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能可、Xstrata股東會分別通過兩公司合併案,全球第四大礦業公司成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010更新: Xstrata股東以78.88%的支持率通過了嘉能可收購案,不包含對原Xstrata管理層的留任獎勵,兩家公司合併後將成全球第四大礦業公司。
原文:
多達99.4%的嘉能可(Glencore)股東支持公司收購瑞士礦商Xstrata。待Xstrata股東同意及歐盟委員會批准後,嘉能可就可以結束長達9個月的談判,達成採礦業五年來第二大收購案,合併組成全球第四大礦業公司。
此次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嘉能可將出價320億美元,並提出3.05:1的換股比例。Xstrata的第二大股東卡塔爾主權財富基金此前已表示會支持交易。
BBC援引未得到當事公司確認的消息報導稱,為幫助促成交易,嘉能可提議將出售Xstrata的部分德國境內業務。
北京時間11月20日21:00,Xstrata股東將舉行會議表決此次收購,分析師預計將會投票通過。
路透新聞稱,Xstrata的投資者們可能在會上否決約2.23億美元的留任公司經理人計劃,即業內所說的「金手銬」計劃。
但這並不會影響嘉能可收購,因為Xstrata已經
修改了股東投票結構,股東是否批准現有的激勵及留任酬勞都與嘉能可收購無關。
以下為嘉能可與Xstrata基本介紹:
毒奶粉和問題奶粉的分別 蔡東豪
|
|
最近內地奶粉又出問題,這一次是從新西蘭入口的奶粉,內地檢驗機關驗出有問題物質。新西蘭政府證實其事,立即停售含問題物質產品,指問題物質不影響食品安全。有內地傳媒大肆報導事件,可能源頭是外國奶粉,證明外國食品也會出事,不過內地消費者未見出現恐慌。 這幾年,內地人對內地奶粉信心盡失,原因可追溯到2008年爆發的毒奶粉事件。我相信居住在內地的中國人和外國人,負擔得起和有渠道的話,絕大部分買非內地奶粉。我預言,在可見將來,內地人對內地奶粉的信心不會改善,而不管外國奶粉出現多少問題,內地人也會繼續相信外國奶粉的品質。內地奶粉和外國奶粉出現的問題,本質上有很大分別——「很大」可能不夠嚴肅,應該說,分別是天與地。 外國出現的食物品質問題,性質是跟疏忽有關,應遵循的生產程序沒遵循,應做的安全措施沒做,肇事原因可追溯至大意、省錢、走捷徑、偷懶等。最近新西蘭問題奶粉事件,就是查出供應鏈上有單位的運作出現疏忽。外國食品問題有解決方法,政府加強檢驗規例或提高懲罰,生產商衡量過疏忽代價,便會自動加強安全措施。內地消費者繼續相信外國奶粉的品質,是因為他們了解外國奶粉出現問題的本質。 2008年毒奶粉事件主角是三鹿集團,事發時三鹿是內地規模最大奶粉生產商,受害嬰兒人數以萬計,這不是一小撮人策劃的個別事件。內地毒奶粉事件的性質是,有人在製造奶粉過程中,有意識地、有計劃地、有系統地、操作有序地,加進非法有毒物質。內地毒奶粉事件性質不是疏忽,而是故意投毒。 一個是疏忽,沒做應做的事,一個是故意,做了不應做的事,這是天與地的分別。內地食品安全問題,政府加強規例作用不大,因為生產商連投毒也做得出,還有什麼事做不出!規例加強與否,是賺錢過程中的障礙,而跨越障礙牽涉的,是多點腦汁,多點關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對喪心病狂的犯罪者,單靠監管,成效有限。 內地毒奶粉問題,最令人心寒不是有人故意投毒(有人故意投毒不是最令人心寒,這句話已令人極之心寒),而是毒奶粉被揭發後發生的事。