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普京反對者”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涅姆佐夫中槍身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665

20150228Russiaoppositonleader

一位資深的俄羅斯反政府領導人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上圖左)昨日在莫斯科市中心中槍身亡,他的助理稱這起事件是一場政治謀殺。克里姆林宮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譴責這起謀殺。據俄塔社報道,普京稱射殺涅姆佐夫是有預謀的,是一種“挑釁”。

俄羅斯內政部的女發言人稱,昨日涅姆佐夫走過克里姆林宮南面Moskva河上的一座橋,兇犯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中連續開槍,他身中四槍遇害。中新網援引外媒消息稱,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對涅姆佐夫開了至少七、八槍,四槍擊中其後背。

涅姆佐夫現年55歲,上世紀90年代葉利欽任俄羅斯總統時,他曾任第一副總理,目前常組織街頭遊行,揭露官員貪腐,是俄羅斯政壇一位資深的反對派領袖。BBC報道稱,在近期的一次采訪中,涅姆佐夫曾表示,很害怕普京會殺害他,因為他反對烏克蘭戰爭。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按計劃,兩天後的本周日,反政府人士將舉行抗議政府釀成國內經濟危機和普京參與烏克蘭戰爭的示威活動,他們稱其為“反危機遊行”,預計將吸引逾萬人參與。涅姆佐夫生前在Twitter上發的最後一貼(下圖)還在呼籲人們參加反戰遊行。

20150227_nemtsov1

《金融時報》報道稱,涅姆佐夫的助理Ilya Yashin指這次槍殺是政治謀殺,因為他正準備在有關東烏克蘭戰爭的報道中展示俄羅斯士兵參戰的證據。俄羅斯政府此前一直否認派兵支援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反政府獨立武裝。

普京的發言人Dmitry Peskov表示,普京稱這次事件是“兇殘的謀殺”,它“具備所有預謀兇殺的特征,純屬挑釁。”普京已下令調查此兇案,親自負責此事。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593

菲副總統放話:將領導反對派 挑戰杜特爾特的掃毒政策

據聯合早報13日報道,菲律賓副總統羅布雷多表示,將領導反對派挑戰總統杜特爾特的強硬掃毒政策,“有許多人反對總統的政策,我希望我能扮演團結反對者的角色。”

菲律賓警方的數據顯示,自杜特爾特在7月份上任以來,已有2000多人在當局的掃毒行動中喪命,另外3060起死亡案件仍在“調查當中”。抨擊者指出,許多死者都是在法外遭處決。

資料圖:羅布雷多在本月初辭去內閣職務

52歲的羅布雷多是在5月的副總統選戰中當選,並非與杜特爾特一同競選。她在本月5日辭去其兼任的“住房與城市發展協調委員會主席”一職,並稱有人陰謀策劃要將她從副總統位子上拉下來。菲內閣部長稱總統和副總統在不少問題上的意見分歧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羅布雷多警告,杜特爾特的反毒戰爭將給民眾帶來“寒蟬效應”,他公開支持涉及毒品貿易的警員也令局勢變得“可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471

策劃反腐大遊行,俄“頭號反對派”納瓦爾尼目的何在

26日,俄羅斯全境多個城市爆發示威活動,數萬人上街遊行,指責總理梅德韋傑夫貪汙受賄,要求其引咎辭職。但是,官方認為這些示威中多數是未經批準的非法遊行,因此,很快有至少500名示威者被捕。

據外媒報道,除了首都莫斯科外,當天的遊行還發生在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堡、烏法、烏拉爾、托木斯克以及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十多個大城市。

在莫斯科市中心的普希金廣場,示威者爬上普希金雕像,高喊彈劾口號,警方估計,現場至少有7000多示威者。

遊行示威爆發後不久,策劃者亞力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很快被警方帶出正在莫斯科市中心遊行的隊伍,周邊的示威者則試圖攔下要把納瓦爾尼帶走的警車。被警方拘捕後的納瓦爾尼很快通過推特稱自己沒事,並鼓勵示威人群繼續遊行,“我們的目標是和腐敗作鬥爭”。

