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狂男圖殺學生討公道

1 : GS(14)@2013-01-17 01:22: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116/18135575
揚言要在廣州中山大學、幼兒園製造血案,一度引起全城恐慌的湖南郴州市男子曹再發,前日傍晚向廣州公安自首後,首度透露他準備在廣州犯案的原因:當局拒發徵地賠償,讓他一無所有、走投無路,想借「搞出人命」來討回自己的公道。他慨嘆:「老家死十個人都包得住,在廣州只要出一條人命都包不住!」
曹再發已被移交給湖南公安調查。他表示,上週五(11日)他與陳順立、親戚朱凱開車到廣州,當日入住新廣中路一間酒店,可是當局監控到他的電話,翌日清晨,有十多人找上門,他擔心已經事敗,於是趁機逃走。逃走後,他一直坐在車上或躲在停車場內,不敢外出。
現年43歲的曹再發南下廣州前,曾向汝城縣拆遷總指揮說,若不將280萬元(人民幣.下同)拆遷賠償還給他,他便會到廣州的中山大學。
他認為中大是廣東有名學府,畢業生都是做管理人員或官員,若大學的教授看到他的情況,應會出來維持公平正義。
被某報記者騙財三萬
曹再發認為,廣州與家鄉不同,在家鄉死10個人官員都能包得住,但在廣州,只要出一條人命都包不住。他說,要是搞出人命,就可討回我的公道、我全家人的公道。然而,曹再發亦想到受害者是無辜的,「小孩家長肯定會找我說:我家小孩是無辜的,你家的事關我小孩甚麼事?本來這是不道德的,我也不應該做」。他強調自己不是沒道德的人,但「如果不想留一條命,我昨天就行動了」。
曹再發還透露,他到廣州的另一個目的,是要向某大報駐廣東記者站一名姓張的站長討債。他表示2010年他到東莞樟木頭打工時,將被拆遷的事告訴公司老闆,老闆則介紹張姓記者給他認識,記者稱只要三萬元便能擺平事件,但記者收錢後卻稱湖南「太亂」,甚麼事都沒做,錢也沒還。
廣州當局前日緊急發佈曹再發可能在廣州製造血案的通告,令到全城人心惶惶,不但家長湧到幼兒園接回子女,200名公安更在中山大學佈防,氣氛緊張,但至昨日已經回覆平靜。
另外,湖南婁底市昨日發生校園兇案,一對家長昨日闖入一間小學,將一名三年級學生打到重傷後,亮出利刀將前來勸阻的校長當場斬死。
廣東《南方都市報》
2 : Sunny^_^(11601)@2013-01-17 08:15:26

後面的校長才是重點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147

基金卓語 - 允卓德 稅務天堂公道嗎? (2013年08月15日)

1 : GS(14)@2013-08-15 23:05:5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68067&d=2129
【am730專欄】文明應該是如此運作的:所謂有權利就有義務,要享受到福利就要為此付出代價。香港一直試圖改革稅制,以拓寬稅基;亦有人提出其他建議,包括引入增值稅。凡此種種,目的不外是增加庫房收入,並確保政府入息穩定。
不過,有個問題令我相當困惑:何解政府並不向所有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不論其身份、階級、背景、收入——以其資產總值加上收入來計算應繳納的稅款,而非如現今一般只計其收入。當然,要確實執行,就必須確保其資產可以輕易地透過身份證追蹤,從而評估。
今時今日,不支分文薪金,卻收取豁免繳稅的股息的生意人不知凡幾。結果,他們只需繳納微薄稅款,有些甚至不用向庫房作一分一毫的貢獻。然而,這些紳士淑女們,在肆意享受著香港所賦予種種好處的同時,卻堅持不肯分擔相關成本。想深一層,政府不正是該向這些人徵收稅款,支持甚至擴大我們的福利系統嗎?
作者為德盛安聯資產管理高級基金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681

