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電盈小股東想寶哥哥幫手 李華華

2011-6-9  AD




 

噚日華華收到封電郵,電盈(008)小股東大聯盟就電盈有意分拆電訊業務上市,想反映吓意見,但苦無渠道,於是諗到搵東亞銀行(023)主席「寶哥哥」李國寶(圖)幫吓手。

各位一定奇怪,點解會搵寶哥哥?除咗因為佢係電盈獨立非執行董事之外,原來仲有段古嘅。

大聯盟發言人陳仲翔話,兩年前電盈私有化期間,喺立法會門外,寶哥哥好親切咁接見一班電盈小股東,仲同每個小股東握手,家陣佢仲記得寶哥哥雙手幾咁溫暖同有力。

不過,今次寶哥哥未必幫到呢班小股東,皆因大聯盟接到寶哥哥秘書回覆,話寶哥哥早前做咗手術,o依家復原緊,大聯盟都唔好意思打擾。華華收到風,寶哥哥之前去咗美國做腳部手術,o依家已經無大礙,華華都祝佢快啲康復,健步如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18

中環在線:寶哥哥不忘本撐住柺杖挺母校 李華華


2011-6-28  AD




 

做得上市銀行嘅主席,數學絕對唔可以差,好似東亞(023)主席李國寶就話自己數學非常掂,因為佢嘅母校聖若瑟書院當年仲興體罰,學生數學測驗考試低過50分,就要排隊畀老師用間尺逐個教訓,寶哥哥話佢啲數就係咁逼出嚟,仲自誇話未試過俾人打。

嚴 師出高徒,寶哥哥亦不忘本,噚日返咗母校力撐佢哋嘅舊生會財經支會開幕典禮,華華本來想問吓佢東亞啲業務,但寶哥哥就先發制人話唔講財經嘢,咁眼見剛啱做 完盆骨手術嘅佢仲要靠第三隻腳撐住入會場,華華都好識做,即刻問吓佢嘅健康,佢話自己上落樓梯都冇問題,只係未踢得波……話時話,寶哥哥年紀有番咁上下, 體質同復原能力梗係唔及啲baby,小心身子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0

博分享(17):小加哥哥叫我哋tig​hten seat belt 寗零

http://notcomment.com/wp/?p=17725

這星期小加哥在他的網站叫我哋小心人仔one way street up的時代已是過去式,這同筆者上星期的manage d peg年代將來臨的guesstimation也很match。至於銀行業界都會好開心,因為有升有跌就有volatility,也就可以推出多D理財產品。不過投資者是不是一定賺錢的就唔知啦,銀行就可以說一定多咗渠道make money。

所以HSBC馮總也説人民幣波動頻密特別是向下的波動較以前大,反映由市場定價的趨勢日增,若視之為常態發展,預料市場對人民幣的產品及服務需求將相應增加,滙豐的目標是保持在人民幣業務上的領先地位,一直有研發各類人民幣產品,若人民幣波幅擴大,可即時有產品就緒以滿足客戶需要,在發展上具有優勢。她表示,滙豐去年人民幣存款錄得理想增長,亦能保持人民幣業務的市場佔有率。

以下就是小加哥網誌全文,有興趣慢慢看:

繫好「安全帶」,迎接人民幣雙向波動時代

在過去幾周裏,人民幣匯率的走勢恐怕讓不少的投資者和進出口商都心跳加速。2月中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多天跳水,在短短三周之內曾經下跌1.4%,創下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啓動以來的最大跌幅,引發了全球市場的各種揣測和聯想。

人民幣匯率為何突然走軟?這究竟意味著什麽?這是很多人都在關心的問題。在我看來,第一個問題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二個問題。無論是什麽原因導致了人民幣匯率過去幾周過山車式的運動,有一點是非常確定的:人民幣匯率單邊上揚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的需求會日趨緊迫。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不斷推進,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接受和使用人民幣,參與人民幣匯率市場博弈的供求方將日漸增多,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風險勢必增加。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中,人民幣國際化加速的迹象十分明顯,人民幣早已不是只在中國流通的貨幣。國際清算銀行最新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人民幣在全球的交易額已經排名第九。香港的人民幣業務發展尤為迅猛,人民幣存款和結算金額均出現激增。在2010年,香港的人民幣存款總額還僅有600多億元,今年1月已經增加至8,930億元。香港銀行自2009年開始接受人民幣貿易結算,在短短幾年內,經香港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總額已經攀升至2013年的3.8萬億元。

隨著人民幣越來越普及,倫敦、新加坡及台北等城市近期也爭相發展人民幣產品,有意轉型為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在幾年前就未雨綢繆,早早做好基礎設施方面的配套,抓緊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機遇。以香港交易所為例,我們在2011年已開通人證港幣交易通,以方便企業在香港以人民幣發行股票;2012年我們推出了全球首隻人民幣可交收貨幣期貨合約。目前在香港交易所旗下市場交易的人民幣計價產品已經達到112隻。

今天,我們早期所做的準備工作已初見成效,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人民幣貨幣期貨。自2012年推出以來,香港交易所的人民幣貨幣期貨成交量和持倉量一直穩步增長。上個月,人民幣貨幣期貨的日均成交量創下了1,461張合約(名義金額為1.46億美元)的新高,較2012年的日均成交量增長五倍。2月25日,人民幣貨幣期貨的成交合約張數創下了5,970張(名義金額為5.97億美元)的最高紀錄。與此同時,人民幣期貨未平倉合約數量也增長了六倍多,在2月14日創下了23,887張(名義金額為24億美元)的新高。隨著越來越多投資者意識到人民幣匯率不再只漲不跌,他們管理外匯及利率風險的需求將與日俱增,尤其那些是以人民幣進行結算或投資業務的公司。

