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麥當勞背後的物流供應商,順豐欲借新夏暉發力冷鏈物流
在中國競爭激烈的物流市場中,冷鏈物流一直是門檻較高的“藍海”市場,包括京東、阿里在內的電商巨頭和不少快遞企業都紛紛加大了對冷鏈市場的布局,而此前就已經先行一步的順豐控股((002352.SZ),決定聯合國際巨頭發力。
第一財經記者今日獲悉,順豐控股與夏暉宣布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新夏暉,將經營夏暉在中國已有的部分業務—— 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供應鏈及物流業務(包括國內貨運管理),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供應鏈及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其中順豐控股為新夏暉的控股股東。

強強聯合發力中國
夏暉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供應鏈提供商,業務發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也是麥當勞的全球物流供應商之一。在20多年前隨麥當勞進入中國後,麥當勞也是夏暉在中國的最大客戶。可以說,夏暉在中國的發展得益於麥當勞的迅速擴張,而其高效的冷鏈和多溫度食品分發技術,也是麥當勞能把連鎖店開到中西部並仍能保持一貫品質的重要原因。
夏暉的冷鏈技術和經驗優勢,也是順豐選擇合資的主要原因。順豐控股董事長王衛就指出,
在中國,順豐擁有拓展冷鏈物流的資源,網絡以及專業團隊,但夏暉所擁有的高標準是順豐所欠缺的。
這也是中國冷鏈物流市場的現狀。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700億元,年複合增速將超過20%。但同時,我國冷鏈物流仍面臨著技術受限、成本較高、標準化建設滯後等問題。
“冷鏈在國外發展較為成熟,在國內屬於新興產業,通過與夏暉成立合資公司,順豐可以借鑒國外專業的冷鏈技術和管理方法,少走彎路。”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指出。
據記者了解,在從快遞公司向一站式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供應商拓展的過程中,冷鏈物流是順豐重點發力的板塊之一,而對新夏暉的合資,是這一領域中最大一筆投入,希望結合夏暉的技術和順豐的網絡,拓展更多的客戶。
新零售下的混戰
冷鏈物流需求較大的領域主要有醫藥、冷飲、乳制品、生鮮農產品等,由於新零售對包括冷鏈運輸在內的供應鏈體系有極大依賴,包括京東、阿里在內的電商巨頭和不少快遞企業都紛紛加大了對冷鏈市場的搶灘和布局。
比如阿里從2013年就開始深度切入生鮮電商領域,天貓在當年7月宣布試水生鮮冷鏈物流。同時,阿里系從2014年開始就在投資易果生鮮,菜鳥網絡也擁有北京、上海、成都、武漢和廣州等多個生鮮配送中心。
京東也在打造生鮮冷鏈宅配平臺,通過京東自營生鮮配送實現全國上百個城市的當日達和次日達。
快遞企業中,申通在2017年4月成立了上海申雪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冷藏、冷凍倉儲並提供冷鏈當日配、次日配、隔日配等供應鏈服務,圓通速遞也在當年推出圓通冷運,通過“三大核心科技”+“六大服務標準”打造“鮮倉”、“鮮運”、“鮮配”一站式冷鏈配送服務體系。中通則推出了“優鮮送”服務,主要針對於生鮮、水果等具有較高時效及安全要求的產品。
順豐更是早在2014年11月就成立了冷運事業部,去年8月又宣布募集的80億元配套資金定向增發中,有7.18億元將用於冷運車輛與溫控設備的采購,包括冷鏈運輸車輛和EPP溫控箱。
徐勇認為,隨著消費升級,冷鏈未來在我國將占有很大市場,但目前市場仍處於百舸爭流的初始期,未來3~5年或將出現巨頭競爭格局。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邊長勇
沱沱工社:有机生鲜B2C的冷链管理
1 :
GS(14)@2011-01-27 00:39:33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25/182674.html
在沱沱工社网站上的菜肉鱼蛋,比普通菜市场里贵了不止一倍。不仅是因为所有的产品名里,都加了“有机”两个字,而且保证新鲜采摘新鲜到货。

