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新聞自由指數 歷來最低無國界記者:京侵蝕媒體編採自主空間

1 : GS(14)@2017-04-28 00:50:33

【本報訊】國際關注資訊自由組織「無國界記者」公佈最新2017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本港排名從去年的全球69位跌至第73位,排名較去年跌4位,是有紀錄以來最低。報告批評北京侵蝕本港媒體的編採自主空間,點名指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舉動令人極度不安。記協對調查結果感吃驚,籲新一屆政府正視問題。記者:廖梓霖無國界記者根據全球各地新聞自由狀況,包括新聞自由是否獲尊重及傳媒運作環境等因素,編製世界新聞自由指數。2017年在全球180個國家或地區中,香港排名為73位,較去年排第69位跌4位,創歷年以來新低。台灣則名列全球45名,位居亞洲之冠。非洲國家萊索托、尼日爾共和國的排名較本港更高,分別排第68和61位。



「一國兩制步入完結?」

在評論本港新聞自由時,無國界記者更以「一國兩制步入完結?」(Beginning of the end of"one country, two systems"?)為題。無國界記者指,儘管關注新聞自由組織過去已多次警告,但北京仍不斷侵蝕本港媒體的編採自主空間,本港新聞媒體報道涉及中國大陸及香港政府的敏感題材越趨困難,新聞媒體亦明顯要抵住來自北京方面的壓力,以保障編輯自主。


阿里購《南早》令人不安

報告特別指出,內地網絡公司正不斷收購本港媒體機構,並點名指內地網絡業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收購港媒舉動令人極度不安。去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入主《南華早報》。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對結果表示吃驚,認為本港新聞自由正在消失是不爭事實,呼籲傳媒高層檢討是否有自我審查,思考為何本港新聞自由落得如斯境地,「涉及中國嘅敏感新聞,有啲人自動自覺唔報、淡化,一直都發生緊」。她期望即將上任的新一屆政府正視問題,盡快落實資訊自由法、檔案法、開放網媒採訪等,提升本港的新聞自由度。浸大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指,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其中一個評分標準為多元性,惟過去一年香港傳媒更趨單一化,如阿里巴巴收購《南早》時已清楚講明,要用中國方式演繹中國故事。本報查詢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會否採取措施保障本港新聞自由,在截稿前未獲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27/20003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491

美稅改觸發企業遞延資產減值 料侵蝕利潤

1 : GS(14)@2017-12-26 14:07:20

【明報專訊】美國國會最終落實稅改,落實降低企業所得稅,表面上會令企業受惠,但是多家大企業包括瑞信、美銀及安進(Amgen)(4332)等,均因為需要就稅改問題,因應之前的稅務安排付出代價,需要作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減值準備。

美銀需作30億美元減記

根據《彭博》報道指,美國落實稅改後,一眾進行稅務安排的美資企業,將為此付出代價。當中生物醫藥股安進,便需要為其此前進行的稅務安排,一次過確認減記介乎60至65億美元;美銀及瑞信亦需要分別進行30億及23.2億美元減記。類似減記安排將陸續有來,多為非現金性列帳,但是因為涉及金額較大,或引起市場關注。

《彭博》的報道指,美國企業所以要因應新的稅改,進行一次過減記安排,主要與該等企業進行稅務安排有關。一般而言,這主要在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帳目處理上,因應多付稅務或作出稅務虧損安排,加上該等安排非即時支付,因此會以遞延資產形式列帳。在進行分類帳入帳同時,亦有企業因應折舊資產時,相應作出少付稅務安排,致推高遞延債務。企業因此日常可以在會計及稅例許可下,作出有效的稅務安排,但是在稅改時或需要調整,今次稅改便是一次過調整帳目的經典案例。

擁淨遞延負債 波音或因稅改得益

假若稅改落實,簡單而言之,即若有大額遞延稅項資產時,企業需要安排減記;若出現遞延負債時,或出現一次過大額收益,變相推高盈利。個別企業如飛機製造商波音,因為擁有10億美元淨遞延負債,或因為稅改而變相有機會獲得大額收益。不過在截稿前,波音未回覆《彭博》會否因為稅改取得收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656&issue=201712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7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