去年11月,中國領導人在十八大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改革思路,具體落實到金融改革方面,中國將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我們預計未來數月內人民幣的國際化將進一步提速。對於我們來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競爭中,要想持續領先,我們就必須與時俱進,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的多種風險管理工具。

因此,我們最近正在籌備多項工作計劃。例如,在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新增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近期已獲香港證監會批准,預計在4月7日即可推出。開通這一時段的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有助位於歐美洲時區的投資者利用這一產品管理人民幣匯率風險。

而且,我們正在研究延長人民幣期貨的合約期,以方便投資者做更長線的風險管理。日後的計劃還包括將合約期延長至超過16個月、推出人民幣貨幣期權以及進一步延長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另外,我們日前宣布推出內地市場數據樞紐,這是我們首個在中國內地的基礎設施據點,目前會先向內地的客戶提供指數和證券市場數據,今年稍後將再加入衍生產品市場數據。

最後,我們在人民幣業務方面的準備工作已延伸至場外交易的衍生品領域。去年我們推出了場外結算公司,場外結算公司現已開始為單一貨幣利率掉期合約、單一貨幣基準掉期合約、不交收利率掉期合約及不交收遠期外匯合約進行結算,在另一領域為投資者管理人民幣相關匯率、利率風險提供服務和支持。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人民幣被低估了。自2005年中國啓動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儘管人民幣匯率偶有波動,市場一直預期人民幣將持續升值,幾乎沒有貶值的風險。但是,最近兩周的市場走勢確實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沒有什麽是恒久不變的,人民幣匯率不可能只漲不跌。

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時代,所有人民幣用家和投資者都需要繫好「安全帶」,做足匯率風險管理。我們的人民幣貨幣期貨產品,恰好為這類風險管理提供了工具。我們已經朝正確的方向踏出了第一步,不過,這還遠遠不夠,隨著人民幣逐漸走向海外,市場需要更加豐富的人民幣計價產品。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銳意進取,密切關注市場需求,準備好迎接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各種機遇。

友人上星期攝於維園花展,你去咗未?筆者還在紐西蘭,無得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58

“惹禍者”方興東:馬雲哥哥我再也不敢了 不想朋友見我都在澡堂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9/148819.html

i黑馬:“始作俑者”方興東今晨道歉!近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與朋友扯淡時不小心被錄音,怒噴京東的私密話被曝光,導致昨夜的互聯網圈一夜無眠:先是京東作詩嘲諷,後馬雲站出來道歉。而挑起此事的這個“朋友”就是有著中國博客之父之稱的方興東,此人也是《阿里巴巴正傳》一書的作者。今晨,方興東在“中國互聯網協會”微信群中首次回應此事,懇切地向馬雲和京東道歉。
 
 
今晨,方興東在朋友中針對外界的爭議,回複了兩條長留言。
原文如下:
 
不留神就惹事生非了,我檢討!本是書中序言的片段,的確應看序言全文乃至全書,不能斷章取義,否則偏離原味,走向了狹隘。當時筆下記錄也不及對話內容的三分之一,撿要(簡要)點。其實大家不用看全書,只需完整看完序言全文,就知道馬雲對對手的評價非常客觀中肯,有戰略高度,很富有啟迪,並無真正貶損或幸災樂禍。
 
也遠沒對阿里自身的挑戰更具危機感,更苛刻。不過事因我而起,還是為文不夠謹慎啊。下次再也不敢了,否則朋友見我都只能澡堂見了。
 
馬雲和劉強東都是有胸懷有格局之人,希望這個因我而起的小事盡快平息。說實話,當時我寫馬雲評京東這段時候也心里咯噔了一下,但覺得很新穎,有理有據,有數據有邏輯,很理性中肯,大家應該能理解。而且是馬雲如何看產業大格局重要的一個點,還是沒有刪掉。對京東,作為一家之言啟發一下,可一笑了之。不想到,這一寬松,給馬雲和京東惹事了。
 
黑馬哥認為,即使懇切檢討,但估計以後方興東也只能變身澡堂君了!但聯想到這本《阿里巴巴正傳》接下來的熱賣,黑馬哥想,也值了吧。如果你還有疑問,我們來回顧下事件的前因後果。
 
1月8日,一篇《馬雲: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騰訊百度已經不是對手》的文章在朋友圈瘋傳,文內痛扁京東:“它將來會成為悲劇,千萬不要去碰京東。別到時候自己死了賴上我們。”此言此語,足以證明馬雲多麽痛恨京東,連同行的憐憫心都沒了:別自己死了賴上我們,賴上我們,我們。但事實上這只是方興東所著新書《阿里巴巴正傳》序言中一部分。
 
見自己的命運被馬總這麽預測,京東當然很很很不爽,怒賦詩一首。馬雲也緊接著道歉。詳細內容請關註“i黑馬”今晨微信。但這個方興東到底是何方神聖?敢挑起如此一場戰爭?
 
百度百科中如此介紹:
 
方興東,浙江義烏人,西安交大本科碩士,清華大學傳播學博士。中國博客教父、博客網創始人、WEB2.0倡導者,互聯網實驗室、博客網(blogchina)和義烏全球網共同創始人兼董事長,出版《21世紀的書》、《IT史記》、《博客》、《起來——挑戰微軟霸權》和詩集《你讓我順流飄去》等20部。
 
十多年來為互聯網、創業精神、挑戰微軟、Web 2.0、義烏等搖旗吶喊,被稱為“網絡旗手”、“博客教父”,博客網理念是“讓每一個人擁有自己的博客”。
 
黑馬哥說,希望這位中國博客之父能吸取教訓,在澡堂里寫好下一步大作!

