了一篇題為《中國正在開發新類型的遠程戰略轟炸機》一文,認為中國正在研發新一代遠程轟炸機,並將其命名H-20。目前,外界多認為馬曉天司令員的表態是對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轟-20”的間接確認。
遠程戰略轟炸機可以打擊地球任何角落的任意目標,美國多年以來一直在發展比B-2更為優越的遠程戰略轟炸機B-21,然而以戰略轟炸機為基礎的空基核力量,一直是中國構建全領域戰略核打擊能力的最大短板,因此,中國如今正在研發的新一代遠程轟炸機可謂是意義重大。
網絡傳出的轟-20假想圖(資料圖/圖)
網絡傳出的轟-20假想圖
盡管外界對於“轟-20”的作戰水平一直猜測不斷,但中國官方對此一直三緘其口。對此,海軍少將尹卓認為,未來的中國戰略轟炸機必須具備隱身、空中加油能力以及遠程攻擊能力。
尹卓稱,戰略轟炸機攜彈量至少二三十噸,應當具備洲際或準洲際飛行能力,作戰半徑達五六千公里,最大航程達到1.2萬公里,並可通過空中加油,進行全球性飛行。此外,由於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的要求,戰略轟炸機應具備很高的隱身性能,並能夠超音速飛行。
中國新一代的遠程轟炸機需要達到什麽樣的水平,軍事專家張文昌認為,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不僅應具備高度的隱身性能,它還應該是“核常兼備”型轟炸機,同時也應是一個情報收集平臺。張文昌表示,現代戰爭要求遠程轟炸機不僅應具備核打擊能力,還必須具備常規武器的精確、遠程、同時投彈分別命中的打擊能力。另一方面,現代化電子戰要求遠程轟炸機不僅是一個打擊平臺,還應擁有大容量的數據融合和傳輸能力。
綜上所述分析,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可能具備“良好的隱身性能”、“超遠程”、“大型彈藥負載”、“核常兼備能力”以及“電子對抗能力”等本領。
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最忠實的“小兄弟”,日本對於戰機的研發也是馬不停蹄。2016年4月22日,日本三菱公司研制的X-2技術驗證機(綽號:心神)在名古屋國際機場進行了25米的試飛首秀。
X-2以前也被稱作ATD-X,是日本第一種采用雷達隱身設計的飛機,具備隱形和高機動性,這或許意味著日本在戰鬥機的研制方面進入隱形時代,加入了目前僅有美、俄、中等極少數國家獨領風騷的隱形戰機俱樂部。作為驗證機,日本的“心神”主要應用於開發與驗證下一代戰鬥機在新技術上的可行性,因此“心神”研制成功後可能不會被大量裝備部隊,但日本將在2018年決定,是否在X-2的基礎上自主研發或通過國際合作研制第五代戰鬥機。
日本X-2技術驗證機示意圖(資料圖/圖)
日本X-2技術驗證機示意圖
二戰後日本空中力量的規模一直受制於和平憲法,但日本戰後重建卻從未忘卻複興航空工業,多年以來,日本一直努力於主力戰機的更新換代,現役戰機中以F-15J、F-4EJ和F-2戰鬥機為代表。日本現役的主力戰機大部分是由美國設計的,日本在引進外國戰機或其他武器裝備時都會在原型號後面加上字母“J”。被譽為空中“多面手”的F-2戰鬥機也並非由日本一手打造,而是由日美兩國共同研制。
此次日本X-2技術驗證機的試飛,除了力圖拉大與中國空中力量的差距,顯然日本也不想一直在軍事力量上吊死在美國這一棵樹上,必要時,日本自主研發的ATD-X技術還可以作為抵抗美國威脅的反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