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品火鳯(41):投石滾石/造勢順勢(第11冊第87回)

來源: http://notcomment.com/wp/?p=23309

上星期所講的斬首,是針對攻城和攻山兩役,都是因為為首者被殺而告吹。
今次想講的,也是這兩役,不過想帶出另外一種道理。

第十一冊,第八十七回 出山良敵

投石滾石01

投石滾石02

徐州人多石也多,守城方以投石器守城,等攻方的人馬集合城牆之下,才投以石塊。
結果攻方的攻城車不能靠近,反而成為守軍的拱衛。
投石,就像造勢,石頭放在地上不會傷人,但投之向敵就成為武器。
就好似時勢,有時也可以人為而成,有心人假造時勢而獲利。

比如最近人人都講股市的滬港通,在四月公佈之後,股市先大跌一千幾百點。
然後才是像這三四個月,陸續咁升到好似唔停咁。
事後看當然知道,先下跌的原因,是大戶要入貨,入夠貨就踢上。
可憐不明就裏的人,低價賣貨,現在才去高追。

投石滾石03

投石滾石04

水向低流,石頭滾下山,股票由高息炒到變低息,這就是順勢。
筆者分析投資,未必是著眼於升跌,而是看平與貴。
平的東西變貴,貴的東西變平,就是趨勢。

套用在很多事情,如果能看到事情的大趨勢,然後加以利用,是順勢。
大多數人,是沒有能力造勢,可是有一些不自量力的人,不去順勢,而是想造勢來逆勢操作。
造勢不成,反被勢所壓的人,大有人在喇!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247 total views, 2 views tod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42

品火鳯(42):君子貪婪/小人無義(第11冊第89回)

來源: http://notcomment.com/wp/?p=23308

網上有很多有心人收編《火鳳燎原》的精句,今次講的是經常被引用:

「貪婪天下之王道,無義天下之小人,正是陳宮眼中的霸主。」

這句話多人講,筆者卻找不到有人解釋此句,筆者就試一試。

 

第十一冊,第八十九回 貪婪道義

貪婪道義01

貪婪道義02

貪婪道義03

 

很多引此句的留言,均只引上兩句,卻忽略了第三句,就是陳宮認為呂布是霸主。
甚麼是霸主?這名稱始自東周春時代的春秋五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C%B8%E4%B8%BB

在先秦古籍中,「伯」「霸」兩字可以互通,「霸」本來是指諸侯中的長者,就像「伯」是指家族中的長子一樣。春秋五霸在古籍中往往也寫作「五伯」或「五侯伯」。

春秋時期的第一個公認的霸主是齊桓公,他是周朝第一大非宗室諸侯國齊國的國君,藉助名臣管仲的輔佐,多次舉行諸侯會盟,救援被戎狄進攻的衛國、邢國,壓制北進中原的楚國,並調解周王室的繼承危機,有「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之稱。齊桓公舉行的諸侯會盟,周天子的代表經常出席,為齊國的霸主地位帶來了合法性。

齊桓公之後,曾經稱霸的諸侯還有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歷史有春秋五霸之稱。鄭莊公、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等諸候有時亦在其列。

後世士人研究帝王稱霸的方法,稱霸道,與王道相對。

這裏留意:王道和霸道,是兩個概念。太平盛世,自有其規律秩序,為政者當以仁德行王道。
可是到亂世,原有的規律秩序已被打破,若要天下重回正軌,當行霸道,單憑義理已不管用。
貪婪和無義,正是講為建立新秩序而不揀手段。

 

貪婪道義04

 

《論語·里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孔子所述,是君子所考慮的是道德(義),小人所考慮的是利益(利)。
在盛世中,當然可以高談道德義理,但在亂之中,空有仁德之虛名,是不會成功的。
火鳳中,陶謙所代表的是義,呂布所代表的是利,陳宮棄陶謙而就呂布,正是他看到呂布的霸道。

