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共識預期提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509

6月美國非農就業強勁,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共識預期提前,為金融危機以來首次。 英國《金融時報》稱,隨著美聯儲首次加息臨近,強勁的非農數據引發了新一輪投機狂潮何時將來臨的恐慌。不過,在何時開始加息一事上,它也強化了市場預期和美聯儲自身預測的差異。 從金融市場表現來看,市場對於加息時間和步伐的預期比美聯儲自己的預測更晚、更緩。美國工資和投資支出未能實現顯著增長對此種觀點構成了支撐。 毫無疑問,經濟數據越好美聯儲和市場對出現變化的跡象也將更加敏感。一旦經濟數據持續表現強勁或美聯儲以激進方式回應,將為市場大幅波動埋下禍根。 據美國勞工部,6月美國非農就業增加28.8萬人,遠超預期,為連續第五個月超過20萬大關。失業率跌至6.1%,創近6年新低。 數據過後,2015年9月交割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反映市場對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預期)由5月末的0.38%上行至0.55%; 2015年12月和2016年12月交割的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分別為0.79%和1.82%。 高盛、摩根大通、東京三菱等紛紛提前了對美聯儲加息時間的預期,甚至連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和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等最為鴿派的分析師也不例外。 Hatzius預計,美聯儲將在2015年第三季度加息,而此前的預計為2016年第一季度: 盡管一季度GDP增長相當疲弱,我們仍然很有信心美國經濟正以高於大勢的步伐加速增長。為應對就業市場、通脹和金融市場環境出現的變化...我們提前了對首次加息時間的預期。 Feroli也將加息預期由2015年第四季度提前至第三季度:  “我們將加息預期提前首先是因為失業率下降速度比我們預期的更快。其次,通脹數據也(比預期)更高一些。” 當然,還有更加激進的分析師。Capital Economics公司首席美國經濟學家Paul Ashworth就是一個典型。Ashowrth認為美聯儲將在2015年3月實施首次加息。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註意到,從市場定價來看,金融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比美聯儲自己的預測還要晚一些,步伐也更緩慢一些。如此一來,一旦經濟數據持續表現強勁或美聯儲以激進方式回應,將為市場大幅波動埋下禍根。 美聯儲官員對2015年末和2016年末的利率預測均值分別為1.13%、2.5%。與上文基金利率期貨的0.79%和1.82%稍加比較便可發現,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確實比美聯儲的預測更晚、更緩慢。 對此,Feroli給出了兩點解釋: 第一,市場對美聯儲的經濟增長預測有所懷疑。(美聯儲一直對經濟複蘇表現的過去樂觀) 第二,市場認為美聯儲主席耶倫對利率的預期是低於均值的。(換言之,許多人認為耶倫比大部分美聯儲官員更傾向於將低利率維持得更加長久。) 當前,美國工資未能實現顯著增長,對市場的這種預期構成了支撐,也為美聯儲的後續操作留有了時間。此前,東京投資公司Diam Co投資經理Hajime Nagata就曾表示: 就業市場正在改善,但是我不確定這是否會對美聯儲加息有所影響。每小時工資並沒有上漲。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策略師Eric Green預計,2015年11月之前,美聯儲不會收緊貨幣政策: 留待未來幾個季度去實現的還有很多,更加強勁的工資增長和投資支出仍然有待發生。而這兩者對於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是至關重要的。 當然,經濟數據越好美聯儲和市場對出現變化的跡象也將更加敏感。 麥格理集團利率策略師Thierry Wizman認為: FOMC首先需要改變它的措詞口徑以反映通脹上升的風險和就業市場更加樂觀的前景。這有可能發生在8月的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大會(Jackson Hole conference) 或者9月的FOMC會議前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07

