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低、限制多讓生鮮電商陷困境,但印、星電商以新模式來台,只做代購,沒貨源、沒倉儲,卻有信心搶攻台灣業者拿不下的市場。 一月初,經營五年的生鮮農產電商吉甲地無預警倒閉,震驚電商業界。 在吉甲地網站上,貼出的暫停營業公告寫著:「因為我們的努力不夠,以致營運狀況始終未能轉虧為盈。」過去五年,吉甲地接連獲獎,二○一四年得到經濟部金網獎,去年又獲得十大企業金鉅獎,任誰都沒想到,它會這麼快就關門大吉。 生鮮,電商最難的一塊中國四千家,僅一%獲利吉甲地的死亡,暴露出生鮮電商的困境與挑戰。同是生鮮電商的「愛上新鮮」執行長張右承表示,生鮮電商毛利低、限制多、運費高,再加上產量規模不大,原本就比一般電商更難經營,吉甲地經營五年來入不敷出,算是預期中事。 「生鮮有強大需求,可是很難經營,中間的know-how非常之深。」張右承說。 然而,就在吉甲地宣告死亡當週,卻有一家遠從新加坡而來的生鮮代購業者誠蜂(Honestbee)悄悄登台,殺入台灣規模高達一千億元的生鮮市場。 誠蜂創辦人暨執行長孫志偉宣布,未來三年要在台投入五億資金,並在台灣成立研發中心招募工程人才。無獨有偶,二○一五年十二月,從印尼起家的生鮮代購業者 樂鮮(Happy Fresh)也進軍台灣,還選在誠蜂登台當天,發布登台滿月「戰績」,火藥味十足,正式敲響國內生鮮代購市場戰鐘。 但是,生鮮電商堪稱最難做的電商,中國四千多家生鮮電商,僅一%獲利,幾乎家家虧損,方才死亡的吉甲地顯示國內狀況與對岸相去不遠,為什麼,這兩家外來的業者會挑選最困難的生鮮下手? 代購,有別於舊模式沒貨源、倉儲,成本大省原來,誠蜂與樂鮮只做「代購」,是目前台灣唯二的生鮮代購業者,與經營電商平台的通路業者、或像吉甲地等生鮮電商非常不同。 生鮮代購沒有貨源、倉儲或冷鏈物流的經營壓力,他們所做的僅僅是把超市倉庫當自家倉庫,媒合有購物需求的消費者和有空閒時間的兼職代購員和配送員,一小時內,把消費者想要的物品送到指定地點。 樂鮮在台灣開張一個月以來,已經有一萬名會員和三萬個App下載數,商品數約兩萬以上,在進入台灣市場前,樂鮮預估線上雜貨(包括生鮮食品)市場將會占整體雜貨市場的一○%,「十年以後,可能大家在台灣都會使用這個服務。」樂鮮執行長Ronald Chan說。 為什麼樂鮮這麼有信心?其實,類似的生鮮代購模式,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並且成為亞馬遜和Google的眼中釘。 Instacart就是最典型的代表,該公司被《富比世》選為二○一五年最被看好的美國公司,估值超過二十億美元。 Instacart年營收約一億美元,在全美有一萬名代購員和配送員,並且與好市多(Costco)、塔吉特(Target)、喜互惠(Safeway) 等大型連鎖超市合作,成為亞馬遜生鮮(Amazon Fresh)和Google配送(Google Express)的最大競爭對手。 那麼,Instacart模式,放在地狹人稠的台灣,能夠適用嗎? 「美國是一個禮拜去超市一次,台灣是你要什麼都買得到,台灣的基礎建設跟很多國家不一樣,不一定每個模式來到台灣都能輕易融入。」心元資本合夥人鄭博仁持保留態度。 業者則舉尼爾森調查說明,台灣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消費者會在線上訂購日常食用品,與印度並列為全球第二,僅次中國,更有超過半數的人表示未來願意使用此服務。 