儒家經典中常有君子、小人這兩個詞的出現。
除了分辨兩者在道德上的高低外,也含有在上位者君子,在下位者小人。
所以也可以這樣理解這句話:「貪婪,天下之王道;無義,天下之小人。」
正如呂布所說,要貪婪才有原動力,行王道也要有利益才有推動力。
至於小人,反正都沒有甚麼地位,也就不能顧得上道義了!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780 total views, 9 views tod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46

品火鳯(43):桃園畫家/情報戰爭(第11冊第91回)

來源: http://notcomment.com/wp/?p=28464

火鳳有一段頗為出人意表的情節,就是在戰地上有人繪畫。
陳某老師把張飛描述為畫家,不過這並不是首創,維基百科中,就有這樣的說明:

工書畫

民間流傳張飛善書畫、善畫仕女圖,例如
明《畫髓元詮》載:「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
清《歷代畫徵錄》載:「張飛,涿州人,善畫美人」
更有「三弟(張飛)畫美人,二哥(關羽)補竹」之說。
相關說法最早出自明朝人的筆記,並有一份查無原蹟的石刻拓文傳世。
由於明朝上離漢朝已遠,史料不見於唐宋,而明人偽作之風又盛,缺乏實證下史家對此說多持否定態度,但卻是漫畫家、小說家熱衷的題材。

不過,把張飛的樣子畫成戲劇面譜,的確是別具創意,不過張飛也有「落妝」的時候。

 

第十一冊,第九十一回 畫家樵夫刺客

桃園畫家01

桃園畫家02

 

表面上,是畫家畫山水,不過事實上,是行軍佈陣之圖。
在古代,地圖並不是隨便能夠獲得,傳說中國最古老的地圖是《禹貢九州圖》,樣子是這樣的:

禹貢圖

拿著這樣的地圖,怎樣行軍佈陣?所以登高然後繪圖,也是很合理的推論。
抗戰時據稱日軍手中有大比例地圖,其精確度甚至連村內水井都有,就有傳是日本人在戰前就派人到實地考察。
剛剛有一名日本人,因此而被抓:一日本人在華沿秦嶺向東非法測繪被抓

「有一名日本人,在中國雇了一輛車,從甘肅沿秦嶺一路測量過來,在寶雞某要地被抓。」陝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相關部門負責人日前說。
據華商報報道,陝西近年來已抓獲美、日等國非法測繪人員多名,民眾發現鬼鬼祟祟的測繪者可以報警。

不過另有考證,說這批大比例地圖,是日本人從軍閥孫傳芳手上盜回來的。
盜測中國地圖日軍無所不用

岡村寧次在其回憶錄中說,他少壯時代經常駐在中國,從事搜集軍事要地的兵要資料等情報工作,但得到軍用地圖卻很不容易。侵華日軍在武漢作戰時所用的華中中部地區五萬分之一比例地圖,大部分是他偷來的。
那還是岡村寧次為軍閥孫傳芳當顧問的時候,一次,岡村寧次去南昌前線,孫傳芳部的指揮官把華中中部地區五萬分之一比例地圖全部借給他,委托他制訂阻擋北伐軍的作戰指導方針和計劃。岡村寧次按其要求提出了計劃方案,但這套地圖卻未歸還,而是被他偷偷帶回到九江的司令部。

 

桃園畫家03

桃園畫家04

桃園畫家05

 

甚至有傳說,日本商業間碟為了偷設計圖,吞下之後服毒自殺運回國。
在互聯網的時代,有海量的資料,稱為「大數據」(Big Data),是在資料當中發掘價值,稱為「資料採礦」(Data Mining)。
即使去到其他的研究,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原始資料,但秘訣在於如何整理一個所以然來。

張飛為甚麼要將地圖交給夏候淵?目的正是「搞亂對方的腦袋」。
放假消息,假情報,也是一種戰爭的手段。
所以,除了分析情報之外,還要有分辨真偽的能力。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417 total views, 9 views tod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716

品火鳯(45):沈悶工作/驚喜時刻(第12冊第96回)

