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證券發布聲明稱,12月20日部分媒體報道稱公司協議回購發生大面積違約,公司對此事高度關註,立即對相關業務進行了核查,經查上述報道與事實嚴重不符。
公司12月19日部分協議回購因技術原因導致交易失敗,涉及金額3.69億元,上述交易公司已與相關交易對手協商一致並達成處理方案,並無惡意違約。
浙商證券表示,希望相關媒體尊重事實,刪除不實報道,消除負面影響,公司將視情況追求相關機構和個人法律責任。公司作為協議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將繼續與各同業金融機構共同維護市場秩序。
“兩會”行情拉動人工智能概念股飆升,投資人工智能是否正當時?
政策發力、業績飄紅,人工智能與實業的結合也越加緊密。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近九成人工智能概念上市公司業績兩路比上漲。其中三成企業的業績增長源於外延並購,一半企業業績增長源於內生增長、近一成公司業績增長源於預算管理,還有企業的業績增幅部分源於非經常性損益。
是否加碼人工智能布局?市場人士對此較為謹慎。多名被訪人士表示,當前人工智能依舊停留在故事層面,目前很難落實到業績上。未來哪些人工智能公司會勝出還是未知之數。同時,當前人工智能炒作概念依舊濃厚,在創業板行情下行的當下,當前人工智能依舊需等待風口,由事件驅動迎來上升行情。
九成公司業績上漲
自3月5日人工智能產業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一板塊又迅速升溫。3月8日跌幅居前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在次日被再度拉升,3月9日早盤時間,賽為智能(300044.SZ)漲停,高樂股份(002348.SZ)漲近5%,川大智勝(002253.SZ)、科大智能(300222.SZ)漲幅超過4%,漢王科技(002362.SZ)、科大訊飛(002230.SZ)等其他個股表現也不錯。
北京金帆國盛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煦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政策層面而言,我國體制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從去年鋼鐵等傳統行業去產能取得良好成效就可見一斑。當前人工智日益受到國家最高層重視,從喊口號到真正落地人工智能離我們越來越近。
事實上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A股的人工智能概念股近5年來熱度不減,受市場行情影響僅在2016年出現調整,全年跌幅達24%。自2012年至2015年,人工智能概念股的漲幅分別為4.3%、58%、23%、81%。
在市場目光聚焦人工智能的同時,人工智能概念股旗下的上市公司2016年的業績也大面積飄紅。截至3月9日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人工智能概念股包含28家公司,其中發布2016年業績快報和年報的公司達21家,其中近九成公司業績上漲。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與2015年相比,21家業績上漲的公司中六成企業業績增幅在40%以下。天澤信息(300209.SZ)、漢王科技(002362.SZ)、科大智能(300222.SZ)、江南化工(002226.SZ)、長高集團(002452.SZ)和勁拓股份(300400.SZ)等6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增幅排名前六甲,增幅分別為54倍、3倍、1倍、74%、70%和63%。
2016年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市公司,其業績為何普遍上漲?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在業績上漲的公司中約有17家發布了2016年度業績預告,其中三成企業的業績增長源於外延並購,一半企業業績增長源於內生增長、近一成公司業績增長源於預算管理,還有企業的業績增幅部分源於非經常性損益收入。
譬如天澤信息(300209.SZ)通過外延並購實現凈利潤增長。該公司表示,2016年6月新增合並全資子公司遠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又如,勁拓股份(300400.SZ)通過科技創新取得業績上升。該公司表示,2016年公司推出了智能視覺類產品生物識別模組貼合設備,實現了同類產品的進口替代,並實現了規模化銷售,同時又帶動了公司高速點膠類設備的快速增長,成為了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再如,漢王科技(002362.SZ)借道預算管理提升凈利潤收入。該公司稱通過加強預算管理提高相關費用的使用效率。
長線投資“還欠火候”
政策發力、業績飄紅,人工智能與實業的結合也越加緊密。人工智能率先與醫療、金融、零售、交通等數據電子化水平較高、數據較集中的行業關系越加密切。多家券商分析師青睞人工智能板塊的投資。安信證券分析師表示,不但一級市場著名投資機構均在熱火朝天的投資人工智能,二級市場越來越多機構也愈發重視人工智能,不同於以往更多將人工智能看做單純主題概念。
但人工智能的長期投資或“還欠火候”。