兩家業者皆鎖定二十五歲至四十歲間的職業婦女,該族群的特色是,收入有一定水準以上,且家庭事業兩頭忙。孫志偉表示,教育程度高的獨居單身族或新婚雙薪小家庭將會是主要客群,預估生鮮配送市場每年將以一.五到兩倍的速度成長。 但是生鮮電商和生鮮實體通路自營的電商在台灣已行之有年,而且超商密度居全球之冠,雖然兩家業者都主打一小時直送,但會比走幾步路就買到還方便嗎? 誠蜂業務經理王鶴穆分析,台灣便利商店密度雖高,但若要煮菜,還是要去賣場採購而非便利超商,且找停車位、提重物回家,也不方便。此外,某些特定精品商 店,例如合作商家太平洋鮮活、法蘭克肉舖子等等,都是社區型的高級食材店,店數有限,透過代購服務,消費者可輕易買到這些平常不易買到的食材。 難題,讓消費者信任買錯一次,恐砸整盤生意對實體通路而言,誠蜂和樂鮮與其說是競爭對手,更像是合作夥伴。 全台有四百多家門市、市占第二的超市美廉社,選擇與樂鮮合作,美廉社行銷部協理蔡達倫不諱言,生鮮代購業者就像是超市免費的搬運工,可以帶給既有客群更好的服務,又不用像自營生鮮電商一樣,負擔高額投資成本,因此當樂鮮找上美廉社合作時,雙方一拍即合。 太平洋鮮活超市執行長吳一芳預估,因太平洋鮮活店數有限,透過與誠蜂合作,店內業績可望增加三成,接觸到平時無法來店的客群。蔡達倫也指出,美廉社平時的 客群多為社區鄰里,銀髮族有相當程度的商品配送需求,但美廉社又無多餘人力替顧客配送,「樂鮮來了之後,這樣的客層(銀髮族)似乎也變得比較多了,我們隱 約開拓了一批客層。」連自營生鮮電商的實體通路,也樂見生鮮代購業者來台。在上海與大潤發合作經營綜合生鮮電商飛牛網的優達斯行銷長黃文貴認為,生鮮代購 就像是黑貓、郵局和電商業者的關係,不僅幫忙配送,還幫忙導入訂單,雙方不會是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 省去進貨、倉儲、物流和品管成本,又不像優步(Uber)一樣大肆破壞既有產業秩序,生鮮代購看起來似乎大有可為,然而,這個模式仍有許多待克服的考驗。 首先是消費者的信任問題。「消費者對信賴的養成需要時間,他如果覺得你買的蘋果不好,那就是不好,」瘋狂賣客董事長侯銘罡說。雖然誠蜂和樂鮮皆強調嚴格培 訓代購員,幫消費者買到最理想的產品,然而商品品質優劣有時候是非常主觀的,當消費者要求退貨時,超市不見得願意接受退貨,此時只能由代購生鮮業者自行吸 收成本。 此外,合作超市願意讓代購業者在每筆訂單中分得多少利潤,也是該模式能否可長可久的關鍵。張右承舉台灣家樂福為例,「一個商品裡面抽成大概二○%,你覺得 家樂福可以分它(誠蜂)多少?」再加上養採購員和配送員的成本,某種程度上,代購生鮮業者的獲利模式會比生鮮電商更嚴苛。 決勝,取決實體通路盟友越多,越有贏的機會最後,同時也是最關鍵的成功因素,還是兩家業者是否得以說服最多元,又最具指標性的通路加入代購平台。目前家樂 福和美廉社兩家國內較具規模的實體通路已加入,然而,全台店數八百多家,市占第一的超市全聯會選擇與生鮮代購業者攜手合作,還是另起爐灶自營電商,將會決 定兩家生鮮代購業者的命運。 兩家業者雖然都在東南亞市場取得了初步成績,新加坡市占第一的連鎖超市已加入誠蜂,樂鮮在東南亞四個市場有一千多個合作店家,然而,台灣的交通條件、消費行為與東南亞仍有差異,台灣消費者是否願意交出菜籃,還有待時間驗證。 【延伸閱讀】生鮮代購服務,在台剛起步、美國已做3年—3家生鮮代購商比較 ●誠蜂 創立時間:2014年.