消失的空頭——美股空頭水平創金融危機以來最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438

美股漲勢如虹,讓空頭們也感到“膽寒”。對沖基金做空美股的水平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新低。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Markit的數據,對沖基金做空股票借入的股票份額創下雷曼倒閉後的最低水平。標普500指數的做空比例僅2%,創下2006年以來新低,歐洲斯托克600指數的做空比例略多於2%,而英國富時全股指數的做空比例甚至不及1%。 空頭水平低谷的同時,美國和歐洲股市都處於歷史或多年來高位。標普500指數連刷新高,沖擊2000點指日可待,道瓊斯工業指數已經站上17000點整數關口,創歷史新高。歐洲股市也處於金融危機以來的高位。 股市連創歷史新高,市場內充滿著洋洋自得的樂觀情緒,素有華爾街恐慌指數之稱的VIX波動指數上個月也跌至七年新低。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花旗全球股票交易策略主管Antonin Jullier評論稱:“歷史上看,低波動性沒有周期之後伴隨的往往是高波動周期,沒有證據表明低波動性會導致危機。” 他認為,許多對沖基金放棄做空,是因為不斷上漲的市場已經讓他們多次受挫。“今年上半年對沖基金表現不佳,這意味著下半年他們的風險偏好會降低”。 目前,美股的未來12個月預期市盈率已經連續一年多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市盈率。美股即將進入財報季,市場將關註企業盈利狀況是否能夠支撐股市目前的高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011

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再創新低 1986年以來最低7月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776

今年屢創新低的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BDI)昨日跌至2013年1月以來最低點。 1986年以來,BDI從來沒有哪個7月像今年7月這麽低。 BDI由幾條主要航線的即期運費(Spot Rate)加權計算而成,反映即期市場行情。由於散裝航運業營運全球經濟景氣、原材料行情息息相關,因此BDI被視為國際貿易的領先指數和經濟的晴雨表。 從近來全球GDP增長預期大減的走勢看,BDI劇跌也不算意外。 這已經不是BDI今年第一次大跌。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 去年年底BDI直線暴跌;今年1月初BDI連跌9日,累計跌幅25%;今年4月上旬BDI連跌14天,創8個月新低,跌幅逾37%;今年6月24日BDI創年內新低,截至24日今年跌幅高達60%。 BDI下滑在相關企業身上也有體現。全球名列前茅的集裝箱承運公司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股價近來就直線下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37

中日外長釣魚島爭端以來首次會談 中方稱見不見只是形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790

日本, 安倍晉三, 釣魚島, 樸槿惠,安倍晉三

(上圖攝於去年10月APEC會議期間。左半部分來自美聯社,為韓國總統樸槿惠會見習近平。右半部分來自《朝鮮日報》,為樸槿惠會見安倍晉三。)

當地時間本周六晚,中日兩國外長自2012年釣魚島爭端以來首次會談,雙方均未透露此次緬甸會談的內容。此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被媒體問及中日關系前景時稱,“見或不見都是個形式。關鍵是(日本)有沒有意願改善和中國的關系。”

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會談後表示,雙方“用了很長時間,慢慢談話,坦率地交換了意見。”他還說,希望借此契機推動中日關系改善。

自2012年9月日本內閣決定“國有化”釣魚島以來,中日關系陷入僵局。2012年12月上任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又於2013年12月參拜靖國神社,引起中方強烈抗議。

安倍上臺以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一直未與他舉行正式會談。約一個月前,日本領導人也曾兩次公開表示,希望與中方高層會晤。中方堅持,日方要采取端正態度的實際行動。

今年7月9日,日本內閣二號人物——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APEC非正式會議期間中日會議期間舉行中日首腦會晤是很自然的事。參拜靖國神社是心靈問題,釣魚島是日本領土,不存在不滿足某種條件就不舉行首腦會晤的做法。

兩天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對上述菅義偉言論回應稱,日方有關表態是企圖把傷害中國人民感情、損害中國主權的苦果強加於中方,中方決不接受。秦剛用以下說法表明中方態度:

當下中國有一句流行的話:非誠勿擾。日方如不端正態度,不采取實際行動,中日關系的改善就無從談起。

7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在今年11月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尋求能與習近平會晤。

華爾街見聞當時的文章提到,去年APEC會議期間,安倍也向中韓兩國發出過類似邀請,均遭到拒絕。今年中國繼續“冷”回應日本的會晤喊話也體現出,中日關系的罅隙有多深。

該文章援引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長李薇的觀點認為,中日關系現狀令人擔憂,現在歷史問題和釣魚島問題疊加,兩國關系是1972年恢複邦交正常化以來最不理想的狀態。

李薇認為,目前中日不會開戰,因為靠戰爭不能解決問題。決定中日關系的關鍵不是、也不應是釣魚島問題,而是中日各自的發展方向和道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605