犯事後隱瞞我覺得不出奇,這行為可能是本性,如小孩打爛東西,第一個反應是跟他無關。三鹿想辦法隱瞞和卸責,以及後來地方政府參與隱瞞,是有牽涉直接利益,但內地毒奶粉事件加入隱瞞行動的其他單位,不只是直接和間接有份參與的人士,還包括一些沒關係的單位。毒奶粉事件最後成為全國新聞,是因為三鹿股東之一,是新西蘭企業。新西蘭企業得知產品有毒,立即要求三鹿回收產品,但經過一個月,政府才進行全國回收。據聞最後要由新西蘭政府介入,直接通知中央政府才採取行動。毒奶粉事件發生在北京奧運期間,有多個政府單位早已獲悉事件嚴重性,但為了顧全國家面子,拖延到奧運結束後才處理。這些政府單位,跟毒奶粉事件無關,加入隱瞞是因為一種叫「全局意識」的概念,即是國家利益比人民生死更重要的概念。還不止,有內地知識分子認同這種「全局意識」,鼓勵受害者收聲,不要影響國家形象。當發生一些大是大非事情,價值觀分歧這麼大,我覺得心寒。外國有沒有故意投毒事件?可能有,不過過程跟內地毒奶粉事件一定有分別,因為外國有自由傳媒和成熟公民社會,會聯手監察政府和企業的不當行為。毒奶粉事件爆發後,內地傳媒不得大肆報導;維權律師為受害者進行法律訴訟,卻受到打壓;受害者父母追討公道,更犯了尋釁滋事罪。毒奶粉事件觸發一連串事件,反映內地對道德的定義,跟我的相差這麼大,使我感到更心寒。內地人不相信內地奶粉,是超越食品安全層次,內地人放心不下的,是要面對一種制度性的道德缺失。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
生活的感受與投資成功的分別 巴黎
http://blog.yahoo.com/_6TLACXZVBOZGXZUIY5NCVMWRHY/articles/1250233巴黎:
上期說的第一個測試的兩個賭局選擇,都是一樣,
人們容易選擇B是因為系統一不善於數字,對不好、輸、痛。。。等等負面字句,會有一個抗拒的快速反應,因此很自然對賭局A有不好聯想,而B的花5元買一張彩票,給人一個成本而不是輸的想法,我們就很易被騙了,即使數字放在台上,只要計一計,兩者實無分別,但懶惰的系統二卻給系統一接管。更多的時候,我們甚至連第一階段排列數字比較也沒有做。
有很多的投機客說股票的息並不重要。如果以系統一去聯想這說話,可能的意思是股價如果能快速上升,大於那股息很多,又或為了小小的股息,輸了大筆的本金,那股息就不重要。
但是投資是一場數學遊戲,是要先把所有對自已贏面機率減弱的因素避開。上述例子假如那5元是股息,設是5%,不在乎股息的投機客就是選擇了B,所以今次賭局A,就會改寫為贏100元的機會是10%,輸5元的機會是0%了。
這一次結果就會不同,任何人選擇A,只要賭局次數多到足夠減弱幸運的影響,那選賭局B又不著重股息的投機客,必定敗下來。
上期第二個測試的假設是,投資是以累積回報定輸贏。
你選故事B,若果非常快樂是2分,不快樂是-2分,平淡是0分,你總獲分是
5 x 0 + 2 X (-2) + 3 x 2 = 2分,
但故事 A 獲分卻是:
8 x 2 + 2 x (-2) = 12分。
明明是A優於B,但幾乎所有人都會選B,小即是多的錯想法。
老實說,如果是愛情,我還是讓自已的系統一去選擇故事B,或者我也是屬於大部份愛回憶、而非享受當下的人。
不過去到投資,我就下了決心不能因近期公司的快樂,而胡亂投石般去買入它,又或因一個未被系統二分析過的壞消息而去賣出它。
回頭看這兩個測試,Blog友或會明白,為何大多數的股民都會輸錢,因為我們日常非投資事情以外的生活的成功與否,系統二並非主要因素,讓我們以為投資也應該如此的錯覺。就以下的一個小提琴家的演奏,表演者和欣賞聽眾,都是用系統一,沒有一個人能夠以系統二能演奏如此精采的表演,或能去感受一句稱心說話、一首動人的詩、一幅令人產生無限聯想的畫...,生活並不一定需要數字邏輯。
