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矽谷最受歡迎的品牌專家教你如何尋找“高期待值用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11/159726.shtml

矽谷最受歡迎的品牌專家教你如何尋找“高期待值用戶”
峰瑞資本 峰瑞資本

矽谷最受歡迎的品牌專家教你如何尋找“高期待值用戶”

你的高期望值用戶代表著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你必須有規律地反複接觸你的目標人群來確定你仍然正中紅心。

真正定義一家公司的是它的每個用戶。

YouTube 首任市場營銷總監、幫 Airbnb、Dropbox 等知名矽谷科技公司做市場定位的 Julie Supan 總結道。在這位矽谷最受歡迎的品牌專家看來,尋找公司的高期待值用戶(High-Expectation Customer,簡稱為 “HEC”)是做構建品牌形象的第一步,她對 Youtube、Airbnb、Dropbox、Lululemon 的高期待值用戶的描述是:

Youtube:那些想要擁有真實的情感體驗,想通過視頻分享才華並學點什麽的人。

Airbnb:不滿足於到此一遊,希望能在旅遊所在地像當地人一樣生活的世界公民。

Dropbox:一群對生活有規劃、熱愛新科技,希望簡化自己生活的人。

Lululemon:30 多歲,擁有公寓、喜歡旅遊,有工作卻也有閑。就是大學畢業時想成為的人,40 多歲生活擁有子女想要重返的那個時代。

識別出高期待值用戶的一大好處是,讓用戶能理解你的產品,並明白對他們而言你的產品意味著什麽。這能幫你解答一個通常很難回答的問題:你的公司是什麽,而不是什麽,進而幫你大幅降低獲取客戶的成本並獲得更清晰的發展路線圖。Supan 在這篇文章中解釋了早期用戶和高期待值用戶的區別,還介紹了識別高期待值用戶的方法,希望能帶來啟發。

我是如何幫助 Airbnb、Dropbox 和 Thumbtack 構建品牌形象的

撰文 /  Julie Supan

翻譯 /  郭蕙,張耕,陳曦

來源 /  First Round Review

有很多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麽  YouTube  能夠成為矽谷歷史上發展最快的公司,但  Julie Supan 說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售賣情感。”

當她在 2005 年 12 月成為 YouTube 的首任市場營銷總監時,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合夥人們一起商討這是一個怎樣的公司——或者說,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與當時其他的百個視頻分享網站(他們多已被人遺忘)不同的是,YouTube 使用 Flash 技術建站(其他視頻產品則要求用戶下載軟件)、不售賣專業性質的長視頻、不與名人明星合作,他們甚至不特別關註視頻的質量。

相反,他們想讓YouTube成為一個“每個人都能參與的舞臺”——尤其是那些想要擁有真實的情感體驗,去歡笑,分享他們的才華,並學點什麽的人。我們團隊致力於用人們喜愛的的視頻方式來展示,而非直接說出來。無論視頻的內容是是水獺牽手,還是一個妙齡女子在她的臥室里唱歌、一個老兵分享他的二戰故事,又或是教用戶如何修複一個水槽。 我們最關心的是如何激發用戶的情感。

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明星、品牌方蜂擁而至在 YouTube 上開設賬號,被Google 以1.65 Billion美元收購。 Youtube 讓這個世界認識了一種新的病毒式的傳播,但真正定義 YouTube 的是它的每個用戶。因此,當 Supan 在 2009 年離開 YouTube 並成為矽谷最受歡迎的品牌專家時,她為包括 Airbnb,Dropbox,Thumbtack 在內的每個用戶做市場定位時,她的首要步驟始終是:定位公司的目標用戶——高期望值用戶。

/ 01 /

什麽是高期望值用戶

“高期望值用戶 (High-Expectation Customer) 是你的目標人群中最具洞察力的人。他們也是最能欣賞並使用你的產品和服務的人。高期望值用戶是其他人想要模仿的人,因為他們在別人眼中是聰明的、有判斷力的和有主見的。識別出高期望值用戶十分關鍵,因為正是這群用戶能夠幫助創業公司建立口碑。

高期望值用戶有很好的消費習慣,他們了解市場並且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他們在消費時會做調查、上網搜索,他們會為了更省錢、更健康、更有效率而去探索新產品。如果你的產品讓他們感到滿意,那麽其他普通消費者也將十分滿意。一些知名公司的高期望值用戶如下:

▌Airbnb

Airbnb 的高期望值用戶致力於成為一名優秀的世界公民,他們希望能夠真正融入所到之處,而不只是到此一遊。他們雖然是遊客,但希望在巴黎這樣的旅遊城市生活得像個當地人。他們憧憬在獨特的城市駐足,享受賓至如歸的感覺,同時又精打細算。

▌Dropbox

Dropbox 的高期望值用戶可能跟你所料想的不太一樣,這並不僅僅是一家文件共享和同步科技公司。它的高期望值用戶其實是想要簡化自己生活的人。他們是值得信賴、對生活有規劃、熱愛新科技、並且努力創造更多自由時間。他們希望自己存儲在電腦里的一切——生活、工作——都被安全地保存著。

但這事實就是這樣:高期望值用戶不應該是一個包羅萬象的人格形象。“高期望值用戶受益於一個產品最重要的價值並且對其進行傳播。之後其他人便會說:如果這個產品適用於我最新潮的朋友 Lisa、World Trade Center 的建造商 Tishman Construction 也是它的早期用戶之一,那麽也許我也應該試試。” Supan 說。

▌Lululemon

不僅僅是科技公司需要精確定位其高期望值用戶。Lululemon 創始人 Chip Wilson 曾在 2015 年紐約時報的文章中談及激發公司理念的兩位繆斯:Ocean ,一位 32 歲的單身職業女性和一位 35 歲的“運動機會主義者” 男性 Duke 。兩人分別在創業初期和中期為他提供了關於目標受眾的靈感。

Wilson 十分理解他的高期待值用戶,甚至對他們的日常安排了如指掌。例如, Ocean 擁有一戶公寓並且喜歡旅遊,她每天工作一個半小時左右。Wilson 告訴《紐約時報》:“如果你現在 20 歲或者剛從大學畢業,你將迫切期望成為這個女人。如果你現在 42 歲並且擁有子女,會期望你能重回那個時代。”

/ 02 /

為什麽高期望值用戶不一定是早期用戶

一個公司很容易認為你的高期望值用戶就是產品的早期用戶,其實不然。區分這一點對初創公司來說十分重要。

以機場車輛共享創業公司 FlightCar 為例,他們將外出旅行的車主與剛抵達城市的遊客相配對。這家公司的早期用戶是包月用戶——這些車主經常外出,對他們來說在車輛閑置的時間內獲得一筆收入是十分誘人的。“我們早期的廣告上有錢的標誌”,Supan 說。她在去年幫助 FlightCar 轉變其營銷策略並進行產品轉型。

雖然這些早期用戶十分快速地擴充了車輛供應,但是他們並不深層次地認同這家創業公司的理念。“我們將整個模型——商業模型、運營模型、營銷模型——構建在一群並不認同共享經濟的目標群體上。這些用戶並不認為自己是車輛共享經濟的信奉者,並不認為自己正在幫助更大的群體自給自足,因此他們並不關心公司的發展。當有問題出現時,他們會立即憤怒地在 Yelp 上寫下評論。他們對幫助公司優化政策不感興趣,無法接受新的商業模式和更高效的運營系統帶來的改變。總之,這群早期用戶缺乏善意,因此當這家公司在美國從一家機場擴張到 17 個分支點時,用戶大量流失,因為他們對公司缺乏信心。”

