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紡股份我也來說兩句。 價值at風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92940801.關於南紡股份連續5年造假3.44億為什麼只罰50萬,很多人嘲笑證監會不作為,甚至懷疑罰錢少是因為證監會旗下的基金作為二股東,真是可笑至極,先不說二股東的事,就說只罰款50W那根本不怪證監會,證監會也是無奈,因為證券法裡面對於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違法行為最高罰的限額就是50萬,這根本不怪證監會,而是我們的證券法太過落後,證券法的改革證監會這兩年也在努力上報國務院,相信會隨著註冊制,退市制一起出來。
2.再說南紡的二股東,很多人只顧著吐槽,而根本不去查一查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作為證監會下屬單位,負責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
保護基金出現在哈藥股份、浪潮軟件、遼寧成大、百花村、南紡股份、華潤雙鶴和中國軟件等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中。保護基金多在2011年前後新進入這些上市公司,並且長期穩定持有。
在遼寧成大、百花村中的持股,是保護基金參與閩發證券、漢唐證券破產財產分配時受償所得。2006年閩發證券、漢唐證券等多家券商因為被判定挪用巨額客戶保證金等存在違法行為,之後宣告破產,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轉由保護基金代持。
保護基金進駐的南紡股份也是通過債權受償方式獲得。南紡股份在2011年3月31日發佈公告稱,根據深圳中院裁定的《分配方案》,保護基金公司作為漢唐證券債權人,受賠償漢唐證券持有的南紡股份1860.93萬股,佔總股本7.19%。截至2014年一季度,保護基金從未增減持過該公司股票,穩定保持著南紡股份第二大股東的位置。
證監會定義保護基金的法定職責包括組織並參與被撤銷、關閉或破產證券公司的清算,管理和處分受償資產,維護基金權益等。而按照相關規定,為保護受證券公司破產、倒閉等問題牽連的投資者,尤其是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護基金會在證券公司被撤銷、關閉和破產或被證監會採取行政接管、託管經營等強制性監管措施時,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對債權人予以償付,而在用基金償付證券公司債權人後,基金本身也將取得相應的受償權。
因此保護基金初衷在於保護中小投資者,作為前十大流通股東出現在上市公司中,並不具有投資指引意義。
不過因為今天這事,一天下來取消不少不理性的憤青,刷雪球更容易了,真是好事。
美網奪亞軍 狂掀300億日圓商機 錦織圭:練習再苦 我也不會放棄
|
|
日本網球選手錦織圭在美國網球公開賽拿下亞軍,創亞洲選手紀錄。 事實上,他小學就立定志向要成為世界第一,為追求卓越,他克服容易受傷的障礙,並且找來曾為頂尖選手的名師指導,終於躋身全球第八名。 撰文‧孫蓉萍 一九九四年,正在美國夏威夷出差的錦織清志隨手在購物中心買了一把兒童用的網球拍,準備送給年僅五歲的兒子錦織圭。當時沒有人知道,這份禮物自此改變了錦織圭的一生,甚至在二十年後,造就了這樣一位全日本、全亞洲的新英雄。 美國網球公開賽排名第十種子球員的錦織圭,九月三日先贏了第三種子、瑞士籍的瓦林卡(Stan Wawrinka) ,九月六日乘勝追擊,擊敗了本屆賽事頭號種子球員塞爾維亞籍世界球王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球賽結束後,不僅他本人高興得跳了起來,場邊觀眾起立喝采,日本舉國上下也異常興奮,畢竟這是闖進大滿貫(澳洲、法國、美國和英國溫布敦四大公開賽)決賽的首位亞洲男子選手。 日本吹起「錦織熱」 贊助商賣到翻、同款球鞋供不應求儘管九月八日的決賽未能擊敗克羅埃西亞選手西里奇(Marin Cilic)而屈居亞軍,但錦織圭的表現已經鼓舞了全日本人的心。許多人凌晨四點起來看比賽,也使得轉播球賽的WOWOW收費頻道申請用戶激增十倍。錦織圭使用的同款球拍、球鞋供不應求,贊助商優衣庫(UNIQLO)的店內也出現好久不見的爆滿人潮。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估計,錦織圭帶來的經濟效益超過三百億日圓,更重要的是,讓日本人對網球重燃希望和興趣。 年僅二十四歲的錦織圭,其實已在這條路上奮鬥近二十年。六歲時加入故鄉島根縣松江市的網球學校,當時的教練柏井正樹回憶說,他很有天分,同齡的小孩都不是他的對手,只好找大人來當他的練習對象,「說真的,小時候我就打算以網球為生。」錦織圭說。 事實上,成為日本第一,是錦織圭從小就立定的志向。二○○二年他在松江市立乃木小學畢業前,就說過要成為「日本第一,接下來是世界第一」。從畢業作文集中,也可以看出他胸懷大志和對網球的熱情,在《我的夢想》文中,他提到:「每一場比賽,我都告訴自己『一定要贏』。」而且「為了不輸給任何人,即使練習很苦,我也不會放棄。我的夢想就是當上世界冠軍,我會盡全力,一步一步地朝夢想邁進。」 進美國名校鍛鍊實力 他,是第一個畢業的日本人索尼(SONY)公司創辦人盛田昭夫胞弟盛田正明,二○○○年自費以一億日圓成立網球基金會,因看好錦織圭的潛力,送他去曾培育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等知名網球選手的佛羅里達州IMG網球學院。在這裡不但可接受名師指導,還能不斷地從比賽中鍛鍊實力。由於每年都會評估實力,不管體型是否居於劣勢,過不了關就要被強迫走人,而錦織圭,是第一個從這裡畢業的日本人。 十三歲隻身赴美,語言不通又面對學校嚴格的訓練,錦織圭的決心和毅力可想而知。但他對網球場以外的苦處不多談,也不會打電話向家人訴苦。父親苦笑說:「看到他站在球場上,我甚至懷疑這是不是我的孩子,因為太獨立了。」忍受這一切,都是為了達到他「成為世界第一」的夢想。 ○七年,錦織圭十七歲時轉為職業選手,在這之前,在佛羅里達負責協助他生活和技術指導的山中夏雄指出,錦織圭是模範選手,會找後輩一起吃飯,年輕選手找他練習時,他也會答應,沒有架子。 成為職業選手後,他在國際網球協會(ATP)的世界排名從○七年的二八六名,上升到○八年的六十三名;但很快地,○九年他遇到瓶頸,因為手肘開刀,傷勢使得他這一年的排名掉到四一八名。 雖然如此,成為世界第一的信念,絲毫不曾動搖。經過辛苦地復健,他繼續征戰各地,一步步提高自己的排名,一○年回到百名以內。為了進一步成長,他特別找了有「史上最偉大教練」、「天下第一教頭」之稱的吉伯特(Brad Gilbert)指導。 