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國房價漲速創1977年以來最快水平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306

據CoreLogic最新美國房價報告顯示,6月美國房價同比增長11.9%(包括受壓住房資產銷售數據),這也意味著美國房價連續第16個月上漲。

環比來看,CoreLogic報告顯示,6月美國房價環比增長1.9%。

除去受壓住房資產銷售(房屋賣空和REO交易),6月美國房價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1.8%。

此外,今年上半年美國房價同比漲10%,CoreLogic首席經濟學家Mark Fleming表示:

「美國房價這種上漲趨勢創下了1977年以來最快的速度。」

CoreLogic報告中還包括一些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細節情況:

內華達州的房價上漲(包括受壓住房銷售)最快,達26.5%,而密西西比州的房價下降最多,降幅為2.1%;

除去受壓住房銷售,房價增長最快的州也是內華達州,上漲23.6%;該項數據中美國所有州房價都呈上漲趨勢;

從2006年的峰值至2013年6月,美國房價下跌19%;

CoreLogic待售房屋價格指數顯示,預計7月美國房價將同比上漲12.5%,環比增長1.8%。

下圖為2002年至今CoreLogic美國房價走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91

美股市盈率增速創網絡泡沫以來新高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236

標準普爾500指數(SPX)股票價格正以過去14年以來最快的速度超過利潤的上漲速度。同時,這波牛市漲幅長度已經超過了自哈里·S·杜魯門擔任總統以來的平均水平。

根據彭博數據,美國股市的基準指數在過去12個月相對收益率已經上漲了14%,市盈率達到了16倍。上次估值向這樣的快速攀升,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年的科技股泡沫,之後股指便下跌49%。數據顯示,這波起於2009年3月的漲勢已經超過了1946年以來的平均漲幅。

看空者說,伴隨著美聯儲準備縮減QE,以及卡特彼勒和丹納赫公司這類大型公司利潤上漲放緩的預測,收益不能和股價保持同步顯示牛市已經接近尾聲。

樂觀者指出,不斷擴大的市盈率表明個人投資者對經濟十分有信心,而且歷史數據顯示牛市在最後階段往往收益最大。

羅伯特·羅伊爾,北美信託投資經理在8月20日表示 「市場已經快要走完了,每個人都希望看到下半年基本面復甦,但我不知道什麼將推動經濟復甦。」

勞動力市場

由於上週全球製造業和美國勞動力市場復甦跡象顯示經濟正在持續改善,S&P 500指數上漲0.5%至1663.5,該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了17%,是1997年以來相同時間段內漲幅最大的一次。

根據彭博數據,自2009年見底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已經上漲了146%。連續53個月的上漲已經超過1946年以來牛市的平均長度大約4個月(平均長度約49個月)。

彭博數據顯示,2010年在標準普爾500家公司的綜合利潤飆升了37%,2011年為19%,去年則放緩至2.3%。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長3.6%和3.7%。今年分析師對2013年盈利預測紛紛下調 0.7%,至 110.22美元,預計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

網絡泡沫破滅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上一次股票收益超過利潤增幅那麼多是在1999年。當時,股價在一年內飆升19%,達到30倍市盈率。在牛市結束的次年,由於網絡泡沫的破滅,2000年3月起至2002年10月S&P 500指數下跌了49%。

1987年,價格上漲迅猛,至8月估值上漲了43%,漲速大約是前一年的兩倍。那個8月是一波五年牛市的高峰,高峰之後到1987年12月股指下跌了34%。

5月份可能是美股的分水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首次表示,可能會在今年開始減少QE。S&P 500指數從高5月21日的高點到6月24日,下跌了5.8%,然後到 8月2日反彈了8.7%,接著又下跌了2.7%。

在央行準備縮減其空前貨幣刺激政策的背景下,企業盈利需要進一步加速來證明股市飆升是合理的。

負面展望

范倫德斯,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分析師表示,「市場曾有很多期望,希望在下半年基本面會有所改善,然而盈利增長的改善已經從第三季度推遲到第四季度,很少有公司給出了正向展望,卻有不少公司給出了負面展望。」