與此同時,另一個用戶群體從一開始就自然健康地增長,他們是一群迥然不同的用戶——標準用戶。他們是被產品的口碑吸引而來,並且有誌於成為共享經濟這一新理念的嘗鮮者。他們激動於能夠省下外出旅行時的停車費並通過租車給遊客掙取一些額外的收入。他們是產品的高期望值用戶。

“他們是那群能夠幫助創造正確增長率的用戶,能夠幫助我們推廣品牌、在未來幾年間建立產品的口碑並鼓勵其他人來參與。但當時的商業模式並不是為他們構造的。” Supan 說。“商業模式以付費用戶為核心而進化,整個團隊花費一年時間重新構建了 FlightCar 的產品體驗。最終,團隊決定將其重建後的技術平臺售賣給奔馳北美研發中心,成為其創新實驗室全球移動業務的一部分。”

/ 03 /

找到你的高期望值用戶 

對年輕的公司來說,創始人需要系統地定義高期待值用戶。 Supan 說:“你需要做大量的用戶研究才能深入的理解人們熱愛什麽,什麽會引起他們不悅,他們認為你最大的挑戰和價值是什麽,以及長遠來說他們想獲得什麽。”

她建議創業公司從這些用戶中收集數據:開心的、不開心的、近期的、長期的、活躍的、不活躍的,來自不同的地區的,並至少要通過五個以下的渠道來進行收集:

人口調查或決策者問卷 

單選和開放式問題問卷

嵌入銷售或市場電話的單選題調查

電話訪談

客戶服務渠道

產品攔截問卷

蘋果應用商店評論

“你可能還需要創建新的渠道和產品功能來獲得人們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數據”,她說。有一些事情是需要避免的。“不要問用戶關於功能或UI設計的問題。像 Usertesting.com 類的工具在調研中不受用。付費的測試用戶會更禮貌,但也對產品缺乏一些熱情,” Supan 說。“如果你可以預測某個問題的答案,就不要問。你不用縮短訪談或者問卷,但是也需要考慮對方的時間。我建議讓用戶知道,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對產品的感覺,你在做一項調研,並且你們會將調研的反饋直接列入公司策略的考量。”

校準數據。不要著急--這有時需要花費團隊幾周的時間。通過從各平臺收集上來的反饋,觀察他們有什麽共性的主題,並通過以下的問題找到一些趨勢:

什麽是符合預期的,哪些是非預期的?

這些結果把你引向何方?

這些方向如何與當下的策略、路線圖和團隊相結合?

通過這些數據來勾勒高期待值用戶的特征。定義可以代表目標用戶的具體性格特質。如果你的問卷設計得好,常常可以從用戶自己的用詞中窺探一二。“我最喜歡的問題的是‘你會如何定義最能從該產品受益的那類人?” Supan 說。“當他們回答時,常常會開始描述自己。這是問”你是誰“的一個很好的方法,讓他們在回答的時候覺得是在描述別人。”

然後再次校準。在結束調研之前,Supan 建議最後問一些問題以確保自己找到了現實生活中的高期待值用戶:

誰會尊敬這個人?

這個人是否讓有些人覺得熟悉或者是他們想要成為的人?

你是否能從他們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產品?

他們會因為什麽對你的產品失望,可以通過什麽來避免?

/ 04 /

考慮用戶的思維方式 

想要最大程度地從高期望值用戶中獲益,你還要考慮用戶先前的體驗——他們的消費生態,以及他們對你的產品的偏見。也就是說,你要考慮用戶是否是成長型思維還是固化思維。

如果是成長型思維,那很好。“這類用戶有開放的思維。他們從來沒有試過你的產品,也不知道這些東西的存在。當人們初次在 Airbnb 發現那些獨一無二的住所,他們會想:天啊,我能在一個磨坊里待上一晚?‘ 因為難以想象,所以他們會非常的興奮和驚訝。“  Supan 說。

如果用戶是固化思維,你的產品需要啟發和鼓勵他們重新想象其可能性,並且將其實現。“舉個 Thumbtack 的例子,它是領先的本地服務專業人士的網上集市。很多用戶來到這個網站時,心里有個念頭,合同工不會回電話,很難找到他們。我得打 11 個電話才有一個有空。”Supan 說。Thumbtack 早期做了大量用戶調查後對這種情況已有了解。他們團隊的定位就采取了“你可以做到”的策略,使用一些宣言例如 Thumbtack 幫助用戶快捷方便地完成了數百萬個項目。”

因為有早期調研,當用戶需要專業的服務時,Thumbtack 就可以讓他們收獲驚喜。“當用戶及時地從一個專業、有口碑的專業人士那里獲得報價,他們就不用打很多電話或者親力親為,他們已經轉移到成長型思維,覺得從該產品獲得支持和價值。“ Supan 說。“我們就贏得了這名用戶。”

/ 05 /

說服你的團隊

你和你的高期望值用戶常常是一種私人關系,你得喜歡這個”人“。你和你的團隊也必須認可這種關系。

“Airbnb的CEO Brian Chesky 曾經說過:‘你得變成那個你為其設計產品的人,’ ”Supan 說。“你的整個團隊都得認可這個人值得你們花時間,很大程度上說,整個團隊都應該被激發成高期望值用戶。

創業是一種磨礪。“有的公司會為一個不讓他們覺得興奮的客戶重新調整公司策略。有些公司並不喜歡,或者不能與自己的高期待值用戶感同身受,” Supan 說。“這樣就會影響公司文化,影響招聘,影響團隊精神——他們的專註度和致決心。” 

反過來說,搞定高期待值用戶常常會為創業公司打破僵局。“你可以從行動上看到團隊的反應:一種重新被激化的活力,如果他們認同並參與到定義目標客戶的中來。你可以看到他們更加緊迫,更聚焦。

高期望值用戶可以幫助你的招聘更加有針對性。“在 Lululemon 工作的每個人看上去都像是 Ocean,“  Supan 說,“你在 Airbnb 面試時,一出電梯就會被擁抱和歡迎。他們對高期待值用戶的定義是充滿愛心,關心他人,希望成為世界公民,當你進入辦公室時也會有同樣的感受。“

員工僅有情緒上的共享是不夠的,你需要費盡心思讓你的高期待值用戶成為辦公室一種常見的、熟悉的存在。“做一個 PPT 或速查卡與整個團隊分享,給新員工提供使用教程,或者做一個分數卡用來顯示目前的產品在超過用戶預期方面做得如何。在公司全體大會中提及你的高期待值用戶。通過焦點小組或“用戶委員會”來收集某類高期待值用戶的反饋,邀請他們給出策略建議,提出功能意見。

/ 06 /

腳踏實地的執行 

當然,在定位好高期待值用戶並讓團隊充分準備好以後,你的征途尚未結束。你需要把高期待值用戶融入到企業的 DNA 中——也就是所謂策略、產品規劃路線、執行部署和市場營銷。“妥善完成這些,並討論好超越高期待值用戶的期望值所需要註意的方方面面,可能花上 6 到 8 周時間,”Supan 說, “在我參與過的公司中, 我們能夠用更敏銳的角度來回顧我們的產品規劃路線,停掉一些功能,並且在大部分情況下做出更符合新定位和高期待值用戶的新功能。

當說到市場營銷,好消息是之前做的工作能夠迅速使你的策略和想傳遞的信息聚焦。把你從“追蹤每一個人”的思維定式中解放出來。如此一來,你可以將銷售和市場的花銷都投入到獲取和保留某單一用戶群體,這些人會幫你把剩下的活幹完。“由用戶來分享他們對產品的喜愛和熱情顯然比廣告和促銷要客觀得多。公司由此能花更少的錢實現更長遠的增長。”Supan 說。

