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尖沙咀,KFC.
看著我大口大口地吃著家鄉雞,狼吞虎嚥的,幾乎連手指也吞下去, 平素較為木訥的阿 Ben 也忍不住笑道 「喂,洗唔洗咁狼呀,我地兩條友叫左成筒雞,有排食喎,慢慢啦~」
我舔一舔手指上滿溢的雞油,再呷一口凍檬茶,滿足的道 「梗係啦大哥,上面工廠 d 伙食真係油都唔多滴,成日芽菜炒青菜,搞到我要自己煮午餐肉公仔麵醫肚呀~」說罷又伸手執起一塊雞鎚。
「呵,咁咪當 keep fit 囉~ 係喎,早排聽你講過話要去接客,咁之後點呀?」
「哦,幾順利丫,好彩咁0岩我同小惠傾開,問左佢d 關於德國佬既野, 唔講唔知,原來佢地鍾意人叫佢 Mr. X ,唔鍾意人直接叫佢個名架~」兩三句說話起落間,我又消滅了那雞鎚,這回挑了個玉米棒。
「係喎,佢以前好似有讀過德文,乜你仲同人有咁密切來往既? 玩復合呀? 」阿 Ben 與我相識近十載,相當友好,我的一事一物,以至乎我前度女友的一事一物,都很清楚。
「唔係…… 再見亦是朋友遮,佢而家係歐洲玩緊呀~」我無奈的道。 小惠的雖然早早就得到了 EY 的 offer, 卻要到九月才正式上班,中間的暑期空檔,便來了個歐洲畢業旅行,好不風流快活。
與 Ben 再瞎扯一會,那家庭裝的筒雞也給幹掉了七七八八,便動身去看電影 <<海底奇兵>>了。
對,是兩個麻甩仔去看<<海底奇兵>>。
對於一個甩了拖的男生跟一個純情了廿載的男生一起去看<<海底奇兵>>的這回事,別感到驚訝。事實上,早幾年我還跟 Ben 去看了哥哥與常盤貴子合演的<<星月童話>> 呢…..
* * * * * *
經過了近兩個月的打雜跟接客生活,在公司總算站穩了陣腳,慢慢地小娟也放手讓我直接處理一些小客戶了。
是日,出口部例會,討論兩星期後公司中秋晚會的事宜。
「兩星期後的中秋晚會,依照慣例每個部門都要表演一個項目,大家隨便提提意見吧」美國組老大 Kelvin 是這個會的主持人,說話一貫的簡潔。
我們出口部的女生眾多,而且內地文化對此類「出風頭」的表演,一般都頗投入,所以馬上就七咀八舌起來了。如果換成在香港,我敢保證一定是人人低著頭保持緘默的情景。
「嗯…..要不然再來個大合唱? 」佐治看大家討論了個半天還得不出個結論,有點不耐煩了。
「不要吧~~大合唱這麼老土,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唱」小娟說罷,眼光還特意在佐治身上停留了兩秒,似乎在「明示」他就是「不能唱」的其中一員。
「咳咳….那妳有甚麼好意見呀,小娟大姐,要不然妳代表整個部門獨唱囉~」佐治帶點晦氣的道。看著佐治與小娟這對活寶貝,也夠好笑的。
又吵吵鬧鬧了一會,Kelvin 見勢色不對,道「去年的大合唱是挺好,但跟咱們公司的業務好像關係不大,而且沒太多新意,有沒有別的提案呢?」
Candy 接著發言「要不我們跳舞? 現在的 hip hop 舞很流行,應該蠻有看頭的吧?」想不到這小妮子也有點想法呢。
眾人又議論紛紛起來了,有的大呼好計,有的則表示保留,怕時間倉促來不及排練,找不到教練等等,一時之間還是爭持不下。
我對這類討論本不大感興趣,正在發呆,看到今天也有例席的 Monica,穿了件湖水藍連身裙,長髮及肩,向我報以一個友善微笑,精神頓時為之一振。
「我有個想法…」一眾群鶯中冒出我沉厚的聲音,眾人立時把目光投向我,於是續道「我們公司做布料的生意,出口部又有這麼多的美女,要不來個 fashion show,一來可以展示一下公司的產品,二來兩個星期的排演時間應該足夠了,錢也花不了太多。」
大家聽後覺得頗為可行,甚至連 Kelvin 也微笑著點頭 ,然而,他還是謹慎的問道「嗯,這個主意是很好,但我們只做布料,沒有時裝設計師呀~」
「呵,這個簡單啦,女同事都愛看時裝雜誌,找幾個流行的款式參考再加點自己主意修改一下,而且打樣房的師博不都是裁縫高手嗎? 要他們幫幫忙應該可以吧~」
說罷又偷瞄了 Monica 一眼,忽然那湖水藍讓我聯想起了甚麼….
「對,而且最近<< 海底奇兵>> 這麼流行,我們就乾脆搞個海底世界主題的 fashion show 吧! 」我靈機一觸的道。
「好~ 就這樣決定吧! 」 Kelvin 一鎚定音了。
「呵欠~~~」
這已是我今天的第二十八個呵欠,我用力把腰身一伸, 再洗勁地向自己面門摑上兩個耳光, 好讓自己能清醒地工作下去。
望着自己面前幾個文件夾 ,有如小半個山丘, 我有點不耐煩, 開始埋怨自己起來, 為甚麼要提出那勞什子的fashion show 主意, 弄得自己連續加班了一整星期 (前度女友小惠按 : 咪又係因為你要討好 Monica~ 抵死)
話說上星期出口部的大會, 主持人Kelvin 及一眾女同事, 一致通過了我提出的建議, 於中秋晚會當天來個主題為「海底奇兵」的 fashion show。
接下來, 幹練的 Kelvin 便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作為這個表演活動的籌委,小娟於出口部的年資長、人緣好,自然地成為這個小組籌委會的領導, 主力協調 10 名女模特兒的衣衫設計, 並定時向 Kelvin 報告進度, 確保準時有貨交。旗下兩大要員, 一為關仁先生, 負責表演時的燈光音效及舞台效果, 二為黃磊小姐, 負責張羅各類化裝及襯衫配件飾物。而我們四個香港新人, 則成為了四大打雜, 負責執頭執尾。
老實話, 我當初提出建議的時候, 吹水的成份居多, 倒沒想過會成為籌委會的成員, 要幹起實事來。這段日子, 我們白天工作, 晚間開會綵排, 倒像學生時代在學生會的日子. 然而, 現在卻不如學生時可隨意走堂, 頂多是躲進廁所裝作辦大事蛇王個十五分鐘, 唯一個人每天辦大事的次數終歸有限, 相較往日的逍遙日子, 現下自是苦不堪言。
正在納悶間, 電話聲大作, 「喂, 阿笨, 搞緊乜 9 , 唔係仲OT 呀? 快D 過黎球場鬥波啦~ 」原來是另一男新人Eric, 我正悶得發慌, 掛線後便趕回宿舍, 更衣後怱怱跑到沒多遠的籃球場。
* * * * * *
剛進球場, Eric 已向我招手, 站在他身旁的是一個黑實的高個子, 看來是他在球場新結識的朋友吧.
