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為什麽要去“太空”?只因中國互聯網的天真的變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3/161836.shtml
馬雲為什麽要去“太空”?只因中國互聯網的天真的變了
阿里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推出面向未來20年技術研發的NASA計劃?背後折射出中國互聯網的天的哪些變化?
本文由尹生價值觀(微信ID: jia-zhi-xia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尹生。
摘要:阿里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推出面向未來20年技術研發的NASA計劃?背後折射出中國互聯網的天的哪些變化?
“外星人”馬雲最近啟動了阿里自己的“太空計劃”——NASA——面向未來20年的技術研發計劃。
美國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啟動的NASA計劃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日後美國在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而阿里宣稱自己的NASA是為了“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而不是為了字面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將馬雲送往太空。
尹生(微信公號:尹生價值觀)上一次聽到一個互聯網企業家談到要將公司的研發著眼點提前,大約是在10年前,當時我還在《中國企業家》雜誌,和當時的總編輯牛文文、記者林濤(現已加盟騰訊)在深圳采訪馬化騰,在被問到騰訊是否會考慮做一些更長遠的研發時,他的回答是(據回憶,不完全是原話):
騰訊仍然很小,一直以來都將短期增長放在首位,因此騰訊的研發大多集中在一年以內的產品層面,但騰訊會在未來幾年努力將研發的時間提前度增加到一年以後,在未來爭取能提前到5年。
那後來,騰訊研究院的確曾經作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最早的研究院之一而被廣為宣傳,騰訊還在搜索領域投以重金和很高的預期,不過後來隨著研究院早期主要負責人的離職,以及隨後對搜索業務的剝離,騰訊在中長期技術研發領域的聲音也漸漸少了。
據了解,騰訊遊戲業務的成功和占據公司主要營收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騰訊研究院的命運,因為當初騰訊尚處於遊戲業務的早期階段,研究院很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被寄托了為騰訊開辟中長期增長機會的使命,不過隨著遊戲業務證明了自己的持續力,並改變了自己在決策中的權重,中長期的焦慮癥被暫時放到一邊,或者在一些人看來,根本已經治愈。
對中國互聯網公司而言,由於面臨著龐大的國內市場,這讓它們只需在某個業務上做到足夠強,就能滿足相當長時間的持續增長,這也是為什麽盡管主要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都未能完全國際化,但目前在全球市值排名前15位的互聯網公司中,中國公司卻占了6席。
這種局面顯然不利於進行中長期研發,一則當下繁榮的業務會提高投資人對營收和盈利增長的預期,而中長期的投資卻可能成為拖累,再則如前面提到的,企業的決策權重和文化都朝業務導向而非研發導向傾斜。
除非企業的業務碰巧是建立在技術上的,比如百度就是這種情況,該公司的核心業務搜索廣告是建立在搜索引擎上的,而搜索引擎是技術驅動型的。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說“過去18年來,阿里巴巴的商業做得太成功,掩蓋了技術的光芒”,雖然表面上是說阿里在技術上也很厲害,但卻也從另一個角度反射出技術在一個業務主導型公司的稍顯尷尬的處境。
而現在情況就不同了,隨著技術應用高速普及帶來的紅利期結束,以及主要的公司都覆蓋到主要的潛在用戶群,或者雖然還有相當部分沒有覆蓋到,但面臨技術和成本的平衡問題,中國互聯網公司在接下來的幾年,又將進入一個新的焦慮期:尋找持續增長的動力。
雖然這些公司仍然可能通過業務領域的多元化而獲得不錯的增長,但一度被熱炒的互聯網+在過去一年的趨冷表明,做起來並不容易:
互聯網公司要想在已經存在各行各業中扮演一個重要的分利者角色,就必須為這個行業帶來生產率的貢獻,而這些無法通過簡單的流量或資本來解決,因為這些要素的紅利在過去已經被這些行業直接或間接吸納,能夠提供新的功能可能性或成本優勢的技術,可能才是互聯網+的關鍵。
同時,技術相比內容和業務,還較少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約,更容易國際化,如果能在技術領域建立起全球優勢,阿里巴巴這樣的中國公司就有機會打入全球市場,建立更強的確定性,其通往102年道路上的最大屏障之一才能被移除。
這也幾乎可以預期,幾個主要巨頭圍繞中長期技術研發的投資也將成為接下來競爭的焦點。
[本文由尹生價值觀(微信ID: jia-zhi-xian)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尹生。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NASA
阿里巴巴
贊(...)