同樣,你也不要擔心直接利用HXC自己的語言。你既然花了錢手機用戶數據, 那就要把這些能引起共鳴的用戶心聲發揮到極致。“用戶如果聽到他們自己說過的話被采用了, 他們會說:‘哇,這就是我要的產品’。”

非語言的信息也要好好關註, 包括你產品的外觀和實用性。“比如,倘若Dropbox 要傳遞出’ Dropbox 就是好用’這樣的信息,它要被設計為能在每一個平臺、每一個地方使用,以此來超越HXC的期待值,” Supan 說,“他們的設計願景就必須和其目標客戶對產品的感覺一致。 Dropbox 的品牌價值之一是‘我們的備份是你的後盾’。而他們的產品幾乎沒有UI。Dropbox 不過就是在你屏幕的右上方靜靜呆著,你也很少會去使用它,它雖然樸實無華,但是你知道,它備份了一切。”

讓品牌信息有針對性並不代表一條路走到底。“你需要做一些分散化的測試來確定這樣的定位是不是會被客戶接受,”Supan 說。“觀察每一個與用戶接觸的點。你沒有必要在一天之內把它們全部檢查一遍,但等到你要去落地執行時,你希望它們都能井然有序,相輔相成。”

高期待值客戶是病毒營銷的真諦。

/ 07 /

做好回顧

最終,你的高期望值用戶代表著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而你必須要有規律地反複接觸你的目標人群來確定你仍然正中紅心。 Supan 敦促創業者們密切關註公司或者市場的變動,並不斷回顧。 “(回顧)也許就是每三兩年,在你已經見到了一定的增長的時候。在未來的某一天你需要再詢問自己一遍:‘這個世界已經進化成什麽樣了,如今我的客戶在期待著什麽, 他們又有什麽成長’。”

“比如說 Twitter , 並不是說他們的定位出了差錯,我認為是他們略去了不斷回顧的步驟。” Supan 說。“早些時候, Twitter 決定把目標受眾定位為名人以及其他想通過新途徑來獲取粉絲的媒體重度依賴者。從公關的角度講,這一向是一個成功的策略。名人用戶確實獲得了可觀的品牌回報。但是 Twitter 的緩慢增長告訴我們, 普通人雖然喜歡窺視名人的動態,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自己會積極地使用 Twitter 。 ”

“沒有人能夠在 Twitter 上複制 Justin Bieber。從 12 歲在 YouTube 上發布自制視頻以來,他走了一條非常長的路。” Supan 道。“然而看著 Twitter 的產品我想說,‘這條道路適合他卻未必適合我。’他把這標準定的太高你壓根碰觸不到。這種高期望值用戶不是會讓人想去模仿或幻想自己會成為的那種類型。

雖說說比做容易,但持續地調研並和用戶互動是非常值得的。“雇傭有創造力和分析能力、並能管理多渠道調研,能和產品組密切協作的人,” Supan 說。“還要確保你不斷地校準那些和高期待值用戶相悖的見解。我很少見到一個公司能夠徹底換一批高期待值用戶,但讓他們與周圍的世界一起進化是非常重要的。”

首要目標是達成共識,其次就是不厭其煩地與高期待值用戶保持聯系。“你所追尋的永遠是,市場、公司和用戶能就你是誰、為什麽你很重要達成一個共識。” Supan 道。只要你的公司在進化, 你的高期待值用戶就會發揮試金石的作用來確保你的方向正確、計劃有效。

“識別出高期待值用戶最大的好處是,包括雇員和用戶在內的每一個人都收獲了穩定的心態。你的用戶會理解產品並明白對他們而言你的產品意味著什麽。你將能大幅降低獲取客戶的成本並獲得更清晰的發展路線圖。消除偏見後,你的團隊會變得更有創造力。” Supan 說。“你需要反複地與高期待值用戶接觸,並校正與他們相悖的見解,不斷地研究他們。如果你這麽做了,他們將會把你引至一個共識——你的公司是什麽、不是什麽。”

用戶 矽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28

從擺地攤到月營收1億,他想用在線模式顛覆傳統家教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06/163969.shtml

從擺地攤到月營收1億,他想用在線模式顛覆傳統家教
創業家 創業家

從擺地攤到月營收1億,他想用在線模式顛覆傳統家教

如果說VIPKID的勢能是美國原汁原味的英語老師,那麽張翼的勢能是:中國TOP20的名校大學生。

來源 | 創業家(ID:chuangyejia)

作者 | 麻策

9

正如創業家&i黑馬前文所述,在線教育似乎又迎來了第二春今天我們要為你講述一個一對一領域的在線教育企業——掌門1對1。從一個學生創業者到老成的創業家,從擺地攤起家做到行業獨角獸,創始人張翼向創業家&i黑馬講述了掌門1對1發展至今的獨特“密碼”。

今日,中小學在線1對1輔導品牌掌門1對1宣布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為StarVC,金額未公布。這距離其上輪數億元融資不到一年時間。據創始人張翼透露,目前掌門1對1單月營業額達到1億元人民幣。 

就在不久前,張翼接受了創業家&i黑馬的專訪,他用“營收規模行業第一”、“大多數對手的營收也就是我們的十分之一”宣告了掌門1對1在中小學一對一在線輔導領域的絕對領頭地位。 

在移動支付、直播技術成熟的當下,在線教育爆發,核心在於在線教育公司都學會了使用“勢能差”來趟平了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的鴻溝,或者說用高勢能的師資來強力吸引買單者——家長嘗試在線教育。

如果說VIPKID的勢能是美國原汁原味的英語老師,那麽張翼的勢能是:中國TOP20的名校大學生。這些名校大學生對於3-5線城市的家長來說有致命的吸引力。

以下是掌門1對1創始人兼CEO張翼對創業家&i黑馬的口述節

轉型

我是汕頭人。我和我的合夥人是中學同學。2009年高中畢業,我去了交大,他去了浙大。

我是當地的數學單科狀元。當時廣東一個社團把歷屆考上“清北複交浙”這些名校的狀元集結起來,組織聚會,傳授經驗。該社團最早叫狀元學會,我加入時已有數百人。過去它只是一個互益組織,2009年我們把它接手過來變成商業組織。

起初,我們把汕頭同屆的狀元聚集在一起開線下輔導班。我們承包私立學校的教室,狀元們一起研發教材,上大班課。我們的啟動資金是五萬元,我和合夥人各出資2.5萬。當然,錢還是父母給的。

招生是個體力活。我們去各大中學門口擺地攤。路上遇到家長就告訴他們我們這里都是狀元(創業家&i黑馬註:單科狀元包括在內)。這在早期非常有用,因為市場上無人能接觸到這麽多狀元。

當時,我們大概有30個狀元老師,一個月能招幾百個學生。大班課的利潤高,每個課程每月收費1000-2000元,每名老師每小時收入可達100-200元,收入很有吸引力。

從汕頭開始,我們邊上學邊創業,至2014年,我們進軍了4個城市,開設線下店5家。2014年在線教育成為資本市場關註的重要方向,我也開始重新審視這個行業。同一年,我們決定全面轉型線上。

一開始我們想做線上大班課。當時YY做了一個萬人分享課,說要滅掉新東方。我們後來發現這條路行不通,因為互動性存在很大問題。在線下,老師一眼就能看到誰在開小差,但是線上你卻看不到人。並且5-6個人(同時在線)視頻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是20個人,很有壓力。而在互動方面,如果老師點名,你關掉攝像頭,他便愛莫能助。

我們也研究過一對多和小班模式,比如3個水平差不多的學生,接受同一老師的輔導,兩個月後檢驗發現,分別考了90分、60分、30分。每個學生的潛力不一樣,最後就不是一對三的模型了,而是變成了1對1!