指控梅德韋傑夫

示威針對的是梅德韋傑夫,掀起浪潮的是已經表示將參加2018年大選的反對派人物、政治活動人士納瓦爾尼。

不久前,納瓦爾尼在網上發布了一份報告,稱梅德韋傑夫所擁有的豪宅、遊艇和葡萄莊園價值10億美元,遠超過他作為總理的薪酬所能負擔的範圍,報告點擊率很快破千萬,納瓦爾尼隨即呼籲舉行全國示威,反對梅德韋傑夫的腐敗行為。

梅德韋傑夫本人並未對此事置評,但他的發言人表示,納瓦爾尼的指控是“宣傳攻勢”,克里姆林宮指責這是一場未經授意的非法挑釁。

據報道,在他的網站上,納瓦爾尼稱自己計劃在99個城市發起示威遊行,但最終有72個城市未批準。

多家外媒稱,這次全國示威的規模超過了2012年的反政府遊行。英國《金融時報》稱,在一些總統普京支持率非常高的地區也出現了大量的示威者。

誰是納瓦爾尼?

在俄羅斯,很多人對納瓦爾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往往被媒體認為是普京最大的反對派。

納瓦爾尼生於1976年,曾就讀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獲得法律學位。2008年開始,納瓦爾尼就開始在自己的博客中寫一些關於俄羅斯國有企業中的瀆職和腐敗現象,而他獲取這些內部情報的方式就是成為這些大公司的小股東。

亞力克謝·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

納瓦爾尼曾拿到內部資料,曝光俄羅斯石油輸運管道巨頭Transneft公司前任負責人在建造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時挪用至少40億美元公款,從此名聲大噪。

納瓦爾尼的反腐主張,逐漸成為俄羅斯人的談資。他也因此開始被視作一股政治勢力而受到關註。比較特別的是,網絡是納瓦爾尼的主戰場,他常在社交媒體和博客上用尖刻的語言形成自己的政治風格,並以此聚攏了不少年輕人的支持。

曾多次被判入獄

2011年的議會選舉之前,納瓦爾尼就在博客上鼓動讀者把票投給任何在野黨。雖然統一俄羅斯黨贏得了選舉,但隨後掀起的一系列反政府遊行也給該黨的執政基礎蒙上了一層陰影。

當年12月,納瓦爾尼就在第一次遊行中被捕,拘禁15日之後,再次在莫斯科的一場12萬人大遊行中振臂高呼,把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稱為“騙子和小偷的政黨”。與此同時,俄羅斯調查委員會隨即對納瓦爾尼過往的一些行為展開了刑事調查,包括他的律師從業資格。

納瓦爾尼曾創設過多個黨派,但都沒有形成影響力,還遭到俄司法部的取締,2013年,他還曾參加莫斯科市長的競選,雖沒最終當選,但獲得了27%的支持。更令人驚訝的是,納瓦爾尼並沒能在電視上展開競選,他所得到的支持均是來自於社交媒體上的粉絲。

2013年7月,納瓦爾尼以在木材銷售中貪汙為罪名被判5年監禁。但案件因被西方批評為政治判決而改判為居家軟禁,雖然被限制使用網絡,但納瓦爾尼的網站還是在他的主導下通過團隊運轉,2014年改判為緩刑3年。

在2016年宣布競選時,納瓦爾尼表示,一個真實的選擇和思想的碰撞是非常重要的。不過,納瓦爾尼很快被法院重新定罪,再次以同樣罪名判刑5年,他指責政府通過這種手段限制其競選資格。

如果用意識形態對抗的角度來說,發生在納瓦爾尼身上的故事顯然受到西方國家的喜愛,比如,BBC認為納瓦爾尼是“俄羅過去5年來出現的唯一一個主要反對者”,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把他評為全球百名思想家之一,《華爾街日報》把他稱為“普京最怕的人”。

俄羅斯反腐大動作

實際上無論納瓦爾尼對反腐的關註是出於何種目的,莫斯科對腐敗現象並非坐視不理。

2008年12月25日,時任總統梅德韋傑夫批準並簽署了《反腐敗法》,開始進行“法治反腐”。隨後在刑法中加入關於賄賂加倍處罰將達到行賄者50倍和受賄者70倍數額的規定。2013年底,普京在總統辦公廳中新設反腐事務局,專門負責審查俄官員申報的個人財產資料。

2015年1月,俄明令禁止在國家安全領域工作的官員在國外銀行開設賬戶,2015年11月,普京簽署法律,規定官員不能擁有外國資產。2016年4月,普京批準了一項國家反腐敗計劃,各政府機關領導人負責提交本部門整改計劃,並進行監督,政府則對反饋進行匯總並向反腐委員會提交報告。簡單說,相當於部門自查。

