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支付寶挺進美國商戶規模趕上蘋果;京東市值首破550億美元;百度啟用實名制6月1日前必須綁定手機… | 黑馬高調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10/163009.shtml

支付寶挺進美國商戶規模趕上蘋果;京東市值首破550億美元;百度啟用實名制6月1日前必須綁定手機… | 黑馬高調早報
靜靜 靜靜

支付寶挺進美國商戶規模趕上蘋果;京東市值首破550億美元;百度啟用實名制6月1日前必須綁定手機… | 黑馬高調早報

移動支付海外大戰再添戰火.....

看了上面這張圖,靜靜覺得逼格滿滿,這腦洞我也是跪了...昨天,黑馬哥找靜靜聊了聊,說對創業者有益的事情,我們就要高調地表達,所以今天的早報,靜靜果斷啟用“高調”二字,黑馬哥還答應給靜靜兩個雞腿呢...後來靜靜仔細琢磨一下,其實大家的支持才是真正的“高調”,有木有...(然而我並不是為了兩個雞腿,嘻嘻╭(✘_✘))

早安,艾瑞巴蒂,一起來看今天的早報。

頭條:移動支付海外大戰再添戰火

1、支付寶挺進美國 商戶規模趕上蘋果支付

5月9日消息,螞蟻金服和支付處理服務商FirstData Corp.周一發表聯合聲明說,雙方達成協議,消費者可以在後者服務的400萬家美國商戶使用支付寶購物,合作將從使用First Data的Clover產品的商家開始。螞蟻金服和FirstData達成的協議令支付寶在接納程度上和蘋果公司的Apple Pay達到了同一等級,目前蘋果的移動支付服務可以在美國的450萬家場所使用。

timg (4)

前不久,微信支付也宣布攜手CITCON正式進軍美國,通過微信支付,在美國的衣食住行均可直接用人民幣結算。此次進軍美國,與達成了合作微信支付的有:毗鄰加州迪士尼樂園及西南海岸的阿納海姆貝蒙特套房酒店、舊金山灣區的漁人碼頭Hana ZEN日本料理餐廳、舊金山灣區奧特萊斯Great Mall的Nobel Luggage以及紐約布魯克林Tbaar茶霸奶茶、塞班島Skydive Saipan、俄勒岡州Sandy市滑雪訓練營。

@隨風短線:總有人喜歡唱反調來顯示自己的高明,事實是中國的移動支付在全世界就是第一的,遍布全球的華人和中國人就是國內企業去國外攻城略地的最好武器。

@第一眼的意中人:我以為支付寶是全球通用的

@天神123魂金:馬雲,一個跨時代的見證者

@b-back:如果在支付寶或者微信人民幣直接轉換成美元或者英鎊等等直接支付就最好啦

@夏小辰:中國支付寶挺進美國,攜手First Dota搶占全球最大消費市場份額,毫無違和感……

@南音沈佳那意思是以後美國人要和我們一起集福,瓜分2億紅包,玩螞蟻森林,那他們收的能量能在中國植樹嗎?

@胡衛東:太棒了!不用收鋼镚了

國內資訊

2、百度6月1日起將全面實行實名制 用戶必須綁定手機

5月9日消息,百度將於6月1日起全面實行實名制,關於實名認證,百度很早就有綁定手機號的提示,但並沒有提及賬號實名。百度已經禁止使用郵箱註冊賬號,強調必須使用手機號,而且用戶手機號必須是國內的。用戶如果不綁定手機號實名認證,6月1日之後就會限制登錄。

@啊狗狗:你們有沒有想過,有些人以後會換手機號?然後有沒有可能以後換的手機號以前已經註冊過百度了?這樣類似的問題怎麽解決?

@季部景吾:實名制以後可以更好的讓一些競價無良商戶給消費者發廣告了!

@小灰灰要減肥:反正兩個手機號碼,一個工作生活綁定銀行卡,支付寶等,一個專門用來外賣,快遞,註冊各種平臺賬號,中介等等~

3、京東股價創歷史新高 市值突破550億美元

據國外網站Investors報道,京東周一發布了第一季度財報,營收、盈利和第二季度展望全面超出預期,在靚麗的財報後,京東股價也水漲船高,大漲7.7%至38.56美元,市值突破55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京東是中國四家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目前京東的市值與百度的615億美元咫尺之遙。

@江艦JY:慚愧,65億美元對他們來說都只是“咫尺之遙~

@果汁:不禁感慨,互聯網公司的更叠真是快!如今誰能記得曾經的互聯網第一公司,盛大!

@季部景吾Sum:不知妻美劉強東,六十五億咫尺遙

4、想加碼旅遊的京東要買還在虧損的途牛?途牛京東雙雙否認

5月9日,針對外界流傳的京東將收購途牛的傳聞,京東與途牛雙方均回應沒有這回事。目前京東持有途牛20.6%的股份以及14.6%的投票權,位列第二大股東。盡管京東及途牛雙雙否認了收購傳聞,但京東一直有發展旅遊業務的意向,同時對於虧損仍然嚴重的途牛而言,當下需要獲得資金支持。

@浪子:京東的機票、火車票業務後臺好像就是途牛

@ISMCC:我說途牛怎麽感覺那麽有錢,原來是京東大股東

@BrYan_204:趕緊買他們的股票麽

@天晴之股:然後過段時間又說已經合作了。

5、1499元起錘子堅果Pro發布 價格比堅果1代翻了一倍

5月9日消息,時隔將近兩年,錘子科技今天終於對堅果系列進行了產品更新,正式發布了新品手機堅果Pro。該機售價1499元起,目前已經在京東開啟搶購。“超低功耗、超級雙攝、超長續航”,這是堅果Pro的三個主打賣點。老羅稱該機在信號、發熱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並在硬件可靠性方面有了提升。

2

6、360通報內部反腐 外包人員販賣訂單信息獲刑

2017年1月19日,360公司向全體員工通報一起腐敗案件。通報稱,公司經過調查,發現並確認以下事實:硬件客服部外包人員趙澤毅利用職務之便,非法牟利,觸犯了相關法律,行為和性質都非常惡劣。公司決定:對於趙澤毅本人,扭送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

@國人亦雲:公私企都有腐敗,關鍵在於制度。360出現腐敗份子,說明周鴻祎的管理還很不科學

@曾雪虎:人民的名義

@財稅大師圈:說明反腐敗不分體制內外,關鍵是企業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體制。

7、魅族架構改革建三大事業部 黃章親自掛帥為上市?

5月9日消息,魅族科技發布全新組織架構,將劃分為三大事業部:魅族事業部、魅藍事業部、Flyme事業部。本次調整中黃章親自掛帥魅族事業部,主導魅族及魅族高端品牌的相關業務。白永祥作為魅族總裁接受各職能中心匯報,和黃章一起管理三個事業部。李楠則升任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魅藍事業部總裁。

@兩百張機票:黃章似乎很厲害的樣子,一般很少露面,屢次出山感覺有大的新聞....

@積先生:有系統有設計就是沒硬件,魅族加油

@兢文若進:此次釋放的信號有可能要沖刺IPO,魅族此前也多次上市傳聞,黃章帶領魅族走向成功期待魅族的進步啊

8、中消協約談易到:盡快解決打車難、退款難和溝通難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易到明知經營存在困難,仍然繼續發預存車費返現的公告,非常擔心充值後資金安全問題。針對該問題,消協向易到用車提出敦促意見:盡快采取措施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盡快向消費者提供正常預約用車服務;盡快開啟通道滿足消費者退款要求;盡快改進服務妥善處理消費者訴求。

9、映客將與宣亞國際資產重組 去年估值已達70億

5月9日,A股公司宣亞國際發布公告,宣布重大資產重組的標的資產為北京蜜萊塢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映客),預計不低於50%的股權。根據宣亞國際與有關方的初步商議結果,本次重組的主要交易對方包括標的公司的創始人股東、員工持股平臺以及機構投資者。

10、劉強東稱京東自主品牌智能冰箱即將上市

5月9日訊 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今天發文稱京東即將開賣“京東”自主品牌的智能冰箱。劉強東表示,京東智能冰箱前後共經過了3年時間的研發,通過內置雙攝像頭和圖像識別技術,可以智能的管理存儲其中的食材,並提醒消費者相應的食材有效期,同時還可以根據用戶的口味習慣、冰箱食材存量情況給出個性化的食材購買建議甚至烹飪菜譜。