Laszlo Birinyi,Birinyi Associates Inc主席表示:雖然美股可能已經處於牛市的最後一段了,但通常這段的獲利程度最大。這最後這一段被Birinyi稱為非理性繁榮,股市平均會在這段上漲39%

Birinyi,作為最早一批建議客戶在2009年買入股票的理財經理,在8月7日的報告中指出美國股市這波漲幅將在今年後大幅放緩。他預測,S&P500可能在12月份達到1740點的新高,在目前的基礎上繼續上漲4.6%。

上一次高峰

即使S&P 500指數估值在今年繼續擴大,它仍然低於上次牛市見頂的級別。彭博數據顯示,自1957年以來牛市平均市盈率為17.4倍,比現在高了10%。高一些的平均市盈率為20.2倍,比目前高了26%。

Russ Koesterich,貝萊德的首席投資專家表示:「估值高低比牛市時間長短更為重要,今天的估值水平低於2007年,並遠遠低於在2000年估值水平。」

彭博數據顯示,當S&P 500指數在2007年10月9日創下1,565.15高點時,市盈率為17.5倍。而在2000年3月達到1527.46的頂峰時,市盈率達到了31倍。

卡特彼勒的攀升

卡特彼勒公司的估值在過去的一年已攀升了28%,然而這家世界上最大的採礦和工程機械製造商發佈的前三季度的盈利數據顯示利潤在下滑。分析家預測, 2013年的利潤率將下滑27%。上個月,Peoria,這家位於伊利諾伊州的公司下調其盈利預測,原因是來自新興市場的需求放緩,以及採礦設備銷售額下降。

彭博社的數據顯示,分析師們認為丹納赫今年利潤將增加6%。這將是這家工業儀器及設備製造商自2009年以來增長最緩慢的一次。在7月,這家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公司下調了其盈利預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65

德銀:雷曼兄弟倒閉以來表現最佳與最差資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724

本月初,華爾街見聞與大家分享了三幅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2008/09年至今全球股市、債市和黃金的表現。

在雷曼兄弟倒閉五週年之際,德意志銀行又以這次重大事件為起點,總結了美元計價的全球主要金融資產總回報。

 

 

以下是本幣計價的全球主要金融資產總回報。

 

德銀總評如下:

以美元計價總回報率最高的依次是白銀(100%)、黃金(73%)、歐洲高收益債券(60%)、美國高收益債券(58%)和標普500(50%)。

核心利率也表現不錯,因為央行多年人為保持低利率,促使固定收益市場繁榮。

德國、美國和英國三國國債五年來分別達到23%、20%和20%的回報。

新興市場儘管近來受挫,但同期股市與債市回報仍分別高達33%和29%。

表現墊底的是希臘股市,回報為-66%。這顯然是歐洲債務危機的傷害。其次是歐元區600銀行業指數(-30%)、意大利FTSE MIB股指(-30%)和巴西Bovespa股指(-20%)。

德銀指出,這五年多的全球名義增長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低的,所以金融資產的表現幾乎完全歸結為流動性,並非經濟增長。在全球恢復增長以前開始放緩QE的看法持續存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62

永恆策略(0764)上市以來的供合拆情況(1)

永恆策略最初稱為海岸集團,主為從事電影VCD之生產,股東包括當年的中建電訊(138,前連域集團、中翹電訊)及中國星集團(326,前星光娛樂),在2000年2月初承著科網熱潮上市集資,雖然有良好的概念,但卻一反常態股價沒大波動,不久甚至下跌,當年網上名人fai 當年說他自己正收集該公司之股權,把股價炒高。

在2001年6月,主要股東把股權出售予中國星集團,其後股權陸陸續續向中國星集中,就開始它的瘋狂變化之旅。2001年,收購中國影視銷售網絡之外,中國星也把其電影版權注入,把公司轉型成為電影版權發行公司,並在次年易名采藝多媒體,但後來電影業也不振,於是開始進軍其他業務。