2016年9月,俄羅斯內務部一名反貪官員在家中和辦公室被查獲90億盧布(約合9億元人民幣)的現金,裝滿50個編織袋和紙箱,幾乎占據房間一半的空間。

2015年6月,俄羅斯國防部原財務部部長葉甫根尼婭·瓦西里耶夫娜貪汙30億盧布,名下有13處豪宅,引起一時轟動。

在俄羅斯對腐敗出重拳之後,這類反腐大案不斷被揪出。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普京3月14日稱,俄檢察機關2016年共對3800件反腐案件進行刑事立案調查,主要在國防采購訂單、國家財產管理和基礎設施項目等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11

利世民:繼續犯眾怒 反對派錢

1 : GS(14)@2012-02-01 23:26:10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index/15307/20120201/48033
支持派錢理由一:「呢個政府咁大花筒,派晒啲錢,咪可以阻止呢個政府亂來囉!」
毫無疑問,呢個政治上嘅「焦土政策」,聽落真係好有道理,非常吸引。
回歸後,香港出現過連年財赤。當年特府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搞個資源增值計劃(EPP),想用三年時間去慳3%經常性開支,公務員都牙痛咁聲,仲要去到第二年之後,唔再講,亦無人跟進。之後,特府又走去聽班會計佬講搞銷售稅諮詢。
老實講,假如今日將特府儲備派到剩低唔夠12個月使用,恐怕只要出現財赤,呢個填鴨式教育嘅政府,定會提出要開乜稅物稅。再加上香港已瀰漫一股依賴情緒,經濟不景時,特府只要用「窮人好慘」四隻字做理由,就好容易就牽動政客去一齊支持加稅。
政府做所謂財富再分配,永遠最先攞錢嘅,都係識走後門入庫房嗰班既得利益份子。依賴公帑救濟嘅人,只不過係利益輸送嘅遮醜布。
我都好想根治呢個問題,但要明白,庫房水浸並非大花筒或系統性利益輸送嘅原因。要阻止政府亂來,首先要畀公眾明白,政府嘅本質並非仁愛關懷,政治亦只不過係利益掛帥,所以,最終都係要有更多人相信,要好好生活,總要靠自己。
事事依賴政府須反思

打個比喻:猛獸係一隻靠集體意志生存嘅猛獸。要對付呢隻猛獸,最緊要係唔再畀飽飯佢食。順服猛獸,過程將會好漫長。派錢掏空庫房呢一招,就等於將隻猛獸放血,只會惹來猛獸反噬。呢個係我反對派錢嘅第一個原因。
支持派錢理由二:「好多無交稅嘅人都有貢獻,派錢,佢哋就可以共享成果。」
有貢獻嘅人,好應該得到回報。不過,無理由要三九唔識七嘅納稅人幫手埋單。你有貢獻,自然有人直接得益;請你先向呢一班有直接得益嘅人,提出要求共享成果。
老實講,絕大多數人支持派錢,理由並非上面講嘅「焦土政策」,而係「幫補吓啦」。對唔住,政府唔係黃大仙。如果越來越多人認為,面對任何問題,都可以叫政府出手解決,淨係呢一個現象,已經值得反省。

利世民
專欄電郵:SharpHK.Simon@gmail.com
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540

俄指反對派領袖或遭情殺捱轟

1 : GS(14)@2015-03-03 01:53:41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湼姆佐夫(Boris Nemtsov)上周五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附近被槍殺,逾七萬民眾昨日遊行(圖),悼念這位敢言前總理。當局指湼氏被殺,或與極端伊斯蘭主義甚至感情糾紛有關,遭外界狠批轉移視線。大批民眾周六在湼姆佐夫遇害的橋上獻花及點燃燭光,昨有逾七萬民眾上街遊行悼念。俄羅斯警方表示正循多個方向調查槍殺案,稱由於湼氏有猶太人血統,不排除真兇是極端伊斯蘭分子。當局又指案件可能是情殺,或背後由西方情報機構或反對派策劃,旨在抹黑總統普京。反對派領袖批評當局指鹿為馬,旨在煽動民族及反西方情緒。立陶宛前總理庫比留斯(Andrius Kubilius)指湼氏二○一二年曾申請政治庇護,稱擔心遭克宮迫害,但最終選擇留在俄羅斯。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02/1906015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50