1af544c144df3a94e5bfdde36e2ffbd4

@天堂_謳歌:除非是冰箱公司在做,不然別買,貼牌子的不定有啥問題

@他二Joan:感覺我跟智能家電行業擦肩而過

@荒貓L:智能冰箱的概念已經很熱了,蘇寧已經這麽做了

@狗狗_2003:想盡辦法掏空你的荷包

11、軟銀子公司在滴滴出行最新融資中投資20億美元

據彭博社報道,滴滴出行在上月完成了一輪55億美元的創紀錄融資,其中20億美元來自軟銀集團旗下投資公司軟銀集團資本公司(SBGC,簡稱軟銀資本)。根據軟銀資本向英國公司登記局(Companies House)提交的文件,軟銀資本向小桔快智投資了20億美元。在這之前的一個月,軟銀資本還向投資銀行Raine Group相關的實體投資1.5億美元,包括後者的母公司。

12、紫光2019年要量產64層NAND閃存 打破韓企壟斷

為了讓國產閃存有更好的發展,挖來臺灣DRAM教父高啟全後,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開始全速狂飆。近日,高啟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長江存儲將在2019年開始量產64層堆棧的3D NAND閃存,這個消息無疑讓人振奮,而在今年他們還將出樣32層NAND閃存。

@蔣翼洋:等第二家中國公司做出來了,價格才會開始松動

@w清茶w:高啟全指出在技術成熟之前長江存儲科技研發的產品並不會進入生產階段,而且長江存儲無意破壞存儲市場的價格——也就是說長江存儲不打算走中國廠商的老路,那就是通過價格戰去搶占市場。

@w清茶w:話不多說,把ssd價格拉下來就算本事。

國際資訊

13、全球純電動車制造商出貨量排名 特斯拉僅第二

據JATO數據顯示,目前雷諾-日產是全球最大的純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排在第二位,其它前十名廠商分別是北汽、ZD、吉利、江淮汽車、現代、眾泰、寶馬以及雪佛蘭。該排名是根據交付量等因素進行排名的,今年第一季度雷諾-日產的純電動汽車出貨量為2.6975萬輛,特斯拉的成績則為2.5051萬輛。

@禾愚:我怎麽也不能相信雷諾日產和特斯拉的純電車產量能你愛瑪電車產量多,哈哈!

@祖潔彤:電動車是未來大趨勢,讓時間證明實力

@廚娘真俏:特斯拉一年銷售不到十萬臺,而且年年虧損,市值卻超過了年銷售幾百萬臺凈利潤百億美金的通用,厲害啊,大膽預測未來屬於特斯拉。

14、征服新興市場: iPhone 5s/SE在印度大減價

現在,為了征服對價格較為敏感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蘋果打算給iPhone 5s實行大減價策略。據了解,蘋果將以15000盧比的價格銷售iPhone 5s,使其成為目前在印度銷售的最便宜iPhone。不過,iPhone 5s的全新折扣價只在網上購買時有效。蘋果已經通知經銷商,他們將逐步淘汰iPhone 5s。

15、比特幣突破1700美元 24小時市值增加10余億美元

北京時間10日淩晨,據比特幣行業網站Coindesk數據,比特幣價格美東時間在周二早間首次突破1700美元。Coindesk數據顯示,比特幣價值在一個月內飆升了43%。在一年內,比特幣的市值大幅攀升,2016年5月份為71.6億美元,現在已是279億美元。

@鹿城散講:之所以會漲,是因開發者中本聰是虛擬的……不可再複制,就像貨幣不能再印……

@laowang:逃避監管的交易?

@燒友ming:從三方面判斷未來幾年比特幣可能會上漲到5000美元。

16、合資夥伴成仇 東芝警告西數:別幹擾我賣芯片業務

5月9日消息,據《金融時報》報道,在與西方數據(Western Digital)展開的法律糾紛中,日本東芝公司展開反擊,警告這家美國公司勿要幹擾其價值200億美元內存芯片業務出售事宜。對於目前處於困境中的東芝來說,這筆交易對其未來至關重要。

投融資

17、黃金錢包完成2億元C輪融資

近日,互聯網黃金投資、消費平臺“黃金錢包”宣布完成C輪融資,中銀國際旗下基金渤海中盛領投、光大控股旗下光控眾盈資本、頂級風投軟銀中國以及香港新晉明星資本慧科資本跟投。此輪融資總額為2億元人民幣,公司估值未透露。

18、摩貝宣布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

5月9日消息,化學品電商綜合服務平臺MOLBASE摩貝宣布已於3月份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天風天睿領投,原投資方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摯信資本,創新工場,複星昆仲,盤古創富跟投。

19、SNH48運營方絲芭文化宣布獲數億元C輪投資

日前,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NH48”的運營方上海絲芭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數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由招銀國際資本領投,原有股東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及君聯資本跟投,華興資本任財務顧問。

今日思想

絕大多數創業會失敗,其實是必須失敗。原因很簡單,用進化打個比方,只有極少數基因變異會提升生物體的適應性。雖然基因變異對生物進化極為關鍵,絕大多數基因變異要麽有害,要麽無用,否則生物進化就會太過劇烈。社會演化也是一樣,本身有大量內隱知識,“存在即合理”很強大。或者說,尊重現實錯不到哪里去,改變現實則多半是錯的。

  —— 《工爍·大學·問》

支付寶 蘋果 京東 百度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562

百度回應賬號實名制傳聞:按規定施行 不影響搜索

5月11日消息,百度今日就賬號實名傳聞進行了說明回應,稱為配合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百度在內的網絡服務提供方,都必須在此日期之前,配合完成用戶享受相關服務前的實名認證過程。

百度方面稱,近期部分用戶在使用多個百度產品時,看到了建議進行賬號實名認證操作的提示,這是根據即將於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要求實施的:“網絡運營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根據這一要求,包括百度在內的網絡服務提供方,都必須在此日期之前,配合完成用戶享受相關服務前的實名認證過程。不過,百度方面也表示,目前已經有很大部分的百度用戶已經完成了實名認證的操作,並享受到更有保障的網絡服務。而針對少數尚未滿足實名認證要求的用戶,百度會在用戶登錄百度相關平臺進行相關服務使用操作時,清晰地引導用戶通過手機驗證等便捷的方式快速完成實名制認證。

此外,百度還著重強調了3點:

1、百度搜索服務,並不強制要求在登錄百度賬號的情況下使用,因此這項要求不會對網民使用百度搜索帶來直接影響。

2、為了大家在多個百度產品平臺間轉換時能更便利地獲得服務,建議用戶在實名認證後也在登錄狀態下使用百度搜索,以獲得更個性化、更安全、更高效的網絡服務。比如為用戶個性化定制的首頁資訊服務,以及在登錄後才能享受“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的保護。

“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由百度與中調協聯合發起,網民登錄百度賬戶點擊搜索推廣或帶有V標識的結果,如因假冒官網、資質或釣魚欺詐而蒙受經濟損失,網民可向百度申請保障。

3、用戶在賬戶實名認證後將享受更高等級的安全保護。百度表示,將通過敏感數據加密存儲、監控多層防禦等技術手段和代碼層面多重審計、安全測試等服務規範確保百度用戶個人、企業信息得到有效保護,守衛您的信息安全。

值得註意的是,如果用戶在6月1日前未完成實名認證操作,在後續使用百度部分產品中發布信息、評論等相關功能時將可能受到限制,為確保繼續獲得優質的服務體驗,百度建議用戶盡快完成實名制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93

百度全面實行實名制 用網盤、貼吧等不實名將被強退

5月10日,百度網盤對外發布公告,稱應《中國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要求,2017年6月1日起,使用互聯網服務需進行賬號實名認證。

根據百度網盤發布的公告顯示,應《中國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要求,2017年6月1日起,使用互聯網服務需進行賬號實名認證,為保障百度網盤賬號的正常使用,請收到賬號驗證提示的用戶於6月1日前進行手機號驗證,一個手機號根據情況的不同,可以驗證多個賬號。6月1日起,未進行手機號驗證的賬號會被強制退出,驗證後方可重新登錄。

隨後,5月11日,百度通過官方微信、微博發布公告,如果用戶在6月1日前未完成實名認證操作,在後續使用百度部分產品中發布信息、評論等相關功能時將可能受到限制,為確保用戶繼續獲得優質的服務體驗,百度建議大家盡快完成手機號驗證。

目前,百度已經禁止使用郵箱註冊賬號,強調必須使用手機號,而且用戶手機號必須是國內的。用戶如果不綁定手機號實名認證,6月1日之後就會限制登錄。

百度稱,大家使用最多的百度搜索服務,並不強制要求在登錄百度賬號的情況下使用,因此這項要求不會對網民使用百度搜索帶來直接影響。

以下為百度關於賬戶實名制認證公告全文:

親愛的百度用戶:

近期,部分用戶在使用多個百度產品時,看到了建議進行賬號實名認證操作的提示,這是根據即將於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要求實施的:

網絡運營者為用戶提供信息發布、即時通訊等服務,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

根據這一要求,包括百度在內的網絡服務提供方,都必須在此日期之前,配合完成用戶享受相關服務前的實名認證過程。事實上,很大部分的百度用戶已經完成了實名認證的操作,並享受到了更優質、更有保障的網絡服務。針對少數尚未滿足實名認證要求的用戶,我們會在大家登錄百度相關平臺進行相關服務使用操作時,清晰地引導您通過手機驗證等便捷的方式快速完成實名制認證。

當然......