新加坡起家市場分布:新加坡、日本、香港;2016/1進駐台灣台灣服務範圍:台北市4區,3月後至雙北合作超市:家樂福、太平洋鮮活、法蘭克肉舖子、珍嚮益、登峰鮮物特販店 代購員數目:台灣20人 配送員數目:台灣70人 ●樂鮮 創立時間:2014年.印尼起家市場分布:印尼、馬來西亞、泰國;2015/12進駐台灣 台灣服務範圍:全台北市 合作超市:美廉社、樂菲有機超市 代購員數目:台灣30人 配送員數目:台灣60人 ●Instacart 創立時間:2012年.自美國崛起:《富比世》評選為2015年最被看好的美國公司市場分布:全美18個城市 台灣服務範圍:無 合作超市:好市多、Whole Foods、塔吉特、喜互惠等百家連鎖和在地零售商 代購員數目:美國1萬人 配送員數目:除兼職配送員,也與第三方物流合作註:代購員、配送員人數仍在持續招募 整理:李欣宜 【延伸閱讀】3步驟線上買菜,1小時送你家—生鮮代購流程Step1.線上選購:上網或打開App選購商品,線上付款。 Step2.專人採買:駐守在各地店鋪的代購員接到消費者的訂單後,幫消費者買指定商品。 Step3.直送到家:1小時內,配送員從代購員手中取貨,騎車送到消費者指定地點。 整理:李欣宜 撰文者李欣宜 |
留學生代購在近年來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無論是留學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還是留學亞洲,代購已經成為中國留學生中非常普遍的現象。
代購就是代理購買,留學生代購一般指留學生在國外為國內人員代理購買商品,並將商品運回國內,最後將商品交給消費者的行為。
在淘寶網上搜索“留學生代購”,網頁會迅速顯示出上百條留學生代購信息。代購的地區包括韓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個國家;代購的商品種類有化妝品、服飾、奢侈品、奶粉等。
除了淘寶等電商平臺上有著非常多的留學生代購平臺,微信朋友圈、微商是留學生代購的另一個集中地。留學生在微信朋友圈里做代購,一般會實時地更新商品信息,通過將商品圖片、商品相關信息發布朋友圈,將信息傳輸給朋友圈里的潛在顧客。
現讀大學本科三年級、在意大利聖心天主教大學交流的劉曉敏(化名)介紹,在意大利的留學生中很多人在做代購,她也是其中的一個。“我是我們這批同學中第一個做代購的,主要做包包等奢侈品代購。同學見我賺了一些零花錢,也都做起代購來了,她們主要做化妝品代購。”劉曉敏說。和劉曉敏一起到意大利交流的中國留學生中,差不多10個留學生就有3到4個人做代購。因為地處米蘭這樣的時尚之都,所以代購的商品以奢侈品和化妝品為主。在做代購的留學生中,絕大多數是女生。
代購緣由呈現出相似性 金錢、人際、體驗成首選
這麽多留學生做代購,原因不外乎追求利潤、增加個人的生活體驗和擴寬人際圈。
現留學於德國,主要做德國鋼筆代購的劉則銘(化名)介紹,之所以選擇做代購,主要原因是代購能夠比較輕松地賺取可觀的收入。“我現在靠代購來養活自己,也掙了不少的錢。”劉則銘說。他不願意透露靠代購獲得多少收入,但他表示畢業後很可能會專門做德國代購。劉曉敏保守地介紹道,她通過做代購每個月平均能夠獲得2500元的利潤,這對於一個留學生來說,是一筆賺起來比較輕松的額外收入。