歌功似洗腦反對派轟為大選造勢

1 : GS(14)@2015-03-27 00:56:55





新加坡悼念李光耀的官方活動鋪天蓋地,李光耀兒子、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傍晚突偕妻子何晶,旋風式現身新加坡河河畔約5分鐘,向前來道別李光耀的支持者揮手問候。有反對黨前領袖質疑,執政黨大力歌頌李光耀,趁機為明年大選造勢。李顯龍昨看來暫時平復傷痛,在約20名保鑣開路下,微笑與市民揮手,有市民叫他加油,他說了聲「謝謝」。其間他拿出手機為市民拍攝,叫大家一起揮手。國民團結黨前秘書長吳明盛前晚在其facebook專頁形容,新加坡政府正在舉行大選前最龐大的宣傳工程(the most extensive pre-GE propaganda campaign),如此規模是他前所未見,笑言反對派只能多等五年至再下一屆大選才有望翻身。



悼念活動稍嫌「太有組織」


吳明盛昨續稱,新加坡人必須真正認識李光耀的功過,不能讓年輕人受扭曲的歷史教育蒙蔽。事實上李的影響力不限於新加坡,其最大成就是打好與中國的關係,促進整個東南亞海域的穩定與和平。但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為了選舉只懂吹噓李把新加坡由小漁村變成世界一流城市的功績。吳不諱言反對派有許多不足,「但這不等於我們應該容忍如斯龐大的洗腦宣傳工程」。吳的言論引起當地網民熱議,認同的人慨嘆新加坡沒希望,又揶揄李光耀在天之靈也幫了兒子一把,反對的一方批評吳的言論偏頗,並質疑反對派根本沒資格執政。不少人更勸他沉默是金,指其言論反而有礙反對派選情。路透社報道,新加坡花了數年準備李的悼念活動。李離世後數小時,政府即發出葬禮邀請和公佈交通安排,社區中心紛紛豎起李光耀的展板並設免費穿梭巴士接載市民到國會致哀,各地鐵站和巴士的顯示板打出懷念李的字句。國家公園決定以李光耀命名一款新品種蘭花,國家博物館在李離世兩天後即為他舉辦展覽。報道指出,當地人欣賞政府便利民眾的安排,但稍嫌「太有組織」(too well organised)。■記者白 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6/190904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67

反對派拉布無效 憂濫用鎮壓異己大馬通過反恐惡法 免審訊無限期拘留

1 : GS(14)@2015-04-09 00:51:35

■大馬政府加強反恐,上月底在吉隆坡警察訓練營演習應付恐怖襲擊。美聯社



馬來西亞面對「伊斯蘭國」(IS)聖戰組織在大馬招兵買馬,推出嚴厲的反恐法,當中授權當局可不經審訊無限期拘留恐怖分子疑犯,反對派和人權組織同聲批評這是重推惡法《內部安全法》。反對派雖發起大馬國會史上罕見的拉布戰,但法案仍原封不動在昨天凌晨通過。


國會下議院通過的《2015年防範恐怖主義法》法案,內容包括加重從事恐怖活動刑罰、授權當局可沒收國內外恐怖分子疑犯護照等,但最令人側目的,是將扣留恐怖分子疑犯的權力,移交到一個由五至七人組成的「防範恐怖主義局」,有權未審扣留長達兩年或限制活動長達五年,拘留和限制令更可無限次更新,而法院對防恐局具體決定無權作司法覆核,只能覆核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法院無權覆核防恐局決定

反對派人民聯盟(民聯)議員蘇仁德蘭(N. Surendran)批評:「此法引入未審長期拘留,容易濫用,嚴重打擊民主。」反對派指執政國民陣線(國陣)前年大選受重挫後,政府先後以煽動等罪名,控告數十名反對派政客、學者、活躍人士和新聞工作者,擔心新法讓當局以反恐為名,鎮壓異己。多個法律和人權團體,亦要求政府撤回法案。法案前天在下議院審議辯論時,內政部長阿末扎希(Ahmad Zahid Hamidi)稱反恐法不會用來對付不同政見人士,又指警方前天拘捕17名涉策劃吉隆坡恐襲的恐怖分子,說明通過反恐法案的重要性。國陣議員在辯論時也大打恐慌牌,稱如不通過反恐法,吉隆坡雙子塔就會受恐襲,「你們怎能坐視幾千人死?」部份議員更趁機指當局反恐調查應查至政黨,暗指民聯中的伊斯蘭黨。伊斯蘭黨一名前幹事,去年在敍利亞為IS作戰戰死。大馬警方1月表示已拘捕120名支持和懷疑與IS有聯繫分子。