吉伯特曾教導阿格西(Agassi)十年以上,也擔任過羅迪克(Andy Roddick)等名將的教練,錦織圭相信在名師的改造下,可以協助他在一一年達到巔峰。 錦織圭的必殺技是「Air K」(圭的日文發音是K),也就是用正手拍擊中跳高的機會球,不過對手如果不給他這樣的機會球,錦織圭就無法發揮這項絕技;吉伯特因此要求錦織圭加強防守,花了一年時間,讓他從以往的攻擊型轉為攻擊與防守並重。 吉伯特的核心思想是「Winning Ugly」,不管是否贏得漂亮,只要能贏就好。他的名言是:只要你不輸,對方就不會贏;對方不會贏,你就贏了。此外,事前充分準備,加上鋼鐵意志並追求完美,就能登上巔峰。 光靠力量,吉伯特認為錦織圭很難占優勢,適合他的戰術應該要有「黏力」,而要具備「黏力」,就要有充沛的體力,並且以分析資料為基準。隨著從華麗的攻擊轉為纏住對方的守備方式,錦織圭的排名果然在一年內,從九十八名大幅躍升到二十五名。 為何找張德培? 都是矮東方人、腳力、好勝心都是一流接下來的兩年,錦織圭躋身二十名內。對於要成為世界第一的他來說,維持原狀令他心焦。去年夏天,他想著要如何擊敗對手,還要克服身體和心理的疲累。在忍受左膝舊傷和右腳踝的疼痛之外,前進前十名的壓力,也令他無法專心比賽。 看到一三年底的排名,他注意到一件事:前二十名中,有五名易主,但前十名中,只有一名易主。要進入實力雄厚而且表現穩定的前十名,就要進一步增強實力,直接對決而且勝過他們。 錦織圭認為要更上一層樓,最好找曾經是頂尖選手的教練。這時候,曾排名世界第二的張德培,成為他的首選。一九八九年,年僅十七歲的張德培在法國網球公開賽奪冠,是這項賽事最年輕的冠軍。雖然只有一七五公分,但他靠著敏捷動作和飛快速度,之後共獲得三十四次個人單打冠軍,九六年的排名更達世界第二,○三年高掛球鞋後,在張氏家族基金會教授網球。 張德培和錦織圭有很多相似點:身為東方人,個頭都不高,但腳力和好勝心都是一流。事實上,不缺生活費又重視與家人相處時間的張德培,願意接下這份工作,最大的原因是「我相信我可以改變他。」張德培一家人和錦織圭都很熟,不到兩歲的小女兒還對錦織圭特別有好感。 得分移動距離最短 精準預測球落點 不浪費任何一步兩人一一年秋季在一項慈善比賽中碰面,去年才正式決定合作。去年十二月,錦織圭到張德培居住的加州受訓兩個禮拜,他回憶當時實在很累,「早上九點到十一點半和下午兩點到四點在球場上練習,之後兩個小時移到健身房或泳池,大概晚上七點半才能回到房間休息。」張德培的重點只有兩個,分別是「體力和心理的強化」以及「基礎的反覆練習」。 原本錦織圭主要希望借重張德培精神面的指導,沒想到在技術面,張德培也指正了他至少十個地方,這個曾隻身赴美通過高難度訓練課程的年輕人,在經歷張德培的魔鬼訓練時,竟曾在部落格寫下「好想哭」的心情,足見張德培對他的要求之高。 這次美國網球公開賽,展示了師徒兩人努力的結果。據美國IBM公司的紀錄,統計四強戰前的五場比賽,進入前八強的選手中,錦織圭是平均每次得分移動距離最短的選手,只有十五.八八公尺,球王喬柯維奇則是十七.八公尺,日本網球教練植田實分析說,這說明了錦織圭對球的反應靈敏度是世界一流,可從對手站的位置、球拍揮擊角度等,正確預測球落點,不浪費腳步。 張德培對錦織圭讚譽有加,他認為錦織圭比自己沉穩,晚上也不會浪費時間去玩樂。錦織圭在拿下美國網球公開賽第二名的第三天,便在臉書上發文說:「我回到了球場,繼續努力訓練。謝謝各位在公開賽時的留言。」並附上三段自己打球的影片。 據《富比世》雜誌估算,錦織圭的年薪超過一千萬美元,在全球網球選手中排名第十。童年時「靠網球為生」的預感已經實現,他將朝著世界第一的路繼續邁進。 錦織圭(Kei Nishikori)出生:1989年12月29日 身高:178公分 體重:70公斤 學歷:青森山田高中 七次爆冷打敗強敵 —— 錦織圭今年以來擊敗的世界好手 賽事 對手 錦織圭 當時排名 3月╱邁阿密大師賽 費瑞爾(西班牙,排名4) 21位3月╱邁阿密大師賽 費德勒(瑞士,排名5) 21位5月╱馬德里公開賽拉奧尼奇(加拿大,排名9) 12位5月╱馬德里公開賽 費瑞爾(西班牙,排名5) 12位9月╱美國公開賽 拉奧尼奇(加拿大,排名6)11位9月╱美國公開賽 瓦林卡(瑞士,排名4) 11位9月╱美國公開賽 喬科維奇(塞爾維亞,排名1) 11位 整理:孫蓉萍 苦熬9年,錦織圭爬到世界第8—— 國際網球協會世界排名 2006年 603 2007年 286 17歲,轉為職業選手 2008年 63 2009年 418 手肘開刀,排名大幅滑落 2010年 98 2011年 25 2012年 19 2013年 17 2014年 8 整理:孫蓉萍 |
受益雪球良多,我也發揮下互聯網精神,說說我所在城市廈門。 Sunny_xu
http://xueqiu.com/4865584864/36852960
受益雪球良多,我也發揮下互聯網精神,說說我所在城市廈門。
大概是09年年底從福州來廈門工作,作為省內人(省內基本都往福州廈門跑),廈門的吸引力:主要是美麗的環境,相對高素質的人口,省內較優異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方面還是不如省會福州)。
人口方面:常住人口接近400萬人,其中本島250萬人左右,島外四個區才150萬。感覺這個人口數量在過去三、四年沒有大的增長。個人感覺原因是較為嚴格的落戶政策影響了人口基數的飛躍。要不然以廈門的吸引力,人口原本會增長更快。
以未來10年-20年週期看,廈門的人口規劃應該會到600萬左右。島內人口穩定,島外四個區300萬人,其中海滄區80萬,集美區100萬,同安60萬,翔安80萬。
發展情況:廈門目前的優勢資源全部集中島內,所以本島仍然具備巨大的吸引力。也正是因為如此,島內已經不堪重負。所以,從上屆政府開始,就力推島內外一體化,成果還是不錯的。目前,海滄區已經成熟,核心區的環境優美程度,購物和商業大幅度提高,這兩方面基本與本島差不多。
集美區也進步巨大,新城區基本起來了,而且規劃起點較海滄更高點,大量資源也在往集美注入(如brt,地鐵,軟件園,綠化,文教區等),我估計再有個3到5年,等新城樓盤人口入住,集美區也就完全成熟了。
同安區距離本島太遠,相對處於弱勢,新城還沒有活過來,有點後娘養的味道。
翔安區是新一屆政府力推之地,定位為城市第二極,東部城市中心,服務於廈漳泉一體化大局。目前正處於大建設階段,規劃起點更高,四通一平應該基本搞定。估計在新一屆政府下,巨量財政資源將注入該地區,目前還不好說能不能最終成熟。但是以廈門的吸引力,以及廈門的財政負債情況,再加上現在中央的支持,大概率能夠起來。
房價:不是專業,不好說得很定量,說些具體個案以及個人感覺。在全國行業大調整的態勢下,廈門基本還是維持堅挺,沒有聽說那個地方出現大的調整,總體快速上漲的趨勢確實沒了,新房成交量比起貌似大體下降5成左右。我感覺目前廈門房價沒有大的泡沫,判斷是近郊(廈門島外非核心區)的均價是兩口子工資和(非核心區大概就在1.2w,而廈門普通白領的收入在5k以上)。
幾個身邊的房價例子:
我自己所在小區,10年買的,位於集美新城周邊,當初均價8k多,13年可以賣到13k多,但是到現在還是在這個區位。整個集美新城(核心區樓盤定位更高點)的房價,現在新盤和二手房價格應該在16-18k的樣子,該區域樓盤過去2年去化良好,應該推出的部分滯留不到2成。該區域的土地也很受開發商也歡迎,年前剛剛出讓一幅商住地塊,樓板價在1.2w樣子。區域均價微漲。
島內只有極少數的新盤,成交以二手房為主,價格感覺去年也有所上升。一個朋友去年買了一套島內非核心區套房,均價在2.5w出頭,今年他樓下的房子也賣出,均價還上升了1成多。另外一朋友,房子在核心區,非學區房,前年買的,均價在3w左右,現在據稱可以賣到3.5w以上。另外,原來自己租房子的房子,學區房,80年代老房子,前年成交均價在3w上那樣,現在已經在4萬5以上。所以,島內還是眾矢之的,沒有啥下跌可能。
海滄區也愈來愈成熟,越來越有吸引力,新盤也較少。一個住海滄的朋友介紹,他所在小區現在二手房均價在2.5w。較前兩年應該也有2、3成的漲價。
同安去化感覺不好,無論是土地市場還是新房都有相當存量。翔安新城區域前兩年非常熱門,新盤均價從早先的7,8k快速增長到1.2,1.3w那樣,不過去年倒是有點消停,畢竟配套還遠未成熟。土地儲量還非常可觀,應該是廈門政府未來的大錢袋。
這幾年看下來,感覺廈門政府還是非常精明的。非常細心的維護廈門美好的市容和文明,讓城市有吸引力;在市場情況好的年景,土地出讓量大,市場去化好。當市場調整時,控制土地出讓量,減少新房供應,如此穩定新房價格。另外,島外大發展的過程中,也是各區輪動,活一個再發展下一個。而且,各區的土地有相當部分是在本地國企的發展商上,還能賺第二手的錢。現在廈門還在修地鐵,如此城市半徑可有效提高,對於島內外一體化有相當好處(但是如何把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島外走還是非常困難,嘗試的許多方法,如教師醫生走崗的收效甚微,新一屆估計得在增量上想辦法,如引進上海的優質醫療落地廈門)。厲害的地方是,在這幾年大發展,大建設(建那麼多新區,還有地鐵等)的情況下,廈門政府的財政情況還非常良好,新書記14年上台時,討論時數據顯示負債情況在所有主要城市中位於很低的位置,還有大力加桿槓的空間。
總的感覺,廈門政府還是有點香港的味道,就是非常依賴房地產。另外,旅遊也是非常重要產業。年流量在千萬人次以上。為了有其他產業基礎,前幾年提了總部經濟的說法,把泉州等大型企業的總部遷到廈門來。以及大力發展軟件業,也有一定效果。未來看去,應該有廈門的核心的廈漳泉一體化。
"萬能"的滴滴說:我也要參與今年的春運大遷徙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26/152960.shtml
導讀 : 滴滴順風車今日宣布,將利用旗下順風車業務參加2016年春運。同時,今天也是2016年春運火車票預訂第一天的日子。
i黑馬訊(楊博丞)11月26日消息,滴滴順風車今日宣布,將利用旗下順風車業務參加2016年春運。同時,今天也是2016年春運火車票預訂第一天的日子。滴滴平臺為此提供充沛的資源和支持,鼓勵乘客乘坐跨城順風車回家過年。滴滴順風車同時透露,其跨城日均訂單已經過萬。
自9月25日正式推出後,滴滴順風車跨城業務隨即就受到了乘客的歡迎,滴滴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黃潔莉表示,跨城業務未來將成為滴滴順風車一個重要模塊,跨城業務的增長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和判斷,而這僅僅還只是個開始。
滴滴相關負責人表示,國慶小長假期間,從所有的跨城順風車訂單中可以看出,主要還是以100公里到300公里為主,其次是超過300公里以外的訂單。這說明利用順風車跨城出行已經被相當一部分人群接受。
此次升級涉及乘客與車主端,在升級之後便可看到“跨城”選項,預約“跨城拼車”訂單的流程與預約普通訂單相似,乘客只需在輸入目的地時,切換城市即可。而對於車乘雙方的安全顧慮,除了事前審核,滴滴為車主和乘客投保了最高 120 萬元的人身意外保險。
此前,滴滴順風車的乘客僅能提前一天預約,而現在,乘客的預約規則變為最少提前15分鐘,最多可提前7天,這讓乘客發出的訂單將會被更多的車主看到,接單率大大增加。
在計費方面,跨城順風車相比較城市內計價更低。滴滴順風車跨城業務目前執行的收費標準為,起步價20元包含8公里,之後每公里0.6元。
深圳市長:我也認為房價漲太快 正在研究調控政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079.html
深圳市長:我也認為房價漲太快 正在研究調控政策
南方報業網-南方日報 2016-02-04 16:12:00
“我也覺得深圳房價確實漲的太快了,與其他城市不在一個步調上”,深圳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昨日閉幕,市長許勤出席新聞發布會。他在回應深圳房價問題時表示,深圳正在研究調控政策,確保房價在合理區間。
“我也覺得深圳房價確實漲的太快了,與其他城市不在一個步調上”,深圳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昨日閉幕,市長許勤出席新聞發布會。他在回應深圳房價問題時表示,深圳正在研究調控政策,確保房價在合理區間。
許勤說,影響深圳房價的因素比較多,主要包括需求側和供給側。由於深圳年輕家庭多,市民收入持續上漲,城市綜合環境不斷改善,加上市民購房消費的固有理念,深圳市民的買房意願十分強烈。從供給側看,盡管深圳去年土地供給,人才安居房和保障性住房仍在增加,但整合城市的土地資源是有限的。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讓深圳房價不斷上漲。
許勤說,為把房價穩定在合理區間,市政府一方面加大人才安居工程和保障房建設,一方面研究調控政策,也希望大家都來討論,如何能穩定房價。
編輯:顧蓓蓓
在創業的我也想過青年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05/155589.shtml
在創業的我也想過青年節
黑馬哥
創業最迷人之處,就在於它最重視的,是創意、能力和資源,而不是年齡和資歷。
文|黑馬哥
黑馬說:
創業當然是要做好準備、積累行業經驗,但是創業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它重視創意和能力,而不是年齡。
這些青年創業者們,在很年輕時就已開始創業,他們如今功成名就,已成為青年創業者的案例,希望能給年輕人們借鑒。
又是一年青年節,有許多年輕且富有夢想的小夥伴們在校園里開始萌動創業的想法。
對此,許多創業導師都曾諄諄教導,年輕人要積累經驗再開始創業更好。
因為,我們也看到了很多曾經被追捧的90後創業者的項目跌落雲端。
那麽,年輕人該不該開始創業呢?