通脹去哪兒了?西班牙陷入歐債危機以來最嚴重物價下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589

在部分亞洲國家忙於抗通脹之際,西班牙消費者物價卻正以2009年來的最快速度下跌。這是因為不斷下滑的工資水平抑制了零售品消費需求。(更多精彩財經資訊,請到各大應用商店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西班牙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下滑1.5%,剔除能源和新鮮食品價格的核心物價指數漲幅為零。7月調和物價指數同比下滑0.4%,預期為下滑0.3%。

彭博新聞社援引花旗經濟學家Giada Giani稱:“他們做的還不夠。核心物價漲幅為零,這在很多定義中都已被視為通貨緊縮了。”

經濟學界關於通縮緊縮的定義並未達成一致,多數學者認為CPI連降三個月就可視為通縮。

目前,西班牙正走出長達五年的經濟萎靡。該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1.2%。經濟學家們預計,西班牙經濟增速將在明年達到1.5%。

昨日數據公布後,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收益率雙雙跌至紀錄低位附近。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2.5個基點,至2.455%,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滑2個基點,至2.63%。目前兩者均處於紀錄低位。

實際上,不僅是西班牙,歐元區多個成員國都籠罩在通縮陰影當中。德國7月CPI環比僅增0.3%,法國CPI則環比下降0.3%。

物價增速疲軟意味著消費需求不振 ,威脅歐元區若隱若現的經濟複蘇。本月,對於經濟前景的憂慮就曾令德國兩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負數。這表明投資者寧願貼錢持有德國國債,也不願冒險持有可能貶值的其他高收益、高風險資產。

英國G Plus Economics Ltd.首席經濟學家Lena Komileva認為,德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跌向1%的極低水平,暗示著投資者並不相信歐洲央行在將通脹拉回正常軌道方面所做的努力是足夠的。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經濟學家們預計,歐元區通脹水平明年可能為1.2%,仍低於歐央行設定的2%通脹目標。

今日下午17:00,歐元區7月CPI、二季度GDP初值等就將出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31

蘇格蘭公投在即 英國遭遇2008年以來最大資本外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65

20140914zibenwaitao

蘇格蘭獨立公投在即,資金開始瘋狂逃離英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由於擔心蘇格蘭獨立後引發動蕩,全球投資者上個月共從英國撤離270億美元資金,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多。摩根士丹利更是表示,一些英國大盤股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拋售。

路透周五援引咨詢機構CrossBorder Capital的數據稱,8月份共有270億美元資金從英國撤出,與去年同期的89億美元流入形成鮮明對比。

該金額已經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月凈流出。

CrossBorder Capital董事總經理Michael Howell表示:“自6月底以來,英鎊資產就開始大量流出,但在8月開始加速。看起來,在投資者眼里,蘇格蘭獨立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數據顯示,英國資產流出後主要進入了德國和澳大利亞。此外,法國、美國、加拿大、日本也都吸引了部分資產。

同樣是周五,摩根士丹利也指出,每日股票交易數據顯示,“一些英國大盤股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拋售,反映出投資者在下周公投前的深切憂慮。”

蘇格蘭《每日紀事報》本周三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反對獨立陣營的支持率比獨立陣營高6個百分點,分別為47.6%和42.4%,目前還有10%的公民未決定投哪派,蘇格蘭獨立前景仍有變數。

高盛警告,如果蘇格蘭獨立,無論是蘇格蘭經濟還是英國經濟,都將面臨嚴重後果。

高盛認為,蘇格蘭獨立後必然會削減公共服務開支,且會面臨遠遠更高的借貸成本。不過最令人擔心的後果是:英鎊貨幣聯盟的不確定性將導致資本外逃,就像歐債危機時期歐元區面臨的情況那樣。

自今年7月以來,英鎊一路下跌,英鎊/美元已經從1.7100美元下降到1.6000水平。截至上周五跌幅達5.4%。

201409214yingba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848

烏克蘭爆發停戰協議以來最大規模沖突,俄羅斯北約雙雙軍演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24

Ukraine-NATO-weapons

盡管停火協議已於11天之前簽署,但烏克蘭政府軍和親俄派分裂分子之間仍爆發停戰協議以來最大規模的沖突,並互相指責對方應為戰爭行為負責。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14日,政府軍和親俄派爆發激烈戰鬥,烏克蘭東部城市頓涅茨克機場整日炮火不斷,槍聲在午後密集地響起,政府軍攻擊了近13座村莊和城鎮。

