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道路客運安全基礎依然薄弱 今後將追究事故屬地監管責任

今後,出現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事故的,不僅相關企業要被追究責任,受到相應處罰,政府及有關部門也會被追究屬地監管責任。

交通運輸部日前會同公安部、應急管理部共同發布《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規範》(下稱《規範》)。16日下午,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長王強;應急管理部副司長趙瑞華就《規範》進行了在線解讀。

蔡團結介紹,2012年1月,為規範道路客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管理規範(試行)》,從基礎保障、安全職責、駕駛員管理、車輛管理、動態監控、運輸組織、隱患排查治理等方面,進行了統一規範要求。

蔡團結說,《規範》是道路客運企業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準則,也是相關管理部門對道路客運企業進行安全監管的主要依據之一,對於落實道路客運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企業安全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應該說,隨著《規範》的頒布實施,道路客運企業的安全生產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道路客運行業的安全生產形勢得到了明顯好轉。

據統計,較大等級以上的道路客運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從2012年的119起、造成693人死亡,分別下降到2017年的44起、271人死亡,降幅分別超過60%。其中,重特大道路客運事故從2012年的16起、造成243人死亡,分別下降到2017年的6起、106人死亡,降幅也是雙雙超過60%。

蔡團結說,這些數據直觀地反映了近幾年道路客運行業安全生產形勢的變化,也很好地印證了《規範》的實施效果。道路客運行業是全國安全生產的重要行業,也是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易發領域。近年來,雖然經過各級交通運輸、公安、安監等部門的不懈努力,全國道路客運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整體穩定趨好。但是,從當前全國各行業安全生產情況來看,相比其他領域,道路客運行業依然是重特大事故高發領域,重特大道路客運事故依然時有發生,尤其是2017年呈現反彈,全年發生的8起重特大道路運輸事故中,涉及客車事故6起,充分暴露出道路客運安全基礎依然薄弱,仍然存在很多突出問題。

道路運輸企業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是防範和遏制道路客運事故的關鍵。攝影/章軻

蔡團結介紹,《規範》作為客運企業安全運行的重要標準規範,在實踐中還存在四大問題:

新頒布實施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未納入《規範》。2012年以後,新《安全生產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行政文件相繼發布實施,對道路客運安全管理提出很多新思路、新要求,需要客運企業認真對照落實。

《規範》部分條款操作性不強。由於認識的局限性,《規範》本身也還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問題,部分條款操作性不強,客運企業無法有效執行,需要進一步修訂完善。

客運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要求需要進一步強化。客運企業作為道路客運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重特大道路客運事故的反複發生,反映出部分地區、部分客運企業沒有嚴格執行《規範》,沒有嚴格按照《規範》要求,加強對駕駛員和客運車輛的統一管理。

蔡團結說,由於客運企業對駕駛員管理松懈,疲勞駕駛、超員超速、站外攬客、不按規定線路行駛、關閉車載衛星定位終端逃避監管等違法違規行為屢禁不止;對車輛維護修理不及時,安全例檢流於形式,客車帶病運行,由此引發的事故也不在少數。

蔡團結說,“互聯網+”新業態發展需要明確安全生產管理要求。隨著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以及“互聯網+”與道路客運的深度融合,一些新的客運模式得到了較快發展,在較好地滿足了群眾便捷出行和個性化出行需求的同時,也增加了安全監管難度,急需對其安全運營加以規範和引導。

蔡團結介紹,《規範》增加了客車限速、接駁運輸、包車標誌牌管理、行車日誌、農村客運通行條件聯合審核、預約定制客運條件、發車前安全告知、專職監控人員、違法信息處理、動態監控數據分析、第三方動態監控、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等13項要求。同時,在部分條款優化調整時,增加了企業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崗前考核、依托互聯網開展教育培訓、鼓勵安裝視頻監控裝置、新能源車管理等要求。

他舉例說,《規範》將派車單要求調整為行車日誌,將相關駕駛員心理和生理情況調整到發車前的安全告知環節中提出要求。同時規範了安全經費提取和使用要求、安全生產會議與安全例會召開要求、駕駛員教育培訓頻次和學習內容、安全管理機構和車輛技術管理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標準、駕駛員駕駛時間和休息時間、長途客車駕駛員配備數量、駕駛員聘用及調離條件、駕駛員從業行為考核管理、車輛停放管理等要求。

“這些條款的調整,有些是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政文件而做的調整,有些是根據行業發展實際,為了提升可執行性而做的調整。”蔡團結說。

近年來,由於客運車輛超速、超員、疲勞駕駛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導致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王強介紹,《規範》相關內容對此進行修訂調整,包括督促客運企業落實客車動態監控管理;明確公交化運營的客車載客要求;嚴禁客運車輛違規載貨。