除了能夠在代購中獲得一筆不菲的零花錢,能夠認識不同圈子的人、擴寬交際圈也是留學生代購的一大動力。劉曉敏說:“我在代購過程中認識了很多人,很多都是我朋友的朋友,我的朋友也會在他們微信里幫我宣傳,他們的朋友通過找我代購,很多也成為了我的朋友。這些人有金融行業的、事業單位的,也有教師、個體經營者,我覺得做代購是認識新朋友的一個很好的平臺。”
還有一部分人主要為了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而做代購。“我做代購主要是為了體驗一下代購的生活方式,賺錢不是我最主要的目的,但也是可觀的收獲。”現在意大利留學並從事代購的王雪(化名)說。
效仿跟風做代購 遊走在法律邊緣
很多留學生做代購,是出於對他人代購行為的效仿和跟風。
王雪介紹到,自己做代購主要是因為身邊很多人也在做代購。“身邊的同學都靠代購賺了不少的零花錢,代購操作起來也比較方便,所以我也加入了他們的隊伍。”王雪說。
在韓國留學的李小慧(化名)身邊也有很多中國留學生做代購。“身邊很多同學做代購都是因為受到其他人代購的影響。一開始他們就是給身邊的親戚朋友帶一點國外的物品,也不涉及到交易,僅僅是將物品幫忙從國外帶回來。後來就會幫朋友的朋友帶物品,這時候就會收一點‘小費’了,接著規模慢慢做大。因為不了解法律,所以即使有什麽行為和法律不符自己也蒙在鼓里。”李小慧說。
通過聲稱“自用”而蒙混過關,或者將過海關的程序完全外包給他人,使留學生的代購行為往往遊走在法律邊緣。一種為人們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拆掉商品包裝,消除“商品”痕跡,形成“自用”效果。劉曉敏介紹到,她主要代購意大利的箱包等商品,常常會委托在意大利旅遊的朋友、來探望自己孩子的同學家長將商品帶回國內。為了方便攜帶和順利過海關,她會將商品的外包裝拆掉,這樣放到行李箱就能夠作為“自用物品”過關了。
另一種常見的方式就是將代購物品的郵寄外包給專門的快遞公司。“我們在論壇上認識了一家專門做國際快遞和清關的公司,我們將商品交給快遞公司,他們讓商品過海關並順利交到消費者手上。”王雪說。“為了減少繳稅的可能性,我們一般會將商品單件郵寄,商品價值盡量控制在5000元以內,這樣就不用繳稅了。”
近年來,澳大利亞奶粉等產品在中國受到歡迎,巨大需求催生了代購行業,且代購對企業業績的影響越來越大。據新華社報道,澳大利亞乳企貝拉米公司近日公布的財報顯示業績不及預期,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由於代購影響了貝拉米奶粉的營銷宣傳所致。
得益於中國市場的巨大需求,2016財年(截至2016年6月30日)貝拉米銷售額達2.4億澳元(1澳元約合5.2元人民幣),其中“相當一部分”銷售額來自代購。
但貝拉米最新財報顯示,雖然2017財年上半年公司銷售額繼續增長,但增幅不及預期。分析人士預計,根據目前情況,2017財年公司銷售額將在2.4億澳元左右,與上一財年持平,此前分析認為2017財年公司銷售額能夠達到3.6億澳元。
由於業績不及預期,近期貝拉米股價暴跌,市值蒸發上億澳元,公司近日已宣布撤換首席執行官。
有分析人士認為,貝拉米業績不及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過於依賴代購模式銷售。貝拉米通過代購打開中國市場後,與中國電商平臺合作直接將奶粉銷往中國。由於利潤空間縮小,導致貝拉米奶粉的宣傳營銷力度有所減弱,降低了貝拉米在中國消費者中的影響力,最終使得公司業績受到影響。
誰的朋友圈里沒有一兩個代購?