分享到:
【動畫】拖遊客手影相扮天真清邁女童原來有景轟
1 :
GS(14)@2016-09-28 05:04:22一對情侶到泰國清邁旅遊時,與一對天真無邪的苗族女童合照,後來聲稱她們竟是蠱惑扒手,並以圖為證。男遊客MedardBoss在網上論壇Reddit貼出照片,稱與女友周日到雙龍寺(又稱素貼寺)遊覽,女友在梯級前與兩名穿苗族服飾的女童合照,女童站女友兩邊,各牽着她一隻手,MedardBoss負責拍攝。
MedardBoss表示,女友後來發現手錶遺失了,再翻查照片,發現女友與苗族女童合照時,牽她左手的一人悄悄把女友手錶除下,但這刻卻被鏡頭捕捉住。MedardBoss形容女童手法「專業」。
MedardBoss的留言吸引幾千人回應。有網民表示曾在遊覽當地與那兩女童合照,指她們「可愛」,驟眼看不會懷疑她們有第三隻手。也有人分析女童「搵食」的手法,指她兩手觸摸女遊客不同位置,令她放下戒心,不知不覺間被除錶。也有自稱苗族人的網民指,女童可能被家長指使,要向遊人唱歌、揮手等手法賺取打賞,一旦未能「交數」就要捱打。英國《太陽報》/新西蘭stuff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8/19784579
【動畫●戀味癖】鍾意公廁味未必變態 high天真係會精神錯亂
1 :
GS(14)@2016-12-21 23:43:19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愛聞天拿水等揮發性溶劑的氣味,並非戀味癖,反而更像染上毒癮。
不少人都喜歡嗅某些怪味,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若某種氣味令你開心、興奮,就可稱為戀味癖。他以常見的水果榴槤為例解釋道:「有些人第一次吃榴槤,未入口會覺得很難聞,但吃下後卻可能令他有歡愉的感覺,這就會將榴槤的氣味,連結為正面的感覺。」
除了跟食物的氣味產生連結,甚至連一些所謂臭味都會。傅醫生舉例指:「有個男人經常在垃圾堆中找到寶藏,如一些有用的二手物品、衣服、褲子等,久而久之,他對垃圾味就產生了興奮的感覺。」他又以實際的病例補充說:「有另一個男人小時候經常跟父親到公園玩,而公園旁邊就是散發着強烈異味的公廁,他童年的快樂回憶大多建立於此,後來父親逝世,他每次嗅到公廁的味道,都會想起童年的快樂時光,所以他就很喜歡公廁的氣味。」這位病人最初對自己的行為都有點擔心,問醫生自己是否變態和有問題,傅醫生就回應:「他沒有將家居變成公廁氣味的想法,亦沒有將這些氣味留在身邊及工作環境,更不會因為快樂而流連公廁,所以問題不大。」每個人都可能對不同事情、觸覺或味道產生特別連結,最重要的,是這些連結不會影響到人與人的相處,這樣的戀味癖就無大問題。不過傅醫生特別提醒,天拿水、萬能膠等物品的氣味來自揮發性溶劑,會令人精神錯亂、上癮,腦部受損之餘,甚至會令肝臟衰竭,「這就不是戀味癖,簡直就像上了毒癮一樣」,所以如果喜歡聞天拿水、萬能膠,記得盡早戒掉。資料來源: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記者:李煒汯攝影:梁志永
不少人都喜歡嗅某些怪味,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指,若某種氣味令你開心、興奮,就可稱為戀味癖。
每個人都可能對不同事情、觸覺或味道產生特別連結。
只要戀味癖不影響到人際關係,便無大問題。
天拿水及萬能膠等物品的氣味來自揮發性溶劑,會令人精神錯亂和上癮,甚至肝衰竭。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21/19871833
指李柱銘求助美國「天真」
1 :
GS(14)@2017-05-07 15:22:12【本報訊】美國國會日前就香港落實一國兩制的情況舉行聽證會,並邀請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香港眾志黃之鋒、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等人士出席,范徐麗泰昨接受商台訪問,不點名批評李柱銘等人以為美國會幫忙是「天真」,又重申人大8.31決定不會修改或撤回,形容泛民只懂要求撤回8.31,「政治上來講係幾唔夠班」。范徐麗泰稱曾與其他地方的人大常委討論部份港人希望撤回8.31,「我聽唔到任何人話可行」;又指現在有人在鬧市推廣港獨,亦出現「本地排外派」,「香港有啲人話要爭取更多話事權,而佢哋所做嘅一切都係令到人哋(內地)冇辦法信你,咁點畀多啲話事權你?」她又指在無共同基礎下重啟政改是不會有結果,而在8.31框架下擴大提委會選民基礎,泛民主派仍可爭取最大影響力,選一個有偈傾的特首;但泛民現在卻完全放棄,政治上「幾唔夠班」。
胡志偉:范太做開跟班
談到近日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關於香港落實一國兩制的情況,范徐麗泰形容聽證會是美國行政當局與議會在做戲,利用香港人做臨時演員,趁機向中國政府施壓。又不點名批李柱銘、黃之鋒,稱有些港人天真到以為美國人會幫忙,有人更「天真咗幾十年」,她以當年美國應對越南船民的態度為例:「美國為香港着想?唔好講笑啦。」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指,特首有責任向中央寫一份新的政改報告,8.31不能令香港人收貨已十分清楚,認為無任何不合理篩選的普選方案仍有很大討論空間;又反指:「范太做開跟班,但政治人物有責任動腦筋,唔係做傳聲筒、應聲蟲。」■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07/2001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