《規範》明確,為客運駕駛員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合理安排運輸任務,保障客運駕駛員落地休息。制定接駁運輸線路運行組織方案應當避免駕駛員疲勞駕駛,並對接駁點進行實地查驗,保證接駁點滿足停車、駕駛員住宿、視頻監控及信息傳輸等安全管理功能需求。

趙瑞華說,道路運輸企業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是防範和遏制道路客運事故的關鍵。從近年來重特大道路客運事故調查情況來看,一些企業還存在安全生產管理不到位、主體責任不落實的問題,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此次《規範》的修訂很及時也很有必要,對於遏制道路客運安全事故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趙瑞華表示,應急管理部將倒查事故中涉及的道路客運企業是否認真執行了《規範》的各項規定要求,並將其作為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對於貫徹落實不力的酌情予以扣分,倒逼各地政府及有關部門切實落實屬地監管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300

大吉利是!湖北驚現「棺材客運站」

1 : GS(14)@2015-03-22 21:08:36





「太晦氣,感覺這車站陰森森的!」湖北宜昌汽車客運中心站的照片(圖),近日在網上廣傳,不少民眾認為車站的屋頂,看起來像三副棺材並排在一起,加上當地近日天氣陰沉多雨,不少民眾都說十分恐怖。有網民稱:「三口大棺材,看見就一身雞皮了!」、「進站即入棺材,多不吉利呀!」亦有民眾稱這個設計是要提醒司機要小心開車。中新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1/190842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744

客運燃油附加費去年跌八成 港油價「跟升唔跟跌」 僅減4%

1 : GS(14)@2016-01-18 15:53:4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國際油價頹勢難改,紐約期油自去年全年下跌29.7%,今年至今再跌兩成。油價大幅回落,理應受惠的本港零售汽柴油價格,卻依舊延續過往「跟升唔跟跌」趨勢,5家油商去年全年汽油零售平均價格跌幅僅約4%,以至的士協會也大呻零售油價「加快減慢」,相反本港航空業客運燃油附加費跌幅,同期卻已超過八成。

明報記者 尉奕陽、廖毅然

紐約期油於去年初一度下行,隨後反彈至高位每桶61.43美元,惟此後續瀉,上周五更跌穿每桶30元,報每桶29.42美元。反觀本港5家油商,去年上半年汽油售價在跟隨國際油價漲至每升14.89元後,就未出現大幅下調,僅在個別幾日減價1.6%。去年年底,五間油商零售汽油價格仍為每升14.14元,較去年初的14.76元未有明顯跌幅。

的士協會:加快減慢 未反映進口價

加德士母公司雪佛龍在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汽油零售價格主要取決於進口成品油價而非原油價格,須考慮一系列經營成本。香港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則表示,現時本港燃油零售價一定未有反映到其進口價格,燃油售價「加快減慢」,又指運輸業已曾多次向政府投訴多次,惟最終都被政府一拖再拖。

相較跌幅較小的汽油售價,航空公司所徵收客運燃油附加費,去年則大幅削減,長途燃油費由年初566元下調至112元,短途費亦由129元下調至25元,兩者跌幅均逾八成。本港民航處表示,審批客運燃油附加費申請時,會考慮航空公司因航空燃油價格變動而受影響的經營成本和巿場情况等,並考慮附加費水平是否合理。民航處稱會繼續留意國際間有關燃油附加費的動向,適時審視燃油附加費政策。

民航處:適時審視燃油附加費政策

對於燃油零售成本價高企,吳坤成直言有問題,油商或有策略互相壟斷,政府應做好把關責任。早前競爭委員會也表示,正進行一項本港汽車燃油價格市場調查,並會在第一季度公布進展。而截至截稿止,除雪佛龍否認有反競爭行為外,埃索與蜆殼均未回覆。
2 : GS(14)@2016-01-18 15:53:5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c_eca2.htm
購石油ETF能源基金摸底
  2016年1月18日

【明報專訊】隨着油價大跌,有市場人士指,近日期油買賣再度活躍,主要是買跌為主。另亦有不少投資者部署買石油ETF、能源基金或石油股,準備在油價再跌時摸底。

盛寶金融(香港)私人投資服務主管梁志恒表示,油價下跌風險仍在,不少投資者做期貨空倉,以紐約期油的買賣最活躍。他又指,油價續跌而令風險日增,紐約商品交易所的保證金由每張3000美元增至4400美元,由現時買一張合約(等於1000桶油),即3萬美元,達到6.8倍槓桿。他表示,投資者多數炒即月期油,多以看跌為主。

上海商業銀行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則表示,美國WTI油價ETF(USO)亦很受投資者歡迎,因直接與紐約期油掛鈎。本港投資者普遍透過銀行即可投資,例如在該行開設財富管理戶口,最少50美元便可買到該ETF。但由於油價大跌,該ETF近1年回報下跌52%。