黑馬哥倒是認為,創業最迷人之處,就在於它最重視的,是創意、能力和資源,而不是年齡和資歷。
創業不打無準備之仗是條不變準則,但是,只要你對市場和用戶足夠了解。雖然他們在創業時經歷了失敗和波折,但最終,他們都成功站穩了腳跟。
通過總結,我們發現,這些在少年時期就創辦自己事業的創業者們,失敗的項目,都為他們日後真正的成功積累了資源、人脈和經驗。
借鑒他們的經驗和經歷,或許我們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創業前進行自我積累這件事。
國內篇
NO.1 王健 魔方網CEO
出生時間:1988年
首次創業年齡:14歲,創辦頁遊媒體07073

魔方網CEO王健雖然年輕,但也可以稱得上是遊戲領域創業的“元老”了,自從他在2002年創辦07073網至今,已經有13年了。對於當年創辦07073,王健的總結是“創業要有興趣”。當然,這也和生活環境分不開,因為家庭關系,王健從小就開始接觸網絡,小學時是打遊戲,初中開始瀏覽網頁,高中時他已經是資深網民和遊戲迷,並且學會了網站設計和維護。為了便於更多的人交流網遊經驗,他創辦了07073,起這名字是因為當時17173如日中天,它是“1”,他的網站就要是“0”。
王健的成功也托了入行早的福,當時網絡競爭並不激烈,他的網站追隨當時火爆的遊戲開討論區,很快就聚集了大批用戶。2004年時,一家蘇州的遊戲公司想投放廣告,不滿18歲的王健拘謹地談成了第一筆生意,對方投入了4000元做了半個月的廣告。從此,王健開始學習網站經營,07073開始了商業之路。
2007年,在創業上嘗到甜頭的王健又去啟動新項目,這時網站因事故關閉,導致了其他項目也沒有資金來源從而失敗。1個月後網站重新開啟,但也已受到打擊大不如前。2009年,他關註到,網頁遊戲經歷了2008年的開荒,開始進入井噴期,熱度早已超過了端遊。王健接受了投資商的註資,將07073從遊戲論壇改變為頁遊垂直媒體,正式註冊公司,並轉戰沈陽。這也是王健真正“入行”,思考行業發展、運營一個創業公司的開始。2011年,07073獲得百度1000萬元戰略投資。
2012年,在07073穩定運營的基礎上,王健啟動了魔方網的計劃。這時,手遊已經勢不可擋,王健計劃做一個全新的手遊媒體。2013年7月,魔方網獲得了經緯創投1000萬元的天使投資,在2014年6月發布了移動遊戲玩家平臺“魔方遊戲寶”。今年年初,魔方網宣布,完成了1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創投,經緯創投跟投。這也是移動遊戲媒體行業最大的一筆A輪融資。
NO.2 蔣磊 鐵血網CEO
出生時間:1984年
首次創業年齡:17歲,創辦鐵血網

蔣磊的創業經歷,說起來和王健在某些方面是類似的,那就是少年天才“把興趣變成職業”。自小希望做個科學家,迷上軍事、想自己造火箭大炮的蔣磊,在2000年保送進入清華大學材料系。
保送進入清華大學後,蔣磊有更多的時間瀏覽軍事網頁,閱讀軍事小說。當時的電腦和互聯網遠沒有現在這麽普及,蔣磊發現很多軍事網站很不人性化,閱讀小說很不方便,搜索引擎也不發達,尋找軍事小說很不方便,於是就萌生了自己創辦網站,整合軍事相關資源的想法。一開始網站叫“虛擬軍事”,後來更改為“鐵血軍事網”。沒有資金支持,剛開始蔣磊的網站只能將自己的網頁掛在其他網站上,使用免費空間,直到第一桶金的到來。
2004年,蔣磊和同學湊了十多萬元註冊了北京鐵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不久之後,當時已是國內知名軍事類網站的鐵血網也獲得了100萬元的投資。可兩年之後,100萬就燒得差不多了,依靠廣告和付費閱讀的盈利模式並不足以支撐網站的生存。已經被保送清華碩博連讀的蔣磊決定輟學,全力經營鐵血網。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蔣磊考慮通過代理軍品賺錢。他寫了Email給20多家國外軍品品牌廠商,只獲得了美國阿爾法軍品的回複,他掏了自己的1萬塊錢買了17件M65野戰風衣,沒想到產品一上線就獲得了歡迎,一天功夫,就賣出了11件。
至此,鐵血網一直跌跌撞撞尋找的商業模式浮出水面。2007年,軍品電商鐵血軍品行成立。2008年,鐵血獨立電商部門成立,2011年,鐵血推出了自己的戰術裝備品牌龍牙。
NO.3 季逸超 Peak Labs創始人
出生時間:1992年
首次創業年齡:17歲,開發猛獁瀏覽器

少年極客季逸超,在高三時推出“猛獁1”瀏覽器,大一時推出的“猛獁4”瀏覽器,成為iphone上個人開發瀏覽器中下載量最大的產品,被評價為“重新定義了瀏覽器的標準”,並獲得Macworld 2011特等獎。
這又是一個和生活環境分不開的故事。父親是北大教授,母親是IT公司高管,季逸超幼年時在美國生活和學習,小學二年級時才回到北京。憑借著流利的英語,他被招進學校的機器人競賽隊伍,從此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知識。被Linux神話影響,季逸超迷上了操作系統研發。在高中階段,季逸超一共開發上市了7個蘋果App。
不過,猛獁瀏覽器嚴格來說其實還不算季逸超的創業項目,因為他認為創業做瀏覽器沒有前途,也表示不會在猛獁瀏覽器里放廣告,而是堅持收費,並面向全球市場,這也使得他拒絕了一切投資。
除了猛獁,季逸超還有一個代表作是Rasgueado輸入法,它可以解決iPhone輸入法文本選擇困難的問題,用戶可以在鍵盤上操作選詞。
在一次關於自己開發的產品的演講後,季逸超邂逅了紅杉資本的投資人。但不想接受投資的季逸超拒絕了,他不願意被資本所約束,不想用在開發上的腦力和時間被財務報表所占據。但最終,他被徐小平的建議說服了:成立一個實驗室,投資人不過問研發方向,讓他自由發揮。2012年2月,季逸超在微博上宣布,他已獲得真格基金徐小平和紅杉資本的天使投資,成立了Peak Labs,目標是做最狂、最新鮮的事。季逸超辦理了休學手續,全力投入開發程序之中。實驗室的研發方向由創始人的技術特點決定,從興趣出發,團隊成員民主決定。
2012年10月,實驗室第一次發布會,推出了三款產品,其中包括猛獁5瀏覽器。2015年3月,Peak Labs又推出了Magi,這是一個能夠回答複雜自然語言問題的搜索引擎,憑借出色的知識網絡與信息處理技術,當你搜索時,它能直接給出你答案,而非列舉網頁鏈接。
NO.4 舒義 力美科技創始人、CEO
出生時間:1985年
首次創業年齡:19歲,創辦博客網站blogku

2010年,舒義成立北京力美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國內移動營銷解決方案,相繼獲得IDG、KPCB兩家知名海外投資機構的近3000萬美元風險投資,2015年,力美科技宣布解除VIE結構,準備在國內創業板上市。
力美科技已經是舒義的第三次創業了。家境艱難的舒義和做生意的生父一樣有著經商的本能,他的創業,完全是自己不斷摸索和試錯的結果。2003年上大學之後舒義才接觸到了電腦,立刻迷上了互聯網,他做區域互聯網起家,做了一個“四川大學生網”,幫大學生發兼職、社交等信息。2004年,19歲的舒義在網上偶然認識了紐約大學畢業的華裔艾德維,兩人隨後創建了博客網站“blogku”。“我們做得比方興東還要早。”舒義說。