2005年間,進軍疊碼仔業務,2006年又進入北京地產業務,2007年又開始進入澳門地產業務,購入2塊地皮發展,2008年加強賭業發展,其後策略又改變,把土地售予相關公司寶利福(8172,前衛科創業,後易名中國星電影、嘉匯投資、中國傳媒影視),後又成為中國星集團和寶利福的輸血機,在以上的變化下,公司所需資金不少,開始發動抽水機集資。

2010年又購入亨達國際(111,現信達國際)前母公司亨達集團之5%股權,進軍金融業,後又出售,同年又進軍有機農業失敗,不久又欲購入尖沙咀酒店又失敗,但不久成功購得嘉域集團(0186,前隆輝集團)前總部嘉域大廈,並易名樂基官塘工廈,後又出售,之後又購得于文鳳哥哥持有的港建財務,並開始向文化地標投資(674,前金島、友力投資)購回當時稱為嘉匯投資的寶利福,又拯救財困的中國金豐(8176,前富麗花譜),關係非常複雜,但持續需要資金下,當然就是不停集資。

在這13年的過程下,公司的自上市以下股本變化,有1次送股,1次供股,4次合股,5次供股,列之如下:
2001年10月,1送1紅股。
2005年1月,1拆10。
2007年5月,10合1。
2007年11月,2供1,每股30仙(即經股本調整後60仙)。
2008年5月,10合1。
2009年2月,2供1,每股10仙(即經股本調整後2仙)。
2009年4月,10合1。
2010年8月,1供3,每股40仙(即經股本調整後0.8仙)。
2011年7月,1供5,每股4仙(即經股本調整後0.08仙)。
2012年5月,40合1。
2013年3月,2供1,每股1.2元(即經股本調整後0.06仙)。

至於對股本之影響及股東權益方面,下一篇再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600

三星業績低於預期 營業利潤降18% 為2011年以來首次下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137

三星電子今日發表業績預告,由於高端智能手機市場飽和、需求放緩以及蘋果新款手機的沖擊,其公司第四季度業績低於預期。 據FT報道,2014年對於三星而言將更加艱難。韓元走強,三星出口前景、盈利表現未來難言樂觀。由於中國低成本智能手機生產商的異軍突起,三星尋找新增長點的壓力愈來愈大。 從業績預告可知,三星,這家世界上銷售額最大的電子產品公司,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大約8.3萬億韓元,同比下降18%,這是三星過去九個季度以來首次利潤下降。 三星營業利潤遠低於10萬億韓元市場預期,創下2012年第3季度以來新低。收入59萬億韓元,也低於分析師預計的65.1萬億韓元。公告沒有報告凈利潤的數據。 三星第四季度業績不及預期的一個原因:今年是三星總裁李健熙提出“新管理”戰略20周年,三星發放了8000億韓元一次性特殊獎金。 分析師表示,蘋果公司9月推出iPhone 5S之後,三星旗艦手機Galaxy S4銷售額大幅放緩;而大屏智能手機Galaxy Note3在未來蘋果公司推出大屏之後也將會承受更大壓力。 IBK Investment & Securities分析師Lee Seung-woo認為,三星智能手機業務表現得比預計更加疲軟,顯示屏業務由於市場供給過剩利潤承壓。 然而,由於芯片行業整合、供給不足,三星的芯片業務成了一大亮點,芯片主要生產商今年不會擴大生產規模,價格繼續回升。 但是,芯片業務並不能彌補智能手機業務的疲軟,因為智能手機業務貢獻的營業利潤占到了2/3。 最近,韓元升值,兌美元匯率已經創下近5年新高,公司出口產品價格對國外消費者而言大幅提高,因而投資者也在拋售三星的股票。 三星市值1900億美元,在過去兩周中已經下跌了10%,上周股價觸及近四個月低點。 也有一些分析師表示,這樣令人失望的業績公告只是暫時的,三星新款手機Galaxy S5會讓人們重新燃起希望。這款手機預計第二季度初發布。 大和證券分析師Jae Lee認為,業績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是特殊福利和匯兌損失。他預計,韓元走強使三星營業利潤減少了7000億韓元。 然而,IBK Investment & Securities分析師Lee Seung-woo卻表示質疑: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問題只剩下,三星智能手機還能保持多少利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76