但在投資那一刻,你必須明白系統一會毀掉你所有的成績。
【黑馬YY】給你5萬、50萬、500萬,你會分別怎麼創業?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577.html大神楊笑非:搞房地產
5w租兩套房,然後分割成小間出租;
50w租20套房,順便開始做中介生意;
500w開始做連鎖家庭旅館。
大神黃繼新:程序猿思維
5 萬:
- 找一個牛逼的產品經理加一個牛逼的工程師;
- 設想一個靠譜的互聯網產品或移動應用;
- 他們三個月不拿工資(0 元);
- 管早中晚三餐加礦泉水和零食(兩人每天 100 元,三個月 0.9 萬元);
- 租一個環境好點的民宅(三個月 1.2 萬);
- 用自己的電腦(自有台式機或筆記本,0 元);
- 買兩台高配置的 PC,分別做開發和測試服務器(兩台 1.2 萬元);
- 裝一個 8MB 家用 ADSL(裝機費加三個月寬帶費 0.2 萬元);
- 電費、水費(三個月 0.2 萬元)。
- 上述加總:3.7 萬元。足夠做一款靠譜的 alpha 版應用或者產品出來,然後找天使投資。
- 如果使用 Amazon EC2+S3,或者 GAE,或者 Sina App Engine,服務器和帶寬支出更低,不過三個月開發期內,也低不了太多。
50 萬:
直接做天使,投資上面這樣的項目,時間增至六個月,團隊增至 5 人,發工資,50 萬元足夠投 1-2 個這樣的項目。
500 萬:
直接做天使,投資上面這樣的項目,500 萬元足夠投 10-20 個這樣的項目。
或者每個項目再大一點,仍是六個月的資金,也夠投 5 個項目了。
大神路蕭蕭:搞淘寶
5萬:
淘寶C店
請一個美工,工資2500
一個客服,工資2200
初步先從批發市場(十三行拿貨)前期參考主要靠抄襲別人的款式
淘寶上有賣的,批發市場有貨的,直接拿圖過來用,自己分析款式,
針對性的做一些款式(大眾款),價格拉低,低毛利引流,
再通過免費的活動資源
這裡主要控制幾點:
1、庫存,時刻注意自己的庫存,及時傾銷
2、單款銷量多了,會被維權,注意給淘寶交保護費
3、控制產品毛利(可以部分毛利很低,但是咱不能老是做好人吶)
預計一年做下來只要你用心,年底可以帶著20-30W回家過年
50萬:
淘寶商城
註冊一個公司加上商標雜七雜八的2W左右
入駐淘寶商城,保證金和服務費11W
主攻細分類目,比如女裝的衛衣,中老年服飾,
拿衛衣來說:
註冊一個韓國已經有網站了的網站商標,直接用韓國那邊的模特圖
然後做貨,前期比如鋪20個sku左右(選款自己斟酌,有特殊渠道),每個款生產100件,
每件成本大概是30左右,花費6W左右,前期全部做均碼,後面根據產品動銷情況分細碼做貨
請2個客服,工資2200
請1個美工,工資2500
請1個推廣,工資3000
其他根據後面銷售情況補充
再拿10W出來做推廣費用,其他的用作日常開銷
4個月後,如果你沒有一款衛衣月銷量上2000,你會死的很難看,所以,你需要通過特殊方法,硬著頭皮把它做上去
這裡需要注意幾點:
1、還是庫存問題,單款某個週期內動銷率是0的話,就要想辦法了
2、控制人員開銷,不要做到後面,一算下來,給員工打工了
3、資金流,不要做到後面,發現錢只能再撐一個月就over了
預計半年後你的月銷售額在60W左右,3個月內如果沒達到營收平衡,趕緊收工回家洗洗睡了
控制的好,年底你可以開輛20來萬的車,車裡裝著二三十萬回家歡歡喜喜過大年,其他的錢都壓在庫存裡面了,做淘寶的傷不起啊,有木有?