1、大家使用最多的百度搜索服務,並不強制要求在登錄百度賬號的情況下使用,因此這項要求不會對網民使用百度搜索帶來直接影響。

2、為了大家在多個百度產品平臺間轉換時能更便利地獲得服務,建議用戶在實名認證後也在登錄狀態下使用百度搜索,以獲得更個性化、更安全、更高效的網絡服務。比如為您個性化定制的首頁資訊服務,以及在登錄後才能享受“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的保護。

“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由百度與中調協聯合發起,網民登錄百度賬戶點擊搜索推廣或帶有V標識的結果,如因假冒官網、資質或釣魚欺詐而蒙受經濟損失,網民可向百度申請保障。

3、用戶在賬戶實名認證後將享受更高等級的安全保護。我們將通過敏感數據加密存儲、監控多層防禦等技術手段和代碼層面多重審計、安全測試等服務規範確保百度用戶個人、企業信息得到有效保護,守衛您的信息安全。

如果用戶在6月1日前未完成實名認證操作,在後續使用百度部分產品中發布信息、評論等相關功能時將可能受到限制,為確保您繼續獲得優質的服務體驗,我們建議大家盡快完成實名制操作(為您的百度賬號綁定一個手機號即可)。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理解和對我們支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44

交通部發布共享單車發展指導意見:要求實行用戶實名制

5月22日,交通運輸部對外發布《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指導意見》),進行為期兩周的公開征求意見。

《指導意見》明確,城市人民政府是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的責任主體,應堅持“服務為本、改革創新、規範有序、屬地管理、多方共治”的基本原則鼓勵和規範發展。各地要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結合城市特點做好慢行交通規劃,統籌發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但不鼓勵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

針對車輛投放問題,《指導意見》要求各城市根據城市特點、公眾出行需求和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定位,研究建立車輛投放機制,引導運營企業合理有序投放車輛。

為解決行車和亂停亂放問題,《指導意見》要求各城市要合理布局自行車交通網絡和停車設施,推進自行車道建設,規範停車點位設置,對不適宜停放的區域和路段可制定負面清單實行禁停管理,對城市重點場所應當施劃配套的自行車停車點位。

《指導意見》要求運營企業加強線上線下服務能力建設,合理配備線下服務團隊,加強車輛調度、停放和維護管理。要求實行用戶實名制註冊、使用,禁止向未滿12歲的兒童提供服務,為用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和第三者責任險等,並要求推廣運用電子圍欄等技術。

《指導意見》鼓勵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實施專款專用,接受監管,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積極推行“即租即押、即還即退”等模式。

《指導意見》提出,要引導用戶安全文明用車,加強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使用規範和安全文明騎行的宣傳教育。加強信用管理,建立企業和用戶信用基礎數據庫,對企業和用戶不文明行為和違法違規行為記入信用記錄,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指導意見》鼓勵公眾共同參與治理,形成企業主體、政府監管、多方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防範向消費者轉嫁經營風險等行為。

意見全文如下:

交通運輸部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為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交通運輸部會同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質檢總局、國家旅遊局等部門起草了《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登陸交通運輸部網站(網址:http://www.mot.gov.cn)進入首頁“互動”欄目“意見征集”點擊“交通運輸部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提出意見。

2.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3.通信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11號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城鄉客運管理處(郵編:100736)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7年6月5日。

交通運輸部

2017年5月22日

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

(征求意見稿)

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俗稱“共享單車”)是移動互聯網和租賃自行車融合發展的新型服務模式。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快速發展,在更好地滿足公眾出行需求、有效解決城市交通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構建綠色出行體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推動了分享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存在車輛亂停亂放、車輛運營維護不到位、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用戶資金和信息安全風險等問題。為了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提升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服務水平,優化交通出行結構,構建綠色、低碳的出行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要。

(二)基本原則。

——堅持服務為本。

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各方合法權益,為公眾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綠色的出行服務。

——堅持改革創新。

以“互聯網+”行動為契機,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激發企業創新動力和活力,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堅持規範有序。

堅持問題導向,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形成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的發展環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依法規範企業經營,引導用戶守誠信、講文明,維護正常運行秩序。

——堅持屬地管理。

城市人民政府是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管理的責任主體,充分發揮自主權和創造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探索符合本地實際的發展模式。

——堅持多方共治。

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強行業自律,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形成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治理的局面。

二、實施鼓勵發展政策

(三)科學確定發展定位。

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是分時租賃營運非機動車,是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是方便公眾短距離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駁換乘的重要方式。各地要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結合城市特點做好慢行交通規劃,統籌發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建立完善多層次、多樣化的城市出行服務系統。不鼓勵發展互聯網租賃電動自行車。

(四)引導有序投放車輛。

各城市要根據城市特點、公眾出行需求和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定位,研究建立與城市空間承載能力、停放設施資源、公眾出行需求等相適應的車輛投放機制,引導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合理有序投放車輛,保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和安全穩定運行。

(五)完善自行車交通網絡。

各城市要合理布局自行車交通網絡和停車設施,納入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並與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相銜接。積極推進自行車道建設,提高自行車道的網絡化和通達性。要優化自行車交通組織,完善道路標誌標線,糾正占用非機動車道等違法行為,保障自行車通行條件。

(六)推進自行車停車點位設置和建設。

各城市要制定適合本地特點的自行車停放區設置技術導則,規範自行車停車點位設置。對不適宜停放的區域和路段,可制定負面清單實行禁停管理。對城市重要商業區域、公共交通站點、交通樞紐、居住區、旅遊景區周邊等場所,應當施劃配套的自行車停車點位,規範自行車停放。

三、規範運營服務行為

(七)加強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標準化建設。

鼓勵有關社會組織、產業技術聯盟制定團體標準;支持各地結合發展規模、城市管理、地形條件、用戶騎行習慣等差異化需求,制定運營、維護等地方標準;鼓勵企業制定更高水平的產品質量、運營管理、售後服務等企業標準,推進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適時制定基礎通用類國家標準。運用生產許可、認證認可、監督抽查等手段,建立標準實施分類監督機制,促進標準落地。投放車輛應當符合有關技術標準規定。

(八)規範企業運營服務。

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要加強線上線下服務能力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加強對所屬車輛的經營管理,創新經營服務方式,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提高服務水平。合理配備線下服務團隊,加強車輛調度、停放和維護管理,確保車輛安全和方便使用。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實行實名制註冊、使用,運營企業與用戶簽訂服務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規範對用戶在騎行、停放等方面的要求。禁止向未滿12歲的兒童提供服務。明示計費方式和標準,公開服務質量承諾,建立投訴處理機制,接受社會監督。創新保險機制,為用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和第三者責任險,保障用戶和其他人員人身安全。加強信息報送與共享,及時將運營信息報送當地主管部門並實現相關部門信息共享。

(九)加強停放管理和監督執法。

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要落實對車輛停放管理的責任,推廣運用電子圍欄等技術,綜合采取經濟懲罰、記入信用記錄等措施,有效規範用戶停車行為,及時清理違規停放、存在安全隱患、不能提供服務的車輛。各地要加強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放的監督,明確相關主管部門的執法職責。對亂停亂放問題嚴重、經提醒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運營企業,應公開通報相關問題,限制其投放。

(十)引導用戶安全文明用車。

用戶應當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城市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及服務協議約定,做到文明用車、安全騎行、規範停放,騎行前應當檢查自行車技術狀況,確保騎行安全。不得使用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載人,不得擅自加裝兒童座椅等設備。加強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使用規範和安全文明騎行的宣傳教育,通過公益廣告、主題教育、誌願者活動等多種方式,引導用戶增強誠信和文明意識、遵守交通法規、遵守社會公德。