來源: http://notcomment.com/wp/?p=28462

究竟「戰爭是沈悶的」,還是「佈局千變萬化」?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命題,卻又和諧地統一。
或者換一個角度:工作究竟是沈悶的,還是千變萬化的?
大部份工作都是重重覆覆,每一天不斷重覆類似的動作和程序。

 

第十二冊,第九十六回 看見自己

沈悶驚喜01

沈悶驚喜02

 

可事實上,世界不斷在變化,例如用電話,最近十年的演進已經是一日千里,通訊方法的改進,亦令到一些工作出現大約化。
比如駕駛的士和客貨車,以前只有叫無線電臺,現在已經有多個APP是用來叫的士和客貨車。
要找地方,無需要探子回報,很多事情都在預計之內。
那麼,甚麼是沈悶中的驚喜?

沈悶驚喜03

沈悶驚喜04

結果,典韋當著燎原火的面殺掉徐州牧陶謙,徐州陣營即時群龍無首。
究竟徐州陣營有沒有因而瓦解,曹操陣營是否因而得益,已屬後話。
反而,一場對徐州的爭奪戰,早就暗地裏展開。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636 total views, 21 views tod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75

品火鳯(46):徐州繼承/操盤百姓(第12冊第97回)

來源: http://notcomment.com/wp/?p=28461

「一場對徐州的爭奪戰,早就暗地裏展開」,怎樣早法?就是陶謙死前四個月。

話說陳宮投靠呂布之前,去找曹豹商議:

 

第十二冊,第九十七回 粗中帶細

繼承者00

繼承者01

 

漢獻帝尚在,名義上州牧只是地方官員,可是當時的漢朝已名存實亡,諸候早將州牧當作私產。
只有私產,才說得上轉讓和繼承,陶謙的管理權雖然名義上是朝廷任命,但實際上已與私產無異。
東漢之前,劉秀爭天下也是如此,秦亡時六國復國亦是如此,就算是後世的軍閥割據都是。

 

繼承者02

 

陳宮的想法是,如果陶謙一死,曹操就可以吞併徐州,不如讓予呂布,等曹呂二人相爭。
後來曹豹之女嫁予呂布,說穿了是聯親攀附,就正如後來糜竺之妹,嫁予劉備作糜夫人。
算盤人人都打得,其他人都有自己的算盤:

 

繼承者03

繼承者04

 

如果真心為徐州百姓著想,徐州交予誰都無所謂,甚至後來交給曹操又如何?
百姓,只不過是被人操盤,和平時抽重稅,動亂時就性命不保。
香港人,也是被人操盤,當然,爭奪者是不會承認的!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573 total views, 9 views tod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63

品火鳯(47):大我小我/大義小義(第12冊第99回)

來源: http://notcomment.com/wp/?p=28460

許褚在董卓軍犯軍法,而投靠曹操,董卓死後,呂布派人策反許褚。
對許褚來說,報父仇是第一要務,至於董卓是誰所殺,就不是最重要了。

 

第十二冊,第九十九回 用人不疑

用人之疑01

用人之疑02

說客的說詞,認為曹操是關東軍之一,而許臨是關東軍派殘兵所殺(其實是司馬懿所派),害曹操就是報父仇。
許褚為呂布做內應,能否幫助報父仇呢?實際上,殺父仇人是殘兵,而殘兵與曹操對立,幫曹操其實就是幫自己報父仇。

有所謂「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就是說要犧牲個人,成全群體。
可是不同人有不同價值觀,你想世界和平,卻要我無飯吃,未必人人願幹呢!

用人之疑03

另外一個討論,董卓是否呂布所殺,成為陳宮與呂布之間的話題。
陳宮直指,董卓是呂布所殺,惹得高順想殺陳宮滅口。
其實陳宮之幫呂布,是為解徐州之困又好,為個人的功業都好,與董卓之死沒有關係。

至於當中的計謀,是另外一回事了!

用人之疑04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687 total views, 6 views tod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