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選未輸過美首名華裔州參議員:改變現狀要從政
1 :
GS(14)@2017-06-18 22:07:07現時美國政壇不時看到華裔面孔,但今年已89歲的鄧稚鳳(Mae Yih)可算當中領頭的佼佼者。作為美國史上首位華裔州參議員,她服務俄勒岡州(Oregon)長達26年。鄧稚鳳在紐約接受《蘋果》訪問指,如要改變現今社會上的缺失,華人對政治不能再置身事外,「在決策過程中,所有人必須參與發聲,為社會改變作貢獻」。駐紐約記者:鄭柏齡鄧稚鳳應美國華人博物館館(MOCA)及百人會(C100)邀請,在紐約舉行新書發佈會。1976年當選俄勒岡州眾議員、1982年晉升州參議員的鄧稚鳳,把26年從政點滴寫成新書《東方遇見西方:一座溝通祖國與居住國之間的理解、友誼、信任、和平與繁榮的橋樑》(East Meets West: A Bridge to Understanding, Friendship, Trust, Peace and Prosperity Between My Mother and Adopted Countries)。書封面上,鄧稚鳳在前總統朗奴列根陪同下,與中國前領導人趙紫陽握手見面,正好印證這位華裔女性在美國政壇的歷史地位。發佈會後,鄧稚鳳接受《蘋果》專訪,憶述70年代俄勒岡州華人選民極少,議席得來不易,「選民支持我的原因,不在於華裔身份,而是我用心工作」,她表示,當年逐家逐戶拜訪選民,直接了解選民訴求,相反,對手只在報章上賣競選廣告,「我每日工作十多小時,回電話、回信件,永遠最晚一個離開辦公室」,最終,鄧稚鳳在1976年贏得選舉,至2003年退休時,經歷6場選戰從未落敗。「總統傑佛遜說過『管事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這是我的從政理念」,鄧稚鳳表示,擔任州參議員期間,以推動減收房產稅、完善公立學校制度,及與中國建立經貿關係三項政績深感自豪,「減收房產稅最複雜、困難,但我跟丈夫皆認為,遇到困難唯一解決方法,只有加倍努力克服」。與當年全州華裔居民不到0.5%相比,現時全美華裔人口達400萬,但華人卻絕少涉足政治,「在政策過程上,每個人皆需要參與,為改變社會作貢獻」,鄧稚鳳續說,當對某些事情感到不滿時,除了投票支持心儀代表外,最佳做法是直接參政,而且「必須競選連任,一屆任期時間不足夠帶來改變」。在1992年,鄧稚鳳率團赴福建考察,為美國商人早期在中國投資探路。目前,俄勒岡州是全美少數、對華錄得貿易順差州份,「我總算作出一點點貢獻」,出生於上海的鄧稚鳳認為,中美之間要建立經貿合作,總統特朗普需先了解中國文化及認識兩國差別,「互相尊重,了解雙方共識在那裏,關係只會建基於友誼之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9214
美參議員:值得表揚的鬥士
1 :
GS(14)@2017-08-18 07:53:06【本報訊】英國外交部就雙學判囚發聲明,指香港年輕人繼續在政治上發聲至為重要,希望法庭判決不會窒礙將來合法抗議。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的聲明則指,黃之鋒等3人與13名社運人士,先後因參與示威而遭判刑,是對年輕一代民主運動的政治迫害,主張美國向中國施壓,包括對壓制香港自由的中港官員實施制裁。
倡制裁壓制自由的中港官員
英外交部發言人指,英國堅決支持和平抗議的權利,相信香港年輕人的政治聲音至關重要,希望是次判決不會阻止將來的合法抗議。黃之鋒2016年11月訪問美國,曾與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席、美國共和黨參議員Marco Rubio(圖)會面。Rubio昨在聲明中表示,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及其他參與雨傘運動的示威者,都是值得表揚的民主運動鬥士,而非應予判囚的罪犯。對這些年輕人進行政治迫害是可恥,更進一步證明香港可貴的自由已經岌岌可危,北京正明目張膽地用高壓手段,摧毀香港新一代的民主運動及破壞一國兩制。