0.webp

我們看了很多模式,也排除了很多模式,最終發覺做線上1對1輔導最合適。當時做在線1對1的輔導機構並不多,而且多數集中在英語輔導領域,對於K12來說,我們判斷競爭不會太激烈。當然,2011年至2013年,有很多在線1對1公司死掉,原因很多,支付體系不成熟,網絡不好,團隊有問題等等。後來一家基金找來要投資,於是我們覺得有戲便開始做。

2014年暑假課程上完,我們便全面停止線下輔導業務。我們告訴學生,你們可以在線上報名。結果,只有30%的人嘗試,剩下的70%都流失了。

以前(做)線下有很多校長,當我們向線上導的時候,有人反對,覺得你把學生搞到網上去,就不買線下的單了。本來靠線下招生是賺錢的,不太願意拿他(校長)的學生嘗試這個事情。後來我們跟他們徹底沒關系了,各玩各的。我做這件事還是有點個人理想,並不是為賺錢。

我本科學的是電氣工程,畢業後去讀金融的研究生,但只讀了一年。2014年七八月份,我讀研期間去麥肯錫工作兩個月。因為此前在與VC接觸時發現,大家要麽對你項目沒興趣,覺得事情不靠譜;要麽認為你太年輕,沒什麽名頭。我想自己如果有麥肯錫的工作經歷,也許會有所改觀。

這確實有幫助。第一次接觸資方的上海負責人,我當時連PPT都沒有,去講了一個小時,下午回來,晚上就接到電話說明天去深圳見他們老大。第一輪融資很順利。

精英陪伴

技術對教育行業而言很重要。你無法直接拿QQ視頻用於教學。上課過程中有很多數據可以拿來分析,借用第三方直播平臺,你把握不了任何數據。

上課

比如上課,首先要有質檢人員進來看課上得怎麽樣,有沒有學生投訴你犯規等。現在視頻可以拍到老師和學生的專註度,微笑多少時間,走神多少時間,這些東西後面都要分析。我們還把整個備課過程全部植入到客戶端,全部打通,老師修改教案也必須在客戶端內實現。像映客、虎牙這樣的直播平臺,視頻延遲兩秒沒什麽感覺,但是1對1,老師問完問題,你馬上回答,雙方很專註,延遲0.1秒你就會感覺有問題。

我們從一開始就自己做技術研發,一定要自己做的原因是,體驗差別很大。對於家長而言,對比的成本很低,你平臺的技術體驗怎麽樣,有沒有課程數據報告,直接影響家長是否選擇你。

在師資選擇上,做一對一的企業各有各的方法,我們主打名校大學生。當市場處於空白時,名校是個噱頭,它是你早期的導向。但這個導向不可持續,當這個市場熱起來之後,你的導向漸漸會變成你的課程。

我們沒有考慮公校老師,第一是因為政策,我們不想未來做到一定規模遇到政策風險。第二,真正牛的公校老師不會出來上1對1的課,因為他哪怕在自己家里收一批學生都能賺很多錢,上1對1不經濟。第三,有經驗的老師你無法對他進行任何培訓。你要控制整個教學質量和進度,但你無法要求他們完全按照統一的流程去做。最後,你還必須要給他們特別高的提成,於是你就沒有了什麽利潤。

名校畢業的學生功底非常紮實。他們可能互動性不太好,沒有經驗,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培訓來解決。相比,你會發現,二三本學校出身的老師有一個特點,上課時從來不講自己以前是什麽樣的。主推這類師資的平臺也不能試聽,就算試聽,上課試聽的老師也不是同一個。

我們不一樣,給你試聽的老師就是給你上課的老師,你覺得不滿意可以更換。根據學生的評價和教育水平,我們對老師進行分級,從A、B、C、D、E,一直到S。級別不同,一個老師帶的學生數量也不同,從帶一兩個個到帶十幾個。我們依據老師的具體能力提供分成,比例從40%到70%不等。我們好老師的收入還是可以的,一個小時平均值至少比家教工作高一點。

我們強調的理念是精英陪伴式教育。因此,我們對老師的篩選特別嚴格。如果你想做兼職老師,那你必須是20大名校畢業;如果你要做全職的話,你得是一本畢業。首先你自己得是一個精英,你才有資格陪伴精英。

三本畢業的同學里面也有一些很優秀,只是概率稍微小一點,名校的概率高一點。學而思有個特點,它只招名校畢業的老師,絕對不從社會上招四流的老師。它哪怕開到成都去,招當地的老師也要求背景,所以學而思口碑很好。我們也非常堅持精英這個理念。但它的問題是線下很難解決,比如一個三線城市,老師怎麽可能精英呢。但是現在線上一對一這種方式,就有機會讓你接觸到一二線城市的精英老師。

我們的老師從大一到博士分布很平均。他們不需要來現場授課,只需要一臺電腦、一個手寫板,在宿舍就可以完成。但我們對授課環境有要求,如果宿舍特別吵的話,我們要求他們另外找一個地方,或者去教室,或者去圖書館。 

這需要你有完善有效的管理體系。如果你是一個新機構,這方面沒有做好,大學生會很頻繁的缺勤。我們在大學里設樓長(崗位),樓長管這些老師,一旦缺勤,我們協調其他老師頂上,樓長要擔責任。我們的兼職人數非常龐大,在管理和效率提升方面還在不斷優化。對樓長的管理我們有升級和開除制度,他們的工資因人而異,跟管理的老師數量和工作的時長有關。

新上任的老師我們會安排線上培訓。對於老師而言,感染力很重要,有人比較外向,但悶騷的人也可以很開放。我們面試老師的時候,如果覺得沒有辦法培訓你,就淘汰掉。師範類學校學生很難在我們這做全職,因為它們的學生進去都是簽了協議的,畢業以後必須要去公校就職。

第一節課45分鐘並不是上課,主要是談老師自己和給學員把脈。老師介紹自己的故事和背景。有些東西不需要我們控制,就會自然流露出來,比如這個老師他本身就非常二次元,喜歡LOL或CF,沒有公校風,可能就很受學員歡迎。像老師需要多長時間跟學員談心這些有效的動作還有很多,都植入到客戶端的每一個環節,植入到教案里面。

有相當一部分名校學生有潔癖,覺得不應收學生錢,他們認為最好免費,或者有一些收錢,沒錢的學生就免費。我們確實給一小部分學員免單。我覺得這也是大學生的特點,畢竟他們在象牙塔里,不太理解社會上的商業運作模型。作為機構,你要疏導他們。

第二名會被壓著打

我們招生的手段非常廣泛,有很多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很難說哪種最有效,因為變得太快。2014年的時候可能是QQ群,到後來微博、百度都還可以,現在也不太行。我覺得都是一波一波的,你必須在某種渠道起來之前,抓住它的紅利。

一個渠道你覺得還可以時,是因為只有少數人進來。當大家普遍覺得微博不錯的時候,那時便沒有機會。你會發現獲客成本上升很厲害。所以,所有機會都只能是你早期抓住,像百度以前是很好的渠道,2013年到2014年它發展太快了,價格翻了有幾十倍。我跟其他1對1的公司(老板)聊的時候,說早知道那個時候就多投一點,真便宜,現在就像毒藥一樣,飲鴆止渴。

轉介紹方面我們天然比在線少兒英語難,根本原因在於,如果你是一個家長,你轉介紹一個人,萬一沒有效果,就毀了自己的口碑。如果你轉介紹過來,有效果那你就虧了,因為你們倆是有競爭關系的。孩子3歲的時候家長心理最陽光,和10歲孩子的家長心理不一樣。你希望他轉介紹,好壞他都猶豫。