「時間0岩0岩好, 下場就到我地, 你快D 熱身」Eric 催促着道.
「這位是…?」我邊拉筋邊問那高個子.
「哦, 我是打樣房的國明, 陳國明。你就是阿笨吧? 剛剛艾力已經介紹過喇~」高個子禮貌的回覆.
我聽到「艾力」一詞, 好不容易才想起是 Eric 中文譯名, 頓時想起一大堆愛迪逹, 耐克的名字…..
「喂, 咪講住, 入場喇」
場內, 三鬥三, 我們三個的對手贅肉橫生, 看起來都孔武有力, 想來應該是倉庫裡的工人吧。 意想不到一開波便接連搶攻, 在他們的衝撞式打法下, 我跟 Eric 都吃不消, 唯有國明尚可支撐, 唯籃底全失, 沒多久便連失四球, 落後 零比八了, 再多失一球, 我們便會被炒 perfect.
禍不單行, 我剛剛給對手來了一個人肉三文治 (當然是犯規的!) , 跌在地上, 正暗駡對方的祖宗十八代。 此時 Eric 到了我面前, 邊拾球, 邊對我低聲道 「無事丫嘛? 唔好放棄住, 佢地體能一般, 就黎無氣架喇。我地要打游擊, 玩消耗焦土戰術。你有波就俾我同國明啦~」
我剛領教過對方的辣手, 聽後自然大呼好計。如此, 便刻意在外圍游走, 引對手離開籃底, 一接波便如接到炸彈般快速交出去.
幾個回合下來, 比數雖然仍然是零比八, 但明顯對手體能已開始下降, 速度減慢了。Eric 及國明乘着機會, 爆籃搶分, 旋即追回八比八了.
對手一球重炮擲向匙圈, 所有人都衝向了籃底, 球兒卻狠狠的反彈出外圍, 落在無人看管的我身上.
「他媽的, 便給我入呀~~~」成場波未起過手的我, 大好良機, 來了個三分遠射。
「Shit !! Air ball!!」可惜現實的我不是三井壽, 用力過猛下, 球兒飛過匙圈, 還好國明手長, 一手截下, 便來了個小天勾, 擦板入了。
十比八, 奇蹟反勝了。
* * * * * *
再多打數場後, 累極。 我們三人便到了工廠外的小飯館, 點了幾味北方小菜 : 辣子雞丁, 葱爆牛肉, 水煮魚, 邊喝着可樂, 大吃大喝起來。
「哈, 艾力阿笨, 想不到你們都能食辣啊~我還以為香港人都不食辣呢~」國明邊說邊起勁地於辣椒群中夾出魚肉, 放入口中。
事實我和 Eric 都被辣得叫救命, 不過難得外出用膳, 亦結識了新朋友, 便捨命陪君子吧。
如此吃吃喝喝, 吵吵鬧鬧, 一夜甚是歡暢。
「阿笨~ 早晨~有無人坐呀呢個位?」
「嗯…..嗯…」我邊抓著半個曼頭,低著頭沒頭沒腦的回應著。
「嘻,你因住噎親呀~ 仲未訓醒呀?」
「吓~ 原來係 Monica ? 早晨….」聞得Monica 的笑聲,我此時才回過神來。
「聽講你地呢排為左個 fashion show 晚晚 OT 喎,點呀,好辛苦呀?」Monica 關切的道。
我還在竭力睜大雙眼,邊想著怎麼回應的同時,一旁的Eric 已道:
「哦~係呀,無辦法啦為左搞好個 show,辛苦都要頂埋佢架喇~」
實情昨晚我跟 Eric 與國明打波宵夜後,機癮大發,回到宿舍再大戰 Winning Eleven 十數回合,弄得 3 點才爬上床,有夠辛苦的。
「咁都係要捱多一個星期遮,俾心機啦~ 有咩要我幫手既記得出聲喎~」
「好呀,咁不如陣間3 點個籌委會你都seat in 丫~ 順便俾 d 意見我地嘛~」Eric 打蛇隨棍上的道。
「又好~ 不過我約客食 Lunch,或者我送左佢走之後再過黎丫~」
Monica 的親切平民,實在沒有半點太子女的架子。
* * * * * *
下午3 時,籌委會中,老大 Kelvin 見客緣故沒有出席,只吩咐了我們事後給他一份會議紀錄,而縮骨大師佐治更加影都無,故此便由小娟主持大局。
小娟望著面前的幾件樣品,平素談笑風生的她也罕見地露出了一絲擔憂的神情,道:
「還有一個星期就是中秋晚會的表演,但總數 10 件的衣服我們才搞出幾件,而且還未算上修改跟穿上綵排的時間,你們說怎麼辦?」
「就是呀…我的配件飾物都差不多買齊喇,小娟你們為啥這麼慢呢?」負責化裝及配件的黃磊平日處事相當嚴謹,此時言語間已帶點慍氣.
我跟 Eric 主要跟隨關仁黃磊負責各類舞台效果,編排模特員( 女同事們) 排練及飾物採購等後勤事宜,於此火藥味甚濃之際,明副其實的「關人隱事」,靜觀其變。
「這…因為樣品房說他們最近很忙,都在趕生產樣品,沒太多時間…所以…. 」 Shirley 誠惶誠恐地道。Shirley 是我們四位MT 中最沉默內向的一位,跟 Candy 的八婆性格可謂差天共地。
Shirley 還未說完,同樣負責跟樣品進度的Candy 已截著她道 :「對呀,而且他們的態度非常不合作,我們已經每天打電話跟親身上門催促,但他們要麼就不接電話要麼就一句沒時間就掛線了….」
Candy 稍頓了半秒,好像心有不甘的,又道 「而且說到底,fashion show 這個主意本來就有點勞民傷財,誰都知道現在是生產旺季,打樣房那有時間幫我們做事呢?」
聽著 Candy 的超級馬後炮式言論,我心裡已在瘋狂地 DKLM,巴不得立即出言反駁,但礙於環境,最後還是強忍下來.