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數位市場人士。盡管過去一周人工智能概念股極其“誘人”,但專業投資者依舊較為冷靜。
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告訴本報記者:“人工智能發展水平離應用級別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當前投資還有較大的概念成分。當前市場投資的不是人工智能的成品,而是與其相關的設施譬如通信行業、芯片行業等。今年我們看好5G和人工智能,它們在今年或迎來一兩波行情,但人工智能的投資並非市場主旋律,它僅是諸多概念中表現較好的概念而已。若市場回調,相應地人工智能概念股也將遭遇回調。”
某私募基金經理王碩關註全球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的投資。他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在A股市場上,人工智能公司的二級市場投資炒作意味依舊濃厚,更為重要的是當前人工智能依舊停留在故事層面,目前很難落實到業績上。未來技術將會如何演進誰也無法預測,哪些人工智能公司會勝出還是未知之數。當前我只會少量投資人工智能的龍頭標的。”
從市場行情看當前人工智能依舊需等待風口,由事件驅動帶來上升行情。
劉煦然說,當前A股是存量博弈市場,沒有明顯的增量資金入市護盤,股市投資的安全性更小。這意味著存量資金更加註重投資的安全性。人工智能概念股公司多在中小板和創業板,創業板的行情今年被市場看空。當前創業板雖有反彈,目前已處於阻力位、下移趨勢不減。作為創業板上的權重龍頭公司,樂視網股價近日創新低已經是一大信號。
與此同時隨著新股IPO的加速,創業板高新技術企業的稀缺性降低,資金可供選擇的投資標的增多。這也意味著對於人工智能概念公司的投資,需要在靜待政策落地的同時精選個股。劉煦然說。
5月17日消息,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收盤時黑色系期貨大漲,錳矽主力收漲5.5%,熱卷、螺紋鋼、鐵礦石漲逾4%,矽鐵、焦炭漲超3%,焦煤、鄭煤漲超2%,滬錫漲超1%,白糖、滬鋅、橡膠、塑料、滬鋁、滬金、滬銅、滬銀、滬鎳收漲。玻璃跌超1%,鄭棉、雞蛋、滬鉛收跌。
消息面上, 自4月中旬開始,螺紋鋼止跌企穩,走出一輪幅度可觀的上升行情。而進入5月以來,價格轉入橫盤震蕩,同時市場交投激增,日內波動加劇。從現貨角度分析,鋼廠滿負荷生產令鋼材供應大增,房地產開發投資維持高增速則為需求提供支撐。不過,鋼材出口大幅下滑,再加上鋼貿蓄水池快速“放水”,鋼廠成材庫存同比顯著增加,在淡季效應即將發酵的當下,預計滬鋼將再度承壓。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全國粗鋼產量為7278萬噸,同比增長4.9%;1—4月全國粗鋼產量為27387萬噸,同比增長4.6%。粗鋼產量大增,其直接驅動力為高額的利潤,並主要源於在不同供求結構影響下,以螺紋鋼為代表的建材價格走勢明顯強於以鐵礦石為代表的煉鋼原料,價差擴大帶來了鋼廠利潤擴張。
截至5月12日,全國35個主要城市螺紋鋼、線材(3331, 0.00, 0.00%)、熱軋卷板、中厚板和冷軋卷板五大鋼材品種的社會庫存共1133.74萬噸,周環比減少35.59萬噸;其中螺紋鋼為471.93萬噸,周環比減少27.09萬噸。隨著鋼材價格觸頂回落,自今年2月中旬創出1653.04萬噸的近三年新高之後,鋼材社會庫存也隨即掉頭,一路快速下滑,目前已降至去年3月下旬的水平。社會庫存絕對數量的減少,自然有著傳統季節性規律的作用,然而下滑速度如此之快,則表現出了在樓市調控的大背景下,以鋼貿商為主的市場參與者對於後市行情的謹慎觀點。
與此同時,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截至4月中旬末,中鋼協會員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455.98萬噸,同比上升11.98%,創去年6月中旬以來新高。雖然到4月下旬末該數據回落至1405.19萬噸,然而其同比漲幅反倒擴大至13.84%的水平。隨著淡季效應持續發酵,下遊需求環比回落,而鋼廠又缺乏主動減產的動力,預計鋼廠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庫存壓力,並最終導致鋼材價格承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進入5月,受到環保限產的影響,焦化企業的開工率紛紛下調,產能規模大於200萬噸的焦化企業開工率降至年內低點,但產能規模小於200萬噸的焦化企業當前開工率依然較高。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2日當周,產能規模小於100萬噸、100萬—200萬噸和大於200萬噸的焦化企業開工率分別達到72.21%、73.20%和74.41%,相比於前期持續走高的開工率出現回落,但產能規模小於200萬噸的焦化企業開工率下降並不多。考慮到5月下旬環保限產可能會有所放松,預計後期焦化企業開工率將再度回升,因此後期焦炭市場整體供應仍然充裕。
殺出重圍的平臺,面臨的是新的征途和爭霸戰。
來源 | 一本財經(ID:yibencaijing)
作者 | 墨菲
2016年,網絡互助異軍突起,成為互聯網保險領域最受資本熱捧的項目。
“最火爆的時候,每天都有一家平臺成立”,17互助創始人高競稱。
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多家平臺宣布退出,行業急速回落。“前段時間,每天一家平臺退出”,高競稱。
這片千億級別的互助市場,為何如此難撬動?