當年創業的舒義,據他回憶,極其興奮,仿佛自己就是新一代的互聯網領袖一樣。但現實是骨感的,如同許多缺乏經驗的大學生創業者一樣,網站沒有辦法盈利,四處借錢找投資未果,舒義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為了賺錢,生活拮據的舒義只好去打工,但舒義的優勢在於敏銳的商業嗅覺,2007年,舒義再次開始了征程。不過吸取了之前互聯網創業的教訓,他開始務實了,覺得做媒體太難,還是互聯網廣告代理比較靠譜。舒義創辦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成都力美,它的主營業務很簡單:代理地方網站的廣告。在一線城市,與互聯網相關的公司已經太多,而二三線城市還是未被充分發掘的市場。當時正值騰訊在成都開放大成網,尋找廣告代理商,舒義提出免費為騰訊做成都地方站的外包,靠這個條件拿到了騰訊的代理權,並免除了第一年的保證金。他和騰訊簽訂了一百多萬元的任務,當年完成了1100萬,自己賺了500萬,收獲了第一桶金。
隨後,力美接下了騰訊在武漢、重慶等地的廣告代理。錢賺到了,舒義卻迷茫了。接下來要做什麽?他覺得這樣下去做一個土豪暴發戶,是沒有前途的。他開始到處去旅行,參加各種會議,和各種業內人士聊天,學習知識。2009年,安卓和iPhone手機開始受到大量關註,舒義決定轉戰北京,開始代理移動互聯網廣告。2011年,力美科技獲得IDG投資1000萬美元,2012年,獲得IDG、KPCB的2000萬美元投資,奠定了在行業中的位置。
2014年,也有人稱之為移動營銷元年,移動廣告也在這一年迎來爆發式增長。現在,力美已經實現了通過RTB技術對受眾進行移動程序化購買,並對接了谷歌、芒果、廣點通等多個移動廣告交易平臺,實現中國日均超過40億的競價請求;並已經在積極開拓海外業務,目前力美DSP全球流量的日均競價量已經達到100億。
NO.5 尹桑 一起唱創始人
出生時間:1992年
首次創業年齡:20歲,創辦KTV 團購App一起唱

尹桑高中赴美讀書,後來被美國賓利商學院全額獎學金錄取,就讀的是冷門的創業學,不過他把這門學問學以致用了。有感於學校衛生欠佳,他發起了一個校園家政O2O項目。之後又瞄準學校內部和大型超市的差價,做起了生活品配送。這兩項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不過他仍舊認為,這不算是創業,甚至不能叫做企業,因此,大二時,他決定放棄學業,回國創業。
尹桑認為,傳統的KTV已經不能滿足年輕人的需求了,因此,他把目光瞄準了KTV團購,一家家跑遍了南京所有的KTV,和經理簽團購協議。2012年8月,一起唱官網上線,首日下載量超過2000,訂單達到160。然而,想靠一己之力撬動整個KTV市場談何容易,半年後,網站就陷入了用戶增長停滯期,甚至以往的客戶都以為他們已經倒閉了。
總結了經驗教訓後,尹桑再次出發,這次他開始從硬件系統切入。他研發了智能點歌系統,允許消費者提前點歌,同步到APP,嵌入了跨包社交和K歌錄音分享等功能。2012年底,他偶遇IDG投資人李豐,沒有商業計劃書,沒有PPT,一番談話,讓他得到了對方的認可。截止到2014年,一起唱已經接受了IDG的三輪融資,公司估值已經超過億元。
NO.6 黃愷 遊卡桌遊總設計師
出生時間:1986年
首次創業年齡:20歲,制作《三國殺》遊戲

一款時隔7年仍舊活躍在桌遊市場的遊戲《三國殺》,就是出自於當年只有20歲的大學生黃愷之手。他當時也沒想到,自己上課走神設計的“三國殺”遊戲紙牌能在短時間內就賣出了10萬副。
讀大一時,學遊戲設計的黃愷接觸了在國外已經有五六十年發展歷史的桌遊,加上當時國內非常流行“殺人遊戲”,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設計一款“不插電”的遊戲,讓人面對面交流,而不是像電子遊戲一樣緊握鼠標、盯著屏幕。至於怎樣靈光一現,有了用三國人物作為遊戲人物的念頭,黃愷說,自己都很難說清楚,因為靈感總是很難琢磨的。不過,他從小就喜歡三國故事,熟讀《三國演義》、《三國誌》等,他明白三國故事肯定是遊戲的好題材。於是,三國殺卡牌就這樣畫出來了。好在他本身是學遊戲設計的,這也做得更專業了。
2006年,黃愷開始在淘寶上賣三國殺卡牌,沒想到大受歡迎。於是,畢業後的黃愷沒有去找工作,他和杜彬、李由三個小夥伴一起成立了北京遊卡桌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黃愷擔任總設計師,他們湊出5萬元發布了第一批正式產品《三國殺》。之後,遊卡桌遊也推出過其他桌遊產品,但還沒有一款能夠在影響力上超過《三國殺》的。2011年,杭州邊鋒全資收購遊卡桌遊,遊卡桌遊原產品設計部門的員工由黃愷牽頭負責《三國殺陣面對決》這款產品的設計和發行工作。
海外篇
NO.1喬丹·凱西 Eventzy CEO
出生時間:2000年
首次創業年齡:12歲,創辦遊戲公司Casey Games

創辦自己的公司時,愛爾蘭男孩喬丹·凱西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CEO。和其他00後一樣,遊戲是他的日常消遣,9歲那年,他突然迷上了一款名為《企鵝俱樂部》的遊戲。為了把遊戲玩得有模有樣,凱西經常逛各大遊戲論壇並和玩家交流。他逐漸發現,自己對編程技術的興趣甚至比遊戲本身還要大。於是,凱西讀完了很多連大人都覺得相當枯燥的編程教材,學會了編程,他第一次萌生了創作遊戲的想法。
有一天,他踢球時突然來了靈感,想到自己以前玩過的經典遊戲《太空入侵者》。他馬上扔掉足球,回家對這款遊戲進行改編。於是,屬於他自己的第一款遊戲《外星球大戰人類》就此誕生。在凱西設計的遊戲中,玩家不再是保衛地球的英雄,而是入侵地球的外星人,這種逆向創作思維吸引了大量玩家,也被運營商看中,於2012年2月推出了面向蘋果客戶端的商業版本,在發布後迅速占據了愛爾蘭蘋果App store下載排行榜的首位。其他廣告代理商也找到他尋求開發遊戲的合作,在參加了各類活動和商業合作後,凱西決定成立屬於自己的遊戲開發公司Casey Games。由於他還未到合法年齡,由他父母擔任董事,凱西自己出任CEO。2013年,Casey Games被VentureBent收購。現在,凱西已經成立了新公司Eventzy,Eventzy的軟件可以為用戶提供舉辦各種活動所需的服務。
NO.2舒巴姆·班納吉 BraigoLabs CEO
出生時間:2002年
首次創業年齡:13歲,成立Braigo Labs

2014年2月,在偶然的機會下,美國加州的12歲學生班納吉看到呼籲人們捐款幫助盲人的傳單,於是萌生出設計盲文打印機的念頭。他將一套樂高機械人模型進行了改良,制造成本僅為349美元,配上打印紙即可使用。一般凸字打印機售價都超過都超過2000美元,而他的設計則便宜許多。他將打印機命名為“Braigo”,結合了Braille(凸字)和Lego(樂高)兩個單詞。隨後,班納吉獲得了英特爾的風投,成為獲得風投支持的最年輕的企業家、發明家。13歲時,班納吉開始自主創業,現在,他的公司有其他幾個在申請專利的產品,都和Braigo有關,但他並不打算在這款產品上盈利。他的新產品是英特爾的新芯片,叫做Edison,這個才是他計劃推向市場的真正的消費品。