小娟聽罷,神色堅決道「現在不是評論的時候,其實妳們碰到這個情況,應該早點跟我說,讓我來幫忙處理問題」
「這樣罷,待會 Shirley 和Candy 跟我一齊到打樣房走一趟,找他們的老大再談一談吧.,其他人按計劃繼續跟進,少批評多幫忙。」小娟最後一句明顯帶骨,語氣更是少有的嚴厲。
「呀~ 不好意思,我來晚了一點,打擾你們開會嗎? 」氣氛正緊張升溫之際, Monica 恰巧進來了 在太子女面前,同事們頓時收起剛剛的唇槍舌劍,馬上改談風花雪月,胡混幾句後便宣告散會了。
眾人散去後,Monica 便低聲向我問道「阿笨,點解頭先好似咁怪既? 係咪我唔應該入黎?」
我向Monica 報以一個微笑,道「其實你入黎個 timing 好0岩,救左我一命呀~」再打個眼色便急步走人了,剩下滿頭問號的 Monica.
2014-09-22 TCW | ||
有一本書,定價高達九百元,是一般書籍定價的三至四倍,閱讀方式對讀者來說更不友善。但,它卻能一上市,就稱霸博客來、誠品、金石堂等書店的銷售排行榜冠軍超過兩個星期。 這本由執導《星際大戰VII》、《不可能的任務3》、《LOST檔案》等知名電影與劇集的鬼才導演 J.J.亞伯拉罕,和小說家道格道斯特共同構思創作的小說《S.》,讓全球成千上萬讀者自發性的寫「開箱文」。 因為這本書的黑色紙盒裡,除了放滿明信片、羅盤、照片甚至手寫餐巾紙等二十三樣配件,還有一本紙質斑黃的書。書中內頁除了印刷體內文,兩旁還布滿書中主角的手寫對話,多達十萬字,很多讀者拿到書的第一反應是:「這本書到底要怎麼讀?」 這本書的形式,讓它在電子閱讀當道的年代,擺脫一上市就被數位檔案傳閱於世的命運。它跳脫平面閱讀的框架,以「文本、手寫注釋加實體配件」的特殊閱讀形式,更讓盜版書商無法輕易的掃描複製。 創新閱讀樂趣,綁住書迷 其次,出版社還要有成熟的執行能力。搶先日韓、亞洲第一個推出《S.》翻譯版本的圓神出版,該公司行銷企畫經理吳幸芳舉例,光為了配件中一張有手繪地圖的餐巾紙,工作人員就找遍了全台三十多家印刷廠,花上三個多月的時間溝通往返才完成,「這張餐巾紙的成本,比很多書的版稅還貴。」 就連其「閱讀不友善」的特質,也是《S.》征服全球愛書人的關鍵。博客來文化事業部書籍團隊經理陳怡榛分析,一般的小說都是順著故事線性閱讀,但《S.》除了順著內文,讀者還可搭配兩位主角的手寫對話和配件,自由排列組合,讓許多人一讀再讀。 曾出版許多閱讀概念創新、裝幀特殊書籍的自轉星球社長黃俊隆認為,《S.》的成功未必能模仿,但對出版界帶來了正向的刺激,會讓大家更願意創新。 「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S.》在電子閱讀年代的突圍,體現了這句話的真諦,為出版界指出不同的可能。 |
| ||||||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公司(AGI)執行長曠紫倫(Elizabeth Corley)走進會議室,合身剪裁的灰色毛呢套裝,戴著珍珠項鍊,講話溫柔輕快,毫無金融菁英的高傲姿態,她是歐洲資產管理界最有權力女掌門人。 《財星》(Fortune)選她為二○一四年五十位最有權力商業女性,是歐洲資產管理界唯一進榜者。在她領導下,AGI管理的資產規模高達五千一百一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十五兆元),相當於去年台灣的國內生產毛額(GDP)。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公司(Allianz Asset Management)的旗下有兩家資產管理公司,一家是由葛洛斯(Bill Gross)創辦的PIMCO,另一家則是曠紫倫負責的AGI,前者一直是媒體寵兒,直到去年開始改變。 她當執行長,善於整合搞定學歷高於她的經理人 過去一年, PIMCO執行長埃里安(El-Erian)與葛洛斯相繼出走,其旗艦基金「總回報基金」過去一年流失約六.四%資產;但向來固定收益較弱的AGI資產卻淨流入一○.六%,今年上半年總資產規模比起去年同期更大增四一%,增幅高於業界老大哥貝萊德和摩根資產管理公司。這讓《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將她定位為「讓德盛安聯走出PIMCO陰影的女人」。 相較於葛洛斯,她的崛起不在於操盤,而在於她是一流的整合手。二○○○年安聯啟動購併計畫,買下數十家資產管理公司,快速壯大卻無法整合,甚至各地用的 logo(標誌)可能都不盡相同。 二○一二年她擔任執行長後,提出「One Firm(單一公司)」架構,她把十個投資平台整合為一,讓旗下經理人能透過社交媒體即時交流投資訊息,也讓各地分公司可以從跨國的平台上挑選適合在地的產品。 相較金融圈領導人許多出身名校,她背景平凡,來自英國農村家庭,畢業於一般大學,透過夜間進修才取得管理碩士學位,因此面對學資歷都比自己高的經理人,她更能採取低姿態去聆聽,降低整合的阻力。 不打高爾夫,不愛品酒,寫小說是她最大樂趣。 她當作家,週末搖筆桿至今已寫出五本推理小說 平時她是管理五千億美元資產的女CEO。到了週末,就搖起筆桿,變身推理小說的作家,至今已完成五本作品。她認為,兩者的共同處是「對人的迷戀」。 九月底她來亞洲,在台灣僅停留二十四小時,卻堅持走完四層樓和兩百多位員工寒暄握手,這顯示出她的心思聚焦在人身上。 在採訪時,她甚至注意到攝影記者的需求,主動把面前的咖啡杯移開。 本刊取得這位雙面女掌門人獨家專訪,暢談她如何「傾聽出」領導力。