(十一)加強信用管理。

加快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服務領域信用記錄建設,建立企業和用戶信用基礎數據庫,定期推送給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企業和用戶不文明行為和違法違規行為記入信用記錄。加強企業服務質量和用戶信用評價。鼓勵企業組成信用信息共享聯盟,對用戶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四、保障用戶資金和網絡信息安全

(十二)加強用戶資金安全監管。

鼓勵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賃服務。企業對用戶收取押金、預付資金的,應嚴格區分企業自有資金和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在企業註冊地開立用戶押金、預付資金專用賬戶,實施專款專用,接受監管,防控用戶資金風險。企業應建立完善用戶押金退還制度,積極推行“即租即押、即還即退”等模式。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業務中涉及的支付結算服務,應通過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提供,並與其簽訂協議。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實施收購、兼並、重組或者退出市場經營的,必須制定合理方案,確保用戶合法權益和資金安全。

(十三)加強網絡和信息安全保護。

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應當遵守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有關規定,將服務器設在中國境內,並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建立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網絡安全防範措施,依法合規采集、使用和保護個人信息,強化系統數據安全保護。采取的信息不得侵害用戶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不得超越提供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服務所必需的範圍;采取的信息和生成的相關數據應當在國內儲存和使用。

五、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十四)明確責任分工。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加快制度建設、強化監管服務。城市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明確各部門工作責任,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加快信息共享,促進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健康有序發展。地方交通運輸部門負責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政策制定和統籌協調;公安部門負責查處盜竊、損毀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等違法行為,查處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交通違法行為,維護交通秩序;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城市自行車交通網絡、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車設施規劃並指導建設;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城市管理部門共同指導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停放管理;電信主管部門、公安、網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負責加強互聯網租賃自行車服務的網絡安全監管,保障用戶信息安全。發展改革、價格、人民銀行、工商、質檢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經營行為實施相關監督檢查,並對違法行為依法處理。

(十五)加強社會公眾治理。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各方作用,支持制定發布行業公約,貫徹實施相關標準,加強行業服務和自律管理,強化服務質量監管、第三方評價等。鼓勵公眾共同參與治理,形成企業主體、政府監管、多方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防範向消費者轉嫁經營風險等行為。

(十六)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應當依法規範經營,不得妨礙市場公平競爭,不得侵害用戶合法權益和公共利益。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監督管理,創新監管方式,建立完善“雙隨機”抽查制度,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作用,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曝光,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25

RF實名制研究

1 : GS(14)@2011-04-07 21:48:05

壇主,如果我開錯就轉區,以下有幾個問題要探討:
(1) 實名制是否好過不實名?有甚麼好處和壞處?
(2) 如果不實名,有甚麼可確保論壇的發言質素?
(3) 如果實名的話,有甚麼方法可做可最省功夫?
(4) 如果搞實名制,應否以收費界別兩者? (決定不收費)
(5) 如果不收費,如何界定這人是否應該實名?
(6) 其他問題...
希望大家好好討論
2 : passport(1491)@2011-04-07 22:01:43

請問實名制的意義何在?
3 : GS(14)@2011-04-07 22:03:01

2樓提及
請問實名制的意義何在?


就是探討下,其實我早知就是不太可行,但是想提高這個論壇的人發言的責任感,不要講一些意氣的說話,儘量理性討論,特有這些想法
4 : GS(14)@2011-04-07 22:03:29

其實我目標是在這兒,大家甚麼都可以講
5 : passport(1491)@2011-04-07 22:03:36

3樓提及
2樓提及
請問實名制的意義何在?


就是探討下,其實我早知就是不太可行,但是想提高這個論壇的人發言的責任感,不要講一些意氣的說話,儘量理性討論,特有這些想法
會否令人流減少?
是否收費制?
6 : GS(14)@2011-04-07 22:08:29

5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請問實名制的意義何在?


就是探討下,其實我早知就是不太可行,但是想提高這個論壇的人發言的責任感,不要講一些意氣的說話,儘量理性討論,特有這些想法
會否令人流減少?
是否收費制?


根本就不會影響人流,會員照是可以自由加入,亦可自由發言,但到了一定發言量後,可以由我們邀請,建議轉為實名制,這就可以得到我們的證認,令他們的留言得到一定的公信力

收費只是希望可以增加這實名制的公信力,但不搞收費也可以,因為我們不需要錢。
7 : abbychau(1)@2011-04-07 22:10:02

收費就不用了, sms bot 就可以, 但我要花時間去寫
8 : GS(14)@2011-04-07 22:11:17

7樓提及
收費就不用了, sms bot 就可以, 但我要花時間去寫


只是初步探討,不用這樣急吧

其實如果搞認證,其實都會好麻煩,如果有一個人特登咁做騙取信用如何辦?

收費是一深層次問題,其實絕非收費這樣簡單。
9 : passport(1491)@2011-04-07 22:11:53

6樓提及
5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請問實名制的意義何在?


就是探討下,其實我早知就是不太可行,但是想提高這個論壇的人發言的責任感,不要講一些意氣的說話,儘量理性討論,特有這些想法
會否令人流減少?
是否收費制?


根本就不會影響人流,會員照是可以自由加入,亦可自由發言,但到了一定發言量後,可以由我們邀請,建議轉為實名制,這就可以得到我們的證認,令他們的留言得到一定的公信力

收費只是希望可以增加這實名制的公信力,但不搞收費也可以,因為我們不需要錢。
如果不缺錢的
這個也是一個好提意
即使缺錢 小弟又會義不容辭幫助
10 : abbychau(1)@2011-04-07 22:12:19

8樓提及
7樓提及
收費就不用了, sms bot 就可以, 但我要花時間去寫


只是初步探討,不用這樣急吧

其實如果搞認證,其實都會好麻煩,如果有一個人特登咁做騙取信用如何辦?

收費是一深層次問題,其實絕非收費這樣簡單。

我一秒都無諗過要收費
11 : passport(1491)@2011-04-07 22:14:28

10樓提及
8樓提及
7樓提及
收費就不用了, sms bot 就可以, 但我要花時間去寫


只是初步探討,不用這樣急吧

其實如果搞認證,其實都會好麻煩,如果有一個人特登咁做騙取信用如何辦?

收費是一深層次問題,其實絕非收費這樣簡單。

我一秒都無諗過要收費
其實RF不缺錢
對吧?
12 : GS(14)@2011-04-07 22:15:36

10樓提及
8樓提及
7樓提及
收費就不用了, sms bot 就可以, 但我要花時間去寫


只是初步探討,不用這樣急吧

其實如果搞認證,其實都會好麻煩,如果有一個人特登咁做騙取信用如何辦?

收費是一深層次問題,其實絕非收費這樣簡單。


我一秒都無諗過要收費


所以就不收費囉,就是這樣簡單,況且這亦牴觸了我們不收費的準則...

不過如果真是要開放給人投資,這樣就可分散我們過份依賴廣告收入的情況

但是收費亦帶來大量副作用,搞到如果無錢就無公信力咁,這是不公平的
13 : GS(14)@2011-04-07 22:15:52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8樓提及
7樓提及
收費就不用了, sms bot 就可以, 但我要花時間去寫


只是初步探討,不用這樣急吧

其實如果搞認證,其實都會好麻煩,如果有一個人特登咁做騙取信用如何辦?

收費是一深層次問題,其實絕非收費這樣簡單。

我一秒都無諗過要收費
其實RF不缺錢
對吧?


根本是不需要錢,每個月都有錢入來,這筆錢都夠一年開銷
14 : abbychau(1)@2011-04-07 22:16:40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8樓提及
7樓提及
收費就不用了, sms bot 就可以, 但我要花時間去寫


只是初步探討,不用這樣急吧

其實如果搞認證,其實都會好麻煩,如果有一個人特登咁做騙取信用如何辦?

收費是一深層次問題,其實絕非收費這樣簡單。

我一秒都無諗過要收費
其實RF不缺錢
對吧?

