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郭台銘有意2020選總統效法特朗普商人從政

1 : GS(14)@2016-11-17 11:30:22

上周美國大選,特朗普以商界狂人姿態勝出,台媒昨報道,一樣言論出位的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疑受特朗普啟發,有意參選2020年的台灣總統,他在特朗普勝選當晚召開極高層會議,詢問在席幹部:「對於2020年選總統,你們怎麼看?」似乎有意問鼎下屆總統寶座。

蔡英文近日施政備受考驗,距離下屆總統選舉雖有3年多,但郭台銘疑眼見特朗普成功從商界發展到政界,有意在2020年參選總統選舉。台灣《壹週刊》報道,特朗普勝選當晚,郭台銘召集鴻海最高層進行策略行動會議。據知會議中,他除商討特朗普當選後,鴻海的應變策略,更似意有所指詢問在場人士:「對於2020年選總統,你們怎麼看?」報道指:「眾人先是愣了一下,以為是在詢問對於2020大選選情的看法,隨即才明瞭,原來是川普(特朗普)當選後,讓總裁有了進一步的念頭。」台灣《自由時報》昨亦跟進報道,指當時與會的幹部層級相當重要,像有外號「錢媽媽」的鴻海總財務長黃秋蓮,其他人都是副總裁層級幹部。台灣《壹週刊》引述一名鴻海高層,指「Terry(郭台銘)對於政府政策及施政效能一直不滿意,過去也提出很多建議,像開徵富人稅等。但一直以來都未獲重視,對他來說,真是又焦急又生氣。」但該高層亦擔心,「Terry想參選,大家當然樂觀其成,又不免既期待又害怕,期待能給台灣更多成長的改變力量,害怕的是政治黑暗與民眾的無知,還有選戰工作量的爆增」。



憂郭執政靠攏大陸

中租企業集團總裁辜仲立對此則表示,「時間到了,大家應可看得出」。其實早於2007年,有民眾就已跪在鴻海土城總部大門,要求郭台銘選總統。在特朗普勝選後,台灣前立法委員沈富雄、資深媒體人李艷秋等都稱郭可效法。台灣《蘋果日報》昨進行民調,詢問網民會選蔡英文還是郭台銘當總統,截至昨晚7時,有2,286人投票,六成八人都選郭台銘。不少網民均稱,望商界的郭能終止台灣藍綠惡鬥的局面。報道雖指郭台銘與不論藍綠、還是大陸的人都關係良好,並有聯絡管道,但也有人擔心,郭的富士康就設廠於大陸,他若執政,很可能會過份靠攏大陸。而鴻海集團昨表示對傳言暫時不回應。台灣《壹週刊》/《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7/198363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900

今井繪理子從政揭資產

1 : GS(14)@2017-01-07 00:29:11

日本女子組合SPEED成員今井繪理子不時參加公益活動,去年更轉型踩入政界,日本公佈去年7月當選的121位參議院議員個人資產,今井繪理子名下物業、地皮及儲蓄等約有653萬港元資產,雖然未算富貴,但已屬女議員之冠,當中包括位於國分寺的獨立屋及家鄉沖繩兩個地段的土地。同屬自民黨的元榮太一郎及民進黨的大野元裕,各以9,476萬港元及1,296萬港元佔頭兩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06/198875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669

林鄭:我同梁振英係兩類人否認延續路線 自詡從政經驗更豐富

1 : GS(14)@2017-01-19 08:03:52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正當葉劉淑儀和曾俊華為150張提名票入閘選特首而苦惱,盛傳會以逾600提名票入閘的林鄭月娥昨表明會盡攬支持,承認獲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支持,並刻意淡化「梁振英2.0」的形象,強調與梁振英是兩類人,標榜從政經驗逾36年,澄清沒有說講過要延續梁振英的路線,又將民望低歸咎於要負責爭議性政策。記者:姚國雄表明有信心獲足夠提名的林鄭昨早接連出席兩個電台節目,被問到會否承諾不取得600、700個提名,讓出多餘提名票給其他人入閘,促進競選時,她表明拒絕:「咁又唔得喎,我覺得做一個選舉,要竭盡所能,所以爭取提名時會盡量接觸所有選委,如果選委願意提名,我冇理由話『我夠喇喎』,呢個好似唔係好啱嘅做法。」林鄭指沒有為提名數目設目標,因即使奪逾600票,候選人也要經過選舉;又認為若選委非真心提名自己,到投暗票時只會適得其反,故會爭取將提名票變成最終選票。


