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以後,巴西股市所融得的資金預計將高達106億美元,創下該國歷史上上半年的最高紀錄,而這一切都要看銀行家們能否成功的打造今年全球市場上第二大IPO。
巴西最大的水泥製造商Votorantim Cimentos將在週三上市,募集高達49億美元資金。全球都非常關注這單上市的結果,因為其將體現投資者對於新興市場的態度。
根據全球數據處理公司Dealogic,如果上市成功達成目標,那麼這家從Votorantim Cimentos企業集團中分拆出的主體就將幫助巴西打破2007年上半年100億美元的融資紀錄。
然而,過去幾週裡由美聯儲縮減流動性擔憂而引起的全球風險資產拋售潮,可能會讓這家家族企業集團推遲上市計劃。
瑞信拉丁美洲證券負責人Marcelo Kayath表示:
「一個月以前,世界對於聯儲行動的看法與現在還很不同,認為其不會那麼快動手。」
自Votorantim上月底的路演以來,巴西股指大盤Bovespa下跌約10%,使市場中對該股的上市產生了一定負面情緒。
標普本月對巴西主權評級前景的下調以及幾乎每週出現的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使情緒更加惡化。
Votorantim超過其全球競爭者的高估值也受到了質疑,其定價在16-19巴西里爾。
一位看過相關文件但尚未決定是否購買的買方人士表示:
「不僅僅由於巴西大盤Bovespa的下跌,而且該上市計劃明顯開價過高。」
儘管Votorantim的上市面臨困難,銀行家們依舊對巴西未來幾個月的IPO前景表示樂觀。
該國今年已經通過6單IPO融資66億美元,是去年巴西整年融資額的兩倍。但這依舊遠低於2007年上半年的33單IPO。
Kayath表示:
「IPO市場的復甦是真實的,隨著由中國帶領的大宗商品牛市走向尾聲,市場現在正在尋找大宗商品以外的其他投資。」
創下歷史新低的利率也促使巴西投資者購入股票,本地投資者的認購額佔了總認購額的一半。
投資銀行Itaú BBA總裁Jean-Marc Etlin認為,投資者們依舊挑剔,但會買入「可預測性高並且擁有良好現金流歷史的公司」。
今年巴西IPO絕大多數的份額來自於BB Seguridade,國有銀行Banco do Brasil的保險分支。該上市共融得114.8億巴西里爾,是將近六個月以來全球最大的IPO。
過去一週內巴西20萬群眾走上街頭遊行獲得了初步勝利。巴西政府決定放棄上調公交票價的決定,儘管示威者還有大量其他訴求沒有被滿足。這個新興國家的經濟仍然千瘡百孔,最新的例子就是巴西最大的水泥製造商Votorantim Cimentos決定暫緩上市,熊市導致這宗今年全球第二大IPO被迫擱淺。
AP報導稱:
巴西聖保羅地區領導說將放棄原定10美分的公交和地鐵票價上漲,因為正是此舉導致了遍及巴西全國的示威遊行。
週三聖保羅市市長Fernando Haddad和聖保羅州州長Geraldo Alckmin在聯合記者招待會上稱現在他們決定收回原先票價上漲的決定。
但是現在仍然不清楚這一決定是否能對巴西各個城市爆發的大規模遊行能施加何種影響。
示威仍然在里約熱內盧的姐妹城市尼泰羅伊,以及其他東北部城市進行。
巴西政府收回公交漲價決定,意味著示威活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壞消息是:取消10美分的漲價,遠比打擊腐敗,暴力,警察濫用職權,政治腐敗等其他訴求容易的多。