01 暗自退潮
其實,行業倒閉潮,從去年年底就已開始。
號稱用區塊鏈做互助的“同心互助”,2016年9月上線後,幾個月內收獲30幾萬用戶。
而今年1月6日,同心互助卻正式對外宣布退出。
幾乎同時宣布停業的,還有八方互助,它原本是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臺之一OKCoin內部的孵化項目,也宣稱使用區塊鏈技術。
在正式退出時,八方互助擁有95萬用戶。
一本財經詢問退出原因,OKCoin和前八方互助工作人員,都表示:“不方便回應”。
去年11月,慧擇網旗下的蒲公英互助,在推出不到40天後,就宣布“對平臺進行整體升級和服務暫停”,淪為最“短命”的網絡互助平臺。
而獲得91金融投資的人人互助,去年年底也宣布改版,此後沒有公布改版預計完成時間,也沒有披露具體改版進程。
宣稱自己是“國內最大女性互助社群”的她互助,今年年初,也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中推文告知停止互助計劃。
如今,她互助公眾號已經無法提供服務,與其他互助平臺相比,它的公眾號更新極少,最後一篇停業公告,與前一篇間隔近三個月。
據互助之家數據統計,目前部分行業排名靠前的平臺,每周人數增長已放緩,有些只有個位數,有些甚至出現負增長。
“行業這一年多來,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洗牌。”某業內人士表示。之前是每天一家新平臺誕生,前段時間是每天一家平臺退出。
幾十家互助平臺集中退出,部分只剩一個無人打理的微信公眾號。
他們曾見證了風口上的騰飛歷史,他們出生時,轟轟烈烈,離開時,卻了無痕跡……
02 神話般的崛起
時間回溯到2016年上半年,網絡互助的激昂樂章開始奏響。
2015年初,保監會頒布《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相互保險獲得了空前關註。據國泰君安預測,到2020年,我國相互保險市場規模將達到1600億元。
千億級別市場,互聯網玩家也想分一杯羹。
誇克聯盟、斑馬社、水滴互助、17互助、同心互助、眾托幫等上百家網絡互助平臺,橫空出世。
整個互助行業躁動起來,大平臺不斷湧現,投資額不斷刷新。
據小飯桌統計,截至2016年10月,已有14家網絡互助平臺拿到總計約2億元的投資,22家投資機構參與其中,其中,不乏IDG、經緯創投、真格等知名投資機構。
資本盛宴中,網絡互助被領入聚光燈下,加速奔跑。
數據統計,目前網絡互助有近3000萬用戶,有8家平臺用戶量過百萬級,眾托幫和輕松互助兩家領跑。
而2011年就已經成立的,中國第一家網絡互助平臺康愛公社(前身為抗癌公社),創始人張馬丁心情複雜。
幾年前,“發展還是非常慢,非常慢”的模式,卻在一夜之間被捧上了神壇。
他一方面反思,“為什麽我們沒融到這麽多錢”,一方面又在高興,網絡互助的風口已起。
網絡互助,說白了是一群人聚集起來,共同商量為一種病,或一種風險“眾籌”。比如癌癥,每個人出10塊錢,如果誰真得了癌癥,大家將湊錢為他治病。
現在市面上,大多平臺都宣稱“只需要支付9元,就可以為大病投保”。
這也是保險的真正意義和核心價值——互助,為未來投保。
這個模式如此吸引投資人的終極秘密,到底是什麽?