以下是專訪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妳上任後讓資產大幅成長,甚至連過去比較弱的固定收益也開始吸引退休基金流入,是如何做到的? 曠紫倫答(以下簡稱答):我想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傾聽並且去了解客戶的需求,而不是只講自己想推銷的產品,這是讓我們持續成長的主因。 問:這原則聽起來很簡單,但為何多數人做不到? 答:你聽的時間需要比說的時間多才行。以風險為例,英美客戶對風險的看法就是得去冒險,他們對市況比較樂觀,但是,歐洲客戶會假設最壞的結果。 一種文化願意讓你冒險獲得最好的結果;另一種文化卻要你避開風險,如果不了解,就算你有最棒的產品也賣不出去,了解客戶也許比了解市場風險更難。 她掌握傾聽3原則找樂趣、記筆記、整合意見 問: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傾聽者? 答:首先,你必須覺得傾聽是有趣的,你無法假裝是個很愛傾聽的人。第二,你要有一副好記憶,以及專注於對方,跟人對談,我一定會寫筆記,這幫助我翻閱記憶。最後,你必須能把聽到的意見集合,去找出問題的解答。 資料、訊息和了解,這是三種不同層次,有能力去傾聽、了解,然後再把事情整合,通常會找到最好的意見。 問:假設遇到不同意見? 她抓出領導2關鍵決定方向和執行速度是重點 答:除了選對人才外,領導還有兩個工作,一是決定方向, 二是決定執行的速度。要記住沒有十全十美的決定,所以在發生像金融海嘯的危機時,就如同你不會在發生火災時還花時間傾聽一樣,決策必須快。 只是危機不是天天發生,多數在決策時,你擁有的時間是足夠的。能分辨緊急和重要是很重要的能力,你才知道何時該比較獨斷,何時該集體決策。 問:你上任後喊出「one firm」把投資的資訊產品都整合到同一平台,為何這樣做? 答:金融海嘯後,我們發現不能理所當然的認為客戶會自動信任你,每一天你都要為了贏得他們的信任而努力。 客戶也在改變,十年前,大家都以資產類別去思考市場,現在則比較重視報酬率。在低成長的時候,還得為客戶找出報酬,只有透過整合才能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當時,我們把公司攤開來看,發現有很多很珍貴的寶物散落四處,我都稱它為隱藏的寶石,就像是你手上有珠寶盒,但是你從沒穿戴出門。 問:你有發現這些寶石的價值? 答:我們把原有的產品帶到新市場,跨國界銷售。我們還有社交工具,讓經理人在上面交換意見,很多重要的報告,都是基於深入挖掘細微資訊,對於績效、研發產品、定位市場都會很有幫助。 問:他們不會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 她聚集人才2訣竅讓高手交流、看見有好處 答: 這是另一個關鍵,你沒辦法強迫人們溝通,如果你不想用平台溝通,沒問題,我們並不是強迫人去做,而是打造他想去做的環境。 資產管理就是人才事業,對於一流的人才而言,能跟一流人才交流是最過癮的,這就是最大的誘因。當你拆掉對彼此不熟悉的藩籬,就能創造對話的環境。 經理人都很精明,深知要操作出好報酬越來越困難,所以提升見識就很重要。一開始他們可能不想分享,但是第一批試用者得到好處,其他經理人也開始好奇,有好處就會加入。曾有一個很專注於投資的團隊,他們本來不想分享,後來卻愛上這平台,因為他們發現平台上有高品質的資訊。 問:你也是小說家,你覺得身為CEO和小說家的共同性是什麼? 答:寫小說你必須建構劇情和角色,小說就是由人物和劇情交錯互動而成,有時是角色個性強到掌控劇情,有時則是劇情強於角色。我從不覺得寫作和工作有很大的相似點,兩種工作用的是腦的不同部位。 唯一的連結是,「對人的迷戀」(fascination with people),去了解人的心理和驅動人的行為,我覺得這很有趣。 問:怎麼驅動人們,特別是要他們改變? 答:特別是在投資領域,你管的是人,不是產線,要讓他們表現出最棒的一面,其中一個訣竅是,多說點改變後會得到什麼,而不是會失去什麼,你會發現人們會比較想改變。 有的執行長認為自己萬能,但是有的執行長擅長找有才能的人,我是後者,我會找能力比我更強的人,我當教練,能讓他們在同一團隊合作。 問:既然他們都比你厲害,為何要聽命於你呢? 答:可能他們不想成為CEO(笑),我猜是因為我尊重他們的才能吧! |
2015-01-12 TWM 撰文‧孫蓉萍 博客來網路書店日前發表二○一四年書籍銷售排行榜,第一名是鬼才編導J.J.亞伯拉罕(J. J. Abrams)的首部小說《S.》,九月才上市,就躋身全年度前十名,顯示它銷售力道之強;誠品書店一四年的閱讀職人大賞中,一千三百位誠品閱讀職人從數十萬種書目中選出「最想賣」的書,也是它。 這本書一三年在美國首刷二十萬冊,立刻斷貨,還被亞馬遜讀者選為「最想擁有的小說」,並獲三五○位讀者平均四.五顆星的高評價;台灣上是三個月銷量破七萬冊。博客來統計,這本書讀者年齡層約在二十五到三十五歲,在年輕人愈來愈少閱讀紙本書、薪水又偏低的現在,寂寞出版社這本定價高達九百元的書,為什麼如此受到肯定? 情節像科幻片 名導找小說家跨界玩創意 這本書的熱賣原因之一,在於作者的魅力。博客來指出:「J.J.亞伯拉罕的代表作包括《LOST檔案》、《星際爭霸戰》和《不可能的任務III》,有一些死忠的影迷。」這位美國知名編導,作品以善於鋪陳、謎團重重著稱,十多年前,他在旅途中看到一本書上寫著:「看完請留給下一個讀者。」於是決定找知名小說家道格.道斯特(Doug Dorst)一起來玩創意。 而且台灣版的《S.》還將小說放進收藏盒出售,是全球獨有的設計。《S.》書盒外觀仿照信用卡信封的「K線」貼紙設計,必須撕開封條才能打開。