儘管10美分漲價表明上顯得微不足道,但是車費卻佔去了巴西底層人士收入的相當大一部分,而這些人正是最需要坐公交車的。
10美分單程車費升幅將聖保羅的車費提高至1.47美元。假設聖保羅市民每個工作日分別在上下班過程中搭乘巴士兩次,一個月需要花費82.46美元。對於最低工作為312.33美元一個月的巴西人來說,車費竟然佔到了總收入的26%。
雖然示威成功迫使政府漲價,但是再來看一看巴西正在壯大的中產階級更多的訴求和現狀:
金融時報近期報導稱,巴西政府已經對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等十餘家全球工程企業進行調查。巴西政府認為這些公司在巴西國內列車和地鐵等工程中涉嫌價格壟斷。
此次調查涉及到13家公司,巴西民眾在上個月曾因公共交通成本上升問題舉行了20年來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這就使得此次調查的時機顯得十分敏感。
法國阿爾斯通、日本三井以及加拿大龐巴迪公司都已經證實目前正在接受巴西當局的調查。
巴西反托拉斯機構以及聯邦警察局在本月初一次名為「十字線行動」中進行了突擊檢查,此次調查主要是針對列車以及地鐵網絡的建築和維護工作中的反競爭措施,此外也涉及鐵路車廂購買活動中的壟斷行為。
巴西反托拉斯機構在一份聲明中指出:
這些公司可能進行了多種方式的勾結,其目的主要是扭曲市場的自由競爭。這些被指控的勾結行為可能導致了比自由競爭環境下更高的合同價格。
巴西聖保羅頁報在週一曾報導稱,德國西門子公司首先向巴西政府舉報了壟斷活動,西門子承認價格聯盟存在,自己也參與其中,但該公司希望通過舉報和配合調查來換取赦免。
巴西反托拉斯機構目前沒有透露哪些公司正在接受調查,但其證實此次調查是由一項「寬待協議」引發的,即通過讓罪犯配合調查並揭發其他人的犯罪活動來獲得刑事寬恕。
而西門子隨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已經意識到了這次調查,但並未證實是否捲入了這次調查。
巴西Folha報紙也報導稱,西班牙CAF公司也在接受調查,但金融時報目前尚無法和該公司取得聯繫。
| ||||||
巴蒂斯塔是個不世出的「生意囝仔」,不到四十歲,就掌控市值六千億元的公司,更在去年榮登巴西首富寶座;他從零打造能源帝國神話,雖然吹出了巨富泡沫,卻只花一年半就成了廢墟。 今年十月一日,巴西首富巴蒂斯塔(Eike Batista)的旗艦公司OGX驚傳跳票,當天原本應該支付新台幣十三億元(四四五○萬美元)的公司債利息給國際投資人,但是OGX已經燒光了所有的現金,跳票了。 受害債權人都是赫赫有名的國際投資大師,包括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的PIMCO基金、全世界管理資產最大的貝萊德(Black Rock)基金、通用電器(GE)、加拿大操作績效最頂尖的安大略省教師基金,還有杜拜主權基金。 十月一日跳票之後,OGX的財務長與葛洛斯等債權人展開債務協商,如果無法達成債務遞延的協議,估計十月底,OGX就將宣告破產,創下巴西金額最大的破產紀錄。 最驚悚的是,巴蒂斯塔去年才在《富比世》雜誌以及《彭博商業周刊》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以超過新台幣一兆元(三四五億美元)身價,榮登全球富豪第八名、拉丁美洲首富,以及巴西首富寶座。