我們有一些渠道商,它們做少兒英語,轉介紹非常高,複購率也高,不是因為它產品做得如何好,它的東西本身比我們簡單。第一,老師不用培訓,第二,現在全國有這麽多教案,題庫也非常大,搞一個新概念英語,改一下,一套教材就可以上了。

今年4月我們簽約了黃磊。簽約前我們把所有明星都看了一遍。教育相關標簽的明星里,黃磊是最貴的。但我們覺得他跟我們的品牌調性比較契合。黃磊是老師出身,形象沒什麽負面。

請明星代言是展示公司實力的一部分。尤其是教育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服務),如果第一次聽說一個公司,根本沒有信任感。

教育行業品牌很重要,請明星做代言會有一定的明星效應在里面,可以快速建立信任。

對於家長而言,現在對比太容易了。這會導致他們向某一個體驗比較好的公司集中,小公司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同樣做中小學線上1對1輔導的兩家公司,獲客成本可以相差一倍之多。

你必須跑到第一名。第二名是被第一名壓著打的。跑到第一名你就發現你擁有最多的錢,最優秀的人才,最大的談判話語權。開始你可能覺得跟第一名之間只差一點,但這種差距後面越來越大。最終第一名把後面的吃掉,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未來第一名的企業會跟第二名拉開相當大的差距,這個趨勢只會加劇。不是排名靠後的公司不願意花錢招生,而是獲客成本太高了,虧損很嚴重。當一個品牌率先浮出水面,這時後面的公司做市場投放其實是在給別人做嫁衣。

對我們而言,現在重要的還是市場規模。教育這個行業利潤是遲早的事情,前提是所有人都覺得你比其他人好,客戶都選擇你。目前來說,我們的營收規模行業第一。可以排到第二名的企業有很多,但規模都是我們的十分之一。

我們早期很困難。2015年教育行業最火的概念是O2O。當時很多投資人不看好1對1的模式,我們的A輪融資遇到了很大問題,最嚴重的時候我自己墊付了全公司兩個月的薪資。我們年初就渴望拿到的A輪融資,直到年底才完成。我們只能咬牙堅持,慢慢摸索。

做教育一定不會特別快。只有家長認同我們精英陪伴式的理念,他才會買單。目前這個市場尚需培養。

在線模式 傳統家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944

從擺地攤到月營收1億,他想用在線模式顛覆傳統家教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06/163969.shtml

從擺地攤到月營收1億,他想用在線模式顛覆傳統家教
創業家 創業家

從擺地攤到月營收1億,他想用在線模式顛覆傳統家教

如果說VIPKID的勢能是美國原汁原味的英語老師,那麽張翼的勢能是:中國TOP20的名校大學生。

來源 | 創業家(ID:chuangyejia)

作者 | 麻策

9

正如創業家&i黑馬前文所述,在線教育似乎又迎來了第二春今天我們要為你講述一個一對一領域的在線教育企業——掌門1對1。從一個學生創業者到老成的創業家,從擺地攤起家做到行業獨角獸,創始人張翼向創業家&i黑馬講述了掌門1對1發展至今的獨特“密碼”。

今日,中小學在線1對1輔導品牌掌門1對1宣布完成C+輪融資,投資方為StarVC,金額未公布。這距離其上輪數億元融資不到一年時間。據創始人張翼透露,目前掌門1對1單月營業額達到1億元人民幣。 

就在不久前,張翼接受了創業家&i黑馬的專訪,他用“營收規模行業第一”、“大多數對手的營收也就是我們的十分之一”宣告了掌門1對1在中小學一對一在線輔導領域的絕對領頭地位。 

在移動支付、直播技術成熟的當下,在線教育爆發,核心在於在線教育公司都學會了使用“勢能差”來趟平了在線教育與線下教育的鴻溝,或者說用高勢能的師資來強力吸引買單者——家長嘗試在線教育。

如果說VIPKID的勢能是美國原汁原味的英語老師,那麽張翼的勢能是:中國TOP20的名校大學生。這些名校大學生對於3-5線城市的家長來說有致命的吸引力。

以下是掌門1對1創始人兼CEO張翼對創業家&i黑馬的口述節

轉型

我是汕頭人。我和我的合夥人是中學同學。2009年高中畢業,我去了交大,他去了浙大。

我是當地的數學單科狀元。當時廣東一個社團把歷屆考上“清北複交浙”這些名校的狀元集結起來,組織聚會,傳授經驗。該社團最早叫狀元學會,我加入時已有數百人。過去它只是一個互益組織,2009年我們把它接手過來變成商業組織。

起初,我們把汕頭同屆的狀元聚集在一起開線下輔導班。我們承包私立學校的教室,狀元們一起研發教材,上大班課。我們的啟動資金是五萬元,我和合夥人各出資2.5萬。當然,錢還是父母給的。

招生是個體力活。我們去各大中學門口擺地攤。路上遇到家長就告訴他們我們這里都是狀元(創業家&i黑馬註:單科狀元包括在內)。這在早期非常有用,因為市場上無人能接觸到這麽多狀元。

當時,我們大概有30個狀元老師,一個月能招幾百個學生。大班課的利潤高,每個課程每月收費1000-2000元,每名老師每小時收入可達100-200元,收入很有吸引力。

從汕頭開始,我們邊上學邊創業,至2014年,我們進軍了4個城市,開設線下店5家。2014年在線教育成為資本市場關註的重要方向,我也開始重新審視這個行業。同一年,我們決定全面轉型線上。

一開始我們想做線上大班課。當時YY做了一個萬人分享課,說要滅掉新東方。我們後來發現這條路行不通,因為互動性存在很大問題。在線下,老師一眼就能看到誰在開小差,但是線上你卻看不到人。並且5-6個人(同時在線)視頻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是20個人,很有壓力。而在互動方面,如果老師點名,你關掉攝像頭,他便愛莫能助。

我們也研究過一對多和小班模式,比如3個水平差不多的學生,接受同一老師的輔導,兩個月後檢驗發現,分別考了90分、60分、30分。每個學生的潛力不一樣,最後就不是一對三的模型了,而是變成了1對1!

0.webp

我們看了很多模式,也排除了很多模式,最終發覺做線上1對1輔導最合適。當時做在線1對1的輔導機構並不多,而且多數集中在英語輔導領域,對於K12來說,我們判斷競爭不會太激烈。當然,2011年至2013年,有很多在線1對1公司死掉,原因很多,支付體系不成熟,網絡不好,團隊有問題等等。後來一家基金找來要投資,於是我們覺得有戲便開始做。

2014年暑假課程上完,我們便全面停止線下輔導業務。我們告訴學生,你們可以在線上報名。結果,只有30%的人嘗試,剩下的70%都流失了。

以前(做)線下有很多校長,當我們向線上導的時候,有人反對,覺得你把學生搞到網上去,就不買線下的單了。本來靠線下招生是賺錢的,不太願意拿他(校長)的學生嘗試這個事情。後來我們跟他們徹底沒關系了,各玩各的。我做這件事還是有點個人理想,並不是為賺錢。

我本科學的是電氣工程,畢業後去讀金融的研究生,但只讀了一年。2014年七八月份,我讀研期間去麥肯錫工作兩個月。因為此前在與VC接觸時發現,大家要麽對你項目沒興趣,覺得事情不靠譜;要麽認為你太年輕,沒什麽名頭。我想自己如果有麥肯錫的工作經歷,也許會有所改觀。