因為這個服務開支不大, 兩條sms 頂盡咪一蚊, 收費反而得個煩字, 多起上黎搵sms api 公司都仲得, 到時先算
15 : passport(1491)@2011-04-07 22:17:04

咁就不要收錢了
但如有需要
小弟一定會幫助
16 : 拔刺者(4132)@2011-04-07 22:21:27

其實如版主稍為獨栽或一言堂一點,已經可以...
17 : 狴犴(9033)@2011-04-07 22:22:03

版主。。。。。。


一份報紙,暫時僅有10個專欄,10個作者對時事弊端諷刺挖苦、嬉笑怒駡、針砭時弊,其文章論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時間大家暢所欲言,不拘一格。突然,總編話由今日起,10個作者要用真名刊登文章,你估會點?10個作家從此以禮相待,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文章味同嚼蠟,枯燥乏味。

版主。。。。。。
18 : GS(14)@2011-04-07 22:22:09

16樓提及
其實如版主稍為獨栽或一言堂一點,已經可以...


如果是咁,個壇就無活力,就搞唔大
19 : GS(14)@2011-04-07 22:25:53

17樓提及
版主。。。。。。


一份報紙,暫時僅有10個專欄,10個作者對時事弊端諷刺挖苦、嬉笑怒駡、針砭時弊,其文章論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時間大家暢所欲言,不拘一格。突然,總編話由今日起,10個作者要用真名刊登文章,你估會點?10個作家從此以禮相待,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文章味同嚼蠟,枯燥乏味。

版主。。。。。。


del
20 : 拔刺者(4132)@2011-04-07 22:26:15

18樓提及
16樓提及
其實如版主稍為獨栽或一言堂一點,已經可以...
如果是咁,個壇就無活力,就搞唔大
有些刺激情緒的留言(在rb)是否反而影響人流?
21 : abbychau(1)@2011-04-07 22:28:31

19樓提及
17樓提及
版主。。。。。。


一份報紙,暫時僅有10個專欄,10個作者對時事弊端諷刺挖苦、嬉笑怒駡、針砭時弊,其文章論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時間大家暢所欲言,不拘一格。突然,總編話由今日起,10個作者要用真名刊登文章,你估會點?10個作家從此以禮相待,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文章味同嚼蠟,枯燥乏味。

版主。。。。。。


你這兒有幾個假設性問題
1. 個壇得10個人
2. 10個人有同一個想法
3. 這10個一定是反對實名
4. 實名導致別人不肯說真話

請你證明這4項假設


不要嚇怕人呢... 其實樓主說是這個帖是用於理性討論, 太過架空的理論就不要說了
22 : GS(14)@2011-04-07 22:28:38

20樓提及
18樓提及
16樓提及
其實如版主稍為獨栽或一言堂一點,已經可以...
如果是咁,個壇就無活力,就搞唔大
有些刺激情緒的留言(在rb)是否反而影響人流?


理性又多方面的言論是歡迎的,如果我一言堂就唔好玩啦
23 : passport(1491)@2011-04-07 22:29:08

21樓提及
19樓提及
17樓提及
版主。。。。。。


一份報紙,暫時僅有10個專欄,10個作者對時事弊端諷刺挖苦、嬉笑怒駡、針砭時弊,其文章論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時間大家暢所欲言,不拘一格。突然,總編話由今日起,10個作者要用真名刊登文章,你估會點?10個作家從此以禮相待,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文章味同嚼蠟,枯燥乏味。

版主。。。。。。


你這兒有幾個假設性問題
1. 個壇得10個人
2. 10個人有同一個想法
3. 這10個一定是反對實名
4. 實名導致別人不肯說真話

請你證明這4項假設


不要嚇怕人呢... 其實樓主說是這個帖是用於理性討論, 太過架空的理論就不要說了
哈哈
湯兄這句話一出
就無人再敢討論了
24 : GS(14)@2011-04-07 22:29:49

21樓提及
19樓提及
17樓提及
版主。。。。。。


一份報紙,暫時僅有10個專欄,10個作者對時事弊端諷刺挖苦、嬉笑怒駡、針砭時弊,其文章論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時間大家暢所欲言,不拘一格。突然,總編話由今日起,10個作者要用真名刊登文章,你估會點?10個作家從此以禮相待,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文章味同嚼蠟,枯燥乏味。

版主。。。。。。


你這兒有幾個假設性問題
1. 個壇得10個人
2. 10個人有同一個想法
3. 這10個一定是反對實名
4. 實名導致別人不肯說真話

請你證明這4項假設


不要嚇怕人呢... 其實樓主說是這個帖是用於理性討論, 太過架空的理論就不要說了


是啦,就第6個問題,其實好多方法可以談談的...rf又不一定搞實名制
25 : GS(14)@2011-04-07 22:30:41

23樓提及
21樓提及
19樓提及
17樓提及
版主。。。。。。


一份報紙,暫時僅有10個專欄,10個作者對時事弊端諷刺挖苦、嬉笑怒駡、針砭時弊,其文章論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時間大家暢所欲言,不拘一格。突然,總編話由今日起,10個作者要用真名刊登文章,你估會點?10個作家從此以禮相待,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文章味同嚼蠟,枯燥乏味。

版主。。。。。。


你這兒有幾個假設性問題
1. 個壇得10個人
2. 10個人有同一個想法
3. 這10個一定是反對實名
4. 實名導致別人不肯說真話

請你證明這4項假設


不要嚇怕人呢... 其實樓主說是這個帖是用於理性討論, 太過架空的理論就不要說了
哈哈
湯兄這句話一出
就無人再敢討論了


del了...所以都是唔好咁激動
26 : passport(1491)@2011-04-07 22:33:23

25樓提及
23樓提及
21樓提及
19樓提及
17樓提及
版主。。。。。。


一份報紙,暫時僅有10個專欄,10個作者對時事弊端諷刺挖苦、嬉笑怒駡、針砭時弊,其文章論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時間大家暢所欲言,不拘一格。突然,總編話由今日起,10個作者要用真名刊登文章,你估會點?10個作家從此以禮相待,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文章味同嚼蠟,枯燥乏味。

版主。。。。。。


你這兒有幾個假設性問題
1. 個壇得10個人
2. 10個人有同一個想法
3. 這10個一定是反對實名
4. 實名導致別人不肯說真話

請你證明這4項假設


不要嚇怕人呢... 其實樓主說是這個帖是用於理性討論, 太過架空的理論就不要說了
哈哈
湯兄這句話一出
就無人再敢討論了


del了...所以都是唔好咁激動
哈哈
不過我都知你係緊張個壇的發展
27 : 拔刺者(4132)@2011-04-07 22:35:13

22樓提及
20樓提及
18樓提及
16樓提及
其實如版主稍為獨栽或一言堂一點,已經可以...
如果是咁,個壇就無活力,就搞唔大
有些刺激情緒的留言(在rb)是否反而影響人流?
理性又多方面的言論是歡迎的,如果我一言堂就唔好玩啦
不是叫你一言堂!但總有限度吧?一早開市已大跌時,跑過來已神算子自居,換轉地點在投注站,你猜如何?人家如百家爭鳴倒不如去香討?就是愛這裡頭的學術性較濃,人的質素較高...
28 : GS(14)@2011-04-07 22:38:26

講開又講,我真是心急的。

百家爭鳴都要有quality的
29 : abbychau(1)@2011-04-07 22:39:16

初時開一個叫財技的主題分類就好
30 : GS(14)@2011-04-07 22:39:37

29樓提及
初時開一個叫財技的主題分類就好


主題分類,是不是在標題起財技2字?
31 : pars(2406)@2011-04-07 23:04:03

要理性就無人流,要人流就唔好考慮理唔理性。

我覺得D個話題有D似你要分配這個討論區的屬性點數,點數就得100PT,睇你想將D 100PT點分配,分配左80PT起留言素質後你最多只能放20PT起人流提升上。
32 : abbychau(1)@2011-04-07 23:05:39

30樓提及
29樓提及
初時開一個叫財技的主題分類就好


主題分類,是不是在標題起財技2字?

好似人物區咁加
33 : 拔刺者(4132)@2011-04-07 23:07:55

31樓提及
要理性就無人流,要人流就唔好考慮理唔理性。 我覺得D個話題有D似你要分配這個討論區的屬性點數,點數就得100PT,睇你想將D 100PT點分配,分配左80PT起留言素質後你最多只能放20PT起人流提升上。
贊成。總不行要發姣;又怕痛
34 : byuwraindmaizwei(6)@2011-04-08 00:07:58

(1) 實名制是否好過不實名?有甚麼好處和壞處?


好:
.保障RF本身
.發言素質

壞:
.隱私問題,尤其RF至目前為止仍不算很大規模,我相信絕大部份用戶都不會"茂""茂"然實名登記
.發言有顧忌
.有些人就是喜歡匿名發言(敝人有時也是這樣)
.強國就是這樣搞,給人的印象壞到不行

(2) 如果不實名,有甚麼可確保論壇的發言質素?