這個數字,超過華人首富李嘉誠,也是台灣首富蔡衍明的三倍半。如今不過一年半,巴蒂斯塔這一兆元身價就已經灰飛煙滅,堪稱商業史上最迅速、最慘烈的崩盤案! 富可敵國的巴西首富巴蒂斯塔,到底發生什麼事,竟然在十八個月內賠光一兆元身家? 出身顯赫家庭 有生意天分巴蒂斯塔不是胡亂吹牛的騙子,用台灣人說法,今年五十六歲的巴蒂斯塔,是個不世出的「生意囝仔」。 巴蒂斯塔出生在顯赫家庭,受過良好教育,從小培養國際觀,能夠非常流利地操持英文、德文、法文等五種國際語言;十九歲開始做生意,二十三歲創業,一年半後,公司就已經賺進新台幣兩億元的獲利;四十歲時,他已經掌控市值高達新台幣六千億元上市公司,成為國際知名的成功創業家。 巴蒂斯塔的父親曾經是巴西能源與礦業部部長,還兩度擔任淡水河谷礦業公司(Vale)執行長。淡水河谷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公司、第二大的礦業集團,巴蒂斯塔的父親在巴西的地位,猶如台灣的王永慶那樣受到尊崇。 二十三歲,巴蒂斯塔從德國念完大學回到巴西,當時巴西最夯的話題,是亞馬遜河流域的淘金熱,成千上萬的淘金客衝進原始的亞馬遜森林,拿著最原始的工具撈金。巴蒂斯塔也加入這股熱潮,但是他一開始就引進現代的技術,找股東、買機器;一年半後,公司就已經創下年獲利六百萬美元,相當於當時新台幣兩億元的豐厚利潤。 一九八三年,二十七歲的巴蒂斯塔帶著亞馬遜淘金的獲利,以及最早支持他的巴西股東們,北上加拿大,入主金銀島採礦公司(Treasury Valley Exploration);兩年後,二十九歲的巴蒂斯塔成為這家股票上市公司的執行長,他用這家原本奄奄一息的採礦公司作為集資平台,一邊向股東增資,一邊逐步買入巴西、智利、加拿大的礦區。到了一九九六年,這家更名為TVX的加拿大上市公司,股票總市值達到新台幣五百億元,當時,巴蒂斯塔才剛要慶祝四十歲生日。 娶回巴西最性感的女神 巴蒂斯塔不只展現了從無到有創造財富的能力,他的私生活也非常精采。他娶了《花花公子》雜誌(Playboy)封面女郎露瑪(Luma de Oliveira)。露瑪不是普通的封面女郎,她在一九九一年嫁給巴蒂斯塔時,已經累積三次封面女郎頭銜,嫁給巴蒂斯塔之後又登上一次封面;二○○四年兩人離婚後,還能以三十七歲高齡成為「五連霸」封面女郎,創下西班牙文《花花公子》封面女郎的最高紀錄;而且每次登上花花公子封面,都讓雜誌創下銷售冠軍的紀錄。 巴蒂斯塔喜歡高調生活,二、三十歲時,曾有長達十年瘋狂「飆船」,維持將近十年高速飛艇的巴西、美洲,以及世界冠軍頭銜。他在里約熱內盧的豪宅,經常開放給記者採訪拍攝,客廳就放了一輛要價新台幣三千萬元的賓士麥拉倫超級跑車。他搞了一艘五十五公尺的大遊艇,天天在里約港灣舉辦流水晚宴,船上總是載滿巴西的政要、電影明星,以及報社總編輯。 去年三月,他以三四五億美元的身價榮登全球第八富豪時,巴蒂斯塔迫不及待地高聲向全世界媒體宣告,到了一五年,他就會超越墨西哥的卡洛斯,成為淨資產突破七百億美元、每年獲利一百億美元的世界首富! 現在看起來,巴蒂斯塔根本是瘋了,但在一二年之前,即使最保守的債券天王葛洛斯,都不敢不和巴蒂斯塔往來。 千禧年後,巴蒂斯塔用他瘋狂飆快艇的速度、用他矢志將第一名模娶回家的決心,打造他的世界第一能源王國。 ○一年,他帶著加拿大的成功經驗回到巴西,時機對他非常有利。宣布要全面迎接資本主義、鼓勵創業投資的魯拉當上巴西總統;高盛將巴西、中國等組合成為「金磚四國」,成為全球投資機構關注的焦點。