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心理分析】情緒勒索係咩?輔導員:香港人唔黐線唔正常
1 :
GS(14)@2017-04-22 10:50:40《心理追兇》角色文哥自小受媽媽「情緒勒索」,最終崩潰殺死了媽媽。
女仔係咁撒嬌要男友做啲佢唔想做嘅事;小朋友一哭二鬧扭父母買玩具;長者無禮老奉要年輕人讓座,呢三件事一律都係「情緒勒索」﹗前者利用別人不好意思、羞愧、自責,要人就範。香港大學社會科學(輔導)碩士,現為實習戲劇治療師的伍嘉瑩提到我哋有時會不自覺咁樣,令身邊人情緒困擾。「情緒勒索係你有意圖地用情緒達到目的。」tvb劇集《心理追兇》內角色文哥的媽媽就經常對佢情緒勒索。伍嘉瑩說:「個角色從細到大被佢媽媽灌輸全世界只得媽媽對你好。個媽媽用呢樣嘢逼個仔一定要聽話,即使佢唔開心唔願意都都不能反抗,咁樣其實好影響情緒。」這類情緒勒索佢認為在華人社會好普遍,對着長輩大家好多時都會將鬱結吞下就算。到自己不能承受時,她認為要找個平等的空間,向對方說出感受,表達不快的事實,但非指責。「我哋有時都會咁做,但要衡量會否令對方不安或不舒服,到某個點接近崩潰。」即使人人都不以情緒勒索他人,大眾價值觀、政府施政荒謬足以把人逼瘋。「學生有自殺問題,我冇諗過政府只係每間學校比五千蚊。有時真係學生多啲,一個人買條雪條都唔夠錢。」一條命賤過一條雪條﹗思歪害人,影響一生。「高鐵、三跑、港珠澳大橋不停超支,你幾億幾億掉落去,好啦,GDP好高,數字好靚,但係大家係咪真係開心?我去大陸快咗幾分鐘,生活質素就可以提高咩?社會氛圍覺得要用數字判斷你係咪成功,根本就逼到一個人黐線。你唔發癲先唔正常。」我懷疑佢一秒可以講十個字,字字擲地有聲,痛快講出我的感受。她經常入學校帶小組練習,對學生處境頗理解。她發現學生很多時不懂用言語表達情緒,會用其他方法宣洩。「佢哋發牌氣時真係唔會有乜形容字眼,佢哋可能只會講句粗口,或者打人。」老師未必有時間慢慢梳理學生情緒,只會同學生講打人唔啱。「但佢唔明白點解不可以打人。你要慢慢一步步問佢問題,等佢知道人有憤怒情緒,但點回應有好多選擇,打人非唯一出路。」她早前到加拿大學校參觀,發現當地小朋友好樂意跟輔導員傾訴。「同朋友嗌交唔識處理,小朋友都可以入紙要求見駐校專業輔導員。佢哋從小培養咗一個好習慣,認為任何情緒都可以同人講。」香港小朋友沒這麼幸福,即使成年人遇上精神困擾,未至於係情緒病,往往只會叫自己樂觀一點,但強顏歡笑又點會有用呢?「從事精神健康服務的專業人士,除了心理學家與精神科醫生,仲有治療師及專業輔導員,遇上情緒困擾,其實有好多求助選擇,很多出路。」輔導員會幫受助人把事情整合,以另一角度呈現,過程中不帶任何批判。
外國有這類情緒卡,讓小朋友學習表達感受,香港小朋友無論在校或在家都較少這種訓練。
伍嘉瑩是港大輔導碩士,也是一位實習戲劇治療師,在香港學校工作時發現學生被問及感受時,總是啞口無言,不懂表達。
如果可以派嬲畀呢個人,我希望係一萬個。
記者:葉青霞攝影:張志孟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緊貼「蘋果VR」熱潮,打開雙眼隨意門,讓「蘋果VR」陪您探索新世界:
https://goo.gl/b5RQAB「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
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
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22/19997694
周顯:猛人唔會揼石仔
1 :
GS(14)@2018-03-19 04:23:24【明報專訊】老拍檔搞比特幣,我堅決參與。這幾個月來,他小有斬獲,最大的收穫是,得到了知識,以及人脈,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專家了。
朋友搞比特幣 知識人脈最大收穫
又有另一名老友,在搞ICO,我說,比特幣利潤不大,但ICO卻有潛質得多,我想玩呀!他說,我去日本搞,不如你去講個talk,我請你食飯吖?我說,不如你付錢給我,我請你食飯好過。Deal done。
跟着我又同個拍檔講起,他說,我都想搞ICO呀,我已經有人脈同關係,又有上市公司的資源。他有個朋友,自己搞了一隻,找了一個猛人站台,剛集資了億幾元,言下不勝羨慕。
我問,這個猛人,是行內還是行外的人先?他說,是虛擬貨幣的先驅,好多followers。我說,如果猛人是行外的KOL,你的朋友就是叻仔,真的集到了億幾銀,但如果猛人是內行人,又有名又有技術,點解要幫你的朋友呢?所以,結論是,朋友只是揼石仔的人頭,真正的幕後老闆,是那個猛人。
近來諸事不順,連看書也沒有心情,心諗,金翅大鑊鳥,以後的生活點過?日前去找老蕭,他給了我一本《蕭若元看明朝》,愈看愈精神,原來先前只是沒有好書看,並非失去了看書的興趣。
這本《蕭若元看明朝》,是我看過最好看的明朝書籍,資料也分析得很好,無他,老蕭二十幾歲時已在看《明朝的皇帝》,研究了40幾年,梗係勁啦。我認為他講明朝比講清朝和民國都要好,因為清朝和民國史料太多,無法卒讀,有的更分散在日本、美國、俄羅斯,以及兩岸政府機密資料,不是專業人士無法觸到,但明朝史料卻是困獸鬥,史料有限,考的是分析能力,就這一點,就很少人能及得上老蕭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00&issue=2018031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