馬雲噴京東完整版——《阿里巴巴正傳》序全文
 
興東在《阿里巴巴正傳》序言中提到:對於京東,馬雲的觀點讓人非常驚訝,他斷定京東的模式存在巨大的問題,前景悲觀。
 
“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這個悲劇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強,而是方向性的問題,這是沒辦法的。你知道京東現在多少人嗎?5萬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長起來的,現在才23000人。收購加起來是25000人。你知道我為什麽不做快遞?現在京東5萬人,倉儲將近三四萬人,一天配上200萬的包裹。我現在平均每天要配上2700萬的包裹,什麽概念?中國十年之後,每天將有3億個包裹,你得聘請100萬人,那這100萬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試試?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關村和淘寶,它自己網上不可能這麽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去碰京東。別到時候自己死了賴上我們。”
 
來源:互聯網實驗室
作者:方興東 劉偉
 
序 言
 
馬雲:怎樣做一個102年的偉大公司
 
最奢侈的事情,大概就是在上市前逮住馬雲聊聊天。十多年來,我一般一年會打擾他一次。兩個人,兩杯茶,酒店的大堂,或者在他辦公室,馬雲不同的辦公室中都會有一套茶具。十多年來,時勢已經鬥轉星移,當年投身互聯網的熱血青年們有人已經以千億級的身家牢牢占據財富榜前茅,而大多數人依然在互聯網的第一線繼續奮鬥著。十多年來,阿里巴巴也今非昔比,從一個京城互聯網界壓根不搭理的創業公司,成為今天中國互聯網一馬當先的領導者。好在,令人欣慰的是,朋友間的見面、朋友間的聊天,依然輕松如故。
 
這次耗費了不少短信,調整了幾次時間和地點,終於在2014年7月25日能和馬雲面對面輕松聊聊天了。原本的時間是前一天晚上,約好晚飯後到西湖邊的凱悅喝茶。等到時間差不多了,馬雲短信說,能否改到明天早上,一起吃早餐吧。本來我也沒有任何目的,沒有任何主題,就是希望最輕松、最自在地聊聊。改時間當然沒問題。
 
早上九點,我提前半小時先到了湖濱路28號凱悅酒店。這個位於西子湖畔的酒店,步行即可至湖濱國際名品街,酒店毗鄰武林廣場和杭州大廈,成為馬雲今年最喜歡出沒的酒店。而十多年來,最初幾年的見面主要在杭州黃龍賓館,後來主要是世貿中心。地點的變化應該正反映著他出入便利性的改變。
 
十分鐘後馬雲就到了,他拿出來的是助理帶的早餐。簡單的幾個碟子,一碗粥,兩碟素菜。臉色比我想象的好,雖然風塵僕僕從歐洲剛剛回來,但是精神狀態不錯。他說,這兩天腰不舒服,前兩天去歐洲,每個國家跑了一天,坐車的時候沒感覺,回來就有反應了。
 
與之前的聊天相比,這一次馬雲對於阿里未來的戰略思考明顯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他認為無論騰訊還是百度,在戰略上已經滯後於阿里。他思考的更多是如何超越谷歌和蘋果,超越美國商業企業達到的高度,超越一直統治這個時代的美國商業思想。馬雲的自信和視野已經漸漸顯露出一覽眾山小的全新氣魄。面對國內媒體和微信上的各種非議和質疑,馬雲已經不再多介意,有了勝似閑庭信步的從容和開闊。
 
首要關心的事情當然是上市的時間。本來開始確定的時間是8月份上市,後來推遲了,也因此傳言很多。的確,阿里上下也對上市一事心懷忐忑。有人說是因為美國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阿里的質疑,有人說是國內政策對阿里去國外上市有變化。這一點,馬雲很是輕描淡寫,他說:“推到9月份,是因為8月份華爾街要休假,美國人的生活習慣很難改變。都到這一步了,也不差那麽幾天,就推遲吧。反正這個項目那麽大,有各種各樣的疑問,我們再給大家一個月時間,讓所有人弄清楚。”(阿里巴巴最終在9月19日成功上市。)
 
第二個話題當然是市值。媒體上對於阿里的估值為1500億〜2500億美元。2000億美元,這個數字不但對於中國互聯網,就是對於全球互聯網界也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互聯網公司中只有谷歌突破了這個數字,Facebook正在跨越的過程中。馬雲卻在思考如何讓市值不要太發熱,節奏不要太猛。他說:“我們現在想想還是不能讓它過2000億,過2000億後壓力太大,現在想辦法把這個東西降溫,必須要降溫,不降溫以後團隊太累了,年輕人會瘋掉。”(實際上,阿里9月19日上市當天就輕松突破了2300億美元,10月28日更是一舉突破2500億美元,超越了沃爾瑪。升勢還沒有停止的意思,11月6日市值突破2800億美元,“雙十一”前夕的10日,股價接近120美元,最高點突破了3000億美元。顯然,一個公司一旦上了市,在強大的市場力量下,連創始人也難以把握公司股價的走勢。)
 
我不由得贊嘆,一舉登上2000億美元的高度,的確超越了我們的想象,這個“馬雲速度”是不是太快了?馬雲自己卻不詫異,他說:“我們有我們的節奏,其實也不快,我們這兩年控制節奏,但是由於上市,人民幣開始漲起來,還得往下壓,不能讓它太高。稍微一高,就會破壞你的戰略。我們一直按照自己的步驟在走,只是以前別人沒註意,沒有特別關註。其實,這是因為我們15年來的布局,慢慢形成了網絡效應,就有了今天。”
 
在中國突然出現了一個2000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不但中國人不適應,美國人更不適應。這一點,馬雲的話題一開閘就有點興奮了。當然,他最感慨的還是國內和國外輿論的反差,與國外的一片贊賞相比,國內的質疑、抨擊和冷嘲熱諷非常多。
 
馬雲說:“那天美國人說的一句話最有意思,他說他們專門研究制度,講資本主義講了200年了,但是從沒見過這麽出色、這麽厲害的一家公司居然在中國出現。老外都說,這麽多年從來沒有在歐美看到過如此好的一家公司出現。我自己在想,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時代,大家都沒有反應過來。事實上,這就是中國現在、今後要面臨的葉公好龍的心態,也挺有意思的。所有人都想做大,一個民營企業做強做大,他們不適應,國有企業做強做大可以,民營企業你怎麽能做這麽大?”
 