而最有前景的產業,就是他所熟悉的礦產與能源。 巴蒂斯塔先從能源著手,買下巴西北部一個地熱發電廠,成立稱為MPX的能源公司,並獲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的大力加持。三年後,他再度出手創立鐵礦石公司MMX,再三年後的○七年,巴蒂斯塔成立了讓他成為巴西首富、卻也導致他破產的石油開採公司OGX。 一桶油都沒採 股價已飛上天這家公司在○七年成立,○八年六月就已經在巴西證券交易所上市,創始股東有巴蒂斯塔自己的控股公司EBX、他的老戰友安大略省教師基金,也找了巴西石油公司的鑽油專家擔任探勘技術長。 除此之外,就是幾本製作專業而精美的營運企畫書,以及○七年底標到的油田開採權利證書。巴蒂斯塔就這樣憑空創造出被稱為「巴西第二大的石油集團」,輕易就在IPO的過程中,募集到將近新台幣一千億元(三十億美元)的資金。 拿著飽滿的現金,巴蒂斯塔瘋狂標購石油探勘權,花十三億美元(約新台幣四百億元)買下巴西外海二十一座油田的開採權,出價是競爭對手的兩到四倍,然後用這些權利證書繼續集資,搜刮了三十億美元。 OGX在○八年六月上市,不到一個禮拜後,國際石油價格來到每桶一四七.三美元的天價;不斷飆漲的原油價格,讓瘋狂追捧OGX的投資人欣喜無比。OGX在還沒有開採出一桶原油之前,就已經創下三百多億美元市值紀錄,將巴蒂斯塔推上巴西首富寶座。 在這段瘋狂衝刺的期間,巴蒂斯塔高舉「X」旗幟,用極限運動的力道打造他全球首富的能源王國。他繼續成立以「X」為名的子公司,例如OSX公司,打造了兩艘海上煉油船,更承建全世界第三大的超級港口,面積有一整個美國曼哈頓島那麼大。他把集團所有的運輸資源集中成立LLX公司,再從OSX公司手中承接超級港口的承建合約。 然而,就在《富比世》、《彭博商業周刊》宣布巴蒂斯塔榮登巴西首富,並且快速邁向世界首富的榮耀時刻,OGX王國的泡沫破滅了。這個過程,要用金融與法律專業術語描述,或許非常複雜;但如果用白話文解釋,卻也非常淺白,巴蒂斯塔原本預估,OGX集團每天要生產七十五萬桶原油,但是實際產出卻只有一萬五千桶。 當投資人了解到,巴蒂斯塔標到的石油開採權,都是打不出原油的乾井,或者還得花大錢才能吸到油的密封井之後,就毫不留情大賣它的股票。而且禍不單行,金磚四國的光環褪去,石油價格回跌,鐵礦砂與金屬的價格崩跌,巴蒂斯塔的世界首富宣言,很快成了笑柄。 OGX股價剩一% 公司債跳票 從一○年的股價高點起算,OGX股價從最高的二十三里拉,一路跌到十月初剩下○.二一里拉,只剩高點的一%;另一家OSX的股價,從三十二里拉崩跌到剩下○.四七里拉;有開採鐵礦的MMX已經賣給德國公司EON,巴蒂斯塔只拿回不到兩億美元的現金,根本是跳樓大拍賣。 不只是股票,OGX發行的公司債也成了膠水未乾的壁紙。一八年到期、當初發行二十五億美元的公司債,在十月初的交易價格每單位剩下六美分(面額一美元),其他的公司債也都剩下面額的十分之一上下。彭博資訊報導,巴蒂斯塔旗下公司債的跌幅,高居今年新興市場公司債的前三名,已經等同破產了。 OGX在十月一日跳票四四五○萬美元之後,巴蒂斯塔的能源王國已經被送進了棺木。GE投資的三億美元、杜拜主權基金的十五億美元、PIMCO二十幾支基金持有的五億七千萬美元公司債,全都血本無歸。 PIMCO管理資產超過兩兆美元,被巴蒂斯塔倒掉五億七千六百多萬美元,不會有任何實質影響;但是倒債過程太惡劣,因此PIMCO、貝萊德等龍頭資產管理公司,帶頭組成聯合債權人團,聘請投資銀行羅斯柴爾做財務顧問,代表總金額高達新台幣一○八○億元的公司債債權,向巴蒂斯塔索討。 