指處理危機影響民望

對於是否已獲中央欽點,林鄭否認:「我唔認為有欽點嘅成份存在」,又指負責任命特首的中央政府關心選舉是可以理解,「如果唔係嘅話,選出嚟嘅行政長官不獲委任,香港將面對一個好大嘅憲制危機同衝擊,但唔等於中央唔願意見到一個有競爭嘅公平公正選舉產生有認受性嘅行政長官。」林鄭指會靠個人努力,加上喜歡「落手落腳」,會靠自己努力做想做到的事,亦指中央對批出她和曾俊華辭職時間一短一長,是因為中央要兼顧全局,因這涉及4人的任命、免職,寧一併批出。對於被指會延續梁振英路線,她強調,「我真係冇用過『路線』呢兩個字,本身對『路線』兩個字唔係好喜歡」,又強調:「我同梁先生係兩類好唔同嘅人」,指梁振英加入政府才4年半,自己則已在政府工作逾36年。林鄭明言不會因為競選而發表與以往擔任司長不相符的言論:「我唔係嗰種百分百屁股指揮腦袋嘅人,我唔會因為我轉咗個位置,?家爭取另一樣嘢,我就推翻我做嘅嘢。」對於民望落後於曾俊華,她認為民望是滯後,要看其後日子的努力,重申任發展局局長時,民望幾乎冠絕司局長,而這屆政府處理很多危機,不少有爭議性,市民把不滿政策的感受投射於官員,或多或少影響她的民望。



承認董建華支持參選


林鄭承認前特首董建華在她表示考慮參選後着她參選,「話為咗香港好」,身為其競選辦成員的陳智思及夏佳理亦一樣支持她去馬,指兩人非有人在背後發功支持她。被問到是否撬走原來支持曾俊華的陳智思,她只稱:「呢個你真係要問佢,我唔方便代佢講。」對於林鄭多番稱參選是因為熱愛香港,民主黨議員涂謹申反駁指,普遍香港人都「頂唔順」梁振英爭取連任,但林鄭卻是在梁振英宣佈棄選後才爭取入閘,質疑指:「她卻(在梁未棄選前)不參選,令689可參選連任、甚至支持他連任」,指林鄭「愛689多過愛香港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19/199020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128

選主席風波 梁耀忠:從政最大打擊 堅稱棄做主持抗議無錯

1 : GS(14)@2017-02-07 05:08:17

■梁耀忠坦言對選主席風波耿耿於懷,但始終認為須緊守從政原則。夏家朗攝



【本報訊】街工立法會議員梁耀忠去年10月於立法會主席選舉風波一役,被指主持會議失當而受千夫所指,他接受《蘋果》訪問時坦言是從政21年來最重大的政治打擊,除了受到網民狂轟,亦受街工成員指摘,最後辭去創立街工後一直擔任的執委職位,但他強調當日做法無錯,須緊守從政原則。記者:林俊謙



由新界西直選轉戰超級區議員並當選的街工梁耀忠,新一屆議會甫開局便老貓燒鬚,主持立法會主席選舉期間,因不滿立法會秘書處指游蕙禎、梁頌恆及姚松炎沒有進行有效宣誓,不准他們投票選舉立法會主席,決定離席抗議,不再主持選舉。梁耀忠除了受外界抨擊,亦被盟友批評未有把握機會,運用主席權力直接取消當時捲入國籍風波、經民聯梁君彥參選主席的資格,令梁終按中聯辦「劇本」當選。


辭任街工執委


事隔4個月,梁耀忠對此仍有點耿耿於懷,坦言至今仍有向市民解釋當時只是「傳菜員」,作出不准3名非建制議員參與投票的立法會秘書處才是「廚師」:「廚師煮乜嘢餸,啱與錯、甜與辣,我都冇權去質疑佢好唔好,我只能送出去畀客人。」梁解釋,根據會議規則,他只能在有足夠開會人數下進行選舉,候選人名單由秘書處提供,他無權核實資格,所以不存在他直接取消梁君彥參選資格的可能。對於最終決定離場不再主持會議,梁強調,知悉民主派不滿選舉安排,一定離席阻止選舉,「根據議事規則,我要趕佢哋(泛民)走,我唔想,所以唔做呢樣嘢(主持會議)」,他坦言事件是他從政21年來最大的政治打擊,令他飽受批評,除試過單獨面對40多名「鳩嗚團」成員狂轟,亦首次學會何謂網民洗版,透露當時連街工成員亦批評其做法,他為向因事件遭外界批評的街工同事致歉,去年11月辭去創立街工後一直擔任的執委職位。