馬雲最得意之處當然是他的戰略思想。聽馬雲談戰略,是一件令人豁然開朗的事情。這方面,馬雲不會跟你謙虛。馬雲認為,阿里今天的成功實際上只是過去戰略布局的成功。就像今天的戰略,決定了五年、八年之後的格局。
 
與騰訊和百度相比,阿里強在戰略,也勝在戰略。當整個業界和社會都習慣將阿里、騰訊和百度放在一起,以BAT統稱的時候,在馬雲的心目中,其實早已不再把騰訊和百度當作同等的對手。馬雲認為,以戰略見長的阿里將會迅速拉開與騰訊和百度的差距。這個論斷,對於很多人來說,肯定又會覺得馬雲過於狂妄。而事實上,阿里上市當天,市值不但超越了騰訊和百度,而且超越了騰訊與百度兩強之和。上市兩個月之後,阿里的市值已經差不多是騰訊的2倍,是百度的4倍之多!阿里、騰訊、百度已經不是一個檔次,而是形成1∶2∶4三個檔次。馬雲通過上市,一馬當先,開始明顯引領中國互聯網。而且在他的心目中,這個差距未來還將進一步拉開。
 
對於人們對阿里戰略的評頭論足,以及各種質疑和非議,馬雲說:“我們是通過15年的布局,慢慢形成的網絡效應。這就是戰略的威力。上市前我們做了幾次收購,很多人都開始驚呼看不懂了。再過三五年,有幾個人看得懂我在買樓?連老太太都看得懂的戰略我七八年前就在看了。憑什麽現在我買,你們就能看懂?我在2008年講過,一個真正的大樓,是由建它的窗、門拼起來的。你只有建小房子,才是一磚一瓦從零開始建起來的;而像摩天大樓,主材還沒有做,突然一下那麽大的東西就出現了,那是因為之前都已經做好了。”
 
話題自然又談到了春節期間微信紅包的熱潮,以及馬雲驚呼“珍珠港偷襲”的驚慌。據我所知,那時候的馬雲的確受驚不小,整個公司也受到極大震動。雖然被馬雲用於狙擊微信的來往現在已經幾乎沈寂,但此時的馬雲反而更加淡定了。現在的馬雲可以輕松地說,來往就是一顆煙幕彈而已。
 
馬雲認為,騰訊強在產品,微信的確厲害。但是,阿里與騰訊不同,阿里打造的是一個航母艦隊,微信只是艦載機層次的產品。馬雲說,從QQ到微信,騰訊的艦載機的確升級了。但是,艦載機可以經常升級,航母卻不能經常升級。航母由多個艦隊組成,其強大的戰鬥力不是來自單一的艦載機,而是整體的力量!今天,如果百度沒有搜索,百度會怎麽樣?如果騰訊沒有微信,騰訊會怎麽樣?阿里如果沒有淘寶,阿里會怎麽樣?百度和騰訊如果沒有搜索和微信,就完了,而阿里的今天已經不僅僅是淘寶。
 
馬雲認為無論是微信紅包,還是騰訊聯手京東,都還只是戰術級的舉措,對阿里構不成真正的威脅。馬雲說:“今天中國,戰略取勝,我們是高於騰訊不少。今天微信跟大眾點評合作,大眾點評沒搞出什麽;微信跟滴滴合作,也沒見搞出什麽;今天微信跟京東合作,更愚蠢,所以這麽看只是資本市場看到了。我們自己都覺得可惜。如果我今天不去看五年、八年以後的布局,八年以後就死掉了。我發現很多公司,包括騰訊,在戰略上都存在很多的問題。”
 
人們心目中阿里的競爭對手,國外當然是亞馬遜,國內當然是京東。對於亞馬遜,馬雲是相當敬佩的,他說:“亞馬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企業,有一次我和貝佐斯(亞馬遜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兩個人在蓋茨家里,他知道我們兩個不是對手,但我們兩個很競爭。既生瑜何生亮,如果美國有一個阿里巴巴,亞馬遜還能活嗎?美國因為沒有阿里巴巴,才讓亞馬遜活下來。”
 
而對於京東,馬雲的觀點讓我非常驚訝,他斷定京東的模式存在巨大的問題,前景悲觀:“京東將來會成為悲劇,這個悲劇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不是我比他強,而是方向性的問題,這是沒辦法的。你知道京東現在多少人嗎?5萬人!阿里巴巴是慢慢長起來的,現在才23000人。收購加起來是25000人。你知道我為什麽不做快遞?現在京東5萬人,倉儲將近三四萬人,一天配上200萬的包裹。我現在平均每天要配上2700萬的包裹,什麽概念?中國十年之後,每天將有3億個包裹,你得聘請100萬人,那這100萬人就搞死你了,你再管試試?而且它的60%收入是在中關村和淘寶,它自己網上不可能這麽大量。所以,我在公司一再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去碰京東。別到時候自己死了賴上我們。”
 
對於阿里的團隊建設,馬雲說:“我的經商經驗告訴我,沒有一件事情是100%的,商業就是一個波動的、成長的藝術,就是波動成長。對阿里來講,船長必須保持冷靜,對氣候、天氣所有情況進行分析,你船的規模——船容量和船數量,對一個企業是很重要的。船員的技術含量不低,要有一定的規模——這個才是一個船在海上航行的關鍵。你沒有再次、三次的建設,怎麽能靠近大浪?好好的船也被你搞沈了。這個船下去了以後,換一個浪,你的木梁早就斷了。”
 