方發言人Andriy Lysenko昨日表示,烏克蘭部隊遵守停火協議。此種說法被親俄派否認。分裂分子表示,其駐地在過去24個小時被政府軍炮轟高達40多次,致使20人喪生。

與此同時,15日開始,美國、歐盟成員國等15國、約1300人的部隊在烏克蘭西部利沃夫軍事演習。此次代號為“迅疾三叉戟”的軍事演習預期9月26日結束。利沃夫距離烏克蘭東部沖突地區大約1000公里。

就在前一天(14日),俄新社援引俄聯邦國防部新聞局消息稱,在對俄羅斯東部軍區進行突擊檢查過程中,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各種艦只戰鬥群和海岸導彈(火箭)炮兵部隊14日開始在鄂霍茨克海和日本海區域演練對海上交通設施和駐紮地的防禦。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在剛剛過去的周日,烏克蘭國防部長Heletey表示,北約成員國已經開始向烏克蘭輸送武器,以幫助烏軍對抗親俄分子和“制止”俄羅斯總統普京。

此前,北約官員曾表示不會為非成員國的烏克蘭提供“致命性武器”,但是北約成員國可以自行提供幫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03

中國8月用電量同比下滑1.5% 為17個月以來首度負增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54

9月1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8月全社會用電量502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為2013年3月以來首度負增長。

8月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6%,較7月的7.6%增速大幅上漲;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5%,較7月的3%增速大幅放緩: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1%,較7月的4.6%增速大幅放緩。

其中,8月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6%,較7月2.9%的增速明顯惡化。其中,重工業用電量增速由7月的3.2%放緩至8月的下滑2.2%。

值得註意的是,8月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下滑5.7%,較7月0.5%的增速跌幅較大。

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0.3%,較前7個月下滑2.1%明顯上揚;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9%,較前7個月增長4.7%增速放緩;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8%,較前7個月增長6.5%有所放緩。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中國發電量日均產量同比下降2.2%,為今年首次出現同比下跌。而7月則出現環比下滑2.4%。

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為2008年12月以來最低增幅。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8月全社會用電量詳細數據如下:

    8月,全社會用電量502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5%。

    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364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6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3%;第二產業用電量2661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第三產業用電量44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468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

    1-8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2862小時,同比減少146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300小時,同比增加34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175小時,同比減少138小時。

    1-8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4811萬千瓦,其中,水電1529萬千瓦,火電2285萬千瓦。

附: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

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一覽表

      

計算單位

本月

本月止累計

絕對量

增長

絕對量

增長

全國全社會用電量

億千瓦時

5025

-1.5

36404

4.0

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130

11.6

687

0.3

     第二產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3517

-1.5

26615

3.9

         工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3451

-1.6

26144

3.8

               輕工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606

1.3

4351

3.7

               重工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2845

-2.2

21793

3.8

     第三產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662

1.1

4417

5.8

     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

億千瓦時

716

-5.7

4684

3.8

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容量

萬千瓦

 

 

126039

8.9

    其中:水 電

萬千瓦

 

 

25751

12.7

         火 電

萬千瓦

 

 

88310

5.3

         核 電

萬千瓦

 

 

1778

21.7

         風 電

萬千瓦

 

 

8395

21.6

全國供電煤耗率

克/千瓦時

 

 

319

-2.8

全國線路損失率

 

 

6.71

-0.1

全國供熱量

萬百萬千焦

 

 

206719

1.6

全國供熱耗用原煤

萬噸

 

 

12207

2.1

全國供電量

億千瓦時

 

 

32054

2.3

全國售電量

億千瓦時

 

 

29903

2.5

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

小時

 

 

2862

-146

     其中:水電

小時

 

 

2300

34

           火電

小時

 

 

3175

-138

           風電

小時

 

 

1224

-146

全國發電累計廠用電率

%

 

 

5.0

-0.18

     其中:水電

%

 

 

0.3

-0.09

          火電

%

 

 

6.0

0.01

電源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

億元

 

 

1722

 

其中:水電

億元

 

 

444

 

           火電

億元

 

 

477

 

           核電

億元

 

 

312

 

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

億元

 

 

2296

 

發電新增設備容量

萬千瓦

 

 

4811

 

其中:水電

萬千瓦

 

 

1529

 

            火電

萬千瓦

 

 

2285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

萬千伏安

 

 

16278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

千米

 

 

24784

 

註:全社會用電量指標是全口徑數據。 

 