據內部人士透露,美團網的王興,曾是“水滴互助”的天使投資人,他曾在內部討論上稱:“水滴是一個社區”。
在當時,金融領域的獲客成本已高達數百甚至上千,而這些網絡互助平臺的獲客成本,低至幾十元。
如此低成本的獲客,足以讓所有人為之紅眼。
資本熱捧網絡互助的核心原因,是因為這是一個低成本獲客、關註健康的社區。
大風起兮雲飛揚,一切神話,似乎都成為可能。
03 困難重重
網絡互助剛剛準備起飛,監管便驟然降臨。
從風險提示,到直接點名,到今年初的“專項整治”,一路緊逼。
監管第一次提到網絡互助,是在2015年10月,保監會點明“互助計劃”,不具備相互保險經營資質,存在諸多潛在風險。
網絡互助,被要求和保險劃清界限。
去年年底,網絡互助專項整治工作開始,一些平臺開始宣布退出。
“風險變大了”,業內人士姜萊對一本財經解釋,“條條框框太多,已違背了我們想從技術方面推動行業進步的初心。”
但監管絕對不是導致行業退潮的核心原因,它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某互助平臺負責人王川向一本財經透露,當時公司決定做網絡互助,“就是為了品牌宣傳,顯得公司盤子大,業務多”,因此,在可能出現政策風險,影響公司品牌後,就立刻將其舍棄。
“還有些打著網絡互助旗號詐騙的團夥,”姜萊舉例,“有些甚至開個淘寶,讓大家買所謂的虛擬互助產品。”
在宣傳上,平臺也會誇大自己的實力,比如,虛報加入互助社區的人數,謊稱自己采用區塊鏈技術打造社群等。
風口上通常會擠過來各種人,有創業者,也有投機者。
當風口過於擁擠,原本的紅利期也就過去。
水滴互助的沈鵬曾經接受一本財經專訪時稱,早期水滴的獲客成本低至“2塊多”。
而這個黃金時代轉瞬即逝,第一批“好奇寶寶”式的用戶被各家平臺瓜分殆盡之後,剩下的是需要用戶教育的人。
“很多平臺的獲客成本,高達400元”,王川稱。
這個靠著“低成本獲客”,獲得資本青睞的模式,突然間魅力全失。
光芒喪失後,模式本身,也備受質疑。
毫無進入門檻的互助平臺,如何抗擊“人性之惡”?
比如一些人,明知道自己有癌癥,故意加入互助社區,來騙取互助金。
當然,互助平臺還沒有“傻白甜”到一上來就可以申請互助金,需要會員等待“180天”的觀察期。
但這並不是一道十分保險的屏障。
很多疾病都是慢性的,180天的觀察期,根本無法鑒別他們實際發病時間。
“這個模式一定會導致逆向選擇”,一位資深保險從業者稱。
事實上,互助平臺確實受到莫大的挑戰。
“這種問題很難發現,這是互助行業比較頭疼的問題。”張馬丁認為,基礎性的規則制度、風控能力的不足,是互助平臺生存的極大威脅。
高競曾觀察到,某用戶在患“甲狀腺癌”後,混跡在多家互助平臺領域互助金的事件。
和其他癌癥相比,甲狀腺癌治愈率高,治療金額也在5到6萬左右。但這個用戶卻拿著病例,在各個平臺,領取了更高金額的互助金。
“尤其是對‘騙保份子’而言,網絡互助的‘騙保’,不需要交‘保費’,幾乎是0成本投入。”張馬丁稱。
如此,風控能力如何,將決定平臺能走多遠。而大多數平臺,還沒有意識到風控的重要性。
“我們在慢慢建風控團隊,目前還是將保單審核,交給外包公司”,某平臺的負責人稱,每單的審核成本,在3000~6000元之間。
目前,很多平臺才剛剛過“180天”的觀察期,賠付會逐漸增多。
這個關於人性之惡的考驗之戰,才剛剛開始。
04 盈利之難
如今的網絡互助,走到了一個岔路口,他需要先回答一個終極拷問:我是誰?
網絡互助,到底是公益慈善,還是商業?