網民人肉搜查缺席議員問責

民聯議員則在三讀前全體委員會審議階段發動拉布,幾乎對全個法案的35條條文,都要提出修訂,前後九個動議和記名投票,打破大馬國會紀錄。但國陣議員始終有多數優勢,修訂動議一一被否決,議長又在國會開會不能超過午夜12時的限期前「停鐘」,將議事堂內時鐘停下繼續審議,最終經過15小時馬拉松辯論後,法案在凌晨2時25分以79票贊成對60票反對,三讀通過。法案尚需上議院通過和最高元首同意,但只是例行公事。國陣和民聯在下議院分別有134和87名議員,在馬拉松會議末段走了不少。一些網民不滿民聯缺席投票的議員,未有盡力嘗試「偷雞」,昨早在網上展開人肉搜查,找缺席議員問責。法新社/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408/191043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364

科索沃拘反對派議員爆衝突

1 : GS(14)@2015-10-15 00:43:20

科索沃反對派領袖柯蒂不滿政府給予塞爾維亞族人更多財政及立法權利,上周在國會內施放催淚彈後被帶走問話。大批示威者前日上街要求政府釋放柯蒂,其間向警員擲石,被警方以催淚氣體驅散。包括反對派議員在內的200名示威者,前日在普里什蒂納一所警局外聚集,抗議國會議員兼自決黨創黨人柯蒂被捕,其間擲石洩憤,砸破警署窗戶,有記者更目擊政府車輛起火。警方施放催淚彈驅趕聚眾,稱衝突造成3名示威者及7名警員受傷。柯蒂是在上周四於國會投下催淚彈,抗議政府跟塞爾維亞達成多項協議,包括給予在境內屬少數的塞族人更多權利,認為會助長塞族勢力,深化種族矛盾。柯蒂於衝突後獲釋。科索沃於2008年單方面宣佈從塞爾維亞獨立,但至今不獲塞國承認。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14/193320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217

擬成立過渡政府 包括反對派巴沙爾近20國開會 商敍半年內停火

1 : GS(14)@2015-11-02 00:06:53

■不少歐洲與中東國家是得悉伊朗與會後臨時加入。



近2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外長和代表,昨雲集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為期一日的敍利亞和平國際會議,商討有關停火及政權過渡安排。首次參加這會議的伊朗,會議前夕放風願妥協,稱對敍總統巴沙爾(Bashar al-Assad)不會「撐到底」,美國亦放棄要巴沙爾立即下台的強硬立場,令外界對這次會議能否為結束敍國四年半長內戰帶來突破,審慎樂觀。


敍利亞內戰爆發已造成25萬人死、逾1,100萬人流離失所,國際社會多次為停戰開會,巴沙爾去留問題都是主要談判障礙。俄羅斯和伊朗是巴沙爾兩大後台,隨着伊朗與歐美達成核問題協議,伊朗這次沒受美國和區內死敵沙地阿拉伯反對,首次參加會議。



伊朗首參加 與死敵同枱

有報道指,會上各方考慮一個新方案,讓敍利亞在四至六個月內停火,然後成立包括巴沙爾和反對派在內的過渡政府。至於過渡政府運作多久,仍有待確定。據稱美國與盟國都支持以這時間表作為結束敍內戰的第一階段方案,但與會各方仍未達成協議,預料最快下周會再舉行跟進會議。其實會前,各方都表態願意妥協。伊朗副外長阿卜杜拉希安向國內傳媒表示:「伊朗不會堅持要巴沙爾永遠在位。」有熟悉伊朗立場的中東高官前天向路透社稱,伊朗準備妥協,接受巴沙爾在六個月過渡期後下台,但堅持巴沙爾下台與否,取決於全國選舉結果,「國家命運當然由敍利亞人決定」。美國亦不再堅持巴沙爾即時下台。《華爾街日報》引述官員稱,美國會前跟土耳其等盟友商討的決議案,容許巴沙爾在停火後在位一段時間。分析指美國原想巴沙爾在受到節節敗退壓力下,簽城下之盟,但俄羅斯和伊朗近周大力軍事介入,給了他轉機,美國現在只望政府軍與反對派先達成停火協議,集中打擊「伊斯蘭國」(IS),巴沙爾的未來可容後再決。無論如何,這次讓伊朗和沙地這對死敵同枱談判,本身已是一突破,不少歐洲和中東國家也是在伊朗落實與會後臨時加入。專家認為敍利亞難民危機和IS威脅日益嚴重、戰況膠着開始令人厭倦,以及美俄都不想軍事介入太深下,這次會議或能達成某種政治妥協。


