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迪藍:意銀行陷救與不救的苦惱
1 :
GS(14)@2016-07-11 23:34:32【明報專訊】在英國公投通過脫歐之後,投資者擔憂,其漣漪效應會蔓延到正受銀行危機困擾的意大利。意大利銀行業正面對3600億歐元面值的不良貸款,相當於其貸款總額的18%。而且,這個資本狀况,還要靠對其貸款的抵押品進行非常寬鬆的估值。然而,自從英國公投通過脫歐之後,意大利銀行業板塊的指數已下跌了30%,突然成為投資者心目中歐洲的下一個變數。若要支持意大利疲弱的經濟復蘇,其銀行業將急需進行資產和結構重組,以及注資,才能重新取得足夠的流動信貸。
意大利總理倫齊面對的問題是,私營企業沒有興趣向該國的銀行業注資;若由國家向銀行業提供援助,又受到歐盟的新規則的嚴格限制。要解決這個危機,他看來只有以下三個選擇:
(一)按本子辦事 或影響10月公投
歐元區的新規定已在今年初全面生效,禁止其成員國向陷入困境的銀行提供援助,除非是以其現有債務中的至少8%作為抵押。對於意大利全國1400家銀行來說,這意味着不但只會令它們的現有股東吃虧,還會令很多存戶的利益受損。因為這些銀行存戶合共購買了1730億歐元的次級銀行債務。
去年,四家意大利小銀行的10萬個散戶的投資已被當作抵押,引發政治爭議。因此,意大利政府現時不會考慮這種做法。這種更大規模的抵押,只會加劇民眾的不滿,大大減低倫齊在10月間就憲政改革進行公投通過的機會。因為這個公投,現時已經有可能演變成意大利作為歐元區成員國的信任投票。
(二) 不守遊戲規則 政治代價高
倫齊極端的選擇,是完全不顧歐盟的規則,由該國單方面向意大利銀行體系推出紓困措施。
這未必是將陷於重災區的銀行國有化。但這可能會涉及到成立一家由公帑注資的「壞銀行」,由它來向商業銀行發行債券,以現時帳面價值的大約40%來購入它們的不良資產。「壞銀行」的債券將會由意大利政府擔保,以確保其低風險。這樣釋放出銀行的資本,令它們可以重新恢復貸款給企業。
但這種行動非常激進和極端,會徹底破壞歐元區的銀行聯盟,故真正實行的可能性很低。此外,倫齊在國內是否有足夠的政治分量,以確保這種計劃成功,也是值得懷疑的。
(三)中間落墨 可「特事特辦」
挑戰歐盟的法規,單方面向銀行業提供紓困措施,可能並不是一個現實的選擇。不過,它可以是倫齊手上的一張王牌,用來爭取歐盟撤銷一部分禁止國家向銀行業提供援助的限制。根據歐盟的銀行業規則的第32條,在特殊情况下,是容許向瀕臨倒閉的銀行提供「非一般的公共財政支持」的。
歐洲銀行管理局準備在7月29日公布意大利約10家最大的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如果評估是完全客觀的話,部分銀行極有可能在測試中不合格。這可以作為意大利政府引用作「特殊情况」的理由。
若意大利政府承諾對銀行業進行重組和大合併,歐盟當局可能會允許它向陷於困境的銀行注入「預防和臨時性質」的資本,避免出現零售債券持有者即時就有損失的危機。
救一兩家銀行 無法平息市場憂慮
這相信是倫齊這一刻的選擇。儘管直至目前為止,歐盟的政客仍然對這想法大潑冷水,但考慮到全無行動的風險更大,以及倫齊的其他選擇對於10月份的全民公投來說毫無吸引力,歐盟仍然有可能容許類似這種形式的這種解決方案。最大的問題只是允許意大利政府注資的程度。
如果只是向一兩間問題最嚴重的銀行注資,尤其是不良貸款比例高達35%的西雅那銀行集團(Banca Monte Dei Paschi Di Siena),可能會即時平息到市場的不安,但整體的巨額不良貸款不會自動解除,仍然會阻礙着意大利的銀行體系和經濟重新上路。實情是,即使是意大利實力最強的那一批銀行,其不良貸款比例亦高達16%或以上,兼且有大約4000億歐元的資金缺口,令人頗難接受。
歐盟料稍寬放水限制 免脫歐勢力坐大
意大利10家最大的銀行佔了該國接近80%的不良貸款。任何資本和結構重組計劃若不能全數包括這10家銀行,都不太可能在10月份的公投之前成功減輕公眾的擔憂,或者令意大利國內的信貸重新流動,令該國的經濟恢復活力。