葉蘊儀嘲太認真王宗堯:公道在人心

1 : GS(14)@2016-01-18 00:57:26

■葉蘊儀有感《中女羅生門》是為中年女性打氣。資料圖片


左報《文匯報》批鬥《100毛》及「毛記電視」荼毒青少年,憑《中女羅生門》在分獎禮獲獎的葉蘊儀昨回應說:「我不嬲冇睇《文匯報》,其實佢哋係唔係唔清楚香港文化?just for fun,唔好咁認真。」她補充作為一位創作人,《中女羅生門》是反映中年女性的共通點:「係打氣說話,唔覺得係荼毒,我都喺《100毛》寫文章,唔覺得有咩荼毒細路,我都係一名家長。」男神王宗堯表示每一報社都有自己編採及政治立場,他說:「究竟我哋做緊嘅嘢,係公義嘅事、對社會有正面影響定荼毒緊青少年?任何嘢我哋自己講都唔係一個準則,自己唔可以評論自己,不過公道自在人心。你心目中把道德尺,認為係啱嘅時候,你就會堅持去做,我嘅立場就係咁。」在分獎禮分別獲頒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的河國榮及方健儀昨日接受電話訪問,方健儀回應說:「因為冇睇到段嘢,唔能夠好全面咁去comment。」河國榮亦不欲多講,但謂會繼續與《100毛》合作,他透露獲獎後人氣大升,經常被市民拉着合照,而現時他有多個工作斟洽,並希望盡快完成出唱片心願。採訪:李森、魯吉



■王宗堯謂自己的立場就是堅持去做對的事。資料圖片

■河國榮人氣爆燈,行商場即被街坊集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116/19454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345

仁超遠矣志明在懷主流大曬公道何來

1 : GS(14)@2016-03-06 15:51:20

http://waitbull3.blogspot.hk/2016/03/201633_76.html
:仁超遠矣志明在懷主流大曬公道何來
甲、
沒想到離港不數日,便相繼發生幾樁與《信報》和筆者有關的事,此中最意料不及的,當然是志明老弟病故。

在外地機場,收到女兒給她母親的電話,說「曹叔叔走了!星期天的事……。」到了候機樓,又看到數字報館的先後同事,包括前任和現任總編輯陳景祥和郭豔明給內子的相關短

訊。郭女士問筆者夫婦可會寫幾句哀悼的說話,趕不及回複便要匆匆登機;後來才看到《信報》隨後有個紀念曹仁超的專輯。

對筆者而言,「曹仁超」是個筆名,女兒嘴里的「曹叔叔」,是我喊了幾十年「阿曹」的曹志明。以傳統老套的說話,阿曹與筆者「相識于微時」,當年筆者是負責《明報》(晚報和日報)財經新聞版,對于有投稿人以「童體字」書寫的來稿,初不以為意,稍後細讀,才發覺其文字雖不老練,評論卻貼市、直率、富創意,並非人雲亦雲,甚有可觀;遂約他「飲茶」,哪知這位對市情及上市公司財務狀況頗為嫻熟的作者,竟是個言詞簡約、笑容靦腆,顯然是入世未深遑論老于世故的小夥子曹志明,和後來發福的長相迥異。四五十年前,由于市場需求不大,樂意為報章撰寫股市評論的人,屈指可數,志明正是筆者存心物色招納的人才……。

志明聰敏好學和勤奮(任勞任怨也許更貼切),很快成為「名筆」。事實上,招攬他成為「拍檔」,是筆者的明智抉擇,而志明對于他能夠與筆者共事數十年,亦有同感,那從他為《信報》二十五周年報慶特刊撰寫那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見之。他用曹仁超為筆名,廣為讀者所知,惟知道他還用思聰、鄭植林等名字撰稿的,未必很多;在工作上,志明對筆者的「無懨需索」,一直有求必應,他花開數枝的專欄筆墨,正是《信報》財經版贏來良好口碑的基礎!

共事三十多年,志明和筆者在工作上可說合作無間,他的名堂響了之後,亦從無主動提出這種那樣的回報要求,無論參股、分紅、「分房產」以至賣股權,都是不「加」意見便笑瞇瞇地喜而納之。正如當他秘書二十多年的鄺女士說︰「曹Sir大方不計較,很易相處……。」和他共事的同事,見過面、談過話的讀者,相信對此都有同感;其隨和與友善,亦反映到他與財經版的「後勤小組」(研究部門)的長期合作愉快上。

《信報》股權于二○○六年年底分階段轉手,筆者退出報社,只寫專欄;志明留任,保持其全神投入工作的固有作風和熱誠,與新班子如魚得水……。

在新公司「打造」下,以寫「日記」享盛名的老曹,很快便從「投資者」的身份變為洞明財勢股市的「民間股神」,現身論壇、出席講座、大量出書以至登台做戲、宣傳走埠,八寶盡出而應付裕如,其長女悼念乃父的文章說他「一生精采豐富」,一點亦不誇張。而這連串的推廣宣傳,因為形象鮮明叫座,不但對報館有利,亦令阿曹躊躇自得、沾沾自喜。忘我地投入「股神」的角色,畢竟與伏案寫文章只要勤奮動腦筋的代價不同,變成公眾人物,曹志明豈會全無付出?事實是,無論在體力上、精神上以至言詞間,阿曹都有「透支」甚至「超支」的痕跡。期間筆者發覺阿曹談出身、說舊事,不少都與筆者過去認識數十年的曹志明大有出入!