盒裡除了有一本名為《希修斯之船》的仿舊書,還有一包配件,裝有畫著地圖的餐巾紙、明信片、照片信件、剪報、羅盤等二十三個配件。 到這裡,可以看出這本書暢銷的另外三個原因。首先是《希修斯之船》本身的故事就很吸引人,描述主角被強行押上一艘船後,展開神祕凶險的旅程,寂寞出版社所屬的圓神出版行銷企畫張鳳儀分析:「其中涵蓋了冒險、推理、愛情等小說該有的元素,引人入勝。」而《S.》的情節設定,是一位研究生很喜歡《希修斯之船》的作者石察卡,但石察卡寫到一半就失蹤了,研究生想知道發生什麼事,因此研究他最後的這本著作,並且在這本圖書館的書上寫了很多筆記。一位在圖書館打工的大四學生無意間發現了這本書,於是兩人像交換日記一樣,在書上你來我往地展開對談;讀者不知不覺就成了第三位追蹤者,被吸進故事中而無法自拔,這是《S.》的第二個魅力。 配件像桌上遊戲 二十三件小物添破關樂趣 第三是這本書像桌上遊戲一樣,許多小物都讓人驚喜連連。張鳳儀說:「兩人在一起調查的過程中,夾入了明信片、剪報等各種文件,讀者不只要看書上的文字,還要看這些配件,像玩遊戲一樣。」也因此,許多讀者甚至在網路上寫「開箱文」,或上傳記錄開箱過程的影片。 誠品指出,「二十三種精美配件延伸閱讀想像,讓故事歷程成為躍然於紙上的冒險遊戲。」博客來則分析,「這本書把紙本書的線性閱讀立體化,而且結合書中書的故事線,是前所未有的創意表現。」而且讓讀者樂於解謎,互動性高。 圓神也指出,國外有讀者成立線上讀書會,討論如何閱讀這本書,例如不知道明信片的意義是什麼?先讀鉛體字還是手寫字比較好? 製作《S.》的過程其實困難重重。寂寞出版的主編兩年前到版權代理的辦公室看《S.》的雛形,為了保密,不能帶進或帶出任何資料,因此主編回到公司,只能憑印象說明。經過討論,公司認為「尋找一名身分撲朔迷離的作家」是《S.》最動人的敘事核心,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現電子書無法取代的紙本書的美好,每個人都能創造自己的閱讀經驗,於是決定簽下這本書。 找廠商像選秀 餐巾紙、手寫字都嚴格規定但簽約之後,才是困難的開端。這本書仿舊書設計,採用泛黃的紙,上面還要有咖啡漬、水漬,而且這些漬跡都經過美國團隊的精心設計,哪一頁滴在哪裡,都有嚴格規定。 製作明信片等紙製的配件還算容易克服,唯獨上面畫著地圖的餐巾紙,面積約四十公分見方,負責印務的工務部門花了一、兩個月,找了三、四十家廠商,才找到合用的業者。 書中大量的手寫字更是馬虎不得。為了找兩位寫手,圓神徵了近一百人來試寫,老中青三代都有,不只字要寫得順眼、好讀、有個人特色,還要在寫幾萬字的情況下,依舊維持一貫的工整。過程雖艱辛,張鳳儀說:「辦了這次的甄選,我們才發現原來很多人愛手寫。」網路發達,電腦打字幾乎取代了手寫,但手寫的溫度,無可取代。 誠品指出,「復古書頁印刷,加上兩個角色的註記對話,讓閱讀變得更立體更生動。」《S.》中文版包括每一處中文字跡、書盒樣式、配件等,每一關都通過J.J.亞伯拉罕的審核,這也是亞洲最早版本,而且是全球唯一直書的版本,美方甚至要求仲介的書商把中文版寄給其他國家參考。 J.J.亞伯拉罕將紙本書的創意發揮到極致,寂寞出版創意接力,並貼心地將配件統一放進配件包中,方便讀者收藏。要讀者買單,重點不在金額多寡,而是要能感動讀者,喚起記憶中的美好。 一本小說為何敢賣900元? 1. 書中書設計,引人入勝玩交換日記,讓讀者有窺探感,並融入劇情。 2.邊讀邊玩,互動性佳配件達23個,把紙本的線性閱讀立體化。 3.討論度高,延續熱潮粉絲主動貼開箱文、揪讀書會,閱讀樂趣延伸更長。 |
“李家大兒”的《股仙》趕上大牛市走紅,在現實中,這位證券從業者一直提醒散戶不要過於貪婪。 (受訪者供圖/圖)
因大牛市帶動,炒股小說在仙俠統治的網絡文學世界中奇跡般走紅,又隨著史無前例股市暴跌的來臨,結束了僅持續半年的“春天”。
“如果小小說在現實世界中上演,這是什麽情況?這其實就是散戶在中國股市中的悲哀。糾其一念,不外乎貪婪、恐懼!”
2015年5月25日,上證指數突破4800點,大漲逾3%,成交量逼近1萬億元。概念股更是全線飄紅,漲停無數。
當晚,QQ群“股仙沙龍”里股民們一片歡騰,群主“李家大兒”(以下簡稱“李大”)卻撂下一句:“我的個媽啊!親們,你們就一點不害怕嗎?”
李大的另一重身份是網絡炒股小說《股仙》的作者,而“股仙沙龍”是小說的書友群。在書友們心中,《股仙》早已超越了小說範疇,除了娛樂,它還有一個更加誘人的功能:告訴你股市中的盈利保本之道。
在5月底、6月初的上攻趕頂時期,李大不斷利用小說更新,提醒讀者“主力資金正在流出,建議將倉位減至五成或更低”,幾乎天天如此。
而最近一輪暴跌過後,一位書友給出反饋:李大,我都減到30%了,還是跌得好酸爽啊!
“那你看看外邊怎樣?”
“外邊?我同事里有個妹子,半倉都沒出,現在整天眼淚汪汪的。”
更有一名骨灰級粉絲一次性打賞了10萬元。
2014年10月,自詡“吃貨”的李大正在創作新小說《我的影子是食神》。寫到酣暢淋漓處,內心甚至味蕾都能獲得巨大滿足。
然而,一群《重生之股動人生》(以下簡稱《股動》)老粉絲卻不甘寂寞,哄著他另起爐竈,寫個長篇再戰股市。
李大在現實生活中是一位證券從業人員,《股動》是他的第一部長篇炒股小說,2013年2月開始上傳。
想當年,為了讓《股動》好看,李大不惜加入最為流行的情節套路,從重生、穿越到“種馬、後宮”統統用遍,以至於自己都有些嫌棄男主和太多女孩兒發生了情感糾葛,“比較亂”。
盡管如此,洋洋灑灑800多章、255萬余字的《股動》依然沒有收獲太多關註。“沒辦法,熊市嘛。”李大說,不炒股的無感,“炒股的賠錢都快賠吐了,看見股市倆字就心塞,誰看啊?”