500萬
忽悠50個有錢的廣州批發市場的檔口老闆,想做淘寶的,又不知道怎麼搞的
幫他們做代運營,每家每個月的服務費1W,純利潤的50%
再讓他們拿出第一步5W的推廣費用,這裡說一點,是3個月內,廣告費投出去,如果老闆覺得不好,全額退款(服務費不退)
預計請人:
15個客服,每人每個月2200
8個美工,每人每個月2500
8個推廣,每人每個月3000
5個運營,每人每個月4000
預計3個月內可以剔除掉25家,餘下25家都是5W的推廣費砸出去,賺到錢了的。
再和剩下的25家溝通,打算整個夏季,幫他們每家做100W的銷售額
夏季過完,銷售額沒過100W的全部剔除掉,預計剩下10來家左右
再和剩下的10來家溝通,打算整個冬季幫他們做300W的銷售額
冬季過完,銷售額沒過300W的,全部剔除掉,預計剩下5-7家左右
好,剩下的這些,都是產品很OK的,而且老闆也通過今年賺到錢了,肯捨得投入
告訴他們,明年服務費漲價啦(豬肉都每天漲價),一個月的 服務費是3W,要求一年一次性付完
這一波,一般可以通過半年的考察再篩選一遍,餘下3-5家,和他們談,要求成立專門的公司,同時要求入股,不行就不幫他做了。
同時下一波忽悠開始,HIAHIA
主要是通過這樣的歷練,你不但可以得到很優質的淘寶客戶數據庫,滅哈哈!還可以練兵,預計一年半,還在你手下沒走的,都是強兵悍將,俗話說,有團隊就有希望啊,有木有?
這個是一個大盤子,不管你後面是打算練好了團隊自己做?還是繼續做代運營,如果是繼續做代運營,你有了成功案例,那麼可以開始幫傳統的二三線牌子做代運營,這些牌子一般在線下都是有了基礎了,到淘寶上很好做,!
這裡需要控制幾點:
1、你身邊要有個忽悠強人,每天的任務就是給這些老闆洗腦,使勁往他們那邊跑
2、前期優質商戶的篩選
3、前期起步的人員,前期人員流失率會很大,並且能否找到合適的很難說,需要有很熟悉這方面的人幫你
預計2-3年內,你的公司會趨向穩定,同時通過篩選,剩下的商家亦或者是公司都是比較優秀的!後面的你自己想像把!
大神於士正:堅決移民
如果有錢,但是沒有方向的參考如下的方式:
5萬,買個西太平洋大學的文憑,然後開始忽悠。
50萬,造假材料,買個移民機會。
500萬,投資移民。如果有想法就直接去做了,等錢只是一個藉口。
咳咳。。天亮了,屌絲快起床啦。
發改委:7月5日起汽、柴油價每噸分別降低80元和75元
http://www.infzm.com/content/922117月5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自7月6日零時起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80元和7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均降低0.06元,調價執行時間為7月5日24時。
據中新網報導,此次油價下調是新成品油定價機制自3月27日運行後的第3次下調。新機制運行至今,油價歷經了7輪調整週期,共2次漲價3次降價2次擱淺。
本輪油價調整是2013年油價第7次調整,進入2013年以來,國內油價目前歷經了「3漲4跌」。2013年2月25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300和290元。3月27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310和300元。4月25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395和400元。5月10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上調了95元。6月7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95元和90元。6月22日,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100和95元。
根據南方週末網此前綜合報導,目前我國實行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是根據發改委2013年3月26日發佈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進行管理的。根據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成品油價格每10個工作日都會調整一次,該降就降,該升就升。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折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為節約社會成本,零售價格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據發改委通報稱,6月21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先是大幅回落,隨後持續震盪上行,計算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仍然下跌。