無他,版主下苦功

(6) 其他問題...


事實上匿名制、網名制、實名制可以共存,例如從功能上設限…

匿名制:顯示發言者IP、禁止進裡板
網名制:不會顯示發言者IP、可以選擇匿名發言
實名制:同網名制,且允許在交易版發言、夠18可進裡板(我想開交易版好耐)

個人偏向三種制度並存。

17樓提及
版主。。。。。。


一份報紙,暫時僅有10個專欄,10個作者對時事弊端諷刺挖苦、嬉笑怒駡、針砭時弊,其文章論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時間大家暢所欲言,不拘一格。突然,總編話由今日起,10個作者要用真名刊登文章,你估會點?10個作家從此以禮相待,相敬如賓,相濡以沫,惺惺相惜。文章味同嚼蠟,枯燥乏味。

版主。。。。。。

31樓提及
要理性就無人流,要人流就唔好考慮理唔理性。

我覺得D個話題有D似你要分配這個討論區的屬性點數,點數就得100PT,睇你想將D 100PT點分配,分配左80PT起留言素質後你最多只能放20PT起人流提升上。

推~
35 : 亞力士(1473)@2011-04-08 00:28:18

除非下下唔留言無文睇 如果唔係 實唔實名同谷人流無關係
36 : abbychau(1)@2011-04-08 00:30:15

35樓提及
除非下下唔留言無文睇 如果唔係 實唔實名同谷人流無關係

注意跑題, 你打算回應何人說話?
37 : 龍生(798)@2011-04-08 02:01:56

隱私問題,尤其RF至目前為止仍不算很大規模,我相信絕大部份用戶都不會"茂""茂"然實名登記

所以還是等規模大點再搞吧
38 : fineram(806)@2011-04-08 19:45:58

暫不支持, 討論區好玩之處是沒有人知道誰是一隻狗.
39 : byuwraindmaizwei(6)@2011-04-08 21:47:26

離題一問,目前RF的會員數目有多少?每月都會發帖的大概佔幾成?
40 : vickson(179)@2011-04-08 22:11:10

不如參考wikipedia善意假定的原則
善意假定
自動確認用戶


自動確認用戶是維基百科用戶的一種。在中文維基百科,任何註冊達7天並編輯達50次的用戶,均會成為自動確認用戶。在善意假定的原則下,我們假定取得自動確認用戶權限的新用戶,都不會是只為破壞而註冊的帳號,或者是由他人控制的傀儡帳號。我們亦假定該等用戶已在維基百科累積一定的經驗,並對維基百科運作有一定的認識。因此,自動確認用戶可享有一些非自動確認用戶沒有的權限。
任何自動確認用戶,皆可擁有下列權限。
自動確認用戶可以使用移動頁面(頁面重新命名)的功能。只須點擊頁頂的「移動」標籤,即可移動大部份頁面。(假如移動目標已有其他編輯,那麼只有管理員才能進行移動,請到Wikipedia:移動請求提出。)
自動確認用戶可以編輯半保護頁面。半保護頁面的用意是防止匿名用戶或新用戶對頁面的破壞。
自動確認用戶可以使用本地上傳檔案功能,以便在頁面使用需要作合理使用的圖像。
自動確認用戶可以覆蓋現有檔案進行上傳。
自動確認用戶加入外部連結時,不需要再通過CAPTCHA驗證。CAPTCHA驗證的目的,主要是防止電腦自動操作的帳號加入廣告連結。
自動確認用戶修改頁面時,不需要再被強制顯示預覽才能保存修改後的頁面。 (但我們仍強烈建議自行使用「顯示預覽」功能,以確認保存的頁面沒有筆誤。)
自動確認用戶不受限制於部份過濾器,可更自由地編輯。設定防濫用過濾器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新手或匿名用戶進行破壞。
自動確認用戶可檢視詳細的過濾日誌,以便進行反破壞編輯。
在中文維基百科的大部份投票,提名者及投票者必須註冊達7天及編輯達50次。這意味著成為自動確認用戶便可取得投票資格。(注意:個別投票可能會有更高的資格要求。)


在RF 中依據用戶的貢獻判斷他的可信性,在普通會員中分核心和路過的會員
41 : hh0610(1603)@2011-04-09 00:18:24

實名制是否用真實姓名? 還是固定網名?

老老實實唔好用真名登記, 私隱是大問題. 反而想想點可以固定一個網名, 咁仲實際.
42 : GS(14)@2011-04-09 10:52:11

39樓提及
離題一問,目前RF的會員數目有多少?每月都會發帖的大概佔幾成?


大約6,700人,但每月都發貼,我想不足3%
43 : GS(14)@2011-04-09 10:53:30

41樓提及
實名制是否用真實姓名? 還是固定網名?

老老實實唔好用真名登記, 私隱是大問題. 反而想想點可以固定一個網名, 咁仲實際.


當然不會在網上disclose你個名,是你同我們內部知道這網名是你本人,其他人唔知導。

你照可以用在網上虛名發言,但如果我們發現你發佈一些不實傳言,我們自己不會讓你用這個名或用其他名稱再發言。
44 : CHAUCHAU(1254)@2011-04-09 11:32:45

公子帶頭用實名,咁會好多人肯跟
制唔制?
smileysmileysmiley
45 : GS(14)@2011-04-09 11:33:01

44樓提及
公子帶頭用實名,咁會好多人肯跟
制唔制?
smileysmileysmiley


我一早已經實名了啦
46 : abbychau(1)@2011-04-10 00:55:56

我不會同意的
47 : 放刺者(8536)@2011-04-10 03:44:21

其實只要限制留言內容
必須要有建設性/真正討論

唔好比人求其打幾句敷衍性說話就算數
例如果d多謝哂, 我諗會升, 睇黎就跌
呢類無意義留言

只要會員格守討論交流原則
真正以論點論據出黎支持回文
自然可以以"論壇文化"來整頓風氣
48 : fung3010(2389)@2011-04-10 13:56:15

45樓提及
44樓提及
公子帶頭用實名,咁會好多人肯跟制唔制? smileysmileysmiley
我一早已經實名了啦


實名?? 莫非閣下姓巨,名湯??!!smiley

回覆主題:

其實現時亦看不到有搞亂份子 / 分身帳戶惡然破壞。如先前師兄所言,以實名登記私隱是一問題。登記後用戶有所忌諱是第二問題。未登記的用戶亦有可能覺得麻煩及因私隠問題而卻步,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論壇的好處在於其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人人可以暢所欲言之餘仍能保持私隱。所以會員及交流氣氛是論壇的命脈。以用戶角度出發,未註冊的潛在用戶發現論壇資料有用或感興趣一般都會先行註冊,註冊過後發現交流氣氛濃厚及"岩咀型" 就會加入討論,慢慢成為活躍會員,帶旺論壇。 (非會員 --> CD - ROM 會員 --> 活躍會員 --> 幫助吸引其他非會員加入)

請湯兄和壇主不要怪我太直接,現時RF仍只是剛起步,知名度不足,仍然只是小圈子吹水。所以現時首要目標應為吸引更多新會員,然後再吸引已發記會員多發言,帶旺論壇。太早實行實名制,那不就有點違反了發展方向嗎??

湯兄和壇主都是有責任感的人,不希望見到有麻煩人在搞蛋。只是現時的確時機未到。到註冊人數數萬,活躍會員幾百時兩位再想實名制亦未遲~~(如管理工作太辛苦,兩位可以外判部份工作給其他可靠師兄。)
49 : abbychau(1)@2011-04-10 15:36:48

48樓提及
45樓提及
44樓提及
公子帶頭用實名,咁會好多人肯跟制唔制? smileysmileysmiley
我一早已經實名了啦


實名?? 莫非閣下姓巨,名湯??!!smiley

回覆主題:

其實現時亦看不到有搞亂份子 / 分身帳戶惡然破壞。如先前師兄所言,以實名登記私隱是一問題。登記後用戶有所忌諱是第二問題。未登記的用戶亦有可能覺得麻煩及因私隠問題而卻步,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論壇的好處在於其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人人可以暢所欲言之餘仍能保持私隱。所以會員及交流氣氛是論壇的命脈。以用戶角度出發,未註冊的潛在用戶發現論壇資料有用或感興趣一般都會先行註冊,註冊過後發現交流氣氛濃厚及"岩咀型" 就會加入討論,慢慢成為活躍會員,帶旺論壇。 (非會員 --> CD - ROM 會員 --> 活躍會員 --> 幫助吸引其他非會員加入)

請湯兄和壇主不要怪我太直接,現時RF仍只是剛起步,知名度不足,仍然只是小圈子吹水。所以現時首要目標應為吸引更多新會員,然後再吸引已發記會員多發言,帶旺論壇。太早實行實名制,那不就有點違反了發展方向嗎??