不過,經不住老粉絲的好說歹說,本來就熱衷於炒股小說的李大,這一次就坡下驢地應了下來。
李大努力的方向是,寫出嚴歌苓《媽閣是座城》中賭徒、掮客的驚心動魄。和《股動》時的熊市相比,牛市中他想傳遞的信息截然不同:要發出警示,讓大家對隨時可能到來的超跌保持恐懼,“這也算是我的本職工作,穩定國家金融市場秩序嘛。”
不出所料,《股仙》一出便大受追捧,更新半年多來便有22萬多的點擊,累計獲得超過一萬個收藏、三萬張推薦票。在起點中文網的2015年5月月票PK榜上,《股仙》排在第10名。就連此前被冷落的《股動》也跟著又火了一把,關註度直線攀升。
當消失了7年之久的大牛市一路狂奔而來,在仙俠玄幻題材統治的網絡文學世界里,炒股小說終於有了出頭日。
作家“漲停板”創作的小說《超級散戶》從2014年底就火了,在起點中文網的作品盟主榜中,《超級散戶》在一年的時間里以1706個“盟主”支持數排名第一。
更多的炒股小說在2015年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僅在起點中文網上,就有《至尊散戶》、《至尊操盤》、《最狂散戶》、《終極散戶》、《神股》等數十部。有些4、5月份才開始初次上傳,至今不過數千字的體量。
更新《股動》的一年多里,李大每月只能拿到一兩千的稿酬,總收入也就一兩萬,他自嘲“還不如地鐵里撿瓶子的”。
而近半年中,《股仙》收益直逼20萬元,更有一名骨灰級粉絲一次性打賞了10萬元。“但是作者要和網站五五分賬,上完稅,這一筆也就還有4萬出頭。”李大說。
“漲停板”也收入頗豐,將近百萬的寫作收益納入囊中。“小說行情最好的時候,也是4、5月份大盤行情最好的時候。很多人看完小說賺到了錢,心情一好就會打賞給我,”“漲停板”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反正那些錢來得容易,賺得也多。”打賞一兩千就像毛毛雨。
“我讓女主周六出場總可以了吧,周末不開盤呀。”
在《超級散戶》中,一名大學生用1萬元本金炒股,試圖在10次翻番後獲得1024萬的高額回報。
而新上傳的炒股小說,大多與之思路類似,將主人公設定為職場草根,從最底層做起,在波瀾壯闊的股海中一路摸爬滾打,最終成為一代豪強。
“大概只有這樣,才會讓真正的散戶產生認同和希冀吧。”“漲停板”說。
《超級散戶》上傳更新一兩個月後,“漲停板”開始收到讀者留言,稱運用小說中的方法在股市中獲利。一時間,他發現自己“從一個小小的上班族,變成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人”。
李大在《股仙》中直接插入了即時股評。正是這些股評,為他贏來了書友們的信任,有人甚至從廣東打來電話要在他供職的北京某證券公司開戶。
《股仙》的眾多書友中,年齡最小的是一名高中生。這名學生股民初中時便讀過《股動》,並一路追隨而來,有時還會打賞一兩百塊。
想想自己上中學時還蹲在小花園兒里偷看班長和女同學談戀愛,李大心中一陣感慨。“瞧瞧人家的教育,雖然不是什麽富二代、官二代,但從小就註重投資理財方面的引導,跟我們不是一個級別。”
有很多粉絲——包括看盜版的,也想擠進群里,跟李大交流。
一次,一名頭像靚麗的年輕女孩兒敲開“李大”的QQ,希望無償加入股仙沙龍群。而當時的入群標準,是在網站訂閱《股仙》超過20元人民幣。女孩兒磨了半天,“李大”卻沒有同意,沒想到她張嘴就罵,“臭傻X,進你的群還要交錢,你以為你是誰啊!”
隨著股市的利好行情和“看小說能賺錢”的想法深入人心,一些讀者開始將文字中的技術與情節剝離開來,對前者趨之若鶩,對後者棄之如敝屣。
在《超級散戶》中,這種趨勢尤其明顯。不知從何時起,書友們不願看到不炒股的女主出場,每逢女主出現,便有人高喊“灌水”。到了後來,女主竟被比作香港演員鄭少秋,號稱可以引發神奇的“丁蟹效應”,讓大盤一路飄綠。
琢磨明白了讀者心理,“漲停板”也不好太過拂逆眾意,“我讓女主周六出場總可以了吧,周末不開盤呀。”
“特別是人的貪婪,它讓股市中正直、善良和欲望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
《超級散戶》原本只推理念、少評大盤,然而,當這一輪股市暴跌到來時,作者終於還是按捺不住了——
6月5日中午,“漲停板”在滬指連續大幅震蕩的“第三根高位吊頸線”產生之後,通知了各群,並緊急寫了《五千點放天量站不住,大家要提防調整》的單章發在書里。
同一天,《至尊散戶》作者“騎牛”便以“逃頂!逃頂!必須逃頂!清倉!”為題,稱上午已經和至尊散戶盟主群、舵主群、書友群三大群書友全部達成逃頂共識,並奉勸讀者果斷清倉,等大盤調整結束後再去抄底。
7月4日,“漲停板”又發了一章因為這次股市暴跌之嚴重史無前例,作者“破例”又在文末加了比小說故事還長的感言。
他還推薦大家去看電影《勇敢的心》,去看男主怎麽面對強大的敵人,最終改變了自己和世界。他記得結局的那句臺詞——“給我一點力量”,作者還動情地提到,女兒在他臉上親了一口,輕聲說道,老爸,加油。
這部小說距離現在最新的一章顯然是要給讀者打氣,叫《久違的大漲!》,在小說里,終於發生了“久違了的漲停板,久違了的大漲”,“這是華麗麗的逆襲”。文末同樣附了作者的感言,同樣都是加油鼓勁的話。
而《股仙》最新的一章幹脆直接來了篇股評,叫《國家隊找到了市場鑰匙》,他寫道,“如果,如果,如果今天最火的短小說是:周五割肉打新,周一被退款,高開追漲停。如果小小說在現實世界中上演,這是什麽情況?這其實就是散戶在中國股市中的悲哀。糾其一念,不外乎貪婪、恐懼!”