至於GE、IBM、杜拜主權基金、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基金,由於投資的是股權,過去這段期間已經不斷與巴蒂斯塔私下協商,交換各種權利,設法減少損失。 巴西償債惡名昭彰 九月底,巴蒂斯塔開除原本公司的財務長,改聘從巴西電信挖角來的阿馬拉,負責與葛洛斯及債權銀行談判。 阿馬拉向葛洛斯等債務人提出的重整方案,是要這些已經被洗劫一空的國際投資人,再掏出新台幣七十五億元(二.五億美元),用來重整OGX,重新啟動Tubarao Martelo 油田,並且用這個油田的收入來逐步償還公司債權人。OGX能否逃過十月底的破產,就看葛洛斯等債權人願不願意再掏錢出來。 過去巴西賴債的紀錄惡名昭彰,平均破產程序長達四年,而且一百美元的債權只能拿回十六美元;即使是破產稀鬆平常的美國,平均也只要花兩年,投資人可以拿回八十二美元的債權。巴蒂斯塔賠掉的,不只是他的全球首富夢想,還有巴西好不容易重建的國家債信。 巴蒂斯塔崩潰的過程,創下企業崩潰金額最高的紀錄,他從零打造能源帝國神話,雖然吹出了新台幣一兆元的巨富,卻只花一年半就崩盤成了廢墟。泡沫就是泡沫,雖然每次都會響起「這次不一樣」的衝鋒號角,最終,還是逃不過必然的審判日。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撰文‧乾隆來 |
巴西國家石油管理局透露,在巴西東北部塞爾希培州海岸發現了大儲量的石油,意味著巴西這個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即將迎來石油開發的新篇章。
石油管理局局長Magda Chambriard週三表示,2016年之前不會公佈此次發現石油儲量的具體數據。
以往巴西大部分的石油生產主要集中在該國東南部,該區域在過去幾年裡發現了數以億記的海上石油儲量,主要集中在深海鹽層下。
本週一,一個由殼牌、道達爾、兩家中國公司和巴西的國營石油公司——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組成的財團,贏得了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附近區域開採不超過120億桶石油的權利。
參考俄羅斯與中國簽署的兩項石油銷售協議,2700億美元分25年購買25億桶石油,850億美元分10年購買7億桶石油,可以想見開採120億桶石油的協議總價會是怎樣一個數字。
| ||||||
二○一六年奧運還沒開辦,巴西就已經貪腐、群眾抗議事件不斷,還面臨中國投資縮手、經濟全面下滑的窘境,巴西的奧運,究竟是重演倫敦、北京模式?還是步上希臘後塵,仍在未定之天。 撰文‧乾隆來 巴西首富巴蒂斯塔在十月底宣布破產(詳細報導請見第八七八期《今周刊》),他從身價新台幣一兆元的超級首富,在短短十八個月內就崩潰破產,不只創下史上最慘烈的財富崩盤紀錄,更帶衰全國經濟,讓巴西淪為今年經濟表現最差、貨幣貶值幅度最大、股市報酬率墊底的金磚五國成員。 巴蒂斯塔的集團公司破產下市之後,巴西試圖重新振作,迎接即將在二○一四年來臨的總統大選與世界盃足球大賽,以及一六年的奧運。今年重摔一跤的巴西,有機會重新再站起來嗎? 