Rubio盼國會盡快通過他提出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法案建議對壓制香港自由的中港官員實施制裁,包括凍結在美國資產及禁止入境美國。委員會聯合主席、共和黨眾議員Chris Smith稱,若中國不再遵守中英聯合聲明,美國應改變政策,重新檢討《美國─香港政策法》中有關美國與香港經濟貿易關係規定。■記者麥志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18/20125178
參議員舉手「投票」 撐泰勒掌儲局 鷹派立場刺激 債息見7個月高
1 :
GS(14)@2017-10-29 23:15:23【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初出訪亞洲前,預計將宣布聯儲局主席提名人選。《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特朗普已將聯儲局主席提名人選,收窄至「鷹派」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與相對溫和的聯儲局理事鮑威爾(Jerome Powell)之爭。多名共和黨參議員稱,特朗普趁周二的午宴向黨內參議員進行「民調」,着他們在泰勒與鮑威爾之間抉擇,舉手投票支持誰接掌聯儲局,惟現任主席耶倫不在表決之列。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Tim Scott稱,雖然特朗普沒有宣布誰的支持較多,但相信泰勒獲勝。
泰勒在「民調」勝出的消息,加上市場憧憬稅改實施,且美國耐用品訂單數據勝預期,美元昨日靠穩,兌日圓高見114水平,在接近3個月高位徘徊。昨公布的美國9月耐用品訂單增長2.2%,較預期高1.2個百分點。設備開支增長加快,有助支持製造業,進而支撐美國經濟。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高見2.45厘,創7個月高位。30年期國債孳息亦升至2.957厘。市場憂慮債息上升,拖累美股下滑。道指一度跌近200點。
市場憂債息升 道指一度跌近200點
嘉信理財的分析認為,市場認為聯儲局12月加息已是意料中事(利率期貨數據顯示12月加息概率達97%),加上聯儲局已落實減少買債,導致債息上升。減少買債會令長債孳息率向上,孳息率曲線向上傾斜。此外,市場關注歐央行今天的議息會議,會否公布明年縮減買債規模,歐元區國家債價下滑,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0.49厘,創3周高位。此外,英國第3季GDP初值按季升0.4%,升幅較次季高0.1個百分點。數據比分析師預好,料增加英倫銀行加息的機會。英鎊兌美元升約1%,高見1.3272。
賭盤顯示鮑威爾當選機會55%
有份出席午宴的美國參議員稱,特朗普席間有談論耶倫,但沒有把她納入「民調」之列。作為參院銀行委員會成員的Scott,支持泰勒接掌聯儲局,但認為不應忽視聯儲局前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的可能性。參院銀行委員會另一成員、亞拉巴馬州參議員Richard Shelby則表示,他在午宴同時舉手支持泰勒和鮑威爾。他說,兩人也很好,還有其他候選人也不錯。不過同為銀行委員會成員的南達科他州參議員Mike Rounds稱,自己沒有屬意的人選,並未舉手投票。他又稱自己在午宴坐得比較後,沒看見很多人舉手,試圖淡化這次表態的重要性。不過政治賭盤網站PredictIt的數據顯示,鮑威爾當選聯儲局主席概率仍達55%,而泰勒當選的概率升至28%。
特朗普提名的聯儲局主席人選,須由參院銀行委員會表決通過,再交由參院全體表決。知情人士稱,特朗普仍可能改變選擇。白宮新聞秘書桑德斯稱,快將公布人選。市場分析認為,耶倫是大鴿派,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不可能比目前更鴿,隨着聯儲局逐漸收緊貨幣政策,未來無論誰接掌聯儲局,也會走相對「鷹派」的路線。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20&issue=201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