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零爛片的張涵予,這次被黎明拉下了水……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24/1109921.html

每經影視記者 丁舟洋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黎明導演首秀《搶紅》

上映6天,這部由張涵予主演、黎明轉型導演的首秀,票房一路走低、口碑近乎坍塌。

“《搶紅》成為了今年的炮灰電影之一,而且還不是‘小炮灰’,它的成本並不低、演員陣容也不弱,是一個中高級別的炮灰。”資深電影人高軍對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說。

而黎明對這部電影可謂深度參與,他不僅是導演、主演,他的公司百仕活是出品方之一,也貢獻了故事創作,甚至連片場的燈光、道具、場工等工作都親自上陣。黎明多次公開表示,自己轉型做導演不是“玩票”,是認真的。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初衷與能力之間的落差,讓黎明的首秀“很難過”。

同樣不好受的,恐怕還有張涵予。被豆瓣網友譽為“零爛片演員”的張涵予,拜黎天王所賜,打破了“予叔出品必出精品”的期待……

低質量的故事 擠破頭的檔期 《搶紅》成炮灰

《搶紅》陷入了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尷尬。豆瓣評分3.3分,好於0%動作片,好於0%犯罪片。票房方面,在首日(5月19日)排片率14.4%的位置上,反而卻被上映已兩周、當日排片僅有5.7%的《銀河護衛隊2》逆襲。截至5月23日,該片跌幅超過90%,累計票房1427萬,業內人士預計最終落點在2000萬元以內。

▲《搶紅》豆瓣電影評分為3.3分

大概沒有哪個導演是為了拍爛片而拍爛片的,相信導演們都傾盡心血。但大多數觀眾的好惡從來不因主創的主觀意誌和努力程度而轉移。

“不客氣的說,這部電影一塌糊塗。是的,我沒有絲毫誇張,如果可以用‘不出彩’、‘平庸’這種字眼來形容,我都絕不會用‘一塌糊塗’。”網友留言稱。

▲圖據知乎

劇評人洛神撰文表示,這部電影在敘事毫無邏輯,人物塑造上集體弱智,連電影配樂也十分猙獰。不過,《搶紅》最讓人無法原諒的在於它傳遞的價值與意義——奢華的古堡、派對、豪車、不斷制造槍戰和爆炸,動輒就“給你100萬歐”一切都是如此空洞、浮誇,所謂的兄弟情誼、兄妹親情,根本站不住腳,淺薄的令人發指。

在高軍看來,《搶紅》的問題出在故事和人物都做的不好,而且“千不該萬不該選在了這樣一個密集到幾乎沒有生存空間的檔期”。不過話說,5月5日上映《摔跤吧!爸爸》同檔期電影競爭也夠激烈,首周末排片量還不及《搶紅》,卻能憑借好口碑一路逆襲,到現在排片量和日票房牢牢占據在榜首,累積票房已過8億元,沖擊10億元亦有可能。由此可見,高品質的商業片才經得住票房的檢驗。

前有黃磊轉型導演的《麻煩家族》夢碎,緊接著《搶紅》也讓黎明“演而優則導”的嘗試一開篇就栽了跟頭,李晨首次執導的電影《空天獵》定檔9月30日也不禁讓人捏了把汗。

▲截至5月24日12時許《搶紅》在內地的票房為1529萬元(CBO中國票房/圖)

演員轉型導演最大的優勢也許就是人脈資源強大。比如李晨,新片可以讓女朋友範冰冰當女主角,吳秀波等眾明星加盟,都是李晨的朋友。但通常的短板在於對綜合調控能力的把握。

“其實蘇有朋的《嫌疑人X獻身》就為演員轉導演豎起了一個不錯的例子。”高軍說,“希望多出來幾個這樣的成功實踐。”

張涵予“羽毛”受傷?這種痛,劉德華也懂

心疼張涵予,竟然成為了眾多觀眾的共同話題。

“我是沖著張涵予這個名字才去看這部電影的~多好的演員啊,一亮嗓子我就知道是他。印象中,他還沒有過失敗的角色,很遺憾,這部片子破了這個紀錄。”

“很多好演員被爛劇本毀了,看到張涵予演這樣的戲真覺得可惜,一身好演技毀在庸者手里。”

“勉強兩星,多一星給張涵予吧。”