為籌資出賣機場經營權 十一月二十二日,巴西總統羅賽芙(Dilma Rousseff)拿到一個大紅包,由新加坡樟宜機場公司、德國慕尼黑機場公司領軍的兩家國際投資人,同意以總金額高達九十一億四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二千七百億元)的巨資,投資巴西。期盼許久的「奧運經濟」,終於傳出了第一個利多。 經過非常劇烈的競標過程,新加坡樟宜機場公司與巴西營造公司奧德柏組成的合資公司,標得一六年奧運主辦城市里約熱內盧的Galeao機場公司五一%股權,取得未來二十五年對里約國際機場的經營權,得標金額高達新台幣二四五○億元,是當初設定底價的四倍。而且,由於競標過程激烈,新加坡樟宜機場公司的出價,竟然比第二標還高出三一%。 另外一個在里約北部三百多公里的貝洛奧里藏特的Confins機場,也由慕尼黑機場公司與巴西CCR營造公司組成的合資公司,以新台幣二五○億元標得三十年的經營權。 貝洛奧里藏特與里約都是一四年世界盃足球賽與一六年奧運的主辦城市,巴西總統羅賽芙決定將國際機場的營運權賣給外國公司,雖然有「賣老本」的嫌疑;但是,只出售兩個機場各五一%的股權,就已經入袋新台幣二七○○億元,無疑給了士氣低迷的巴西政府一劑強心針。 在十一月二十二日之前,巴西,已經悶了好久。 巴西今年股匯雙跌,慘不忍睹。股市從今年開年的六三三一二點,一路跌到七月的四五○七五點,跌幅深達三○%,比陷入泡沫危機的中國還糟糕;至於巴西里拉的匯率,今年開年時,還有一美元兌換二.○四里拉,到了八月已經跌到一比二.四五里拉,匯率貶值二○%。 預計投入一四四億美元的「奧運經濟」,不只無法拯救巴西疲弱的經濟,反而引爆了二十年來最大的群眾抗議運動。 今年六月,聖保羅、里約等城市爆發百萬群眾集體上街頭,抗議政府將巨額資金投資在華麗的體育場館,卻罔顧許多城市的公車因財政拮据停駛、票價大漲等問題,大群失業青年與鎮暴警察衝突,徹夜鬧事、放火燒車、砸毀商店。 引爆群眾運動的「公車漲價」,是巴西通貨膨脹高漲的象徵,在最大城市聖保羅,公車票價從新台幣四十五元起跳,是台北市公車的三倍,而政府還要再漲到新台幣五十元。 妙的是,不只是群眾對於奧運經濟失望反感,連主辦城市里約的市長帕艾斯,都在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的專訪中,怒火中燒,對著外國記者說:「巴西舉辦奧運,根本是恥辱!」里約市長帕艾斯爆料,為了奧運整建了十六個新舊場館,除了每次都會發生的預算超支、場館建設時程落後等問題之外,「直到現在(訪問在今年八月底)我們都不知道,奧運結束之後,龐大的運動場館究竟由誰來負責營運?這是一筆龐大的開銷。」曾是媒體、中國追捧的寶地也不過是兩年前,巴西曾經是媒體追捧、商機無限的投資寶地。巴西在二○一一年創造出超過七.五%的經濟成長率,而且連續爭取到世足賽及奧運主辦權,巴西政府為此提出宏偉的經濟建設計畫,要藉著兩大賽事把巴西經濟徹底現代化。巴西是南美洲第一個主辦奧運的國家,也是僅次於澳洲、第二個在南半球舉辦奧運的國家。 巴西不僅快速從○八年金融海嘯中復甦,○九年,巴西股票指數BoVESPA更以不到一年的時間從四萬點大漲到七萬點,舉國歡騰。樂觀的氣氛,連最保守的會計龍頭公司資誠(PwC)旗下的財務顧問公司,都認為巴西已經走上強勁的上升軌道,到了二○五○年,巴西將成為「全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當時,最捧場的就是中資了。