除了直接買賣期油或投資與油價掛鈎ETF外,澳國銀行財富管理投資總監陳俊文指出,石油股亦值得關注,因為有不少被超賣。他指出,不少油股從近年高峰下跌六至七成,而石油服務或設備股跌幅更甚,普遍達八成。雖然油企盈利短期內不佳,但跌至如此便宜,若長線投資可以考慮。
3 : GS(14)@2016-01-18 15:54:1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18/news/ec_eca3.htm
中東主權基金 拋貨套現
  2016年1月18日

【明報專訊】油價跌跌不休,最受影響的是產油為主的中東國家,沙特阿拉伯去年因油價大跌,出現巨額財政赤字,其股市昨晚一度跌逾7%,反映對油價下跌的憂慮。事實上,市場憂慮不只是沙特,阿聯酉、卡塔爾等中東國家亦被視為高危,它們的主權財富基金有機會拋售資產以套現。

曾為本港新股常客

瑞士寶盛私人銀行高級證券分析師周雯玲指出,以往油價高企,中東資金泛濫,不少新股上市時都愛找這批主權財富基金入股,不少對冲基金的資金亦來自中東國家。而油價大跌後中東國家出現財政危機,適逢環球股市都被拋售,相信賣家正是中東資金。

以中港股票為例,卡塔爾投資局及科威特投資局的名字最常見。當年農行(1288)上市,兩者分別以28億美元及8億美元入股。現時卡塔爾投資局仍持有13.88股權,它亦是港燈(2638)、嘉能可(0805)及利福(1212)的主要股東。科威特投資局則是大連萬達(3669)的主要投資者,據彭博數據,它亦持有匯控(0005)的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440

上月香港機場客運量升1.4%

1 : GS(14)@2016-06-20 05:42:38

【本報訊】中港經濟放緩,惟未減旅客經飛機往返香港的數目。機場管理局公佈香港國際機場上月的客運量及飛機起降量均錄得輕微升幅,其中前者按年升1.4%至583.4萬人次,而飛機起降量則微升0.7%至34,370架次。不過,機場的貨運量則下跌1.2%,至36.2萬公噸。機管局表示,上月的客運量增長,主要由本地市場外遊按年增加4%所致,尤其以來往東南亞及日本的客運量增幅最為明顯。至於飛機起降量方面,客機增加2%至29,240架次,但貨機則下跌3.6%至4,400架次,連帶影響貨運量較去年同期亦出現下跌。機管局指,雖然5月份轉口貨運量增加6%,但進口及出口貨運量分別跌4%及2%,當中來往北美洲的貨量跌幅最顯著。今年首五個月,機場客運量為2,94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達17.1萬架次,較去年同期分別較升5%及2.5%,惟貨運量則下跌2%至170萬公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20/196614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96

港機場上月客運量升3.5%

1 : GS(14)@2016-10-17 08:07:45

【本報訊】日圓持續「低水」,幾乎每日都可以於facebook上見到友人遊日。香港國際機場昨日公佈9月最新數據,三項航空交通量均錄得持續增長,當中客運量按年升3.5%至550萬人次,機場指增加主要由於本地居民外遊人數按年上升7%帶動,當中以往來東南亞及日本的客運量錄得最大升幅。三項航空交通量中,貨運量錄得顯著升幅,較2015年同期上升7.2%至39.4萬公噸,轉口貨運量按年增加15%,繼續為貨運量增長的主要動力,當中以往來北美洲及東南亞主要貿易地區的增幅最為顯著。而飛機起降量增加2.3%至33,865架次。今年首9個月,機場共接待旅客5,32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達30.9萬架次,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4.1%及2.3%;貨運量則上升1.2%至320萬公噸。於過去1個月,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量達7,06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為41.3萬架次,貨運量則為440萬公噸,分別同比增加4.9%、2.5%及0.9%。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7/198032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84

機場客運破7,000萬人次

1 : GS(14)@2017-07-06 23:43:03

【本報訊】機場管理局公佈,截至今年3月底收益升2.4%至186.3億元,而EBITDA則升4%至128.31億元,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為82.76億港元。期內客運量、飛機升降量及貨運量齊創新高。


連續七年全球最繁忙

2016至17年度機場客運量上升1.1%至7,050萬人次,首度突破7,000萬人次關口。飛機升降量微升0.1%至41.044萬架次、貨運量增加6.7%至460萬公噸,令香港國際機場連續第七年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期內標普對機管局的長期本地貨幣、長期外幣信貸評級維持於AAA最高水平。年內在機場使用客車及轎車服務的跨境旅客共有200萬人次,另有260萬人次旅客在海天客運碼頭,乘坐快船往來機場與珠江三角洲及澳門9個口岸。機管局正就提供往來珠三角地點與機場禁區的陸空轉乘專用接駁巴士服務,進行可行性研究。除了去年8月啟動的三跑道系統工程外,機場去年度亦展開一號客運大樓提升計劃,包括增設抵港及離港旅客設施、興建多層停車場,以及提供機場員工康樂設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6/200803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1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