NO.3 尼克·達洛伊西奧 Summly創始人
出生時間:1996年
首次創業年齡:15歲,創辦移動閱讀應用Summly

2013年,雅虎3000萬美元收購新聞閱讀應用Summly曾經讓業界很是轟動了一會兒,那是因為,它的創始人尼克·達洛伊西奧是位當時只有17歲的少年。
尼克·達洛伊西奧15歲時在倫敦的家中建立了Summly。這款軟件的過人之處,在於它能夠將繁冗的文章精簡成幾行關鍵句子。敏銳的技術觀察者們立刻認識到,在這個新聞在掌上快速閱讀的年代,這款軟件無疑具有很大的價值。李嘉誠給予了他種子投資。在2011年,從Horizon Ventures處募得150萬美元之後,他成功地將自己的產品推向了近百萬用戶。
被收購後,達洛伊西奧與他的團隊都加入了雅虎,作為雅虎移動軟件工程團隊的一名關鍵專職人員,設計了全新時尚應用——Yahoo News DIGest,並且獲得了2014 年蘋果設計大獎。
NO.4拉朱·紮帕德 FlightCarCEO
出生時間:1995年
首次創業年齡:19歲,創辦租車公司FlightCar

FlightCar是一家初創公司,但卻是共享經濟中又一家受人關註的矽谷企業。FlightCar的業務和Airbnb異曲同工,它能幫助人們在度假期間,在機場把自己的汽車出租給剛出機場的遊客,既節省了昂貴的停車費又能賺錢。2014年,FlightCar獲得了1350萬美元的A輪融資,使兩位年輕的聯合創始人拉朱·紮帕德和凱文·佩特夫維奇的募資總額達到了2000萬美元。這也是兩個中途輟學的優秀學生,他們分別拒絕了哈佛和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以專註於他們的初創公司。
最一開始,他們試圖運營這個項目只是因為自己想到了這個點子並且非常好奇,覺得去試驗人們是否會應用它是個有趣的挑戰。當然,質疑他們的創意和經驗的人非常多,一開始他們籌不到任何資金,但有一位導師發現了這個項目並支持他們,創業孵化器YCombinator和Brandery也幫助他們完善了創意。這之後,他們正式將其上線,再次融資就變得容易多了。他們的經驗非常少,但這帶來的優勢是他們能夠用全新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且,他們沒有負擔,所以能夠全身心投入公司。
[本文作者黑馬哥,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題圖來自123RF圖庫。]
青年
創業
贊(...)
分享到:
我也說說香港建設(190.HK)
首先, 評論一間公司之前, 要全面看它的歷史, 以及它的年報, 把整份年報看完, 而且不是看一年.
1996年 香港建設 的原大股東把控股權賣給光大集团. 2001年香港建設 理論上已經是一間破產的公司, 因此, 光大集团把香港建設的控股權賣給上海建工集团. 但是上海建工集团沒辦法把香港建設救回來, 不少债权人向法院提出了清盘的要求, 上海建工也不願再處理這個無底深淵. 因此, 2004年上海建工把香港建設的控股權賣給現在的大股東黃剛.
也就是說,香港建設在2004年之前的問題, 不關黃剛的事, 而且, 2004年黃剛接手的香港建設基本上是一間破產的公司. 用12年時間把一間破產的公司救回來, 我絕對欣賞大股東黃剛的努力.
至於說到香港建設的股東權益越來越少. 可以看看以下的數據:
基本上, 到2013年還可以的, 因為當年的股東權益增長了5.737億元. 2014年股東權益減少3.33億元,原因是經營虧損0.87億元,人民幣下跌導致匯兌差額虧損2.964億元。2015年股東權益減少9.43億元,原因是經營虧損4.97億元,人民幣匯兌虧損7.32億元。2016年股東權益減少2.83億元,雖然經營有盈利3.86億元,但人民幣匯兌差額繼續虧損6.547億元。
因此, 這幾年股東權益下降的主要是因為人民幣貶值,不要忘記香港建設幾乎全部資產都在內地,最近幾年人民幣貶值對它的資產帳面值有很大的影響.
幸好,人民幣匯率已經穩定下來
此外, 香港建設是一間房地產發展商, 業務以銷售物業為主. 土地儲蓄和待售物業在帳面上是以成本入帳. 帳面上的股東權益根本不能反映它的價值. 以它持有83.6萬平方米天津的土地儲備為例,每平方米的帳面上是900元人民幣, 但市值是超過4000元人民幣每平方米.
我最後給某些人的勸告, 心存偏見只會阻礙你進步.
呢招我也想過,點知真係有人做- 我請個人來學野
1 :
GS(14)@2011-04-30 12:18:3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5212455
無錢就唔好做生意,又怕痕又怕痛,做唔到大事,應該講,我是擺明咁做,你吹咩,叫政府來告我吧,笨
指僱傭條例不包括實習生
記者再追問會否觸犯法例時,她竟稱「你唔係我哋公司職員,你只係實習生……冇合約簽,純粹 internship,做完之後可以畀返封 reference letter你」。
記者其後到該公司辦公室表明身份採訪,李小姐不讓記者入內,只隔着玻璃大門對話,最初她指勞工處沒有提供任何實習生豁免最低工資的指引,故「可能未清楚要求」下刊登了廣告。後來又指曾向勞工處查詢,「佢話實習生嘅嘢,叫我哋自己處理……實習生係唔屬於僱傭條例」。她又稱只是想給予學生實習機會,「唔係因為最低工資,冇呢個原因」。
其後,另一位自稱是該公司僱主的李小姐再致電本報說,學分方面可以再與應徵者洽談,但接着叫記者不要刊登整件事,「你哋冇正式邀請我訪問,我亦冇打算接受你訪問,你哋唔應該登啲內容」。
2 :
GS(14)@2011-04-30 12:19:4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867&art_id=15212456
商人以實習計劃名義,零薪金招聘大學生,法律界人士踢爆,指零薪金不代表不是僱傭關係,例如僱主對僱員有工時規定,因此若時薪低過 28元,又不在法例豁免範圍內,便違反最低工資法例。僱主團體則力撐指僱主為回饋社會,才會提供實習機會,並非以實習之名剝削員工。
僅兩類學生納豁免範圍
勞工處法定最低工資指引列明,兩類學生會被豁免納入保障範圍,包括計學分的實習學員以及某類工作經驗學員。實習學員是指該學生進行本地教育機構安排或認可的工作實習,或居於香港並進行由某機構安排或認可的工作實習,而實習會計算學分。
某類工作經驗學員是指該學生現正修讀本地教育機構提供的全日制經評審專上課程,或居於香港,並修讀學位或更高程度的非本地學術資格全日制教育課程;該學生在開始受僱時仍未滿 26歲,並為期不多於連續 59天。指明本地教育機構包括八間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專上學院條例》註冊認可專上學院等。
3 :
idsdown(1658)@2011-04-30 12:30:08呢個一直都係廉價勞工市場之一, 我以前做間SI公司老板咪係咁lor, 以五六千蚊一個月請實習生.