「股神傳奇」愈推愈高的一些「離地奇談」和「無中生有」,不免包含若幹與《信報》和筆者有關的舊事,不盡不實的誤傳,一再發生;筆者和內子不得已的事實澄清,在不解內情的旁觀者尤其是好事播弄者看來,便是幾十年交情一朝斷!

工作投入、演戲入戲,那是阿曹過去一直引以為傲的本色,可是切實人生與虛應故事的交織糾纏,真假里外關系的遠近親疏,令三十多年交好共事的善緣變得不實不在。

在外地聽到阿曹的死訊時,還能思潮起伏,回首舊日瑣憶;回港看到訃聞上不只是括號內的曹仁超而是曹志明時,方切實感到老友大別,一念俱往矣,只覺痛惜!

乙、
大約半年前退出公民黨、辭去立法會的前議員湯家驊,其留下的空缺,在去周日舉行的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回歸公民黨,由年輕一輩的楊嶽橋補上。

新界東是一個大選區,範圍包括人口密集的將軍澳、沙田、大埔和上水等;區內住民的「階級」代表性均勻,登記選民接近一百萬,雖然補選議員的任期只有半年,可是參與角逐的卻有七位之多。選舉當日,共有四十多萬選民投票,代表泛民勝出的楊嶽橋(公民黨)與未能入局的梁天琦(本土民主前線)分別獲十六多萬及六萬余票;打響建制派旗號參選、聲勢看似浩大的周浩鼎(民建聯),得票十五多萬,僅以約一萬票敗陣。得票對比,建制與泛民是四六之比,相對激進的本土民主前線,由于得到六萬多票而變為「大有來頭」,舉起了「三分香港政治版圖」的大纛,給很多人帶來新鮮的解讀。

補選前夕,港人對立法會的長期拉布,感到厭煩和疲累;不少人尤其是親建制派,認為癱瘓議會正常運作,費時失事、浪費資源、拖累民生,這種想法特別是親建制的傳媒就此大做文章、口誅筆伐,加上農曆年初二淩晨旺角那場警民沖突暴力過甚,令人擔心會削弱泛民特別是激進反對派的群眾支持,讓建制派坐收漁利,奪走制衡立法會的關鍵性一席,就此破解泛民在分組點票中僅余的否決權力,加上高速剪布的「蠻力」,改動商議提案的先後次序,近乎修改《議事規則》的「立法話事、通行無阻」,便不難達致。

一般人雖然討厭拉布,可也明白當前特區政府管治失序,政事亂作一團,權力建構的機制蹺蹊,缺乏均衡,是議會人事兩極化和政府「多行不義」的主要原因。建制派盲撐政府,反對派的提議,不管理由多麼充分、「貼地」,因而永不「出頭」。從這次關鍵性一席的補選結果看來,選民是寧願忍受反對派繼續拉布,亦不願見制衡力量進一步萎縮!眾目睽睽,政府對建制派的權力傾斜已嫌過分,少數派的合法否決權怎能輕忽?楊嶽橋勝出,立法會議事制衡機制才不致報廢。滿肚密圈、別有懷抱的湯家驊退出公民黨,該黨曾予人以花果飄零的印象,非常明顯,楊嶽橋當選對公民黨以至整個泛民陣營是一支強心針,顧全整體泛民力量的有心人,應更珍惜一些過去不屑一顧的合作空間和機會,令泛民力量不再那麼分散。

未來半年,面對高鐵的超支撥款、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推動與「網絡二十三條」重推(?)等,政府與建制派可說「頭大如鬥」,一籌莫展的特區政府,可有扭轉乾坤的板斧?民建聯的周浩鼎在敗選後發表了一些「罪己」的話,諸如未夠努力、知名度低和啟動選舉工程太遲之類,只要看一看補選過程和其他參選人,便知周氏所言空泛虛弱。本來,以建制派的聲勢和資源,周浩鼎當選的機會不低,結果卻是無功而回,不僅輸給楊嶽橋,就是要和平革命的梁天琦落敗卻是贏滿信心,其得票為總投票率一成半強,如此氣勢,令助選資源充沛、後援部隊強大的周浩鼎,顯得多麼軟弱乏力。梁天琦一句「主流唔系大曬(主流不能決定一切)!」大快人心;反觀周浩鼎那句「行正路」,人們聯想的是行事無方、徇私不正的特區政府,不免要問究竟是哪門子的「正路」?「舍正路而弗由」的楊、梁二君,顯然一人贏得漂亮、一人雖敗猶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85