永恆策略(0764)上市以來的供合拆情況(2)

上一篇談及了公司過往的股本變化歷程,這一篇談及的是經過多次合股供股的股東股數變化情況。

1. 如果自上市計起,以不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000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05股:


2. 如果自拆股後計起,以不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40,000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0025股:


3. 如果自上市計起,以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4.69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405股:


4. 如果自自拆股後計起,以供股情況來看,本來的24.69股變成1股,或1股變成0.002025股:


下一篇再談及對股東權益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723

全球咖啡短缺: 期貨價格今年以來狂飆53%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732

喜歡喝咖啡的朋友們可能得關心咖啡的價格了!巴西嚴重幹旱引發全球咖啡短缺,美咖啡三月期貨合約價格今年以來狂漲約53%。 巴西是世界咖啡最大出產國。巴西的咖啡主要種植在東南部,其中包括聖保羅、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巴拉那,而這些地區正是旱災最嚴重的地區。 巴西幹旱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坦桑尼亞等產地的咖啡也會跟隨上漲。坦桑尼亞咖啡協會秘書長Adolph Kumburu稱,坦桑尼亞咖啡的價格將緊跟紐約、倫敦市場;如果巴西幹旱持續,塔桑尼亞咖啡價格也將會不斷上漲,這將提升種植戶、出口商和政府的收入。 氣候因素 美國食品公司Volcafe Ltd.向彭博透露,由於巴西幹旱,全球咖啡2014-15年都將面臨短缺問題。英國商品貿易商 ED&F Man Holdings Ltd.預計,咖啡市場將會出現500萬袋的缺口,這意味著全球不得不將面臨咖啡短缺和價格上漲的問題。 Volcafe還表示,巴西種植戶2014-15年將收割5100萬袋咖啡豆,遠低於6000萬袋的產量預期,也低於去年5720袋的產量。 在品種上,咖啡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Arabica,另一種是Robusta。全球Arabica和Robusta今年預計產量分別是3500萬袋和1600萬袋,均低於去年產量。 如巴西幹旱這樣的極端氣候越來越多,咖啡種植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星巴克一部門負責人Jim Hanna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稱:“如果這種極端氣候越來越多,公司供應鏈也將面臨更多風險。” 問題根源 巴西幹旱或許只是全球咖啡短缺的導火索,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喝咖啡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即咖啡需求在增長。巴西、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國家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喜歡喝咖啡。 美國咖啡烘培公司Counter Culture發展經理Kim Elena Ionescu向《華盛頓郵報》表示,無論巴西是否發生幹旱,高質量咖啡購買的競爭都將更加激烈,價格也將攀升;以前,發展中國家生產,而發達國家喝,但現在,巴西等傳統上只生產咖啡國家的消費量也開始增加了。 她還強調,咖啡生產很難實現機械化,需求最終將超過供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95

華爾街率先“複蘇”:獎金創金融危機以來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613

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復甦?或許吧。不過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華爾街的收入已經率先復甦了。紐約監管部門發佈報告顯示,預計華爾街2013年的平均現金分紅將達到16.45萬美元,同比大增15%,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

據紐約州審計辦公室估計2013年紐約市證券業現金分紅總額高達267億美元,人均現金分紅16.45萬美元,同比增長15%,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為史上第三高。

不過紐約監管當局的這一預估並不一定反映了華爾街實際的獎金狀況,因為該數字僅包含了繳過稅的現金分紅,並不含股票期權和其他形式的獎勵。而且紐約之外的員工獎金也未包含在內。