這次股市暴跌爆發後,群里有不少人誇李大先知先覺。有人說“一開始完全按李大的提示來做的人,現在完全不會被套”。
在7月6日上午的回彈中,那位學生股民就接受了李大的建議,適時賣出手中存貨,還小賺了百分之七八。“可能小孩兒心里沒那麽多雜念和貪念。”
在李大眼中,無論哪個階層、哪種職業,中國股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追漲殺跌”。追漲時永遠貪婪,殺跌時特別恐懼,“特別是人的貪婪,它讓股市中正直、善良和欲望的邊界變得模糊不清。而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在貪婪時知道什麽叫恐懼、什麽叫怕;在恐懼時,知道可以貪一點兒。”
苦口婆心的建議,源於血淋 淋的教訓。
隨著牛市的跌落,炒股小說的“春天”也宣告結束。
南方周末記者搜索發現,7月7日,起點中文網開始屏蔽對某些炒股小說的書名搜索,《超級散戶》、《股仙》等熱門小說均無法搜到。
有作者透露,網站要求自行刪除小說中的股評內容,刪除完畢後作品才能重新與讀者見面。
7月8日,南方周末記者發現,《股仙》等熱門小說頁面已經顯示為“404”。
由於證券從業人員的特殊身份,31歲的李大雖然不能炒股,但9年的券商生涯讓他對股市與人性有著深刻的感悟。
無論有過怎樣兇險殘酷的歷史,到股市里的逐利者永遠前赴後繼,李大見識了各種各樣的客戶,從商海大佬到演藝界名人,還有胸口上文著大青花兒龍、戴著大墨鏡,身後跟著一幫小弟沖進來的“老大”。
“給他們開戶的時候壓力好大啊。跟他說句話你都腿軟。他說都是兄弟,請你出去吃頓飯,你都不敢去。”聊起這些,李大有些興奮,語氣像極了相聲演員曹雲金。
“漲停板”操一口濃重的湖南方言,語速很快但言辭拘謹。和不時撒嬌賣萌的文字相比,話語間的穩重,更符合他42歲白領職員的身份。
在《超級散戶》中,他將自己推崇的長線投資理念融入小說中。此前的5年,他正是“放長線釣大魚”,讓5萬本金發酵成了100多萬。“漲停板”說他的方法很簡單:抓住一只優質股在低位買進,捂好,等到股價翻倍時果斷賣出。
“漲停板”的股齡其實已經近二十年,2010年這次,他是在還清房貸後,才拿著5萬塊閑錢“重新殺回股市”。
“一定要用閑錢炒股”、“長線是金”,股評里的這些苦口婆心的建議,源於他血淋淋的教訓。
“漲停板”至今記得,1996年初次入市時那個閃亮的夏天,在同事的率領下,懷揣三四千塊沖進股市的感覺。
一周之內,“漲停板”首戰告捷賺了六七百,相當於本金的20%。如此簡單高效的生財之道,讓他愛上了股票。從那時起,“漲停板”便時常守在自家二十幾英寸的小彩電旁,觀察大盤和個股走勢,還購買報紙書籍研究投資策略。
不料未滿一年,股市便完成了牛熊轉換。他眼看著最初投入的本金正在一步步套牢,卻不忍心就此撒手,總幻想著大盤或許還能反彈。
“最開始你套住的只是一個手指,然後是一個手腕,接下來是一條胳膊。直到有一天,你發現再不走,全身都要被套進去了。”就在那一刻,他的夢醒了。
以打賞的名義收取會員費逾330萬元業內人士稱,這是一種隱蔽的非法證券活動,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查處
以打賞的名義收取會員費逾330萬元
業內人士稱,這是一種隱蔽的非法證券活動,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查處
去年7月份以來,A股市場進入一輪牛市,《證券日報》記者發現,證監會一直禁止和嚴打的各類違法薦股行為有所擡頭,而且違法薦股花樣不斷翻新,隱蔽性更強,一些不法分子除了用短信、微信和微博等違法薦股外,還打起了在今年爆紅的網絡炒股小說中薦股收取會員費的主意。
違規薦股花樣不斷翻新
由於牛市帶動,今年一大批以炒股為題材的網絡小說爆紅了起來,部分小說的點擊量過百萬,常高居網站熱銷榜首。當然,炒股小說的火爆,與無經驗散戶的追捧是分不開的。據媒體報道,一位股民聲稱,自己抵押了幾套房子炒股,結果連續虧損,直到看了這類小說學習炒股經驗才賺了一套別墅。
然而,一位投資者近日向《證券日報》記者舉報稱,有些小說作者號稱炒股高手,大多打著寫炒股小說的幌子,抓住小說讀者對股市缺乏了解、不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急於一夜暴富的心理等,以推薦“漲停股”、“翻倍股”等為名,蠱惑讀者,收取打賞會員費或訂閱費,招攬讀者加入QQ群進行違規薦股。
據業內人士介紹,這種違規薦股收取會員費的方式具有隱蔽性:讀者要向炒股小說作者打賞成為小說的盟主、舵主等不同級別的粉絲,或者要求讀者全訂閱才會被作者加入到QQ群,然後才能獲得“漲停股”、“翻倍股”。
所謂盟主、舵主,即粉絲值,按起點中文網的規則,粉絲必須向作者打賞10萬起點幣,才能成為盟主,相當於1000元人民幣。打賞100元,就會成為舵主。
記者在這份舉報材料中看到,僅在起點中文網上,就有一批包括《至尊散戶》、《超級散戶》、《股仙》、《大分析師》《超級牛散》、《神級操盤手》、《終極散戶》、《不死散戶》、《散戶之王》等9部炒股小說,擁有盟主等不同級別的粉絲不在少數。這些炒股小說在“作品相關”和“正文”中都發表大量股評和薦股信息,並且聲稱自己是“翻倍高手”,能提前判斷次日個股高低點。
7月5日,記者按照舉報材料提供的線索,登陸起點中文網站逐一搜索,經核實,上述小說中確實存有大量違規薦股的行為,幾乎每本炒股小說的“作品相關”和“正文”中作者都會吹噓自己是“短線高手”、“長線高手”,稱自己操作的股票收獲了多個漲停板,獲利豐厚。
我上周在上海,與一位3D打印企業的創始人吃飯,他經歷與我相似,從外企出來創業,談起創業歷程,已經記不清成功往事,反而對各種失敗娓娓道來。他笑著說,自己被各種客戶、廠家、合作夥伴甚至員工,“操”了無數遍,有時候一天好多遍,他無論多麽傷痕累累,都要當天忘掉這些痛苦,第二天精神飽滿再次踏上征途。然而,這些失敗的經歷並沒有被他遺忘,只是被掩埋,等到稍微緩過來,就會一點點兒吐出來,琢磨和反思,成為最寶貴的精神食糧。