財務智商(24):有錢人同窮人的分別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1635睇財經雜誌,引述一段「深圳新聞網」的內容,頗堪玩味:
富人與窮人的五大經典差異
1. 窮人很少人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一輩子就是這樣
富人深信自己生下來要做富人,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盡一切辦法致富
2. 窮人在家看電視,為肥皂刻的劇情感動得痛苦流淚,還仿效電視劇裡的時尚
富人在外跑市場,即使打 golf 時也不會忘記帶著項目合同
3. 窮人走窮親戚,排斥與富人來往,久而久之形成窮人心態、窮人思維、窮人行為模式,每天談論著打折商品,交流節約技巧
富人則結交比自己有成就的人,從中獲益
4. 窮人學手藝,富人學管理
5. 窮人享受充裕的時間,時間對他們來說不值錢,他會因為多花一分錢買一斤白菜而氣惱不已,但不會因為虛度一天而心痛;富人不斷用時間去累積財富
因此,窮人手腳忙,腦袋閒;富人身體閒,腦袋忙。
這裡不想加入個人意見,不置可否,請自己反思。
打車大戰再發: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分別再獲融資
http://www.iheima.com/thread-1624-1-1.html此前,嘀嘀打車已完成三輪融資,分別是來自金沙江創投的300 萬美元A輪融資,來自騰訊的1500 萬美元B輪融資,以及來自騰訊和中信產業基金近1億美元C輪融資,其中中信產業基金和騰訊產業基金分別注資60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
上個月,嘀嘀打車公佈官方數據:從2014年1月10日至今,77天的時間裡,嘀嘀打車共補貼14億人民幣,用戶從2200萬增加至1億,日均訂單從35萬增長至521.83萬。
今天,嘀嘀打車又對外公佈了最新數據:1億的總用戶中,北京用戶已過千萬;日均訂單目前達540萬單;通過微信支付完成的訂單佔總訂單的比例接近90%;訂單成功率達81%。
另外,快的在月初曬了一季度成績單:截至 3 月 31 日,快的打車總覆蓋城市 261 個,較上一季度增長 6.5 倍;日訂單量超過 623 萬單,同比增長 20.7 倍;一季度已經實現接近千萬元的月度營收。
在一季度的補貼大戰中,快的聯手阿里,補貼了至少6億美元。快的A、B兩輪融資均為阿里參投,總金額未知。
中美投資人分別是怎麼投項目的?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959在《創業家》雜誌社社長牛文文和Plug and Play 創始人Saeed簡短開場致詞後,姚勁波作了一個主題分享,他一開始說,「這次中美pk賽很有歷史意義,說不定未來5年就可以改變世界。」
十幾個小時以前,也是在Plug & Play Tech Center,姚勁波也是坐在場下,觀看Plug & Play Summer Expo(Plug & Play夏季路演展覽會),他幾乎看完了美國的30多個項目,得出的結論是,美方項目並不比中國項目好。中國創業者缺的更多的是表達能力,就像他2天前在中方項目預路演時對選手們說的一樣,中國創業者做80說60,美國創業者做80說100,中國選手的不自信,是一個很大的缺陷,「表達本身就是說服力。」這30多個美國項目,讓姚勁波對硅谷的創業項目有了更多的瞭解,也更加清楚中美創業者和創業項目之間存在什麼樣的差異。
所以他在黑馬大賽上說,「看來我要經常來美國了,我以前平均半年來一次美國,現在看來要一個季度來一次,正好老牛在這邊辦黑馬大賽(通過在北京的全球路演中心,提供中美兩地無時差直播)。」對於姚勁波,來美國還有一個「動力」可能是,「我最近三次來美國,每次來股價都漲10%。」
Bill O'Connor:我們要不斷的創新,這就是創新的定義美方嘉賓Bill O'Connor講了創新是什麼。他認為雖然很多人已經把創新這個詞說爛了,但是創新確實很重要。他拿火舉了例子,在史前時代,人們對火是很恐懼的,它可以燒死整個這一片生活的原始人。但當人們善用火之後,它所帶來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給人類進化成現代人提供了可能。互聯網,你如果能善用它,比如你能想到在上邊賣東西,這就是創新。創新,就是對東西的突破性使用。
他談到,創新的5個階段是:不可能——不實際——可能(大部分人在這裡賺錢)——預期——被要求。很多人都走過這個曲線,然後變成過時的東西,「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創新,這就是創新的定義。」
創業項目拉到投資,是有技巧的。他說,只有10分的創新,才能令人興奮,但是,手上只有2個9分的創意,你怎麼辦?首先,要描述好。第二要積極正面,「在腦子裡思考,並且試驗它。」還有就是你的老闆,這是很重要的,跟對人,並且找好投資人。
圓桌論壇:中美投資人的投資理念究竟是大相逕庭,還是殊途同歸?接下來的圓桌論壇上,中美雙方共7名嘉賓參與討論。這個環節主要由投資人分享各自的投資理念——中美投資人的投資理念究竟是大相逕庭,還是殊途同歸?