康愛公社發展這麽多年,太多的榮譽,都來自“慈善”。因此,張馬丁曾經背上了慈善的枷鎖,太過沈重。
但是資本是無比理性和逐利的。沒有VC會投資一個不掙錢的公益項目。
網絡互助如何盈利,成了終極拷問。
雖然互助,完全符合人性中,對未知的恐懼和孤獨感,需要保障和抱團取暖的特性。用戶本身有一定歸屬感,但進一步的黏性和信任感,都成為難點。
最直接的觀感是,一些互助平臺,雖然有百萬級別的用戶量,但是微信公眾號推送的文章,打開率並不高。
張馬丁透露,康愛公社所謂的互動,是都是社員主動發行的,比如新老社員的問答,建立上百個QQ群,微信群等。
除此之外,也沒有什麽特別的維護手段。
“康愛公社曾有130多萬註冊用戶,目前留下來的,有90多萬。”張馬丁稱。
稍微有些風吹草動,規則變動,或者只是忘記繼續繳費,用戶就會流失。
其實,現在的用戶,多被“9元”保障的低價吸引。
但實際上,等到一個大平臺渡過觀察期,正式進入賠付期,每年的互助金額,會上漲至100~200元左右。
一旦提示用戶再繼續付費時,災難就發生了,用戶會大量流失。
看似手握百萬級用戶,變現之路並不輕松。
在某次創業比賽上,康愛公社和金獎失之交臂,評委給出的原因之一是“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有業內人士向一本財經透露,曾有互助平臺完成用戶畫像整理後,異常失望,因為加入的,多是一些低收入人群,帶有明確“占便宜”心理,很難實現商業轉化。
有些平臺,不得不尋找新的方向。
比如,水滴互助在近期獲得了保險經紀牌照,開始提供保險產品銷售服務。
對於水滴的嘗試,業內普遍覺得“可以一試”。
但這個轉型,卻是一般平臺難以企及的“土豪打法”。
姜萊表示:“現在保險經紀牌照已經炒的非常貴了。年初的價格還在100~300萬之間,現在已經漲到了上千萬。”
“當初公司也曾考慮收一張牌照,先運轉下去。”姜萊透露,“但是,一旦選擇這個方向,就等於進入傳統保險行業的遊戲規則中,為傳統保險公司導流。”
目前,互助平臺最多的變現方式是團購,團購一些健康食品或者保險等,但還不成規模。
高競直言,互助行業的盈利方式,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
不少投資人預測,這片千億市場,最終還是會成為資本巨頭和資源大佬的戰場。
投機或蹭風口的玩家,最終都可能成為“陪練”。
殺出重圍的平臺,面臨的是新的征途和爭霸戰…
伴隨著藍籌股群體的繼續走強,滬深兩市股指周四再度小幅回升,不過創業板指數卻在午後強勢股的集體炸板聲中出現快速回調,並以小幅下跌報收,兩市成交量則出現小幅減少,僅為4831億元,這也使得市場人士對於股指後續走勢出現分歧,股指是否已經探底成功還需等待市場驗證。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早盤滬深兩市股指尚能維持周三的強勢繼續震蕩上攻,家電、釀酒、煤炭、航空、有色等藍籌板塊集體上行成為股指上漲的主要動力來源,而周三爆出集體漲停潮的芯片概念股等則出現明顯的退潮,僅有少數強勢個股仍能封住漲停。
隨著股指的回升,市場的拋壓也開始出現。午後,近來的強勢股或龍頭股粵傳媒(002181.SZ)、德生科技(002908.SZ)、太極股份(002368.SZ)、萬興科技(300624.SZ)、明陽電路(300739.SZ)等股價先後炸板打開漲停,隨後出現大幅下跌,帶動創業板指數出現快速回調,這對於市場短線人氣傷害巨大,熱衷於打板的選手再次吃到超過十個點的“大面”,這不利於股指後續反彈的推進。
盡管如此,由於受到以藍籌股中國鋁業(601600.SH)午後封板的影響,鋁業個股整體走勢較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上述個股炸板的影響,使得滬深兩市主板指數仍能以紅盤報收。不過這也引發了新一輪的討論,後續究竟是藍籌股還是成長股能夠帶領股指繼續反彈呢?
其實筆者一直認為,討論類似的話題其實意義不大,因為不管是藍籌股還是成長股,真正能夠推動其上行的還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就像周四鋁業板塊的異軍突起,不就是因為市場突然意識到近來鋁價的上漲對其業績的改善,這只是一種情緒的爆發,雖然和期貨市場的走勢有一定的相關性,但仍然可以通過持續關註提前發現。隨著時間臨近4月底,一季報和績差年報就將密集出爐,投資者可通過研究財報來決定下一步的投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