阿里的團隊是馬雲最引以為傲的,當然也有危機感。馬雲說:“阿里的這些人放出來,單個看,沒一個特別出色的,你拿任何一個人去比,都不突出。但是我就講團隊,捏在一起,阿里的團隊就很厲害。馬化騰這幾年比較核心的團隊是香港那撥,基本上是投行出來的,我認為他們戰術多於戰略。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戰術多於戰略是吃虧三年,戰略多於戰術是吃虧這兩年。另外把控者是把方向的,今天他這個船跑到一定程度,馬化騰的船隊OK,我們跟他有一樣的問題。你要看戰略是吃虧兩年,你要看戰術,就吃虧三年。”
 
人們看不懂他今天的戰略很正常。對於上市前買大白菜一般的收購行為,他說:“上市以後,你站的角度不一樣,我認為我們今天盡管還沒有到這個層次,但是我們是看到新的趨勢了。我們不是在上市以後再開始大手筆收購的。因為那樣就亂了套。我要在上市之前,把所有的都辦了。”
 
那麽,阿里上市之後會不會把新浪和雅虎給收購了?在這個問題上,馬雲的思維不再是一個浪漫主義者,而是一個理性、清醒的商人。馬雲說:“收購雅虎的事情我兩三年前就幹過,這個是一個政治問題,不是一個經濟問題。雅虎是一個媒體,比較敏感。”
 
有些東西不能因為好就可以擁有。就像馬雲投資新浪微博,是因為微博對中國社會有很大的貢獻。投資它是支持它,但是收購就是另一回事。馬雲說:“我是很簡單的,對我來講就是支持社會的變革,如果它有問題告訴我,沒問題,繼續發展,我支持你。如果你需要幫助,我幫助。”
 
雅虎也是一樣。如果阿里是做媒體的,馬雲收購雅虎很自然。但是,阿里不是做媒體的。馬雲說:“因為我是商人,我不想玩政治,我不想當官,我就踏踏實實的,如果你覺得我有價值,我才去投,你沒有價值,我幹嗎呢?”
 
馬雲說:“雅虎是張皮,我把中國雅虎廢掉了,但是這個錢值得。因為中國雅虎是美國雅虎的縮影,美國雅虎的管理讓我看懂了他們的運作。所以雅虎中國的收購是中國,應該說是全球華人有史以來最漂亮的收購,我收購了以後,學會了幾點,看清楚了西方企業是怎麽運作的。沒有雅虎,根本不知道世界格局這麽大,有多少人真正知道雅虎是怎麽輸給谷歌的?”
 
阿里的迅速崛起必將帶來更多人的不適應。不但業界需要很長時間來適應,傳統的浙商和阿里所在的杭州,也需要更長的時間適應。馬雲說:“格局會變,包括杭州,杭州也要準備好,杭州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房價高了,物價高了。就像矽谷最近很多生意,因為谷歌和Facebook突然起來了。”
 
顯然,當下的落差還只是一個開端,馬雲說:“距離會越來越遠。因為以前大家同起步的時候,很多人都沒去關註,都沒看懂,今天我們看到外面去了。”
 
看到外面,就是亞馬遜和谷歌等美國互聯網巨頭了。這些在中國人心目中如同神話般的美國企業,在馬雲的戰略中,卻是另一個格局。我大膽提出:“到2020年,阿里能否超越谷歌?”
 
馬雲說:“離2020年還有六年時間。時間來講應該還是有一些的。我們跟谷歌的差異是什麽?只有你的理念和思想全超過了,你才能超越谷歌。我提出超越沃爾瑪,那是五年前,我在江南會跟他們副董事長講的,我賭十年,如果我超越不了你,算我輸。我說你必須努力幹,而他根本沒當回事。思想、架構體系,他肯定夠,跟谷歌似的,谷歌的商業思想也一樣。谷歌在不斷拓展技術的邊界,而我在不斷拓展商業的邊界,而技術的變革到一定程度會遇到阻礙。我今天走過的地方,從杭州走到富陽,深度、寬度都有,我拓到非洲,拓到南美,相對於技術邊界的拓展,市場的前景更大。所以我們和谷歌的思想不一樣,谷歌今天折騰完手機,明天要折騰一個新的眼鏡、新的手表。而我是商人,我的目標就是怎麽拓展商業邊界,用技術來拓展,這與谷歌是完全不同的。從這個理念來講,我是對的,只是時間問題。我應該比他們領先三五年,阿里的雲計算,今天大家都沒看到,阿里最大的是雲計算。今天的谷歌雲計算他們能力比我們強,但是它不開放,它第一天不開放,從此它就開放不了了。它要開放,技術不如我們,這就是問題。雖然亞馬遜開放,但技術不如我們,谷歌技術比我們強,但是開放不如我們。谷歌在拓展技術的邊界,今天搞軟件,明天搞技術,後天搞⋯⋯。我很簡單,技術拿來賺錢,我們是幹系統。世界上有信基督教的,也有信佛教的,但只有一個教大家都相信,就是鈔票,這是最容易理解的。這世界上人們最通用的信仰就是錢,其他都不通用。”
 