■梁耀忠(右三)因去年主持會議失當受千夫所指。

「一定要守規矩」


雖然受盡千夫所指,但梁至今覺得做法無錯,認為必須緊守從政原則,「今日我哋鬧中共係人治唔係法治,就係佢唔守規矩……呢一關我一定守,否則我冇權再出嚟批評建制派同中共」。他又指,「人哋做小人,我就要做小人咩?我覺得我唔可以咁做,就算你話因此以後唔投我票,可以、冇問題,我覺得大家睇法唔同唔緊要,但呢個原則我無論如何都要守」。現年63歲的梁耀忠被問到會否再戰下屆立會選舉時只稱言之尚早,未有排除可能性:「我都期望如果可以繼續,都盡量可以繼續(參選)。」他指由於擁有議員身份,過去為弱勢社群發聲,包括爭取長者和殘疾人士可享巴士每程2元的優惠票價等,「呢啲都係以議員身份先達到嘅效果,如果你唔係議員,政府唔會理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07/199200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76

【香港20年】2003年政治醒覺從政 今形勢更惡劣梁家傑:再立23條後果堪虞

1 : GS(14)@2017-06-10 13:04:24

【本報訊】2003年,香港人仍在沙士陰影下生活,時任特首董建華卻要硬推《基本法》23條立法,結果觸發回歸以來香港社會最大規模抗爭運動,而這場在2003年7.1爆發的50萬人遊行,不但令23條立法撤回,也改變香港社會、政治面貌、改變北京對港政策及香港民主發展。時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梁家傑是反對立法靈魂人物,他形容23條一役是港人逼中共露出真面目的首仗,又指現時香港滿地「火水」,23條再立法勢成「噴火器」,後果堪虞。記者:陳雪玲



■當年「23條關注組」核心成員有余若薇、湯家驊等大律師公會前主席。

在2002年9月24日,政府公佈《基本法》第23條諮詢文件,除修訂法律已涵蓋但過時的法例外,亦就法例沒有的分裂國家行為與顛覆國家罪提案。時任大律師公會主席梁家傑憶述:「2001年1月我上任,已經有啲感覺好似山雨欲來。」上任後不久已着手研究,公會對23條的立場書比政府首份文件更早出台,「我哋將立法要留意、重要嘅事,最易出問題以及點影響香港法治,放下咗地標」。23條由諮詢到提交立法會,短短9個月,如何喚起市民關注,甚至7.1有50萬人上街反對?梁自言當年「23條關注組」功不可沒,當時關注組核心成員有余若薇、湯家驊等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我好記得第一次去旺角行人專用區派第一款七色小冊,嗰日落雨……當時幾個資深大律師,而且係大律師公會現任同前任主席,去女人街喎……係幾有新聞價值嘅一件事」。訪問當天在梁家傑的律師樓進行,房門外正掛着當年的七色小冊。當年23條立法幾大爭議點,包括若組織被中央定性為「危害國家安全」可被禁制,港府有權查禁該組織的香港分支;警察入屋搜查權;煽動、管有煽動、知情不報等罪行或影響新聞和言論自由等。梁家傑說,當時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說法令他印象深刻:「佢話立法嚴執法寬,『你信局長啦』,指(法例)備而不用。」梁說一聽「就知道係大陸嘢」。


當日若政府讓步或已通過

特首選舉時曾俊華提出白紙草案推23條諮詢,梁當年亦曾向董建華提出類似建議,他坦言若政府當日願意讓步,開放與民間共議,或許23條已經通過了。不過,當時他約見葉劉、時任律政司長梁愛詩均不得要領,最後只有時任律政司法律政策專員區義國接見,「我見佢講咗7個半鐘」,但最後政府依舊抱着數夠票就過的心態,「?家睇番轉頭,23條處理得好啲,根本好似我咁嘅人係唔會從政」。梁形容2003年是香港公民社會、專業界別政治醒覺的分水嶺,「23條一役係香港逼中央政府同中國共產黨露出真面目」。對於近年中方、左派要求香港盡快為23條立法,他說,14年下來港人見到是更赤裸的背信棄義,一國兩制被蠶食,大小事中央都要管,「?家(香港)滿地火水,任何火種都可以燎原,而23條更加唔係一支普通火柴,可能係噴火器,你唔處理香港民情,谷住嘅怨氣,而去做咁大動作,後果必定堪虞」。他反問回歸以來侃侃而談先一國後兩制及23條立法的中方官員、親共人士,「夠唔夠膽喺1990年《基本法》頒佈時用今日饒戈平、王振民嘅說話,取代當時姬鵬飛主任嘅說話?如果係,97又能唔能夠好似當年咁過渡?」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8/200485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893