這確實有幫助。第一次接觸資方的上海負責人,我當時連PPT都沒有,去講了一個小時,下午回來,晚上就接到電話說明天去深圳見他們老大。第一輪融資很順利。

精英陪伴

技術對教育行業而言很重要。你無法直接拿QQ視頻用於教學。上課過程中有很多數據可以拿來分析,借用第三方直播平臺,你把握不了任何數據。

上課

比如上課,首先要有質檢人員進來看課上得怎麽樣,有沒有學生投訴你犯規等。現在視頻可以拍到老師和學生的專註度,微笑多少時間,走神多少時間,這些東西後面都要分析。我們還把整個備課過程全部植入到客戶端,全部打通,老師修改教案也必須在客戶端內實現。像映客、虎牙這樣的直播平臺,視頻延遲兩秒沒什麽感覺,但是1對1,老師問完問題,你馬上回答,雙方很專註,延遲0.1秒你就會感覺有問題。

我們從一開始就自己做技術研發,一定要自己做的原因是,體驗差別很大。對於家長而言,對比的成本很低,你平臺的技術體驗怎麽樣,有沒有課程數據報告,直接影響家長是否選擇你。

在師資選擇上,做一對一的企業各有各的方法,我們主打名校大學生。當市場處於空白時,名校是個噱頭,它是你早期的導向。但這個導向不可持續,當這個市場熱起來之後,你的導向漸漸會變成你的課程。

我們沒有考慮公校老師,第一是因為政策,我們不想未來做到一定規模遇到政策風險。第二,真正牛的公校老師不會出來上1對1的課,因為他哪怕在自己家里收一批學生都能賺很多錢,上1對1不經濟。第三,有經驗的老師你無法對他進行任何培訓。你要控制整個教學質量和進度,但你無法要求他們完全按照統一的流程去做。最後,你還必須要給他們特別高的提成,於是你就沒有了什麽利潤。

名校畢業的學生功底非常紮實。他們可能互動性不太好,沒有經驗,但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培訓來解決。相比,你會發現,二三本學校出身的老師有一個特點,上課時從來不講自己以前是什麽樣的。主推這類師資的平臺也不能試聽,就算試聽,上課試聽的老師也不是同一個。

我們不一樣,給你試聽的老師就是給你上課的老師,你覺得不滿意可以更換。根據學生的評價和教育水平,我們對老師進行分級,從A、B、C、D、E,一直到S。級別不同,一個老師帶的學生數量也不同,從帶一兩個個到帶十幾個。我們依據老師的具體能力提供分成,比例從40%到70%不等。我們好老師的收入還是可以的,一個小時平均值至少比家教工作高一點。

我們強調的理念是精英陪伴式教育。因此,我們對老師的篩選特別嚴格。如果你想做兼職老師,那你必須是20大名校畢業;如果你要做全職的話,你得是一本畢業。首先你自己得是一個精英,你才有資格陪伴精英。

三本畢業的同學里面也有一些很優秀,只是概率稍微小一點,名校的概率高一點。學而思有個特點,它只招名校畢業的老師,絕對不從社會上招四流的老師。它哪怕開到成都去,招當地的老師也要求背景,所以學而思口碑很好。我們也非常堅持精英這個理念。但它的問題是線下很難解決,比如一個三線城市,老師怎麽可能精英呢。但是現在線上一對一這種方式,就有機會讓你接觸到一二線城市的精英老師。

我們的老師從大一到博士分布很平均。他們不需要來現場授課,只需要一臺電腦、一個手寫板,在宿舍就可以完成。但我們對授課環境有要求,如果宿舍特別吵的話,我們要求他們另外找一個地方,或者去教室,或者去圖書館。 

這需要你有完善有效的管理體系。如果你是一個新機構,這方面沒有做好,大學生會很頻繁的缺勤。我們在大學里設樓長(崗位),樓長管這些老師,一旦缺勤,我們協調其他老師頂上,樓長要擔責任。我們的兼職人數非常龐大,在管理和效率提升方面還在不斷優化。對樓長的管理我們有升級和開除制度,他們的工資因人而異,跟管理的老師數量和工作的時長有關。

新上任的老師我們會安排線上培訓。對於老師而言,感染力很重要,有人比較外向,但悶騷的人也可以很開放。我們面試老師的時候,如果覺得沒有辦法培訓你,就淘汰掉。師範類學校學生很難在我們這做全職,因為它們的學生進去都是簽了協議的,畢業以後必須要去公校就職。

第一節課45分鐘並不是上課,主要是談老師自己和給學員把脈。老師介紹自己的故事和背景。有些東西不需要我們控制,就會自然流露出來,比如這個老師他本身就非常二次元,喜歡LOL或CF,沒有公校風,可能就很受學員歡迎。像老師需要多長時間跟學員談心這些有效的動作還有很多,都植入到客戶端的每一個環節,植入到教案里面。

有相當一部分名校學生有潔癖,覺得不應收學生錢,他們認為最好免費,或者有一些收錢,沒錢的學生就免費。我們確實給一小部分學員免單。我覺得這也是大學生的特點,畢竟他們在象牙塔里,不太理解社會上的商業運作模型。作為機構,你要疏導他們。

第二名會被壓著打

我們招生的手段非常廣泛,有很多不同的渠道和方式。很難說哪種最有效,因為變得太快。2014年的時候可能是QQ群,到後來微博、百度都還可以,現在也不太行。我覺得都是一波一波的,你必須在某種渠道起來之前,抓住它的紅利。

一個渠道你覺得還可以時,是因為只有少數人進來。當大家普遍覺得微博不錯的時候,那時便沒有機會。你會發現獲客成本上升很厲害。所以,所有機會都只能是你早期抓住,像百度以前是很好的渠道,2013年到2014年它發展太快了,價格翻了有幾十倍。我跟其他1對1的公司(老板)聊的時候,說早知道那個時候就多投一點,真便宜,現在就像毒藥一樣,飲鴆止渴。

轉介紹方面我們天然比在線少兒英語難,根本原因在於,如果你是一個家長,你轉介紹一個人,萬一沒有效果,就毀了自己的口碑。如果你轉介紹過來,有效果那你就虧了,因為你們倆是有競爭關系的。孩子3歲的時候家長心理最陽光,和10歲孩子的家長心理不一樣。你希望他轉介紹,好壞他都猶豫。

我們有一些渠道商,它們做少兒英語,轉介紹非常高,複購率也高,不是因為它產品做得如何好,它的東西本身比我們簡單。第一,老師不用培訓,第二,現在全國有這麽多教案,題庫也非常大,搞一個新概念英語,改一下,一套教材就可以上了。

今年4月我們簽約了黃磊。簽約前我們把所有明星都看了一遍。教育相關標簽的明星里,黃磊是最貴的。但我們覺得他跟我們的品牌調性比較契合。黃磊是老師出身,形象沒什麽負面。

請明星代言是展示公司實力的一部分。尤其是教育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服務),如果第一次聽說一個公司,根本沒有信任感。

教育行業品牌很重要,請明星做代言會有一定的明星效應在里面,可以快速建立信任。

對於家長而言,現在對比太容易了。這會導致他們向某一個體驗比較好的公司集中,小公司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同樣做中小學線上1對1輔導的兩家公司,獲客成本可以相差一倍之多。

你必須跑到第一名。第二名是被第一名壓著打的。跑到第一名你就發現你擁有最多的錢,最優秀的人才,最大的談判話語權。開始你可能覺得跟第一名之間只差一點,但這種差距後面越來越大。最終第一名把後面的吃掉,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未來第一名的企業會跟第二名拉開相當大的差距,這個趨勢只會加劇。不是排名靠後的公司不願意花錢招生,而是獲客成本太高了,虧損很嚴重。當一個品牌率先浮出水面,這時後面的公司做市場投放其實是在給別人做嫁衣。