據估計,2013財年紐約市證券行業的稅收將高達38億美元,為史上第二高,同比增長37%。不過,證券業稅收佔紐約政府稅收收入的8.5%,仍低於2007至2009年峰值的11%水平。

華爾街的收入繼續大幅領先於其他行業。政府報告顯示,2012年華爾街的工作崗位佔紐約市私人部門就業的比例僅5%,但收入卻佔了私人部門總額的22%。

雖然2013年的數據尚未出來,但2012年,紐約市證券業(含獎金)平均薪水為36.07萬,而其他部門的平均薪水僅6.92萬,不及證券業的五分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21

圖解1948年以來所有消失的飛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2058

搭載有239人的馬來西亞航空MH370客機在起飛不久後失蹤,然而飛機失蹤已近2周,搜救行動卻幾乎毫無進展。事件的發展已離奇地像美劇《迷失》所講述的大型客機失蹤故事一般。雖然這樣的失蹤事件並非文藝作品里那樣多見,但也確有發生。根據追蹤航空事故的航空安全網(Aviation Safety Network, ASN)的數據顯示1948年以來有86架飛機至今下落不明。 點擊看大圖: 互動圖移步彭博(需要翻墻) 在航空產業發展的早期,因為飛機安全性與通訊追蹤系統的不成熟,飛機失蹤的案例較現在更為常見。僅1948和1949這兩年,就有7架飛機失蹤,1950年代有14架飛機失蹤。隨著雷達與衛星技術的發展,人類可以監控的到的區域越來越廣。這些技術在飛機失事後的搜尋工作中起到了極大的幫助。因此2000-2009年失蹤的飛機數量得以減少到只有6架。 但即使到了全球衛星定位廣泛應用和人們以為監控遍布全球的時代,地球上仍有大片區域是雷達或常規觀測無法監控到的。如果飛機消失在偏遠的大洋中就很難再被找到。航空安全網的數據顯示,83起飛機失蹤事件中,大多發生在海上。 最著名的海上失蹤事件莫過於2009年的法航447航班空難了。由於事件發生在大西洋上空,搜救人員在5天後才找到了飛機的漂浮殘骸,但在之後數周的深海搜索中都沒有見到飛機主體,也沒有收到黑匣子所發出的信號。飛機失事兩年後,在動用了一系列先進技術的幫助下,主體殘骸才終於被找到。 事實上更多在大洋上失蹤的飛機至今都下落不明。例如1979年一架載有6人的波音707飛機從東京起飛後永遠地消失在了太平洋上空。2003年,安哥拉的一架波音727飛機被人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向大西洋方向開去。雖然此後歷經多年的搜索與調查,但是這架飛機再也沒有出現過。 陸地上的失蹤事件則多發生在偏遠的山區或雨林。1985年美國東方航空980號航班,從巴拉圭起飛後不久便墜毀在玻利維亞山區,機上29名乘員全部喪生。直到2006年,一只登山隊在玻利維亞第二高山峰伊宜馬尼峰發現了該飛機殘骸。而更傳奇的案例當屬1972年的安第斯空難。當時載著烏拉圭橄欖球隊的烏拉圭空軍571號包機在安第斯山脈撞毀,45名乘員中12人當場死亡。事發後72天搜索隊員才找到在嚴寒中靠吃同伴屍體活下來的的幸存者。最終16人生還。這是為數不多的乘客能夠自救生還的飛機失蹤事件。然而其他一些事故多由於遇難人數較少,被認為不值得興師動眾地去搜索,所以往往難以調查。 與歷史上的失蹤事件相比,馬航370失蹤事件的離奇之處就在於巨大的波音777客機在失聯前一直與地面保持著無線電與衛星聯絡,而且客機最後被追蹤到的位置正處於人口較密集的泰國灣海域上空,而飛機至今還無影無蹤。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航空與監控技術如此成熟的當下實屬罕見。不過從極為相似的法航事件來看,先進搜索技術的使用應該會大大提高失蹤飛機被找到的可能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963

