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11月17日在財經年會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各大類資管產品的規模總計約88萬億元。但資管行業監管標準不統一,資管產品缺乏統一的監測監控和隱形剛性兌付。
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底,各大類資管產品的規模為:銀行理財26.3萬億元,信托計劃15.3萬億元,公募基金8.4萬億元,基金專戶16.5萬億元,券商資管計劃14.8萬億元,私募基金5.6萬億元,保險資管2萬億元,簡單相加後的規模總計88萬億元。由於在實際運作中,部分資管產品互相借用“通道”,產品互相嵌套、交叉持有等,剔除這些重複計算因素,我國資管業務規模約為60萬億左右,大體接近上年GDP總量。
李超指出,與成熟市場相比,中國的資管行業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行業基礎文化有待形成;與國際一流資產管理機構相比,中國的資產管理機構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核心競爭力、誠信守規意識與風險控制能力亟待提升;法律及監管框架、監管能力有待完善和提高。從近年來資管領域暴露出的問題和風險隱患分析,下述問題仍需要給予重視:
第一,法律使用混亂。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各類“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資管產品不論使用何種名稱,均應適用同種法律關系。但目前各大類資管產品的法律基礎、法律關系並不相同,有的依據國家法律,如信托法、證券投資基金法,相應的法律關系為信托關系;有的依據資管機構所在行業監管部門規章,法律關系為委托代理關系;還有的產品僅僅依據當事約定,法律基礎、法律關系均不清晰。
第二,監管標準不統一。在分業監管體制下,由於歷史形成原因,各大類資管產品,在產品準入、投資範圍、募集推介、信息披露、資金資產托管、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方面,監管標準並不一致,有的還存在比較大差異。例如對合格投資者的界定存在不同的版本,對預期收益率有的允許宣傳,有的則嚴格禁止,對資金的托管,有的要求獨立第三方托管,有的則沒有這方面的要求等等。
第三,缺乏統一的監測監控。各類結構化資管產品日益複雜,資金來源、交易結構橫跨銀行、證券、保險業,投向上層層嵌套,對其信息報送要求在各監管部門之間不盡相同。產品難以看穿,對行業整體風險的監測統計和預測研判缺乏及時有效的信息支撐,難以適應當前資管產品跨市場、跨行業、跨機構的特點。
第四,存在隱形剛性兌付。部分資管機構從維護自身聲譽出發采取了固定回報、隱性擔保等經營策略,雖保障了當期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但偏離了資產管理業務的本質,惡化了行業運行環境,積聚了行業風險。
李超表示,上述問題帶來的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一是不利於投資者保護。資管領域法律適用體現的主要是管理機構與投資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法律關系不同,權利義務配置自然不同,法律關系不清,風險收益歸屬自然不明。不同的法律適用對管理人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要求不同,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和程度有較大差異。在當前投資者適當性標準不同,投資者居於市場相對弱勢地位的狀況下,不利於公平保護投資者。
二是導致市場分割。同類產品按照不同的監管要求運行,造成資產管理市場分割嚴重。受制於基礎資產市場的割裂和分業經營的限制,部分產品通過交叉投資、借用通道間接投資,一方面導致了產品結構複雜、透明度低;另一方面,資管產品通過層層包裝,不易識別和判斷風險,也容易交叉傳染風險。
三是影響市場功能的正常發揮。“剛性兌付”的預期,使得投資者只關註當期收益,忽視風險的存在,不利於形成“買者自負”的理性投資文化。市場對於高收益的盲目追求,反向激勵金融機構將投資集中在高風險行業,不利於落實“賣者有責”。同時,“剛性兌付”也推高了無風險利率,扭曲了風險資產的定價水平,擾亂了市場配置資源的功能。
四是易引發監管套利,增大系統性風險隱患。部分機構通過產品結構調整、業務轉移等途徑,在不同屬性的業務之間騰挪資產,將業務從監管較嚴的市場轉向監管相對寬松的市場,變相規避監管規定。有的產品“明股實債”,以“資管”之名行“借貸”之實、疊加杠桿,風險在不同產品、不同機構、不同市場間傳導,削弱了宏觀調控、審慎監管的有效性,增加了系統性風險的隱患。
五是脫實向虛,加大了實體成本。實體經濟是金融發展的根基,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資金並未進入實體經濟,而是以不同方式、借助不同渠道熱衷於以錢炒錢,不僅沒有真正創造社會價值,反而延長了投融資服務鏈條,擡高了融資成本。
每經記者 杜冉樂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40多個城市進入樓市調控模式。其中,個別城市的調控處於升級或“添補丁”狀態。平抑房價,除了直接采取限購或限貸等之外,還有哪些較有效的措施?