今天的馬雲,目光所及已經不僅僅是互聯網行業的谷歌、亞馬遜和Facebook等。他內心所及是要挑戰一個當今中國人可能根本連想都還不敢想的高度。馬雲真正的野心是要在戰略上超越美國的商業思想,而不僅僅是超越美國的互聯網公司。另一位馬雲的朋友曾告訴我,馬雲私下里的目標是要做一個一萬億美金的公司,而美國迄今市值最高的公司就是蘋果。蘋果市值2014年11月底首次突破7000億美元。馬雲的萬億美金夢顯然是美國市場所不可能企及的。馬雲說,這個記錄是歷史的必然,實現的不是你,就是我。馬雲說:“中國商業文明的發展,就像谷歌給美國技術帶來的巨大變化,阿里真正給中國商業世界帶來了新的認識。”
 
作為一個不斷拓展各種可能性的先行者,在中國這個社會里,馬雲需要承受的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好在他從來沒有妥協和泄氣。馬雲說:“阿里這幾年,我們如果對社會有很大貢獻,主要的一點是我們在重塑人們對商業的理解。我們是用技術在重新塑造。有一點很可悲,現在我們中國進入商業社會,但是我們的思想還是農耕思想,覺得商人都是唯利是圖的。我們要跨越美國企業對很多問題的看法,我們是用技術去拓展商業邊界。比如一個是研究航空技術,一個是造出來的導彈和飛機,我們是技術,技術不能賣錢,只能變成飛機、變成導航、變成飛行器的時候,才能變成錢。人們說我支持谷歌,我支持阿里。事實上大家要去看的兩個角度,你到底支持背後的是什麽。有幾個人能看明白戰略?就像幾個人明白了支付寶這個事情?對阿里和雅虎的合作,別人認為是最臭的臭棋,其實這是阿里最漂亮的。沒有雅虎,今天哪有淘寶;沒有雅虎,哪有淘寶今天的格局⋯⋯沒有當年雅虎的收購,今天我們等於跟小蒼蠅一樣。你說沒有支付寶事件,能不能看到今天的余額寶?沒有支付寶戰略的選擇和抉擇,哪有可能看到今天電子商務這樣的發展?”
 
那麽,在“目空一切”的馬雲面前,真正面臨的挑戰是什麽?馬雲說:“今天我們中國社會有一個挑戰,就是葉公好龍,做強做大,中國做強做大以後,就不適應了。做企業跟小孩子一樣,小孩子創新的時候真可愛,有的小孩真聰明,創新一進來,我們去任何地方,都尖叫,我們現在不叫創新,稱之為破壞。”
 
2014年,恰是中國互聯網20周年,也是馬雲投身互聯網20年。馬雲說:“我1994年年底開始,整整走了20年。我在1995年年終說的那句話,互聯網將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後來我說,這句話我說得沒分量,我就說是比爾•蓋茨說的,實際上是我說的。這20年來,我從來沒有停止過一天,你想阿里走到今天,的確改變了無數人的生活方式,騰訊也很努力,它在遊戲領域里也影響了。那個時候有一個爭論,說我替馬化騰做宣傳,因為馬化騰影響年輕人,影響他們成長,因為QQ離不開,他們離不開網,QQ連著上網。事實上,商業跟遊戲有差別,商業是信用體系,遊戲是玩樂體系,遊戲的信用是假的,商業的信用是真的,爭論到今天可以看出來,阿里會為騰訊的年輕人提供平臺,當然將來有一天騰訊也會搞電子商務。從時代來講,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事實上應該是多角度的。”
 
功勞巨大,非議也不少。媒體上對於馬雲的批評的確不少,在見馬雲之前,我剛剛參加完第一財經的《頭腦風暴》節目,就是討論馬雲上市的是是非非。其中一個環節,是表決是否看好馬雲。讓我驚詫的是,對陣雙方,以及評委組一共9個專家,支持馬雲和抨擊馬雲的比例居然會是2∶7,壓倒性地對馬雲不信任、不喜歡。對馬雲的批評,最無法繞過的當然就是支付寶事件。這個事情,顯然需要馬雲給出一個終極的說法,才能過得去。
 
馬雲說支付寶事件有董事會備忘錄,有傳真,無論程序上還是手續上都是合法的。只是當時有些事情不能說得太清楚。主要出在楊致遠跟美國雅虎董事會匯報的時間上。我認為,支付寶事件的細節還是很有必要講出來,馬雲說:“適當的時候吧,過幾年,也許我做所謂的回憶錄,說說當時的事實真相,我怎麽樣在紐約跟他談,怎麽樣在舊金山談。我這次把楊致遠請回當獨立董事,就是希望人們認可他。有一次我和孫正義說,你看你投了800家,真正成功了只有多少家。你看看,能不能找出一家公司,不需要講信用,或者不需要講契約精神,直接我給他1個億,十年後,能還我15個億的?”
 
對於目前一些知名評論家的觀點,馬雲說:“有時候覺得跟他們這些人活在同時代真是很悲劇。150年後,人們看當時的商業思想是按照他們現在的寫法,就完全不對,錯就錯在完全想當然。”
 
當我把話題轉移到中國互聯網發展的下一個十年,談到了下一個6億網民基本都從農村來,未來國內互聯網的決勝戰場就在農村,這一點馬雲非常認同。馬雲問我去考察過農村電子商務沒有。我說我一直關註,但是沒有去看過。他說你一定要下去看看。他說:“我們做了四五年下來,再用三五年,中國真正讓農業起來,從農耕時代進入商業時代。電商進農村實際上是商業思想進農村,讓農村商業化。我的想法是阿里巴巴進農村,不是賣貨買貨,而是把互聯網理念和商業理念進入到農村,讓農村能夠嘗試時代發展的變化。”
 