▲張涵予在《搶紅》飾演張水

更有不客氣的評價是感覺“被張涵予騙進來的”,就證明了差評作品,其實也在損傷藝人的羽毛,消耗觀眾對其作品的信任度。張涵予自己對《搶紅》的態度也在淡化,其個人微博上對《搶紅》的宣傳近乎無,與《湄公河行動》天壤之別。

回想起去年《湄公河行動》口碑炸裂之際,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曾專訪張涵予。在問起他,“人情社會遇到爛片又如何拒絕?”時,張涵予答道:“能婉拒就婉拒,不能婉拒還是盡量忘記,你都知道是爛片了嘛。”

▲《湄公河行動》在內地收獲11.84億元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現在看來,這些答案讓人有些唏噓……

影帝、影後因為人情與友誼,遇到品質失控的電影,張涵予不是孤例,劉德華也曾公開回應出演《富春山居圖》是因為與導演的友情,為了支持導演新作。並非常真誠地說:“我高估了自己的眼光,以為什麽片子到我手上都能變好。我知道你們一直都想問我這個問題,但他們不許問。希望下次做好一點,對不起,對不起。”

黎明公司參與出品,背後另有投資人買單?

不難看出,《搶紅》的野心不小,希望把動作、喜劇、奪寶、兄弟情、高智商等商業元素都融合在一起。動輒槍戰、爆炸、豪車、莊園,拍攝成本自然也不低。這樣的票房恐怕回本吃力。

而從《搶紅》的公司組局來看,時光網專業版顯示,制作公司為快樂新升、百仕活、寰亞、眾合千澄,發行公司為寰亞、自在傳媒、眾合千澄。

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查詢工商信息了解到,快樂新升是為《搶紅》擔當監制的黃建新的公司,百仕活則屬黎明旗下。比較眼生的眾合千澄,該公司去年7月新成立,僅一位自然人股東,參與出品的電影不多,其中《T臺魔王》票房僅8.56萬元,典型的“院線一日遊作品”。


▲眾合千澄出品的影片

二十多年前至今,黎明反複說起當導演是自己的夢想,會投資自己當導演的電影。2001年在上海拍攝的電影《大城小事》,是黎明公司投資的第一部電影。《搶紅》的主投方會是黎明嗎?還是在拍攝時由其他投資方接盤了?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向片方求證投資額等相關問題,未得到明確回應。

黎明在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

“片中出現的許多名酒都是幕後的投資方借的。”

“我的好處,是幫投資方省下一些超值的錢。”

平心而論,這部電影的初衷不錯,想要表達的意思還真不少,但作為新人導演黎明,還是沒有足夠的能力駕駛好影片的節奏,他的編劇水平實在有待提高。在《搶紅》的新片發布會上,黎明不想抱著討吉利的道具“大麥”拍照,也不急於證明自己的執導能力。“我還需要時間磨練自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253

AR、MR和AI,微軟利用HoloLens下了一盤大棋

整體戰略從“移動為先,雲為先”轉變為“智能雲和智能邊緣計算”一年後,微軟日前交出了旗下混合現實硬件產品HoloLens入華一周年的成績單。

作為被微軟給予厚望的下一代硬件產品,雖然目前在華的具體銷量、開發者數量等數據都沒有對外發布,但是微軟Surface及HoloLens產品中國戰略總監Jared Andersen確定中國已成微軟HoloLens在美國之外的第二大市場。

“從當前中國市場發展的軌跡和速度來看,我們相信對於微軟混合現實來說,中國將會成為最大的市場。”Jared Andersen日前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采訪時這樣解釋道。

而這背後,曾經錯失移動端特別是手機市場發展機會的微軟正在試圖通過HoloLens來搶占下一代市場。

這一次,在Windows 時代就擅長通過生態系統賺錢的微軟希望利用HoloLens建立一個龐大的混合現實生態系統,將該領域的設備制造商和軟件開發者都納入懷中。

全球售出約5萬份

微軟全球混合現實工作室主管Lorraine Bardeen 提供的數據是,過去12個月,中國本土培育的全球混合現實合作夥伴(MRPP)達到12家;覆蓋教育、醫療、建築、汽車、制造、航空航天、廣播電視方面的應用實踐;此外,微軟還與教育部達成共建混合現實實驗室的戰略合作,共同培養相關人才。

Lorraine Bardeen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坦言,上述成績單對於微軟來說已經是一個堪稱驚喜的結果。

公開信息顯示,微軟是在2016年一年一度的Build大會上宣布HoloLens開發者套裝正式在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發售,當時的售價是3000美元。