財女手筆:還地盤系一個公道

1 : GS(14)@2016-04-13 17:00:21

上一輩人生活艱苦,日做夜做,養大仔女,誓要佢哋成為「第二個李嘉誠」,未來職業?當然要成為醫生、律師、金融界尖子最好,話晒都叫「師」之輩,專業人士搵錢夠多,一定可以飛黃騰達,點知,今日一睇新聞,原來,最好唔及地盤好!不少人對工程認識不多,做通風、商場冷氣規劃、室內設計、或者做港珠澳大橋?咪又係落site做地盤,一律被統稱為「地盤佬」。地盤工程行業高薪缺人,香港大型工程一單又一單,即使你我再唔情願,政府仍然一車車、幾百億咁支持基建工程,大學生入職起薪都有兩萬蚊,勁過好多BBA畢業的人工,但仍然會聽到父母、親人,甚至女朋友慨嘆:「唉,始終都係做地盤,都叫佢搵份寫字樓工啦!」,硬係要將各個項目工程師講成「地盤佬」。近年不斷有建築、土木工程股上市,當年,可能大家唔睇一眼的「地盤佬」,今日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主席、CEO,大家對身邊嘅工程師,有無另眼相看?唔理佢哋家陣上市目的係咪「啤殼股」,至少,大家又將佢哋捧得高高哋,訴說一個個勵志的故事,係咪要還你身邊「地盤系」的朋友一個公道?
Melody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413/195684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182

首位被打死教師丈夫討公道半世紀

1 : GS(14)@2016-05-21 13:00:45

「我,沒有忘記歷史!」兩年前,作為文革時北京首名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卞仲耘(圖)的丈夫王晶垚稱如果再見到卞會這樣說,這話也代表他為亡妻追求公道付出的努力。文革發動50周年前夕,《蘋果》記者到訪北京的王宅,他的家人卻稱現年95歲的王老已腦袋不清楚了,說起文化大革命,只能說:「媽媽給打死了!」卞仲耘是前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現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副校長,她被誣衊參與反革命活動,先後遭多次批鬥,直到1966年8月5日被學生圍毆致死,是文革開始第一名被打死的教育工作者,離世時50歲。卞過身當日,王用了幾個月的工資,買下一部相機拍下妻子的遺體,鮮有地為文革受害者留下存證,亦開展半世紀追求真相之路。2014年,廣東《南方都市報》採訪王晶垚,當時面對中共開國上將宋任窮的女兒、前女附中學生宋彬彬公開道歉,王稱「她沒有參與打人,但她是一夥」。



腦退化前仍毋忘歷史


《蘋果》記者近日再到王老在北京的寓所探訪,可惜的是,王老的續弦妻子稱他已不能再受訪,「已經是老人癡呆那一類,腦子不行!」王晶垚太太指,兩年前《南都》的採訪應是王老所能接受最後的訪問,「兩年前,2014年的春節左右,還有人來採訪。」當時王老這樣評價自己的一生:「我過的不怎麼樣,但這一生沒有白活。為甚麼?因為,我沒有忘記那些本來可以淡忘的歷史!」直到前年的9月,王老住院了,王老太太續稱王老的記憶已經開始糊塗。前師大女附中設於1917年,為北京歷史最悠久的中學之一,由於學校離天安門及中南海只有一公里,不少幹部女兒都在該校就讀,當中包括毛澤東、劉少奇及鄧小平的女兒。■記者黃兆康北京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8/196159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87

【馮仁昭四圍超】入稟法院討公道諸葛紫岐告莊端兒

1 : GS(14)@2016-12-07 07:41:13

■莊端兒9月開記招,聲稱8月已向諸葛提出解約。





諸葛紫岐曾力捧旗下性感女星莊端兒,可惜呢對賓主今年9月擘面,莊端兒喺記招上聲稱8月已向諸葛發律師信,單方面提出解約,佢當時爆料指所有事發生喺自資出寫真集之後,其中喺接拍電影《作家的謊言》上更有拗撬。