對我們而言,現在重要的還是市場規模。教育這個行業利潤是遲早的事情,前提是所有人都覺得你比其他人好,客戶都選擇你。目前來說,我們的營收規模行業第一。可以排到第二名的企業有很多,但規模都是我們的十分之一。

我們早期很困難。2015年教育行業最火的概念是O2O。當時很多投資人不看好1對1的模式,我們的A輪融資遇到了很大問題,最嚴重的時候我自己墊付了全公司兩個月的薪資。我們年初就渴望拿到的A輪融資,直到年底才完成。我們只能咬牙堅持,慢慢摸索。

做教育一定不會特別快。只有家長認同我們精英陪伴式的理念,他才會買單。目前這個市場尚需培養。

在線模式 傳統家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3945

Moses’s COLUMN - 雷裕武 有「家教」孩子(一)

1 : GS(14)@2012-07-05 22:45:33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1043&d=1788
相信所有父母期望孩子被稱讚為「有家教」,某程度代表自己教子有方。談到「家教」,不同人或有不同理解:如與「有禮貌」劃上等號(孩子主動向長輩、甚至陌生人問安;懂得說「多謝」和「唔該」等),也有與「有衣食」拉上關係(如孩子用餐後,飯碗不剩下一粒飯,或胡亂點餐,最後由父母「包底」等),更多人認同家教反映孩子品格,在價值觀被嚴重扭曲的一代,孩子有分辨是非黑白對錯的能力更為重要。
每個家庭原來也奉行一套獨特「家教」,若留心觀察,從中不難看到父母的價值觀。到底父母重甚麼,輕甚麼,對甚麼較為著緊,這一切對孩子日後的成長都有深遠的影響。
我自幼在基督教環境下長大,不單在教會學校就讀,每周參加教會主日學,現在回看,個人價值觀藉不同的人生閱歷和信仰歷練中建立起來,特別是正向人生觀和為生活各個範疇所訂優先次序,即使遇困難挑戰也能積極樂觀面對,這也是期望下一代能擁有的品格。下周續。

作者為中銀國際金融產品部執行董事。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078

專家教路 提高投資回報 人幣短期受壓 寧買港元資產

1 : GS(14)@2015-04-14 02:06:44

【理財專題】人民幣去年一反單邊升值常態,走勢至今仍然反覆,令持有該幣值資產人士擔心,人幣資產的回報可能會較港元資產低。有理財專家表示,長遠來說人幣料仍會繼續升值,惟中短期有一定貶值風險,建議未持有人幣者最多可持5%人幣資產,持有者則應減持至最多20%,較「激進」的理財專家甚至呼籲盡沽人幣。記者:周家誠 黃珮琳



人幣今年至今貶值約0.08%,每美元兌約6.209元(人民幣.下同),即每百港元兌約80.1元人幣,由2005年滙改展開單邊升值至今,幣值回報已經逾33.3%,下一個五年會否繼續升值,屬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謂,撇除短期因素,未來五年至十年人幣仍處升值軌道,「內地有經常賬盈餘,加上未來資本賬開放後,資金將持續流入,人幣滙價仍有上漲空間」。不過由於內地正發展內需,未來入口或多於出口,可能會對沖部份人幣升值幅度。



人幣長遠處升值軌道

王良享認為人幣未來難貶值,因人幣仍求過於供,若果人幣不合理地重回貶值軌道,亦會引來其他國家不滿,屬「政治不正確」舉動。他估計,到2020年時人幣升近五算應該「冇難度」。以此計算,現時升值幅度最少仍有兩成。長遠而言,市場普遍相信人幣仍處於升值軌道,惟亦有市場人士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及地方債風險下,人幣或會有回落風險。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認為,若果有人民幣實際需求,無可避免要「買些少」,但若果未持有人民幣,而想作部份資產配置,她建議不能超過總資產的5%,因現時在人幣受制美元強勢,有機會抵銷回報率,港元資產反而更值博。



倡買港元計價高息債

若持有大額人幣資產應怎麼辦?張佩儀建議,若人幣計價資產持倉超過20%,則需要減持換成美金或港元,「人幣佔資產配置過多,風險好大,貶值2%至3%隨時成個組合都縮水。」事實上,不少人多年來有儲人幣習慣,甚至買年回報高達一成之人幣計價基金,加上升值下資產將增加,「如果賺凸咗,好止賺離場。」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偉明較為「激進」,他坦言不推介人幣計價產品予客戶,更直言持有人幣資產作投資用途人士,應該直接將該批資產換成港元,「人幣未來五年至十年後市應該會放緩,收益率會因而有損耗。」他認為,若果客人持有百萬元人幣資產,可投資於港元計價的高收益債券。



專家意見


■王良享

【人幣長線升】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未來五至十年人幣處升值軌道,2020年時人幣升至近五算「冇難度」。若不合理地貶值,屬「政治不正確」舉動。


■張佩儀

【只小注人幣】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若未持有人民幣,而想作部份資產配置,佔比不能超過5%,因現時人幣受制美元強勢,有機會抵銷回報率。


■陳偉明

【宜兌回港元】

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陳偉明:持有人民幣資產作投資用途人士,應直接將該批資產換成港元,因人民幣未來五年至十年升值幅度將會放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413/191102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572

【紅茶3部曲】科學家教你沖完美紅茶

1 : GS(14)@2015-07-22 09:04:43

紅茶的浸泡時間以2至5分鐘為佳。



倫敦大學學院(UCL)的一班科學家早前於British Science Week發佈了一篇文章,歸納出泡製完美紅茶的秘訣。


重點如下﹕首先,切記要用剛煲滾的熱水來沖茶。要用熱水預熱茶壼。浸泡時間以2至5分鐘為佳。若用茶壼泡茶,可先加奶,後加茶;若直接用杯泡茶,要後加奶,因奶會將茶降溫。待茶溫降到攝氏60至65度便可細嚐。參考資料: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
http://www.britishscienceassociation.org/News/perfectcuppa撰文﹕陳建紅攝影﹕馮就康、王俊龍特約專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721/19226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558

【專家教煮海味】鮑魚如紅酒越舊越正 點揀上品鮑?

1 : GS(14)@2016-02-03 14:48:40

炆鮑魚的方法一點也不複雜,改用電子瓦罉更不用看火。


海生行的市場策劃經理蘇妍慧說,每年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外出辦年貨,乾鮑一直以來都是香港人過節必食的海味首選。乾鮑的產地有很多,分別有日本、中東和南非,以日本的品質最好。日本的乾鮑有三個品種,吉品、網鮑和禾麻。吉品最易分辨,因為只有這個品種是用線串起,吊起來曬乾,所以每隻吉品的表面有一條線,而且頭尾兩端有兩個孔,她說如果市面上售賣的吉品,沒有線痕也沒有孔就必定是假貨。吉品最易烹調,鮑魚味最濃,是初學者的首選。網鮑件頭比較大,最適合宴客。網鮑分單邊和雙邊兩款,兩者的味道相同,但因雙邊看起來更大隻,所以價錢比單邊貴近一倍。她建議自用的話,買單邊更划算。最後一款是禾麻,但由於件頭不夠網鮑大,味道也不及吉品濃郁,而且不便宜,已經少人會買。蘇妍慧說311後,已越來越少人吃日本鮑魚,他們都轉吃中東或南非乾鮑。她說中東鮑價廉物美,而且偏薄身,所以浸發時候短、易煮腍又口感軟滑。南非有網鮑亦有吉品。南非網鮑像日本網鮑一樣,邊位都很粗,但體形比日本的薄,味道不俗但品質參差,有時浸發後才發現它其實已變壞。南非吉品鮑就比日本出產的體形較修長,而且枕位較脹,外形不算吸引。揀鮑魚除了講產地,還要摸一摸,聞一聞,乾身且發出陣陣清香的魚乾氣味為上品。此外,乾鮑如紅酒一樣,陳年過變得更香醇美味,所以顏色越深越好。若嫌乾鮑動輒千元太貴的話,經濟一點的可以選購急凍黑邊鮑和青邊鮑。前者樣子雖不討好,味道又不如青邊鮑濃郁,但勝在價錢合理,口感腍滑,最適合大家庭大量食用。後者味道香濃、鮮味突出,且質地軟滑。挑選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枕位夠厚和邊位較粗就是上品。今集她教了我們怎樣挑選鮑魚,下集她會繼續教我們處理乾鮑的方法,和令罐頭鮑魚變得更美味的食譜。記者:吳宛蔚攝影:潘志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3/194767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95

【專家教煮海味】海參營養媲美人參 避油鹽浸發要早五天

1 : GS(14)@2016-02-03 14:48:40

海參亦即是「海中人參」,有此名皆因其營養成份拍得住人參!