一年之後的2017年5月,微軟宣布HoloLens進入中國,而商業套件和開發者版本的售價分別為39188元和23488元。

“僅僅在12個月之前HoloLens才正式來到中國,當時我們沒有合作夥伴,也沒有所謂的生態系統。”Jared Andersen在過去一年的接觸中發現,不管是在建築行業、醫療行業、教育行業,相比其他市場,中國的企業要更願意嘗試使用AR、MR這樣的技術來解決在現實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Jared Andersen認為中國企業的高意願度主要是由中國經濟和人口的一些特殊因素決定的。比如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使得醫生使用HoloLens輔助遠程的手術需求更多;而在汽車、航空制造等某些特定的制造業,中國是整體分散式制造活動的樞紐所在,需要HoloLens來實現跨地區的開發和制造的工作也更有吸引力。

雖然微軟方面並沒有給出具體的銷量數據,但此前有消息透露,微軟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全球售出約5萬份HoloLens。

而一臺超過兩萬元的高昂售價一直被業界解讀為HoloLens的大規模商用的阻礙。畢竟不管是開發者還是企業用戶,基本上都需要購買多臺HoloLens設備協同配合使用,這也使得HoloLens最終落地的成本居高不下。

對此,Lorraine Bardeen給出的解釋是,HoloLens在產品設計之初就定位“獨立的計算設備,能夠與現實結合”,而這就決定了其零部件及生產成本很高。“雖然有一點貴,但HoloLens作為獨立不受到其他牽絆的計算設備,這種出發點的定位是不會改變的。”

Lorraine Bardeen認為對於混合現實這種全新的技術,客戶需要經過三個階段:概念評估、試點階段和推廣部署。“中國的客戶目前在這三階段的過渡速度很令人滿意,雖然現在很多客戶在試點階段,但也有客戶進入到推廣部署階段。”

MR生態系統野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剛結束不久的Build 2018微軟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微軟發布了全新的Microsoft Remote Assist和Microsoft Layout應用,而這兩個應用都是為了進一步拓展混合現實在商業領域的應用。

其中,Microsoft Remote Assist能讓一線員工以擡頭可見、無需動手的方式,通過視頻通話、圖像分享、混合現實註釋等手段,得到技術專家的遠程指導和協作。

而Microsoft Layout能讓用戶在與現實環境相結合的混合現實世界中進行空間設計。通過導入3D模型就能創造出真實尺寸大小的房間,讓用戶在現實的物理空間中,或是在完全虛擬現實的世界中,體驗到設計的實際效果。

在Jared Andersen看來,HoloLens是一個開創全新類別的計算設備,就像Surface Pro、Surface Hub、Surface Hub2一樣,是對整個協同辦公帶來影響的、性質改變的產品。

事實上,微軟現在除了自己做HoloLens生產之外,也通過技術許可的方式把技術授權給第三方合作夥伴。目前在聯想、惠普、3Glasses和戴爾等企業已經利用微軟的技術推出自己的VR硬件產品。

“以後微軟還會繼續這樣做,不僅把技術用在自身第一方的硬件生產上,也會通過許可給第三方,會有更多第三方的硬件產品生產出來,這也會使得我們整個混合現實生態系統變得更加豐富。”Jared Andersen解釋道。

換句話說,微軟的Windows MR其實只是一個平臺,它只是微軟布局混合現實的第一步,而HoloLens也只是一個開始。

而這背後,微軟CEO Satya Nadella此前公開表示MR和AI是引領下一代計算的關鍵技術之一。而MR能將虛擬和現實相結合,讓人們將不再受到地理空間的局限,他們不用邁出房門就能得到很多虛擬的體驗,與虛擬物體交互。AI將進一步賦能這些體驗,讓我們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

被譽為HoloLens之父的Alex Kipman今年2月發布博文表示,在一開始微軟就專註於將AR和VR融合在一起的MR,以獲得最好的AR或者VR體驗。這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選擇性,微軟為只連接單一平臺的用戶和客戶提供了接觸整個AR、VR和MR的機會。

這意味著,在微軟的角度,AI和MR會有非常緊密的結合。比如,微軟的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小冰目前已經可以寫詩、作畫,可以成為你的好朋友,一旦給小冰賦予一個好看的3D形象,讓她出現在你的現實生活中,就是將AI與MR結合起來了。

而在未來的AI和MR結合的社交時代,微軟還擁有此前重金收購的社交平臺LinkedI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