■諸葛紫岐噚日發聲明,指追究莊端兒嘅誹謗性言論。資料圖片

■莊端兒自資出寫真集,大晒惹火身材。資料圖片


聲明追究損失

諸葛事後回應話從來冇逼藝人去做唔想做嘅嘢:「合作講求彼此誠信,如果誠信出現問題,好難合作!」事隔超過兩個月,諸葛同星韜國際娛樂文化有限公司噚日喺微博貼出聲明,內容提到:「就近日莊端兒小姐透過不同媒體及召開記者招待會,所述有關諸葛紫岐及星韜國際娛樂文化有限公司(「當事人」)的誹謗性言論及惡意虛假行為,我們已委託資深大律師處理,於今天入稟高等法院,控訴莊端兒小姐,除了討回公道,並追究事件發展至今對當事人所帶來的傷害及損失。」諸葛噚日封嘴,莊端兒就透過好友迪子表示冇回應,佢嘅舊愛張致恒就以短訊回覆:「我唔方便回應。」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6/198560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509

林鄭聲稱參選原因 防中央不任命的人勝出泛民選委:矛頭指曾俊華 欠公道

1 : GS(14)@2017-01-23 07:41:34

■林鄭近日於吹風會表示擔心選出的人不為中央接受,會出現憲制危機;圖為她昨出席許賢發追思會。莊建鑫攝



【特首戰開打】【本報訊】今次特首選舉,前財政司長曾俊華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兩名建制派參選人,盛傳遭中聯辦封殺,要求建制選委只提名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參選。據悉,林鄭近日與各界交流時稱,今次選舉最壞情況是選出中央不能任命的人選,聲言參選是要防止出現此憲制危機。有選委及學者質疑林鄭從何處得到消息,需公開交代。有選委認為林鄭言論明顯指向曾俊華等對手,想令人覺得僅她獲中央支持才參選。記者:林俊謙



現時已宣佈參選特首人士,林鄭、曾俊華及葉劉均曾任主要官員,而胡國興為退休法官,基本上全屬建制陣營,中央理應可接受他們任何一人做特首,但早在林鄭宣佈參選前,政圈已廣泛流傳中聯辦向建制派傳話,聲稱中央只支持林鄭一人,不接受曾或其他人參選,又要求建制選委只提名林鄭。早前葉劉為此大控訴,指不應在提名階段就篩走建制候選人,要求北京容許公平選舉。不過,面對曾俊華宣佈參選後形勢,林鄭近日與各界交流時聲稱,決定參選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想選出一名中央不會任命的特首候選人,形容若出現這個情況,必定引發轟動國際的憲制危機,揚言她自覺須防止此情況出現。對於林鄭的說法,葉劉指不想假設林鄭指中央可能不任命選出的特首是甚麽意思,故不會評論,葉劉又稱尊重林鄭的意見及願意為香港服務的精神。而曾俊華競選辦表示,不會評論傳聞,期望特首選舉是君子之爭,按《基本法》以公平、公正、公開方式進行。


選委促交代消息來源

林鄭月娥競選辦公關戴健文解釋,林鄭當時是指《基本法》列出特首須同時向中央及特區政府負責,擔心一旦選出的人不為中央接受,會出現憲制危機,故決定參選,希望給選委提供多一個選擇,強調林鄭言論並非針對任何參選人,亦無提及任何具體人名或陣營,只是申明特首的角色。公民黨法律界議員郭榮鏗接受本報查詢時指,中央有權不任命經特首選舉產生的特首,但有關做法將會引起憲制危機,「呢啲憲制危機,要到時先知點樣,現時真係唔知點處理」。郭榮鏗又指,曾俊華、葉劉淑儀等人曾出任問責高官,胡國興亦曾任本港法官,「佢哋個個都接受一國兩制,相信《基本法》,睇唔到中央有唔任命嘅原因」。另一選委單仲偕稱,林鄭需公開交代從何處得到消息,認為林鄭言論明顯指向曾俊華等對手,想令人覺得自己有中央支持才參選,並非為港而出戰。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質疑林鄭陣營消息是否可靠,為何不公開說明,而要在吹風會向傳媒高層透露,而且今次不是私下言論,而是面對一班傳媒高層,認為林鄭若是相信她的消息真確,就應向市民交代,現在讓消息一直發酵,促使選委作政治投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122/19905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609