從“長生養顏”的日本水素水杯,到號稱沒有任何副作用的各類美國止痛藥、澳大利亞保健品,朋友圈里的代購們捧起了一個又一個海外健康品“網紅”。
以水素水杯為例,從日本產到中國產,這個神奇的杯子一瞬間被微商和代購們刷遍了網絡。
這個水杯到底哪里好?代購的朋友圈里是這麽說的:針對肥胖、疲勞、便秘等日常問題,水素水都可以有預防保健的功效,可以有效清除體內有害的自由基、延緩衰老和血管的異常增生,甚至對糖尿病、哮喘、高血壓、過敏也有奇效,每天堅持喝水還會有美容保健的功能。
這些宣傳看似有理有據:水素在日語中是氫的意思。2007年7月,日本醫科大學太田成男教授在《自然醫學》上發表了第一篇氫氣生物學論文,由此掀起了氫氣治療疾病的國際研究熱潮。
不少科教紀錄片中對於氫的保健作用開始被代購們放大、引用:每天補充氫分子是清除體內有害自由基、清除過量氧化物最有效的方法,氫對各類疾病的氧化損傷、炎癥反應、細胞雕亡和血管異常增生都有治療作用。除此以外,包括濱崎步在內的日本明星在節目中有關水素水杯的討論也被截屏傳播。
水素水杯被代購們迅速包裝成了一種流行於日本,並且被科學印證有奇效的健康保健產品,在淘寶上,最貴的日本代購水素水杯可以賣到3500元,便宜的也要2000元以上,購買者的累計評論高達數千上萬條。
但事實上,這卻是一款被日本官方所辟謠的產品。日本消費者廳(相當於國內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甚至對三家銷售水素水產品的網絡電商做出了處分,原因是因為這三家網商宣稱其販售的加入水素的飲料廣告中表示,水素產品可以燃脂減肥、消炎鎮痛,消費者廳表示並沒有科學依據。
那麽這款產品真的有科學家站臺嗎?現實恐怕是商家賺錢,科學家卻被誤解:由於業界及法律目前沒有統一的檢測儀器測試方法和檢測項目及標準,所以不少廠家偷換概念不負責任地誇大廣告。被譽為日本水素水之父的太田成男教授在自己的網頁上發表聲明:“市面上所買的與水素水沾邊的商品,與我的研究成果一概無關,希望廣大消費者不要購買假冒產品。”
事實上,朋友圈里的營銷謠言還不僅僅是水素水杯。
澳大利亞SWISS蔓越莓膠囊是另一個被重點包裝的爆款產品,對於這款保健品,代購們宣傳標語是“保養卵巢子宮,調節內分泌系統,女性必備”,並且推薦常年服用。但如果仔細閱讀這款保健品的說明書便會發現,它的真正效果只是停留在改善泌尿系統和抗氧化,保護子宮、卵巢作用一概沒有。
複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一位醫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事實上這款產品並不推薦女性作為日常保健產品,尚且不論對子宮卵巢是否有宣傳的效果,由於該產品內含激素,長期服用會產生依賴,甚至還會引起體內的激素水平不平衡。
美國的一款止痛藥Advil也常常被包裝為神藥,在購物網站上售賣此藥的賣家多達上千家,不少商家對此藥的描述標題為“美國直郵,止痛降燒助眠強推薦”。在微商泛濫的朋友圈,該藥的描述可能就更為誇張了。一些消費者在“無任何副作用”的宣傳之下,甚至將此藥當做了日常的必備藥。
但第一財經記者在翻開該藥的說明書時發現,此藥並非沒有副作用,上面的主要功效寫著:PainReliever/NighttimeSleep-Aid(緩解疼痛/有助夜間睡眠),它的主要成分其實就是布洛芬。20片裝的小瓶Advil均價為50元,國內同劑量的布洛芬每盒售價為不到20元。
與微商的描述相反,該藥說明書中明確寫道:倘若使用不當或大量使用可能會出現諸如胃出血、腎臟損傷等副作用,長期服用甚至不排除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癥的發生。
遺憾的是,這些副作用並不會被代購者寫進代購描述中。記者隨機打開了售賣該藥的10家淘寶店鋪,只有一家的描述中翻譯了該藥品的英文說明,指明服用過度可能會引起胃出血。
在我國,如果要在網上售賣藥品,必須要具有食藥監部門核發的《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凡是向個人消費者零售藥品的,首先應當是實體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符合自建網站審批管理規定。取得在網上售藥資質的企業,都應該在自己網站的醒目位置上標註資格證書編號,供消費者查詢核實,網上銷售送貨人應當是藥店自己的配送隊伍,網絡代購其實並不合法。
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的一篇有關中國保健品消費市場的觀察報告指出,中國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全球領先,2020年,中國保健消費品市場規模有望超過4000億元。而對於這個保健品消費成長大國而言現在最需要註意的是,別讓代購謠言撐起保健品銷售市場的“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