持續更新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25

為美聯儲正名 美國家庭負債增速創金融危機以來最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08

美聯儲最新公布的資金流數據表明,美國家庭重新刷上了信用卡。

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家庭負債同比增長3.6%,為2008年一季度以來最快,不過相對於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該增速還是頗為緩慢。家庭債務方面,按揭貸款債務和消費品信貸增速嚴重分化,按揭貸款債務僅增長0.4%,依然疲軟。而消費品信貸增速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8.1%,該速度甚至超過了經濟繁榮時期。1

二季度消費債務的增長中,有3/4來源於信用卡債務和汽車貸款的增長。

過去5年,按揭貸款債務萎縮了約1.2萬億美元(11%),而消費者借貸(比如汽車、學校費用、信用卡等)擴張了6000億美元(24%)。消費者借貸,特別是經濟複蘇初期消費者借貸增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學生債務負擔的急劇升高,這個數目接近5000億美元。而汽車貸款也自2013年初以來快速增長。

2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可能鼓舞人心的是,信用卡借款在多年萎縮後,終於開始出現實質性加速增長,這是未來就業前景更佳、家庭對未來收入信心走強的跡象。

3

而這一切發生的時間點恰逢政府逐漸開始退出對經濟的支持,也頗令人鼓舞。美國債務增速疲乏,美聯儲可能已經開始緊縮的周期。金融時報認為,相比於就業和通脹指標,美國和全球信貸市場的強勁程度可能是替美聯儲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正名的更簡單方法。

不過,美國金融博客Zerohedge關註到一個數據——金融資產占比。美國家庭資產中,金融資產占比升至70.3%,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見下圖。Zerohedge評論道,“這要感謝美聯儲!每次家庭金融資產占比觸及70.3%,要麽資產凈值最終上升,抵消金融資產不成比例的增幅,要麽金融資產價值大幅縮水……”(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Total assets and liabilities Q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40

香港國慶零售大跌40% “自由行”以來首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056

156816242

區域性調查顯示,香港今年國慶黃金周的零售銷售額大降40%,為2003年開放大陸遊客赴港“自由行”以來首次出現下跌。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昨日公布黃金周初步銷售數據,零售商銷售額平均較去年急跌30%至40%,部份如只有一、兩間分店的鐘表店,生意更大減80%。受“占中”行動影響,在傳統購物旺區尖沙咀、銅鑼灣及旺角,不少店鋪需暫停營業。在以往黃金周人頭湧湧的廣東道,至中午時分仍人潮疏落,以往出現排隊潮的名店前,基本不需排隊就能進入,有多次來港旅遊的遊客指,從未見過旅客如此疏落的廣東道,有現場保安人員稱,“即使有旅客經過,都幾乎不會進店購物,快步行過就算。”

該會主席麥瑞瓊稱,對黃金周表現感失望,不過她同意有部份在非“占中”地區開店的零售商,生意沒受太大影響。

麥瑞瓊表示,該會查詢了30間零售商,在黃金周假期前五日,百貨、超市及藥房等連鎖零售商,在中環、金鐘、銅鑼灣及旺角等受佔領運動影響的地區,生意大降10%至45%不等;服裝的銷售減少15%至50%;珠寶、手表則跌28%至45%;餐飲跌25%至40%。

麥瑞瓊補充,“占中”不會是唯一影響零售表現疲弱的原因:香港本來因為內地旅客組合轉變,1至8月的生意都是負增長。零售業泡沫嚴重,經營成本過高,如果生意持續不景氣,現金流會有問題。

數據顯示,大陸遊客為香港零售業貢獻了40%的份額,是該城市經濟的重要支柱。

不過根據香港入境事務處數據,黃金周前四日的旅客數目不跌反升,較去年增長近1.6%。麥瑞瓊表示,這數字對比8月時內地旅客數目仍增長15.9%,升勢已大幅放緩。對於是否有自由行已轉戰沙田、東湧等地,麥瑞瓊指有這個可能。

一名本港珠寶零售商管理層表示,運動的影響是短期的,相信銷售未來會慢慢恢複,全年計對收入打擊不會很大。他亦指出,非占領地區的生意,近日未見有很大變化。 

受到銷售或出現萎縮的預期影響,香港零售類股票在上周也經歷了巨大波動,國際化妝品連鎖店SaSa上周由5.32港元/股跌至5.14港元,本周一又回到5.31港元。(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1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