簡而言之,若未能以歐盟資助的紓困措施直截了當地解決意大利銀行業的危機,以「暫時」的資本在未來10年支持意大利的銀行體系,將歐元區分裂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就可能會坐大。與其去冒這麼大的風險,歐盟稍為放寬禁止成員國政府向銀行業注資的新規定,只是一個很小的代價而已。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81&issue=20160711
德政府表明不救 德銀料可避雷曼覆轍
1 :
GS(14)@2016-10-01 12:50:12【明報專訊】今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報告稱德銀為「風險最高的全球重要銀行」,更稱其「似乎是引發系統風險最重要的淨貢獻因素」。由於擔心德銀風險持續上升,投資者曾要求該行增加資本金以抵抗風險,儘管德銀於2014年大幅提升股本,至今達約620億歐元,惟無論是去年底或今年6月底,都出現按年跌一成的趨勢。
與此同時,德銀在今年年初歐央行壓力測試中的表現亦未盡人意,普通股一級資本充足率(CET1)在負面因素衝擊下低於接受測試的歐元區銀行平均水平,意大利第三大銀行錫耶納銀行更未能通過測試,其CET1比率由11.79%跌至-2.44%,引發市場恐慌。雖然意大利總理倫齊有意施援,惟由於歐盟本身規定不允許政府拯救銀行,倫齊提議遭德國強烈反對,錫耶納銀行最終依靠私人集資暫渡危機。此後歐央行行長德拉吉亦放軟口風,稱「國家層面的支持是幫助銀行業擺脫不良貸款非常有用的方式」。
意大利錫耶納銀行 靠私人集資渡危機
今次輪到德銀爆發危機,德國政府早前曾明確表態不會相救,惟東驥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認為,德國政府此言只是出於政治原因,最終不會坐視不管,或會等到情况最壞時「逢低出手」,德銀通過出售資產亦有機會應對巨額罰款,現時重要的是市場信心問題。
龐寶林:德政府或等最壞情况才出手
耀才證券研究部主管植耀輝亦表示,經過雷曼事件後,各國政府與銀行均已做足準備,雖然德國政府短期內救助可能不大,但相信會協助德銀與美國商談減少罰金,預料「爆煲」機會不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30&issue=20161001
長毛轟政府 寧派福袋不救病人
1 :
GS(14)@2017-05-13 01:58:48【本報訊】立法會昨日繼續預算案撥款辯論,社民連「長毛」梁國雄發言時,重提上月患罕見病結節性硬化症的池燕蘭,上月到立法會希望醫管局將治療該病的藥物納入藥物名冊,最終卻「等到死」一事。長毛批評,政府為慶回歸「派福袋」,近日又逼立法會為迪士尼擴建注資54.5億元公帑,卻對等候所需納入藥物名冊的病人「見死不救」。
高永文被指縱容醫局
多名民主派議員昨日討論預算案撥款時,均向食衞局長高永文發炮,梁國雄發言指,除池燕蘭上月未能及時取得所需藥物離世外,另一位70多歲、得前列腺癌的伯伯,因所需的3萬多元標靶藥不在藥物名冊內,最終上月24日向政府求助後3天已離世,長毛狠批高永文︰「你(高永文)同佢申請到啲藥,你自己食啦!」民主黨議員黃碧雲會上則不滿高對聯合醫院「開漏藥」事件的態度,指她自己出任立法會議員5年,未試過支持刪減高永文薪酬開支,昨破天荒支持刪減,是因不滿高4月20日知悉事件後,只稱對事件表示遺憾,如置身事外,「真係要扣(高永文)人工,要扣埋過去幾年人工」。黃又批評,高縱容醫管局猶如山寨王般無王管,要求高調查過去10年相關個案。高永文會上回應議員批評時,沒評論聯院醫療事故,只稱關於病人用藥問題,政府每年預算案都增加7,500萬元讓醫管局處理藥物所需問題,但醫管局要確保藥物治療罕見病時有實證基礎才可引進,至於個別病人是否需用藥,醫委會有委員會評定病人情況。■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1/2001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