湯兄和壇主都是有責任感的人,不希望見到有麻煩人在搞蛋。只是現時的確時機未到。到註冊人數數萬,活躍會員幾百時兩位再想實名制亦未遲~~(如管理工作太辛苦,兩位可以外判部份工作給其他可靠師兄。)

其實我在短期內還是不會搞實名的, 只是greatsoup 發表了, 我回覆方案而已
50 : GS(14)@2011-04-10 18:23:10

49樓提及
48樓提及
45樓提及
44樓提及
公子帶頭用實名,咁會好多人肯跟制唔制? smileysmileysmiley
我一早已經實名了啦


實名?? 莫非閣下姓巨,名湯??!!smiley

回覆主題:

其實現時亦看不到有搞亂份子 / 分身帳戶惡然破壞。如先前師兄所言,以實名登記私隱是一問題。登記後用戶有所忌諱是第二問題。未登記的用戶亦有可能覺得麻煩及因私隠問題而卻步,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論壇的好處在於其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人人可以暢所欲言之餘仍能保持私隱。所以會員及交流氣氛是論壇的命脈。以用戶角度出發,未註冊的潛在用戶發現論壇資料有用或感興趣一般都會先行註冊,註冊過後發現交流氣氛濃厚及"岩咀型" 就會加入討論,慢慢成為活躍會員,帶旺論壇。 (非會員 --> CD - ROM 會員 --> 活躍會員 --> 幫助吸引其他非會員加入)

請湯兄和壇主不要怪我太直接,現時RF仍只是剛起步,知名度不足,仍然只是小圈子吹水。所以現時首要目標應為吸引更多新會員,然後再吸引已發記會員多發言,帶旺論壇。太早實行實名制,那不就有點違反了發展方向嗎??

湯兄和壇主都是有責任感的人,不希望見到有麻煩人在搞蛋。只是現時的確時機未到。到註冊人數數萬,活躍會員幾百時兩位再想實名制亦未遲~~(如管理工作太辛苦,兩位可以外判部份工作給其他可靠師兄。)

其實我在短期內還是不會搞實名的, 只是greatsoup 發表了, 我回覆方案而已


至少亞貝、龍生和三文魚知我是甚麼樣子的

我都是想睇下未來點樣可以搞,我到現時都是反對實名的。但做大了,之後又會不會像跌吉同高登一樣,我是絕對唔想的。因為之前Zkiz 都曾經有一段亂來的時期,導致失敗,我不想重蹈覆轍...

現在早早去想可行性,好過未來臨時臨急去找辦法更好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790

證監擬效內地 引股票實名制 方便監察違規交易 業界質疑成效

1 : GS(14)@2015-10-16 01:56: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5/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證監會日前提出初步概念,希望研究由監察中介經紀層面,改為直接監管客戶交易資料,以加強監察不當行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昨日亦表態,樂意繼續聆聽證監會在這方面提出意見。而這個類似內地「股票實名制」的概念,亦在本港業界引起迴響,有人認為一旦落實,或能有效減少不當行為;但亦有人對成效存疑。

陳家強稱樂聽證監意見

陳家強昨日出席活動後表示,留意到證監會日前宣布了一些方向,該局亦曾跟政府討論相關事宜,並表示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樂意繼續聽取證監會在這方面的意見。

據現行制度,證監會如欲取得透過券商交易的客戶資料,須先透過中介經紀(見另文)進行查詢;惟內地採取的「實名制」則令監管機構可直接取得交易者的資料,歐達禮提出的初步概念,難免令市場將內地的「股票實名制」聯想在一起。

詹培忠:涉私隱 通過機會很低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相信「大時代」時被瘋炒的細價股,以至近期期創業板「殼股」問題,是促使證監會產生此概念的「導火線」;惟證監會要直接存取客戶資料,需將現時的系統作出「翻天覆地」的改動,而且又涉及敏感的私隱問題,難度十分高。

但他相信,若證監會能直接監管資料,即可短時間內找出股份持有人的身分,能令阻嚇力大大提高,有效減少「貨源集中,操控股價」的問題。

不過,立法會前議員(金融界)詹培忠表示,該概念牽涉到私隱問題,要在立法會取得通過的機會很低。他質疑,「證監會是否有權直接監管境外機構的客戶資料?」更炮轟現時證監已有權力過大之嫌,不應妄想「隻手遮天」,處事必須合情合理,建議證監會先參考其他市場的做法。

張智威:檢討新股「配售機制」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回覆本報時則無作明確表態,但他反問,金管局現時亦沒有要求銀行就每一宗交易匯報,證監會是否「走得太遠」?建議相關議題,應先讓市場作出討論。證監會前主席、中證監前首席顧問梁定邦則表示,現時證監會已可透過中介經紀取得客戶資料,不明白證監會為何作出此概念建議。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亦對成效存疑,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投資者大可找「人頭」代替他們認購股份,即使是實益擁有者,高價沽出亦不能代表構成「不當行為」;而且亦涉及私隱問題,一定會出現反對聲音。他反建議,監管機構或可從檢討創業板新股「配售機制」中入手。

明報記者 徐寶文
2 : GS(14)@2015-10-16 01:57:0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5/news/ea_eaa2.htm
透過經紀取客戶資料 證監遇不小阻力
  2015年10月15日

【明報專訊】由「百元」恩達(1480)事件,至「神傘」集成(1027),再到近期的「癲股」立基(8369),均令市場對「操控股價」關注度日漸提升。惟據現行制度,證監會如要取得交易客戶資料,須通過中介經紀;但有市場人士透露,雙方「起碼交手十個、八個回合」,令調查效率大大降低。

需「交手」數次 延長調查時間

據現行機制,當證監會發現可疑交易,並認為有需要展開進一步調查時,便會向相關中介經紀發出交易查訊,要求該中介經紀按指示遞交資料(見圖)。不過,據市場人士透露,證監會向中介經紀索取資料時,往往需要「交手」數次,大大延長調查時間,變相降低調查效率。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表示,若證監會欲做到接近實時監察所有市場交易,或擁有一個包含實名的資料庫,本港及海外中介經紀將就提升系統而需要大規模的投資金額。不過他亦稱,若證監會能掌握每一個市場交易的來源、獨立投資者透過不同中介的活動程度等,將會是一個「有價值的資訊」;而他亦相信證監會能做好保密工作。

Webb:必須先讓市場討論

惟作為一項公眾政策,David Webb認為必須先讓市場作出討論,看看其帶來的好處,能否證明其可行性。他表示,證監會應承擔責任,負責就其建議向公眾解釋其好處,並試行一段時間(如3年),如未能證明其好處則應該終止。
3 : GS(14)@2015-10-16 01:57:2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5/news/ea_eaa3.htm
中央結算「投資者戶口」少人用
  2015年10月15日

【明報專訊】香港股票市場目前透過中央結算系統(CCASS)進行股票存倉、紀錄及交易,除了一般中介人戶口外,投資者實際上亦可以個人名義開設「投資者戶口」,惟由於進行交易時需將股份存倉至中介人(俗稱「射倉」)由經紀代為執行,因此採用的投資者不多。
广告


根據港交所(0388)資料,香港結算會向投資者戶口持有人提供代理人服務,包括表決、派發股息及權益、分發供股、配股及收購建議等企業活動通知,以及其他結單服務等,同時只有投資者本人可授權將股份轉出。

交易須「射倉」至證券戶口

不過,現時香港公開市場進行股票買賣,仍然必須經由持牌經紀進行,因此投資者必須將股票「射倉」至證券戶口,才能進行買賣。由於操作並不方便,投資者戶口至今仍少有被採用,只有部分長期持有藍籌股用於收息的投資者才會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97

電訊商谷手機實名制月底前不登記停機

1 : GS(14)@2016-03-13 02:39:22

■內地市民可用身份證及手機實名登記。


被稱為內地「史上最嚴」的手機實名制措施,自去年推出已實施約6個月,辦理人數似乎不如預期。內地電訊商近日再推「辣招」力谷實名制,中國移動旗下的廣州移動發通知,客戶若月底前不進行登記,就會被強制停機甚至永久銷號。事件惹熱議,有內地工作的港人明言,擔心登記後個人資料會被盜用。