「創業者和投資者其實是一回事,我很認同紅杉的slogan,『懷著創業的心態做投資』,」他本人亦是如此,心態年輕又不驕不躁。作為一個沒有失敗投資項目的80後著名投資人,戴志康身上的過人之處,很好地體現在他的投資理念上。
昨天下午,Plug & Play Summer Expo結束後,我有幸和戴志康同行,舊金山灣區在下班時間堵車也很嚴重,車上的一個小時,戴志康聊了很多對投資的看法。
他並沒有以一個成功投資人的姿態自居,而是和我一起「探討」一個項目應該怎麼判斷是否該投——這種自信而不自大的心態,可能是戴志康投項目從不失敗的原因之一。
他覺得,投項目其實是投人,人靠譜比項目靠譜要重要得多,「好多時候公司的樣子和你一開始投的時候完全是兩個公司,所以經常沒法判斷一個項目在初始的時候好不好,只要項目所處行業大趨勢沒錯就行。」
參與感,也是戴志康所看重的,「我也沒什麼方法,就是項目得好玩,像這種只是『錢』的公司,我就沒興趣,」在昨天Plug & Play Summer Expo上,他指著一個只做金融的美國項目說。
這次黑馬大賽硅谷賽中方的12個項目裡,有兩個是戴志康投資的,一個是線上律師平台——綠狗網,一個是用戶量3億的魔漫相機。「像法律這些我也不懂,但它(綠狗網)挺有價值的,我就投了,其實也沒什麼規律。」
所以在黑馬大賽圓桌論壇分享上,戴志康說了一個他在美國投資碰到的故事,有一個美國大叔,已經創業失敗五次了,於是,戴志康便投了他。往大了說,他是被這種鍥而不捨的創業精神所觸動,往小了說,他覺得這大叔挺有意思,挺牛的——但這不是一回事兒麼。
這個故事,在昨天晚上所有中方導師、參賽選手、黑馬遊學團學員的集體聚餐上,戴志康就講過,而在兩個小時以後,一位黑馬遊學團學員分享的故事,又觸動了戴志康一下,故事講完後,那名學員也有些哽咽。
在他20歲出頭的時候,戴志康已經年少成名,作為同齡人,戴志康讓他非常佩服。他8年前就開始創業了,當時他的創業項目裡包括一本雜誌,於是做了一期戴志康的封面。「今天我終於見到活的了」他說,「我現在這個公司是我第4次創業,我覺得快熬出頭了,等我再失敗一次,就能的到戴志康的投資了。」說完,戴志康上去和他擁抱。
他的眼圈有些紅。
除了投資理念,戴志康在圓桌論壇上還分享了他對中美兩國創業者的看法,中國創業者更多的想一票成名,對一些剛性需求的渴求比較大。美國創業者則會更多試錯,趨向於追求自我實現和對成就感的需求上,「成敗,在中美(創業者間)定義差別是很大的。但是中國的成功創業者都具有美國(創業者)的這些精神,這是差不多的。」
主持人鯊魚(美國著名電視購物主持人)對騰訊很感興趣,他問騰訊副總裁吳霄光,騰訊接下來在美國的戰略佈局是什麼。
吳霄光表達了這些是不太好透露的,他分享兩個觀點,關於如何投資:投資要看準機會,未來的新趨勢點很重要;團隊也很重要,「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盧偉冰的看法是,初創企業是不是從消費者角度看他們的項目,並且切入點很重要。然後就是,要用適合的方法來迅速驗證項目的假設成不成立。
Alfred的觀點很簡短,他認為,創業者要看到你的目標是什麼,要看的是球門,而不是緊緊盯住腳下的球。
Max說,要先瞭解項目和初創公司本身,他們一般會花6-8周去瞭解,如果在這期間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強,有一些實質性的改變和進步,會加很多分。他認為,學習的速率,是成敗的關鍵。
並且他認為,對初創公司要「有罪推定」。如何能在創意不確定的時候公司進步?答案是,用點子測試,盡快把試驗時間提前,先把點子小成本地投入試驗,然後試出好的東西之後,再盡全力去做。
Vish要找的創始人要,有自信,有自省能力,對市場有獨特見地。
Matt只說了一句:創業項目的想法是不是真正有份量。
何伯權主題演講:投資三部曲下午2點,在硅谷賽開始之前,何伯權先做了主題演講。
他先是調侃自己,「牛文文找我來,真是『找錯人了』,這種超過200人的場合,我已經超過10年沒做了。黑馬營創業者的精神,比如說堅持,我是最沒有的,找我來,真是找『錯』人了。」