【球友專訪之丁丁】入市以來A股整體收益10倍 雪球活動

http://xueqiu.com/2552920054/30012424
本期採訪的球友為@Dean_丁丁 。丁丁自我介紹為「獨立研究員,著重中小盤成長股,股市裡成長是唯一的長期護城河」。#球友專訪#

在最新發表的 #2014上半年投資總結# 裡,他寫到「回顧這半年,思想上也有很多進步。活到老,學到老,在股市上尤其適用。看到很多高手收益超過30%,我自愧不如。能取得15-20%的收益,同時又小幅跑贏創業板指數,已經非常知足了。股市上不比跑得快,而是比跑得遠。快和遠,或許不能兼得」 鏈接:http://xueqiu.com/2129489320/30007327

以下為採訪實錄(轉載請註明出處)

提問:你是如何進入投資領域的?目前從事什麼職業?投資對你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丁丁:
我本人一直喜愛投資事業。本科是工科,研究生是經濟學。進入工作時,先後在Intel和Dell跨國企業工作多年年,12年轉入投資領域。目前專職研究股市。投資是大部分人都要面對的事,但很多人處理的不好。這是我個人的一個愛好。我的頭腦有空時總是在想投資的事。

提問:第一次買的股票還記得嗎?是虧還是賺?入市以來,整體收益率怎麼樣?未來投資目標是多少?
丁丁:
第一隻股票。煙台萬華(現名$萬華化學(SH600309)$)小虧出局。入市以來,A股大概10倍,中間09-12年投入資金較少,不值得稱讚。和雪球上的大神沒法比。以前沒有專職操作,能在A股有盈利取得成績已經是很好了。專職股市以來,思路和水平昇華很大。2013年以來重點調整交易系統。成績越來越穩定,錯誤越來越少。
投資目標:希望年化30%以上。

提問:能否介紹下你的投資風格?你的投資風格是如何形成的,中間是否有「關鍵性」的轉折點?
丁丁:
我投資風格為:著重有未來的新興行業股票。炒股票就是炒未來,永遠記住這一點。你能預測分析出未來,你在股市上就容易成功。投資風格,和你經歷的事和遇到的人有很大關係。每個人的一生的風景都是不一樣的。
轉折點:10年國家推出重點支持8大新興行業時,我意識到股市的重心變了。開始遠離傳統行業股票。

提問:請問你在介紹裡強調喜歡「中小盤」成長股,背後的原因和邏輯是什麼?另外你做投資,個人比較偏好哪些行業?為什麼?
丁丁:
06-07年的大盤股行情,這在世界股市上是一個黑天鵝,其實是股改對價引發的行情。世界股市上,在每一個牛熊循環,都是大盤藍籌股漲跌少,而成長股漲得多。當然股市泡沫破滅,小盤股跌的更多。
我喜歡的行業是經濟轉型後不影響甚至受益的行業。技術密集型行業,服務業,新興行業。當然結合估值。

提問:你是如何具體選股的?選股時最看重哪些指標?目前持有哪些公司,為什麼持有這些公司?

丁丁:
在成長股裡,著重幾點:1)物以稀為貴,規避籌碼大量供應的銀行地產;2)考慮人們未來的喜好,尋找人們認為有前景的行業;3)未來的業績要確定,可以測算。業績不確定的公司放棄。
重點看這些指標:1)淨利潤最好大於20%(流通業,廣告業等模式穩定的服務業除外);2)負債率<20%;3)存貨,應收賬款,在建工程較少;

目前持有的主要有(請不要隨意模仿,按照自己成功的交易方法去選股和操作):
$思美傳媒(SZ002712)$ :期待上市後的紅利推動公司發展。行業空間還比較大。
$友邦吊頂(SZ002718)$ :可能是被忽視的消費龍頭。估值低。
$光環新網(SZ300383)$ :云谷項目和酒仙橋二期項目保證未來業績。互聯網數據流量的飛速增加推動行業發展。
萊美藥業:兩大重磅藥物在手。業績即將爆發。