無論《輸贏》還是《創業時代》,起源大半起於此,對待失敗的態度。
人有悲歡離合和輸贏勝負,贏了高談闊論,指點江山,輸了,最差一等人想不開跳樓,如果連跳樓的勇氣也沒有,就怨天尤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兒,怪天怪地怪老板怪同事,抱怨老婆太粘人,抱怨孩子拖後腿,抱怨老爸老媽不爭氣。負面情緒爆棚,親朋好友避之不及。我就認識這樣的人,後來他們只好炒股票,又罵政府,罵莊家。
失敗讓人付出代價,沈溺失敗、只知抱怨的人無法把敗局中的代價收回來,失去了就失去了,認賭服輸,類似壯士斷腕或者斬倉出局。他們不懂另外一個道理,物質上的失去,可以轉化為精神上的回收。成大事之人,必定在大風大浪中捶打磨練,沒人生而偉大,失敗是世人皆有的修煉。當我們學會咀嚼敗果的時候,會發現,這是很苦卻最有嚼頭的食糧。
這些精神食糧實在太過豐厚,以至於很多人都津津樂道,一輩子反複咀嚼。我也是這樣,每次自我介紹的時候,如果有時間,我很少敘述自己做得還不錯的事情,那是天時地利人和,並非自己本事有多大,形勢而已,恰巧碰對了地方。用雷軍的話,就是正好趕上臺風的豬。
我的第一本小說《輸贏》,其實源自我年輕時候遭遇的兩大挫折。我在IBM的時候丟了一個極大的中國移動的訂單,辭職去了戴爾,當時的苦悶不必細說。在戴爾又經歷了職場的勾心鬥角,被折磨得死去活來,被逼地去了培訓部門。沒想到,轉到戴爾和培訓部門反而過得更好一些,很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感覺。然而,當初的痛苦還是揮之不去,噩夢般如影隨形,梗結於心,不吐不快。這種情緒在網絡上蓬勃而出,短短半年就寫了三十萬字的《輸贏》,一氣而成,不需構思和創作,故事和體會都自然而然,又趕上當時商戰小說的好時候。IBM和戴爾的這兩件事都是我年輕時候經歷的最大的失敗,也鑄造了我年輕時候最大的成功,這就是《輸贏》這本小說。
《創業時代》也是如此。我2002年離開戴爾,一方面做銷售咨詢和培訓,另外一方面開發用於企業銷售管理的CRM軟件。這是跨國公司的核心管理系統,國內公司必定需要,我就像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寶藏,輪鍬揮鏟,開始刨起來。其時,我風光得意,頭頂跨國公司的光環,薪水挺高,出入五星級酒店,根本沒有意識到創業艱辛。
話說2002年,我見到跨國公司都使用CRM管理銷售,自以為找到寶藏,招兵買馬,埋頭苦幹,誰知三年下來,仍然兩手空空。自忖找不到出路,幹脆遣散團隊。《創業時代》第一章里,郭鑫年請楊洋陽和盧卡在九華山莊吃散夥飯,泡散夥澡,就是當時情景的真實描述。不折騰就有時間,我在網上連載《輸贏》,小說火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塊寶礦刨不動,換塊土地也打糧。
我曾經做過程序猿,軟件情節揮之不去,雖然收山,心里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終於2008年左右,一家軟件公司與我合作,提供軟件平臺,讓我心生希望。我始終認為,技術實力不足是第一次慘敗的原因,現在有人為我補足,何不再戰一回?而且那幾年寫書講課也攢了不少銀子,又開始第二次創業。廢話不說,幾年後又鎩羽而歸。我回頭看看,來挖這個寶藏的不止我一人,大家都沒有收獲,或許是看走了眼?此處根本沒有真金?
時間轉眼到了2013年,移動互聯網大潮湧來,帶來新技術和工具。以前用鏟挖不動,現在有了挖掘機和炸藥,加上中途聽了雷布斯的臺風和豬的理論,興致勃勃,砸下重金開始第三次創業。這次更慘,產品慘不忍睹,又覺得方向不對,2014年認栽放棄。
這本《創業時代》始於2010年,正值第二次創業受挫,心中淤積了不少苦悶。書的第一個版本還是以CRM為背景,到2011年之後,微信崛起,就轉換成了這一熱門的元素。此後創業起起伏伏,遇挫了便寫字,這本書既是反思錄,也是幻想錄,在虛幻的寫作空間中自慰,排除煩擾而已,沒想到,一寫就是五年。
成則俯仰於商場之間,敗則寫書排憂以娛已。
不知不覺間,十三年過去,雖不至於砸鍋賣鐵,也傷痕累累,一頭紮進人生最大一個坑中,至今都沒有爬出來。好在挫折太多,早已麻木,講課寫書賣版權有不錯的收入,傷而不痛。然而,十三年的失敗,有多少精神食糧,一個人獨吞太不厚道了。這些小說里都蘊藏著我極深的反思,《輸贏》中是銷售方法,《創業時代》是互聯網思維和創業精神。
事業如此,情感亦然!
十三年的創業經歷和感情沈澱厚厚壓在心中,要麽被埋葬,要麽沖出來,這是《創業時代》的起源。我沒興趣作為一個文人在那里囈語,那必是無極的《道士下山》,我寫我真實的創業感受與思考,並且把現實中的失敗轉變成了故事中的一些成功。
在真實的世界中,擺著笑容遣散員工,小說第一章中變成淚水如同啤酒沫傾灑;現實中尋找創業夥伴的不易,變成小說中楊洋陽和盧卡的不棄不離;在黑馬大賽中被投資人罵得狗血噴頭,在小說中就變成林佳玲和蘇菂的完美天使;現實中孤寂和落寞,在小說中就是完美的那藍;現實中財務的捉襟見肘,變成小說中的兩千萬美元投資;現實中的上下求索,變成小說中郭鑫年在互聯網大會,力調三大巨頭。每次夢中想到這些情節,都會笑翻,不正是排解失敗苦悶的良藥嗎?
現在,《創業時代》出版了,我的征程卻繼續向前,經歷那麽多失敗,我又找到新的思路,和工程師一起奮戰,我相信自己沒有走眼,這里蘊藏著巨大的寶藏。我們不能走前人之路,必須用全新的方法來探索,十三年的創業,一切都將是值得的。
創業艱難,比難更難!希望浸透我痛苦思考的《創業時代》能給無數創業者帶來啟發,也帶來慰藉。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付遙,由婁子妍編輯。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