今年全國“兩會”上,住房租賃成了一個熱點話題。3月24日,鏈家研究院率先披露了《租賃市場系列研究報告》,稱2016年中國房地產交易總額中的二手房占比首次超40%,同比大幅提高。
實際上,上述大趨勢已率先在資本市場作出了反應。前不久,地產大鱷融創中國斥資26億元成為鏈家持股比例達6.25%的重要股東,稱看好未來存量房市場機會。最近,昆百大擲66億元收購北京我愛我家豪,預估值比賬面值劇增5.7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鏈家與我愛我家均是北京二手房中介大鱷,甚至在全國二手房市場的占有份額也比較高,目前仍在跑馬圈地,擴張地盤。
上述研報顯示,以一線城市為例,比如2016年,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量已達到新房成交量的2.2倍、3.3倍和2.4倍。
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過去幾年,以一線為代表的熱點城市的新房供給能力越來越弱,預計未來將進一步下降,像南京、天津、廈門和重慶等越來越多的城市二手房的發展勢不可擋。
記者註意到,3月初以來,身為一線專業住房租賃機構之一的魔方生活服務集團加速全國化擴張,曾先後布局了成都、鎮江等核心城市。
楊現領說:“這種情況下,如果二手房供給不能補充需求,就無法建立多元化的彈性供給體系,房價的上漲剛性也難以根本上改變。”
按照鏈家研究院的研究結論,住房租賃業走向成熟化的標準主要有幾點:第一是租房人口占比,比如全國層面超過30%,一線城市超過40%,越是房價高的城市,這個比重原則上應越高;第二是租房收入比,像全國層面不超過30%,一線城市不超過50%。
“租房收入占比太低,說明市場供應能力不成熟,提供的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不夠;占比太高意味著需求端的支付壓力太大,不能長期持續。”楊現領強調說,從國際標準和實際情況來看,30%是國家層面的標準線,50%是國際大都市的標準線。
除此之外,記者註意到,上述標準還包括人均租住面積,像全國平均不低於20平方米,一線城市不低於15平方米,產業鏈趨於成熟,相互配合、支持與促進;出現一批上市公司。而當前美國人均租賃面積47平方米,日本25平方米,中國香港僅13.1平方米。
2月下旬,世聯行旗下世聯君匯正式掛牌新三板。興業證券研報指出,世聯行已在長租公寓、小樣社區和養老服務等方面拓展存量資產管理服務,未來將通過世聯君匯進一步拓寬存量入口。
楊現領表示,未來在租賃領域的運營和服務類公司最有價值。預計一線和二線城市出現幾個大型公司和幾十個中小型公司是非常正常的,大公司市值超過千億元也是大概率事件。
4月24日,萬科獨立董事、學者劉姝威劉姝威再度發文《用新的供給創造新的剛性需求》,稱最近正推動京東方與其他行業龍頭上市公司的合作,目標是用新的供給創造新的剛性需求,產品將滿足用戶高頻使用需求,提高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這不僅將擴大京東方智慧系統業務收入和利潤空間,而且有助於降低面板價格周期性波動對京東方業績的影響程度。期望京東方與其他行業龍頭上市公司的強強合作會創造出一個新的“風口”,新的經濟增長點。現在京東方的員工們都自願地將手頭閑余的錢購買京東方股票。
此前,劉姝威在3月18日、4月18日也曾發布了力挺京東方A的文章。然而文章發布之後京東方卻“跌跌不休”,4月18日開盤期間甚至一度出現“閃崩”逼近跌停,下午在大盤反彈之下跌幅有所收窄。從劉姝威“力挺”至今,京東方大跌了超過兩成。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雖然是液晶面板行業龍頭,然而過多的依賴政府補貼也是京東方未來的隱憂之一,20年的分紅僅僅相當於2016年一年的政府補貼,貿易戰的此起彼伏也讓面板生產企業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以下為劉姝威文章全文:
用新的供給創造新的剛性需求
2018年4月24日,京東方(股票代碼:000725)發布了2017年度報告和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
2017年,京東方實現營業收入938億元,同比增長約36.15%,實現凈利潤75.68億元,同比增長約301.99%,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
京東方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5.66億元,凈利潤20.18億元,分別同比下滑1%和16%。
京東方2017年新增專利申請量8878件,其中發明專利超過85%。根據美國專利服務機構IFI Claims發布的美國專利授權量統計報告,京東方的美國專利授權量2017年全球排名第21位。
在2018年3月22日美國白宮總統辦公室發布關於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和創新等方面的政策和行為調查結果(簡稱《301條款》)提到了京東方。京東方是一家美國企業的最大客戶,同時京東方也是美國蘋果公司的供應商。作為企業家出身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先生比歷任美國總統更清楚互惠互利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液晶面板處於半導體產業鏈中上遊,是半導體的必需品,也是周期性產品,面板價格周期性波動。京東方2018年第一季度凈利潤下滑主要由於面板價格周期性下跌。
最近,我們正在推動京東方與其他行業龍頭上市公司的合作,目標是用新的供給創造新的剛性需求,產品將滿足用戶高頻使用需求,提高用戶體驗和用戶價值。這不僅將擴大京東方智慧系統業務的收入和利潤空間,而且有助於降低面板價格周期性波動對京東方業績的影響程度。
我們期望京東方與其他行業龍頭上市公司之間的強強合作會創造出一個新的“風口”,新的經濟增長點。
現在京東方的員工們都自願地將手頭閑余的錢購買京東方股票。在京東方近5萬名員工中,技術和研發人員近2萬人。京東方的技術研發人員非常清楚自己研發項目的價值和市場空間,他們相信自己創造財富的能力,相信京東方不斷增長的盈利能力。自1997年上市至2016年,京東方累計現金分紅19.68億元,其中2016年現金分紅總額10.47億元。2017年京東方現金分紅總額17.4億元。
京東方的員工們不參與基於股價波動的“割韭菜運動”,他們既不“割”別人的“韭菜”,也不會被別人“割韭菜”,因為京東方股價的波動不影響京東方的員工們依靠公司不斷增強的盈利能力和逐年增長的股票分紅致富!
1996年格力電器(股票代碼:000651)上市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用一萬多元買了原始股,現在這部分股票市值已經達到一千多萬元。董明珠只要自己手頭有閑余的錢就購買格力電器股票,現在董明珠持有格力電器股票市值已經超過20億元,每年能夠收到現金分紅上千萬元。二十多年來,格力電器股價的波動沒有影響董明珠依靠公司不斷增強的盈利能力和逐年增長的股票分紅致富!
海瀾之家(股票代碼:600398)的控股股東不在意公司股價的波動,因為控股股東的收入主要來自每年公司股票現金分紅。控股股東和公司高管的全部精力用於公司的經營和發展,不斷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所以控股股東的每年股票分紅逐年增長。海瀾之家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服裝企業。
當董明珠們、海瀾之家的控股股東們和京東方的員工們依靠公司不斷增強的盈利能力和逐年增長的股票分紅成為“富豪”時,中國資本市場就真正實現了資本為實業服務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