葉劉:判刑過重不公道

1 : GS(14)@2017-02-18 09:47:45

【本報訊】七警昨被判囚兩年,四名特首參選人中,曾俊華回應指尊重法庭裁決,而林鄭月娥同指尊重法庭裁決外,又稱明白紀律部隊當時面對的壓力,而葉劉淑儀認為判刑過重,對警務人員不公道,胡國興則呼籲公眾不要對法官施額外壓力。曾俊華中午見記者時,被問到七警案量刑,只說尊重法庭決定。而林鄭月娥透過競選辦回應稱明白紀律部隊面對當時社會環境的工作壓力。葉劉淑儀則認為判刑過重,指警員是承受很大壓力下,一時激動做出有關行為,又指法庭對襲警案相對輕判,裁決對警務人員不公道,認為要就刑期上訴。胡國興稱尊重法庭判決,但因被告或上訴,故不便評論。對於有人批評法官,胡指「咁就要睇佢有冇理由」,又指法官如何判決也會承受壓力,「讚嘅好少,批評說話好多時都會聽到」。■記者佘錦洪、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18/199322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826

七警定罪六日 一哥仍拒道歉曾被警毆打市民:對受害者欠公道

1 : GS(14)@2017-02-19 12:19:20

■警務處長盧偉聰昨以七警擬上訴為由,拒就事件道歉。陳善南攝



【本報訊】七警「暗角打人」被定罪至今第6日,逾8,300人簽名要求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向全港市民鞠躬致歉。盧偉聰昨幾度以案件司法程序未完成及七警積極考慮上訴為由,拒為警員犯法行為道歉。在傘運無辜被警員毆打至身體嚴重受傷的市民梁偉文斥責警隊講一套做一套,對受害者欠公道。民陣認為,警隊拒道歉將進一步撕裂警民關係。記者:廖梓霖



警務處處長「一哥」盧偉聰昨出席學警結業典禮後,多次被問到會否為七警案中警員犯法行為道歉,他回應稱,案件的司法程序未完成,聽聞七警會積極考慮上訴,在未有最終結果為由,暫不作評論。盧亦指過去數日警隊上下心情沉重,事件對警隊有影響。



■行會成員周松崗昨在學警結業典禮致辭,盼警隊挽回市民支持。

■被警員打傷的梁偉文批評盧偉聰講一套做一套。


逾八千人聯署促致歉

問及一般情況下,警員可否毆打示威者或市民,盧偉聰指,希望大家理解七警的事件背景,指當時佔領行動長達79日,在本港歷史上未曾發生,警隊人手不足,各人每日平均工作15小時以上,長時間工作造成極大疲勞,「有同事因公務牽涉刑事案,有咁嘅結果,我感到十分心痛同難過」。他指,除了向市民負責,自己同時帶領2.9萬名警員,會支援七警及其家人。至於會否紀律處分、是否需交還薪金等問題,要待所有程序完成後才能處理。警隊久未道歉激起民憤,循道衛理聯合會前會長袁天佑牧師太太、人稱「袁師母」的陳錦美以個人名義,前日發起「七警案:市民回覆一哥」聯署信,要求盧偉聰代表七警向全體警員和全港市民致歉,促曾偉雄同時問責,停止領取長俸。截止昨晚已有超過8,300人簽名。在雨傘運動中被誤當示威者、遭警毆打至身體嚴重受傷的油漆工梁偉文,昨日促請盧偉聰盡快向被警員粗暴對待的受害者道歉,他對盧昨日的回應感到可笑,直斥其講一套做一套,違背自己上台時的諾言。梁偉文指,盧偉聰就職警務處處長時,曾指若法庭判七警有罪,證明警隊做錯,將公開道歉,惟七警已被定罪他仍不道歉,「仲想上訴,即係證明根本冇道歉呢回事啦」。梁偉文又認為,盧偉聰欠被警員粗暴對待的受害者一個公道。梁續稱指,七警毆打曾健超、朱經緯用警棍打途人,以致他自己被警襲擊,皆是事實擺在眼前,他堅持一定會繼續追討,直至警方道歉為止,「打人係犯法,公道自在人心,我一定追究到底」。


民陣斥損害警民關係

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區諾軒指,盧偉聰不就七警打人道歉,將進一步損害警民關係,又指昨有團體遊行撐警,正顯示當下為是非黑白不分的年代,「法庭判咗,仲要去質疑?」區諾軒舉例指,在2014年向廉政公署舉報警察不恰當使用權力的個案有202宗,在2015年便急升至247宗;而2014年約有20名警察犯法被捕,到去年已急升至逾40名。區諾軒質疑警隊律己以寬,律人以嚴,若警隊欲重建形象,必須先反省有否面對市民。七警案http://bit.ly/7-cops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219/199331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9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