劉聖雪跟葉劉從政

1 : GS(14)@2017-06-10 13:09:28

■劉聖雪加入葉劉淑儀(中)所屬的新民黨,並曾為容海恩(右)助選。



落選港姐劉聖雪輾轉加入葉劉淑儀所屬的新民黨,並曾為容海恩助選。畢業於美國名牌學府的劉聖雪,曾在港大及中大醫學院負責研究工作,昨日接受《蘋果》電話訪問時,坦言當時覺得研究工作較沉悶,於是參加港姐,但未能晉身最後12強。劉聖雪之後選擇加入政黨,她說:「新民黨喺眾多黨派中立場同理念係較理性,做實事,是其是,非其非,政府有嘢做錯都會照鬧,唔係樣樣嘢都buy晒。」對於容海恩經常成為網民笑柄,劉聖雪稱:「同佢相處咗10個月,佢份人好率直,從來唔鬧我。其實佢都率直得好可愛,希望大家手下留情。」採訪:嵐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08/200478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75

參選未輸過美首名華裔州參議員:改變現狀要從政

1 : GS(14)@2017-06-18 22:07:07

現時美國政壇不時看到華裔面孔,但今年已89歲的鄧稚鳳(Mae Yih)可算當中領頭的佼佼者。作為美國史上首位華裔州參議員,她服務俄勒岡州(Oregon)長達26年。鄧稚鳳在紐約接受《蘋果》訪問指,如要改變現今社會上的缺失,華人對政治不能再置身事外,「在決策過程中,所有人必須參與發聲,為社會改變作貢獻」。駐紐約記者:鄭柏齡鄧稚鳳應美國華人博物館館(MOCA)及百人會(C100)邀請,在紐約舉行新書發佈會。1976年當選俄勒岡州眾議員、1982年晉升州參議員的鄧稚鳳,把26年從政點滴寫成新書《東方遇見西方:一座溝通祖國與居住國之間的理解、友誼、信任、和平與繁榮的橋樑》(East Meets West: A Bridge to Understanding, Friendship, Trust, Peace and Prosperity Between My Mother and Adopted Countries)。書封面上,鄧稚鳳在前總統朗奴列根陪同下,與中國前領導人趙紫陽握手見面,正好印證這位華裔女性在美國政壇的歷史地位。發佈會後,鄧稚鳳接受《蘋果》專訪,憶述70年代俄勒岡州華人選民極少,議席得來不易,「選民支持我的原因,不在於華裔身份,而是我用心工作」,她表示,當年逐家逐戶拜訪選民,直接了解選民訴求,相反,對手只在報章上賣競選廣告,「我每日工作十多小時,回電話、回信件,永遠最晚一個離開辦公室」,最終,鄧稚鳳在1976年贏得選舉,至2003年退休時,經歷6場選戰從未落敗。「總統傑佛遜說過『管事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這是我的從政理念」,鄧稚鳳表示,擔任州參議員期間,以推動減收房產稅、完善公立學校制度,及與中國建立經貿關係三項政績深感自豪,「減收房產稅最複雜、困難,但我跟丈夫皆認為,遇到困難唯一解決方法,只有加倍努力克服」。與當年全州華裔居民不到0.5%相比,現時全美華裔人口達400萬,但華人卻絕少涉足政治,「在政策過程上,每個人皆需要參與,為改變社會作貢獻」,鄧稚鳳續說,當對某些事情感到不滿時,除了投票支持心儀代表外,最佳做法是直接參政,而且「必須競選連任,一屆任期時間不足夠帶來改變」。在1992年,鄧稚鳳率團赴福建考察,為美國商人早期在中國投資探路。目前,俄勒岡州是全美少數、對華錄得貿易順差州份,「我總算作出一點點貢獻」,出生於上海的鄧稚鳳認為,中美之間要建立經貿合作,總統特朗普需先了解中國文化及認識兩國差別,「互相尊重,了解雙方共識在那裏,關係只會建基於友誼之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9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994