提問:除了買股票外,你還投資基金、債券等其他產品嗎?
丁丁:
只專注股票。

提問:你認為成功的投資主要靠運氣,還是靠實力?你眼中的投資高手是什麼樣的?你現實中遇到過投資高手嗎?對你影響最大的投資者是?
丁丁:
投資成功,靠的是知識,方法和人性的品質。缺一不可。運氣賺來的錢,終將失去。
投資高手:可以戰勝人性的恐慌,盲目和僥倖;對股市和個股的各種現象有深入理解;有自己專心的操作系統。

現實生活中的投資高手:通朋友中,真沒有我敬佩的。現實生活中的人,多數人都是追漲殺跌或依賴內幕消息,或者錯誤自我意識很濃,或者對股市的基本要素理解不深。股市上,如果不撒謊的話,常勝將軍很稀少,一個倖存者偏差最明顯的行業。

有兩個專職操作的朋友,他們給我影響很大:
1. @Lali ,他教給我不要判斷大盤,專注個股。把我從大盤的糾結中解放出來。他也取得了好的成績。
2. @小黃賣瓜自賣自誇,他在09年取得6倍收益,13年取得3倍收益。他的短線交易系統別人沒法複製。

對我影響最大的投資者:他不願意被人打擾,我就不提名了。他在過去10年取得了超過100倍的成績。最重要的是,他的品質是多數投資者不具備的:專注個股;能夠拒絕誘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很大的堅持和信念;能夠理性的把自己當個普通人去經營股市。他擁有的人性,是股市非常需要的。

提問:是否能分享下你對投資新股的心得體會?面對數量龐大的新股,您一般會如何挑選,有哪些特別看重的指標?
丁丁:
估值過高市場追捧過熱的不參與; 重點選擇業績成長確定,財務指標良好的公司(可以參考我的關於業績預測的雪球訪談);規避可能衰退的行業。看重的指標:淨利潤率,負債率,隱含的存貨,應賬款陷阱等等

提問:你是如何修煉良好的投資心態的,如何做到避免情緒波動影響投資判斷?
丁丁:
這個是個大話題,主要說幾個。
1)任何操作股市的人,都要學習如何戰勝恐懼和貪婪。大熊市後期要敢於買。股票高漲幾倍要捨得賣。
2)自己雜務纏身不能專注股市時,比如家庭裝修,或生育孩子時,儘量減少股市投資,以防犯錯。
3)不要過分地高估自己。股市上,無論你多努力和有智慧,總有你想不到的事。所以不要重倉一隻股,不要在高位重倉股票。
4)投資心態裡,多數人缺乏的兩條是:專注和耐心。
5)如果有很多其它工作做,在股市上成功是小概率。
6)如果不能等到股市低估時買,高估時賣,那麼長期看不能成功。

提問:入市以來,哪本書對你影響最大?對於股市投資的新人,你會有何建議?
丁丁:我看過的書很多。就目前的基本面投資來說,最關鍵的書有三本:
1)費雪的《如何選擇成長股》。他的15條原則和買賣法,和我目前使用的系統很相似。
2) 歐奈爾的《笑傲股市》。注意學習他的CANSLIM選股法。不要輕易學習他的買賣方法,普通人使用,容易失敗。
3)大衛德磊曼的《逆向投資策略》。這本書裡講了很多股市上大家忽視的真理。

對於股市新人,我有幾點建議:
1)沒有多年的經驗和經歷一些失敗,你不可能懂得股市成功的道理。
2)不要高估自己,剛開始不要投入太多。等自己水平高了加大投入。
3)沒有可能靠一隻股票暴富。慢慢來,覺得機會大了買,風險變大了賣,慢慢積累股市的經驗和財富。
4)股市是個複雜的地方,要熟練駕馭股市,至少需要5-8年,兩個牛熊週期的鍛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7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