另一個大話題就是阿里巴巴的全球化問題。目前華為是中國企業中全球化最成功的企業。但是,馬雲眼中的全球化要遠遠超越華為。馬雲說:“如果我以華為作為基礎,作為阿里團隊的榜樣,肯定不能做出全球化。阿里的全球一定要用全球最優秀的人才。阿里是十年前、八年前,以杭師大這幫人在做,這三五年,我們以浙大這幫人作為主要人才,未來5年到10年,我們的人才至少是來自北大、清華,包括斯坦福。我們現在有點像國家級的競爭,像韓國的三星,美國的蘋果,德國的奔馳,都是國家級的競爭,是全球人才的競爭。所以今後由於有了金融資本市場以後,我不是把這個錢拿回來,是為全人類,有這樣的眼界和胸懷,才能贏得未來。”
 
不知不覺,原來打算半個小時的聊天,一下子超過了一個半小時。因為馬雲還要動身去廣州,晚上跟克林頓有頓飯,然後前往東南亞地區,話題就不得不打住。
 
最後,馬雲指著他面前的早餐:“你看,我吃的不也就這點東西。”
 
我掃了一眼,一小碗粥,兩碟青菜,也就消滅了不到一半。這個飯量和他即將展開的全球化胃口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馬雲即將讓全世界明白中國互聯網的力量,而他的野心遠遠不止這些!他的萬億美金夢將向全世界重新定義中國!
 
2014年7月25日這普通的一天,一頓極其普通的早餐,留給我的回味和思考卻是意味深長的。馬雲已經箭在弦上。這個互聯網時代最出色的商業戰略家,將要震驚的不僅僅是中國,而是整個世界!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766

投資收益達到多少才能抵禦通貨膨脹 阿布哥哥

http://xueqiu.com/4332002288/37110857
在和朋友們聊長期投資的時候,經常被朋友們嘲笑錢不花幾十年後錢就不值錢了。錢變的不值錢了的直接原因就是通貨膨脹因素造成的。通貨膨脹是財富增值的隱形殺手。我曾經看到過一些文章,都談及了通貨膨脹消滅財富的觀點,裡面通常會假設通貨膨脹率為多少,30年後財富縮水多少。雖然研究金融現象都是以假設為前提的,但是對於一些直觀的現實問題我認為還是需要以嚴謹、求實的態度來對待。於是我在網上查看了一些觀點文章,蒐集了1980年至今的相關數據,計算一下近30年來我國的實際通貨膨脹率,來指導我的理財投資。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通貨膨脹率我國官方沒有直接的數據,一般大家直接把CPI(消費物價指數)當做通貨膨脹率來看待。不要糾結CPI能不能替代通貨膨脹率,大家都知道這兩個指標是不能替換的。因為你也無法說出中國的實際通脹率是多少。既然無法說出來,那就只好先拿這個指標來計算了。

上圖為1980年以來我國官方公佈的CPI數據。通過簡單計算,35年來的平均CPI為5.34%。從這個結果來看,年化投資收益只要大於5.34%即可戰勝通貨膨脹。但是,不要太早高興,因為每年的CPI指數是累加的就是說要用複利計算的。所以計算CPI累加指數並且平均後得到的數值是13.83%,這個數值是傳統投資渠道的收益率所達不到的。所以投資一定要採取複利的方式,並且年化收益率至少要到6%。
為了能夠使數據對我的投資更有指導性我又找了能夠通貨膨脹率的一些其他數據做參考。
還是關於我國通貨膨脹率到底是多少的問題。有人說是M2減去GDP。這個我持保留態度。因為我用同樣的方法計算了一下近32年的數值,平均年化增長12.71%。32年增長了43倍。
在網上我發現了豬肉價格變化。1980年的豬肉價格為1元/斤,現在價格15元/斤。35年增長了15倍。
我國在改革開放時期曾發生過高通脹,在2008年奧運會時通貨膨脹率也有明顯的上升,近幾年一直穩定在低位。從國際上看,英美等發達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也一直保持在低位運行。隨著我國國力的提高經濟的發展,相信國家能夠維持一個穩定的通貨膨脹水平。
通貨膨脹的成因是複雜的,我認為沒有必要糾結我改採用的數據是否合理,因為這毫無意義。既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就用現有的數據。搞投資的人不要太看重自己的貨幣有多少貶值,而是要通過數據及投資機會來提升自己的資產總量。如果要戰勝通貨膨脹多少投資收益才能實現呢?除了我文章中所給出的結果外。你也大可以參考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來知道自己的投資。祝大家都能儘早財務自由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034

莊友衡︰哥哥做事進取

1 : GS(14)@2011-07-04 23:05:4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704&sec_id=15307&art_id=15398110


性格不同 「無咩一齊做嘢」
莊友衡坦言,跟莊友堅的性格不接近,「我比較個人主義,佢鍾意同好多人一齊講嘢、飲嘢。佢圈子大好多,我喺香港得十幾個朋友,應酬都少」。而且,兩人做事作風南轅北轍,「佢做嘢 aggressive(進取)好多,專長於財技、企業財務,我就多啲技術性同學術性」。莊友堅喜歡炒股賺錢,莊友衡則不好此道,指自己投資不多,買股票屬於中期投資,甚至會買基金!
最搞鬼是,莊友堅曾經講過,與莊友衡拍住上搵食,「我負責發號施令,莊友衡則守住啲錢」,有事再互相提點。問到兩兄弟實際如何分工,莊友衡有意無意劃清界線,強調二人「無咩一齊做嘢」,指「佢曾經係中南證券揸弗人,我哋有用佢嘅服務……好多項目經佢介紹畀我哋,啱聽就會向個董事會講」,只此而已。
莊友衡又大爆,一星期只會因為跟 86歲的母親飯敍,才見莊友堅一次。提起莊老太,上月初德發集團( 928)公佈重組計劃,引入莊老太黃民權為投資者,通告披露莊老太活躍於股市逾 30年,投資組合總值 1億元,「以佢咁嘅年紀,家仲每日睇財經新聞,有自己嘅想法」。得到母親真傳,難怪兩位兒子均在金融界吃得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24