【檢閱林鄭班子】張建宗從政少風浪 惟獨碼頭工潮損民望

1 : GS(14)@2017-06-23 02:46:36

1951年香港出生的張建宗,1972年在香港大學歷史系畢業,隨即加入政府至今長達44年,先後於多個政策局及部門任職,曾任10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是回歸以來處理勞工權益事務最久的政府官員。張建宗親勞工形象鮮明,無論泛民、建制工會或者勞工團體都與他「有偈傾」。當年張由常秘退休後再出任勞福局局長,勞工界叫好,惟商界擔心他偏幫勞工。任內面對較棘手問題可算是2013年貨櫃碼頭爆工潮,「龜縮」多時致民望急瀉,最終罷工工人接納外判商所有工種加薪9.8%,工潮始平息。此後民望平穩,在問責局長中算不俗。張建宗一直是高官中的「樓王」,與太太在香港共持有9項物業。他亦是工作狂,今年初接受電台訪問時稱「從來唔放假」,局長每年享22日年假「送番晒畀政府」,一打呔返工就興奮。【張建宗小檔案】‧姓名:張建宗‧年齡:66歲‧學歷:香港大學歷史系畢業‧婚姻狀況:已婚,曾透露已有一個外孫、一個內孫‧資產:在香港擁有9個物業,除了位於中西區的自住物業連車位與妻聯名持有,其餘8個物業皆由妻持有,包括6個住宅單位及2個商業單位‧月薪:約33萬‧仕途/政途:1972年大學畢業後加入政府任新聞主任1979年轉職加入政務職系,曾於財政科、民政署、政務總署、總督府、工業署、貿易署等多個部門服務1996年擔任副教育統籌司1999年轉任勞工處處長2000年轉任教育署署長2002年轉任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常任秘書長(勞工)2007年獲委任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2017年因林鄭月娥辭職參選行政長官,獲任命為政務司司長‧任內爭議/政壇代表作:2013年貨櫃碼頭爆發工潮,張建宗「龜縮」幾天才回應,以致民望急瀉,勞工處其後介入,罷工工人接納加薪建議,長達40日的工潮始平息亞洲電視倒閉前兩年已有欠薪風波,張建宗亦被指一直沒有採取行動,只反覆批評亞視沒有履行僱主責任在任勞福局局長期間落實最低工資及男士3日法定侍產假,民望一直平穩,從不放假的作風在政圈成為佳話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2/200650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527

美國政壇亞裔力量崛起!華裔青年由細開始學從政

1 : GS(14)@2017-06-25 11:26:54

近年亞裔在美國政壇上的影響力愈來愈大,尤其是亞裔人口佔近15%的加州,在參、眾議會上亦不乏亞裔聲音。為了培育青年發展成為社區領袖或從政,亞美政聯(CAUSE)每年都舉辦領導力學會(Leadership Academy),周五就為15位實習生舉行開學禮。有參與的學生表示政治很重要,更表示從小父親就教導,對於社會現象「若不擁抱它,就改變它」。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領導力學會(Leadership Academy)已經是第26屆舉行,亞美政聯行政總監山崎(Kim Yamasaki)介紹,活動主要是安排大專生到南加州不同的亞裔政治領袖辦公室暑期實習,期間會安排工作坊,並會前往首府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去學習憲政進程等,希望可以讓更多年輕的亞裔人士參與社區及政治,過去亦有實習生在不同領域有所成就,成為政界或商界的領袖人物。每年都有參與開學禮的洛杉磯社區學院理事伍國慶(Mike Eng)表示,最近有調查指出加州人愈來愈擔心他們的前景。但他認為,縱使社會有不少問題,最重要的是到底誰會帶領社會去解決問題;而好消息是,91%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有擔任領袖的意向。他認為,對比過去幾個年代的人選擇逃避,千禧世代更勇於去承擔社會責任。其中一位實習生是19歲的任容甫(Jeffrey),他是台灣移民第二代。他表示自己是在蒙特利公園市(Monterey Park)長大,「我在長大的時候發現亞洲人在政治方面參與率不高,我很喜歡政治,我爸爸也是熱衷於政治,每次會投票,他教我為甚麼政治很重要。」在逾百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Jeffrey表示在申請過程只是忠於自己就輕鬆過關。現時他在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修社會學及副修政治,未來八星期將會在聯邦眾議員趙美心(Judy Chu)的辦公室內實習。他表示,一直都有留意她的動向,所以對於可以在她辦公室工作感到興奮,「希望可以學到領導能力、溝通技巧以及建立人脈等方面技巧。」至於未來,Jeffrey希望可以成為一名律師,服務亞裔及社區。
Jeffrey爸爸任海欣(Eric)表示,覺得兒子有機會參加此計劃是一件好事,對於他人生的履歷會很有幫助。他從小教育兒子政治以及社會現象,因為他覺得「生於這個社會裏面,你不能忽視它們(社會現象),只能夠擁抱或是改變它。」任海欣1987年移民過來,第一個來他家敲門的就是趙美心的爸爸。他說,當年趙美心在選蒙特利公園市市議員。他跟她溝通時,深深感受到當時在美華人想在政壇上有所突破,隨後一家人就成為趙美心的支持者,「看着後來愈來愈多華人出來從事公職競選,華人參政對於社會提升都有很大的幫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5/200681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