過年難得與家人聚首,想食好點,桌上總離不開鮑參肚,不過提提大家各式煮海味前的浸發過程需時,新潮海味店「好東西」老闆娘Dilys教路,浸發海參更至少需時五天,讓飲食籽馬上教你揀靚海參,買好就要即刻浸發喇!海參營養成份拍得住人參,無論刺參或秃參都飽含蛋白質、胺基酸及微量元素,秃參更可以清血毒,大人小孩老人家都適合享用。那如何揀選靚海參?Dilys表示除了到相熟有保證的海味店選購外,最緊要選乾身:「海參中心如果潮濕,就有機會變壞且霉爛,品質自然沒那麼好,因此,挑選時不妨拿上手感覺一下是否夠乾夠硬,不會一屈便彎曲。此外,亦可嗅一嗅,靚海參會散發一陣淡淡海鮮香,而非腥味。」在選價格較高的刺參,更加要謹慎,特別留意它的針刺,越多越密為上佳,刺亦需乾身而堅挺。選好靚海參,浸發過程亦相當重要,五天內必需反覆浸清水、煮滾及清洗,且必需緊記不能接觸任何油脂及鹽份,否則會影響浸發效果,馬上去片睇實方法,趁早浸發海參過好年!



海參種類非常多,較常見有刺參及秃參,而秃參亦分有多種。(左至右)澳洲黃肉參每斤$3,880、九紋龍秃參每斤$3,180、澳洲秃參每斤$1,680、日本北海道枝幸刺參每斤$10,800

海參越乾,浸發起的倍數會越大,圖中下方是乾刺參,上方則是已浸發刺參。

浸發海參需要經過清洗、浸泡、煮滾、剪肚、煮滾、再浸泡的過程,當中每次浸泡過程需時一至兩天,且絕對不能接觸油和鹽,否則會影響效果。



以清水浸發好的海參,其實可以放於冰箱儲存一年之久,不妨提早浸發。

新潮海味店「好東西」店主Dilys Wong



好東西灣仔皇后大道東131A地下記者:黃穎妮攝影:伍慶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3/194767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96

【專家教煮海味】三招揀靚花膠 厚身口感好

1 : GS(14)@2016-02-04 17:25:50

左右兩款皆是雞泡魚膠,但左邊那款扁身的反而更好,因為它比右邊那款脹卜卜的雞泡魚膠更厚;右邊那款在太陽或燈的照射下,透明度較高,即膠質較少。每斤$1,000-$2,000


花膠,幾乎是過年必備海味之一,但花膠由不同的魚鰾製成,那麼多不同品種的花膠應該如何選擇呢?海味老字號永泰行助理總經理陶贊新(Jentzon)今次就教大家如何選靚花膠以及如何分辨花膠種類。簡易三招:



1)揀厚身

最基本一定要揀厚身。厚薄很重要,因為越厚的花膠代表越多膠質,浸發出來亦會更為厚身,口感好的更可以做花膠扒;所以謹記花膠不是越大越好,是越厚越好。



2)要深色


深色一定好過淺色。淺色是新水,深色是舊水,新水即剛曬成花膠不久,通常魚油未完全揮發,可能會有輕微腥味;舊水的魚油則完全揮發,沒腥味之餘亦會較為乾身及厚身。



3)不帶血


不要揀帶瘀血的花膠。花膠身上帶黑的就是瘀血,通常是曬前清洗不乾淨,所以留下血迹在魚鰾身上,有瘀血的花膠,浸發後會散發腥味,較難處理。



左右兩款都是筒膠,但左邊那款因為體積較小較薄,賣相不太好,所以剪開來曬,形狀看似較大隻;右邊圓筒形的則比較大隻及厚身,效果較好。每斤$800-$1,200

左右兩款也是鱸魚肚(即扎膠),但左邊是淡水鱸魚肚,煲湯會較腍身,甚至溶入湯中;右邊是鹹水鱸魚肚,煲湯會韌身些,口感較好。每斤$2,000-$5,000

這款黃膠可以說是最貴的花膠之一,是用鰵魚的魚肚製成;公的鰵魚肚較韌及厚身,而且有咬口,適合做花膠扒,乸的則較腍身。鰵魚肚多數每斤過萬元,但也要視乎每隻的大小及稀有度而定。



鰵魚肚分公乸很容易,公的兩邊有條線,乸的則沒有;圖為公的鰵魚肚。

花膠需要小心存放,否則會生蟲;最簡單的方法是放入八角,香料的味道能有效驅蟲。

永泰行助理總經理陶贊新教大家三招,以後揀靚花膠就易過借火。



永泰行香港上環文咸西街69-71號地下記者:黃子卓 攝影:楊錦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4/194781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04

【專家教煮海味】浸發花膠有技巧 100度滾水易穿窿

1 : GS(14)@2016-02-04 17:25:51

先將乾花膠浸凍水20小時,20小時後花膠會發脹大約一倍有多。


永泰行助理總經理陶贊新(Jentzon)教大家三招選靚花膠後,今次就介紹有超過20年煮海味經驗的「富聲魚翅海鮮酒家」總廚麥國洪師傅,以筒膠示範,教大家如何浸發花膠,以及煮一味簡單的花膠菜式。麥師傅說浸花膠其實很容易,首先將乾花膠浸凍水20小時;20小時後可將花膠取出,再浸攝氏90度的滾水6小時,切記不能用100度的滾水,因為這樣很容易使花膠承受不住熱力而破掉;6小時後,熱水的溫度應該剛剛降至室溫,這時再將花膠浸冰水20小時,花膠吸夠水後就會脹身,為之浸發完成。但要留意如果浸發大隻厚身的花膠,例如鰵魚肚,浸發的方法雖然一樣,但每個步驟所需時間就要更多,先浸凍水48小時,再以攝氏90度的滾水浸6小時,取出後如果還未變得完全腍身,就再重複用滾水浸6小時,直至完全腍身,則可浸冰水48小時。普遍花膠多數用作煲湯最好,師傅就教大家用花膠煲杏汁花膠雞腳豬肺湯,先將雞腳、豬肺、豬展、唐排、老雞汆水,然後落煲下清水大火煲滾,再轉慢火煮3小時;3小時後將花膠汆水,落花膠及杏汁入煲,再煮20分鐘即完成。



再浸攝氏90度的滾水6小時,6小時後再將花膠浸冰水20小時,花膠吸夠水後就會脹身,為之浸發完成。

杏汁花膠雞腳豬肺湯,花膠膠質濃郁,彈牙有咬口,湯頭清甜,好飲。

富聲魚翅海鮮酒家總廚麥國洪師傅,有超過20年煮海味經驗。



記者:黃子卓 攝影:楊錦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204/194781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3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