在金磚五國成員中(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中國與巴西堪稱是合作最為密切的兄弟,中國在○九年躍升為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大量從巴西進口鐵礦砂、石油、黃豆等,金融海嘯前後,更發展出緊密的投資關係,根據巴西政府的統計,從○七年累計到去年底,中國承諾在巴西的投資金額高達七百億美元,超過新台幣二兆元。 ○八年風光舉辦北京奧運的中國,熱切地想在巴西複製北京奧運經驗,巴西爭取到一六年奧運之後,大陸更是爆發巴西狂熱,「巴西是熱帶的中國」成了中國與巴西官員見面的問候語。 中國對巴西的投資熱,是傾國家的力量進行全面投資。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巴西總統羅賽芙三不五時就熱線通話,兩國高層政治人物頻繁互訪,一直熱到一一年四月羅賽芙率領三百人的龐大訪問團親自訪問北京。中國的龍頭國企中國石油、中石化等,偕同國家發展銀行、建設銀行與中國國際商銀等,到處在巴西撒錢,鐵路相關企業提出全面提升巴西鐵路網的計畫,中糧等農業集團也承諾大幅投資巴西的農業基礎建設。 能否重演倫敦奧運經濟? 令人訝異的是,中國與巴西的關係卻在羅賽芙訪問北京之後快速惡化。羅賽芙訪問北京的一一年四月,全球的天然資源價格已經大跌,巴西經濟從前一年的七%年增率,突然暴跌到剩下不到一%,但是中國的商品卻持續在巴西攻城掠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陸的低價手機。 根據巴西電子公會的統計,中國手機在巴西的市占率從一○年的五四%(占總進口量),暴增到一一年的八五%,華為、中興的手機,以每支十二美元的超低進口價格傾銷,「為了保護消費者與本地利益」,巴西政府採取措施限制大陸手機進口,例如課徵高達六○%的進口貨物稅。 不只是電子產品,原本安徽江淮汽車已經承諾在巴西興建一座新穎的汽車組裝廠,卻也同樣面臨政府對進口汽車課徵高額稅負,因而延緩了建廠進度。號稱狼群在全世界攻城掠地的華為,索性將南美洲的營運總部,從巴西遷到阿根廷。 今年十一月一日,香港《南華早報》引用路透的新聞報導指稱,從○七年累計的七百億美元對巴西投資案,至今只落實了不到三分之一,有四四○億美元已經胎死腹中或拖延不前,中國銀行巴西分行行長張東向公開抱怨,巴西因為經濟萎縮,仇外與保護主義氣氛日益高漲,「在巴西營運,變成一個極為困難的挑戰。」「奧運經濟」到底是徹底翻修國家經濟的機會,還是拖垮政府財政的大白象,一直是個難解的謎題。一九七六年的加拿大蒙特婁奧運,留下十五億美元的負債,一直到三十年後的二○○六年才還清;○四年雅典奧運嚴重超支將近八○○%,最終導致希臘政府全面破產;但是,○八年北京奧運總共燒了四二○億美元,卻創下了史無前例的奧運奇蹟;接下來倫敦奧運精打細算,花費一五○億美元,開幕儀式只用了北京奧運三分之一的預算,至今看來也是成功的活動。 巴西奧運預算是一四四億美元,金額與倫敦相近,但是至今場館進度嚴重落後,追加預算已是必然;另外,里約市區自來水系統全面翻新的工程也還停滯不前,同時又遭遇經濟全面下滑,企業贊助恐大幅縮水,巴西的奧運經濟,走的到底是倫敦、北京模式,還是希臘式的災難,至今還在未定之天。 不論如何,新加坡樟宜機場與慕尼黑機場公司捧著大筆鈔票進場,對於巴西總統羅賽芙真是一場救命的及時雨,巴西股市與匯市為此同步強勁上漲,「賣機場來辦奧運」,聽來令人鼻酸,卻是一個令人莞爾的怪招!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