一屋 9妹妹 哥哥終於有浴室

1 : GS(14)@2012-01-26 23:23: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015588
劉易斯排行第四,三名姊姊已遷出,九名妹妹則由 8歲至 23歲不等,真是一屋女孩子。雖然全屋有六間睡房,但浴室只有一個,妹妹們愛扮靚,長期佔用浴室廁所,他敢怒不敢言,惟有常常等呀等。 52歲爸爸看在眼裏,不忍他苦等,終於在他房間騰出空間,讓他擁有私人浴室。
浴室完工後,劉易斯才笑說全屋女丁都好,因為妹妹會做家務,他心情不好,還會送上啤酒。但講到分享私人浴室,他妹妹都無情講:「只要讓出一次,她們全部都會跑過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431

一個人一個故事:孖仔心有靈犀 頭痛揭哥哥生腦腫瘤

1 : GS(14)@2012-05-24 23:53:2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524/16363747
孖仔孖心肝,澳洲一對孖兄弟更心有靈犀。38歲的布蘭頓( Brenton Gurney)早前頭痛不止,經磁力共振檢查後,不見毛病,後來才知道「病因」是感應到孖兄弟克萊格( Craig Gurney)腦裏長了一個罕見腫瘤。
布蘭頓檢查後知自己一切正常,卻心感不妙──不是自己,就是孖生兄弟了。他勸克萊格都檢查一下,一直沒病徵的克萊格,一驗之下卻驗出長了一個腦腫瘤,長約4.2厘米的腫瘤,家人都驚訝不已。布蘭頓說:「我都懷疑是不是報告調亂了。」

兄弟妻子同名

割除腦腫瘤的手術長達10小時,手術室外氣氛凝重,克萊格妻子和家人不時打量着布蘭頓,希望從他身上窺知手術進展。布蘭頓坦言:「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望着我……」但布蘭頓這次沒感應到手術情況。最終手術成功了,克萊格經兩個多月的化療後逐漸康復,坦言「布蘭頓救了我」。
兩兄弟心有靈犀已不是第一次,克萊格也曾感應到布蘭頓的情況。那一年,兄弟倆相距2,700公里,布蘭頓感染神秘疹病毒險送命,甚至肩膊脫臼,克萊格都感應到。克萊格說:「我們常常互相感應到對方,甚至知道對方想法。」更巧合的是,他們的妻子都叫妮科爾。澳洲雙胞胎專家蓋特正研究兩人個案,望解開雙胞胎心有靈犀之謎。
澳洲《悉尼先驅晨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564

特稿:你能不懷念哥哥嗎?

1 : GS(14)@2015-03-31 21:23:25





臨近愚人節,電台總會重複播放那熟悉曲目,逼聽眾面對哥哥已死這殘酷事實。十二年匆匆過去,悼念哥哥的「大型」活動看似不多,我們卻沒有一刻忘記他。尤其在這風雨飄搖的年代,更加懷念起往日的好。過去多少快樂記憶,唉,不唱了。哥哥的歌是劃時代且百聽不厭。你不會嫌《儂本多情》旋律單調;不會嫌《為你鍾情》煽情俗套;更不會嫌《風繼續吹》唱腔過時。在今日嗌咪等於歌喉的標準裏,哥哥的歌有如暮鼓晨鐘,警醒我們真正音樂,是用「心」去唱,而不是一味飆高音。哥哥是真正的國際巨星。他不需擺起明星的款,便能享有星級待遇;他不需顧慮大台臉色,亦能享有宣傳渠道;他亦不需害怕得失任何人,因他從來以歌藝服人。哥哥是經長年累月打造出來的巨星,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他的光輝也是永恒的。宏觀今日樂壇,真正的天王天后都淡出了,能傳頌後世的歌曲所餘無幾,主流聽眾早已放棄了廣東流行曲,轉聽K-Pop去了。你能不懷念哥哥嗎?請告訴我,十二年前的愚人節是笑話,又或者,沒有哥哥的日子都是愚人節。撰文:杜秋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31/190958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168

風繼續吹:哥迷繼續懷緬哥哥

1 : GS(14)@2015-03-31 21:23:40





哥哥已經離開了我們12年,但仍有很多「哥迷」自發性舉行不同的活動,來懷緬哥哥昔日的風采。



【香港】



獻花活動

日期:即日至4月3日2pm-12am地點:中環文華東方酒店近雪廠街位置日期:即日至4月6日10am-10pm地點:山頂杜莎夫人蠟像館日期:即日至4月2日2pm-10pm地點:星光大道



繼續張國榮紀念活動之《傳奇回歸再創經典》

日期:明日8pm地點: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表演場費用:全免(門票已派畢)備注:下午2時30分至晚上7時30分,在2樓大堂設有拍攝區



李逸朗‧鄭敬基《我們的哥歌一夜》音樂會

日期:明日8:15pm地點: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Music Zone門票:$280,$380



【廣州】



演員作者的多重生命:張國榮電影展

日期:4月10日至24日(逢周五7pm-9:30pm)地點:廣州番禺區中山大學明德園6號約閱書店費用:免費



【北京】



為你鍾情十二載紀念活動

日期:明日6:30am-12pm地點:北京海淀區中國電影資料館費用:免費



【上海】



為你鍾情──張國榮翻唱會+放映會

日期:4月4日2pm-4:30pm地點:上海淮海西路570號紅坊藝術園區A2-101費用:免費



風繼續吹──張國榮經典歌曲視聽音樂會

日期:明日7:30pm-9:30pm地點:上海浦東新區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費用:80至580人民幣



【哈爾濱】



哥哥電影主題放映周──紀念張國榮先生

日期:即日至4月5日6pm-8pm地點:哈爾濱南崗區映像咖啡攝影工作室費用:免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331/190958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1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