大寒已过,但北京市城区至今未出现降雪天气,这让沱沱工社的创始人董敏不禁捏了一把汗。“我们的工作是"靠天吃饭"。”董敏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董敏创办的有机农业食品B2C网站——沱沱工社,一群人正在做着这样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首先,在北京郊区找一块改良好的土地,一群学农业的海归、大学毕业生在这里用最原始的方法种菜和粮食,从而为其在网上销售有机蔬菜和肉类提供货源保证。
在沱沱工社网站上的菜肉鱼蛋,比普通菜市场里贵了不止一倍。不仅是因为所有的产品名里,都加了“有机”两个字,而且保证新鲜采摘新鲜到货。这是一般人不会选择的生意,但在投资方九城集团看来,沱沱工社在业内改变了新鲜食品不能日配的弊端,开创了新型B2C领域的冷链物流,属于极有前景的“价值投资”。
独特的冷链技术
九城集团(NINE.NASDAQ)原本是一家典型的IT企业,主要业务是帮助中国外贸企业做报关软件和电子监管过程。董敏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成为中央财经大学的一名讲师。后来,董敏在上市公司九城集团中担任财务和法务工作。
由于疲劳过度,董敏曾有一次疑似癌症的可怕经历。“从医院拿到检验报告的那一刻,我慌了,但很快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即便是癌症也没有关系,我还有时间把孩子养大成人。”这次经历让董敏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从那以后,她无论是在饮食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非常注重安全和健康。
2008年,董敏决定去美国商学院读MBA,以提升自己的营销管理水平。在美国求学和欧洲游历期间,董敏凭着兴趣,考察了当地的食品市场,发现做有机食品的连锁超市,客户的忠诚度非常高,经营状况也非常好。
这给了董敏很大的启发:美国、欧洲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重视健康饮食是必然的趋势,而那些高收入、高学历、重视健康的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于是在学业完成后,董敏一回到中国就着手二次创业——做有机健康食品的供应商。
要在网上卖有机食品,除了要解决有机食品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新鲜问题。在创业初期,董敏并没有想到自己要亲自种有机蔬菜,但最终她发现,“我们要求供应商可以近距离供应,运输距离越短,监控会越容易,但符合这样条件的供应商太少了。”
2009年,董敏在北京平谷租用了1050亩土地,开始种植有机蔬菜,养殖有机家禽、家畜。为了保证有机蔬菜的新鲜,自建农场后需要一个信得过的配送机制,于是又有了配送中心和自建物流。
沱沱工社使用了冷链管理。在整套管理流程图上,一个新鲜的西红柿,到客户手中经历了19道程序。从采摘入库到验收合格到发送配货,到分包进入冷藏卡车,这一切需要非常快速的流程和低温环境。
“一般要求的时间是半天,因为半天以后新鲜的蔬菜就容易发黄,打蔫,卖相也不再好看。”董敏告诉记者。
新鲜日配有多难?
由于没有使用任何农药化学的保鲜方式,在沱沱工社上线初期,产品屡遭退货。
“得罪了一批客户,上午刚摘的菜,下午送到顾客家全蔫了。当时很多顾客愤怒地打电话,说我们卖给他们不新鲜的菜。还有刚摘的蘑菇,接触空气10分钟左右就变黑了,由于不能使用增白剂,氧化的黑蘑菇很难有好的卖相。有机高原香猪,绝对的天然放养,但由于高原需要耐寒,猪肉比一般猪肉要肥一些。”回忆这些被客户挑剔的往事,董敏依旧觉得十分无奈。“一方面是当时对储存条件没有经验,一方面是客户不理解。现在我们知道,新鲜蔬菜、水果应该怎么保存,一方面,也跟客户做良好沟通,让客户理解有机蔬菜和食品的特点,和对身体的好处。”
直到完善了企业冷链和更熟悉蔬菜水果的保鲜方法后,沱沱工社的经营才开始步入正轨。
除了蔬菜、肉禽等食品由沱沱工社自己的农场供应以外,一些有机食品采用的是对外采购的方式。为此,沱沱工社严格挑选了一些产品可靠、有技术保障的供应商。例如,沱沱工社销售的深海鱼产品都是进口的,因为国外的海捕技术可以保证深海鱼瞬间冷冻到-60℃,从而保证了深海鱼类的新鲜和营养。
在九城集团决心做沱沱工社以后,投入比预想大得多,2年时间投入了大约5000万元,而回报甚少。据介绍,目前的流水额大约1个月100单,每单200元左右。但董敏并不气馁,她认为随着中国的消费升级,产业前景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