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劉利福個人持股 轉讓旗下公司 年初分家後新舉動 分析:簡化控股架構
1 :
GS(14)@2015-11-08 23:52:4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06/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繼今年初鄭家純家族淡出後,利福國際(1212)大股東劉氏家族的持股結構,赫然又出現變動。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利福首席執行官兼大股東「細劉」劉鑾鴻申報,將部分個人名義及公司持股,集中至旗下一間全資子公司Dynamic Castle,涉及金額逾7億元。由於劉氏昆仲罕見精簡持股結構,加上利福近年持續回購股份,因此是次「細劉」申報持股變動,或引發投資者猜想該系或有新動作,甚至重組。
據劉鑾鴻在11月2日申報顯示,他原來分開三間公司及個人實益權益持股,根據最新的申報,他分別把原屬個人名義持有的股份,分成兩批為數約1370.9萬及5387.7萬股利福股份,轉入另一私人公司Dynamic Castle。
全部交易均以場外作價每股11.2元進行,總代價約7.57億元。是次交易作價,亦為11月2日全日的最高價。根據利福的年報顯示,前述的1370.9萬股股份,原為劉鑾鴻旗下的Synergy Smart Investment持有。
總作價約7.57億
完成交易後,劉鑾鴻透過Dynamic Castle的持股,將由原有約1.54億股,增至逾2.22億股,在利福國際持股比重達13.87%。他個人名義實益持股的股份數目,則由原先的1.19億股,降至6605.1萬股,持股比重只為4.12%。
個人持股比重降至4.12%
至於他與兄長「大劉」劉鑾雄各佔股80%及20%的United Goal Resources,則維持在利福國際持股5.4億股不變,持股水平維持在33.7%水平。劉鑾鴻間接申報利福國際在利福地產(2183)的持股,亦維持不變,繼續以個人名義持有利福地產(2183)共6274萬股。
9月上旬後停止股份回購
劉鑾鴻是次罕見在利福國際的股權變動,為今年初劉氏家族全面購回周大福企業手上的利福國際持股,及向利福國際提出全面收購後,另一項股權上的大動作。由於他罕見在今次將控股結構精簡動作之前,亦同時自9月上旬後停止持續多時的股份回購,利福國際往後的動向,頓時惹起市場關注。
明報記者 陳偉燊
2 :
GS(14)@2015-11-08 23:53: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06/news/eb_eba2.htm
大細劉頻換資產 鞏固架構
2015年11月6日
【明報專訊】近年大、細劉兄弟在股場方面,趨向將手上的上市資產持股結構鞏固,大打「穩陣波」。由劉鑾雄一房打骰的華人置業(0127),便將過百億元以上的尖沙嘴商業項目、澳門御海.南灣售回大股東,變相將部分資產「私有化」,將公司原先在2013年高峰時達472億元的規模,縮細至今年6月底時的366億元,並且讓第二代退下火線,繼續穩守一方。
私有化資產 第二代退火線
事實上,除了將大量資產私有化外,華置亦將成都三個項目出售予恒大地產(3333),甚至將從友好承購回來的至祥置業(0112,已改名勒泰商業)及金匡企業(0286,已改名同佳健康)股權轉手。
回購股份 進可攻退可守
至於一向由「細劉」劉鑾鴻操盤的利福國際(1212)一系,即使在合作伙伴周大福企業淡出之前,亦已經找來卡塔爾投資局參股。利福國際更從2008年至今年9月8日,中間除了在2010年當年停止股份回購之外,前後多年,累計斥資16.27億元,回購了超過1.37億股,令總股本數目縮細到16.02億股,做到「進可攻、退可守」,這樣亦變相鞏固劉氏家族在利福國際的持股。
利福74億奪啟德地建SOGO 低預期最多三成 總價全港商業地最貴
1 :
GS(14)@2016-11-24 07:17:11【明報專訊】雖然本港零售市道未見明顯起色,但部分零售企業已積極擴充,甚至投地;早前已預告希望在九龍覓地開設新SOGO百貨的「細劉」劉鑾鴻,旗下利福國際(1212)以73.88億元投得啟德發展區「雙子塔」項目,雖然成交價比市場估值低,但依然是全港最貴商業地王。利福表明除崇光百貨外,項目將引入其他商業、娛樂、餐飲等設施。
明報記者 林尚民
上述地皮為啟德發展區首個商業地皮、即第1E區2號「雙子塔」項目,預計可發展為兩幢商廈,擬打造成地標雙子塔式大樓,可建樓面逾109萬方呎,屬東九龍近年罕有之大型商業地皮,亦是啟德區內的地標項目。地政總署公布,項目由利福國際以73.88億元投得,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735元,成東九龍商業地呎價之冠。
呎價6735元 東九龍商業地最高
對上一幅全港最貴商業官地,為領展(0823)及南豐於去年1月以58.6億元投得的觀塘海濱道77號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6630元,曾創東九龍之冠。不過,迄今全港最貴樓面呎價之商業地,則由恒地(0012)於2014年9月以46.88億元投得的尖沙嘴中間道15號前公眾停車場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達1.38萬元。
由於項目規劃大,加上啟德早前有住宅地以每方呎樓面地價1.3萬元售出,在截標前,市場估值高達82億至110億元,意味現時中標價較市場估值低一成至三成。儘管如此,若以總地價計,仍屬全港最貴商業地,以呎價計為東九龍新高。
同時引進商業娛樂餐飲配套
事實上,人稱「細劉」的利福國際主席劉鑾鴻在今年8月業績會上已透露,集團正於九龍物色商業用地,有意興建比銅鑼灣崇光更具規模的百貨公司;利福財務總監潘福全昨回應稱,利福一直希望在九龍市區物色優質地段,自建物業及拓展崇光百貨的零售業務,能夠成功取得九龍啟德商業用地,正配合集團長遠業務大計,集團認為每平方呎約7000元地價合理。
潘續稱,集團計劃運用內部資源以應付項目的發展,計劃獨資經營,除崇光百貨外,亦會引入其他商業、娛樂、餐飲等設施,惟具體項目規劃及總投資額,有待董事局敲定。
對啟德商業用地以低於市場估值的價錢批出,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表示,啓德商業用地中標價較預期低,估計跟發展成本較高有關,預料項目總投資約在150億元以上。
需負責建公眾設施綠化帶
中原(工商舖)寫字樓部高級區域營業董事麥偉嫦稱,因發展商需負責興建該地皮規劃內的公眾設施及綠化地帶,令發展成本相對有所提高;加上該項目之「不可拆售」條款亦窒礙該項目發展彈性,令樓面地價有所折讓。
[地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95&issue=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