何伯權從1989年開始,10年間將樂百氏做成了中國數一數二的企業,2002年,將92%的股權,賣給了達能。在這之後,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今日投資,做天使投資人。
何伯權現場問,「在場的有幾個人公司人員少於3個?」場下只有1個人舉手,他問有沒有2個人的,一個舉手的都沒有。
「我們公司就2.5個人,一個總經理,一個秘書,我算半個,只有一半時間在公司。」何伯權說,他比較「幸運」,10多年投了15個企業,大部分都是從剛有概念的時候就開始投了,「80%、90%的連公司名字都沒有的時候就投了,3個在美國上市。7天酒店從創立到上市,用了5年,諾亞資本5年多一點,愛康國賓,用了不到9年。當然,15個裡還有3個黃了。」
他主要分享,作為一個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他的做法,以及背後的思考。
他分享了3點:1、投傳統行業。創業者除了資金以外,更需要的是經驗,初創公司失敗率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由於經驗不足,有時很小的困難就跨不過去,但如果有創業經驗就很容易幫初創公司解決。對於我而言,要投熟悉的企業,原因是,風險低,並且能用經驗幫助創業者。不論中美,天使投資更多的是集中在互聯網和科技領域,對於傳統行業,一般後期進入的投資比較多,前期關注的人很少。像移動互聯網行業,很多人在搶。但是在傳統行業裡,很多好項目沒人搶,所以他就更有可能拿到很多好項目。我舉的那3個上市的公司,5-8年就上市了,把握好的話,其實週期並不長。
2、不看可行性報告和商業計劃書。天使投資和後來的投資不同,一開始投主要看經驗,拍腦袋的事情,沒有模型。一個企業從概唸到最後成熟的樣子,差異巨大。關於商業計劃書,各行如隔山,我並不是所有行業都懂,所以很多看了也未必很明白,所以我更多的是見面看人。我跟創業者基本是這麼合作的:如果我想投你這個,CEO要把全部的錢投出來,要有經驗最好,剩下的錢我來出。很多時候是一種感覺,我只要看到趨勢就可以了。
3、要跟創業者約定好,讓初創企業獨立發展。一是,我說的話可以不聽,哪怕我是董事長。創業者很多時候非常看重我們的經驗,所以我們有經驗,他們有創新能力,要平等溝通,共同發展。不聽分幾種情況:我說的話如果錯了,那就不應該執行;我說的對,但沒表達清楚,也不該執行;我表達對了,但他沒理解,還是不該執行;即使我表達清楚,他也理解了,也並不是必須聽。只有一種情況他必須無條件聽,就是董事會決議的時候。為什麼不要聽我的呢?因為我說錯了,他執行,結果錯了,那也是他的責任。因為這樣責任清楚。我跟企業的交流還是比較深度的,但是方向、節奏要他來定,我不想變成管理者。第二是,我即使控股,也不派人去公司。如果派人的話,距離感就沒有了。派過去的人也很可能融入不了團隊,好像是我的人,經常向我匯報,反而不好。我就管初創階段,等到VC進來後,我就不管了。一定要給初創企業空間。
何伯權最後說,我不是大撒網,我是投資數量少,深度介入,追求成功率,能起到作用,能幫助創業者。我兒子說,你好像跟別的天使不一樣,他看到現場的創業家雜誌,覺得我更像一個創業者,而不是一個天使投資人。
整理:柯實、李煜
美俄分別大舉軍演 隔烏克蘭本月“開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56

烏克蘭政府軍打擊東部分裂武裝出現轉折、烏方指責俄羅斯軍事幹預之際,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和俄羅斯相繼決定本月舉行大規模軍演,西方與俄羅斯的文明“武鬥”即將開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北京時間今日下午,據俄羅斯國家通訊社俄新社報道,俄羅斯國防部透露,俄軍戰略導彈部隊將在本月進行有關遠程核武器的大演練。預計將有4000余名俄羅斯現役軍人和約400支技術部隊參與,其中包括航空技術部隊。
