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取勝:奪命金強國版
1 :
GS(14)@2012-06-30 17:37:25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fin/20120628/106566/
電影《奪命金》內,飾演銀行職員的何韻詩為跑數,不惜向客戶推銷理財產品,不要以為此情況只限於香港,內地近年也如是,且不排除成為內銀股一個潛在風險因素。
據《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惠譽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內地理財產品規模逾10.4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中資銀行存款總額的12%,而2010年底亦僅6%,可見其增幅相當勁。
勁還勁,正如惠譽分析員所言,理財產品的大量出現可能給中資銀行構成財務壓力。因銀行將理財產品銷售所得,投資到期限長於理財產品自身的證券中。
正常情況下,當理財產品到期時,銀行或說服客戶續期,但如客戶對其需求下降,或令銀行沒足夠資金向客戶支付已到期收益。
再據報道指,截至今年4月份,內地銀行存款增長率已降至20世紀90年代末有數據以來最低水平,目前A股死水一潭,客戶應不再信銀行這些理財產品,故內銀股將面對的財務壓力不可睇小,這也解釋到近期內銀股的弱勢。
昨寫到公司Canteen個炒飯唔掂,但小弟想補充番句,其實Canteen效率甚高,因昨一投訴,炒飯即補上,畀番個Like佢啦!
陳承龍
爽報專欄作者
美國奪命金
1 :
GS(14)@2016-09-25 09:57:06【明報專訊】富國銀行員工造假數的事情繼續發酵,這家曾經是全球市值最高的銀行,現在面臨大額罰款及大量訴訟。短期內它的命運掌握在兩個「華倫」手上,一個是國會參議員伊利莎伯.華倫(Elizabeth Warren),另一個是「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富國私自為客開戶出卡賺年費
富國銀行近日被揭發其員工在2011年開始,未經客戶授權下,私自以客戶名義開設超過150萬個銀行帳戶,把客戶的資金挪至這些新開帳戶中。另外,又私自替客戶申請了超過56萬個信用卡帳戶,更因此收取年費。
富國銀行聲稱已因此開除了5300個涉事員工,犯案時間之長、犯案人數之多,都令人咋舌,這根本就是集團式騙案,無怪乎伊利莎伯.華倫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向富國銀行CEO John Stumpf 怒吼︰「你應該辭職,應該接受刑事調查,應該向所有受影響客戶歸還款項﹗」
兩個華倫 一個猛攻一個緘默
伊利莎伯.華倫一直是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里的副手人選之一,曾經大家都以為二人會拍住上,但希拉里後來選擇能為她鞏固維珍尼亞州及拉丁裔選民的Tim Kaine。當不上副總統並沒有令她挫敗,這次揭發事件的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正是由她一手創立。
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已經向富國銀行罰款1.85億美元(約14億港元),但隨之而來的是大量司法調查及集體訴訟,富國銀行能不能抵受巨大壓力,要視乎它的主要股東,持有約一成股權的「股神」巴菲特。富國銀行一向是股神愛股,如今卻成為過街老鼠,股價下跌令其市值被摩根大通超越。事件揭發以來不少人都找股神評論,但他的回覆是︰「11月之前不會評論」。
大選前爆出 特朗普尷尬
為何是11月?兜兜轉轉,事情總是與總統大選有關。富國銀行一事令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相當尷尬,因為他一貫的主張是大規模取消金融監管,為華爾街鬆綁。相反,希拉里傾向繼續收緊,擴大聯儲局對銀行的監管權力。
而現在看來,金融海嘯後8年,銀行的自我監管能力仍然薄弱。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共和黨人不得不站在民主黨的一邊,共同炮轟富國銀行。
或許我們能夠在金融海嘯後8年,見證又一間大型銀行的末落(碰巧又是9月)。電影《奪命金》的橋段,每日都在上演。看到富國銀行這宗案件,你現在最需要做的,是到銀行查詢自己的戶口狀况,確保不會像電訊商一樣,突然向你加諸「增值服務」。
[文濤 豪情壯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82&issue=20160925
魑魅魍魎:康宏奪命金 慈善真唔真
1 :
GS(14)@2017-12-11 00:17:45華陀與曹操,醫生與奸雄。小說《三國演義》記載,華陀為曹操醫治頭痛,建議曹操進行「開顱手術」,但被多疑的曹操質疑,最終華陀被殺,曹操也因重病而死。奸雄往往高估自己,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少也慘淡收場,但在奸雄殞落之前,犧牲的往往就是平民百姓,例如今次康宏環球(1109)爆煲,證監會與廉署的調查,據了解原來是因為不少大陸股民吃了苦頭,跌得甘,輸得甘,令中證監罕有知會香港機構要徹查。康宏的案情,各大媒體也有詳盡報道,不贅。本欄感興趣的,還是等待曹貴子回港。因為作為屋邨醫生的曹貴子,在股票市場以外做很多「慈善」,隨時牽涉公眾利益,不時買旗、捐錢、做義工的讀者,不妨也了解一下市面上的慈善機構,究竟董事會席上坐了甚麼人。曹貴子在仁愛堂擔任副主席,在官網董事局名單「副主席」裏排第一格,對康宏奪命金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名單上試試逐一名字Google,加上「細價股」、「股票」等字眼,或許會有所發現。當然,興趣特別大的讀者,可以一併搜索東華三院、公益金、保良局的董事局成員背景。
基金會組織架構空白
另外,本欄也發現曹貴子在2014年成立Egive慈善基金會,其官網上的組織架構雖然離奇地一片空白,但據《壹週刊》去年報道,董事名單上原來也有不少近日在新聞上經常聽到的名字,興趣非常大的讀者記得Google。講開慈善,話說「曹貴子基金會」早前捐款予香港教育大學,將校內行政大樓命名為「曹貴子基金會大樓」,暫時未拍到曹貴子行蹤的媒體朋友們,除了到沙田診所取景,不妨到教大走一趟,好讓公眾多了解曹醫生的善舉。做善事,對富豪來說,很多時也是一個形象工程遊戲,背後為的其實是公信力、名聲、影響力和權力。透過熱心公益,通過新聞報道,就可以表明自己的社會責任心,贏得社會的廣泛讚譽。可悲地,大多數人也不認識資本市場的醜惡,很容易被一年一度的電視籌款節目渲染,以為站在掌門人、荷蘭叻旁邊的就是好人,然後,在電視機前笑了。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0/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