另外就係釋囚, 做餐廳暑期工個老板就係咁
4 :
GS(14)@2011-04-30 12:32:123樓提及
呢個一直都係廉價勞工市場之一, 我以前做間SI公司老板咪係咁lor, 以五六千蚊一個月請實習生.
另外就係釋囚, 做餐廳暑期工個老板就係咁
一個願打一個願捱,其實無所謂,咁現在都無呢支歌仔唱....
5 :
idsdown(1658)@2011-04-30 12:37:214樓提及
3樓提及
呢個一直都係廉價勞工市場之一, 我以前做間SI公司老板咪係咁lor, 以五六千蚊一個月請實習生.
另外就係釋囚, 做餐廳暑期工個老板就係咁
一個願打一個願捱,其實無所謂,咁現在都無呢支歌仔唱....
唔係願打願捱, 佢地已經接近無路可走
6 :
GS(14)@2011-04-30 12:38:02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呢個一直都係廉價勞工市場之一, 我以前做間SI公司老板咪係咁lor, 以五六千蚊一個月請實習生.
另外就係釋囚, 做餐廳暑期工個老板就係咁
一個願打一個願捱,其實無所謂,咁現在都無呢支歌仔唱....
唔係願打願捱, 佢地已經接近無路可走
你指的佢地是員工,點解無路走?
如果是,老闆都是咁wor
7 :
idsdown(1658)@2011-04-30 12:41:386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呢個一直都係廉價勞工市場之一, 我以前做間SI公司老板咪係咁lor, 以五六千蚊一個月請實習生.
另外就係釋囚, 做餐廳暑期工個老板就係咁
一個願打一個願捱,其實無所謂,咁現在都無呢支歌仔唱....
唔係願打願捱, 佢地已經接近無路可走
你指的佢地是員工,點解無路走?
如果是,老闆都是咁wor
或者咁講, 呢個係遊戲規則
唔好咁悲觀, 搏有得玩, 唔搏就一定死
8 :
GS(14)@2011-04-30 13:06:237樓提及
6樓提及
5樓提及
4樓提及
3樓提及
呢個一直都係廉價勞工市場之一, 我以前做間SI公司老板咪係咁lor, 以五六千蚊一個月請實習生.
另外就係釋囚, 做餐廳暑期工個老板就係咁
一個願打一個願捱,其實無所謂,咁現在都無呢支歌仔唱....
唔係願打願捱, 佢地已經接近無路可走
你指的佢地是員工,點解無路走?
如果是,老闆都是咁wor
或者咁講, 呢個係遊戲規則
唔好咁悲觀, 搏有得玩, 唔搏就一定死
所以做出來仲要扮低調,唉
9 :
草帽(1253)@2011-04-30 14:27:51無路可走是自己造成. 因為中國人係0個種你越烚佢, 越畀小飯佢食, 佢越博命做既民族, 成龍講得冇錯, 慣左做奴隸了. 但係一面做奴隸一面又要自己穩專嚴, 才是好笑既事. 就算僱主肯畀大碗飯佢食. 佢都會疑神疑鬼, 驚老細唔掂, 驚畀人炒, 所以香港人都係幫唔落.


10 :
亞力士(1473)@2011-05-02 14:11:04其實上一輩做學徒係冇人工之餘(當然有伙食 車馬之類) 仲要定時孝敬師傅 人地先會過料比你
李小琳:我也是普通市民 也不希望電力漲價
1 :
GS(14)@2011-12-14 23:49:26http://www.acfun.tv/m/art.php?ai ... =no&pid=1&tid=10287
李小琳 資料圖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姚冬琴︱北京報導
12月1日,國家發改委年內第三次上調電價。所有發電企業平均提價2.5分錢。
時值冬季電荒,預計今冬明春電力缺口將達到3000萬~4000萬千瓦,此時上調電價,電企被斥為「攜電自重」。
電企的日子其實也不好過。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 副總經理李小琳表示,五大電力企業,大部分虧損面已經達到65%~75%,負債率均接近85%,集體踰越國資委關於負債率80%的紅線。
長期以來不斷上演的「煤電之爭」,也在近期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10月28日,中電投旗下漳澤電力易主,山西大同煤成為漳澤電力新的控股股東。這是央企首次退出地方火電企業。背景是,漳澤電力連續兩年巨虧,今年上半年虧損3.14億元,位列A股十大虧損股之列。
今年,在五大電力企業集體諫言之下,國家重啟停滯多年的「煤電聯動」,也直接促成了發改委年內三調電價。
12月6日,《中國經濟週刊》在2011CCTV經濟年度人物候選人特別論壇間隙,專訪了中電投副總經理李小琳。
煤企暴利、電企虧損,不合適
《中國經濟週刊》:面對五大電企集體巨虧的現狀,上調電價是唯一路徑嗎?
李小琳:我作為電力企業的人,但我也是普通市民,我也不希望電力漲價。但是,你看,今年五大發電集團,預計虧損平均是75億元,這是由於一些政策性因素導致的虧損。
我們國家電力供應是以五大發電集團的主幹電廠為主的,如果都虧損的話,這些企業就沒有辦法經營。一方面,作為電力央企,我們有責任;另一方面,就算我們再有責任,煤炭企業都是高利,他們拿著百億利潤,我們電企都虧損,也不對的。這種政策性的問題,國家應該及時糾正和調整。
《中國經濟週刊》:您提到,五大發電集團今年預計平均虧損75億元,是由於一些政策性因素,具體指什麼?
李小琳:2002年,我們進行了企業改革,政企分開。但是電力供應是一個系統,有輸發電配合,我們整個電力系統的改革還不到位。另外,我們國家自然資源主要以煤炭為主,電力企業的上游是煤炭企業,而我們的煤炭已經市場化了,煤炭價格的飆升和我們電力系統的體制改革沒有到位,引起了這麼多年火電企業的虧損,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今年其實也有一個好的消息,國家發改委已經出台「煤電聯動」,電力價格有所調整,同時今年還控制了一下煤價,所以我想,在國家的統一規劃下,在「十二五」當中,希望這個(電力企業虧損)能夠有所改進。
《中國經濟週刊》:煤價多年上漲,電價未能跟上,眼下是不是面臨一種積重難返的局面?
李小琳:應該是。這當中有地方與中央的博弈。在這次「煤電聯動」中,除了調電價,也提出限制煤炭漲幅,比如秦皇島港發熱量5500大卡的電煤平倉價最高不得超過每噸800元,2012年度合同電煤價格漲幅不得超過上年合同價格5%(詳見11月30日下發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加強發電用煤價格調控的通知》)。我覺得這個限定非常的好。但是,這個限定有時候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中國經濟週刊》:比如說,煤炭企業會限產?