■敍利亞政府軍向大馬士革附近一個市集發射多枚導彈,導致40人亡。美聯社

美首派地面部隊赴敍助打IS

另方面,由於敍利亞內戰火仍熾熱,美國政府消息指,總統奧巴馬已授權軍方在未來數日調派「少於50名」特種部隊成員到敍利亞北部,「協調地面部隊及聯軍對抗IS」。這將會是美軍首次派出地面部隊到敍利亞協助反政府部隊對付IS,他們雖不算上前線,但仍會進入作戰熱點,若受襲有權與敵方作戰。此外,奧巴馬亦授權與伊拉克政府商討成立特別行動部隊,專門針對IS領袖和網絡攻擊。巴沙爾政權則再添血仇,昨被指向首都大馬士革附近城鎮射12枚導彈,擊中市集,至少40死100傷。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



5國敍利亞問題立場

美國‧反巴沙爾政權‧支持敍利亞主要反對派「全國聯盟」‧軍援敍利亞溫和反對派‧同意透過談判結束敍利亞內戰及成立過渡政府沙地阿拉伯‧巴沙爾必須向過渡政府交出權力或被攆下台‧支持部份敍利亞叛軍‧呼籲成立禁飛區,令平民免受敍利亞政府軍轟炸‧曾不滿美國的敍利亞政策,後加入美國為首的聯軍土耳其‧反巴沙爾政權‧支持敍利亞反對派‧支持美軍空襲「伊斯蘭國」‧不滿聯軍支持庫爾德工人黨分支「敍利亞庫爾德人民保衞部隊」俄羅斯‧支持巴沙爾政權‧否決聯合國安理會反巴沙爾議案‧無視國際批評,軍援敍利亞政府軍‧上月起介入敍利亞問題,空襲「伊斯蘭國」,但獲西方支持的反巴沙爾叛軍亦被轟炸伊朗‧支持巴沙爾政權‧聲稱保護什葉派聖地的伊朗民兵,同時跟敍利亞政府軍並肩作戰‧巴沙爾是伊朗的緊密戰友,敍利亞亦是伊朗運送武器給黎巴嫩真主黨的通道‧主張敍利亞政權和平過渡,直至舉行自由、多黨制選舉資料來源: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31/193546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63

火箭襲伊朗反對派難民營23死

1 : GS(14)@2015-11-02 00:06:56

在伊朗破天荒參加敍利亞內戰的國際會議前夕,伊拉克巴格達附近收容伊朗流亡反對派「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PMOI)的難民營遭到火箭襲擊(圖),造成23人死、數十名難民受傷,22人傷勢嚴重。伊拉克一個什葉派民兵組織承認責任,PMOI指伊朗政府是幕後黑手。遇襲地點位於巴格達巴克里亞區由美軍基地改建的「自由營」, PMOI稱營地遭80枚火箭襲擊,當地警方則指有16枚,其中6枚擊中PMOI所在地。死者中包括3名伊拉克士兵及至少20名PMOI成員。
PMOI的上層組織「伊朗反抗力量全國議會」指「伊朗政府在伊拉克的代理人要為襲擊負責,美國和聯合國也完全知道這事實」。一個受伊朗政府資助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穆斯林穆赫塔爾軍」承認施襲,警告PMOI離開伊拉克,否則襲擊陸續有來。美國國務卿克里譴責襲擊,承諾協助聯合國把難民遷到伊拉克境外安全地點。PMOI在1980年代兩伊戰爭時是伊拉克總統侯賽因盟友,2003年侯賽因被推翻,PMOI繼續尋求推翻伊朗政府,2012年遷入「自由營」。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31/193546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