路透等西方媒體認為,俄方在本周威爾士舉行北約峰會以前發布上述軍演消息,其指向意義明顯。預計北約會在威爾士峰會上同意成立一支上千人的全新快速反應部隊。
今日稍早,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本月的軍演從16日持續到26日,地點接近烏克蘭與波蘭的邊境,將有200名美國軍人以及1110名來自烏克蘭、阿塞拜疆、英國、加拿大、德國、波蘭、挪威、羅馬尼亞、西班牙等國的人員。
美國也在將坦克和600名士兵派往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參與10月的聯合軍事演習,替換輕型裝備的傘兵。
近來烏克蘭的局勢出現戲劇性的逆轉,政府軍在東部地區與分裂分子的激戰中受挫,而此前政府軍接近攻下東部重鎮。
上周華爾街見聞援引《華盛頓郵報》消息稱,為增加應對烏克蘭危機的北約軍力,英國等七個北約組織成員國將組建至少萬人的遠征軍。
不過,普京上周五就在講話中警告:
“我們的夥伴應該清楚,最好不要觸犯俄羅斯。我認為,目前沒有誰想要和俄羅斯展開某種大規模沖突。”
“我想提醒大家,俄羅斯是世界上一大核武強國。”
意大利媒體稱,前日普京還在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話時宣稱:
“如果我想做的話,俄軍能在兩周內占領烏克蘭首都基輔。”
前日烏克蘭國防部長Valeriy Galetey表示,烏方的軍事目標發生轉變,從鏟除東部分裂勢力變為抵禦俄羅斯可能廣泛入侵。他警告,歐洲面臨二戰來最嚴重沖突。俄方要的不只是親俄派占領地區,而是試圖進攻烏方其它地區。
昨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出席威爾士峰會的行程中臨時增加了中轉地,到訪愛沙尼亞。他在當地發表講話,安撫面臨烏克蘭危機威脅的波羅的海國家,重申北約對盟友的軍事安全承諾。
白宮的歐洲事務高級主管Charles Kupchan透露,與愛沙尼亞、拉托維亞和立陶宛三個北約成員國的總統會晤期間,奧巴馬正告俄羅斯
“想都別想在愛沙尼亞或是波羅的海的任何地區使用你們擾亂烏克蘭的那套手法。”
分佈式太陽能發電回收成本分析(分別計算家用跟商用兩塊) 炒飯鍋鍋
來源: http://xueqiu.com/1791226104/32174793
前提:
1.安裝5KW的太陽能發電,成本在4-4.5萬元(統一按4.5萬元計算)
2.年平均有效日照時間在3.5小時,那麽5KW對應年發電量為3.5*365*5=6387度電,平均每天發電17.5度。
3.電費收入=國家補貼+自用(余電賣給電網)
說明:
A.國家補貼每度電0.42元(只要發電後就可以得到收入,這塊是國家財政補貼)
B.發出來的電自己用或者賣給國家電網,自己民用每度電0.5元左右(如果用電量大的家庭按階梯算的話,電費還要更高),商業用電1元左右,如果不自己用,全賣給電網收入為0.43元左右
A.家用的回收周期為:
第一種情況,發電全賣給國家電網
1.每度電收入為0.42+0.43=0.85元,每年收入0.85*6387=5429元
2.回收周期=45000/5429=8.3年第二種情況,發出來的電全部自已家里用掉,那麽回收周期為:
1.每度電收入為0.42+0.5(這0.5元是自已家交給電力局的電費情況,基數越大,越合算)=0.92元,每年收入0.92*6387=5876元
2.回收周期=45000/5876=7.7年B.商業用電回收周期
1.每度電收入=0.42+1(商業用戶普遍都是0.9-1元,這里按1元計算)=1.42元,每年收入=1.42*6387=9070元
2.回收周期=45000/9070=5年可以看出,如果是商業用電的話,安裝太陽能真的是太合算了。
5年回本的生意,現在還有啥行業比這好做??
@天蠍座小狐貍 @okokok33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