李小琳:對。還有質量問題,有時候,我們到手的煤炭,發熱大卡數不夠。他們(指煤炭企業)也會提出新的要求。現在,很多矛盾都沒有解決,它是一個結構性的矛盾,突出的矛盾必須通過深化改革才能夠解決。如何提高生產的效能,需要市場的手來調節,但是,不深化改革,不通過政府有形的手來出台能源法、提出電力規劃等的話,效能是不能釋放的。
煤炭成寡頭,於電力安全不利
《中國經濟週刊》:您提到電力系統需要深化改革,化解矛盾,那麼,您認為當下最需要解決的矛盾是什麼?
李小琳:首先就是煤電之爭。其次就是深化價格體制改革。還有,改革電力廠網,電力系統分為發輸配,我們在發電端已經改革了,但輸配端(指電網企業)還沒有深化改革。溫總理在前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了「發輸配的深入改革」,這句話要是進行下去,將能釋放企業改革的一些成績。
《中國經濟週刊》:煤電聯動,談了很多年,其中的難點在哪兒?
李小琳:首先是價格。其次,煤電的矛盾引發點,還有一個結構的問題。我們國家主要是火電,大部分電力企業的上游是在煤炭系統。煤炭系統都是地方企業,地方企業有地方企業的想法。
《中國經濟週刊》:中電投旗下漳澤電力轉投山西省屬企業同煤集團,您公開表示,對此感到很痛心,是因為什麼?
李小琳:漳澤電力是電力企業,怎麼能夠一下就給了煤炭企業。漳澤電力經營困難,假如我們手上能夠有一些煤炭企業,擁有煤炭資源,能夠形成產業鏈的話,那它(漳澤電力)就不會有這麼大的虧損了。我認為這種現象特別值得關注,值得相關部門和領導好好研究一下。
我們在安徽的各大電力企業,也都接到了一些煤礦的要求,希望能收購電廠股份。煤炭公司很強勢,如果他們真正形成了產業的寡頭,對整個市場是不利的,涉及到整個電力生產的安全,這對千家萬戶都有影響。
發展新能源,融資平台很重要
《中國經濟週刊》:作為五大發電集團中最早涉足新能源的企業,中電投的新能源發展現狀如何?如何改變新能源叫好不叫座的現狀?
李小琳:有的電力企業新能源結構比較單一,投資、支出比較大,主要靠國家政策性的支持。我們的新能源發展,我把它叫做「風生水起」,現在是「風」(風能發電)、「生」(生物質能發電)、「水」(小水電)、「光」(光伏發電),都有新能源。而且我們在新能源發展中,第一個在資本市場開拓。2008年,我的第一份政協提案就提到,要建立新能源發展機制,首要就是平台,融資平台。到目前為止,我們新能源沒有伸手向國家要過錢,成功地運用了香港的資本平台。我們新能源的債務很低,從第一年就有2000萬元的盈利,到現在5年,有8億元盈利,總資產達到910億元。無論從經營管理上,還是產融結合上,都做了比較好的嘗試。
12月8日,我將去海南,啟動新能源產業總部基地,用我們資本市場廣泛的擁護者的資金,去建立一個產學研的基地。
《中國經濟週刊》:央企在新能源發展中,會獲得更多的補貼嗎?
李小琳:大家的標準都是一樣的。主要還是看這個企業是不是在戰略佈局上、在規劃上比較合理。
《中國經濟週刊》:未來新能源的發展,還面臨哪些壓力?
李小琳:我們現在生產的效率還是很低,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夠強。風能的整機效率只有30%~40%。一些關鍵的零部件、材料仍然需要進口,核心的關鍵技術仍處在消化、引進、聯合設計階段,缺少自主知識產權。我12月8日到海口啟動的新項目,就是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把產學研相互結合起來。
============================================================================================================
百度百科
李小琳1961年出生於北京,小時候的李小琳很是頑皮,常常會作弄爸爸,但「每次都會失敗,後來就再也不敢胡弄他了。」剛開始學習日文和英文的李小琳發音不準,為了改正這個毛病,英文本不好的李爸爸會利用任何時間考問她,並經常突擊檢查她的功課,現在的李小琳回憶當時的心情還心有餘悸:「抽查時不會可就要命啦!」 此外她每天堅持寫日記,也是從父親那裡傳下來的好習慣。她把過往的工作記錄、處理中國電力上市的過程,以及接受傳媒訪問的內容輯錄成兩本名為《心路歷程》的精美特刊,每次提及此作品時便淡淡地笑著說:「我閒時經常翻閱這兩本,每次看都有滿足感。 李小琳自稱小時候是父親的「跟班」,十幾歲起就跟著父親去很多電站考察。「當時中國較大的水電站、火電站我都看過,非常熟悉。」父親頭戴安全帽指揮工程技術人員施工的情景,李小琳至今歷歷在目。「小時候,看到父親為中國的電力業四處奔跑,我從那時起就萌生了一個念頭,長大後像父親那樣,頭戴著安全帽下一線,指揮千軍萬馬。」
李小琳跟著父親下基層訪問時,李鵬經常有意帶她去當地的特困戶家,指著在煤油燈下刻苦學習的孩子給女兒看,教育她要珍惜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
她大學本科畢業後,讀過電力專業研究生,後來又通過GRE,自己爭取到獎學金,獲得了MBA文憑。從調度員、教師、副處長、處長、總經理助理到副總經理、總經理、黨組書記,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過來。儘管在許多時候,人們因為她的家庭背景,對她高看一眼,但她從不把這些當作資本。
回覆 收藏
13樓 中國2b太多 11-12-14 23:47:15
別傻了,小夥子,面對央企,尤其是這種央企的核心,煤老闆這種私人企業家沒有任何能力和資格跟他們談漲價,你以後有機會接觸央企就知道了,各種規章條例完全是按照保護他們的利益而定下的
12樓 greedy 11-12-14 23:46:47
也別這麼說,但是停電減排這事真心TM操蛋,減排?發改委怒氣槽滿了沒?再來一次!
11樓 負離子 11-12-14 23:45:42
水電站邊上的表示...
10樓 血翼龍 11-12-14 23:45:35
再想想李陽李剛李雙江,和李X總理...
我泱泱大後唐王朝要復興了麼~~~
9樓 中國2b太多 11-12-14 23:45:00
真正的得了便宜賣乖啊,這傻逼丫頭每次去香港都被當地記者問家父還好否
8樓 叛逆的鹵滷蛋 11-12-14 23:44:06
很明顯你們電企就是沒人家煤企有背景
結果吃虧的還是老百姓。。。
7樓 聚乙二醇 11-12-14 23:42:28
他弟還是我們的副省長哎...中國最有錢的姓李的不是李嘉誠,也不是李彥宏,而是..你們大家懂的。
6樓 squall 11-12-14 23:40:28
= = 身為一個城市人 哥表示管他農村被怎麼污染了 減排哥就得為電費漲價埋單....
5樓 烈焰舞陽 11-12-14 23:36:53
李鵬2B不解釋
4樓 血翼龍 11-12-14 23:34:45
一看姓李我就拉了下來...
他爹果然還真叫李鵬啊...
3樓 SV-51 11-12-14 23:25:36
別他喵的限電哥就滿意了 當然電價能掉更滿意
什麼?減排?滾!
2樓 simonepepe 11-12-14 23:23:42
sf自重 gay佬也
1樓 貓醬 11-12-14 23:21:50
咦.我是sf??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