為遏制日漸氾濫的電訊詐騙案,內地近年出台手機實名制,去年9月更規定不登記就停機,具體政策卻一直未落實。至前日,廣州移動發出通知,根據廣東省人大公告,要求逾期而未實名登記的客戶,要在本月30日前完成登記,否則暫停電訊服務,停機後90日內依然不補辦的話,就會強制銷戶。除了廣州移動外,廣州聯通、廣州電信亦發有關通知。客戶可親身到電訊公司及網上登記,除了要出示身份證,還要經讀卡機驗證。



港人憂私隱被轉售

有在內地工作的港人,對手機實名制充滿疑慮,任職日商三菱電機而不時返回內地工作的阿明,本身擁有兩張內地電話卡,一張由公司提供,另一張是自購的中國移動儲值卡。他去年11月得悉電話實名後,便到電訊公司登記。他認為,手機實名可減低電話詐騙及有助追蹤騙徒身份,但擔心個人資料會被轉賣給他人:「無事無幹梗係覺得冇問題,有事發生時可能會後悔做咗登記。」而在東莞港資玩具廠工作的姓黃港人,其內地電話暫未收到通知要實名登記,但有同事已收到通知,要持回鄉證辦理登記,就算嫌麻煩都要處理,他說:「你一係俾佢(電訊公司)停,冇得揀,一定覺得煩。」《蘋果》記者昨嘗試在網上登記,但因港人所持的身份證及回鄉證,無法填寫申請表上的所有項目,結果申請失敗,只好在限期內親身上廣州登記。中國移動香港回覆《蘋果》查詢時表示,並未接獲中國移動廣州分公司有關通知,而一卡兩號產品的營運情況未受影響。■記者廖智廣



【手機實名制新規須知】

登記規定:‧ 客戶須在本月30日前完成登記,否則強制停機,無法撥打或接聽電話、收短訊和上網‧ 暫停電訊服務日起90日內仍未補辦登記,將強制註銷號碼



辦理方法:‧ 透過廣州移動官方微信辦理在線登記‧ 帶同電話卡(Sim卡)及身份證明文件,到廣州移動授權點及溝通100營業廳辦理資料來源:《南方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2/195264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696

波及港人淘寶 支付寶擬延推「實名制」

1 : GS(14)@2016-05-21 12:58:29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關聯公司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4月底公布將應內地監管要求,實施「實名認證」,本周五為「死線」,由於香港用戶大多沒持有內地銀行卡,難以進行認證,事件引來極大迴響。據悉,支付寶方面正計劃向內地有關部門申請延期實施,並正為境外用戶開發更便捷的支付方式;至於市場所關心受影響的海外用戶數量,據了解佔單位數百分比,遠低於外界估計。



本港有逾140萬「淘寶客」,不少用戶亦會使用各種「支付」方法,藉以在淘寶或天貓上交易,因此今次「實名制」引來港用戶頗大迴響。不過,支付寶方面昨日表示,受到「實名制」 影響、須於明天用盡的,只有一些由別人轉到「支付寶餘額帳戶」的金額。對於港人使用便利店購買的支付寶購物卡消費後產生的餘額,不會受到是次實名制的影響,仍然可以使用,因資金不屬於「支付寶餘額帳戶」,而是儲存在「專用帳戶」中。此外,若經信用卡、繳費靈PPS、銀聯JETCO、八達通等用來購物,以至發生退款,也不受影響。皆因以此渠道購物產生退款,資金不會進入用戶的「支付寶餘額帳戶」,而是沿原路退回。

稱受影響境外用戶少

不過,為有效減低海外客戶的疑慮,據了解,螞蟻金服支付寶正計劃向內地監管部門申請延遲實施「網絡支付戶口實名制」,同時亦正為香港用戶研究更低成本的支付方式。而支付寶官方昨日就有關用戶需完善身分信息回覆查詢時表示,要用盡餘額的海外用戶數量遠低於外界估計,同時強調受影響的用戶在整體用戶中佔比極低。

內地早前公布,將於7月1日起實施「網絡支付戶口實名制」,除支付寶外,騰訊(0700)的微信錢包(包括早前春節收到的微信紅包)也難免受到影響,皆因在新的「實名制」下,支付寶用戶必須綁定內地銀行卡及身分證資料,香港用戶如想綁定身分資料,除要輸入香港身分證號碼,還要上載回鄉卡圖片及輸入電話等,但由於香港用戶大多不持有內地銀行卡,難以進行綁定,故支付寶官方早前建議海外用戶於5月20日(本周五)零時前,將帳戶餘額用盡,否則帳戶內的餘額則會被凍結,直至進行實名認證後,方可恢復帳戶。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9/news/eb_ebb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61

內地推實名制有助電話監控

1 : GS(14)@2016-11-29 07:50:57

【本報訊】究竟何謂實名制?簡單來說就是登記服務時需提供真實身份資料,如身份證、住址證明等。中國當局去年以打擊猖獗電話騙案為由,規定「太空卡」用戶需作實名登記,說穿了,就是要用戶身份陽光化。


App認證加劇監控

此外,中國網信辦於6月底宣佈《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下稱《規定》),連App供應者都要「嚴格落實信息安全管理責任」,履行六項義務,當中包括按「後台實名,前台自願」原則認證用戶註冊。現時中國大部份地區都已實施手機號碼實名制,故用戶如果以電話號碼註冊,就等於完成App實名認證。換言之,網信辦透過手機號碼實名進一步將監控伸展網絡。至於今年7月1日實行的「網絡支付賬戶實名制」,規定所有網絡支付戶口(包括最多人用的支付寶)必須與內地銀行卡綁定,港人更要首先須親身到中國辦理銀行卡,然後再到支付寶官網進行認證,以及利用內地手機號碼接收短訊通知(現時又要先作手機卡實名登記),才可完成程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9/198488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459

「ETF互聯互通」需先行實名制 港公司複雜私隱問題惹關注

1 : GS(14)@2017-06-29 08:04:30

【明報專訊】昨日香港與內地簽署CEPA經濟技術合作協議,提到在設定互聯互通下的投資者身分識別機制時間表後,將推出「ETF通」方案,業界人士指,監管機構一直有意與內地股份實名制看齊,並部署抽取資本增值稅,惟在港執行上仍有難度,尤其在港公司架構複雜,持股的往往並非最終權益持有人,另外指私隱問題亦值得關注。

明報記者 余慕恩 賴嘉梨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郭慧玲昨日表示,推出ETF互聯互通的相關條件包括身分識別機制等技術問題,須待兩地商討,有成熟結果才可公布。至於中港基金互認,截至今年4月已有55隻基金獲批。郭慧玲指兩地監管機構一直研究改善互認安排及調整規則,但時間表和具體做法仍在商討。H股全流通,是否只適用於新上市H股,抑或包括已上市H股,郭則未有回應,僅指兩地正積極探討,未有具體建議。

未回應H股全流通範圍

雖然港交所(0388)及證監會早前多次提到在互聯互通層面上實行「一戶一碼(識別碼)」,但一直未有具體落實的時間表及安排。一通證券行政總裁宓光輝表示,估計最簡單的方法,是在輸入買賣盤時連同客戶的身分證號碼送達港交所,但因涉及個人資料,故有可能指派號碼予投資者作識別,但無論如何,相信實行後券商工作量會增加。

一通:或衍生大批BVI註冊公司

他指實名制亦意味客戶開戶時同時「也在監管機構開戶」,預計全面實行困難重重,尤其外資未必會奉行, 或「個別某些人實行」,如本地個人或公司,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屆時出現大批BVI註冊公司亦不為奇。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內地的實名制是追蹤到最終的權益持有人,在港則是交易券商之後「兩至三層」才到,她理解一向互聯互通是在不改動兩地的金融基礎建設及制度下進行,不過指出理解內地監管機構制度上需要香港配合,現時兩地制度差異並不平衡。

至於有參與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RQFII (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外資基金則早已奉行實名制,買賣時披露身分,但香港的ETF供應商則不會知道客戶的身分,亦無法知道資金的來源地。

另外,CEPA的合作協議中亦有提到加大RQFII額度,黃王慈明對此表示歡迎,稱業界一直有聲音指額度不足。協議亦有提到推動實現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計價股票,並推動H股全流通。港交所對協議表示歡迎,指會與內地有關當局、香港證監會及市場業界緊密合作。證監會發新聞稿指措施將有助促進香港與內地的投資,加強對兩地投資的保障。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98&issue=201706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0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